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时代,实封一千户食邑,一年出产多少石粮食(粟/黍/稷/麦皆可)?
荀悦《前汉纪·文帝二年》载有晁错复说上之言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作者不过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三百石。”一百亩产粟三百石,亩产粟3石。汉代的小亩比战国时期的周亩略小,合今市亩0228亩,折合今量就是亩产粟281市斤,高於战国后期的247市斤,比战国前期的亩产2058市斤就更高了。一户五人,有两名男丁耕作的劳动力,去耕耘一百亩地,可得到三百石,在三百多年後的东汉末年可能会更多,在人口和土地足够的情况之下,一千户(五千人→二千劳动力/户)╳一百亩=十万亩(一千顷田)
十万亩╳三百石/亩/年=三千万石
地租:三十税一(1/3)=一百万石
亩税(恒灵二帝年间):十万亩╳十钱=一百万钱
算赋(已成年人头税):112╳3╳1000=336000钱
口赋(未成年人头税):23╳2╳1000=46000钱
践更一月及徭戍三日:(2000+300)钱╳2╳1000=4600000钱
粮食:米、粟、麦、青稞、豆。
蔬菜:芹菜、白菜。
水果:桃、李、枣。
1、大米
大约在5万年前,在云南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稻属植物。
湖南道县与江西万年县考古发现,约一万三千多年前人类开始种植食用,新石器以前人类应该是口腔咀嚼全稻原谷。
稻谷的胚与糊粉层中含有近64%的稻米营养和90%以上的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食品。
2、粟(小米)
小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农作物之一,起源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属于“粟文化”。
3、白菜
白菜是我国原产蔬菜,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考证,在我国新石器时期的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遗址发现的白菜籽距今约有6000年-7000年。
白菜19世纪传入日本、欧美各国。
4、芹菜
芹菜,属伞形科植物,品种繁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大范围的种植面积,是中国人常吃的蔬菜之一,其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钙、磷、铁、钠等。
5、桃子
中国是桃树的故乡。公元前十世纪左右,《诗经·魏风》中就有“园有桃,其实之淆”的句子。《魏风》所指系今日黄河以北以及山西广大地区,园中种桃,自然是人工栽培的,植桃为园,则表明已有一定的种植规模。
果实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头等,核仁也可以食用。
-大米
-小米
-白菜
-芹菜
-桃子
1 神农尝百草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在远古时代,人类是靠采集打猎获取食物,以维持生命。
为 了叫人们不挨饿,有位叫神农的天神降临到人间,教人类怎样播 种五谷,用自己的劳动,保障有足够的生活资料。 神农是慈爱的天神,他长的是牛头、人身,力大无穷,他常 常帮助穷苦人家耕种,像牛一样,辛辛苦苦为人类服务。
人类跟 神农学会了种地,有了足够的粮食,从此不愁挨饿一事。可是, 不少人吃饱饭之后,常常会生病。
有的人患了病,很长时间也不 好,只能挺到死亡为止。 这类事情被神农知道之后,他感到很焦急,他不相信巫医问 卜,但他也没有治疗疾病的办法。
于是,他便与不少人商讨,怎 样才能把人们患的疾病治好,使他们摆脱疾病的困扰。他想了很 多办法,如火烤水浇、日晒、冷冻等等,虽然能使某些疾患的症 状有所缓解,但效果却不理想。
有一天,神农来到山西太原金冈一带,品尝草木,发现草木 有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他就将带有苦味的草,给咳嗽不止的人 吃,这个人的咳嗽立刻减轻不少;把带有酸味的草,给肚子有病 的人吃,这个人的肚子就不疼了。
神医尝百草是十分辛苦的事,不仅要爬山走路寻找草木,而 且品尝草药还有生命危险。神农为了寻找药品,曾经在一天当中 中毒0次,神农被毒得死去活来,痛苦万分。
