在古籍里描写琵琶的语句有那些?不是诗句哦!类似于诗经和楚辞这样的古籍里面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1收藏

在古籍里描写琵琶的语句有那些?不是诗句哦!类似于诗经和楚辞这样的古籍里面的,第1张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闲步入林,过一僧院。僧已他出,房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画,遂把笔,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圣琵琶。”当亦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书生往吴,经年,乃闻人说江西僧院,有圣琵琶,灵应非一,心窃疑之。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旧处,上访之。僧亦不在,所画琵琶前,已幡花香炉供养矣。取水洗之尽,还宿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以失琵琶故,邻人大集,方共悲叹。书主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书生大笑,为说所画及拭却之由,自是灵圣亦绝。

(选自唐·皇甫氏《原化记》)

白话译文

有个书生想要游玩吴地,路经江西,因为大风阻碍就停泊小舟,闲散行走进入一片树林,寻访一座僧院。僧人已经外出到其他地方去了,僧院的房门外面,有几间小厅廊,临近处有笔和砚台。书生善于画画,于是就拿起笔,在白墙壁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没有不同。画完,大风渐静书生乘船出发了。僧人回来,看到了画的地方,不知道是什么人画的。于是告诉村里人说:“恐怕这是五台山上降临的仙琵琶。”当时也是戏言,然而这话于是就被村里人传说,人们给以教神的礼节仪式祈求得福,很灵验有效。

书生前往吴地,过了几年,就听人说江西的僧院,有个圣琵琶,灵验有效不止一二次,暗中对此感到怀疑。因此返回江西时,则令船进入停泊船原先的地方,上前拜访圣琵琶。僧人也不在,画的琵琶前,已经挂着幡,供着花,炉里点着香供奉了。书生取来水把它洗完,回去留宿在船上。到第二天,书生又上前拜访。僧人夜里已经回来了,因为失去琵琶的原因,邻近的人大规模地集中起来,正要共同悲哀感叹。书生特意询问,人们都说前头的应验:“如今一定有人违背了圣琵琶的指示,(违逆了神灵),所以它就隐没不见了。”书生大笑,对他们讲述了他所画以及擦洗掉的琵琶由来,从此神灵仙圣也绝迹了。

--唐·《圣琵琶传闻》

汤琵琶传

清王猷定

汤应曾,邳州人,善弹琵琶,故人呼为“汤琵琶”云。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世庙时,李东垣善琵琶,江对峰传之,名播京师。江死,陈州蒋山人独传其妙。时周藩王有女乐数十部,咸习其技,莫之能善也,王以为恨。应曾往学之,不期年而成。闻于王,王召见,赐以碧镂牙嵌琵琶,令著宫锦衣,殿上弹《胡笳十八拍》,激楚动人。王深赏,岁给米万斛,以养其母。应曾由是名著大梁间。

后征西王将军招之幕中,随历嘉峪、张掖、酒泉诸地,每猎及阅士,令弹塞上之曲。戏下颜骨打者,善战阵,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杀贼。一日大雪,至榆关,马上闻觱篥,忽思母痛哭,遂别将军去。

襄王闻其名,使人聘之。居楚者三年。偶泛洞庭,风涛大作,舟人惶扰失措,应曾匡坐弹《洞庭秋思》,稍定。舟泊岸,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天明,忽抱琵琶跃水中,不知所在。自失故物,辄惆怅不复弹。

已归省母,母尚健,而妇已亡。母告以:“妇亡之夕,有猿啼户外,启户不见。妇谓我曰:‘吾迟郎不至,而闻猿啼,何也吾殆死,惟久不闻郎琵琶声,倘归,为我一奏石楠之下。’”应曾闻母言,掩抑哀痛不自胜。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自是猖狂自放,日荒酒色。值寇乱,负母鬻食兵间。

曾年六十余流落淮浦有桃源人见而怜之载其母同至桃源后不知所终

轸石王子曰:戊子秋,予乞食遇曾公路浦,已不复见君曩者衣宫锦之盛矣。明年,复访曾,曾坐土锉中作食,奉匕箸于母。人争贱之,而予肃然加敬焉。曾仰天叹日:“世鲜知音,吾事老母百年后,将投身黄河之岸矣!”予凄然许曾立传。越五年,乃克为之。呜呼!世之沦落不偶,而叹息于知音之寡者,独曾也乎哉?

