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南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4收藏

石南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英文名 5 石南的别名 6 来源 7 原形态 8 生境分布 9 性状 10 化学成份 11 石南的药理作用 12 毒性 13 鉴别 14 炮制 15 性味 16 归经 17 功能主治 18 石南的用法用量 19 附方 20 各家论述 21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石南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石南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石南 1 拼音

shí nán

2 出处

出自1《别录》:石南,生华阴山谷。二月、四月采叶,八月采实,阴干。

2《唐本草》:石南叶似菵草,凌冬不雕,以叶细者为良,关中者好,为疗风邪丸散之要。其江山已南者长大如枇杷叶,无气味,殊不任用。今医家不复用实。

3《蜀本草》:《图经》云,石南,终南斜谷近石处甚饶。今布人多以瓦韦为石韦,以石韦为石南。不可不审之。

4《本草图经》:石南,株极有高大者,江湖间出,叶如枇杷叶,有小

3 拼音名

Shí Nán

4 英文名

Chinese Photinia Leaf

5 石南的别名

风药、栾茶

6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石楠的叶或带叶嫩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tinia serrulata Lind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但以夏、秋两季采收者为佳,采后晒干即可。

7 原形态

石楠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46m,有时可达12m。小枝褐灰色,无毛。叶互生;叶柄粗壮,长24cm,老时无毛;叶片革质,长椭圆形、长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922cm,宽365cm,先端尾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疏生具腺细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光亮,幼时中脉有绒毛,成熟后两面皆无毛。

本种叶片形变异较大,幼苗期锯齿有针刺。花两性;复伞房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无毛;花便长35mm;花密生,直径68mm;萼筒杯状,长约1mm;萼片5,阔三角形,长约1mm,先端急尖;花瓣5,白色,近圆形,直径34mm;雄蕊20,外轮较花瓣长,内轮较花瓣短,花药带紫色;花柱2,有时为3,基部合生,柱头头状,子房先端有柔毛。梨果球形,直径56mm,红色,鲜艳著目,后成褐紫色。种子1颗,卵形,长2mm,棕色,平滑。花期45月,果期10月。

8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500m的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陜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9 性状

性状鉴别,茎呈圆柱形,直径0408cm,有分枝;表面暗灰棕色,有纵皱纹,皮孔呈细点状;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皮部薄,暗棕色,木部黄白色,裂片状。叶互生,具柄,长14cm,上面有一纵槽;叶片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815cm,宽26cm;先端尖或突尖,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具细密的锯齿,齿端棕色,但在幼时及萌牙枝上的叶缘具芒状锯齿;上面棕色或棕绿色,无毛,羽状脉,中脉凹入。下面中脉明显突出。叶片革质而脆。气微,茎微苦,叶微涩。以枝嫩、条匀、叶完整无碎者为佳。

显微鉴别,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均为1列近方形细胞,外侧被角质层。叶肉组织栅状细胞34列,不通过主脉,海绵组织疏松,中脉向下突出,上、下表皮内侧各有34列厚角细胞,壁角质化;维管束呈“U”字形,中柱鞘纤维与含**物质的薄壁细胞相间排列成继续的半球形。中脉部的厚角细胞、薄壁细胞、韧皮部和叶肉组织细胞中含草酸钙棱晶和簇晶。含**物质的细脉散在于海绵组织及中脉的薄壁组织中尤其是中脉维管束的周围为多。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平周壁角质化,无气孔。下表皮细胞稍小,垂周壁平直,气孔稠密,不定式,副卫细胞48个。

粉末特征:棕色。纤维众多,无色或淡**,多成束,破碎,直径约13μm,周围薄壁细胞内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草酸钙方晶易察见,直径733μm。草酸钙簇晶,多存于叶肉薄壁细胞内,直径1633μm。

10 化学成份

叶、枝含氰甙(Cyanophorie glycoside),根中不含。叶含游离的氢氰酸,其含量变化较大,约为0015%0120%;另含野樱皮甙(prunasin),水解后得葡萄糖、苯甲醛及氢氰酸。

