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李杲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2收藏

古籍中的李杲简介,第1张

李杲为金代著名医学家 ,金元四大家之一 。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张元素的弟子。临床上善用温补方法调理脾胃,后世称以他为代表的学术思想为补土派。明·高武的《针灸聚英发挥》辑录“东垣针法”一篇,推崇其在针灸学术上的见解和经验。李杲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李杲出身富豪之家,自幼沉稳安静,极少言笑,十分喜爱读书。李杲20多岁时,他的母亲患病,请了许多医生前来,治疗无效,也就糊里糊涂地病死了。这件事对他的触动极大,从此便立志学医。他听说易州的张元素的名声很大,便携重金前去拜师学医。由于他有很深的文学功底,学习得很快,几年以后,就已经学得很好了。李杲生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时有瘟疫流行,他见到许多人患了“大头天行”的病,头大得像西瓜一样,非常痛苦,便潜心鉆研《内经》、《伤寒》等书,终于研究出了一张方子,治疗此病非常有效,后来,他将这张方子刻在木碑上,插在人来人往的热闹地方,病者抄了回去,几乎没有治不好的。有人还将这张方子刻在石碑上,以便流传更广,当时人们都以为是神仙留下的神方,李杲也就有了“神医”之名。他精通医术,但并不行医。而每次为人治病,疗效甚佳,常给亲朋看病开方,对于治疗十分有心得,尤其对中焦脾土在治疗中的意义有独到的见解,他的老师,易水学派的张元素就很重视脾胃。他的学说就充分地继承了这一点。李杲是富家子弟,平时交往的多是一些上层社会的有钱有势的贵人,他们养尊处优,膏粱厚味,易伤脾胃,所患疾病多属此类。另外,当时适值元兵南下,战乱频繁,人民在饥饿、惊慌、忧愁中生活,大多起居饮食没有规律,也很易伤脾胃。鉴于此,他认为只读古方是不够的,必须面对新的社会现实,分析病人的特点来研究方药,这些也是他建立脾胃学说的社

详见百科词条:李杲 [ 最后修订于2015/11/7 15:29:03 共130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1、《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2、《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3、《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4、《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

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在李时珍出版《本草纲目》之前,该书一直是被看作是最权威的医书。

5、《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参考资料:

-黄帝内经

参考资料:

-难经

参考资料:

-金匮要略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

参考资料:

-伤寒杂病论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主义辨证思想。

《黄帝内经》成书于大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 她的博大精深的科学阐述,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的科学成就。令人颇感惊讶的是,中华先祖们在《内经》里的一些深奥精辟的阐述,虽然早在2000年前,却揭示了许多现代科学正试图证实的与将要证实的成就。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医家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均深受《内经》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无不刻苦研读之, 深得其精要,而终成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医。

《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 试想,大略700年前,欧洲鼠疫暴发, 有四分之一的欧洲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虽也有瘟疫流行, 但从未有过象欧洲一样惨痛的记录,中医药及《内经》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所以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我们每一位龙的传人都应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医学而感到骄傲,为我们的杰出的祖先而感到自豪,并为沉睡了两百年的祖国中医的现代化及世界化而做一些诚挚的努力, 因为仅有极少数人的努力是不足以推动这个伟大的事业的!可以预见,只有当伟大的中医真正复兴的那一天才将是整个中华民族真正意义上复兴的那一天!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原书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每部分各为81篇,共162篇《素问》主要论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灵枢》的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

《素问》,在汉魂、六朝、隋唐各代皆有不同传本。为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王焘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1)齐梁间(公元6世纪)全元起注本,是最早的注本,但当时其中的第六卷已亡佚,实际只有八卷。这个传本先后被唐·王冰、宋·林亿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后失传。(2)唐、王冰注本,唐·宝应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注本为底本注《素问》,将已亡佚的第七卷,以自称得自其师秘藏的七篇“大论”补入,到北宋·嘉佑·治平(1057~1067)年间,设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础上进行校勘,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雕版刊行,而定型。

《灵枢》,亦称《九卷》、《针经》、《九灵》、《九墟》等。汉魏以后,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针经》传本佚文与古本《灵枢》传本佚文基本相同,说明为一共同的祖本。但与南宋史崧发现的《灵枢》传本(即现存《灵枢》传本)则不尽相同。史载北宋有高丽献《针经》镂版刊行,今无书可证。至南宋初期。《灵枢》和《针经》各种传本均失传。绍兴二十五年(1155),史崧半其家藏《灵枢》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扩展为二十四卷,附加音释,镂版刊行。至此,《灵枢》传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种传本,而一再印行,流传至今。

《难经》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其中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62~68难论俞穴;69~81难论针法。书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7个冲要部位)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名目,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有多种刊本和注释本。

张仲景《伤寒论》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著。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三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张仲景《金匮要略》

汉代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是仲景创造辨证理论的代表作。古今医家对此书推崇备至,称之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书名“金匮”,言其重要和珍贵之意,“要略”,言其简明扼要之意,表明本书内容精要,价值珍贵,应当慎重保藏和应用。