可是凭着他的强壮 的体力,又坚强地站起来,继续品尝更多的草木。 大地上的草木品种多得很,数也数不清,神农为了加强品尝 草木的速度,使用了一种工具,叫“神鞭”,也叫“赭鞭”,用 来鞭打各种各样的草木,这些草木经过赭鞭一打,它们有毒无毒, 或苦或甜,或寒或热,各种药性都自然地显露出来。
神农就根据 这些草木的不同赋性,给人类治病。他在成阳山上,曾经使用神 鞭,发现不少疗效显著的草药,如甘草可以治疗咳嗽,大黄可以 治疗便秘,黄莲可以消肿等等。
所以对成阳山,后人管它叫神农 原,也叫药草山。 人类在世界上生活,所患的疾病很多,而神农所发现的草木 有治病功效的不多,他为了治疗更多的疾病,便不停地去品尝更 多的草木。
一次,他在品尝一种攀援在石缝中开小黄花的藤状植 物时,把花和茎吃到肚子里以后,没有多久,就感到肚子钻心地 痛,好像肠子断裂了一样,痛得他死去活来,满地打滚。最后神 农没有能顶得住,被这种草所毒死。
神农虽然被毒死,却用他的 生命,发现了一种含有剧毒的草,人们给它起名叫断肠草。
2 中考文言文阅读 神农尝百草的内容 作者是刘丹昔者,神农尝百草,一日三中毒;扁鹊不治六邪,华佗宁死阿瞒,仲景不做良相,时珍不恋太医,希波克拉底誓言震砾古今。
然则先贤不敌恶政,誓言竟成笑谈。何欤哉? 论者谓:国朝医政之改革,成少败多;医政之有司谓:成多败少。
余则谓:二者皆非也。夫改者,易也;革者,兵也,以兵革之凶付诸医政,大谬也。
医道,关天之政,活人之业也,只可润泽之,呵护之。弊端者,改良之;仁善之本陪固之,医者天职守正之。
如此则国不可卸其责,朝不可推其任。税赋之入,反哺于民者,天之道也。
富邦之民得免其医费,穷国之邦亦保其草民,凋敝如阿富汗、穷困如印度等竟得如此善政,则我朝煌煌泱泱,竟尔听任医政之恶乎? 是这个么?。
3 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神农尝百草的文言文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lǎn)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 。苍天补,四极正; 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后羿射日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貐yà yǔ、凿齿、九婴、大风、封豨xī、修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神农尝百草 民有疾,未知药石,炎帝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口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书上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
4 《山海经》中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是如何描述的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他牛首人身,是一位慈爱的天神。传说当时有丹雀 衔九穗禾飞过炎帝头顶,正好掉落了几颗,炎帝将这几颗稻谷拾起来,在合适的季节种 在田中,等禾苗成熟后又将其分给百姓,并教他们耕种的方法,从此人间有了农耕,告 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于是人们便称炎帝为“神农”。
炎帝不仅是农业之神,还是医药之神, 他有一条赭鞭,只要用它来鞭打各种各样的 药草,这些药草有无毒性、或寒或热的性状便能自然呈现出来,他便根据这些药草的不 同秉性,给人们医治百病,并从中挑选出能吃的草,教百姓种下,使食品日益丰富。有传说炎帝为了辨别各种药草的药性,曾经亲自去尝药草,一天之内就中毒七十佘 次,但幸好他的身体乃玲珑玉体,是透明的, 能看见五脏六腑,所以虽然中毒,却能一眼就能看出中毒在什么地方,从而对症下药, 找到解毒的药方。
但有一次,炎帝尝到一种剧毒无比的断 肠草,终于肠子烂断,无药可解,从而献出 了生命。还有人说炎帝在尝药时尝到了一种百足虫,这虫一吃到肚里,一只脚变成一条 虫,新变出来的虫的脚又变成虫,以致千变万化,变成了数不清的百足虫,从而杀死了 炎帝。
炎帝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幸去 世后,人们将他葬在湖南茶陵,代代祭祀,以 感念他的恩德。
5 历史上真有“神农尝百草”吗说起我们的历史,我们总是自豪地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 医学也习惯从神话传说开始讲述自己的历史,神农尝百草就是其中之一。