--清《四照堂集》

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一、古籍书页版式

古籍版式指古籍版刻的样式。包括版面、大小题名、版框(亦称边栏)、界行、天头、地脚、版心、行款、字数、鱼尾、象鼻、书耳、书牌、条记、句读、插图等等。版式的概念出现在雕版印刷行世之后,但明显保留了雕版印刷之前的简策、手写帛书等装帧形式的特点。

古籍版式图

1。版框:也称为边栏,指每版内围框文字的四周边线,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两旁叫“左右栏”。单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双线的叫“双边”或“双栏”。一般比较粗黑,给人稳定感。四周只印一道粗黑的边线,称为四周单边。四周粗黑线内侧再刻一细黑线,称四周双边。如果仅左右粗黑线内侧有细黑线,称为左右双边。不仅有规范、整齐版面的作用,而且保留了简策、帛书的遗风。

2。界行:也称界格。指在版面内分割行字的直线。两道隔线间的条格叫界格,是竹木简书籍的流风余韵。在鉴定和著录时,人们习惯以半叶计算,叫做“半叶× 行×字”,有的径称“×行×字”,若每一行中有两排字(通常为大字的注解),叫做“小字双行每行×字”。若双行字数与单行正文相同,就不再注出。这种著录和说明方式,称为行格,又称行款。

3。天头:版框外空白纸的上方叫天头。

4。地脚:版框外空白纸的下方叫地脚。

5。版心:也称“叶心”,或简称“心”, 指古籍书叶两半叶之间、没有正文的一行。为折装整齐,版心多刻有鱼尾、口线等,为便检索,也常记有书名、卷数、页码、每卷小题、刻工姓名等文字。因为这一行居于两版的中心,故称版心。 版心通常有用作对折准绳的黑线和鱼尾形图案。

6。书口:又称版口,或简称口。指书籍装订成册后开合一侧的端面,有白口、黑口等款式。就书版而言它是版心。对于以包背装或线装的方式装订起来的书籍而言,这一部分为书可以翻阅的开口,故称书口。

7。鱼尾:版心中间的图形︻,因其酷似鱼尾,故名。刻于距版心上边大约四分之一之处。有时版心上下方都有鱼尾。一个鱼尾为单鱼尾,两个鱼尾称双鱼尾,个别有三鱼尾。鱼尾刻印出花样的称花鱼尾。鱼尾的作用是用作标示中缝线,作为折叶的标准。

8。象鼻:鱼尾上下到版框有一条线,叫做象鼻。象鼻为一条细黑线的叫细黑口或小黑口,象鼻为一条粗黑线的称为粗黑口或大黑口,无象鼻者为白口。

9。书耳:版框外左上角的空格,里面刻有简单的篇名,因为形状象耳朵,所以称书耳。书耳中的题名叫耳题、耳记。

10。墨钉:又称墨等。指版面上常有文字般大小的黑墨块,形状似钉帽。出现的原因是文稿雕版时未定的文字,等待校勘后写上去再印。

11。书牌:又称牌记,与现在的版权页类似,常常镌有书名、作者、镌版人、藏版人、刊刻年代、刊版地点等。明清时期的书牌作用多为表示特色和所有权,明清以前则更多是刻书题记,讲刻书缘起,选用底本,校本,甚至多少具有广告宣传作用。

