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南怀瑾简历,生平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求南怀瑾简历,生平,第1张

南怀瑾,浙江乐清人,1918年生于一个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南为独生子,其父对他寄予厚望,自幼督课甚严。南自幼学习勤奋,12岁前即遍读史籍经书,为其终生学业打下扎实基础。南怀瑾学识渊博,对古典文学、佛学以及《易经》都颇有研究,得到学界同行普遍赞誉。 学文习武频换跑道 抗日战争初期,南怀瑾正在南京金陵大学学习。面对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的艰难时局,毅然决定从军报国。当时,他大学还未毕业即转赴成都,考入国民党“中央军校”,就读于研究班第10期。毕业后进入军队,随抗战部队驻扎在大西南,屯垦戍边,被任命为大小凉山垦殖公司总经理兼地方自卫团总指挥,负责筹集粮草支援前方。不久,南调回“中央军校”任政治教官,后因目睹官场黑暗,不想再从政,遂萌生退意,有心研究佛学。1943年,南怀瑾辞去军校教官职务,到四川峨嵋山大坪寺开始潜心研究禅学。他在那里一呆就是3年,晨昏青灯黄卷相伴,日日与僧侣为伍。在寺期间,他到处寻找佛家经典,静心精读心无旁骛,并时时向当地高僧虚心求教,遍读大藏经三藏12部及其它有关梵文典籍。1946年,南怀瑾学成下山后,受聘于云南大学、四川大学等校,开课讲学。 1947年,南怀瑾为精研佛理,深入青海、西藏地区,拜访当地佛教密宗上师,虚心求教。经向白教贡噶上师及黄教、红教、花教多位上师学习,对佛理有了更为精深的研究,并由根桑活佛授予密宗上师之位。 讲学参禅设帐收徒 1949年,南怀瑾辗转赴台,在家设帐授徒,讲授中国古籍经典,同时担任台湾政治大学、辅仁大学及文化大学教授。一些撤退去台的国民党大老如何应钦、顾祝同、蒋鼎文、钱大均及杨管北等人都前来执经问道。 去台初期,南在台北设立“十万禅林台北道场”,成立“东西精华协会”,另在新竹县设“十万禅林峨嵋道场”,教导众生打禅。后来他在台北、北投、汐止、高雄等地多次举行禅七法会,杨管北、周宣德、叶曼、张尚德等名流均曾参与,主要功课是禁语、打坐、参禅、行香。 在台北道场,南怀瑾精研《佛经》和中国经典名著,如《楞严经》、《楞伽经》、《华严经》、《法华经》、《大学》、《中庸》、《老子》、《庄子》、《易经》及历代政治人物言论评鉴等,并能旁征博引,融会儒佛道三家之学。他讲述各家学说,历数各朝事故,把先贤经典现代化、趣味化,提供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活泼生动很受欢迎。当时,受教之人冠盖云集,岛内许多著名教授、重要政治人物,如刘安祺、马纪壮等人都入室听讲。 南怀瑾记意力强,讲课时引用诗词、典故,皆能随口背诵,滔滔不绝。他为了讲现代政治人物史,花了3个月时间重读《二十五史》。授课时,对于历史掌故、政治事件等史实均能引经据典,指明出处,讲得头头是道,给聆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认为,一般人“除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也就是说对于现代人所患心理疾病,应多从心理因素入手,“心病还要心病医”,要强化道德、文化修养,方能彻底根治。南怀瑾教人静心、养性、除烦恼之法,常保身体健康,使受教者感悟到,在知识竞争时代,多一份定境,多一份智慧,就多一份成功的把握。在台期间,他还多次应军方邀请,到部队基地讲学。他授课与政治毫无关系,从未要当局一分钱,也没有接受任何人的捐赠。 倡导复兴中华文化 1966年,南怀瑾配合台当局,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倡导“伦理道德”。他和钱穆、胡适、林语堂、牟宗三、唐君毅等在台港两地往来阐述传统文化。后来,他又在台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十方书院”等文教机构,传扬文史哲佛学说,提升民众文化水平。 1985年,南怀瑾离台赴美侨居,1988年移居香港,住在半山寓所,每日讲学不辍,当地慕名而来求教的学生络绎不绝。20世纪90年代初,他投资17亿美元在祖国大陆的家乡兴建金温铁路(金华至温州)。该工程1992年动工,1996年4月完工。南怀瑾成了铁路老板,本可借此赚钱发大财,可是却一文也不要。他有时到上海小住,闻名前来问道者不断,南所讲内容主要是中华文化及人生哲理,听道者各有所得,多满意而归。几年前,“老古文化公司”总经理郭姮宴在南怀瑾的指导下,在两岸推广儿童读经活动,大量印发唐诗、《四书》、《五经》及《老子》等书,资助幼教事业,广泛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笔耕不辍,著作等身 南怀瑾一生著作甚丰,自1955年出版第一部著作《禅海蠡测》以来,已出版专著30余种,被翻译成英、法、荷、西、葡、罗马文等8种文字。他教学数十年,多次到美、日、欧洲等地讲学,门生故旧无数。在美国的华盛顿大学设有南怀瑾学院,向西方传扬中华文化。 南怀瑾从青年时代起迄今半个多世纪以来,从祖国大陆到台湾,从美国到香港,漂泊天涯,四海为家。无论是在著作中、讲堂上,还是在与学生或友人的言谈中,他都表达了对民族文化发展的关心。他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暂时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消亡掉了,那才会万劫不复,永远不能翻身。因为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凝聚力,始终像一盘散沙;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 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呢?