神农也就是炎帝,是中国的农神,他和伏羲、女蜗是古史传说中的“三皇”,与 “五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据《论衡》等古代文献记载,神农大约生活于原始 社会的农耕时代,当时的人过着茹毛饮血、采野果、食禽肉的原始生活,时常遭受 疾病虫毒的侵害。
到神农氏作为部落首领时,他感民生之多艰,始因天之时,分地 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播种五谷,于是就有了农业。 相传神农氏时代,人们还 发明了制陶技术,能制造斤斧等。
而神农氏与医药的发明有直接关系的记载主要见于《淮南子》、《帝王世纪》等 古籍,即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当时药食不分,神农率先尝百草,他使用了一种叫 “赭鞭”的神鞭,来鞭打各种各样的草,了解它们的色泽、性味等,熟知它们有无毒性,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并为之正名。
传说中神农氏还有一灵异的“药兽”, 为他衔百草。 神农不仅尝百草,据《路史》记载,他还优化了火的使用和促进了酒的发明。
优化火的使用,使人类开始注意饮食卫生,火的使用使得人们开始吃熟的食物,少 得腹泻一类的胃肠疾病,对保护人体健康、治疗疾病起到积极作用。 酒可以养生, 可以治病,神农氏促进酒的发明,改善了人类的养生治病条件,对增进人类的健康 长寿是有裨益的。
所谓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神农氏尝百草,最后也因此而身亡。传说神农 晚年,巡视南方,视察民情,为民治病,不幸误尝断肠草,中毒而亡,“崩葬长沙茶 乡之尾”,也就是葬在今天的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陂。
为纪念神农氏的伟大功勋,炎帝神农氏的子孙把他神化了,尊他为“农神”。中 药学的第一元典也冠以神农之名,被称为《神农本草经》。
那么,历史上真有这么一位叫“神农氏”的圣人吗?笔者认为这些故事显然有 太多的浪漫渲染。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与人类群体智慧的结晶分不开,圣 人的故事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是因为像神农氏这样的圣人是中华民族精 神的象征。
粮食:
最早有的是神农通过尝百草,找出了五谷。
五谷即粟(稷)、豆 、黍、麦、稻 。 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谷”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象稻、稷(jì计,即谷子)、黍(亦称黄米)等外面都有一层壳,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从壳的音来的。五谷原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
水果:
荔枝:本土水果历史悠久可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4447htm
柑桔,是桔、柑、橙、金柑,柚、枳本土水果http://baikebaiducom/view/1625htmre=1
香蕉 本土水果http://baikebaiducom/view/3907htmre=1
桂圆 本土水果http://baikebaiducom/view/46284htmre=1
柿子 本土水果http://baikebaiducom/view/37085htmre=1
红枣 本土水果http://baikebaiducom/view/42340htmre=1
李子 本土水果http://baikebaiducom/view/25544htmre=1
梨本土水果http://baikebaiducom/view/36989htmre=1
石榴:汉朝西域而来http://baikebaiducom/view/7136htmre=1
葡萄:汉时西域而来http://baikebaiducom/view/5119htmre=1
板栗http://baikebaiducom/view/38355htmre=1
核桃 汉时西域而来http://baikebaiducom/view/29311htmre=1
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http://baikebaiducom/view/16897htmre=1
