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刻本的学者借助宋刻本校勘明清古籍
宋刻本之所以被誉为是中国古籍中的瑰宝,除其存世稀少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明清所刻印五代以前的书籍,差错讹误甚多。不少学者借助宋刻原版,校正明清以来所刻古籍的讹误,恢复古籍的真实面貌。
宋版的版式设计堪称精致。文字的分布极为讲究,板框的高广与行格的多寡,都以事先设计要求的字体大小及每行字数的比例而定,大字本每半页七八行,每行约十五六字以下;小字本每半页十三四行,每行约二十三四字以上。如今流传最多的是每半叶九到十二行,每行十八到二十二字的中字本。
刻书选用字体,各地风格不同。浙本多用秀丽俊俏的欧体字;蜀本多用雄伟补拙的颜体字;建本字体介于颜、柳之间,横轻竖重。印书用墨也很讲究,色泽清纯匀净。
宋代,政府对校勘十分重视,甚至由皇帝亲自过问,聘请专家把关。为了保证刻书质量,官方还采取若干措施。如规定刻板前需要进行三次校正,即校勘官校完,送复勘官复校,再送主判管阁官三校,这样才可以拿去刻板。而刻板完成,对版样还要再校对。此外,还要在卷末刊载经手校勘的人的名字,以示责任 。
校勘学·校勘源流及校勘的基本方法·校勘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前人有云:校书如扫落叶,随扫随生。极言校勘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当然,从表面上看,拿几本书一对,既轻松,又机械,但这仅仅是表象而已。正如段玉裁和陈垣等人指出的,用诸本对校,确是一种机械的工作,只要有耐心,能细心就可以了。但这只是校勘的第一步工作,而重要的工作则是判定是非,决定弃取,这则要看一个人的功力和学术水平。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说:
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或彼以为非,此以为是;或本同末异;或两文皆欠,不可偏信一隅也。
这就是说,学问不到,很难改得正确,前人十分强调“通儒”校勘,原因就在这里。清代学者段玉裁在《重刊明道二年国语序》中说:
校定之学,识不到则或指瑜为瑕,而疵颣更甚,转不若多存其未校定之本,使学者随其学之浅深以定其瑕瑜,而瑕瑜之真固在。古者之坏于不校者固多,坏于校者尤多。坏于不校者,以校治之; 坏于校者,久且不可治。
段玉裁的意思很清楚,校错的后果更严重,现举一例为证。《韩诗外传》元刊本卷五有载:
用万乘之国则举错而定,一朝之自。《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可谓白矣。谓文王亦可谓大儒已矣。
这段话出自《荀子·儒效篇》,荀文作“举错而定,一朝而伯”,无“诗曰”以下云云。唐杨倞注《荀子》,谓“伯读为霸”,故清代学者赵怀玉(味辛)根据杨注,将《韩诗外传》的“一朝之自”改成“一朝而伯”,并删去“可谓白矣谓”五字。顾千里在给赵味辛的信中谈了对这校改的看法:
今以广圻考之,则 “自”当为 “白”之讹,即《荀子》“伯”亦“白”之误,杨所读非也。何以言之有二书之本文可证也:《荀·儒效篇》又云: “则贵名白,而天下治也。”《王霸篇》云:“仁人之所务白也”句屡见。又云:“故曰一国齐义,一日而白,汤武是也。”《君道篇》云:“欲白贵名。” 《致士篇》云: “而贵名白天下愿。”《天论篇》:“则功名不白。”《外传》卷一同。《荣辱篇》:“身死而名弥白。”《尧问篇》末云:“是其所以名声不白。”然则 “白”也者,固荀卿习用之语,惟此处传写误为“伯”耳。杨他注或云“显白”,或云“明白”,或云“彰明”,其义皆是。而此据误字,望文生义则非。幸《外传》未误,尚可证之。乃元刊既以形近讹为“自”,后来刻本又辄改为“间”,遂无由知其当为“白”矣。下文“可谓白矣”云云,若依此说,而作申说上文之 “白”解,则不须复删而已,无不可通矣。
(《与赵味辛论〈韩诗外传〉误字书》,见 《思适斋集》卷六)
据《白虎通·爵》引《春秋元命苞》:“伯之为言白也,明白于德也。”故《荀子》作“伯”犹不算大错,但杨倞“伯读为霸”,赋伯以霸意,则完全错了。因不明“一朝而白”之意,将其改为“一朝之间”,从而掩盖了“白”、“自”,乃至于“伯”之间的讹误演变过程,难怪段玉裁有书 “坏于校者尤多”的感叹。
然而,校书毕竟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很多学者都不免涉足此事,为了避免前人指出的弊病,有几点是务必要注意的:
①凡校一书,一定要将其版本、前人校勘成果调查清楚,以便统观全局。
②校勘强调重证据,如果有确凿证据才改,没有证据即存疑,就不会出现较大纰漏。
③不要借“理校”一说,主观臆测,妄改原文,否则是很危险的。
校勘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成果多体现于点校的古籍中,而专门论述校勘学的著述较少。除上文多有引证的陈垣《校勘学释例》外,还有蒋元卿《校雠学史》、倪其心《校勘学大纲》,以及王云海、裴汝诚《校勘述略》等。
清代校勘学者的主要特点表现在求真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注重批判的特点。
