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亲王在临终前给光绪皇帝留下了什么遗言呢?
1898年5月29日,恭亲王奕欣病逝,终年66岁。
恭亲王奕欣虽然早已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但坊间到处都是他的传说。用"恭亲王遗言"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会发现数以万计的结果。这些说法有的过于惊悚,比如要心腹顺桂伺机清除慈禧太后;有的说法明显荒唐,比如要慈禧太后恪守已经形成的规矩。因此,可信度几乎为零。
其中,有两种说法,具有一定可信度。
一种说法记载于《申报》。里面说:"此次恭忠亲王抱疾之时,皇上亲临省视,询以朝中人物,谁可大用者?恭忠亲王奏称,除合肥相国积毁销骨外,京中惟荣协按禄,京外惟张制军之洞及裕军帅禄,可任艰危。皇上问:户部尚书翁同龢如何?奏称'是所谓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者'。"
另一种说法记载于胡思敬《戊戌履霜录》。里面说,恭亲王奕欣病重,光绪皇帝前去探望他。恭亲王奕欣说:"闻有广东举人主张变法,当慎重,不可轻任小人也。"
那么,这两种说法,谁更接近于真实历史呢?
我们先来分析《申报》的说法。在这种说法里,恭亲王奕欣向光绪皇帝推荐了荣禄、张之洞、裕禄3人,对翁同龢则极尽刻薄之能事。看上去有一定道理。因为荣禄很快就被晋升为协办大学士兼直隶总督。张之洞则奉调入京,进入军机处。裕禄也授任军机大臣、礼部尚书。当年10月,翁同龢被革除职务,永不叙用。
一系列的人事变动,似乎都显示光绪皇帝在忠实地执行恭亲王奕欣的政治遗言。
不过,张之洞固然早就是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在朝廷里地位很高。荣禄、裕禄也作为满洲八旗里的后起之秀,正在政坛上迅速崛起。就算没有恭亲王奕欣的推荐,他们迟早会进入权力中枢,弥补恭亲王奕欣留下的位置。
至于翁同龢,他与恭亲王奕欣关系不深,但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恭亲王奕欣实在没有理由,在一份遗言中采取对翁同龢恨之入骨的态度。有人提出,恭亲王奕欣之所以痛恨翁同龢,是因为翁同龢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积极主战,却消极备战,导致清军一败涂地。这实在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翁同龢是主战派,这不假。可他作为一名户部尚书,并不承担备战的职责(那是李鸿章的事情),怎么可以将甲午战争失败的锅让翁同龢来背呢?
更何况,翁同龢被革除职务,也不是在恭亲王奕欣死之后。恭亲王奕欣死后,光绪皇帝发起了维新运动,与慈禧太后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慈禧太后发起"戊戌政变",扼杀了百日维新,之后,迁怒于翁同龢,这才将他革除职务。这与恭亲王奕欣,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所以,《申报》的说法真实性也不高。
再来看《戊戌履霜录》的说法。
《戊戌履霜录》作者叫胡思敬。胡思敬是江西人,1894年考中进士,选取为翰林院庶吉士。胡思敬是一个著述甚丰的学者,搜罗、整理了各类古籍40万卷,对于前朝和当朝典故烂熟于心。
在《戊戌履霜录》的说法里,恭亲王奕欣让光绪皇帝在广东举人主张变法时要慎重,不可轻任小人,应该说较为符合恭亲王奕欣的本意。
此前,康有为、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要求变法,是为"公车上书"。对于变法,恭亲王奕欣态度不明朗。可是,当光绪皇帝喜滋滋地召集王公大臣商议变法一事时,恭亲王奕欣默然不答,他对变法的态度,已经不言自明了。
因此,恭亲王奕欣在遗言中提醒光绪皇帝在变法时慎重,是大有可能的事情。
参考资料:
连日来,一次特殊的众筹在不少丽水人的朋友圈中刷屏——一群丽水乡土历史的爱好者,发起了影印清光绪版《处州府志》的众筹活动。这是百年来光绪版《处州府志》的首次众筹影印,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有129人参加了本次众筹。
热爱乡土文化,他们曾发起明成化版《处州府志》众筹
地方志是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书籍,是研究通史、断代史、专门史和地区史的重要参考书。“处州人文鼎盛,文献浩繁,历代重视地方志的编纂。自宋以来,有据可查的共有11次编修府志。现存的明成化、万历、崇祯和清雍正、光绪版府志,大多收藏于国内外各大图书馆。”丽水文史爱好者叶金军向记者介绍了《处州府志》的历史,80后的他是此次众筹的主要牵头人之一。
因为平时喜欢乡土文化,叶金军多年来一直在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其中县志和处州府志是他收集的重点。在此次众筹影印光绪版《处州府志》之前,叶金军曾在今年年初发起明成化版《处州府志》影印的认筹。