注意樱桃只可引用土种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477htmre=1
二、唐时,已经有外国使者来中国,那时候已经引进了很多国外品种。
三、中国人很久以前就知道嫁接技术。
所以,古人是吃水果的,而且是经常吃。(例如:人面桃花相映红就说明桃子)但是没有现在的品种多而已。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思常作岭南人。也是证明。
李子
是蔷薇科落叶乔木李的果实,原产于我国,李在我国栽培历史至少3000年以上其品种繁多,花色各异。夏、秋果实成熟时,饱满圆润,玲珑剔透,形态美艳,口味甘甜,是人们喜食的传统果品之一。
李,李果也。――《说文》
北山有李。――《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http://baikebaiducom/view/36989htmre=1
我国是梨属植物中心发源地之一,国内栽培的白梨、砂梨、秋子梨都原产我国。根据“诗经”、“齐民要术”等古籍记载,我国梨树栽培的历史在4000年以上。梨树是我国南北棃,梨果也。——《说文》
楂棃姜桂。——《礼记·内则》
各地栽培最为普遍的一种果树
我国梨产量最多的省是河北、山东、辽宁、江苏、四川、云南等。主要梨产区有山东烟台,栽培品种为黄县长把梨、栖霞大香水梨、莱阳慈利、莱西水晶梨和香水梨;河北省邯郸、石家庄、邢台一带,主要品种为鸭梨、雪花梨;辽宁省绥中、北镇、义县、锦西、阜新等地主产秋白梨、鸭梨和秋子梨系统的一些品种;安徽省砀山及周围一带为酥梨产区;山西高平为大黄梨产区,原平则以黄梨和油梨为主载品种;甘肃兰州以出产冬果梨闻名;四川的金川雪梨和卷溪梨;新疆的库尔勒香梨和酥梨,烟台、大连的西洋梨也都驰名中外。
http://baikebaiducom/view/117811htmre=1
我国是柑橘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柑橘资源丰富,优良品种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柑桔原产中国。
古籍《禹贡》记载 4000 年前的夏朝,我国的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生产的柑桔,已列为贡税之物。到了秦汉时代,柑橘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史记·苏奏传》(西汉司马迁著)记载:“齐必致鱼盐之海,楚必致桔柚之园”,说明楚地(湖北、湖南等地)的柑桔与齐地(山东等地)的鱼盐生产并重。
唐宋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柑橘产区域分布与我国现代柑桔分布范围大致相同。宋代欧阳修等撰著的《新唐书地理志》中列举了现在的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及安徽、河南、江苏、陕西的南部,向朝廷纳贡柑桔。当时,凡气候适宜栽培柑桔的地方,户户栽桔,人人喜食。
唐代诗人岑参在诗中吟道,“庭树纯栽桔,园畦半种茶”。唐代韦应物有诗云:“怜君卧病思新桔,试摘犹酸亦未黄”。明清时期,柑桔业已发展到商品生产时代。清代著作《南丰风俗物户志》记载江西南丰等地,整个村庄“不事农功,专以桔为业”。《闽杂记》(清施鸿保著)记迷了福州城外,“广数十亩,皆种柑桔”。《岭南杂记》(清吴震方撰)记载:“广州可耕之地甚少,民多种柑桔以图利。
湖南石门,种植柑桔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就在故里写下了《桔颂》名篇。据研究,柑桔起源于我国云贵高原,途经长江而下,传向淮河以南。长江下游,直到岭南地区。经过我国人民长期栽培。选择,柑橘成了人类的珍贵果品。 15 世纪,葡萄牙人把我同甜橙带到地中海沿岸栽培,当地称为“中国苹果”。后来,甜橙又传到拉丁美洲和美国。 1821 年,英国人来我国采集标本,把金柑带到了欧洲, 1892 年,美国从我国引进椪柑,叫“中国蜜桔”。英语把柑和桔总称“曼达宁”(Mandarin),其原意就是”中国珍贵的柑”。温州蜜柑,是唐代日本和尚田中间守来我国浙江天台山进香,带回柑桔种子,在日本鹿儿岛、长岛栽植,变异选择而来。现在,柑桔栽培遍及五大洲,而以巴西、美国、中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摩洛哥、墨西哥、以色列、南非,阿尔及利亚、埃及、希腊、土耳其、阿根廷、印度、澳大利亚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居多。
蔬菜:
古代人常吃的粮食主要是五谷
五谷即粟、豆 、麻、麦、稻 。 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谷”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象稻、稷(jì计,即谷子)、黍(亦称黄米)等外面都有一层壳,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从壳的音来的。五谷原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
水果
1,有中国本土的水果如:桃、李、杏、桔子、梨、酸梅、胡桃等(注:1972年发现距今约7000多年磁山文化遗址胡桃的出土,修改了所谓汉代张骞引自西域的说法。)
2,张骞等人从西域引进的葡萄、石榴等
柰,也是古代水果名,究竟是什么,还有争议多数学者认为柰就是后来的绵苹果,即中国苹果的古称。
菜
蔬菜自上古时代便已成为人类的食物。《诗经》里提到的132种植物,其中作为蔬菜的就有20余种,随着时代变迁,其中部分品种已退出蔬菜领域,成为野生植物,如荇、苕、苞之类。 战国及秦汉时期,我国人民食用的主要蔬菜有5种。葵,称为“百菜之主”,现在有的地方称冬寒葵或冬寒菜,植物分类学上称冬葵,因口感及营养欠佳,唐以后种植渐少,明代已很少种它,并不再当蔬菜看待。藿,也是先秦时的主要蔬菜,它是大豆苗的嫩叶,如今极少拿来当菜吃了。韭、葱、蒜是现在常用来调味的蔬菜,在古代蔬菜中独成一属。《汉书·召信臣传》中记载太宫园在温室生产葱、韭的情况,并把这样培育出来的韭菜叫“韭黄”。此外,还有萝卜、蔓青等根菜类,现时萝卜的许多优良品种在秦汉时便已培育出来。蔓青早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就有“菜之美者”的盛誉,古时蔓青还可以顶粮食之用。 现在常见的蔬菜如茄子、黄瓜、菠菜、扁豆、刀豆等都是在魏晋至唐宋时期陆续从国外引进来的。茄子,原产于印度和泰国。黄瓜原产于印度,传入我国时比茄子晚些,初名叫胡瓜,现在有的地方还保留这种叫法。菠菜是唐代贞观年间由尼波罗国(今尼泊尔)传入的,最初叫波棱菜,后简称菠菜。扁豆原产于爪哇,南北朝时传入我国。刀豆原产于印度,唐代传入我国。
宋代以来,我国蔬菜的种植和食用就更加广泛了。除了从国外引进外,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自行培育出一些极为重要的蔬菜品种,如菱白和白菜等,种植蔬菜的技术也有进步,苏东坡有诗云:“渐觉东风料峭寒,青篙黄韭试春盘。”可见,当时民间也可以在春天吃到新鲜的蔬菜了。 到元、明、清以来,又陆续有一些品种加入我国菜谱中来。胡萝卜原产于北欧,元代由波斯传入。辣椒和西红柿的传入时间还要晚些。西红柿虽由欧洲传入我国,但它的祖居地却是南美洲的秘鲁。西红柿原名叫狼桃,秘鲁土著人刚发现它时,以为它有毒,还不敢吃呢。进入清代末期,我国现有传统蔬菜品种基本上都出现了。
过去这样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物的来源就是粮食,蔬菜、瓜果不算的。现在加了个“食以粮为重”,有资料表示现在的食物80%来源于粮食。过去粮食就是五谷,主要是南方大米、北方小米、小麦、高粱和玉米。康熙后,水稻才进了北方,由于水利的原因过去小麦的产量特少, 也大都是春小麦
黍与粟区别很明显:
第一:粟就是谷子,穗主要是棒状的,黍穗非常松散,还有就是粟的成熟期比较晚。
第二:黍非常早熟,黍的种子表面以红褐色为多,也有少量为浅**,表面非常有光泽,粟则没有光泽,以浅**为主。
第三:米质方面,均为**,粟颜色较浅,黍颜色较深,从粘性方面无法区分,都有粘和不粘度品种。
黍: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线形,子实淡**,去皮后叫黄米,煮熟后有黏性。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古代用黍百颗排列起来,取其长度作为一尺的标准,叫黍尺。黍可以酿酒、做糕等。
粟:俗称小米。古代的粟是黍、稷之类粮食的总称。粟的粮食古农书称为粱,糯性粟为秫。甲骨文“禾”即指粟。后来人们把一种比较细的梁叫做粟,北方人把粟米叫做小米。简单区分为:穗大、毛长并且粒粗的是梁,穗小、毛短并且粒细的是粟。苗和茅草相似。粟现在还在种植。
扩展资料
黍类是禾本科一类种子形小的饲料作物和谷物。亚洲或非洲可能在很久以前前就已有栽培。在距今8200年前的中国甘肃秦安大地湾一期遗址F374号房基西南角下面,就曾发现了已碳化的粮食作物黍和油菜籽的残骸 一般株高03至13米(珍珠黍可高达15至3米)。