南怀瑾认为,中国在秦汉以前,儒、墨、道三家几乎涵盖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六朝以后,3家中换了1家,即墨家学说被佛教所取代,儒、佛、道3家成为文化主流。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儒、佛、道三家的学问,由博返约、融会贯通,才能掌握中华文化的精义。如今的学者所受的都是西式教育,大多将人类文化知识分门别类,成为专攻一门的专家。但却顾此失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了解不够,甚至是支离破碎的。因此,他提倡全面、深入地吸收、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有人认为,由于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治学门径,使南怀瑾不同于一般学者,他能出入于儒、佛、道之间而不拘泥于某一家之说。 近年来,海峡两岸陆续出版了南怀瑾的许多著作,但一般读者很难有机会系统地研究他的全部著作,于是往往从本身所接触到的部分去给南怀瑾定位,从而有儒家、佛家、道家大师等不同的说法。这就像人们常说的盲人摸象,各执一端,不能真正概括南怀瑾的一生。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南怀瑾的学问及人生的全貌,他的学生编辑出版了一部《南怀瑾全集》。这部全集包括了南怀瑾迄今为止所著的29种著作及有关的附集4种,大致可以分为儒家、佛家、道家学说和文史诗词4个方面。当然这不是严格的划分,因为他的著作大多是触类旁通的,有时以佛入儒,以道入佛;有时以佛入道,以儒入佛;有时以儒入佛道;有时以佛道入儒。所谓4个层次的划分恰好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而已。 学有专长 南怀瑾勤于笔耕,有不少著作问世。这些著作可分为几大类,第一类是儒学著作。他认为,儒学是中华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主流,其中又以儒家《四书》、《五经》为中心。南怀瑾对《四书》、《五经》的研究不但深入堂奥,而且每每有独到的见解。收录这一类中的南怀瑾著作主要包括《论语别裁》、《原本大学微言》、《孟子旁通》、《易经杂说》等,都是他授课时为学生授业解惑的讲稿。 第二类为佛学著作,包括《禅海蠡测》等17种。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即与中国本土的儒家、道家文化相接触,经历了一个冲突融合的过程,遂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南怀瑾的这一类著作,大致可分为佛经释义、禅学、佛法修证等三部分。佛经释义包括《楞严大义今释》、《楞伽大义今释》、《圆觉经略说》、《金刚经说什么》和《药师经的济世观》5种。由于以往流传的汉文佛经大多是唐代以前所译,文辞古奥,语意晦涩,加之历时千载,其理解阐释古今有所不同。因此,一般读者多感到佛经难讲,常常望而生畏。然而,这些佛经一经南怀瑾讲解,就变得明白易懂,深受各种文化层次读者的欢迎。他讲解佛经的特点是:揉合翻译和解释,一方面在保持原文字句意义的前提下,用现代语言来阐示大义;另一方面用现代的学说及理论来解释佛法精要。 第三类是有关道家学术的著作,主要包括《老子他说》和《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等。此外,前述《禅与道概论》、《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和《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等佛学著作中,也有部分篇章是谈道家学术的。 道家学术自老子、庄子以及诸子百家以降,“综罗百代,博大精微”。自两汉后,道家一变而集于道教,因其“综罗百代”之故而不免生“杂生怪庭,支离破碎”之弊。因此,南怀瑾早年钻研道家学术,深得其中三昧,尤其对道家文化颇为推崇。他曾说:在儒、佛、道三家中,佛家是偏重于出世的,虽然佛家的大乘道也主张入世,普救众生,但出家修道的人本身还是偏重于出世;而且佛家的学问从心理入手,然后进入形而上道。儒家学问,又以孔孟之学为归依,偏重于入世。道家的学问,老庄之学就更妙了,可以入世,亦可以出世;或出或入,都任其所欲。 第四类是文史诗词著作,包括《正统谋略学》等5种,内容精蕴,包罗广泛,发挥儒佛道3家的精华。其主要著作《新的一代》,剖析当时的社会问题,诊断青少年问题,文中明指唯有良好的教育基础及文化修养的人,才能提升政治层次和经济境界。同时,南怀瑾对中国传统谋略学也有很深的研究,他编辑了一套《正统谋略学丛书》,认为谋略学对正人君子是立身处世的借鉴,不肖之徒则可用来兴风作浪、为害社会。南怀瑾对诗词有深入的造诣,才情横溢,意境旷远,两本诗集所录诗作,多以方外禅诗韵味,掩映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别具一格。《金粟轩纪年诗初集》则更以时间顺序编排,读者可从南怀瑾不同时期的诗作,大致了解南怀瑾的人生磨练及为人。 心系统一 1990年9月8日,南怀瑾在台北面见李登辉时,当场滔滔不绝地讲了2个多小时,说古道今,纵论天下,晓以“和平统一”的民族大义。会谈结束后,李送南怀瑾到门口,问南还有什么吩咐,南答:“我希望你不要做历史的罪人”。这些话使李身边的人认为南怀瑾逾越身分,不够客气。虽然站在“台独”立场看南怀瑾的言论未免剌耳,然而在一个有正义感的中国人看来,维护祖国统一是理所当然的。对于两岸协商,他一直以“和平共济、祥化宿怨、同心合作、发展经济,协商国家民族统一大业”为原则,显示出一位爱国老儒的基本信念。

