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国内的拍卖公司拍过哪些知名的古籍善本
1995年,中国嘉德以132万元成交宋版《文苑英华》残卷一册
2001年,北京翰海春拍上被一册宋版《春秋经传》159万元的价格成交
2001年,中贸圣佳公司春拍上,郑板桥遗墨《五经手读》成为古籍抄本单项拍卖的历史纪录——550万
2002年11月3日,中国嘉德以990万元拍出《钱镜塘藏明代名人尺牍》
同年4月29日,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册宋代张即之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以887万港元创中国手抄本古籍海外拍卖最高价,打破了1996年宋代曾巩信札429万港元(约55万美元)的成交价纪录。这个到目前也是记录。
在下就知道这么多,可能有遗漏,恭请其他朋友帮忙补全。
碑帖、刻石及拓本具有历史、史料价值及艺术价值,除此之外,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它们的经济价值与其历史、史料价值、艺术价值,悠切相关。一般而言,倘若其碑帖、刻石及拓本的历史、史料价值愈大,艺术水准愈高,相应来说它的经济价值愈大,价格亦高。这只是一般笼统的说法。
倘若仔细琢磨,这里有着较大的学问。就碑帖刻石的原石而言,时代愈久,史料、艺术价值愈高,其价格愈高。但事实上,并非绝然如此。倘有的碑帖刻石虽论其时代远在一些古老碑帖刻石之后,但由于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能阐明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或能澄清历史上一些重要失误。这样它的经济价值也随着增大。又如一件碑帖原石虽论其时代远在一些古老的碑帖刻石之后,但它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这样势必它的价格远胜一些古老的碑帖刻石之上。另外,一些碑帖的拓本,其经济价值的大小,价格的高下,这是更为复杂的事。因拓本的名目繁多,以时代而论,有唐拓(其中又可分为唐拓孤本或珍本),宋拓(可分为北宋拓、南宋拓。北宋拓中又可分为北宋早、中、晚期拓;南宋拓又可分为南宋早、中、晚期。北宋拓又可分为孤本还是珍本;南宋拓亦可分为孤本还是珍本。元拓、明拓(可分为明初拓、明中叶拓,晚明拓等)。清初拓、乾隆间拓。稍后还有嘉道间拓,咸同间拓,光绪拓,民国时期拓本等。倘原石久佚,存世仅一本的拓本称孤本。如南朝梁《肖敷墓志》,原石早佚,宋拓孤本藏上海博物馆,有何绍基等题识,像这样原石久佚的孤本拓本,可以说价格连城,仅存数本的拓本称“珍本”,如东汉的《刘熊碑》宋拓本(有的谓明拓本),存字较多的拓本仅为二件,一件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1963年购买时价格为九千多人民币;另一件在故宫博物院收藏。损泐较少的早期拓本,称初拓本,如东汉《袁安碑》1929年于河南偃师发现,刚出土仅拓数份,原衡永所旧藏的为初拓本,再加上此石拓本甚少,弥足珍贵。又有某某字未损的称某某字未损本等。这些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拓本,就构成不同的经济价值和价格。
在这里将戊午年(民国二十年),由于北方诸省旱灾,南方诸省遭风潮之厄。罗振玉为赈济灾民和灾区的一些人们得以糊口,将平日所不能割舍之物,即将雪堂所藏金石书画珍品,在京师举办拍卖展览,其价格如下:
(一)宋拓孤本
碑帖 时间 价格
沈传师罗池庙碑(叶石君旧藏近得之道州何氏。传师书迹人间仅存此一本) 民国二十年 六千元
隋舍利塔铭(张叔未题
字) 民国二十年 五百元
祝府君碑(临川李氏藏) 民国二十年 二千元
雁塔唐贤题名二卷(王壮愍端忠敏公故物覃溪题字数千) 民国二十年 三千元
黄山谷七佛偈 民国二十年 一千元
(二)宋拓本
碑帖 时间 价格
汉王稚子阙(有北宋人题字、黄易藏宋拓本) 民国二十年 一千二百元
汉石经(宋翻宋拓本) 民国二十年 百元
三段碑(“载”字不坏,此碑宋拓人间仅此一本) 民国二十年 二千元
九成宫醴泉铭 民国二十年 一千元
皇甫明公碑(务字不损,明库装本) 民国二十年 二千元
温彦博碑(真宋拓本与内库本同) 民国二十年 一千元
圣教序(绛云楼藏本,王百谷等跋) 民国二十年 九百元
