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标点古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800字急求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3收藏

我们在标点古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800字急求,第1张

古籍标点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识字辨义是标点古文的前提。

(华佗)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亲中人有病如成者。(《三国志•华佗传

华书局1959年版》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亲中人有病如成者。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商务印书馆《韩昌黎集》下)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

2要熟悉文言的词法句法。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记•曲礼上》,中华书局1954年《古文句读释例》)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 问马。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3要掌握足够的古代文化知识。

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胡仔《苕渔隐丛话》, 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 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胡《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

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董仲舒之言也。(《资治通鉴》标点本)

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董仲舒之言也。

4充分利用文言虚词。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曹植《与杨修书》,中华书局1977年版《文选》本)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左传•襄公三年》,中华书局1957年版《春秋左传读本》)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5充分考虑行文特点

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江淹《别赋》)

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

步骤:

1统揽原文,了解大意

快速扫描,在统揽原文的基础上掌握大意

2铅笔点断,不计符号

充分利用尾句 的语气词 ;韵文的韵尾;对句和古人的注疏等。

3细查文意,选择符号

对疑难之处要仔细分析,根据文意选择符号。

通览全文,最后确定。

现代标点符号指书面语里用来表示停顿、语调以及语词的性质和作用的符号,为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共有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专名号和书名号等14种。它的发展历史分为两个古代和现代两个时期。

古代的情况

我国古籍无标点符号,但有“句读”。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书面上用圈(句号)和点(读号)来标记。古书一般是不断句的,前人读书时要自己断句,这就是句读的由来。明辨句读是读懂古书的起点。意义不明,语法不清,音韵不晓是容易造成句读错误的原因。何休《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序》:“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甚可闵笑者,不可胜记也。”因此,要正确地标点古书,一方面要重视词义、语法、音韵以及古代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多读古书,多掌握材料。

近现代的发展

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英文汉诂》,最早使用外国标点符号。

1909年鲁迅与周作人翻译出版的《域外小说集》,引进使用了好几种新式标点符号。

但全面系统引进标点符号的是语文学家陈望道。他于1918年5月在《学艺》杂志上著文介绍西洋标点符号10种。同月出版的《新青年》就用白话排印,并加新式标点,一时风靡全国。

1920年2月,北洋政府教育部根据胡适、钱玄同等的建议,训令全国采用12种新式标点符号。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正式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一直沿用至今。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正式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一直沿用至今。

标点古书的一般原则是:一、标点后文句内容必须合乎情理标点时必须注意文章的整体关系,文章是个整体,每句话、每个字都与前后文的意思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标点不仅要看各句标点后内容是否合乎情理,还必须顾及到前后文句以至段落的相互关系,以检测标点是否得体

二、必须注意分析语言的各个方面不注意或不理解字词含义,不明语法,不注意修辞以及不明原文音韵等语言问题,都会导致标点的错误,因此必须注意语言的各个方面

三、应注意当时的社会生活与典章制度若不注意原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与典章制度,也会导致标点的错误

  我国的古籍,一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这给阅读带来极大的不便。其实远在汉代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创造了句号和逗号。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就有记载。《丶部》:“丶,有所绝止,而识之也。”这便是后代的逗号。《�部》:“�,钩识也。”这就是今天的句号了。古人在写作中,有时就加上它,有时则是碰到容易混淆的地方,加上它以示区别。

  现代意义上的古书标点,是指根据古书的内容,用标点符号把原文的停顿、结构和语气等准确清楚地表现出来。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训练。

  关於“句读”的概念

  《增韵》:“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分之以便诵咏,谓之读。”所谓成文语绝处,是指在意义上和语气上可以自足;而“读”则主要是为便於诵读而划分的语言片段。

  韩愈《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古代童子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句读,而老师给学生讲书的过程也就是传授句读古书的能力。所以《礼记·学记》说:“一年视离经辨志。”“离经”就是句读经典文献的能力,能够正确句读文献,也就对文献的思想大意有了正确的理解。古代谚语说“学识如何覌点书。”(唐·李匡义《资暇集》引稷下谚)也是讲能否给古书加上正确的标点,体现了读书人的学识修养和水平。据《后汉书·班昭传》记载,《汉书》始出,多未能读者,马融伏於阁下,“从昭受读”。由此可知,对於没有标点的著作,即使在当时,读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需要经过专门传授。