1 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

最直接的重要性就是:你考试要考,不学考试不及格你就会倒霉。(这个是说笑的)

文言文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积淀的载体,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拓宽视野,培养自己的文化底蕴。中华文明是有延续性的,中华文化又是融会贯通的,很多现在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在古代典籍中都能找到,如果对文言文一窍不通,那根本无法深入研究。而且文言文并不是学文科的人才需要学。比如说你要做个物理学家,古文献中有很多物理知识,以散文或笔记小说的形式记录下来了,你需要参考这些文献,但是并不会有人帮你翻译好现成的现代汉语,那你只能自己捧着古书看古文了。又比如说你想成为一名企业家,古代有很多管理哲学可以借鉴,又需要你从古籍中去学习,看不懂文言文不是很惨?

再从个人修养上来说,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深化自己的思想,对个人气质、生活态度都有影响。

所以咯,有兴趣就好好学,没兴趣的至少也打个基础吧。总有一天是用得到的。

2 学习文言文的意义

就文言掌握上来讲

读他人的翻译 跟自己翻译是两回事的

虽然很多已经有翻译了 却愣逼着学生翻译 无非就是要个练习的过程

你记十遍“之”有“的”的意思 比不上拿篇文章自己一练记得深刻

反复枯燥的记忆其效果肯定不如实际结合用几次的效果好……所谓做来做去无非就是让你印象深刻么

就学习文言的必要上来讲

一直觉得古人的很多思想放在现在也都是不落后的

甚至有很多是你在不同的年纪所能理解到不同层次的

很多是古人们对人生的理解与把握的精髓 看看没什么坏处

学习文言的意义就是在于掌握与古人交流的手段么

翻译过来的东西 很多是加上了译者的理解(不光是文言)

而且同样一个文言的用字 可能每个人的理解还不同呢 连基础的理解都没做好的话 你又怎么可能挖掘其中真谛?

同样一个“无为”的境界 你说多少个人能有多少种理解?

你也可以说 我不学文言甚至不认字这辈子也能过得好好的 何必花那功夫

当然也对 不过什么样的精神层面决定了你眼中的世界

所以么~看你怎么理解怎么选择了

-------

不过要说眼前的有用没用

那你觉得应试教育出来的我们 将来能用得上的东西能有多少???