11 药理作用

10%叶浸剂在试管内可杀死日本血吸虫尾蚴,也能杀灭钉螺。70%叶乙醇浸出液能抑制离体蛙心,收缩离体兔耳血管,抑制离体肠管,降低麻醉犬血压。有强心、利尿、抑菌作用。37%煎剂对离体蛙心、100%煎剂经淋巴囊给药对在体蛙心,或75%煎剂10ml静脉注射对在体兔心均有兴奋作用。

12 毒性

对大鼠毒性较小,60及100mg/kg,服一个月,对生长无影响,肝及脂质代谢亦无改变。日本使用之石南乃杜鹃花属植物Rhododendron metternichii S et Z,其毒性(小鼠)较石南强23倍,能引起痉挛,二者不应混淆。

13 鉴别

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1g,加甲醇10ml,在水浴上回流提取1h,用滤液作下述试验:1取上述甲醇提取液1ml,加镁粉少许,加浓盐酸45滴,在水浴上加热,即显要橙红色。2取上述甲醇提取液1ml,置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加饮和硼酸丙酮溶液和10%枸椽酸溶液各1ml,继续蒸干,将残渣在紫外光灯下观察,可见强裂的黄绿光荧光。

(2)取本品粉末05g,置试管中加水少许,使之湿润。试管加塞,寒与管壁间悬挂一条用苦味酸盐溶液湿润过的滤纸,将试管置6070℃水浴中加热约15min,试纸显砖红色。

(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温浸30min,滤过,取滤液2滴,点于滤纸上,滴加三氯醋酸试剂12滴,加热至100℃始显浅红色,渐变为淡紫色。

14 炮制

洗净,微润,切丝晒干。

15 性味

味辛;苦;性平;小毒

16 归经

肝;肾经

17 功能主治

祛风湿;止痒;强筋骨;益肝肾。主风湿痹痛;头风头痛;风疹;脚膝痿弱;肾虚腰痛;阳痿;遗精

18 石南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吹鼻。

19 附方

石南丸《圣济总录》:去风湿、活血脉。石南酒《圣济总录》:风疹不解;石南散《普济方》:息风定志。

20 各家论述

1《纲目》:石南,古方为治风痹肾弱要药,今人绝不知用,识者亦少,盖由甄氏《药性论》有令阴痿之说也。殊不知服此药者,能令肾强,嗜欲之人,借此放恣,以致痿弱,归咎于药,良可慨也。

2《本草从新》:石楠叶祛风通利,是其所长,补肾之说,未可信也。《本经》:破积聚,逐风痹。

21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石南的方剂 通顶石南散

》卷六引《龙木论》:方名:通顶石南散别名:石南散组成:石南1两,藜芦3分,瓜蒂57个。功效:利膈

石斛苁蓉散

归半两,人参半两,杜仲半两,沉香半两,茯苓半两,石南半两,枳实半两,熟地黄半两,桂2两,磁石2两。功

南藤酒

gjiǔ《本草纲目》卷二十五:方名:南藤酒组成:石南藤(煎汁)。功效:治风虚,逐冷气,除痹痛,强腰

疏风止痛散

麻1钱,僵蚕1钱,乌药1钱,牛膝1钱,独活1钱,石南藤1钱,乳香1钱,紫荆花1钱,骨碎补1钱,川芎

豆淋酒煎附子丸

去滓,煎令稠),附(侧)子2分(炮裂,去皮脐),石南半两,牛膝半两(去苗),防风半两(去芦头),石

更多用到中药石南的方剂

用到中药石南的中成药 风湿止痛药酒

45g甘草(蜜炙)15g红花30g青风藤30g络石藤60g石南藤60g穿山龙45g乌梢蛇45g蜈蚣

风湿痛药酒

jiu标准编号:WS3B023090处方:石南藤2812g麻黄94g枳壳75g桂枝75g蚕砂

蕲蛇风湿酒

白芍50g当归50g大血藤32g麻口皮子药50g石南藤32g桂枝32g杜仲(盐水炒6g续断32g

三蛇药酒

陈皮50g寻骨风100g独活100g当归100g石南藤100g黄精(制)200g南蛇藤200g乌药

透骨镇风丸

50g广藿香450g连翘450g柏子仁450g滑石450g**壳450g乌药450g厚朴(姜炙)

