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的《北征纪实》在网上哪里有,谁知道。
年终考古大发现:秦桧政治遗嘱出土
预见身后骂名 严责空言误国 敦嘱子孙避祸
[本报专电]中国考古界2006年的最大发现,终于随着本市引人争议的拆迁开发工程而诞生。在建设过程中发掘的一宋代古墓,日前出土了包括秦桧亲笔遗嘱在内的一批重要文物。
据未经证实的消息透露,有关文物部门已经初步确定该批文物中包括有秦桧亲笔书写的“政治遗嘱”,对其生前的引人争议的行为作了一定的辩解,并对中国知识分子(士大夫)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据了解,国家文物局鉴定专家和各研究机构的著名宋史专家均已云集现场。
自称秦氏后人的多名人士表示,将密切关注该文物的鉴定,如确定先祖罪名不实,根据疑罪从无和无罪推定的司法原则,将可能入禀法院要求取消岳飞庙中的秦氏夫妇跪像,如仍要设立跪像,则应“将跪像脑袋换为书本,代表食书不化、空言误国的腐儒们该为中国的落后而忏悔”。
该份被专家初步认定为秦桧“政治遗嘱”的文物,书写在一块长达22米、宽约50公分的绸缎上,这也是其能保持至今的主要原因。
出土该批文物的村庄位于本市郊区,早先名为麓洱,现名为壶侑,因风光优美,出产茶叶,宋代时一度是高官们的庄园。此次所发掘的宋墓,专家估计为秦氏子侄辈的墓穴,时间应在1178年(宋孝宗淳熙五年,为岳飞平反昭雪)后,秦氏此时逐渐失势,一些身前文物成为族人累赘和朝野忌讳,干脆采用殉葬方式掩藏。
巧合的是,随本次墓葬发掘一起出土的地契资料表明,此地庄园基本为岳秦两家分领。两家比邻,这也是宋史研究的研究的新发现之一。
据消息人士透露,初步鉴定秦桧该份遗嘱作于高宗绍兴十四年(1145年),时年55岁(秦桧生于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即其死前(1155年)十年,岳飞含冤被杀(绍兴十一年腊月,1142年1月)后三年。
秦桧在该份遗嘱中,首先告诫子孙远离政治,自己深知将“获谴汗青”,“蒙羞万年”,叮嘱子孙在他死后万莫贪恋禄位,急流勇退,也不可在风暴来临后为他争辩,“庶几可得苟全性命”,并对几个已身据高位的族人详细指示了退出政坛的方略。专家正是据此认定此书信为家族内的政治遗嘱。
据已经详细阅读该份文物的一位匿名专家介绍,秦桧在该份遗嘱中表明自己坚信对金议和是当时的“国情”下保全家国的唯一出路,也曾经和岳飞直接探讨过此问题,但岳飞表示“要为不可为之事”。而宋高宗其实并不反对北伐作战,因为战争在很大程度上令他“为江北百姓所夙夜仰望”,显然皇帝很陶醉这种救世主的感觉。但因为岳飞在规复旧河山之外,经常公开宣扬要“迎还二帝”,而金国也不断在战争失利时派密使威胁高宗要“送还汝兄”,并不断暗示囚在五国城的宋钦宗与岳飞有秘密来往,令高宗疑窦丛生,甚至到了“寝食不思”地步。高宗12道金牌召回征途中的岳飞,就是因为金使送来了岳飞与钦宗联络的“确切证据”,钦宗甚至扬言返国复辟后将清洗“老九”(高宗为徽宗第九子)的人马,高宗因此需要和岳飞对证确认。
据了解,秦桧在遗嘱中说,高宗与岳飞的晤谈一概秘密进行,他也不能与闻。但事后高宗告诉他,岳飞一再表态自己只想规复北方迎还二帝,私心最多就是成就功名,待成功后愿意效仿石守信等解甲归田。至于帝位归属,岳飞表示那是“皇家手足间事”,没有旗帜鲜明地表态
秦桧在遗嘱中对岳飞的战功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岳飞的善战为其议和提供相当大的便利空间,以打促谈效果很好。但岳飞有功名心,性格也比较孤僻,与人不好相处,容易招疑招忌,好多次甚至与皇帝言语不合而撂挑子走人,与皇帝结了深怨。岳飞不大考虑高宗本人的利益,不仅和被囚敌国的钦宗有谣传中的来往,还多次当面劝高宗立嗣,高宗本人因有隐疾(据后世医学推断是阳痿)而无子嗣,因此十分怀疑岳飞拥兵欲立拥立之功,犯了人臣的大忌,违背了祖宗传下的抑武扬文的宗旨,估计也是因此引发高宗杀机,不惜破除有宋以来不杀大臣的誓言。秦桧表示,他已竭尽全力至少保全岳云和张宪,但高宗指示全杀,他亦无奈。同僚们在岳飞被杀后不敢质问皇帝,都来质问秦桧,秦桧也不敢和不便说皇帝的意思,只好说“莫须有”含糊应对。