“明成化版《处州府志》,是现存的丽水地区最早的地方志,国内还没有完整的藏本。”叶金军告诉记者,2018年下半年,他和其他一些文史爱好者决定影印明成化版《处州府志》,找到了适合影印的电子版本,又联系了印刷厂,之后组建微信众筹群,把身边喜欢乡土文化的同仁都拉入群里,到去年11月初,230套明成化版《处州府志》就全部认筹了出去。
“国内收藏此志的只有三处,即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宁波天一阁,但皆残缺不全。其中北京图书馆的藏品抗战初期曾寄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现由台北故宫博物院保管。”据叶金军介绍,1967年春,台湾历史学家宋晞先生检阅山根幸夫所编《日本现存明代地方志目录》,发现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有明成化版《处州府志》。1967年夏,宋晞赴美出席第二十七届国际东方学者会议时,途经东京,托台湾历史学教授苏振申向日本国会图书馆申请摄成胶卷一份,携回参考,明成化版《处州府志》全书方有完整无缺的版本。
影印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许多“丽水老故事”
一本古籍的影印并不是简单的事情,找好版本后,还需要修图、点校等诸多工作。在叶金军看来,最难的还是点校工作。“影印明成化版《处州府志》时,因为书中有些虫蛀和污染,工作需要很仔细。大家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参照书的原稿每一页每一个字的校对,有不清楚的问题在我们的微信群里反复讨论研究。最终经过4次大的校对和无数次的小校对,反复确认无误,一直到今年3月底才最终完成校对工作。”
明成化版《处州府志》引用的历代书目多达81种,这说明当时广泛引用历代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影印的过程,也是对丽水的前世今生做了一次回眸。大家发现了许多之前没有发现的“丽水老故事”。
“大家在研究这套府志时,还讨论了处州府志编撰历代版本问题,通过广泛收集资料,最后推翻了原先普遍认为处州府志始修于绍兴二十七年的结论,把始修时间前推到至少在唐末。成化府志《寺观》中对各个寺庙的始建年代很多可能就是来自于早期版本。”叶金军说,“还有括苍的括到底是‘栝’还是‘括’,大家找出了自唐代以来几乎所有相关记载和对栝树进行了广泛的对比研究。又如对‘丽水’一名的来源的争议。虽然最终都没有形成共识,但让大家学到了背后很多乡土文化知识,受益匪浅。”
这套十八卷的明成化《处州府志》在2019年5月影印完成,认筹的众人纷纷收到了这套装订非常精美的影印本。“非常有意义!”“印刷质量真好!”……很快,更多的文史爱好者知道了此事,纷纷前来求书,可惜因为印量有限,有不少喜欢这套书的文史爱好者最终没有得到。
记者 蓝倞
丽水(2)州府(1)明成化(1)
丧事大门贴白纸的贴法
丧事大门贴白纸的贴法,中国自古就有红白喜事一说,在中国民间的风俗里讲究丧事着白,,有人去世了在门上贴白纸,是告诉别人这家有人去逝了,在办丧事。以下丧事大门贴白纸的贴法。
丧事大门贴白纸的贴法11、白纸数张,
2、折成16开,
3、裁开多大岁数多少张,
4、摞在一起,横着分成四份
5、按照痕迹正剪一刀,反剪一刀,不能断,
6、拉起后是接件不断的条状。
7、拉起后,把最下面一条剪短了一半,8剪短后按照男的剪成剪头 v,女的剪成w,
9、一条一条分开,最上一头钻个孔。穿起来。
10,白纸折成正方形状,对折,成喇叭口状,上面正剪,翻剪几刀,底部剪成齿状,反转抻开,套纸条上面
丧事礼仪
死亡对于人们来说是没有办法避免的,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人们在这里诞生、成长,直到最后的死亡。几千年来人们形成的丧葬礼仪,是既要让死去的人满意,也要让活着的人安宁。在整个丧葬的过程中,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坚韧的结——念祖怀亲。这个结,表现在生者和死者之间的实体联系中,也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精神联系之中。而这就揭示了中国人生死观的深层内涵。
停尸仪式他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
报丧仪式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详细
招魂、送魂仪式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
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吊唁仪式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入敛仪式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
丧服仪式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出丧择日仪式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
下葬仪式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
丧事大门贴白纸的贴法2家人去世门上贴白纸是什么习俗?