01

古人要使用标点符号

一直以来古文都是有标点的,中国最早能考据到的成熟文字是殷商的甲骨文,在甲骨文中段落号是以横线直线作标识的。甲骨文的所谓“段”,是指每一节记述某日占卜及其占卜后效的文字;春秋的《侯马盟书》,就有使用一或两条的短线来表示重文;从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书《老子》中,就有比较复杂的标点系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丶部》中,就收录了引人注目的一条:“有所绝止,丶而识之也。凡丶之属皆从丶。”里面的“丶”正是古人用来表示停顿之法;宋刻本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就出现顿号来做分隔。另外,古人还会使用三角、圆点、方块等符号,它们的用法皆不同。在《尚书表注》中,就出现了圆圈、方块、扁长条等较为复杂的图案来作为标点。只是,这些多样的标点图案到了宋代就逐渐简化为一个作为分隔的圆圈。

句读有误 句意解错

大家若是阅读古书会发现,整本书是一路写到底,密密麻麻的字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不信,你可以试着上网查找古籍看看,例如《钦定四库全书》的影本。古人读书,似乎就得训练自己加上标点符号的能力。

若是你的标点符号加错了,那么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会解读错了。 例如有一本坊间的《资治通监》就出现了这类趣事,它里面的〈梁纪〉出现了一句:“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这一整段是在说败战,士兵们无力抵抗,故只能相继抛弃武器逃亡。

看见“争投水死者十余万”这一句没有?断句者以为到了“悉弃其器甲”这一句就该要停顿了。错!正确的句读为:“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还记得历史上最著名的无标点句子吗--“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一个出自清代赵恬养的《增订解人颐新集》的句子,若是加上标点符号,将会出现七种拆解的方式。例如,“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古人使用标点 符号多样

话又说回来,其实古人是有在使用标点的,数量还不少。

中国最早能考据到的成熟文字,注意是成熟已经成足够体系的文字,应该是殷商的甲骨文,那么在甲骨文中是否已经有相关符号出现了呢?答案是肯定的。在殷墟甲骨文中段落号是以横线直线作标识的甲骨文的所谓“段”,是指每一节记述某日占卜及其占卜后效的文字。即便是同一天占卜而占卜内容、序次不同的文也以横直线(偶尔以曲线)分隔。例如(脊)5,以两直线分隔出三段文字;而《藏新)475则以十横线分隔开十一段文字(骨残,否则不止此数)。一般说来,肩脚骨上的卜辞以直线分段,肋骨上的卜辞以横线分段,龟甲上的卜辞分段则横线直线兼用。甲骨文的这种区分段落的方式仍处于幼稚阶段。虽然早在武丁时代的甲骨文就用“线”划分段落,但并非所有龟甲兽骨上均有这类标识,哪怕版面上的文字乱成一团也是如此。

春秋时期的《侯马盟书》中使用一条或者两条短线表示重文,是标点的一种。汉代马王堆出土的《老子》帛书,当中的标点系统已经比较复杂,除了之前的单、双短横外,还有拐角符号,三角符号,圆点符号,方块符号等,用法也各异。现在能够看到的宋代刻本,其实也有标点。宋刻本陆德明《经典释文》就已经有顿号作分隔。一些比较复杂的书,像是《尚书表注》就已经有以圆圈、方块、黑三角、扁长条,半圆等图案作为标点。这种复杂的标点方式,到了宋代渐渐简化成为一个圆圈,作为分隔。甚至在《说文解字》中收录了这样一条:「丶,有所绝止,丶而识之也。」也就是「丶」是古人表示停顿的方式。

只写不念 “之乎者也”真出名

虽然我们已经找着不少古书是有标点的,可总会好奇古时候的人怎么不加以利用标点呢?!其实这就和古人的文章结构与学习方式有莫大关系了。“之乎者也”应该算是文言文中相当出名,也是最奇异的文句了。因为“之乎者也”后来从口语中消失了,但是却持续以书面语的方式出现。它就这样被人们以“只写不说”的方式使用了两三千年。“之乎者也”约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于书面语中出现的,而且还在二三百年之间快速地达到完备的程度。

“之乎者也”往往代表句子的停顿与分隔。古人常以它代表句子的停顿,尤其是韵文。《离骚》则会使用“兮”来表示一个句子的结束。在《文心雕龙卷七章句》中,就谈论到采用虚词来断句:

又诗人以“兮”字入于句限,《楚辞》用之,字出于句外。寻兮字承句,乃语助余声。舜咏《南风》,用之久矣,而魏武弗好,岂不以无益文义耶!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据事似闲,在用实切。巧者回运,弥缝文体,将令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矣。外字难谬,况章句欤。

另外,还因为古人的学习方式与今人不同,故影响了标点的使用方式。《礼记学记》有载: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古人是很重视“明辨句读”的,那是读懂古籍的起源。

古人其实很重视句读的训练,因为句读是读懂古书的起点。而且,学童求学后,还得考试验证有没有“离经辨志”的能力的。倘若“离经(句读经典)”有问题,那正说明他还没有完全读懂这一本古籍。所以,想要具备读古籍的能耐,你就得先拥有句读之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