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东夷是东边的弓箭手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4收藏

为什么说东夷是东边的弓箭手呢?,第1张

楼上的答所非问,其实这几个字都是象形字

东夷:夷就是一个弓箭手的象形字,所以说是东边的弓箭手。

南蛮:蛮就是一条虫,从蚩尤下面那条虫来的。

北狄:狄是狗叫声的意思。

西戎:戎的本意是兵器,这应该代指贼寇。就是说西边的贼寇。 

我不知道你什么意思,这关 简体字繁体字什么?这几个字从古到今都没变过。自己不学习不要怨什么。 

简体字在古代叫俗体字,唐代就出现了,宋元时期大量存在,不过一个字可能有好几种俗体字,而且不是每个字都有俗体字。

新中国的简化汉字说实话的确有问题,对很多汉字的简化没有遵循汉字的六书,但总体来说他和古代俗体字的形成以一脉相承的,并且其中有一部分其实就是把俗体字确定化了而已。

用繁体字不见得就能继承古代的优秀文化,用简体字就文明断层了。

真正让文明断层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战 乱,政 治 运 动。古代的文化典籍说实话这不是读不读得懂的问题,即使你读懂了,那也不过是训诂而已。最重要的还是明白其中蕴含的精神。

先秦的典籍其实到了汉朝就流传不多了。墨子的墨经,古史书的尚书都已经失传了。

后来的元明清三代,可以说中华典籍损失惨重,是不存一你认为这也是简体字的危害。

更严重的是近代以来的革命 和战乱以及生活方式完全的改变

没有关系,东夷是青、兖、徐,即黄河下游非华夏族人的称呼,九黎则是长江下游(及更南边)非华夏族人的称呼。过去讲华夏中央、蛮夷四方,东边的夷即是东夷,南边的蛮即是九黎。

山东人并不都是东夷,齐鲁两国是非夷的国家,姜太公当年封齐,还和东夷为领土打过仗。不过其实话说回来,东夷文明并不逊于华夏文明,或者说现代讲先秦华夏文明,其实严格说是混进东夷、九黎等族文明的“大中国”文明才对。

小汉字见大历史:论殷周古汉语和「东夷」民族

 有网友问:历史学家说殷商人起源自东夷,东夷不是古代的少数民族吗?那殷商语言是不是今天汉语的源头?汉、羌、藏同源,东夷是与西羌是不同民族,那殷商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吗?

 首先,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说三遍:

 商人、周人的文字是一脉相承的,可见他们的语言是通的,肯定是同源的。甲骨卜辞中很多词汇在先秦经传都可以找到。那么,商、周语言都是古汉语,是汉藏语系就是毫无疑问的。

 判断语言是否同源,有一种方法就的对核心词汇进行比较分析。

 汉语、汉字中最基础的核心字词,比如自然:日、月、山,人体:耳、鼻、目……等等,在甲骨文都可以找到,不但考证出字形、字义演变的完整脉络,发音也差不多搞清楚(当然上古拟音是根据先秦传世文献、形声字等材料分析后的假定推理,有一定分歧争议,但不至于很离谱)。

 如:中国历史文献中「干支纪年法」绵延几千年未曾间断,商代甲骨中就发现了这块非常有名的《甲骨文干支表》:

 所以,我们才敢有底气说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曾间断,因此我们破译殷周古文字毫不费力,这一点确实极为逆天。

 古埃及文如果没有罗塞达石碑出土,至今都不可能破译,王懿荣看到甲骨文,马上就认出了几个字,刘鹗半天功夫就破译了十几个甲骨文。(罗塞达石碑有古埃及圣书体、世俗体和古希腊文三种字体,是破译古埃及文的钥匙。)

 其实,羌人跟夏、周人走得很近,周人称有夏,以夏文化继承者自居,所谓:有夏虽衰,杞鄫犹在。周人成为盟主,似乎也很善待夏人后裔,「杞人忧天」的杞国,还有鄫国,都是夏人后裔。殷商封杞,周人接着再封。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子姓,是殷商贵族,儿姓、子姓都是殷商贵族,在殷墟还出土过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族谱:儿姓族谱。

 武王灭商,将纣子武庚封殷地,继商之国祚。但其实是很防范殷商后裔的,派几个弟弟霍叔、管叔、蔡叔,也即三监,威慑、监视殷人,武王死后,武庚联合三监造反,被周公镇压,平乱后杀了武庚。就是所谓的三监之乱或者管蔡之乱。

 所以,周人跟羌人、夏人关系似乎很融洽,对商人是不信任的。毕竟周、殷是「亡国之恨,杀父之仇」,周人必须提防,殷人不可能忘记。

 而殷人却好像经常迫害羌人,甲骨文中「羌」都是人牲,用来活埋陪葬、献祭等等,然后就都是奴隶。甲骨文与羌有关的字和卜辞都是这几种悲惨状况。故而武王伐殷商,羌人是铁杆支持者。