伊阙佛龛碑(谢淞州藏) 民国二十年 一千二百元
麓山寺碑(王文敏公藏) 民国二十年 七百元
李思训碑(毛意香跋) 民国二十年 一千元
中兴颂(王文敏公旧藏) 民国二十年 六百元
八关斋记残本(二册) 民国二十年 九百元
小字麻姑坛记(北宋以前未断本郁冈斋藏) 民国二十年 五百元
(又)小字麻姑坛记(南城初断本,王虚舟跋) 民国二十年 三百九十元
干禄字书(吴荷屋题识,残缺) 民国二十年 三百元
宋广平碑残本 民国二十年 一百元
段行琛碑(徐紫珊跋) 民国二十年 七百元
宋拓袁州学记残本(曹秋岳藏) 民国二十年 一百五十元
醉翁亭记(北宋初拓) 民国二十年 二千五百元
丰乐亭记(北宋初拓) 民国二十年 二千元
游丞相本兰亭卷(王壮愍公旧藏) 民国二十年 九百五十元
开皇本兰亭卷(杨大飘等诸家跋) 民国二十年 七百五十元
晋唐小楷(程穆倩等跋,周栎园跋) 民国二十年 一千三百元
东库本阁帖卷六(毛意香跋) 民国二十年 五百元
又卷九卷十(安麓林藏) 民国二十年 四百五十元
曹娥碑 民国二十年 二百元
又一本(意园旧芷) 民国二十年 一百元
汝帖 民国二十年 五百元
(三)孤本与佚石
碑帖 时间 价格
秦会稽石刻(话雨楼藏) 民国二十年 五百五十元
泰山二十九字(未刻跋本,诸家题) 民国二十年 五百元
潘宗伯摩崖(石佚) 民国二十年 八十元
晋杨绍买地莂(杨龙澥跋、久佚) 民国二十年 三百元
崔敬邕墓志(久佚) 民国二十年 一千五百元
唐石軬门铭(久佚) 民国二十年 一百元
北齐玄极寺碑(明拓孤本) 民国二十年 六百元
砖塔铭(初拓本未损,真未损本人间仅此) 民国二十年 一千二百元
唐高公佛堂碑(孤本) 民国二十年 六百元
大中铜磐拓本(久佚) 民国二十年 二百八十元
吴越银龙简真本 民国二十年 三百元
明顾氏石鼓砚拓本(佚) 民国二十年 二百元
万氏百汉碑缩本 民国二十年 一百元
(四)明拓及旧拓善本
碑帖 时间 价格
石鼓文(氐鲜不坏本,王文敏公旧藏一卷) 民国二十年 三百元
绎山碑(明拓本) 民国二十年 一百八十元
琅琊石刻(明拓王文敏公旧藏) 民国二十年 二百八十元
少室开母两阙明拓本(阮文达公藏本) 民国二十年 一百八十元
开母庙阙明初拓本 民国二十年 四百元
封龙山碑(初出土本) 民国二十年 一百元
嵩山三阙(汪容甫藏本) 民国二十年 三百五十元
又一本(杨沂孙题字) 民国二十年 一百元
白石神君碑(翁陈藏本) 民国二十年 一百元
三公山碑(沈西雍藏) 民国二十年 九十元
仓颉庙碑国初拓本(赵惠父藏) 民国二十年 二百五十元
武荣碑(汉字存半) 民国二十年 一百元
又一本(黄小松题字) 民国二十年 五十元
西狭颂(明拓本) 民国二十年 一百五十元
景君碑(明拓本,并阴) 民国二十年 二百二十元
又一本(明拓本) 民国二十年 二百二十元
又一本(黄小松旧藏) 民国二十年 一百元
礼器碑(明拓本) 民国二十年 二百五十元
乙瑛碑(明拓本) 民国二十年 二百元
衡方碑(国初拓,徐紫珊藏) 民国二十年 二百八十元
又一本 民国二十年 二百元
唐俭碑(明拓本) 民国二十年 二百元
于知微碑(明拓本张文鱼藏) 民国二十年 一百五十元
于大猷碑(吾竹房藏,明拓本) 民国二十年 一百二十元
于志宁碑(明拓本毕涧飞藏) 民国二十年 三百元
麓山寺碑(明初拓本有额侧) 民国二十年 三百元
臧公碑(法时帆藏本) 民国二十年 六十元
李元靖碑(国初拓本) 民国二十年 八十元
元次山碑(明拓本) 民国二十年 一百六十元
段君夫人碑(张叔未藏本) 民国二十年 八十元
争坐位帖(王虚舟跋明拓精本) 民国二十年 一百二十元
又一本(明拓本许叔丹藏) 民国二十年 一百元
郭家庙碑(明拓本孙平叔藏) 民国二十年 二百四十元
又于1937年北平历史博物馆出售著名拓本广告。前经教育部出资,由洛阳购到魏晋隋唐各代有名墓志暨造像经幢等件,并著名金石家捐赠诸石刻,俱臻佳妙。复由本馆选募名手摹拓,纸墨俱精,特为流传起见,酌定廉价一律出售,好古者盍速来购取。品目定价开列于后(均为1937年定价)。
碑志名称 出土地点或现存处 价格
北魏元显隽墓志并盖 洛阳出土 十二元
北魏洪懋册余人等造像记 旧在洛阳 五角
北齐江阿欢夫妻造像 定县出土 一元
北齐光林寺尼静妃造像 定县出土 五角
隋息州长史崔志及夫人 赵氏继室刁氏合葬志 洛阳出土 五角
唐沧州景城县令萧瑶墓志 洛阳出土 五角
唐程宝安墓志 旧在国子监 五角
唐吕德及夫人陈氏合葬志 洛阳出土 五角
唐文水县尉唐仁轨墓志 洛阳出土 五角
唐乐岿及夫人胡氏同窆志 洛阳出土 五角
唐沧州景城县令萧瑶及夫人杜氏合葬志 洛阳出土 五角
老彭观井图 旧在国子监东厢 八角
丁香花诗并序 旧在国子监 二角
