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字换个偏旁,变新字,是什么,谢谢大家!
1、罩字换偏旁“忄”变新字:悼
2、罩字换偏旁“扌”变新字:掉
3、罩字换偏旁“纟”变新字:绰
4、罩字换偏旁“氵”变新字:淖
5、罩字换偏旁“火”变新字:焯
《说文解字》:罩,捕鱼的器械。字形采用“网”作边旁,采用“卓”作声旁。
扩展资料:
详细解释:
一:悼[ dào ]
基本解释
哀念 :哀悼。追悼。悼念。
悼念:对死者哀痛地怀念。
二:掉[ diào ]
基本解释
1、落下 :掉泪。
2、减损,消失 :掉色。
3、遗失,遗漏 :这一行掉了两个字。
4、回转(zhuǎn) :掉头。
5、摇摆,引申为卖弄,耍 :掉文。
6、对换 :掉包。
7、落在后面 :掉队。
8、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 :改掉。
三:绰
[ chuò ] [ chāo ]
基本解释 绰[chuò]
1、宽裕,缓 :宽绰。
2、舒缓柔美 :绰约。
3、〔绰号〕外号,诨名。
4、古同“搅”,吹拂,搅乱。
四:绰[chāo]
1、匆忙地抓起,拿起 :绰起一根棍子。
2、同“焯”。
五:焯[ chāo ] [ zhuō ]
基本解释
焯[chāo]
把蔬菜放到沸水中略微一煮就捞出来 :焯菠菜。
焯[zhuō]
明白透彻 :焯见(同“灼见”)。
1、《论语》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
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2、《中庸》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小戴礼记》第三十一篇,作者现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子思及其弟子多人所作。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由儒家学者在战国写成。
宋朝学者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释即是“中道及常理”之意。而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的平静情绪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
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关联及学习的方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兄弟)、朋友之交)和“三达德”(智、仁、勇)等。
3、《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
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
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8],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
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
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在临沂。
5、《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
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1 文言文里的通假字解析
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呢?有时候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有一些字还在形成当中,没有一定规律,可能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也可能使用一个同音字表示那个意思,这个同音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就叫做“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在当时,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慧”表示智慧,但是,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惠”去表示,于是“惠”就成了“慧”的通假字。又例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天姥》),按照一般的情况,应该写成“裂缺”,但是在古代,也可以使用“列”代替“裂”。于是“列”就成了本字“裂”的通假字。这个办法一直保存了下来,以致20世纪的孙中山先生也按照这个办法写,如“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黄花冈》)” “唱”就是“倡”的通假字。
古人使用通假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原来的字,能够代表很多意义。后来为了减轻这个字的负担,便造了一个新字,可是,古书上还是旧字。在后来的人看来,那旧字便是通假字,新字是本字。例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版”那个时候使用“板”。“板”可以表示木板,也可以表示印版。后来为了减轻“板”的负担,专门造了一个“版”字表示印版,于是“板”成了“版”的通假字,“版”便是本字。
在多数的情况下,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是一样的,因为通假字就是本字的同音字。可是,由于从古到今,读音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有的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不一致。例如“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通假字“读”代替了本字“逗”。“读”音dú,“逗”音dòu。