12。大题:指一种书的题名。

13。小题:指一种书内各篇卷的题名。

14。行款:又称“行格”,指正文之行数与字数。通常以半叶计算。同一种书,不同时期有不同刻本,行款也往往不同。故行款为鉴别版本依据之一。

15。朱丝栏 乌丝栏:行格界栏以红色印的称为朱丝栏,以黑色印的称为乌丝栏。主要见于唐以前写本。明清时期,专有印刷各种颜色笺格的作坊,用不同颜色界栏笺纸抄写的古籍,通常直接著录为红格、黑格、蓝格、绿格等等。

二、古籍装订版式

单叶装订成册,就成为一部古籍。现存古籍以线装居多。古籍的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古籍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有其特定的名称。

古籍结构图

1。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

2。书衣:为保护书在书的前后加的封衣,也称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

3。书名叶:在封皮之后,题有书名的一叶,又称封面、封、面叶、内封面。书名叶的后面一般加上一张空白纸,叫护叶或扉叶。

4。书脑:装订时,锥眼订线的地方叫书脑。

5。书脊:也称书背,一书装订处的侧面,如同书的脊背,称为书脊。

6。书首:书脊的最上端,称为书首,又称为书头。

7。书脚:书脚是书的底部,有些藏书家自己为方便翻检、阅读或者保存而将书名写上去。

8。书根:书脚中简单记载卷册的部~

好句摘抄:

1、岁月一点一滴的溜走,在不经意间,快的让我们都来不及在下一个路口挽留。也无法预测人生未知的镜头。

2、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以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

3、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涛声依旧,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可寂静安然。愿每个人,在纷呈世相中不会迷失荒径,可以端坐磐石上,醉倒落花前。

4、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5、快乐很简单,就是春天的鲜花,夏天的绿荫,秋天的野果,冬天的漫天飞雪。

6、一帘清雨,垂下了一汪泪,一份缠绵,揉断了心碎。

7、用心聆听,深深呼吸,烟花雨,梨花月,寄一缕风的香魂,远离喧嚣。

8、往事不必再提,人生已多风雨,我只愿风止于秋水,而我止于你。

9、看,静美的雨花石吐露着千年的玲珑心事,听,十月的秋雨任性地飞扬着小小的纯真梦想,吻着恬淡的花香,仿佛是朵朵花儿的守望,还有你嘴角上上扬的一抹芬芳,叠成一朵淡淡兰花的忧伤。

10、人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有的人平平淡淡,和风细雨,但他的人生之路却丰富细腻;有的人坎坎坷坷,千磨万难,但他的人生之书却引人入胜;有的人飞黄腾达,青云有路,但他的人生之书却不堪卒度。

11、相信,会有那么一天,会有那么一个人,在我最伤心的时候,为我撑起一片天。

12、愿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世间,看得清世间繁杂却不在心中留下痕迹。花开成景,花落成诗。

13、世事早已擦肩而过,我们又何必反复追忆,反复提起。是时候和昨天告别了,忘记一切,也原谅一切。是真的忘记,做到心平气和,在安稳的现世里,循规蹈矩的过日子。不再追求虚浮的奢华,不再喜好俏丽的颜色,不再渴望热烈的爱情。只愿在简约的四季里,穿粗布素衣,和某个平淡的人,一同老去,相约白头。

14、相信爱,不要相信爱情,爱是瞬间的美,情是永恒的痛,灿若烟花,稍纵即逝,那一刻,我知道,我错了。

15、回想春天里的相遇,仿佛美好而忧伤的画面从脑海中悠悠浮现。

16、想变成仲夏夜的一只萤火虫,只要抓住你的注意力,就已经满足了。

17、至今,我们都无法真正分辨出,落花与流水,到底是谁有情,谁无意。又或许并无情意之说,不过是红尘中的一场偶遇,一旦分别,两无痕迹。

18、温暖的夏日,一杯香浓的咖啡,一份美味的冰淇淋,青春就是这么甜美。

19、人生有很多的转折,每一个时段有每一个时段的颜色。

《三车一揽》

赋云:天乙文星,得之聪明智慧《惊神赋》云:日干座贵,一世清高

诗词翻译:

天乙文星,得之聪明智慧此句说的是命中有天乙贵人或者文昌星的人都显得聪明有智慧。另外有种解释是,天乙贵人主掌文艺学问,命中有天乙贵人的人会显得聪明有才智。

日干座贵,一世清高此句说的是日干坐天乙贵人的人一世清明高洁。

天乙贵人,命中最吉之神,若人遇之则荣,功名早达,官禄易进,如命乘旺气,终将登将相公候方位 大小运行年至此,亦主升官进财 一切加临至此,皆为吉 凡贵人所临之处,大概喜生旺无冲破,道理顺 天乙贵人遇天月二德最佳,得之者聪明智慧日干坐贵,一世清高 天乙贵人最忌刑冲克害,空亡死绝之地,遇者为祸,福力减少,一生劳碌辰戌为魁罡之地,贵人不临,故辰戌二支无天乙贵人天乙一般还区分阴贵人和阳贵人,阴贵人也叫做玉堂贵人。区分阴阳贵人的方法是以用事时间或者出生时间看,如果在晚上则是使用阴贵人,白天则是使用阳贵人。又有以节令的冬至和夏至区分阴阳贵人。但是使用当中大部分以子时和午时进行区分。

《李虚中命书》

分为三格:干合为上,如甲子、己未。支合次之,如戊子,己丑。无合为下,如辛示,庚寅。月、日、时之干支合最有力,若在生年,须俱生日换得贵方有用。若日主生旺,无死、绝、冲、破、空亡,加以喜用配合适宜,上格之命,必居极品之贵,次格亦居清华秘要之选,下格则为正郎员监,或州县官。若带死绝为鄙吝煞,以次递减,且多难无福。总之,带天乙贵人者,地位虽有高下,但总不失一命之荣(有一段风光的日子,例如金钱、娱乐的挥霍享受,名望的得意、攀附名流望人,出入上流社会,困难时有人济助……等)此为命带天乙贵人成格之特点。

阎东叟

云:论天乙贵,须就五行喜忌,如甲人有戊有庚,得癸未、乙丑,遇二吉而带印为上,遁见丁丑、辛未者次之,乃三阴喜在印库。乙人得戊申、庚子生旺之土,己人得甲申、丙子生旺之水,此阴木阴土喜于财旺。丙丁得丁酉、乙亥,壬癸得乙卯、癸巳。此水火不嫌死绝。六辛得丙寅、丙午,此阴金不嫌鬼胜,得二为上,得一次之。《紫虚局》以此为贵人入庙,遇者主金紫贵。

《八字金书》

论贵神,又分优劣,即前六十甲子吉凶,其归要与禄、马同窠,不犯交退,伏神,支干相合为贵,紧要在月日时支干相合。

林开论天乙相合,如甲子见己未,无死绝、冲破、空亡,更有福神助,至贵。如犯上忌减力,又多难无福。戊子见己丑,不犯上忌,更有福助,此为次格。有死绝减力,有冲破、空亡,风尘吏也。辛未见庚寅,不犯上忌,有福助,为第三等;死绝减力,冲破、空亡,平生多难,卑冗官耳。

阎东叟论贵合贵食,如甲得己丑、己未,戊得癸丑、癸未,庚得乙丑、乙未,乙得庚子、庚申,己得甲子、甲申,丙得辛酉、辛亥,丁得壬寅,壬辰,如此类谓之贵合。甲食丙,乙食丁,丙丁贵在酉亥,甲得丙寅、丙辰,乙得丁酉、丁亥;庚食壬,辛食癸,壬癸贵在卯巳,庚得壬申、壬戌,辛得癸卯、癸巳,如此类谓之贵食。有贵合则官多荣显,有贵食则禄多称意,三者兼之,官高禄重。