清仁宗御制喜雨山房记 旧在国子监 四角
乐毅论 旧在国子监 四角
石鼓文 现藏故宫博物院 二元
唐郑宾妻崔氏墓志 洛阳出土 五角
唐杨大隐墓志 洛阳出土 五角
唐辰州刺史费胤斌墓志 洛阳出土 五角
唐张杰墓志 洛阳出土 五角
唐康杴墓志 洛阳出土 五角
唐杨岳墓志 洛阳出土 五角
唐蔡朗墓志 洛阳出土 五角
唐张方仁墓志 洛阳出土 五角
唐高知行墓志 洛阳出土 五角
唐孙夫人李氏墓志 洛阳出土 五角
唐佛说佛顶尊胜陁罗尼神妙 幢 定县出土 二元
后晋佛顶尊胜陁罗尼经幢 洛阳出土 一元六角
宋佛顶尊胜陁罗尼言幢 洛阳出土 一元六角
又中国嘉德1994年秋季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简目。其价格如下:
碑志名称 时间 价格
《星凤楼帖》宋拓本,十二册 1994年秋 70~80万元人民币
李邕并书《麓山寺碑》宋拓本,一册 1994年秋 34~36万人民币
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首届拍卖会,于1994年9月在北京保利大厦、国际剧院,举办中国书画、碑帖拍卖,其价格如下:
碑帖名称 时间 价格
东汉·封龙山碑、一册(初拓“章”字未损本,陈宝琛藏,陈汉章题跋) 1994年9月 三千至九千元人民币
东汉·景君碑一册(清1994年9月 中期拓“残”字未损本,溥儒题签,陈汉章题跋) 四千至六千元人民币
东汉·孔庙碑一册(清1994年9月初拓“训”字未损本,柳风堂藏) 八千至六千元人民币
东汉·史晨前后碑二册(明拓“秋”存大半本,王戟门藏,罗振玉题签,张耘斐跋) 1994年9月 四万六千至五万二千元人民币
东汉·赵宽碑(初拓本, 整纸本) 1994年9月 三千至九千元人民币
东汉·石门颂摩崖(明拓“惟”字未损本,整纸本) 1994年9月 二万元人民币
东汉·鲜于璜碑·初拓本,一纸本 1994年9月 二万六千至三万五千元人民币
晋·好大王碑四册(初拓“幸”字完好本) 1994年9月 三十二万元人民币
晋·王羲之·定武兰亭序,一册(明末清初拓本,秦毓琦,周星诒等七家题跋) 1994年9月 四千元至八千元人民币
晋·王献之·玉版十三行一册(清初拓“采”字未损本) 1994年9月 七千至三万六千元人民币
北魏·始平公、孙秋生、杨大眼、魏灵藏造像四品二册(清中期最初拓本、金农、黄易收藏) 1994年9月 八万六千至一万二千元人民币
北魏·常季繁墓志一册(初拓) 1994年 四千至一万二千元人民币
唐·欧阳询·虞恭公温公碑,一册(明初拓本) 1994年9月 五千至一万八千元人民币
唐·李邕·岳麓寺碑一册(明拓“英英披雾”未损本、明装) 1994年9月 四千元人民币
唐·欧阳通·道因法师碑,一册(清中期拓“于”字未损本) 1994年9月 八千元人民币
唐·敬客砖塔铭一册(清中期拓“说磐”未损本,杨岘,邵松年等题跋) 1994年9月 四千至一万八千元人民币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一册(明末拓“二治”朱挖本,罗振玉题签) 1994年9月 一万二千至二万六千元人民币
唐·颜真卿·争座位帖一册(明末清初拓本,吴昌硕等题跋) 1994年9月 八千至一万八千元人民币
宋·薛刻书谱一册(清中期拓本,俞复题跋) 1994年9月 四千元人民币
清·御制淳化阁帖十卷 (乾隆御拓本,古欢室藏) 1994年9月 八万至十万元人民币
从圆明园铜兽头到《研山铭》 国宝回流有了里程碑
让流失海外的国宝回家,是中国人长久以来难以释怀的情结。随着国力日益强盛,一些有实力的收藏机构、公司和个人主动出击,通过国际文物市场购买流失的祖国文物,直接促进了海外文物及艺术品的回流,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保利集团和北京市文物公司通过竞拍以高价购得圆明园大水法前十二铜兽头中的虎头、牛头和猴头,结束了国宝飘零异国他乡一百四十年的历史。
2002年 11月,流落在海外达三百年之久的宋代书法家米芾仅有的三幅大字作品之一——《研山铭》,在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秋拍中,被国内买家以 2990万元的天价购得,最终由故宫博物院收藏,被文物收藏界认为是我国文物回流的里程碑。