据透露,秦桧在遗嘱中激烈指责中国知识分子(士大夫)空言误国,“不知兵而好言兵事、不知国而好言国事”,以为慷慨激昂就能救国救民,更以为说过就等于做过了。自己不挑担子,还好以大帽子压人,政府只要提出一韬光养晦,就会被指卖国;只要一与金国议和,就会被指媚外,而战争需要大量积累,需要“暂息兵戈勤稼穑”与民生息。秦桧说自己不得不以强势压下这种言论,断了不少空谈者的仕途和财路,但“开罪言路罪在身后”,国事艰难又难免挂一漏万,身后的名声是不可指望的。有意思的是,秦桧说岳飞对知识分子的空言比他还反感,并认为岳飞本人究竟并非读书人出身,更注重实战成效。
秦桧在遗嘱中辩解说,帝位一旦有纷争,内战必起,国家必亡,因此不如保全半壁江山;而即使帝室无恙,但毕竟皇帝已经对拥兵大将起了猜忌,此隙一开绝难弥合,即使岳飞本人无所谓,但手下骄兵悍将也难保万一。至于自己事后为皇帝分谤,从公议而言,高据相位责无旁贷,为江山社稷只好牺牲自己的令名;从私情来说,高宗于他有“知遇之恩、信任之专”,他也只能为知己者死。所以,教诲子孙,高宗在位或可保秦家富贵,而高宗百年后秦家必将被清算,“民忿欲泄终需泄”。他感慨,“生逢乱世家国颠沛”,总想做点经世济国的实事,但“为实事者均不见容于当下”,岳飞难以见容于皇帝,而他必将更难以见容于言官史册,后世只有那些维持乱世危局的当局者才能体会他的苦心了。
据专家介绍,民间形成定见的秦桧是金国“奸细”的看法,都无实证,却有很多反证。南宋的史学家就留下很多资料,如李心传写的《要录》说,秦桧不是金人“奸细”,只是主和派而已。徐梦莘写的《三朝北盟会编》说,前御史中丞秦桧和家属从金军占领的楚州孙村中逃归至涟水军丁祀水寨,只使用“逃归”二字。熊克写的《中兴小记》说,秦桧从敌中归来,也没说他是“奸细”。
只有张邦昌友婿朱胜非写的《闲居录》说,秦桧全家及婢仆从金国归宋,不是“逃归”。朱胜非是拥护张邦昌的,而秦桧是一直反对金人立伪张邦昌,秦桧与朱胜非矛盾尖锐。秦桧执政时,朱胜非被废居八年,有利益冲突,因此专家认为可以断定朱胜非《闲居录》所记是对秦桧的打击报复。另有《金人南迁录》说,天会八年,金国诸臣害怕宋朝君臣报复,主张放纵秦桧归宋朝。然而《金人南迁录》是一本谬误百出的书,此书对秦桧的叙述是“晓然傅会”,是错误的。
而从宋高宗的诏令中可以看到赵构是热烈欢迎秦桧逃归宋朝,他将秦桧比作汉代的苏武,常持汉节。秦桧自己写的《北征纪实》中,可以看到他在金军中想尽千方百计,最后才能逃归宋朝,情节十分具体,绝难杜撰。秦桧逃回宋朝,皇帝赵构称赞秦桧“忠朴过人”,比作苏武,朝中宰相重臣如范忠尹,李回等人说秦桧是忠臣,使许多朝臣不再怀疑秦桧是“奸细”,李纲书写赞扬秦桧“精忠许国”,“立大节于宗社倾危之秋”。这充分说明金人并不是纵使秦桧归宋朝。
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今日表示,历史问题将由专家们去研究考据,但此次考古大发现,也雄辩地证明了:即使仅从挖掘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的角度,城市的拆迁和开发也是十分必要的,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城市圈地和开发的力度,更多更快地挖掘地下沉睡的宝藏,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度的“双丰收”。
http://zhoushenglibloghexuncom/8994438_dhtml
卷七 《三朝北盟》
作者:徐梦莘
http://gujiartxcn/Article/17938html
http://7214253104/searchq=cache:jrCRLxkKbrUJ:gujiartxcn/Article/17938_17945html+%E5%8C%97%E5%BE%81%E7%BA%AA%E5%AE%9E&hl=zh-CN&ct=clnk&cd=16&gl=us
政宣上帙。
中国古籍全录