房宅的大门,红纸对联拆下,在门扇贴上白纸条。父母双亡交叉贴两条,一方尚健在只贴一条。
漳州民间自古以来对丧葬十分看重,老人临终之前,必须“搬铺”,即从卧室睡床移到正厅“水床”。所谓“水床”,是在两条板凳上放3块比人体稍长的木板。木板取单数,不能双数,表示死者单身赴阴间,不会再拉一个作陪的。
按照礼遇的规格,长者亡故才有资格上正厅,父母健在者、英年早逝者(某些对家庭贡献显著的长子或有功名的人物除外)、夭折者则不能上正厅,而必须把“水床”置于厢房,或将之移至床前地板,地板上铺稻草或草席。
“搬铺”时,厅内的神龛、神位、案桌、香炉等必须移走或遮盖。老人未断气之前,不能发出哭声。人一死,亲属围尸放声痛哭。
人们要用白布单把死者从头到脚盖上,称“盖水被”。
房宅的大门,红纸对联拆下,在门扇贴上白纸条。父母双亡交叉贴两条,一方尚健在只贴一条,如父丧贴左门扇,母丧贴右门扇,称之“挂孝”。死者的下辈披麻戴孝,身穿麻衣孝服,下摆不缝;头戴孝带,用手撕一长条,不用刀剪,缠于头部;腰间系麻绳;脚穿孝鞋,孝男穿草鞋,孝女穿布鞋,鞋面缀以白布;孝女头发披散,象征“发出千尾”,子孙繁盛。
死者已做高祖者,民间视作很“有福气”,其玄孙穿黄布衣,若有玄玄孙则穿红布衣,人人称羡。
丧事大门贴白纸的贴法3生前死后不同姓的殡葬文化
每当村里有吴姓男丁去世,出殡队伍最前面的大灯上写着“吴”;送殡队伍返回时,则是书写“赵”的大灯在前。
泉州晋江的安海镇有个星塔村,星塔村因郑成功孩童时期曾在星塔下读书而出名。这座存在了几百年的古村落,魅力与神秘不仅于此。当你在星塔村遇到吴氏家族的送葬队伍时,你会发现,队伍送葬时最前面写着“吴氏”的大灯,队伍返回时却换成了写着“赵氏”的大灯,死者的墓碑上也都会写着“赵公某某”。这一现象在当地已习以为常,因为这是沿袭了700多年的“生吴卒赵”的习俗:活着的时候,以“吴”为姓,过世后则恢复“赵”姓。这是怎么回事呢
位于星塔中乡的吴氏宗祠,只见门楣上写着“吴氏宗祠”。可是走进祠堂,大殿横梁却赫然挂着“赵氏家庙”的匾额,祠堂正中悬挂着宋太祖赵匡胤的画像,两侧的墙壁上分别悬挂着宋朝18位皇帝的画像。
每当村里有吴姓男丁去世,出殡队伍最前面的大灯上写着“吴”;送殡队伍返回时,则是书写“赵”的大灯在前。而死者的墓碑上也都会写着“赵公某某”。活着的时候,以“吴”为姓,死后则恢复“赵”姓,这就是“生吴卒赵”。
星塔村有前乡、中乡和后乡3个自然村,其中前乡、中乡的全部人口以及后乡的一部分都是这种情况,总人口大概有2500人左右。
当地人说,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赵匡胤七世孙赵子侁、赵子镠等赵宋宗室移居泉州城。半个世纪后,赵子侁之孙赵师玖举家半隐居于晋江的青阳山下。宋德祐丙子年(公元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一路南下抵达泉州。时任泉州市舶使的阿拉伯人蒲寿庚投降元兵,并联合泉州知州田真子对赵氏族人展开大屠杀。当时居住在晋江青阳的赵仕道等人逃往安海黄墩,投奔外祖吴氏,后又举家搬到安海星塔村。
当时的安海镇还是一个半岛,三面环海,星塔是一块突入海中的尖形陆地,遇到危急情况,便可立即在此上船入海。此后,赵仕道的后代便在此以吴姓繁衍生息,但族人过世后为了认祖归宗改姓赵。此事记载在星塔中乡的吴氏宗祠大厅内的《重修宗祠碑记》和清代光绪二十三年重修的族谱《序言》中。
如今,赵氏族人不必躲避元兵追杀为何不改回赵姓呢当地老人告诉记者,曾经有的族人知道自己是皇族后裔后,改回了赵姓,但之后有些族人莫名其妙病倒或死去。后来,有道士指点,让复姓的族人再次把姓氏改过来,村子才恢复往日的安宁。从此,“生吴卒赵”的风俗,便在安海星塔村沿袭下来。