穗状或总状花序,也有圆锥花序。除珍珠黍外,种子脱粒后谷壳不脱落,去皮后常呈奶油白色。黍类在亚洲很多地区、俄罗斯和西非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美国和西欧主要作为牧草或用来制干草,但在中世纪的欧洲也作为主要谷物。
黍类有很多种,如珍珠黍(是印度和非洲的普通粮食,适于贫瘠干燥土壤)、扫帚黍(在美国作为饲料,在亚洲和东欧供食用)、谷子(也称小米或粟,北美和欧洲西部作为干草种植,在中国等亚洲国家是重要粮食作物)、指黍(南亚和非洲部分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日本黍(种植于日本和美国,用于制干草)等等。
黍类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蛋白质含量约6%至11%,脂肪约15%至5%。黍类味浓,不能制膨松面包,主要用于小面包干及做粥或饭。世界年产量约3000万吨,主要生产国是印度、中国、尼日利亚和俄罗斯。
黍,是中国小杂粮的一种,一年生粮食作物,成熟以后是金**,在中国的北方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山西大同,忻州一代。黍去皮以后,叫黄米,此种米有黏性,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做粽子的原料之一,此外黍磨成面粉以后还是做油糕的原料。
参考资料:
中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我国及世界上一些国家认为中国是水稻起源国,有五千多年的种植史,但印度、泰国有异议。在《管子》、《陆贾新语》等,均有约在公元前27世纪的神农时代播种"五谷"的记载,稻被列为五谷之一。关于"禹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的记载,表明公元前21世纪,中国人民就已经开始和自然作斗争,疏治"九河",利用"卑湿"地带发展水稻。距今约4200余年前,水稻栽培已从长江中下游推进到黄河中游。
以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唐宋六百多年间,江南成为全国水稻生产中心地区,为生产基地,京能军民所需大米全靠江南。当时由于重视水利兴建、江湖造田、改进、土壤培肥、稻麦两熟和品种更新等,江南稻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拼作栽培体系。中国稻种资源丰富,传说顺治皇帝对水稻种植有大的推广,将水稻推广到长城附近,并且产量提高,到明末清初《直省志书》中所录16个省223个府州县的水稻品种数达3400多个。另外在育秧、水肥管理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进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继承和发展过去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技术,使稻作生产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至1984年全国水稻栽插面积达3317.8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为5370.0千克,总产量达到17825.5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加约29%、170%和266%。
大跃进时,全国各地每个乡村都开始试验种植水稻,虽都有成功,奈何水利限制,难以大面积推广。
目前国际公认小麦原产地是在西亚,大约四千多年前通过新疆引入我国。中国小麦发现最早遗址是在新疆的孔雀河流域,也就是我们长说的楼兰,就是在楼兰的小河墓地发现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麦。 内地发现出土的小麦,最早在三千多年,也就是商中期和晚期左右,但是不是很普遍。小麦普及还是汉代以后事情了,关键一点就是战国时期发明石转盘在汉代得到推广(材料来源于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得以使小麦可以磨成面粉。
小麦主要在北方种植,在南方种植发展还是得于南宋时期北方人大量南迁,对南方麦需求大量增加而造成的。到明代小麦种植已经遍布全国,但分布很不平衡,《天工开物》记载北方“齐、鲁、燕、秦、晋 ,民粒食小麦居半,而南方闽、浙、吴、楚之地种小麦者二十分而一。
本文2023-08-03 17:41:0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