《金匮要略》妇人三篇,论述妇人妊娠、产后、杂病脉证并治,内容丰富。共有原文45条,载方40首,病种包括了经、带、胎、产、杂病。篇中对妇产科病的辩证论治严谨,治法、剂型多样,已具中医妇产科学的雏型,为后世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唐本草》亦称《唐新修本草》,有时简称《新修本草》,是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编修成功的,由唐朝政府颁行,这是国家颁定药典的创始。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而外国最早的药典--牛伦药典是1546年由牛伦堡政府刊行的,经《唐本草》晚九个世纪,所以《唐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新修本草》原指三部分文献而言,即《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据多数文献记载以上三部分共五十四卷;《本草》二十卷,《本草目录》一卷、《药图》二十五卷、《药图目录》一卷、《图经》七卷。《本草》部分是讲药物的性味、产地、采制、作用和主治等内容,《药图》是描绘药物的形态,《图经》是《药图》的说明文。《图经》和《药图》早已失传,无可考见。仅有《本草》这一部分,宋朝以后虽也不再流传,如今只有残卷本,但其内容绝大部分保留在后世本草中,仍为人们所重视,所以我们现丰所说的《新修本草》实际就单纯指《本草》这一部分内容而言。

《新修本草》本书共载药850种,比《本草经集注》增加药物114种。对每味药物的性味、产地、采收、功用和主治都作了详细介绍。在编纂体裁上有所创新,为了便于采药和用药时的正确辩认,除传统用文字记述的《本草》外,还首创详细绘画《药图》,且以《图经》加以说明的方式,后者约占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

《新修本草》是一部以政府名义编纂的药典,是一部承前启后的巨大著作。此书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药物学更向前发展。

李时珍《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7年编成。全书52卷,约200万言,收药1892种(新增374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是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共收录了中药一千八百三十二种,共五十二卷。

在药物解说方面,本草纲目包括八个部分:

释名,罗列典籍中药物的异名,并解说诸名的由来;

集解,集录诸家对该药产地、形态、栽培、采集等的论述;

修治,介绍该药的炮制法和保存法;

气味,介绍该药的药性;

主治,列举该药所能治的主要病症;

发明,阐明药理或记录前人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正误,纠正过去本草书中的错误;

附方,介绍以药为主的各种验方及其主治。

李时珍根据古籍的记载和自己的亲身实践,对各种药物的名称、产地、气味、形态、栽培、采集、炮制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严密的考证,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他在书中介绍和考证了许多来自南亚的药物,并广征佛书,给其中许多药物注出了梵文译名,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吴鞠通《温病条辨》

吴塘,字鞠通,江苏淮阴人(1758-1863),清代著名医家。他19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他心中悲愤,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感到为人子而不懂得医学,就无法尽孝,于是他立志学医。4年后,他的侄儿患了喉疾,请了大夫以后,使用冰硼散吹喉,可病情反而加重了,又请来几位大夫,胡乱治了一番,竟然全身泛发黄疸而死。吴鞠通当时学医未成,深感锥心疾首,他的境遇竟与汉代张仲景感于宗族数百人死于伤寒而奋力钻研极其相似。吴鞠通发奋读书,精究医术,终成温病大家,是温病学派的最高成就。

他曾在北京检核《四库全书》,得见其中收载了吴又可的《温疫论》,深感其论述宏阔有力,发前人之所未发,极有创见,又合于实情,便仔细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对叶天士更是推崇,但认为叶氏的理论“多南方证,又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于是他在继承了叶天士理论的基础上参古博今,结合临证经验,撰写了《温病条辨》5卷,对温热病学说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他认为温病有9种,吴又可所说的温疫是其中最具传染性的一种,除此之外,另外还有其他八种温病,可以从季节及疾病表现上加以区分,这是对于温病很完整的一种分类方法。书中创立了“三焦辨证”的学说,这是继叶天士发展了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之后,在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上的又一创举。“三焦辨证”法:就是将人体“横向”地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以心肺为主,中焦以脾胃为主,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及膀胱。由此创立了一种新的人体脏腑归类方法,此法十分适用于温热病体系的辨证和治疗,诊断明确,便于施治。而且确立了三焦的正常传变方式是由上而下的“顺传”途径,“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始上焦,终下焦。”因而,由传变方式也就决定了治疗原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降不安;治下焦如沤,非重不沉。”同时,吴氏对《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同样采取了积极采纳的态度,认为“伤寒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须横看;本节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竖看。”这些理论,虽然从立论方式和分析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实际上仍是对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法的继承,并对其进行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对疾病变化的认识上,是可以权衡协调的,二者并无矛盾之处。同时,三焦辨证法也完善了叶天士卫气营血说的治疗法则。叶氏的《温热论》中没有收载足够的方剂,而吴鞠通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在《温病条辨》当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象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等等,都是后世医家极为常用的方剂。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方子,《温病条辨》方占十之八九。

吴塘对中医学的贡献,在于对中医立法上的革新和理论上的完善,尤其对于温热性疾病的治疗,他对于理论的发挥和留下的诸多方剂,可以说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划分中医“四大经典”的时候,有一种划法,就是将吴氏的《温病条辨》与汉代的《黄帝内经》、《伤寒论》和《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中医比读的“四大经典”。可见该书在中医理论发挥上的重大意义。吴鞠通,是中国医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具有建设性的代表人物之一。

风池穴出自《灵枢·热病》篇,别名热府,属足少阳胆经,为手、足少阳,阳维和阳跷脉之会,是临床最常用的穴位之一。据文献记载,风池穴可主治多种疾病,尤其对风邪引起的疾患更佳。临床应用也很广泛,如治疗感冒、头痛、颈椎病、三叉神经痛、高血压、中风、神经衰弱、癫痫、视神经萎缩、近视、耳鸣、足跟痛等。关于风池穴的针刺角度和进针深度,各家说法不一。多数古籍记载风池穴宜直刺3-7分,《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提出可针1寸2分,《循经考穴编》提出透刺1寸5分。