起宣和四年五月十八日乙亥,尽六月三日庚寅。
十八日乙亥河东河北路宣抚副使蔡攸进发。
《北征纪实》曰:攸行蔡京以诗寄之曰:老惯人间不解愁 封书寄与泪横流 百年信誓当深念 三伏修涂好少休 目送旌旗如昨梦 身非帷幄。若为筹缁衣堂下清风满 早早归来醉一瓯 达上听读之徐曰:好改作六月王师好少休也。。
吴曾漫录曰:自古奸人周身之术非不至然而祸患之来卒出於非意所及者何也。盖恶逆既积则天地鬼神不容其谋徒巧也。宣和四年金人攻大辽遣王纬来乞师宰相王将明主其议以童贯为宣抚使蔡居安副之蔡元长作诗送其行有曰:百年信誓宜坚守六月行师合早归元长之为是诗也。盖欲为他日败事张本耳殊不知政和中元长之为是诗也。盖欲为他日败事张本耳殊不知政和中元长首建平燕之议招纳燕人李良嗣以为谋主。又欲以妖人王仔息服锦袍铁帻为大将军计议已定会仔息抵罪伏诛遂止将明所为乃推行元长之意世可尽欺乎!元长始以绍述两字劫持上下擅权久之知公议不可以久郁。
也。宣和间始令其子约之招致习元 学者是以杨中立洪玉父诸人皆官於中都。又使其门下客著西清诗话以载苏黄语亦欲为他日张本耳终之祸起朔方竟以不免岂前所谓其谋徒巧耶。
《北征纪实》曰:是岁夏四月十五日童贯始以河北河东燕山诸路宣抚使出师是日白虹贯日人人骇异甚出门而牙旗竿折(至五)月十八日伯氏再出师有少保节度使宣抚副使二认旗从於后次日为执旗兵逃去而二认旗遂皆失之识者以为不祥。又出师后夏五月戊寅己卯庚辰连数夕有大流星。若孟宛自紫微文昌间出不一或犯天河河鼓等越天汉牛女间亦不一所皆南向而奔曳光如匹练每夕自初夜动数十流至夜半方渐疏至是十馀夕犹或南流不己其占惧如西晋象实令人忧疑然太史皆屏不奏。又方用兵雄州地震已而雄之正寝忽元武见龟大如钱朱蛇仅。若亻堇每行必相逐二帅拜之藏以银合置於城北楼真武庙明日启合视之龟蛇皆死矣。。
燕王遣王子班耶律大石(改作达实)林牙充西南路都统以牛栏监军萧遏鲁(改作赫噜)副之领奚契丹骑二千屯涿州新城县。
马扩之说燕人也。仅脱身而归然燕王亦怀惧既议遣使随以兵屯新城。
金国遣徒姑坦乌歇(改作图克坦乌页)高庆裔充通问使持书来议军事。
先是金人缘朝廷遣曷鲁(改作赫噜)等归不遣使疑吾有谋故未尝先报军期遣其弟故论(改作古伦)相国(删此二字)勃极列(改作贝勒)及小国王等军破中京取云:中退屯於白水泊阿骨打(改作固达)亲领兵数万来会。又闻童
1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是明代陈继儒所著的一部充满人生哲思的小品集。这位300多年前出生在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的仲醇先生,文字玲珑剔透、行文短小精悍、旨意深远、读之益人神智。他的这部《小窗幽记》与王永彬的《围炉夜话》、洪应明的《菜根潭》并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本必读之书。《明史陈继儒传》记述说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竟相购写”。我初读这本书是许久以前了,近日又把它翻出来充作睡前读物,倒越发体味出文中的种种妙处,领悟到在冷峻的沉思里更多的轻松和淡然。
他说人生三乐是:“闭门阅佛书,开门迎佳客,出门寻山水”。人生的乐趣着实纷繁,不同的人总能列举出不同的快乐,不能说哪种快乐对哪种快乐错,取舍间全在各人的追求如何。陈先生的这三乐,细玩味之真是至大至纯又惬意又有趣的快乐。你想佛经中自是充满着生命的大智慧的,读后自然消减了世俗的杂念,净化了纷乱的灵魂,在一片清净的无为无欲里,人该是何等的自在轻松呀!如这时有好友来访,倒履相迎后两个人品茶谈禅一同享受思想共鸣的默契,该是多么喜悦呀!仰头大笑出门兴游青山绿水,领略自然的幻化神奇,体会其中的无限生机,心中只有彼此吟唱的相通,不存在“名山乏侣,不解壁上芒鞋”的遗憾,又该是何等的畅快淋漓呀!我是有这样的体会的,山水固然美,但自己孤单一人或者纵有同伴却不解风情,你说句“兴来醉倒落花前”的抒情话,他(她)却呆若木鸡不知所云,真真辜负了这一眼好山好水,浪费了心中的万千诗意呢。所以说,陈先生所言的三乐看似不动声色,慢慢看去细细想来却是最完美最契合灵魂的三种大快乐!