《研山铭》是第一件启用“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抢救回归的文物。 2002年,国家财政部与国家文物局共同启动了“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研山铭》为该经费的第一次试水。而此前有多个文博单位多次在拍卖会上出手,显示出政府对艺术品回流的支持: 2002年中贸圣佳春拍上,北京首都图书馆以 800万元购入《孔子弟子像》 (手绘善本 ); 2002年 11月嘉德秋拍中,上海博物馆以 990万元购得《钱竟塘藏历代名人书札》,创历年古籍拍卖价格最高记录。
显而易见,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海外艺术品回流的一大重要因素。
回流文物艺术品在国内成交高价迭出
在十年前的中国,有人拿 3000万元买一件文物简直是不可想像的,但是今天成为了事实。经济的发展让很多人不但满足了温饱还满足了收藏爱好,而且如今不少人已经将文物收藏作为显示品位和经济实力的标志。
据专家分析,近年来国内文物回流市场日益升温,大致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在 2002年,以中国各大拍卖公司在海外征集拍品为主的拍卖会,以创纪录的成交金额获得成功;第二次浪潮是在 2003年,以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为特征的海外文物商家直接到国内进行文物回流商品的销售;第三次浪潮就是在今年,开始出现海外收藏家团体在国外组织拍品,委托中国拍卖公司在国内进行专场拍卖。
以中国嘉德为例,在 2004年的拍卖品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海外征集来的,比例占到了总量的 40%,近两年拍出的艺术品包括: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 (2002年春拍, 2530万元 )、徐悲鸿的《春山十骏图》 (2003年秋拍, 627万元 )、清乾隆《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和吴昌硕的《花卉十二屏》 (2004年春拍, 3575万元和 1650万元 )。
海外藏品数量惊人
原本“出身”就在中国的艺术品,正逐渐回流到中国,已是一个有目共睹的现象。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多年间,我国有数以百万计的珍贵文物流失到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有一百余万件,精品达几十万件。而 1992年之后,一些海外收藏家开始陆续将文物艺术品拿到内地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出售。 1994年到 1998年,全国各大拍卖公司的成交拍品中,从海外征集的文物达到一万余件,截止到 2003年 10月,共计拍卖回流文物三万三千余件。而这十年来,从海外征集的文物一改过去价位偏低的状况,中、高档次拍品的比例逐年上升,刷新纪录的高价位成交拍品基本上都是回流文物,有些回流文物的成交价位已接近和达到国际市场的价格水平。
据有关专家分析,旧中国文物流失国外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从中国抢走的;二是当时有一些来华的外国人从中国偷走的;三是外国人勾结当时的反动军阀和奸商以极低的价格买下偷运出境的。新中国建立以后主要是两种途径流到国外:一是 20世纪 80年代以后盗掘走私出境的文物;二是前几年一些国外买家通过拍卖会、古玩摊子、文物商店等内地艺术品市场公开购得。与此同时,港澳台人士从内地和国外,通过购买等多种方式收藏了大量的中国艺术品。这些方式都是在中国艺术品没有得到国内的重视,普遍价格低廉的时期出现的。
而据了解,目前国内十余家著名文物拍卖企业中,海外回流文物已占全部拍品的 50%以上,回流文物成交额超过全部拍品成交额的 60%,其中,拍卖成交价最高的为中国书画和明清瓷器,海外回流的中国近现代书画成交率保持在 90%以上。文物价格的“回归”,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海外文物的“回流”,从根本上彻底改写了一百多年来中国文物外流的历史。
从某种程度上说,海外回流艺术品不仅对国家馆藏文物是个极大补充,也使许多珍贵艺术品由此进入民间,培育出一个巨大市场,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而国际市场对中国的关注也就顺理成章了。