很功利的来讲全为一个分么 那么 为了分的事情还要考虑为什么么?还要考虑哪部分是浪费时间么?你只管去做就对了

3 学习文言文到底有什么意义

1、了解历史,学习古代文化,欣赏古代文学,研究古代文明。

2、学习文言文的作用还在于传承中华文化,让一种古老的文明传承下去是每一位中国人的责任。

3、学习文言文有助于提高人遣词造句,炼字的能力和阅读能力,提升文学修养。

4、好的文言文可以愉悦人的精神,丰富人的认知,有时候也能给于人鼓舞。

5、学习文言文,能够藉先人的经验获得指引,与先人的智慧互相切磋,从先人的感叹中体验人生。

扩展资料:

如何学习文言文:

1、要理解中心思想:

文言文阅读也是阅读,所以,首先就要弄清楚中心思想是什么?文章写的是哪些人、哪些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如果是议论文言文,就要了解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有哪些论据?

2、划分层次、结构:

对于文言文来说恰恰要通过划分层次来帮助了解文章思想,文章结构,这样才能提升对材料的理解,降低出错率。

3、敢于直译:

直译就是直接翻译,平时学习中,要多练习直译,帮助提升文言文阅读理解自信。

4、多读几遍: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当遇到不理解、不明白的文言文时,不妨先不看问题,静下心来多读几遍文章,或许从中能找到解题灵感。

搜狗百科-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瑰宝

4 学好古文最重要的是什么

怎样学习文言文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推荐的两套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教学占了整个教学内容的40%,而且相对集中在高一年级。

其中,高中《语文〈试验本〉》高一年级两个学期各6个单元,文言文分别占3个单元;《高中语文实验课本》高一年级则全年集中文言文教学,上下册各4个单元。在文言文教学总量扩大、要求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学好文言文,本文想结合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谈一些想法。

新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重要的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

教学大纲的要求,有两层基本涵义:一是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和方法,二是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掌握。下面试作分别说明。

首先,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和方法,概括地说,就是诵读、理解、背诵 。诵读、理解、背诵,诵读是核心、是关键、是文言文学习的立足点。

所谓诵读,朱自清先生曾说:“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能力,教学的时候先由老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以外都可以看着书。”由此可以看出,在诵读教学中,除掉老师的范读外,学生所要作的就是“跟着读”、“练着读”、“背诵”和“看着书(读)”,换句话说,诵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探究的学习过程。

这当中,读是关键。读,首先要听老师范读。

从老师的范读中应该领悟些什么,请看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

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于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章的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所蕴藏着的意义,都要通过朗诵表达出来。而学生在听老师的范读中,也正要获得对文章的这方面的最初的也是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起自己诵读的欲望,以达到进一步“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目的。

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文字所蕴藏着的意义等等,不是一下子就读得出来的,它是学生在不断地听范读、跟着读、练着读的诵读过程中逐步体会、领悟、感知得来的。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读音正确。

这是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间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课文注释中对这一些都注明了读音,要依据注音,认真读准。

这里要着重提一提“破读”的问题。所谓“破读”,就是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的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

如“衣”用作名词时读yī,用作动词(穿衣)时读yì;“食”在表示吃时读shí, 在表示给人吃时读sì。不过现在有的破读音已经进入现代汉语中,一般字典也已有注明,如美好的“好”(形容词)读hǎo,爱好的“好”(动词)读hào,难易的“难”(形容词)读nán,灾难的“难”读nàn等等。

而有些破读现在已不加特别区分,如叶公好龙的“叶”,旧读shè,现在可以读为yè了。掌握破读,对辨析词性词义,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要注意停顿。包括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

能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表明了对语句层次和大意的正确理解,这要在对词句含义理解的训练中,通过诵读来实现。 此外,还要注意读出语气、读出语势,等等。

实际上,诵读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至可以背诵的学习过程。 我们不赞成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搞繁琐的语法分析,机械的诵记名词术语,也不主张呆板的所谓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我们主张学习文言文,要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领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的素材,最后达到将文言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一个部分。 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诵读、识记、理解是同步进行的。