 比如,甲骨文的羌字,很多字形都是「羌人的脖子上缠着绳子」,意思就是战俘或者奴隶。

 综上所述:羌人、商人、周人、夏人的语言,像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的方言之间的区别。

 周人所谓的「雅言」,就是写《诗经》的语言,相当于中原地区的普通话,贵族说的话,中原夏、商遗民诸国,应该都能听懂。

 所以,韩国人说甲骨文是他们祖先的文字,其中一个可笑理由是:古代韩国人家里养猪,跟甲骨文家不谋而合。

 这可不是什么戏说,这是正儿八经历史系教授的结论。韩国人一旦民族主义上脑,智商就为零。

 金文「家」字

 但是,汉字根本不能记录他们的语言,朝鲜谚文才是记录他们语言的文字,比如:汉语中根本就没有思密达这样敬语用法。正因为汉字和韩语严重的言文不和,没受过儒家教育的人,不懂中国文化,根本就不能书写记录自己的思想,故而,大概在15世纪,也就是中国明朝的时候,朝鲜统治者开始推广用朝鲜谚文记录韩语,给没什么文化的底层人用。

 另外,韩语是多音节,汉语大多数是单音节,所以不论古今,汉语文学作品都极其重视韵律,因为单音节叶韵,能让诗词音节数对称,朗朗上口。

 同理,日语虽然采用汉字,但由于言文不一,要发明假名来记录日语。否则,就不能「我手写我口」。

 所以,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不能用来记录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的思密达,汉字跟韩语之间有一万光年那么遥远,毫不沾边。殷商古人建立国家和政权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朝鲜族」这个物种,也许当时他们比树上当猴子好不到哪里去。

 扯一下题外话:

 其实,古代世界各地的民族,都有在家中养猪的习惯,棒子大概不知道,上古养猪很大一个作用是吃人大便的。

 所以,今天的人大概很难想象,古代的猪圈也是厕所,人的大便是圈养猪的主要食物。

 今天出土很多汉代陶屋模型,「猪圈卫生间」是标配,就跟今天的抽水马桶一样。

 屎直接拉到猪槽中的厕所:

 当然,古代养猪有厕猪和食用猪之分,有不同的叫法。

 吃屎的猪叫「溷豚」,孔子说:君子不食溷豚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贵族不怎么吃猪肉。古代亚伯拉罕诸教:犹太教、 教,不吃猪肉就是因为嫌猪脏,不是什么「猪爷爷,狗奶奶」。

 基督教吃猪肉是因为信仰基础是《新约》,为了向外邦人传教,必须打破饮食禁忌。因为古罗马人还有日耳曼人都是吃猪肉的。猪肉香肠、培根一直是日耳曼人的最爱的特色菜。

 宋朝时候苏东坡流放到黄州的时候,说猪肉富人不吃,穷人不懂怎么烹调,苏轼就发明了放酱油,用文火慢煨,肥而不腻东坡肉就此诞生。

 故而,猪肉成为中国人主要肉食,应该很晚。

 古代不同的方言对猪的叫法也不一样,汉代文献《方言》曰:

 猪,燕、朝鲜之间谓之豭,关东谓之彘,或谓之豕,南楚谓之狶。其子或谓之豚,或谓之豯,音奚吴扬之间谓掷觏子。

 秦人称猪为「豭」,「豭」其实就是 极强的公猪,所以,秦人把奸夫叫「寄豭」。

 秦始皇《会稽刻石》中提出了「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相当于秦始皇跟吴越遗民约法三章,奸夫 可以沉猪笼。

 《史记·秦始皇本纪》:“夫为寄豭,杀之无罪。”司马贞索隐:“豭,牡猪也。言夫*他室,若寄豭之猪也。豭,音加。”