2 初中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有多少种类型文言文中的特殊字形一、古今字古今字,是指某个字的某一意项,古今的写法不同比如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应使用“暮”字,表达“日暮”等意思时,却用了“莫”字这是因为,该文写作时,汉字中尚没有“暮”字“莫”字本身原意即今天的“暮”,后来又有了“不要”的含义后世为区分这两个意项,又造了一个“暮”字在“日暮”这个意项上,“莫”和“暮”即为古今字二、异体字异体字,即某个字在某一意项上,有一种以上不同的写法,而这几种写法在该意义上是完全相同的异体字很多在小篆向隶书转化时产生,也有一些后世产生的比如,“花”字,还有一种写法是“芲”,观察这两个字就可以发现,两个字都由“草”、“人”、“匕”三部分组成另外有“峰”与“峯”,“鹅”与“鵞”,“村”与“邨”等,都互为正体和异体三、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某个意项原本有特定写法的字,但古人在写作时没有使用这种写法,而是用了另外一个字代替通假字在古书成文时都已存在使用通假字通常选择音同或音近的字例如,“早”字,古书中经常用“蚤”字代替,此即为通假注意:严格的说,“通假字”仅指上述第三种情况,而前两种均不属于“通假字”对此,初中教材上一般也会予以标明(真正的通假字会写作“某字,通某字”,而其他的则写作“某字,同某字”或“某字,今写作某字”事实上,这三种写法是不同的语文课本自然会严格区分,但我估计可能很多同学甚至老师都忽略了)但在初中甚至高中教学和考试中,一般不要求对这三种情况进行区分,因此都称作“通假字”。
3 新课标七年级上学期文言文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七年级上:
1、通假字
而置之其坐(坐: )
反归取之(反:)
略无阙处(阙: )
土人谓之“傍不肯”(傍: )
人皆伏其精练(伏: )
2、古今异义
至之市,而忘操之(操: )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及: )
是吾剑之所从坠(是:指示代词,这儿,今是判断动词)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求:)
至于夏水襄陵(至于: )
沿溯阻绝(沿: 溯: )
虽乘奔御风(奔: )
不以疾也(疾: )
方为秋田之害(方: )
岁以大穰(岁: )
但逐层布板讫(但: )
匠师如其言(如: )
3、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奔: )
不以疾也(疾: )
每至晴初霜旦(霜: )
匠师如其言(如: )
七年级下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处决如流(处决: )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龌龊: )
既薨(既: )
普明日复奏其人(明日: )
普颜色不变(颜色: )
卒用其人(卒: )
非显者刺(刺: )
池中奇峰绝壑(绝: )
3、词类活用
亦荆吴形胜之最(最: 副词用做名词,最美的地方??)
富人于五所园也(园: )
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下: )
4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通假字通假字 本字 意思 原文例句 出处 1强 通“僵” 僵硬 项为之强 《童趣》 2说 通“悦” 愉快、高兴 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3女 同“汝” 你 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 4知 通“智” 聪明 不知为不知 《〈论语〉十则》 5见 通“现” 出现 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 6乌 同“无” 没有 一切乌有 《山市》 7裁 同“才” 仅仅 裁如星点 《山市》 8不 通“否” 是否 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 9扳 通“攀” 牵、引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 10材 通“才 ” 才能 贤于材人远矣 《伤仲永》 11帖 通“贴 粘贴、贴上 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12火 通“伙” 伙伴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 13邪 通“耶” 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劝学》 14知 通“智” 智慧 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15为 通“谓” 说 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16涂 通“途” 道 卿今当涂掌事 《孙权劝学》 17止 通“只” 只 止有剩骨 《狼》 18坐 通“座” 座位 满坐寂然 《口技》 19要 通“邀” 邀请 便要还家 《桃花源记》 20具 通“俱” 详细 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花源记》 21诎 通“屈” 弯曲 诎右臂支船 《核舟记》 22甫 通“父” 男子美称 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核舟记》 23衡 同“横” 与“竖”相对 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 24简 通“拣” 挑选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25有 同“又” 又 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 26与 通“举” 推举、选拔 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 27矜 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 矜、寡、孤、独 《大道之行也》 28曾 通“层” 层叠 荡胸生曾云 《望岳》 29阙 通“缺” 