我们所说的对文言文的理解,主要是指对文章内容上的整体的领会、把握。这种领会和把握应当:①着眼于全篇的内容;②着眼于文意的沟通;③着眼于文章的篇章。

至于背诵,这也是由于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字词的识记,词句含义的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把握,都要靠熟读成诵才能做到。

而且,语言文字的学习,概念和规则并不是最重要的,不是记住了规则就能说话、写作、阅读;语言学习是先实践、运用,然后理解。因而语文学习需要背诵,而文言文的学习则更强调背诵了。

能够“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靠背诵量的不断积累。因此,新修订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都对背诵作了量的规定。

其中,小学背诵古诗词80首,初中背诵文言文20篇、古诗词50首,高中背诵古文20篇、诗词曲50首。这样一些篇目全部诵读至背诵,烂熟于心,达到上述文言文阅读。

 先生生于书香世家,家学渊源颇为深厚。吕氏先祖原居江苏宜兴,明永乐年间才迁居至常州。吕家世代仕宦,先祖吕宫(字长音、苍忱,号金门),为清代常州第一状元,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平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中国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出生于书香世家,15岁入县学。十二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读史书,了解中国历史。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51年院系合并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生教授。

 史学代表作品:《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为代表的四部断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家学渊远,遍读群书

 先生生于书香世家,家学渊源颇为深厚。吕氏先祖原居江苏宜兴,明永乐年间才迁居至常州。吕家世代仕宦,先祖吕宫(字长音、苍忱,号金门),为清代常州第一状元,官至弘文院大学士,《清史稿》有传;高祖父吕子珊,嘉庆十五年庚午顺天乡试举人,曾任河南偃师知县;曾祖父吕佑逊,道光二年壬午乡试举人,曾任安徽旌德教谕。祖父吕懋先,国学生,曾任江西奉新县知事。

 先生父亲吕德骥(字誉千),生于咸丰二年(1852),年轻时即享有文名,曾任江浦县学教谕,对《易经》深有研究。著有《抱遗经室读书随记》及诗集若干卷。母亲程梫(字仲芬),生于咸丰三年(1853),为武进名士程兆缙次女。亦能诗能文,著有《逸秋诗钞》及《读书随笔》各1卷。

 吕思勉自述治学经过云:

 “初能读书时,先父即授以《四库书目提要》。此为旧时讲究读书者常用之法,律于问津之初,作一鸟瞰,略知全体学科之概况及其分类也。此书经、史、子三部,予皆读完,惟集部仅读其半耳。”

 “予年九岁时,先母即为讲《纲鉴正史约编》,日数叶。先母无暇时,先姊即代为讲解。故于史部之书,少时颇亲。至此,先父又授以《日知录》、《廿二史札记》及《经世文编》,使之随意泛滥。虽仅泛滥而已,亦觉甚有兴味。”

 “至十六岁,始能认真读书。每读一书,皆自首讫尾。此时,自读正、续《通鉴》及《明纪》。先父授以汤蛰仙之《三通考辑要》,予以之与元本对读,觉所辑实不完具,乃舍之而读元本。此为予能自读书之始。”

 “甲午战时,予始知读报,其后则甚好《时务报》……予论政治利弊,好从发展上推求其所以然,亦且性好考证,故遂逐渐走入史学一路。自二十三岁以后,即专意治史矣。”

 以上四段,描写了他二十三岁前的学习情况:(一)他出生于史学气氛浓厚的家庭,幼承父、母、姊之教诲。(二)他从目录学入手。(三)他养成读书必读“元本”以及“自首讫尾”的习惯。(四)晚清内忧外患的局势,使他从注意“时务”、“推求”因果,而专意治史。

 1982年“吕思勉史学论著编辑组”撰写的《吕思勉史学论著前言》提到“吕先生从二十三岁起,就决心献身于祖国的学术事业”,先生幼年起便系统地阅读了经学、史学、小学、文学等的各种文史典籍,23岁后方专治于史学。在元史专家屠寄(字敬山)的影响下,先生始读辽金元史,从此爱好民族问题研究,并于二十三岁青年之际,首次读遍了二十四史,甚至有传闻说先生一生共读过3遍“二十四史”。

 执教于常、苏、沪、沈

 1905年他应常州溪山小学堂创办人朱少堂之聘,执教于该学堂;1906年二十四岁时,由沈问梅先生介绍,赴苏州教会学校东吴大学教国文历史,因气味不投,至暑假即辞去;同年11月15日,常州知府许星璧与士绅挥祖祁等人创设“常州府中学堂”,首任监督(即校长),在校二年又二个月,深受师生(如钱穆即为先生在常州府中学堂时的学生)爱戴。