更多用到中药石南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石南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石南

品)释名风药。时珍曰∶生于石间向阳之处,故名石南。桂阳呼为风药,充茗及浸酒饮能愈头风,故名。按∶

《证类本草》:[卷第十四]石南

石南味辛、苦,平,有毒。主养肾气,内伤阴衰,利筋骨皮毛,疗脚弱,五脏邪气

《普济方》:[卷二百四十六脚气门]香港脚杂治膏药淋渫等

恶疮痈疽。胫肿脚弱。偏枯百病。外台秘要云。一方有石南白芷为十六野葛(锉)蛇衔草(锉)防风(去芦各三两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五]瘾疹

。或煮蒴和少酒以浴之良。(姚氏,以治赤疹),或煮石南汁拭之良。或水煮鸡屎汁拭之。余一切如治丹方法。俗

《普济方》:[卷一百十四诸风门]诸风难治附论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木兰科翼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等的藤茎·《中医大辞典》·血藤 31 血藤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33 性味 34 功能主治 35 血藤的用法用量 36 化学成分 37 血藤的药理作用 4 大血藤科植物大血藤的茎藤·《中医大辞典》·血藤 41 血藤的别名 42 来源及产地 43 性味归经 44 功能主治 45 使用注意 46 化学成分 47 血藤的药理作用 5 豆科植物昆明鸡血藤的茎·《中医大辞典》·血藤 51 血藤的别名 52 来源及产地 53 性味 54 功能主治 55 血藤的用法用量 56 化学成分 57 血藤的药理作用 6 木兰科翼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藤茎或根·《辞典》·血藤 61 出处 62 拼音名 63 血藤的别名 64 来源 65 原形态 66 生境分布 67 性状 68 炮制 69 性味 610 功能主治 611 血藤的用法用量 612 注意 613 附方 614 摘录 7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血藤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血藤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血藤 血藤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xuè téng

2 英文参考

henry magnoliavine stem or roo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木兰科翼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等的藤茎·《中医大辞典》·血藤

血藤为中药名,出自《四川中药志》[1]。

31 血藤的别名

小血藤、活血藤、黄皮血藤、气藤[1]。

32 来源及产地

木兰科植物翼梗五味子Schisandra henryi Clarke或华中五味子S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等的藤茎[1]。前者分布长江以南各地;后者分布山西、陜西、甘肃及华中、西南地区[1]。

33 性味

辛、酸、苦,温[1]。

34 功能主治

功在活血行瘀,理气化湿[1]。主治跌打损伤,痨伤吐血,心胃气痛,筋骨肢节酸痛,脚气,痿蹙,月经不调[1]。

35 血藤的用法用量

煎服:15~30g[1]。孕妇忌服[1]。

36 化学成分

翼梗五味子含翼梗五味子木脂素,果实含五味子酚(Schisanhenol)[1]。

37 药理作用

本品可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其中成分对实验性肝损害的小鼠有一定的降低血清转氨酶的作用[1]。

4 大血藤科植物大血藤的茎藤·《中医大辞典》·血藤

血藤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为《浙江中药手册》记载的红藤之别名[1]。

41 血藤的别名

血藤、大活血、大血通、血木通[2]。

42 来源及产地

大血藤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Rehd et Wils的茎藤[2]。主产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江苏[2]。

43 性味归经

苦,平[2]。入肝、大肠经[2]。

44 功能主治

功在解毒消痈,活血止痛,祛风除湿,杀虫[2]。

1治肠痈,乳痈,风湿痹痛,四肢酸楚,痢疾,经闭,痛经,钩虫病,蛔虫病[2]。煎服:9~15g[2]。

2治跌打损伤[2]。捣烂,敷伤处[2]。

45 使用注意

孕妇慎服[2]。

46 化学成分

本品含大黄素、大黄素甲醚、毛柳苷、鹅掌楸苷(Liriodendrin)等[2]。

47 血藤的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明显提高动物耐缺氧能力,能显著增加心脏正常搏动及颤动的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2]。煎剂对金**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卡他球菌,大肠及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2]。