经济力量推动回流速度
2004年 6月,南京一家公司以 6930万元的天价竞拍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成功,开创了中国书画交易新的世界纪录,可以看成中国民间收藏力量潜力巨大的象征。富裕的江浙一带在掀起购房热潮之后,又开始将目光转向升值潜力更大的艺术品市场。这些民间投资力量的加入,极大地加快了中国艺术品的回流。
另外有个现象值得注意,一些文物通过竞拍的形式回到国内,但不久又立即转到海外,例如,曾被广泛关注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成交价高达 2530万元,刷新了当时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纪录,然而,最后的“赢家”其实是美国一家美术馆。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国内的企业或投资者往往缺乏独立的鉴定和判断力,对瞬息万变的拍卖市场尚不太适应,片面追求保值、增值或带有“捡漏”的侥幸心理,导致难以成交。上海博物馆在得知美国收藏家安思远有意出让宋拓本《淳化阁帖》,立即抢先出手,最终以 450万美元购得此本,让启功先生感叹“不见此帖,我死不瞑目”的“我们的国宝”回到国内。
国家的支持自然是重要原因,但更主要的推动力量,恐怕还是中国这些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巨大消费力。“盛世兴收藏”,这是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年代都可能出现的现象,中国这些年来国力的极大增强,为艺术品回流创造了最根本的条件。例如美国在“二战”过后,国力空前强大,所以他们在国内兴建了许多博物馆,这一时期在欧洲大举购买名画。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海外文物回流改写了一百多年来中国文物外流的历史。随着大量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踏上回国之路,全球化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已经开始重新整合,中国文物价位正在迅速接近或达到国际市场水平。而中国文物高价位的诞生,也引起了世界范围内藏家的关注,这也就促使流失的中国文物加快了朝国内移动的速度。
目前古籍善本拍卖最好的有三家拍卖公司:北京海王村、北京泰和嘉成、杭州西泠印社。可向这三家咨询。古籍善本过去收藏群体较窄,市场价格一直不高;近年随着其它种类拍品越来越被炒滥,不少藏家把目光逐渐转向了古籍类藏品,市场成交价格也在逐步上升。具体市场价格要根据古籍种类、年代、传世数量而定,价格不一。
何谓古籍善本?清朝版本目录学家张之洞的解释为:一是足本,没有删节和缺卷;二是精本,精校精注,错误极少;三是旧本,即传世很久的木刻本、传抄本和线装书。当代学者对古籍善本的解释为:一是年代久远而且有文物性;二是印刷插图精美而具有艺术性;三是书籍内容精辟具有学术资料性。国家文物法对古籍善本曾明文规定,凡是乾隆六十年(1795年)以前出品的文物和图书,均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得私自出口。于是收藏家们往往将这一时限之前的清代初期或更早期的精刻本和精抄本视为珍宝,因为最起码它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学术资料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从而决定了其收藏和投资价值也是相当高的。古籍善本由于是纸质品,很容易受到损毁,如水灾、火灾、虫蛀等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保存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实属不易,这就导致了流传下来的古籍善本十分稀少,许多古书现已绝迹,留存下来的古籍善本中不乏孤品、珍品,有的存世量也不过是寥寥几部,因此,古籍善本的价值珍贵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评判古籍善本价值的标准