上海市名中医严君白教授认为:针刺或艾灸(间接灸)风池穴,可以振奋人体一身之阳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阳气盛,气血通,风寒之邪自然容易消散。因此,风池穴的临床运用绝不限于上述这些疾病,只要患者出现阳气不足、正虚邪恋的证候,都可以从风池穴入手。

严教授对风池穴常施以下7种刺法。

常规浅刺法

1针尖向鼻尖方向斜刺,主治多种疾病。 用15寸毫针向鼻尖方向刺入05-10寸。感应要有局部酸胀,或向头顶、颞部、前额及眼眶扩散,可主治各种头痛、颈性眩晕、耳性眩晕、感冒、不明原因的发热、过敏性鼻炎、副鼻窦炎、耳鸣、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癫痫、颈淋巴结肿大、甲状腺功能紊乱等多种疾病。鼻为肺之窍,向鼻尖方向针刺可增强其祛风散寒、宣肺解表、宣通鼻窍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效果更为显著。

特殊深刺法

2针尖斜向内上、对侧眼窝方向深刺,主治头面部疾病。 取25寸毫针,用小幅度捻转法,向对侧眼窝方向靠颈椎深刺,可达2寸以上,针尖所到之处相当于眼窝下1寸。此时多出现较强的针感,循胆经向上,传至耳颞部及头顶部,再向前传至前额,直抵眼部。患者得气后,可感到头痛、头晕、头沉、目眩、面痛、耳塞等症状减轻或消除。

3针尖向同侧鼻旁平直刺入,治疗中风后遗症。 刺法同2,针尖所到之处相当于

眼窝下23寸,针感或同2,或向上、下肢及躯干传导。对于中风后偏瘫或半侧肢体麻木等疗效较好。

4针刺向咽喉方向,主治假性延髓麻痹等症。 取2寸毫针向咽喉方向刺入15-2

寸。风池穴深层解剖示丰富的血管、神经分布,故针刺可改善椎动脉供血。另外,风池为胆经要穴,“胆主决断”,向咽喉方向深刺,可增强其醒脑开窍,通利咽喉之功效。

5针刺方向微向外(颞侧),主治偏头痛、重度失眠等症。 取3寸毫针,针刺方向对喉而稍向外,进针25寸,针感向头部同侧阳白穴放射。风池穴向外斜刺,直达病所,有行血祛风止痛之功效,不仅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偏头痛效果显著,对肝阳上亢、瘀血阻滞、痰浊上扰、气血亏虚之头痛亦有极好的疗效。

6针尖向同侧口角下方刺入,治疗躯干、颈项、四肢以及咽喉、气管等疾患。 针刺向同侧口角下方,过颈椎,深度可达2-3寸,针尖所到之处,相当于眼窝下33寸,此时针感除循胆经上传外,向下可达同侧上、下肢和躯干,局部可传到喉部附近。

透刺法

7针向对侧风池(风府)透刺,主治颈椎病等症。 取25寸毫针向对侧风池(风府)透刺,进针15-2寸。向对侧风池(风府)透刺,类似于颈椎夹脊穴,可疏通经脉,调和气血,改善脑供血,故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更为显著。

严教授经验:施针者宜气定神闲,抱元守一,仔细感觉针下气血之流动和患者的反应,深刺进针后若无针感,可退针稍变方向再刺入,随着针刺的逐渐加深,可出现第1次针感(浅刺),第2次针感(深刺),后者较前者更为强烈。深刺法对顽固性疾病疗效较好。但是,在进针时,要时时与患者沟通,针感过于强烈的,或患者有眩晕、恶心、出冷汗、心悸等不适症状出现时,要及时停针。

风池穴的安全深度

针刺风池穴不当所致医疗事故,虽然不及风府、哑门两穴多,但也有报道。针刺过深,位置偏斜可以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风池穴的中间深部为生命中枢——延髓,如针刺不当,可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对于风池穴的安全深度,人体解剖学家也做了很多研究。

杨占林《关于风府、哑门、风池穴直刺深度的研究》结果表明:针向对侧眼球方向1-2寸,无进颅危险;②针向前方直刺和针向鼻尖同样深度,以及左右透刺(横刺)更深(50-75mm),亦无进颅危险;③针向对侧耳屏或耳屏前缘方向,最易进入颅腔,此方向与椎动脉从枕骨大孔进颅腔方向相对应。针向对侧耳屏至颅腔的深度如下,左风池(向右耳屏):男性均值(4121 382)mm,女性均值(4388 461)mm;右风池(向左耳屏):男性均值(4121 36)mm,女性均值(4319 471)mm。安全深度应在此范围内。但数据只作为参考,临床运用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考虑个体差异,对瘦人适当减少进针深度,经验不足者还可使用艾灸和推拿手法,假以时日,也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严教授在实践中总结:风池穴的进针方向、深度不同,针感将随之而异,所获效果亦不相同,换言之,要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应采用不同的进针方法。想要验证是否达到治疗要求,则需通过“气至病所”的客观反映来判断。