他还说:“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有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古人以为“为善最乐,读书最佳”,可见读书是人生乐趣的最高境界。读书的好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有的人奔忙于生计杂事,没有时间读书,有时间的人或者没有钱买书来读,有时间有钱的人虽读了书却被书中文字所束缚,白白的把未读书时萦荡于心的情趣糟蹋殆尽,弄的读反倒不如不读,是谈不上快乐的。所以能有时间有金钱又有足够的聪明,博览群书而不为书所困,怀了一颗赤子之心,坦然淡然欣然欢然,怕是只有这样才能体味读书的好处吧。既体味了这甜蜜的好处,说读书是生命中一件可消受的清福也不为过呀!
陈先生简练的语言,被我罗嗦的解释了许多,不知道是不是和他当初写下这些文字时的想法一样。或者有一点点对或者有一点点错,想豁达的眉公自是一笑置之的。我只守着读书带给我的肤浅的了悟与自得,在这寂静的辽阔的暗夜里,独自的喜悦着
2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是清代文人王永彬的家庭谈话记录。本书好似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在岁月刻下的理性与睿智中,悠悠地叙述着人生的经验、智慧的法门。其娓娓之言,恰如炉中之炭,默默地散发着恒久的热量,让人在寒冷的冬夜感到温暖宁静。现在,我们对原书配以注释、译文、点评和插图,注释释义准确,文字精炼;译文采用意译真译相结合的形式,严谨与灵活兼顾;点评深入浅出,淡泊宁静,与原文珠联壁合;绘画者亦是画坛名家,图画紧贴文意,让您在悠闲的品味中领悟为人处世的法则。
3菜根谭
《菜根谭》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400多年来,广为流传,历久不衰,人们对其评价颇高。《菜根谭》有多种版本传世。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生平事迹不详。本书在参照各种权威版本的基础上,精心筛选出最具可靠性、最具时代性、最具契合度的360余条经典原文。为便于阅读,我们将全书分为处世篇、修持篇、养身篇、闲适篇,并编制了主题目录。书中准确流畅的“释义”和详尽的“注释”,更便于您去阅读和理解。独特的“新解”,意在扬弃封建糟粕,赋予时代新义,为您处理社会问题时提供有益的借鉴。短小精悍的“专栏故事”,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让您在捧腹开怀之际,体会到更深层的生活哲理。收集百家之言,共同“品味菜根”之香,使您从中采撷更丰富的人生智慧。
《菜根谭》是一本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应事的格言集,它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
它形成了一种在世出世的处世方法体系,由于它讲的是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因此流传久远,直到现在仍有颇多启发价值。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意者,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语句。
参考资料:
《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目录之学,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目录学著作,对了解我国文化、学术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明清两代,私人藏书盛极,因而私家目录著作也极为丰富。
中华书局成立于1912年元月,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由陆费逵(伯鸿)先生在上海创办。建局之初,奉行“开启民智”的宗旨,以编辑出版各类教科书为主,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推行新式教育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建局不久,中华书局的出版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在国内出版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中华书局云集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及社会名流,如梁启超、于右任、范源濂、马君武、田汉、张闻天、潘汉年、徐志摩、钱歌川、陈伯吹、张相、舒新城等,并陆续出版了《中华大字典》、《辞海》、《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等颇有影响的书籍,编辑出版了《大中华》、《新中华》、《学衡》、《中华学生界》、《中华小说界》、《小朋友》、《中华故事》等20余种深受读者欢迎的刊物。从建局到1949年,中华书局共出书5800余种,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重要古籍、少儿读物等多种门类。在全国各地设立了50多个分支局,1000多家分销处还在,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相继设立分局,业务遍及全国并海外发展。