缺口、中断 略无阙处 《三峡》 30转 通“啭” 鸟鸣声 蝉则千转不穷 《与朱元思书》 31反 通“返” 返回、回去 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 32食 通“饲” 喂养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 33见 通“现” 显露、表现 才美不外见 《马说》 34材 通“才” 才能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35邪 通“耶” 吗 其真无马邪 《马说》 36支 通“肢” 肢体 四支僵劲不能动 《送东阳马生序》 37被 通“披” 穿 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 38食 通“饲” 给饭吃 主人日再食 《送东阳马生序》 39具 通“俱” 全、都 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 40属 通“嘱” 嘱咐、嘱托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41竦 通“耸” 高 山岛竦峙 《观沧海》 通假字 本字 意思 原文例句 出处 42羞 同“馐” 美味的食物 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 43直 同“值” 价钱 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 44览 同“揽” 摘取 遇上青天揽明月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45亡 同“无” 无 最喜小儿亡赖 《清平乐-村居》 46适 通“谪” 远调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47唱 通“倡” 倡导 为天下唱 《陈涉世家》 48以 通“已” 已经 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49被 通“披” 穿 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 50指 同“旨” 意图 卜者知其指意 《陈涉世家》 51说 通“悦” 高兴 秦王不说 《唐睢不辱使命》 52与 通“欤” 吗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睢不辱使命》 53错 通“措” 放置 故不错意也 《唐睢不辱使命》 54仓 通“苍” 青色 仓鹰击于地上 《唐睢不辱使命》 55信 通“伸” 伸张 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 56已 通“以” 以 自董卓已来 《隆中对》 57简 通“拣” 挑选 是以先帝简拔以 《出师表》 58阙 通“缺” 缺点、不足 必能裨补阙漏 《出师表》 59说 通“悦” 高兴 公输盘不说 《公输》 60距 通“拒” 抵挡 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 61圉 通“御” 抵挡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 62诎 通“屈” 折服 公输盘诎 《公输》 63畔 通“叛” 背叛 亲戚畔之 《孟子两章》 64曾 通“增” 增长 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两章》 65衡 通“横” 梗塞 困于心,衡于虑 《孟子两章》 66拂 通“弼” 辅佐 入则无法家拂士 《孟子两章》 67辟 通“避” 躲避 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 68辩 通“辨” 辨别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69得 与 通“德” 通“欤” 感激 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70乡 通“向” 从前 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 71徧 通“遍” 遍及、普遍 小惠未徧 《曹刿论战》 72有 通“又” 又 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讽齐王纳谏》 73孰 通“熟” 仔细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邹忌讽齐王纳谏》 74反 通“返” 往返 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75惠 通“慧” 聪明 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76亡 通“无” 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77厝 通“措” 放置 一厝朔东 《愚公移山》。
5 小学文言文的通假字、多义字、古今异义词通假字 1)食马者:“食”通“饲”,喂 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古今异义 是 古义:这样的今义:判断词 安 古义:怎么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等 古义:同样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或 古义:有时,有的人今义:或者 一词多义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不译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不译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 故虽有名马:即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其真无马邪:难道(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可译为“恐怕”(表示判断、猜测) 词类活用 形容词用作动词: 辱:辱没。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名词用作动词: 策:名词,马鞭子。