头皮针的理论研究和应用

编者: “方氏头皮针”是方云鹏在医疗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新型针刺疗法。因方医师在蓝田县工作时第一次提出,故“头针”被人们誉为“蓝田头针”。1976年,考虑到头针,主要只是在头部的“头皮”部分针灸,故又改名头皮针,为了有别于兄弟省市同期出现的头针等,也方氏将其更名为“陕西头皮针”陕西头皮针的创始人名方云鹏,方氏原本在德国人在中国开办的九年制医学院学习,打下降扎实的西医基础,解放初被称为“西安一把刀”。后在1958年因一特殊病例,开始注意头部具有特殊功能穴位的研究。1969年下放农村时开始对头皮针(当时叫“头针”)的大量使用及研究推广。1976年,考虑到头针的进针部位以头发覆盖的头皮部为主,方氏正式将自己创立的头针治疗体系命名“头皮针”。在头皮针的研究中,方氏提出的伏脏伏象理论是对中医脏腑辨证以及形象理论的深入发展。它完善了总经络中枢与末稍经络中枢的理论,这一理论是对传统经络理论的补充与发展。因其有独到的功效,方氏头皮针理论获得了国家 科技 进步三等奖。

方云鹏简介:

方云鹂,男,河南省淮阳人,生于1909年。193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早年从事西医外科工作。1948年开始自学中医针灸,I952年进修于中央卫生部针灸实验学习班,1958年10月在西安市《卫生通讯》上发表了题为《试用针灸代替止痛药和强心剂》的论文,先后编著《针灸万年历》、《针灸日历》、《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环钟图及其应用》等书。并将《针灸万年历》改编成BASICI程序,输入微型电子计算机,方氏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病,对“头皮针”等新的针灸方法,深入研究并在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均已著书出版。

一、学术特点和医疗专长

在临床实践之中,方氏发现头部存在着未被经络学说和神经学说包括的穴区。经过数以万计的患者,150多种疾病的治疗观察,使头皮针穴区不断完善, 共发现7个穴区,21个可用于治疗疾病的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在头皮表面的投射区,并对其理论作了一些探讨。

1穴区定位及主治

(1)伏象:其穴区形似伏于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之上的人体自身缩影。

①头颈部:冠状点前约长3 cm,宽2cm,其中头长、宽均2 cm,颈长宽均1cm。

②上肢:由冠矢点沿冠状缝至蝶顶缝(翼点),其长11cm,其中由冠矢点至伏象肩2 cm,肩至肘35cm,肘至腕35cm,腕至手指尖2 cm。(左右上肢相同)。

③躯干:由冠矢点至人字缝尖共长1401X1,分为背、腰、臀三 部分。背部长6cm,宽3cm(分上、中、下三部,各占2cm)。腰部长4cm、 宽2 cm(分上下腰各长2cm),臀部长4 cm,宽3cm,分上下臀,各占2cm。

④下肢:由人字缝尖沿人字缝向下至星点,共长9 cm,分髋、膝、踝三点, 由人字缝尖至髋长15cm,髋至膝3 cm,膝至踝3cm,踝至足趾尖15cm。

伏象主治:神经系统、血管系统、运动系统疾病。如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 痛、偏头痛、耳聋、耳鸣、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周围神经炎、脑炎后遗症、脑震荡、神经衰弱、癫痫,失语、植物神经紊乱、偏瘫、高血压病、低血压病、冠心病、心律紊乱、腰肌劳损、乳腺炎、眩晕证等。

(2)伏脏:是横伏于前发际部位的左右半侧人体内脏、皮肤缩形图。其头 向额正中线,足向额角,分上、中、下三焦,总长65cm。①上焦:包括横膈 以上的胸部内脏、上肢、皮肤感觉和大脑思维,共占3 cm。上焦的前2 cm为头 颈部,其宽为发际上1cm,下05cm。从额正中线旁开2cm,前发际上2 cm作为一点,再以额前发际正中线旁开1cm,其上35cm作为一点,两点连线即伏脏 上肢部位,分为下、上臂及手部,约各占05001。上焦之后1001,发际上2 cm, 下05cm宽为胸部。②中焦:脐以上膈以下内脏及躯干皮肤感觉,长15cm,发际上宽15cm,下宽05cm。③下焦:脐以下内脏皮肤感觉,、生殖系统,共长2cm。其下焦之前15cm,际上15cm,际下05cm的小腹、臀、髋部。下焦之后05cm,际下1 cm为膝至踝部,际下1 cm再向下05cm处为足部(左右侧穴区相同)。

伏脏主治:内脏和皮肤异觉疾病,对全身的痛、触、冷、热、麻、痒、紧束 感之类尤为显著。如胃痉挛,胆囊炎,腹泻,痛经,肠绞痛,月经不调,三叉神 经痛,自汗,心悸,植物神经紊乱,内分泌紊乱,皮肤褒瘅症,荨麻疹,神经性 皮炎,酒渣鼻,牛皮癣,湿疹,过敏性鼻炎等。

(3)倒脏、倒象:位于大脑皮质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在头皮表面的投影区,即中央沟前回和中央沟后回在头皮表面的功能定位区。其主治感觉、运动中枢功能异常疾病。