是当时中国仅有的几家大型综合出版企业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5月,中华书局实行公私合营,总公司迁至北京,同时在上海留有中华书局上海办事处,1958年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同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中华书局被指定为该小组的办事机构,成为整理出版中国古代和近代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图书及相关的学术着作、通俗读物的专业出版社,承担着国家级古籍整理的基本项目。历经20年时间,组织整理、出版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本,被公认为新中国最伟大的古籍整理工程。相继编辑出版了《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唐文》、《全唐诗》、《全宋词》、《古本小说丛刊》、《甲骨文合集》、《殷周金文集成》、《资治通鉴》、《文苑英华》、《太平御览》、《永乐大典》、《册府元龟》、《清实录》、《光绪朝朱批奏折》、《中华大藏经》等一大批古代文史哲经典文献。陆续推出的重点丛书如“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历代史料笔记丛刊”、“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中外交通史籍丛刊”、“中外关系史名着译丛”、“中华史学丛书”、“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新编诸子集成”、“中国佛教典籍选刊”、“道教典籍选刊”、“理学丛书”、“学术笔记丛刊”、“古逸丛书三编”、“清人书目题跋丛刊”、“中国古典名着译注丛书”等,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基本典籍。中华书局还出版了梁启超、王国维、顾颉刚、陈垣、王力、钱钟书等着名学者的学术着作;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学术集刊、文史类期刊《文史》、《文学遗产》、《书品》等,在学术界、读书界、教育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近年来,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方面,中华书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先后出版了《左传译文》、《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庄子今注今译》、白话《资治通鉴》、白话《续资治通鉴》、《通鉴故事百篇》、《新编千家诗》、简体横排本《二十四史》、简体横排增订本《全唐诗》、《全宋词》,以及1981 年创刊的《文史知识》、1998年复刊《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高中版、初中版、小学版)等,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尽一份力。
在传统学术和古籍整理方面,中华书局拥有雄厚的人才资源,已故着名专家学者如陈乃乾、徐调孚、宋云彬、杨伯峻、马宗霍、金灿然、赵守俨等,在中华书局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巨大的作用。现有工作人员中,高级职称占27%,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0人,绝大多数是学有专长的专家,其中周振甫、李侃、傅璇琮、程毅中等先生在古籍整理及学术研究上均卓有建树。中华书局以她一流的作者、一流的编辑出版人才和高质量的出版物享誉海内外,是最能代表中国古籍、学术着作出版水准的出版社。
21世纪,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在汉语的世界化方面,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方面,中华书局将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1 汉书补注 清王先谦 1983年版 影印清光绪虚受堂刻本 1748页
2 后汉书集解 清王先谦 1984年版 影印民国4年虚受堂刻本 1361页
3 三国志集解 卢弼 1982年版 影印民国初石印本 1157页
4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 吴晗辑 1980年版 排印本 5314页
5 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 史记探源 清崔适 1986年版 排印本 229页
6 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 史记志疑 清梁玉绳 1981年版 排印本 1506页
7 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 史记汉书诸表订补十种 清梁玉绳等 1982年版 排印本 1046页
8 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 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 宋熊方等 1984年版 排印本 1642页