一、求真精神。清代校勘学者强调“真伪难辨”,认为“盲从”是人们认识错误的重要原因,所以强调通过准确的文本考证来寻求真理,不断探究古书原文之谜。例如,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四库提要》中提出了“以究竟为第一”,强调对古籍的确证和挖掘。
二、精益求精的态度。清代校勘学者对文献考证的要求非常高,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严谨的研究,才能得到科学的结果。在对经典文献的研究过程中,他们进行严密的考证和编辑,并不断推出全面精细的校点,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三、注重批判。清代校勘学家重视对文献的批判性反思,对一些错误的历史、言论等提出质疑,并且致力于推翻一些错误的观点。例如,洪亮吉对《春秋左传》《诗经》等文献进行的批判,旨在推翻某些学派的错误观点,让读者能够得到更准确的认识。
校勘学
清代是中国文化弘扬、传承、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在清代,校勘学是文学领域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学问,主要特点是注重文本考证,强调原汁原味的古书核心价值,注重历史、地理、语言等相关知识的交叉运用,并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反思的过程中呈现了显著的发展特征,
校勘的词语解释是:校勘jiàokān。(1)搜集某书的不同版本,并综合有关资料,互相比较、核对,别其同异,定其正误。(1)宋代校订宫中藏书的官名。
校勘的词语解释是:校勘jiàokān。(1)搜集某书的不同版本,并综合有关资料,互相比较、核对,别其同异,定其正误。(1)宋代校订宫中藏书的官名。拼音是:jiàokān。注音是:ㄒ一ㄠ_ㄎㄢ。结构是:校(左右结构)勘(左右结构)。词性是:动词。
校勘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指对同一书籍用不同的版本和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核对,以考订其文字的异同和正误真伪。引唐白居易《策林二·大官乏人》:“秘著之官,不独以校勘之用取之。”宋欧阳修《书<春秋繁露>后》:“予在馆中校勘_书,见有八十_篇,然多错乱重复。”胡适《重印乾隆壬子本<红楼梦>序》:“他料定读小说的人决不会费大工夫用各种本子细细校勘。”⒉犹核实。比较核对。引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定谥》:“太常博士掌_,职事三品以上薨者,故吏_行状,申尚书省考功校勘,下太常博士拟议讫,申省,省司议定,然后闻奏。”《元典章·刑部二·狱具》:“照得先为校勘笞杖,具呈都省照详,遍行合属依例施行去讫。”⒊宋代校订宫中藏书的官名。引《宋史·欧阳修传》:“_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二、国语词典
集合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加以研究审定文字上的谬误与同异。唐.白居易〈策林二.三十一大官乏人〉:「秘著之宦,不独以校勘之用取之。」也作「校雠」。词语翻译英语tocollate德语Textkritik(S,Sprachw)_,vergleichen(V)_法语conciliation
三、网络解释
校勘校勘,指校对勘正。对书本,报刊,文集等等的修正所必经的一些程序。
关于校勘的近义词
改正订正勘误校正校订
关于校勘的诗词
《贺刘_赴召史馆校勘》《赋环波亭送杨校勘归豫章》《谒馆阁校勘欧阳公》
关于校勘的诗句
校勘是与否校勘是与否丹铅雌黄校勘勤
关于校勘的单词
collate
关于校勘的成语
校短推长不齿于人不名一钱犯而不校伯道无儿校短量长不期而然摸金校尉
关于校勘的词语
不齿于人摸金校尉校短推长犯而不校同年而校循名校实犯而勿校不期而然不名一钱枉勘虚招
关于校勘的造句
1、但是,美玉微瑕,仔细研读,仍能发现其中校勘上的不足,而这些不足多是属于校对的技术性错误。
2、汪本在白诗的编集、校勘、考证、辑轶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白诗在清代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比较可靠的版本。
3、我们首先将散见于各书的墓志释文收集起来,再利用所能见到的拓片逐字进行校勘。
4、它们具有极强的文献真实性,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古籍文意解读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研究价值。
5、古代文献学家对古籍所出现鲁鱼亥豕的错误进行逐字校勘,目的无非在尽量恢复古书原貌。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校勘的详细信息
宋刻本的学者借助宋刻本校勘明清古籍
本文2023-09-23 18:25:3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9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