 汉代称猪为「彘」,司马迁《史记》记载的鸿门宴上:项羽赏给樊哙的猪腿叫「彘肩」,大概应该指的是野猪肉。

 因为,在古文字中家养猪叫「豕」,野猪叫「彘」:「彘」的象形就是一支箭射一只猪,表示是田猎的猎物,而非家养的。

 如下图:「豕」「彘」的区别就是多了一只矢(箭)。

 豕

 彘

 众所周知,刘邦死后,大老婆吕雉,将刘邦宠爱小老婆戚夫人做成「人彘」,放在厕所里,所以,戚夫人死了以后,民间追封他为「厕神」。

 野棉花扯完,言归正传,再来说夷。

 《说文》: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

 其实,《说文》对夷的解释是错误的,夷的造字本义是用来射鸟的缴射,也就是箭上面系一根绳子。古代田猎经常用的一种箭,也叫「缯射」。

 夷表示「东方民族」是后起义,是西周才有的称谓。

 殷商甲骨文中的夷是用尸字表示,指东方的族群大致可以确定,但是到底指古代哪个民族还有一些争议。

 夷大概不是指某一固定的民族,是一个对东方民族笼统称谓。不同时代可以指不同的民族。

 就跟中古胡的意思一样,据陈寅恪考证,五胡乱华的五胡,其实也是一个笼统的叫法,其实胡人不止五种, 根本就分不清。

 上古的东方民族,以鸟为图腾,使用极其薄的黑陶,叫蛋壳陶,这一点考古和文献都能互相支持。

 比如:龙山文化中的黑陶

 殷人也是以玄鸟为图腾,最初是在山东活动,也是夷人,后来迁徙到河南。

 (殷商人起源自东夷,而棒子国在中国东部,棒子曾经在历史上被中国人称为「东夷」,所以,这也是棒子人说甲骨文是他们文字的理由之一。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夷是对东方民族的一个泛称,而且,中国古人称他们为夷的中古时期,其实已经是贬义:野蛮的化外之民。)

 秦人、赵人也被认为起源于东夷。秦人的嬴姓,其字形符部分,疑似就像一个鸟形神兽……

 《说文》:嬴,少昊氏之姓。从女,羸省声。

 少昊氏是五帝之一,其部族以鸟为图腾,汉民族的图腾之一凤凰就是起源于少昊氏。

 甲骨文以尸表夷,古文字学一般认为甲骨文尸字像「侧卧人形」:

 但有一种观点认为尸字像「屈膝」之人形,殷人所称的尸(夷)人,也叫尸方,是今天的彝族前身。

 因为,彝族有「屈膝半蹲」的风俗,所以殷人在甲骨文中用「屈膝人形」表示彝(夷)族人。

 见论文:

 (出处:冯时,《古文字与古史新论》,台湾书房出版社,2007年,页1。)

 作者认为让学界大惑不解的古文字:山东丁公陶文,是古彝族文字,

 作者考证:甲骨文中的尸(夷)就是指彝族的祖先,也即甲骨文中的「人方」:

先秦时期非华夏民族泛称之一。夷又有诸夷、四夷、东夷、西夷、南夷、九夷等

泛称。一般多用以泛称环渤海而居,南至江淮的中国东方各族,亦称东夷。先秦时,东夷

民族众多,主要指以传说时代的太皞、少皞为代表的部落集团及其后裔,《禹贡》称为鸟

夷。太皞,风姓,建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少皞,嬴姓,自穷桑(今山东曲阜北)登帝

位,后徙曲阜。相传禹拟授“帝位”的皋陶也是东夷人,生长在曲阜。皋陶早死,其子名

益。或传禹死启立,“益干启位,启杀之”,然后建立起夏王朝。

夏与东夷屡有斗争,曾夺取夏太康王位的“有穷(在今山东德州)后羿”,就是

东夷的一支。相传商汤先世活动在今山东、河北的渤海湾一带,学者多以为商人本亦为东

夷民族。

商王朝建立后,仍与东夷斗争不绝,史载“桀为暴虐,诸夷内侵,殷汤革命,伐

而定之。至于仲丁,蓝夷作寇。自是或服或叛,三百余年。武乙衰敝,东夷渐盛,遂分迁

淮、岱,渐居中土”。故殷末帝乙、帝辛(纣)都多次征皻方、盂方、夷方(皆东夷),

驻跸之地,遍及济、汶以东。东夷被征服,商王朝也国力耗尽,后为周所灭。

周武王建立周王朝之初,殷的余部及殷的余国东夷势力仍强。武王死,殷裔武庚

在商奄(在今山东曲阜)、蒲姑(在今山东博兴)、徐戎(徐夷)、淮夷等东夷国家支持

下发动叛乱。周公东征,杀武庚,灭不少嬴姓之国,平定叛乱,又以蒲姑地封齐,以商奄

地封鲁,但徐戎、淮夷仍长期存在于淮水流域。

周穆王时,“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厉王时,“淮夷入

寇,王命虢仲征之,不克,宣王复命召公伐而平之”。及至春秋,徐、淮犹盛,尚能“病

杞”、“病鄫”。这时,还有奉祀太皞的任(今山东济宁境)、宿、须句(山东东平境)

、颛臾(今山东费县境),自称少皞之裔的郯(在今山东郯城),皋陶后的六(在今安徽

六安)、蓼(在今安徽霍丘)等国,以及与徐同祖的群舒(舒蓼、舒鸠、舒庸、舒龙、舒

鲍、舒龚等)和九夷等东夷部落国家,活跃在山东半岛和江苏、安徽的淮水流域,成为齐

、楚两霸必争的与国。他们都与华夏诸国早有通使、会盟关系,夷、夏遂逐步接近以至融

合。

近年出土的春秋徐国铜器,其文字、形制、纹饰已与中原器物无别。“九夷”之

名犹见于战国,但秦并六国后,淮泗夷皆散为民户,到汉时已不见夷、夏之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