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关于“漏”和“刻”的记载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2收藏

古籍关于“漏”和“刻”的记载有哪些?,第1张

漏的出现当早于刻,在先秦典籍中,早已见到有关漏的记述,而只有在汉代以后文献中才见到有关刻和漏刻的描写。最原始的漏壶不可能有什么节制水流的措施,只是让其自漏,从满壶漏至空,再加满水接着漏。显然满壶和浅壶漏水的速度不同,但一壶水从满漏至空都是大体等时的,如内蒙古杭锦旗1976年出土的西汉漏壶每次漏空大约10分钟,因而计量时间可用漏了多少壶来表示。为了不间断地添水行漏,计数漏了多少壶,需要有人日夜守候,这也许就是《周礼•夏官司马》中提到“挈壶氏:下士六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的原因。如此众多的人员守候一个漏壶显然是很大的负担,人们必然会产生节制漏水速度的要求,或在壶内壁出水口处垫以云母片,或在漏水孔中塞以丝织物等,使漏水缓慢而又不断,这样每一壶水漏出的时间长了,减轻了不断添水的负担。但是却不能以漏多少壶来计时,而要随时注意漏壶里的水漏掉多少,这就是刻产生的基础。最初可能是在壶内壁上刻画。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漏时说:“漏,以铜受水,刻节,昼夜百刻。”可能就指这一情况。后来为了便于读数,就放一枝箭在壶里,在箭杆上划刻度,看水退到什么刻度就知道时间了。

文物价值和使用价值可分为:孤本、秘本、珍本、善本、通行本等。根据加工不同可分为:过录本、校本、批本等。官刻本:指清及清以前历代出公帑或由国家某种机构、单位主持雕印的书本。中国雕板印书始自唐朝。自五代起,始由国子监校刻经书,开官刻本之先河。两宋国子监、中央各部、院、司、局、殿,地方各府、州、军官署,各府、州、县学,各地仓台、计台、公使库;元代兴文署、广成局、中书省、行中书省、各路儒学、各地书院;明代两京国子监、中央各部、院、内府各监、各藩府、各布政使司、各府、州、县衙署,各级各地学校;清代武英殿、内府各监、中央各部、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各省官书局等,凡由这些单位出资或主持刻印的书,均可称为官刻本。起,福建书坊续有发展。明代南北两京,苏州、扬州、杭州、徽州、常熟、建阳,仍是书坊林立。清代书坊遍布全国各地,但有的已是单纯经销并不编刻图书了。所有历代这些书坊刻的书,都可以称为坊刻本。

可能是留存下来的时候没有保存好或者木遭到腐蚀而造成文字不清楚。

看不清的地方可以根据上下午推敲一下,校对古籍时如果有参考,可以参考其他书目进行校对,选择最符合你认为的文意,进行适度的推测是可以的。

如果没有,那么就用方框表示,有几个字就用几个方框,空出缺文位置。以待更多资料。首先挑一本自己感兴趣的古籍,要有详细的注释,最好也要有翻译,然后把它认真地、仔细地学习完,记住是学习完,不是看完,这是个学习的过程,一定要动笔写笔记。可以写心得,也可以写点能帮助你理解内容的文字,比如对字词的注解,对句子的诠释。

看不懂的地方一定要查资料写注释,看了那么多古籍到现在我才意识到看古籍一定要写注释,否则将来再看一遍,不懂的地方还是不懂,那就永远没有进步。

古籍关于“漏”和“刻”的记载有哪些?

漏的出现当早于刻,在先秦典籍中,早已见到有关漏的记述,而只有在汉代以后文献中才见到有关刻和漏刻的描写。最原始的漏壶不可能有什么节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