《三命提要》

以天乙在贵神六合上,如甲戊庚在子午,则子合丑,午合未。乙己在丑巳,丙丁在寅辰,壬癸在申戌,辛在未亥,皆主大福,遇两合以上尤贵。

《宝鉴》

有天乙扶身,取贵人夹拥太岁,如壬寅人得甲寅日时,壬贵在卯,甲癸在丑夹拥乎寅,丙申人得戊申准此。入贵格,别无刑冲,主一生少病,早年享福;常格得之,终身无刑狱之灾。

有干夹贵神,如甲戊庚人得丑未,日时上却带甲戊庚一字,主显异。

《指南》有夹贵逢六合,如壬癸人见辰而得癸酉合,丙丁人见戌而得丁卯合,取前后各有天乙贵,更禄马临身,主大富贵。

有福星贵人,如一命,壬子、癸卯、庚戌、庚辰,壬骑龙背;又贵在卯巳,得辰是福星扶贵人也。

《烛神经》

曰:“天乙贵遇生旺,则形貌轩昂性灵颖悟,理义分明,不喜杂术,纯粹大器,身蕴道德,众人钦爱。死绝则执拗自是,喜游近贵。与劫煞并,则貌厚有威,多谋足计。与官符并,则文翰飘逸,高谈雄辩。与建禄并,则文翰纯实, 济惠广游,君子人也。若落天中或与天中合,或与天中连珠,当有伶伦之态,好呕吟,伎艺人也。

其他

又曰:天乙贵,三命中最吉之神。若人遇之则荣,功名早达,官禄亦易近。如三命皆乘旺气,终登将相公侯之位。大小运行年至此,亦主迁官进财,一切加临,至此皆为吉兆。凡贵人所临之处,大概喜生旺,无冲破,道理顺,不落空亡,天干纳音偕和,更得禄马而昼夜不背。或年时互换贵,如甲午人见辛丑时,丙申见己亥之类。或四干并在一支上见贵,如丑未生而得甲戊庚之类。或四位天干通聚贵,地支为五行聚贵。更遇天月二德为佳。《理愚歌》云:“贵人或落空亡里,禄马背违如不值。”《宝鉴》云:“贵人无气,虽有如无。”《洞玄经》云:“贵人嗔则凶来。”可见命中有贵,不可就为吉论,要当细详。

《三命通会》贵人交互人多贵,旺气相乘馆杀资,切莫五行伤著主,令人间地冷凄清。《紫虚局》天乙文星,命中遇之,聪明智慧,出入近贵,逢凶化吉。《算命讲义大全》贵人有阴阳之分,阳贵起先天刊位,顺行,阴贵起后天坤位,冷子管行,皆用天干合处为贵;盖天下贵人,自宰相至百僚,皆臣道也,故起坤而不起乾。又人臣必有所遇合,然后入仕,故十干皆取合处。《缘海集》按:天乙贵人是神煞中吉神之首,其法起于天干五合,天乙星在紫微垣,极星之南(在熊星座),张衡曰:天一偏闾阖外,明则阴阳和合,万物盛。天一者,太一之传胪也,故以之测太一俱后妃之和忤。人命带天乙贵人,大抵有智慧,聪明,出入近贵,逢凶化吉。紫微斗数以天乙为天魁星,玉堂为天铖星。果老星宗以天乙为阳贵,喜昼生(自寅时至申时),玉堂为阴贵,喜夜生(自申时至寅时)。

天乙、玉常若俱其他的星结合,即产生各种性质:

一、有干合、支合,福分丰厚,富者愈富,贵阳市者愈贵。

二、与长生、临官、冠带、帝旺、养同干,福力丰厚。与衰、病、死、墓、绝、沐浴同干,福力减轻。

三、与禄神同干、主善于文词。

1、《中庸》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2、《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019年2月报道,从海昏侯墓出土简牍5200余枚,专家释读后发现包括《春秋》在内的儒家经典及其训传。

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4、《史记》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5、《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

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

《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古代文史典籍

在古籍里描写琵琶的语句有那些?不是诗句哦!类似于诗经和楚辞这样的古籍里面的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闲步入林,过一僧院。僧已他出,房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画,遂把笔,于素壁上画一琵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