 1910年,屠宽的父亲屠敬山在南通主持张誉创办的南通国文专修馆,培养办理公文的人才,邀请他去帮忙。他便到南通任教授。

 1912年,又接受杨秉锉先生的延聘,在上海商学公会办的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堂教应用文字,并教商业地理、商业经济。因无教科书,他就边参阅日文书,边讲授。

 1914年7月由沈颐介绍进中华书局当编辑,因在书局专事编辑教科书、参考书的工作,感到乏味,很想远游。1918年秋,先生的表姊夫杨成能介绍他去沈阳高等师范学校任教,于是辞去了中华书局的务。

 1919年冬,沈阳高师仍来延聘,乃于1920年初到沈阳。不久,他深感此间专制守旧,便提倡学生阅读新杂志书籍,认为“生今之世,总不容不了解今人之思想”并专门安排课时让学生阅读。

 20年代初,先生积十余年教学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写就《白话本国史》,于1923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受到史学界和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二三十年代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长期被用作大学的教科书和青年“自修适用”的读物。史学家顾领刚先生对这部通史作了高度评价,说“编著中国通史的,最易犯的毛病是条列史实,缺乏见解,其书无异为变相的《纲鉴辑览》或《纲鉴易知录》之类,极为枯燥,及吕思勉先生出,有鉴于此,乃以丰富的史识与流畅的笔调来写通史,方为通史写作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可以说,《白话本国史》的出版奠定了先生在史学界和学术界的地位。

 1923年,应校长王饮鹤聘,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执教。在该校期间,他先后写成有关文字的著作四种。此外还编写了文学史讲义、群经概论、国文讲义等。

 进入光华大学

 1925年,上海发生“五册”惨案,激起了中国人民极大的愤慨,其中圣约翰大学暨附属中学的爱国师生为悼念被杀害的工人,举行罢课,并在校内下半旗致哀,美籍校长卜芳济竟然蛮横无理地将国旗拉下,踩在地上。于是学生553人,教员19人愤而离校,并谋创办光华大学。张寿铺先生任校长,知名学者如钱基博、张韵海、容启兆、颜任光、胡适、徐志摩、朱公谨、罗隆基、潘光旦、吴泽霖、廖茂如等,激于爱国热忱,纷纷来光华执教。

 时先生已应沪江大学之聘,教授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字学等课程。但看到光华初创,便决定应光华国文系主任童伯章的邀请,赴光华任教,实实在在地为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出一把力,争一口气。从此,几与光华终生相伴,直至解放后院系调整,“光华”并入华东师范大学。

 他进光华后,初任国文系教授,后历史系设立,即延为主任。每周上课十多个课时,先后开过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社会史、中国文化史、中国民族史、先秦学术概论、宋明理学、经子解题、史籍研究法及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他常穿深色的长衫或袍子,戴一副深色的近视眼镜,谦逊、质朴、睿智而又自信,具有东方学者的风度和气质。他的讲课富有魅力,很多受业的学生认为听他讲课是一种享受。他上课时带几本古籍上堂,先用浅近的文言文,以刚劲挺拔的书法,写上一二段提纲,然后边踱方步边缓缓讲授,言词清晰,语气平和,引经据典,脱口而出。先生对学生的考核也别具一格,富有特色。下面录其一组试题,可见之一端:

 《中国通史乙组试卷》

 习惯、法律,村于离婚往往加以禁胆。其故安在其得失若何

 或谓社群制度为女子之友,家庭制度为女子之敌,其说若何

 试述女系氏族易为男系之由。

 宗法之制,所联络之人,血缘关系实多疏远,何以仍能有亲爱之情

 试述氏族崩溃,家庭代兴之故。

 古以多男为福,谚称养儿防老。然实际上,现代父母欲得其子孝养甚难,试就经济制度,刽析其故。

 齐有巫儿之制,本以女主祭祀,然后世宗祧继承,必专于男,其故安在

 或谓今人之牲,实为无用之长物,仅因习惯而存在,其说然欤

 右九题,作一题即可完卷,九题全作,亦无不可,总之多少不构,能勿抄录原文最佳,见解与讲义不同,或相反背,均无不可。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