(4)21个穴位。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在头皮表面的投影区。①说话--运动性语言中枢投影区,主治:运动性失语、发音困难、口吃、舌肌麻痹、假性球麻痹、唇肌麻痹、大脑发育迟缓、舌颤等。②思维--位于左右额骨隆突之间。主治:智力减退、呆滞、癔病、幻听、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头痛、高血压、共济失调、神志不清、神经官能症、胃溃荡等。③书写--书写中枢投影区,主 治:舞蹈病、震颤、麻痹、失语、失血症、高血压、低血压、肺气肿、皮层性浮 肿等。④记忆--识字和阅读中枢投影区,主治:失读症、记忆力减退、头 痛、头晕、耳鸣、心惊、腰酸腿痛、遗精、失眠、头昏头木、浮肿、气短、大脑 发育迟缓、脑炎后遗症等。⑤信号一信号中枢投影区,主治:感觉性失语症、癫痫、失眠、神经性头痛、癔病、精神病、理解力减退、健忘性失语、大脑 发育迟缓。⑥运平--运动平衡中枢投影区,主治:失语证、末梢神经炎、震 颤性麻痹:脑血管意外、共济失调、指端红痛症、风湿性关节炎。⑦视觉--视觉中枢投影区,主治:视觉障碍、幻视、视野缺损、视网膜炎、角膜斑翳、青光眼、视神经乳头炎、玻璃体混浊、急慢性结膜炎、白内障、眼睑痉挛、头痛、 头昏、头晕、鼻妞。⑧平衡--平衡中枢投影区,主治:偏瘫、眩晕、全身性 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巴金森氏综合征、语言障碍等。⑨呼循--呼吸、循环中枢投影区,主治:心肺机能失常引起的咳嗽、气喘、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心律不齐、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等。⑩听觉--听觉中枢投影区,主治:神经性耳聋、耳鸣、眩晕癫痫、幻听、同侧偏 盲、髙血压、目痛、癔病、腹内胀满等。⑪嗅味--嗅觉、味觉中枢投影区, 主治:嗅味觉迟钝、嗔味觉障碍、急慢性鼻炎、癫痫、记忆力减退、头晕、偏头痛、流诞、感冒、湿瘆、牛皮癖等。

注:以上穴位,除“思维”外,其余均为双侧对称。

2取穴与配穴方法

(1)相应取穴:机体某部有病,即在伏象、伏脏、倒脏、倒象的相应部位 取六,如腿病,取伏象或伏脏的下肢相应部位。

(2)仿体取穴:是根据经络、脏象以及阴阳五行辨证取穴理论,摹仿体针 取六的各种方法,在“伏象”、“伏脏”、“倒象”、“倒脏”上精细应用,进行高度 集中施治的取穴法则。如:胃脘胀痛、呕吐,可在“伏脏”中焦胃取穴,亦可在 伏象的“中脘”穴相应部位取穴。

(3)特定取穴:即据中枢穴具有的主治作用取穴。如耳鸣耳聋取听觉穴。

(4)米式取穴:就是在伏象、伏脏等左右肢体对称,或重叠,或交叉取穴。

(5)配穴方法:①“伏象”和“伏脏”相应部位配六。②倒象和倒脏相应部位配合。③伏象和倒象相应部位配合。④伏脏和倒脏相应部位配合。⑤伏象、伏脏与中枢穴相配合。⑥头皮针穴位与其它针法相配合。

二、医案选

例1 :瘘证(脊髄炎后遗症)

张XX,女,32岁,陕西蓝田县孟村公社人。1972年9月12日初诊。

患者1972年2月某日,发烧,咳嗽,周身疼痛,四肢痛甚。三个月后即感下肢发凉,继则瘫痪,卧床不起,右腿较重,食纳减少,身体消瘦。同年8月曾去西安市某院诊治,诊断为:①脊髓炎后遗症。②脊髓蛛网膜炎。给药:地巴唑,维生素氏(用量不详),服药后病情无变化,嘱其回家治疗。于今来本院治疗,患者身体消瘦,下肢发凉软瘫无力,不能站 立,需两个人搀扶。

处方:伏象下肢(双),倒象下部(双)。

治疗经过:手法采用飞针法,留针45分钟〜1小时。病情逐日好转,第8次患者即可单独来院就诊,共针9次,基本痊愈。1973年4月14日随访,能参加正常劳动。

按脊髓炎后遗症,系中医痿证范畴。临床以笳骨痿软,肌肉瘦削,皮肤麻木,手足 不用为其特点。该病例为感受温热病邪,燔灼阴津,阳明经脉不调,宗筋弛纵而发痿证。头 皮针“伏象”为伏于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之上的人体自身缩影,为总运动中枢,临床实 践证明:对运动系统、血管系统的疾病有良好效果,山东大学生理教研组实验观察,计刺它 可提高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的兴奋性。故治疗该病取伏象和相应部位,配以倒象获良效。

例2 :震颤(脑炎后遗症)

潘X,女,4岁,河南鹿邑县试量公社潘村人。1972年9月3日初诊。

患儿于今年6月底患肺炎,在当地某医院住院治疗1月余,出院后留有后遗症:四肢抽 搐、浑身震颤、伸舌、瞪眼、不会说话,吃饭吞咽都较困难,曾服中西药治疗,但效果不显。

处方:头皮针疗法,伏象头部,伏脏上焦头部,说话穴。

治疗经过:手法飞针直刺,留针30分钟。第一诊后患儿即会哭啼;第二诊加倒象口部穴区,患儿哭声变柔;第三诊加伏象上下肢穴区。治疗9次后休息四天,复诊,患儿已会跑着玩耍,拿着东西吃,四肢抽搐,伸舌,瞪眼等症已消失,但说话不太清楚,又针5次,患儿 会叫“爸爸”、“妈妈”,基本痊愈。