5 豆科植物昆明鸡血藤的茎·《中医大辞典》·血藤

血藤为中药名,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昆明鸡血藤之别名[1]。

51 血藤的别名

网络鸡血藤、血藤、蓝藤、土鸡血、松藤、白骨藤、硬壳藤[3]。

52 来源及产地

豆科植物昆明鸡血藤Millettiareticulata Benth.的茎[3]。分布长江以南及台湾等地[3]。

53 性味

苦、微甘,温,有小毒[3]。

54 功能主治

功在养血补虚,活血通经[3]。主治气血虚弱,月经不调,经闭,遗精,盗汗,白带,腰膝酸软,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小儿麻痹后遗症,放射治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3]。

55 血藤的用法用量

煎服:9~30g[3]。

56 化学成分

茎含7羟基8,4’二甲氧基异黄酮等[3]。

57 血藤的药理作用

昆明鸡血藤煎剂或酊剂对子宫有直接的兴奋作用[3]。小剂量能增强子宫节律性收缩,剂量增大或对受孕子宫则较易引起痉挛性收缩[3]。

6 木兰科翼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藤茎或根·《辞典》·血藤 61 出处

《四川中药志》

62 拼音名

Xuè Ténɡ

63 血藤的别名

大血藤(《草木便方》),活血藤(《天宝本草》),黄皮血藤(《四川中药志》),紫金血藤(《重庆草药》),气藤(《贵州草药》),香石藤、铁骨散、小血藤(《云南中草药选》)。

64 来源

为木兰科植物翼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藤茎或根。3~6月间,砍取藤茎,锯段晒干。

65 原形态

①翼梗五味子,又名:峨嵋五味子。

攀援灌木。当年生幼枝淡绿色,光滑无毛,上被白粉,五棱形,棱上具翅膜;一年以上者紫棕色,略呈方形至圆形,具狭翅或无翅,皮孔淡棕色,显明;芽鳞卵形,宿存于小枝基部。单叶互生,半革质;阔卵形或近于圆形,长9~11厘米,阔5~8厘米,先端尖尾状或短尖尾状,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具稀细齿;上面绿色,被少许白粉,下面淡绿,白粉较浓厚;叶柄红色,被白粉,长25~5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单生于叶腋间,径约15厘米,白色,花梗细长,长4~5厘米,基部有细小苞片1枚;萼片3,圆形,大小略等,淡绿色或黄绿色;花瓣3,形同萼片;雄蕊多数,花药白色,内向。雌花着生于长约7~8厘米的花梗上;花萼、花瓣与雄花相同;子房光滑无毛,花柱极短。果实圆球形,红色,长4~5毫米,具极短柄;种子棕**,常呈半圆形。花期5~6月。

生于林中或林边。分布四川、湖北、贵州、广西等地。

②华中五味子又名:楔药北五味子。

攀援灌木,长约5米余。小枝圆柱形,红褐色,无毛。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6~9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面苍白色,无毛花单生于叶腋,黄绿色,直径约15厘米;雄蕊10~15,花药楔状倒卵形,顶端微凹或平截。果实红色,卵状球形,长6~9毫米。

分布山西、陜西、甘肃、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

本植物的果实作五味子使用,商品称"南五味子",参见"五味子"条。

66 生境分布

主产四川、贵州等地。

67 性状

干燥藤茎呈圆柱形,粗壮;少有分枝。一般锯成长约30~60厘米的段落,径约2~6厘米不等。表面棕褐色微带**,皮质粗糙,但少里鳞片状者。质坚实,木质性强,切断面皮部呈棕红色或棕紫色,与木心紧密结合,木心坚硬,淡棕红色,有多数排列散乱的细孔。气味微弱。以条大、色红身干、无杂质者为佳。

68 炮制

水浸润透,切片,晒干。

69 性味

辛酸,温。

①《草木便方》:"温。"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微麻酸涩苦,无毒。"

③《重庆草药》:"辛,温,无毒。"