9 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 汉书食货志集释 金少英 1986年版 排印本 313页
10 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 唐方镇年表 吴廷燮 1980年版 排印本 1567页
11 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 北宋经抚年表 南宋制抚年表 吴廷燮 1984年版 排印本 594页
12 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 元史本证 清汪辉祖 1984年版 排印本 596页
13 春秋左传注 杨伯峻 1981年版 排印本 1736页
14 中国历史纪年表 万国鼎 1978年版 排印本 164页
15 左传纪事本末 清高士奇 1979年版 排印本 833页
16 通鉴纪事本末 宋袁枢 1964年版 排印本 4064页
17 宋史纪事本末 陈邦瞻 1977年版 排印本 1198页
18 辽史纪事本末 清李有棠 1983年版 排印本 727页
19 金史纪事本末 清李有棠 1980年版 排印本 879页
20 元史纪事本末 明陈邦瞻 1979年版 排印本 245页
21 明史纪事本末 清谷应泰 1977年版 排印本 1618页
22 三藩纪事本末 清杨陆荣 1985年版 排印本 98页
23 明季北略 清计六奇 1984年版 排印本 757页
24 明季南略 清计六奇 1984年版 排印本 525页
25 明史考证 黄云眉 1986年版 排印本 2647页
26 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 清阮元校刻 1980年版 影印世界书局重印嘉庆阮元刻本 2784页
27 明会要 龙文彬 1956年版 排印本 1563页
28 明经世文编 明陈子龙等编 1962年版 影印本 5563页
29 明清史论着集刊 孟森 1959年版 排印本 634页
30 明清史论着集刊续编 孟森 1986年版 排印本 558页
31 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 谢国桢 1982年版 排印本 288页
32 国榷 明谈迁 1958年版 排印本 6233页
33 弇山堂别集 明王世贞 1985年版 排印本 1975页
34 玉镜新谭 明朱长祚 1989年版 排印本 172页
35 小腆纪传 清徐鼒 1958年版 排印本 815页
36 小腆纪年附考 清徐鼒 1957年版 排印本 796页
37 南疆逸史 清温睿临 1959年版 排印本 158页
38 国初群雄事略 清钱谦益 1982年版 排印本 307页
39 明代黄册制度 韦庆远 1961年版 排印本 253页
40 明季史料题跋 朱希祖编 1961年版 排印本 146页
41 明清史讲义 孟森 1981年版 排印本 632页
42 史记(简体字本) 汉司马迁撰 南朝宋裴骃集解 唐司马贞索隐 唐张守节正义 1999年版 排印本 2564页
43 汉书(简体字本) 汉班固撰 唐颜师古注 1999年版 排印本 3134页
44 后汉书(简体字本) 南朝宋范晔撰 唐李贤等注 1999年版 排印本 2522页
45 三国志(简体字本) 晋陈寿撰 南朝宋裴松之注 1999年版 排印本 1108页
46 晋书 唐房玄龄等 1974年版 排印本 3306页
47 宋书 梁沉约 1974年版 排印本 2470页
48 魏书 北齐魏收 1974年版 排印本 3107页
49 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1971年版 排印本 944页
50 南史 唐李延寿 1975年版 排印本 2027页
51 隋书 唐魏征等 1973年版 排印本 1904页
52 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976年版 排印本 2042页
53 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1974年版 排印本 923页
54 宋史 元脱脱等 1977年版 排印本 14262页
55 辽史 元脱脱等 1974年版 排印本 1560页
56 金史 元脱脱等 1975年版 排印本 2906页
57 明史 清张廷玉等 1974年版 排印本 8642页
58 东华录 清蒋良骐 1980年版 排印本 547页
59 清稗类钞 清徐珂 1984年版 排印本 6544页
60 纲鉴易知录 清吴乘权等 1960年版 排印本 2982页
61 十国春秋 清吴任臣 1983年版 排印本 1787页
62 宋大诏令集 1962年版 排印本 946页
63 宋人轶事汇编 丁传靖辑 1981年版 排印本 1160页
64 宋宰辅编年录校补 宋徐自明撰 王瑞来校补 1986年版 排印本 1848页
65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宋李心传 1956年版 排印本 3409页
66 登科记考 清徐松 1984年版 排印本 1231页
67 二十史朔闰表(附中西回史日历) 陈垣 影印写本 1956年版 240页
68 风俗通义校注 王利器 1981年版 排印本 652页
69 廿二史札记校证 王树民 1984年版 排印本 889页
70 突厥集史 岑仲勉 1958年版 排印本 1136页
71 清代科举制度研究 王德昭 1984年版 排印本 282页
72 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 庄吉发 1987年版 排印本 644页
73 近代中国史事日志 郭廷以 1987年版 排印本 1450页