按“伏象”为治疗运动性疾病的有效穴区,“伏脏”对感觉系统的疾病疗效好,本 病病位在大脑,故取相应的头部。说话穴,为脑皮质语言中枢在头皮表面的投影区,主治运 动性失语症,以上穴位共用,能够促进脑炎后遗症的恢复,获满意疗效。

例3 :胸痹(冠心病)

陈XX,女,38岁。1981年11月9日初诊。

患者于1980年夏天开始出现胸痛、胸闷,并渐渐加重,劳则更甚,伴心懂气短,全身乏力,形体消瘦,善太息,面色不华,舌质暗紫,苔薄白,脉沉细。检査:心电围提示:

心肌劳损;②冠状动脉供血不良。血脂:胆固醇200mg%,三酸甘油酯113mg%。脑血流图:各脑动脉血管紧张度增高,弹性差。眼底:动脉硬化II期。血压90/60mmHg。

处方:头皮针疗法。伏脏的心胸部,倒脏中焦相应部位,配伏象、倒象的相应部位,呼 循六等。

治疗经过:每日一次,每10次为一疗程,每次留针30分钟,5次休息二天,共治疗四个疗程。复查结果:心电图:大致正常。血脂:正常。左心功能:大致正常,较81年10月30日 心功能有明显的改善。血压120/80mmHg。脑血流图,胸透,眼底无明显变化。患者自觉胸痛消失,胸闷好转,仅上搂时感到气短,精神好,食纳、二便正常。

按胸痹一证,为气血瘀滞,脉络痹阻,心失所养而致。系西医冠心病。治宜活血通络。实验证明头皮伏脏、倒脏相应穴位具有降血脂作用,并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侵 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増加每搏输出量使冠脉贯注量增加,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状况,即起 到活血祛瘀,通痹止痛的作用,故能使病愈。1982年采用本法,对4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治 疗观察,其症状消失和减轻的总有效率为9651%。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875%,血脂有明显下降(P

罗天益为元代医学家 。(1220~1290年)。字谦甫。真定路嵩城人(今河北嵩城县)人。李杲、窦汉卿的弟子,医学造诣较深。撰《卫生宝鉴》 ,内容以方药为主,其中“名方类集、针法门”主要论述针灸,并首辑窦汉卿的《流注指要赋》(即《通玄指要赋》)。罗天益约生于金兴定四年(公元1220年)。幼承庭训,攻读诗书。及长,逢乱世,弃儒习医。时名医李杲年迈,欲传术于后世。天益愿从之学十余年,尽得其妙。后为太医。遵师意,分经论证而以方类之,历三年三易其稿而成《内经类编》,今佚。至元三年(1266年),以所录东垣效方类编为《东垣试效方》九卷。对传播“东垣之学”起到了重要作用。又撰集《卫生宝鉴》二十四卷(1283年),讨论方、药及药理,附列验案。另著《药象图》、《经验方》,均佚。1251年后,他自师门回乡行医,以善治疗疮而显名,为元太医,元兵南下。罗天益一再随军征战,他在军中,还四处访师问贤,以提高医术。罗氏以《内经》及东垣学说为指导,提出了“脾胃人之所以为本者”的学术主张。在治疗中十分强调温补脾胃,钩玄东垣针法之精华,处方着重于中脘、气海、足三里三穴,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以灸治获效。罗天益生活于金末元初,他的学术思想遥承于洁古,授受于东垣,又突出脏腑辨证、脾胃理论、药性药理的运用的“易水学派”特色,成为易水学派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一位重要医家。他的主要学术思想反映在《卫生宝鉴》(1281年)一书中,于《名方类聚》篇内,列有针法门,并最先收载他辑注的窦汉卿《流注指微赋》。罗天益用灸法以温补中焦,不仅能治中焦不足的虚寒证,而且还可以治疗气阴两伤的虚热证,罗氏能补其师之不足,并发展了刘河间热证用灸,李杲甘温除热的理论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金元四大家的针灸学术思想。另著有《内经类编》、《药象图》及《经验方》、《医经辨惑》(见刘因《静修文集》)等书,均佚。经过整理的张元素的著作

详见百科词条:罗天益 [ 最后修订于2015/11/7 15:38:32 共88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窦汉卿为金元时著名针灸学家。名杰,字汉卿,后改名默,字子声。广平肥乡(今属河北)人。从名医李浩学“铜人”针法,后北归大名(今属河北),讲求理学。晚年仕元,封太师,谥号文正公。著有《针经指南》《铜人针经密语》等书。《标幽赋》是他的名作。

详见百科词条:窦汉卿 [ 最后修订于2015/7/9 11:07:04 共11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张文义教授41年来一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现代医学虽然利用开颅、微创,以及药物治疗等手段,但也只能使病人清醒、生命体征恢复,对后遗症却无从下手。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也仍然是如此而已。就中医而言,也只能采用中药内服、针灸、推拿按摩等措施,有的见效快,有的见效慢,有的没有效果。最终总是以死亡或生存→生存者肢体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复发加重或死亡的一个普遍规律。作为当医人时时刻刻都应该以解除患者的痛苦,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为己任。