这里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鞭策,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 数量词用作动词: 千里:行千里。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尽:使……尽,竭尽。
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
6 小学文言文常用通假字(前一字是通假字,后一字是被通假字;“→”表示某字可通假作某字,“”表示两字可互相通假) A 爱哀 印→昂、仰 敖→嗷、傲、熬、邀 骜→傲 B 罢→疲 班→颁、斑 苞→葆、包 葆→保、宝 被→披 倍→背 辟→避、僻、阏、譬 敝→罢、蔽 弊→敝、蔽 辨 辩→辨 秉→柄 并→傍 伯→霸 不→否、丕 E 蛾→蚁 鄂→愕、谔 尔→耳、迩 而→能、如 F 反→返、翻、叛、贩 方→并、仿、旁 妃→配 匪→非、斐、彼 冯→凭 拂→弼 府→腑、俯、浮 傅→附、敷 G 盖→盍 感→憾、撼 更→经 共→拱、供、恭 固故→痼 关→,弯、贯 贯→惯、弯 广→旷 归→馈 H 害→曷 合→洽、答 很→狠 衡→横 红→工 还→旋、环 皇→遑、惶、况 惠→慧 或→有、又、惑 M 霾→埋 谩→慢 萌→氓 密→宓 命→名 莫→漠、幕 缪→谬、穆 N 耐→能、奈 内→纳 本消息来源于中国语文网。
7 如何看待古文中的通假字汉字的历史悠久,演变复杂,在古代,因音同或音近的关系,一些字往往同其他一些字通用。这种文字使用中同音替代的现象叫做“通假”,也叫“古音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
通假字不同于假借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说假借的定义是:“假借者,本无其字,以声托事”意思是说某一个词义,本来没有字去表示它,只好借用一个同音字去表示例如,文言文中的句末语气词“耳”,本来是没有表示这个词的字的,只好借用耳朵的“耳”来表示困难的“难”(繁体写作“难”),本来是一种鸟的名称,后来被借用来表示困难的“难”这里的语气词“耳”和困难的“难”就是假借字,是一种“本无其字”的假借这种假借字的借用是永久性的,是固定的,可以独立运用
我们讲的通假字是一种“本有其字”的假借,一个词义,有表示它的字,可是,使用时没有用上,用的是另一个同音词这种通假字的借用是临时性的,它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才能确定例如前面的“早”和“蚤”就是这样,跳蚤的“蚤”有时用来替“早”的意义,如前面所举的例子:“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这个“蚤”必须在上下文中才能知道它是“早”字的假借有时直接用“早”,不要“蚤”来代替,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此外,像“责”假借为“债”,“距”为“拒”,“内”假借为“纳”,“倍”假借为“背”,等等,都是这种情况
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字都可以任意地通假,只有人们经常使用,并被社会所接受的通假字,才能流传下来因为语言文字必须是约定俗成才能充当社会交际的工具古音通假在先秦古籍里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魏晋以后,古文用字逐渐固定,便不允许任意借用同音字了但是因为秦汉以后的文言多为仿古作品,许多秦汉时代的通假字也随着文言文流传下来了,并且约定俗成了通假字的读音和被通假字的读音本来是相同或者相近的,因为语音的发展,一部分通假字在现代汉语里的读音和被通假字的读音已经不同了,一部分通假字和被通假字的读音依然相同一般说来,通假字应当读被通假字的音例如,罢,本读ba,借作“疲”字,应读pí内,本读nèi,借作“纳”字,应读帕这些,古汉语字典里都有说明,只要留心查阅就不会错
识别通假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古音学方面的知识,要有古汉语词汇方面的知识,要有文字学方面的知识,才能对通假字作出分析、判断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通假字采用的办法是多读书,多查字典多读书能触类旁通;遇到句子中解不通的字,查古汉语字典,看它是不是某个字的通假字,如果是,就得记住,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就用得上了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读读通假字方面的专门著作,如曹先擢先生的《通假字例释》
你说的那个《离骚》版本我不清楚,不知道具体是指哪些错字,不过古代人的错字其实是与文字和印刷的历史有关的。
古籍的错字有有很多原因:
第一,是前面朋友说的,古代与现代文字意义的变迁和增加,这其实不属于“错”的范围,而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产物。
第二,古籍在文字统一前是根据不同地域而有不同书写习惯的,直到秦始皇统一文字才有了后来文化的普及,当时楚地、秦地、乃至齐鲁燕赵,都有各自的书体,因此在不同国家传播时,认读中出现的错误认识和书写也会延续到后代。
第三,古籍在印刷术发明前,多是以传抄的方式。因此在抄写时就会出现“讹”“夺”“衍”“漏”的情况。
“讹”就是上面说的,错误认字,而后因错就错。
“夺”就是误认某字为其他的字,或者是串行、串篇、串简等情况,抄写时抄错。这也与古书的装订方式有关,一大捧竹简木牍,如果装订绳断脱,重新整理编排次序可是个大问题。
“衍”就是抄写时自己添加了字,而后整篇文章就这样因错就错传给后人。
“漏”是说抄写时脱漏了原文,丢字拉字。
第四,这些问题在传抄和整理成底稿时就已经出了不少问题,当刻于金石、木版上,如果刻工不注意,或者偷懒或者手艺差,或者时间紧,也会出现字的变化和脱漏,比如出现很多异体字、简化字、缺笔字等,如果不及时校对发现,一旦重新拓印成书,就将错误形成固定的模式变成正常的了。
第五,古代君主们经常颁布各种时代的避讳字,一旦遇到就需要以同意字代替原文,后代有时不知道,就误将已代替的当作最早的版本,这样又形成了新的错误。不过明清以后是以缺笔划来处理避讳字,这在认识和考订时就方便不少。
第六,古代名人们也经常会出现自造字,如果后人不察,就会误为错字。
本文2023-08-03 17:17:4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