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分为哪几个部分?
山海经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大的部分,全书现存18篇,原共22篇,约32650字。
是一部富有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山经分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5个部分;海经分为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山经》是我国先秦古籍《山海经》的一部分,共《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5卷,主要记载上古地理中诸山。《海经》分为《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
《山海经》可以算的上中国古代一本非常奇葩的书,没有谁敢说真正看懂了山海经。
一、《山海经》中国第一奇书
有人说这是一本占卜之书,讲的是与鬼怪通灵,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地理书,讲的中国的山河地理,而《四库全书总目》则将他视为小说家之书,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又认为它是“古之巫书”,讲述的是远古神话。
《山海经》,作为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也是第一部神话传说大汇编,实乃中国第一奇书,与《易经》、《黄帝内经》一起被称为古代“三玄”,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惑的异数。
《山海经》以山为经,以海为维,记述上古世界。这里的“经”有经历,经过的意思。
全书现存18篇。分别是,《山经》5篇;《海经》9篇;《荒经》4篇。
二、《山海经》成书时代之谜
司马迁最早提到《山海经》,其《史记》中提及《山海经》,但认为其中生物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显然这本书出现在汉代之前。
而最早整理《山海经》的西汉刘歆,认为此书产生于尧舜禹的时代,禹把天下划分成九州,而《山海经》讲述的就是各地风土人情,怪异之物。
然而,这种可信度似乎最高的说法被现代专家所批判推翻。
1、《山海经》中很多地名秦代之后才出现,例如长沙。
卷十八《海内经》中说:“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而长沙是秦始皇所设置的三十六郡之一。
2、山海经记录的有周文王,以及春秋时代的事,如果诞生于尧舜禹时代,显然无法提及。
再说《大荒北经》中提到:“北齐之国,姜姓……”
这正是姜太公创建的齐国起源。除非作者是春秋之后的人,否则只能用时空穿越来解释。
鉴于此,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应该诞生于春秋时期,而不是更早的尧舜禹,又或者夏商周。
3、书中记录了许多周朝以后的传说。
更重要的是提到铁,要知道直到春秋时代,青铜依然是主要工具,铸铁技术要到战国后期才被真正掌握。
4、《山海经》和屈原的《天问》有很多相似地方,例如鲧禹治水、昆仑神山等。
所以现代研究认为《山海经》成书于春秋时期,随着时代发展,被后人不断扩充加入。才形成了今日的版本。
三、《山海经》分述
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有一本《山海经的智慧》,其中有很多有意思的观点和推测。作者认为,“《山经》的描述多是朴实可信的,完全可以称作是地理性著作;而《海经》和《荒经》则太过于荒诞不经了”。
1、 《山经》
1)先民的词汇缺乏,只好选择用已知的生物来替代描述。
因此,造成了大量难以理解的的类比和拼凑。
比如,得了皮肤病的人,看起来就像身上长了鳞片,但是那时候没有“鳞”这个词,就只能用“龙、鱼、蛇”这些又鳞片的动物来类比。这就是“人首鱼身”的怪物。
比如,书中记述有动物“冬死而复生”,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冬眠。
比如,把昆虫当成了鸟兽。他们没有昆虫的概念,会把像竹节虫这样,长有翅膀身体细长的生物归入蛇类或者鸟类。所以书中有大量关于“六足四翼”动物的描写。
诸如此类,鸱目蛇尾”、“人舌能言”、“人面鱼身”“一首十身”都是可以理解的。
神化是我们的想象力和惯性思维在作祟。
2)基因突变或受环境、营养等因素影响产生的大量“三首、六目、六足、三翼”,“九尾四耳”,“九头鸟”,“两头蛇”。
1995年的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河流和湿地里有一种雕蛙,畸形个体达75%。
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大量真实的新闻报道,例如连体猫、四脚鸭、三腿青蛙、两头蛇和雌雄同体的 北极熊。
3)无法解释的诡异年代。
《山经》记载的应该是第四级冰河时代末期, 书中大量描述的大规模的新物种、变异生物和各种无法解释的怪兽。
例如,“山有水无草木”,已经灭绝几万年的长毛犀象、以及美洲独有的犰狳。
或许是地理发生了巨大变化,地壳运动或火山爆发频繁,动植物大量灭绝。这些都在向我们展示一个至今无法解释的地质、气候、环境迥异的年代。
2、关于《海经》《荒经》
《海经》《荒经》是在描述古老的图画。成书应该是在夏殷之后,因为书中都提到过夏启。《海内经》《海外经》《大荒经》是三代学官阐释的三种不同版本。
打个比方,如果让现代人来解读一个千古之谜的壁画,肯定不会平白无故的编造故事,而是会引经据典查阅资料。但实际上壁画只是一些简单的线条,我们可能会牵强附会地把它当做,某种传说存在的证据。
古人也是如此,他们对图画的理解不同。所以在述图的过程中有分歧,讹误缪传,后成的书又修正前面经书的内容。
所以《海经》《荒经》中的故事让人匪夷所思,还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
比如,我们熟悉的夸父的故事,《海外经》说夸父是渴死的(道渴而死),《大荒经》说夸父是被应龙杀死的(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山海经》的作者
《山海经》一书的作者和成书时间都还未确定。过去认为为禹、伯益所作,大约出于周秦人的记载,不可信。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巴蜀,东及齐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其中许多可能来自口头传说。《 山海经》现在最早的版本是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刊而成。晋朝郭璞曾为《山海经》作注,考证注释者还有清朝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等。 刘歆(最早可编者):(约前53-前23) 西汉末古文经学家、目录学家、天文学家。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沛(今江苏沛县)人。汉皇族楚元王刘交五世孙,刘向之子。成帝时为黄门郎。河平中,受诏与其父总校群书,讲六校传记。刘向死后,刘歆复任中垒校尉。哀帝即位,王莽荐举为侍中太史中大夫,迁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继承父业,撰成《七略》,为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曾建议为《左传》、《毛诗》、《古文尚书》等古文经设立学官,遭今文博士的反对。因得罪执政大臣,出任河内、五原、涿郡等地太守。王莽新政,累官至京兆尹,封红休侯、国师。地皇末(23),谋诛王莽,事泄自杀。明人辑有《刘子骏集》。刘歆上《山海经》表,约在汉哀帝建平年间(前6~前5
本文2023-08-03 17:11:3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