据国内统计资料显示,75%的脑中风存活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截至1987年,全国因脑内病变所引起的肢体残疾患者达118万人。这些患者因偏瘫终生致残,在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强度余生,强饮辛酸泪,吃够痛苦果。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要做苍生大医,不要做含灵巨贼。所以,一看到此类病人,就感到非常难受,一阵心酸,不符合大医的资格。于是下定决心,博览群书,尽心研究,日日夜夜为完成自己的天职而奋斗。2006年10月八字针法理论确定,用于临床果然灵验无比,足内外翻两天即可纠正,实属妙哉。立即著书立说,以助后学,让所有的从医者都有能力去解除偏瘫患者的痛苦。于2007年3月《八字针法》一书由中医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007年4月在北京高等中医药培训学校开始向全国进行培训。参加学习的每次都有瑞典、瑞士、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员。目前,已成功举办三期。

八字针法是以皮下、定向、阴阳、补泻八个字为核心的,对中风后遗症具有特效的新型的针灸疗法。它是在古代针灸学皮部理论,留针法以及近代的埋针法、埋线法的基础上,依据祖国医学阴阳学说、针灸补泻手法、经络学说、动态平衡学说以及体壁内脏相关论发展而来的,通过40年临床验证总结出来的,在整个针灸界具有突破性进展的临床针灸学说。

针灸的疗效如何,根本问题取决于针刺的补泻手法。针刺补泻手法是产生补泻作用的主要手段,也是促进机体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的主要措施。古代针灸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七种单式和两种复式的补泻手法:一曰捻转补泻。拇指顺时针向前,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较轻为补;反之拇指逆时针向后,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较重为泻。二曰提插补泻。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者为补;反之,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者为泻。三曰疾徐补泻。进针慢,少捻转,出针快为补;进针快,多捻转,出针慢者为泻。四曰迎随补泻。针尖随着经脉循行方向顺经而刺为补;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方向逆经而刺为泻。五曰呼吸补泻。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六曰开阖补泻。出针时迅速按压针孔为补;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按压为泻。七曰平补平泻。不分补泻,而仅以达到得气为目的的一种针刺手法。复式补泻手法为烧山火和透天凉两种。

虽有以上九种单复式补泻手法,但治疗中风偏瘫实属无能为力。这些手法均是在一个穴位上行施补泻的,从未明阴阳的所在。只是一个个体化表现,而忽视了阴阳的整体。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人体的上肢、下肢的内侧、外侧分阴阳,上下肢的经络循行路线分阴阳,可是在针刺的时候为什么就不分阴阳呢?当医人若虚实不辨,阴阳不分,无怪治死活人!多少年来,针灸治疗偏瘫效果不明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古人云:“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是针刺时施行补泻的根本原则。但针刺偏瘫肢体时,却没有医者去辨虚实。只是在一个穴位上不分阴阳,不辨虚实行施错误的补泻。从而导致了虚虚实实之弊,违犯了无虚虚无实实的针刺治疗原则。所以,应该再加上一条叫做阴阳补泻,合而为十。

八字针法提出了阴阳补泻的观点,从而确定了十大针灸补泻手法体系,弥补了针灸临床治疗学的不足。纠正了治疗偏瘫不分阴阳局限性乱行针刺补泻的错误手法。采用阴阳补泻手法治疗偏瘫,具有一针能动之妙。为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创造了奇迹。

以皮下、定向、阴阳、补泻八个字为概括的八字针法是通过几十年针灸临床,总结出来的一种专门用于治疗中风偏瘫的独特针法。它弥补了祖国针灸医学针刺手法的不足,它是中风偏瘫患者的救星,值得发扬光大。

古代医家早已从生理病理的角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皮下、定向、阴阳、补泻”八字针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为八字针法理论的形成确立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为八字针法学说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八字针法学说的产生奠定了确凿的理论基础。这就是八字针法之所以能够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节机体平衡,促进疾病痊愈,机体康复的可靠的理论保证。

八字针法、偏瘫三三九针法、十二神针以及针灸界从未听说过的阴阳补泻手法,是我针灸临床四十年的精华,是当代针灸学说的杰作。

“阴阳气俱不足者,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据此论断,提出了偏瘫三三九针法。据“筋骨者聚于关节也”的道理,确定了定向二字。“缪刺者,浅刺也。络脉之病,在左刺右,在右刺左,交错而针。”为皮下二字寻找了依据。根据四十年的临床经验,又发现了“伸指〔双〕、抬足〔双〕”等对偏瘫治疗起重要作用的十二神针。

至此,皮下、定向、阴阳、补泻八字针法,阴阳补泻手法,偏瘫三三九针法,十二神针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特效的针灸理论已经形成。为偏瘫患者带来了福音。为整个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八字针法、偏瘫三三九针法、十二神针、阴阳补泻手法是专门用于治疗中风偏瘫的新兴的特种针法。不但易懂易学,而且便于掌握。所以,后学者很感兴趣,易于推广。此种针法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创造性的特点,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况且疗效可靠。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实属针灸界的一颗明珠。所以八字针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所谓偏瘫是指机体在各种偏瘫诱因的长期作用下,由于偏瘫原因引起的以中枢性肢体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临床上多因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硬膜外出血、硬膜下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脑静脉血栓形成等原因所致的一种后遗症。但不包括脊髓损伤所致的单瘫、偏瘫和截瘫。也不包括由于大脑发育不全所致的脑瘫。对中枢神经损伤所引起的偏瘫后遗症,现代医学是无法解决的。