在东宫门屋檐下,悬挂着一块写有“颐和园”三字的九龙镏金大匾,字迹浑厚、苍劲有力,据说这是光绪帝的御笔。光绪帝为写好此匾,访师求学,流传下一段有趣的故事。
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复颐和园后,下旨要工部大臣找人为东宫门写一大匾。工部大臣想来想去,感到只有请光绪帝书写最为合适,而且对自已日后升官发财也更有利,于是便去求见皇帝。光绪帝悉此十分高兴,二话没说,提御笔就在龙案上铺着的一张白纸中刷刷刷地写了起来。工部大臣一看,颐和园三字被写得歪歪扭扭,难看极了。无奈,只好照其手迹做匾挂上了。
当挂上大匾的第二天,慈禧太后从紫禁城来到颐和园。她在东宫门前下桥,一看见新挂的糟字大匾就火了。马上叫人找来工部大臣,质问大匾是谁写的?工部大臣不敢说谎,如实说明这是光绪帝的手迹。慈禧瞪他一眼后说:此字这般不雅,怎配挂宫门之上,还不快给我摘下来!
光绪得知此事,吓出一身冷汗。他将工部大臣找来商议,决心大练书法将匾写好。可他一连几天都写不好“颐和园”三字,叹气不绝。大臣见此大胆对光绪说:“以臣之见,闭门而写,不如访师求学呢!”光绪问“求学于何人?”大臣回答:“建成园时,有位王永福老木匠写得一手好字,家住园外的六郎庄,近在咫尺,不如求教于他。如果皇帝外出访师不便,是否可请他进园教学?”光绪认为言之有理,便点头赞成。
第二天上午,工部大臣将王永福请进了玉澜堂,老人听说是教皇上写字,惟恐犯上便竭力推辞。光绪向老人谦敬之后,老人见皇上是真心求学的,才好答应下来。老人取来学字贴,为皇帝讲书法,教写字。光绪殷勤招待遇老人,经一番勤学苦练,终于练出了一手好书法。
有一天,光绪召来文武大臣,在宣纸上一挥而就地写下了苍劲有力的“颐和园”三个大字,博得大臣们的喝彩。光绪将此字进呈慈禧太后过目,老佛爷看了也表满意,并叫人做成九龙金匾悬挂于东宫门上。
这个得具体看,不是保存好的价格就高
古籍的价值主要看几个方面:
1、文献价值 古书籍所描述记载的史料非常丰富,是研究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古籍的价值首先体现于它的文献价值。
2、版本价值 古籍的版本种类很多,一般来说,稿本(作者的原稿)、旧抄本、原刻本、精刻本、初印本以及各类活字印刷本等版本的价值更高。
3、艺术价值 有些古籍字体雕刻精美,印刷水平较高,如精写本、精刻本、各种套印本、红印本、拱花等。
4、学术价值 如名家稿本、精校本以及在某一学术领域有独到见解或较为少见的稿本、写本、批校本、过录本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5、文物价值 有些古书,抄写或刻印本年代久远,流传又稀少,如宋版书存世不多,无论从纸质、墨迹、印刷技能、装帧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文物考古价值。
您好,光绪离现在也一百年了,肯定有收藏价值,不过您所说应为石印医书,在古籍里面属于太普通的书了,如果是全套的话会有点经济价值,如果缺失不全,则没什么意思了。具体价值还得看书,想估价的话告我下书名和册数。
希望可以帮到你。
恭亲王在临终前给光绪皇帝留下了什么遗言呢?
本文2023-09-23 20:36: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9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