74 老子臆解 徐梵澄 1988年版 排印本 118页
75 掌故丛编 故宫博物院掌故部编 1990年版 影印本 972页
76 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 方国瑜 1987年版 排印本 1310页
77 太平天国军事史概述(上编) 郦纯 1982年版 排印本 628页
78 太平天国军事史概述(下编) 郦纯 1982年版 排印本 815页
79 太平天国制度初探(第二次修订本) 郦纯 1989年版 排印本 711页
80 太平天国资料汇编(第1册)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 1980年版 排印本 335页
81 太平天国资料汇编(第2册)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 1979年版 排印本 973页
82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上册) 庄练 1988年版 影印台湾四季出版公司1980年排印本 325页
83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中册) 庄练 1988年版 影印台湾四季出版公司1980年排印本 295页
84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下册) 庄练 1988年版 影印台湾四季出版公司1980年排印本 325页
85 陈垣学术论文集(第1集) 陈垣 1980年版 排印本 561页
86 陈垣学术论文集(第2集) 陈垣中华书局1982年版 排印本 490页
87 枫窗脞语 罗继祖 1984年版 排印本 199页
88 古史新探 杨宽 1965年版 排印本 370页
89 洪业论学集 洪业 1981年版 排印本 445页
90 困学集 罗尔纲 1986年版 排印本 529页
91 莱芜集 王毓铨 1983年版 排印本 378页
92 史学丛考 柴德赓 1982年版 排印本 441页
93 探微集 郑天挺 1980年版 排印本 466页
94 昔华山馆丛稿 王仲荦 1987年版 排印本 607页
95 中国史探研 齐思和 1981年版 排印本 357页
96 注史斋丛稿 牟润孙 1987年版 排印本 544页
97 十三经清人注疏 大戴礼记解诂 清王聘珍 1983年版 排印本 261页
98 十三经清人注疏 今文尚书考证清皮锡瑞中华书局1989年版 排印本 535页
99 十三经清人注疏 礼记集解 清孙希旦 1989年版 排印本 1487页
100 十三经清人注疏 周礼正义 清孙诒让 1987年版 排印本 3568页
101 十三经清人注疏 论语正义 清刘宝楠 1990年版 排印本 800页
102 十三经清人注疏 尚书今古文注疏 清孙星衍 1986年版 排印本 613页
103 十三经清人注疏 诗三家义集疏 清王先谦 1987年版 排印本 1125页
104 南齐书 梁萧子颐 1972年版 排印本 1038页
105 北朝胡姓考 姚薇元 1962年版 排印本 438页
106 北周六典 王仲荦 1979年版 排印本 696页
107 建康实录 唐许嵩 1986年版 排印本 840页
108 十三经清人注疏 春秋左传诂 清洪亮吉 1987年版 排印本 907页
109 十三经清人注疏 孟子正义 清焦循 1987年版 排印本 1052页
110 十三经清人注疏 毛诗传笺通释 清马瑞辰 1989年版 排印本 1194页
111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唐长孺 1983年版 排印本 281页
112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 周一良 1985年版 排印本 484页
113 中外关系史名着译丛 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 费琅 1989年版 排印本 908页
114 中外关系史名着译丛 海屯行纪 鄂多立克东游录 沙哈鲁遣使中国记 1981年版 排印本 150页
115 中外关系史名着译丛 利玛窦中国札记 利玛窦等 1983年版 排印本 705页
116 说文解字诂林 丁福保编 1988年 影印本 18420页
117 史记 汉司马迁 1959年版 排印本
118 汉书 汉班固 1962年版 排印本
119 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 1965年版 排印本
200 三国志 晋陈寿 1971年版 排印本
201 文心雕龙今译(附词语简释) 周振甫 1986年简体横排本
202 文心雕龙辞典 周振甫主编 1996年简体横排本
203 增订文心雕龙校注 清黄叔琳注 李详补注 杨明照校注拾遗 2000年繁体竖排本
204 历代诗话 清何文焕辑 1981年繁体竖排本
205 历代诗话续编 丁福保辑 1983年繁体竖排本
206 词话丛编 唐圭璋编 1986年繁体竖排本
207 曲品校注 明吕天成撰 吴书荫校注 1990年繁体竖排本
208 吟窗杂录 宋陈应行编 1997年影印本
209 诗词常识名家谈四种 诗词格律 王力 2000年简体横排本
210 诗词常识名家谈四种 诗文声律论稿 启功 2000年简体横排本
211 诗词常识名家谈四种 读词常识 夏承焘 吴熊和 2000年简体横排本
212 诗词常识名家谈四种 词学概说 吴丈蜀 2000年简体横排本
213 古谣谚 清杜文澜辑 1958年繁体竖排本
214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逯钦立辑校 1983年繁体竖排本
215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诗经注析 程俊英 蒋见元 1991年繁体竖排本