现代医学认为神经细胞受到损伤后,不能通过再生得到补充。但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纤维具有外周神经纤维受损伤断离后的再生能力,而且神经细胞还可以通过发芽而使树突量增加。但神经细胞必须完好无损。当脑神经细胞坏死后,其神经纤维虽然不能再生,但其周围健康组织内的神经纤维可长出侧支进行再支配,即中枢神经的再构成。临床上采用神经细胞激活剂、脑代谢激活剂和抗自由基治疗。虽然不能使坏死的神经细胞及其纤维再生,但可促进健康脑组织内神经细胞发育,并长出侧支进行再支配。所以,要利用各种方式刺激运动通路上的各个神经细胞,调节它们的兴奋性,以获得正确的运动输出。

同时,现代医学认为能够使处于阈下兴奋状态的神经细胞转变为兴奋状态的任何刺激称为促通刺激,对促通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叫促通,促通刺激提高了神经细胞的兴奋性。那么,促通技术就成了在细胞水平上调节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偏瘫治疗方法。

根据现代医学的认识论和中医针灸学说,结合40年的临床经验,特总结出治疗偏瘫具有一针见效、一日一个台阶,甚至一针能动的八字针法。在抢救生命与让其自行锻炼的中间,加一个八字针法激活疗法。一般5日即可让0级肌力恢复到4级或5级,而后再进行康复锻炼。实乃国际上治疗偏瘫的一大创举。又根据中医古训关于“关节者筋脉所聚也”的道理,以及现代医学肌力分级标准:完全瘫痪无肌肉收缩为0级肌力,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动作为1级肌力。所以,我认为治疗偏瘫主要是解决关节的运动和肌肉的收缩两大问题,为八字针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现代医学认为脑神经细胞受到损伤后,颅内神经运动核和脊髓灰质前角的运动神经细胞失去了控制,从而导致相应部位的肢体瘫痪。由于神经细胞不能再生的缘故,所以脑神经细胞坏死所致的瘫痪是不能治愈的,偏瘫的恢复仍是当今世界医学难题。因为此种固定模式所限制,致使社会上的大小医院对中风的治疗,也无非是在1周或2周内采用了抗脑水肿、抗自由基、神经细胞激活、脑代谢激活、控制血压等一系列措施,但也只能使病人清醒、生命体征稳定、饮食以及大小便如常。至于遗留的偏瘫也就束手无策了。只得让病人出院自行煅炼了事,让它自动恢复是唯一的出路。请问0级的肌力怎么能够进行锻炼呢?让他自行锻炼不就是一句空话吗?其结果只能造成患者长期卧床不起,不能恢复,或者不能完全恢复,生活不能自理,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生命虽然保住了,但也只能是一个废人。自己受罪,家人受累,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我在临床治疗中风后遗症时,否定了现代医学的固定模式,采用了激活康复“1+7”治疗方案。当生命体征稳定之后的5日内,使用八字针法、偏瘫三三九针法、十二神针,每日1次,连针5日,激活失去功能的神经细胞,让肢体的肌力由0级恢复到4级或5级,然后再让病人自行锻炼,这就叫做“1”。而后使用对症的特效药物、恰当的饮食、适当的体力煅炼、电兴奋调节疗法、偏瘫复原酊外涂按摩疗法、药线植入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等7种方法进行康复,此即“7”。采用激活康复“1+7”治疗方案治疗中风偏瘫,具有一针能动之妙,是西医无法比拟的。弥补了针灸临床治疗学的不足,填补了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空白,纠正了长期以来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手法错误。经临床观察,用此方案治疗2年以内肌肉没有萎缩,关节无畸形的偏瘫患者,治愈率为70%,有效率为100%,给偏瘫患者带来了福音和希望,是针灸治疗偏瘫又一新的里程碑。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书名·《芒针疗法》 41 赵宪岐述,北京市针灸门诊部编 42 杨兆刚主编 5 治疗方法·芒针疗法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芒针疗法 1 拼音

máng zhēn liáo fǎ

2 英文参考

long needle therapy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awnneedle therapy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elongated needle therap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芒针疗法:1书名;2治疗方法。

4 书名·《芒针疗法》

《芒针疗法》为书名[1]。

41 赵宪岐述,北京市针灸门诊部编

《芒针疗法》为书名[1]。赵宪岐述,北京市针灸门诊部编[1]。195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

42 杨兆刚主编

《芒针疗法》为书名[1]。中国针法精髓丛书 2004年7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该书介绍芒针特有的性质、操作方法、特定穴位、芒针的治疗及分析等[1]。

5 治疗方法·芒针疗法

芒针疗法(elongated needle therapy)是用针身细长,形如麦芒的针具(芒针)深刺腧穴治疗疾病的方法[2]。

芒针是在古代长针基础上改进发展的,一般用极细而富有弹性的不锈钢丝制成,形如麦芒,长度约为5~8寸,也有在一尺以上者。因其针长且细,具有独特之处,其通调腑气,疏理气机的功效优于其它针种,用于治疗一些适宜深刺的疾病。

芒针疗法选穴配方应少而精,一般只选用l~2个主要穴位,如坐骨神经痛取环跳,腰痛取带脉等。

进针时两手相辅操作,轻捻缓进,协调均匀。以右手持针柄捻转,左手持针体下压,缓慢进针至一定深度并出现较强针感时为止[3]。针刺务求有效感应,一旦感应出现,即达到所刺深度,施行捻转手法。捻转时左右交替,幅度宜小不宜大。对面部、胸部的一些穴位,要根据不同解剖特点变换针刺方向,以达到深刺目的。 时如患者感觉不适,即应停针[3]。腹部可直刺,腰臀及肘膝关节处直斜刺,头面或腰背部应横刺[3]。施术应认真谨慎,防止刺伤内脏[3]。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