610 功能主治

养血消瘀,理气化湿。治痨伤吐血,肢节酸疼,心胃气痛,脚气痿痹,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①《草木便方》:"入血分,破瘀生新。疗损伤积血,止痰血,鼻衄,臌胀,金疮。"

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吐血;通气,又治恶毒。"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舒筋活络,通经破瘀。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调月经。"

④《贵州民间药物》:"治心气痛。"

⑤《四川中药志》:"通经活血,强筋壮骨。治五痨七伤,跌打损伤,风湿血痹,筋骨肢节酸痛及脚气,痿躄。"

⑥《贵州草药》:"除湿,理气止痛。治胃气痛。"

611 血藤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

612 注意

《四川中药志》:"血虚气弱的孕妇忌服。"

613 附方

①治痨伤吐血,喉头发痒,腰痛:大血藤一两,龙胆草五钱,血胆三钱。泡开水服。

②治贫血:大血藤一两,小血藤三钱,金樱根一两,黄精四钱,石豇豆五钱。煎水服。妇女加天青地白草一两,白指甲花三钱;男性加左转藤四钱。

③治吐血,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大血藤一两,小血藤一两,杜仲一两,木瓜一两,五加皮一两,鸡矢藤根一两。泡酒服。(①方以下出《重庆草药》)。

④治风湿关节痛:气藤二两。煎水服。(《贵州草药》)

⑤治神经衰弱,胃痛:香石藤根二至三钱。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614 摘录

《辞典》

7

英  文  名Sargentgloryvine Stem

别名血藤,红皮藤,千年健,大活血,五花血藤,红藤,赤沙藤,蕨心藤,活血藤,血通,血木通,穿尖龙,半血莲,过血藤,血灌肠,花血藤,黄梗藤,八卦藤,黄鸡藤,血陈根,红牛鼻陈,山红藤,五花七,五花血通,大血通,红血藤,黄省藤,鱼藤,红菊花心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木通科植物

性味归经苦,平。①《浙江民间草药》:“性平,味酸涩。”②《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无毒。”肝、大肠二经;《四川中药志》:“入肝、大肠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用药配伍配败酱草,清热解毒;活血消痈,配连翘:泻火清热;配苦参,清热解毒、祛风杀虫。

资源分布分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

 

古籍考证出自《简易草药》;《植物名实图考》:“大血藤,今江西庐山多有之。蔓生,紫茎,一枝三叶,宛如一叶擘分,或半边圆,或有角而方,无定形,光滑厚韧。根长数尺,外紫内白。有菊花心,掘出曝之,紫液津润。浸酒一宿,艳红如血。”

相关选方

①治肠痈,生于小肚角,微肿而小腹隐痛不止者是,若毒气不散,渐大,内攻而溃,则成大患:红藤一两许,以好酒二碗,煎一碗,午前一服,醉,卧之。午后用紫花地丁一两许,亦如前煎服,服后痛必渐止为效。 然后以当归五钱,蝉退、僵蚕各二钱,天龙、大黄各一钱,石礍蚆五钱(此草药),老蜘蛛二个(捉放新瓦上,以酒钟盖定,外用火煅干存性),共为末,每空心用酒调送一钱许,日逐渐服自消。(《景岳全书》) ②治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红藤二两,紫花地丁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风湿筋骨疼痛,经闭腰痛:大血藤六钱至一两。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风湿腰腿痛:虹藤、牛膝各三钱,青皮、长春七、朱砂七各二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⑤治肠胃炎腹痛:大血藤三至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⑥治钩虫病:大血藤、钩藤、喇叭花、凤叉蕨各三钱,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⑦治小儿疳积,蛔虫或蛲虫症:红藤五钱,或配红石耳五钱,共研细末,拌白糖食。(《陕西中草药》) ⑧治小儿蛔虫腹痛:红藤根研粉,每次吞服一钱半。(《浙江中医杂志》6:1959) ⑨治跌打损伤:大血藤,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处。(《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⑩治血虚经闭:大血藤五钱,益母草三钱,叶下红四钱,香附二钱。水煎,配红砂糖适量调服。(《闽东本草》) ⑾治血崩:红藤、仙鹤草、茅根各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参考出处《简易草药》,《植物名实图考》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