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为什么有写成"峕"?
时,在小篆以前写作“旹”,时的汉字演变如下:
时
拼音:shí,注音:ㄕˊ,部首:日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7画,五笔:JFY,仓颉:ADI
郑码:KDS,四角:64000,结构:左右,电码:2514,区位:4217,统一码:65F6
笔顺:丨フ一一一丨丶
释义:
1、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时间。时不我与。
2、较长的时间:时代。古时。
3、泛指一段时间:时光。时令。时分。
4、现在的,当前的:当时。时下。时务。时宜。
5、常常:时常。学而时习之。
6、一年中的一季:时序。四时如春。
7、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8、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时钟。时差(chā)。
9、某一时刻:按时上班。
10、不定时,有时候:时而。时阴时晴。
11、机会:时机。待时而动。
12、姓。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时速[shí sù]
以小时为时间单位的速度。
2、时序[shí xù]
季节变化的次序。
3、时式[shí shì]
时新的式样(多指服装)。
4、时时[shí shí]
常常。
5、此时[cǐ shí]
这个时候。
“古今主要字典有哪些?词典又有哪些?”这个问题我回答后,不知为何没有显示出来,所以就在这道问题中再答一次,还有就是“古书中的用字有哪些”这个问题问得不清楚,可以再具体明白一些,另作一问再提吧!
我国古代的字典、词典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一是以义为系的字、词典。它以汉代《尔雅》为代表,按字、词的性质和意义分类排列。《尔雅》系统的著作有汉代孔鲋的《小尔雅》、刘熙的《释名》(又名《逸雅》)、三国魏张揖的《广雅》等,后人通称其为“群雅”或”《尔雅》派”。
二是以形体结构进行编排的字书。它以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为代表,按字的形体结构排列,《说文解字》以后,有梁代顾野王的《玉篇》、宋司马光的《类篇》、明张自烈的《正字通》、清朝的《康熙字典》(样页)等。
三是以字的音韵进行编排的韵书。最早的韵书是魏李登的《声类》,现存的以隋陆法言等的《切韵》为早,是根据字的音韵来排列的。按《切韵》这一体系发展的,有唐代的《唐韵》、宋陈彭年等的《广韵》、丁度等的《集韵》、明乐韶凤等的《洪武正韵》、清李光地等的《音韵阐微》等。
这三类字书的编排方式,都经历了一个完善的过程。以排检方法为例,如《尔雅》系统的分类、《说文解字》系统的部首、《切韵》系统的韵部都发生过变化,都随着历史的推移而不断修改,以适应当时的情况。其中部首和韵部,总的趋势是走向简化。如部首法,《说文解字》以汉字构字法原理,把所收的9353个字的篆书形体归纳为540部;而《字汇》根据楷书的形体,从检字法的角度精减为214部,为后世《康熙字典》及现代的《辞海》等书所效法。
http://ccrocn/xxjs/Courseware/Html/chap9/pages/9_1_1_2_1htm
近代、现代字典和词典的编纂
近代、现代的字典和词典,是在古代这一类工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华大字典》,编者陆费逵、欧阳博存等,中华书局1915年初版。全书收单字四万八千余,稍多于《康熙字典》,还纠正了后者的错误二千多条。尽管该书的缺点和错误也不少,但因它收字较多,在新的大型字典出版以前,还不失为一部重要的字典。
在词典方面,《辞源》是编辑最早、规模较大的一部,该书由陆尔奎、方毅、傅运森等任编辑,商务印书馆1915年出版正编、1931年出版续编,后来又多次重印再版。全书收词目约十万条,内容包括普通语词、成语、典故和人名、地名、书名以及专科术语等等,按字头部首编排;每个字头先用反切注音,并附直音,再标明声韵,解释字义。词条按词头首字排列在字头之后。该书在内容和编排体例上,都吸收了前人的成果,注音简易,词条较多,引证丰富,释义明了,至今仍不失为有使用价值的词典。它的缺点是,第一、文史方面的条目多根据唐宋以来的类书,没有核对原文,往往发生错误和遗漏,而且引书不注篇名,难以查对,第二、摘引原文不标明删节,容易产生断章取义的错误;第三、有的词条去取失当;第四、没有使用新式标点;第五、一些释义上的立场、观点也有问题。
继《辞源》之后的百科性词典应数《辞海》,舒新城、张相等编,1936—1937年由中华书局分三册出版,后又再版。全书收录词条的数量和编制体例大致上与《辞源》相同。当然,《辞海》对《辞源》所存缺点错误有一些改正,如引书注了篇名,还采用了新式标点,但是,除此以外,前面所举《辞源》的缺点、错误,在《辞海》中仍多存在,特别是立场、观点上的问题,二书有不少共同之处,读者查考时应当注意。《辞海洲辞源》二书收编的条目不尽相同,可相互参照,取其所长。