216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古诗源 清沈德潜选 1963年繁体竖排本
217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乐府诗集 宋郭茂倩编 1979年繁体竖排本
218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玉台新咏笺注 陈徐陵编 清吴兆宜注 程琰删补 1985年繁体竖排本
219 全唐诗 清彭定求等编 1960年繁体竖排本
220 全唐诗补编 陈尚君辑校 1992年繁体竖排本
221 全唐诗(增订本) 清彭定求等编 1999年简体横排本
共141本。
如果您是教育网用户,你可以在5Q上下载
墨子白话今译 作者:
注释:
简介: 《墨子》一书思想非常丰富,其中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军事思想都比较突出,尤其是它的逻辑思想,是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作。
笏山记 作者: 蔡召华
注释: 本书依原东莞博物馆藏钞本之影印本标点。
简介: 其情节主线是一位叫颜少青的才子如何建立笏山王国,成为笏山王。笏山是小说虚构的一块与世隔绝的地域,说是在云南蒙化之西。
劫余灰 作者: 吴趼人
注释:
简介: 小说采用章回体,以反美华工禁约运动为背景,描写了一对青年情侣的惨痛遭遇,是对罪恶社会的血泪控诉。
隋史遗文 作者: 袁于令
注释: 《隋史遗文》十二卷六十回,传世的刻本仅有一种,即崇祯癸酉(1633)吉衣主人序本。
简介: 《隋史遗文》所演历史从隋文帝平陈开始,至大唐统一为止。小说为我们展现了隋末大动乱的历史画卷。
南史演义 作者: 杜纲
注释:
简介: 《南史演义》叙宋、齐、梁、陈四朝的兴亡,着力描述几个王朝的创业君主:宋武帝刘裕、齐高祖萧道成、梁武帝萧衍、陈武帝陈霸先,其中刘裕宋朝的事迹最多。
北史演义 作者: 杜纲
注释:
简介: 写南北朝时北朝政权更替、群雄纷争故事,起自魏未,终于隋初,以北齐为主。
笔梨园 作者: 潇湘迷津渡者
注释:
简介: 小说叙述江南徽州府的江干城,经商落魄当佣工,偶嫖看楼妓女媚娟。媚娟不嫌江干城贫穷,慷慨侠义,历经坎坷,后做了夫妇,共享荣华富贵。
草木春秋演义 作者: 驷溪云间子
注释:
简介:
夷姓来源有三:
1、出自战国时期墨家学者夷之,夷之之后人遂以“夷”字为姓。
2、出自战国时期越国古都·西施故里诸暨(今浙江诸暨市)。《辞源》记载美女西施姓夷名光。家谱江苏宝应射阳刁夷村有,可能不全。
3、据明正德年间曾在夷氏头号人物家中做西席的富顺文人何钟写的《夷氏家祠记略》说,夷氏先祖为蜀王鱼凫支子,因为鱼凫王遇害而避居夷都河谷,隐姓埋名到北宋时期,才敢出头。经过几十代人苦心经营,又恢复老祖宗鱼凫王的几分王者之风,居住在的城廓被称为“夷都”,门前的河沟也叫了“夷都河”这么个名字。这个“都”字,都当都城讲的。
到了北宋年间,这鱼凫支子的后人终于不想再默默无闻了。便用许许多多边鄙之民用了成千上万回的老办法,写了贡表,带了贡品,跑到大宋京城去纳贡称臣,以期得到中央政府的承认,能名正言顺地称王一方。
大宋政府授夷氏一个官儿:“进义校尉马湖夷都七村都大使。”这里“都”字,当最大、总的讲,看他管的范围只有“夷都七村”——夷都河谷的七个村庄,大概当得到如今的乡、镇长。那进义校尉为武职,就比个乡、镇要高出不少,大概是个县团级。大宋政府还授予夷氏子孙一个叫“忄宗”的为“昭信校尉”,一个叫“悦”的为“忠翊校尉”。之后,夷氏家族就与大宋政府的关系密切起来了。鱼凫王的这一支后人,在这时还没有固定的姓氏,在地方史志中,这一支的人,都只有名,而没有姓,比如,叫“腊曲”,叫“悦”……直到明代洪武年间仍有叫“德珉”的,德珉之后,才有了正式的姓:夷。这是因为他们不是中原的华夏民族,而是边地“夷”民,官方在他们名字前面加上个夷字,把他们和汉人区别开来,久而久之,这夷字就变成了他们的姓氏。这便是屏山“夷”姓的来历。
屏山的夷姓人中,宋明两代都出过有名的人物。这首屈一指的,便是“腊曲”。这腊曲为宋时人,大约生活在宋徽宗年间。据《屏山县志》记载和民间传说,腊曲自小就表现得非同小可,文治武功,没一样不精通,时时处处都展示着他具有领导才干,使得远近的人都倚仗他。那时,北宋政权摇摇欲坠,四面八方都人心惶惶,真是天下大乱,有不规矩的人便想趁火打劫,乱中取利,相中了夷都河谷这富庶的地方,带起人马来占领,腊曲带领乡团,经几番血战,把来犯者打跑了,保护了一方平安。最后,腊曲还为保卫家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人们对腊曲感恩戴德,写联名信给大宋朝庭,要给他建立纪念堂——祠。宋徽宗格外加恩,不但同意了立祠祭祀腊曲,还封腊曲为黑龙土主(或黑龙土祖)。黑龙土主祠,即现在中都镇上的“大王庙”。
元至元二十二年分马湖路总管府地盘,设置的六个长官司中,夷都和沐川两个长官都是腊曲的后人掌管的,其中,沐川长官司长官姓悦,是宋代那个叫“悦”的人的后代。这沐川长官司的长官,便以他的祖宗的名字为姓——悦姓便是这么来的。
夷姓传闻西南诸夷,初无氏族。国初黔宁王出镇,诸夷来降,乞姓者凡三族,黔宁曰:“汝辈无他,但怕刀剁耳。“
中国古籍全录
即以三字分作三姓,不知果否?今夷姓刀者最多,姓怕者惟孟艮御夷府土官一家,其剁姓则未之见也。《滇载》又云,云南夷酋姓,曰刀、曰罕、曰曩者甚多。相传国初定诸夷时,高皇帝恶其反覆,赐以刀曩斧砍四姓。其砍氏今作罕,亦作坎,但无斧姓者,意其已灭绝耶?夷姓又别有茶只伽卡可打切阿绞{此歹}{此旦}矣,此等字,俱中华所无,其所纪似不妄。然则云黔宁赐怕刀剁三字姓,或是他夷,抑本一事讹为二事也?
本文2023-08-03 16:44:1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