1、文献价值 古书籍所描述记载的史料非常丰富,是研究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古籍的价值首先体现于它的文献价值。
2、版本价值 古籍的版本种类很多,一般来说,稿本(作者的原稿)、旧抄本、原刻本、精刻本、初印本以及各类活字印刷本等版本的价值更高。
3、艺术价值 有些古籍字体雕刻精美,印刷水平较高,如精写本、精刻本、各种套印本、红印本、拱花等。
4、学术价值 如名家稿本、精校本以及在某一学术领域有独到见解或较为少见的稿本、写本、批校本、过录本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5、文物价值 有些古书,抄写或刻印本年代久远,流传又稀少,如宋版书存世不多,无论从纸质、墨迹、印刷技能、装帧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文物考古价值。
二、各种古籍善本的市场价格
近年来,我国古籍善本在拍卖市场上行情十分走俏,价格不断向上攀升。如一册《唐人写经遗墨》以88万元成交,《续华严经疏》以40万元成交,《四库全书珍本》以29万元成交,明代版《陀罗尼经》成交价9万元,清乾隆年间《汪由敦诗翰》成交价165万元,民国版《朱拓千叶莲花造像》成交价055万元等等,可见古籍善本近年来已成为拍卖会的重头戏,购买者十分踊跃。古籍善本现已成为收藏家们苦苦追求的收藏精品。
目前,市场上的古籍善本价格还在不断攀升,特别是宋版书或更早的古籍涨幅更是惊人,眼下一般宋版书都是按页论价,而不是以本论价。一页品相上好的宋版书市场价大致在1 万元左右,换句话说,一册100页左右的宋版书价值可达到100万元左右。由于宋版书十分珍稀,其市场价格有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元版书市场价与宋版书相差不是很大,市场价也随着宋版书的上扬而升值。明版书市场价要比宋版书低不少,其价格目前还比较平稳,但明版书要比以后的清版书的价格昂贵。明代初期的版本因流传下来的比较少,所以明初版本的升值潜力千万不可小视。明代中叶及明未的各种版本由于尚有一定的存世量,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其市场价格仍将平稳地维持着原状。清版书由于存世量较大,清中叶及晚清的版本,市场价还不是很高。但清初康熙、乾隆年间的版本仍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清代图书以木刻为主,晚清时有一部分石印版出现。清代版本尽管目前价格不是很高,但在这部分存世量较大的图书中仍不乏精品善本,这就要看收藏者的识别能力了。此外,民国初期的石印版和二十世纪30年代的一部分铅印版、影印版虽然不属于很珍贵的古籍善本,但也值得投资者收藏。古籍善本由于近年来在收藏品市场上十分受宠,因而各种伪造的古籍善本也应运而生。
三、古籍善本的几种作伪手法。
1、纸张做旧:纸张是文字的载体,没有纸张就没有书籍,因此判断古籍的真伪,首先要看纸张是否古旧。所以制作古籍伪本必须将纸做旧。将纸做旧有两类:一类是“染纸”,包括用糖水,或用栗子壳熬水,或用茶水,或用其它方法等将纸染成黄褐色,也有用烟将水熏黄的,以求使纸显旧色;二类是用“旧纸新印”,如果作伪者存有古纸,就可在纸上面新印古书内容,然后订成“古籍”,这种作伪方法尽管较少,但却使人很难从纸张上辨别其为赝本。
2、伪造序跋:一些重复刻印本上,除保留有原书的序跋外,又增刻新有序跋,叙述重印的原因,序跋后还著有姓名、年月等。这些都表明了书籍的真实年代。作伪者往往裁掉对其作伪不利的序跋,或涂改其中的年代,也有重新伪造对其作伪有利的序跋。
3、伪造名人题跋,藏章印记。
4、伪造牌记:保留旧牌记,挖掉复刻牌记,或挖补,涂改复刻牌记的年代。
5、裁截目录:将原目录裁去部分或全部,使人不知收全该书究竟有多少卷,以便用残本充当全本。
6、利用著录书:有些著录书的记载是错误的,作伪者便故意以此为据来兜售自己制作的伪本。
总之,古籍善本作伪的手法有多种多样,有时只采用一、两种,有时则可能是各种手法混合应用。收藏者在实际辨别时,应该运用自己掌握的学识和有关资料进行全面考察被鉴定的古籍,并可请专家一起鉴定,应注意去伪取真,才能真正做到所购古籍物有所值。
本文2023-08-03 16:27:3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