此外,还有一些专门性的字典和词典,如杨树达的《词诠》、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朱起凤的《辞通》、符定一的《联绵字典》、徐嘉瑞的《金元戏曲方言考》等等,至今也还有参考作用。
解放后,字典和词典的编纂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三十年来,先后编辑、出版了《新华字典》、《同音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小词典》、《四角号码新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和一些专门性的字典和词典,并开始新编《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此外,还有《辞源》、《辞海》的修订、改编。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全国学术界协作努力下,《辞海》(1979年版)已于1979年9月出版,精装三巨册。新版《辞海》收单字一四八七二个,复词九一七○六条,插图二千余幅,计一千三百余万字。这是一部百科性辞书,主要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在改编、修订过程中,除上述1979年的新版本外,从1961年起,《辞海》还曾印刷过四种本子:(1)《辞海·试行本》,1961年出版,按学科编排,平装十六册,附总词目一册。(2)《辞海·试排本》,1963年印,供征求意见用,按部首笔画编排,乎装六十册,精装合编成三册。(3)《辞海·未定稿》,1965年出版,按部首笔画编排,精装二册。(4)《辞海》分册,按学科编排,共计分册,装订成甘八本,分两种版本:“修订稿”,已出版廿三本,1980年出齐;“修订本”已出六本。
《辞源》的修订定稿工作也于1979年完成,共四个分册,将于1981年出齐。修订后的《辞源》是一部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供文史研究工作者参考。收词限于古典文史范围,而且一般止于鸦片战争;旧《辞源》中的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应用技术的全部新词则一律删去。单字下注汉语拼音和注音符号,并加《广韵》(间采《集韵》等)的反切,标出声纽。释义简明确切,并注意语词的来源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发展演变,全部书证加注了作者、篇目和卷次,有些条目之末还附了参考书目。
http://21824233167:8000/RESOURCE/GZ/GZLS/LSBL/WSGJSDSY/13155_SRhtm
有些字既不知道读音也不知道所查字的部首用“难检查字法”。
汉语字词典有三种查字的方法。
一种是音序查字法——知道汉字的读音运用此方法查找。
一种是部首检字法——知道汉字的形,知道偏旁部首运用此方法查找。
一种是难检字查字法——知道汉字形,不知道偏旁部首和读音,用此方法查找。
扩展资料:
字典种类
1、《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著。全书以小篆为主体,根据不同的偏旁,分析字形结构,体例严整,是中国最早的对后代影响极大的一部字典。
2、《玉篇》 梁代顾野王著。所收部首比《说文解字》多,排列次序也有很大变动。每字下面不仅注明字义,而且举出古籍的例证和前人的注解,极其详备。
3、《类篇》 宋代司马光等编。全书按部首编排,分为14篇。每字下先列反切,后出训解,体例比较严谨。
4、《字汇》 明代梅膺祚著。全书按楷书笔画,把《说文解字》等的500多部首,改并为214部首;部首次序按笔画多少排列,少者在前,多者在后。这部字书在明代流传很广。
5、《正字通》 明代张自烈著。全书共241部,注释繁博。
6、《康熙字典》 清代康熙皇帝令张玉书等人参照《字汇》和《正字通》编纂而成的一部大型字典。全书分为12集214部,每字下面详列反切,并加注直音,字义之下都引古籍中的文句为例。收字极多。
7、《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等编。1915年中华书局出版。全书是在《康熙字典》的基础上进行革新,改正错误4000余条,增加1000多字。
8、《新华字典》魏建功主编。195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按音序排列,共189部;所收单字8500个左右;在释义上分别标出引申义、比喻义和转义。这是第一本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的小型字典。
参考资料:
本文2023-08-03 16:23:2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