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彻背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心痛彻背的穴位 2 治疗心痛彻背的方剂 3 治疗心痛彻背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心痛彻背 1 拼音
xīn tòng chè bèi
2 英文参考chest pain involving the back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心痛彻背为症状名[1]。指心痛(心前、心窝、胃脘等部位疼痛)引及背部者[1]。除见于心痛、胃脘痛外,尚可见于胸痹等[1]。《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又《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噉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
参见胸痹及心痛、胃脘痛:
胸痹为病名[2]。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藏》。指胸膺部闷窒疼痛的一种病证[2]。《肘后备急方》卷四:“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痞忽痛,肌中苦痹,绞急如刘,不得俛仰,其胸前皮皆痛,不得手犯,胸满短气,咳嗽引痛,烦闷自汗出,或彻引背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本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胸痹心中痞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胸痹有按症情轻重分为胸满、胸痛者[2]。本病可见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疾患[2]。
心痛为病证名[3]。胸脘部疼痛的统称[3]。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指心前区或心窝部疼痛[3]。《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心痛者,风冷邪气乘于心也,其痛发,有死者,有不死者,有久成疹(通“疢”,病也)者。心为诸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心有支别之络脉,其为风冷所乘,不伤于正经者,亦令心痛,则乍间乍甚,故成疹不死。”《赤水玄珠·心痛门》:“今之治例,皆非真心痛也,以其在心之部位而名,或心之脉络,或手心主之脉络,……或食伤,或寒伤,或气逆,或痰饮,或死血,或虫,或郁火,皆致痛也。”
胃脘痛为病名[4]。指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4]。出《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亦称胃痛、脘痛、心下痛,心痛等[4]。多因七情郁结,劳累过度及饮食不节所致[4]。有寒热虚实之分[4]。亦有虚实错杂,寒热相兼者[4]。文献有胃气痛,肝胃气痛,阴虚胃脘痛,气郁脘痛、火郁胃脘痛、积热胃脘痛,瘀血胃脘痛,蚘动脘痛,积冷胃脘痛,外感胃脘痛,内伤胃脘痛等记载[4]。
4是因为湖南的饭太辣了?呵呵
注意一下胃痛的性质、胃痛发作的时间和胃痛的具体部位。如果是饱食或食生冷之后的轻微钝痛,平时也经常打嗝,可能是慢性胃炎;如果是饱食之后发作的上腹部的钻顶样疼痛,可能是胃溃疡;如果没有任何诱因就经常疼痛,是胃癌的征兆也说不定。胃是要养的,不要喝很的冷水,吃饭吃七分饱,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对你的胃都是有好处的。建议你不要乱服止痛药,那是治标不治本的,还是去医院做个胃镜吧,在一声的指导下服药才安全可靠。
胃痛是胃病病人最常见的症状。大多由于病变部位受局部炎症或胃酸的刺激,引起胃壁平滑肌痉挛、胃内压增高和肌纤维紧张度增强,使病变部位的神经感受器受到刺激,因而发生痛感。诱发胃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感受风寒、饮酒、吸烟、饮食生冷、饥饱失时,暴饮暴食、服食对胃有刺激性的食物和药品或是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等。
胃痛要和“心痛”区别开来,在中医古籍中,又称胃痛为“心痛”。胃痛又名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发生的疼痛。古人认为胃脘处在心下,歧骨(剑突)下的部位为心窝部,在这个部位发生的疼痛,即为心下痛,心口痛、心窝痛、也称心痛。后世很多医家认识到胃与心的解剖部位完全不同,故又把胃痛与心痛区别开来。如《医学正传》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为了把两者区别开来,把心脏疾病引起的心痛,称为“真心痛”,特别是“心痛彻背”,严重者还可伴有出冷汗、手足口唇青紫、胸闷气短等症。困此,胃脘痛与真心痛在疾病的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胃痛虽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但最为常见的疾病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由于这两种疾病是一个慢性发展的反复波动、迁延难愈或易复发性疾病,因此对胃痛者的饮食调理尤为重要,胃痛病人的饮食要求如下:
1、首先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多食清淡,少食肥甘及各种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谨防食物中的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有吸烟嗜好的病人,应戒烟。
2、饮食定时定量。长期胃痛的病人每日三餐或加餐均应定时,间隔时间要合理。急性胃痛的病人应尽量少食多餐,平时应少食或不食零食,以减轻胃的负担。
3、注意营养平衡,平素的饮食应供给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于保护胃黏膜和提高其防御能力,并促进局部病变的修复。
4、饮食宜软、温、暖。烹调宜用蒸、煮、熬、烩,少吃坚硬、粗糙的食物。进食时不急不躁,使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与唾液充分混合后慢慢咽下,这样有利于消化和病后的修复。要注意四季饮食温度的调节,脾胃虚寒者尤应禁食生冷食物。肝郁气滞者忌在生气后立即进食。
胃痛多属慢性病症,一般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治疗,方可获得良效或痊愈。然而,由于治疗胃病的中成药品种繁多,且药物组成的功用各不相同,故必须根据具体病症来进行选择。现列举5种临床常用且效果肯定的中成药,患者不妨对症选用。
1香砂养胃丸:由砂仁、白术、枳壳、半夏曲、党参组成,具有和胃止呕、舒气宽胸之功能。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两肋胀满、胃脘作痛、食后嘈杂、呕吐酸水、面色萎黄、四肢倦怠等症的治疗。
2香砂六君丸:由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灸甘草等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和胃之功能。适用于治疗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胃脘痞痛等症。
3补中益气丸:由黄芪、党参、白术、当归、柴胡、升麻、桔皮、灸甘草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能。适用于脾胃气虚、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苍白、胃脘痞胀、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等症的治疗。对胃下垂者久服亦可收效。
4三九胃泰:由三桠苦、九里竿、白芍、生地、木香组成,具有消炎止痛、理气健胃之功能,适用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见有胃痛、胃胀、胃酸过多、胃部不适、消化不良或饮酒过量等均可使用。
5猴菇菌片:是由猴头菌经过煎后浓缩而制成的片剂。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症的治疗,亦可用于胃癌、食道癌的辅助治疗。
就上述5种中成药的选用来说,凡见寒湿中阻、胃脘隐痛、胀闷不舒者,可选用香砂养胃丸;症见脾虚湿阻气滞、纳少运迟、大便溏薄、脘腹胀满者可选用补中益气丸;症见口中作干、胃痛胀满、或嘈杂不舒、舌苔黄厚者,可选用三九胃泰;若对慢性胃痛作巩固性治疗者,要选服猴菇菌片。
注意饮食
注意保暖
吃些生花生, 斯达舒,你可以让你朋友试试
其实,那应该是因为水土不服引起的吧? 那当初为什么不调查清楚呢?这么盲目啊?!
实在不行,就回来吧~~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有益胃作用的方剂 2 有益胃作用的中成药 3 益胃相关药物 4 古籍中的益胃 益胃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yì wèi
2 英文参考reinforcing the stomach
3 注解
益胃 治疗胃虚的方法。如胃气虚寒则温胃建中;胃阴不足则滋养胃阴。
有益胃作用的方剂 扶阳助胃汤拼音:fúyángzhùwèitāng别名:扶阳益胃汤(《金匮翼》卷六)。处方:干姜(炮)45克拣
姜汁牛奶
鲜牛奶、生姜汁、白糖混匀,煮沸后即可。功能主治:益胃,降逆,止呕。适用于妊娠呕吐不能进食者。用法用量
炒米汤chǎomǐtāng处方:粳米。功能主治:除湿,益胃,止烦渴。主用法用量:炒焦,作汤。摘录:《中国医
升阳益胃养荣汤,以蜜代之)5分,木通5分,白术5分。功效:升阳益胃,养血和营。用法用量:水2盏,加生姜3片,带皮米
姜糖饮生姜3~5片红糖3~6克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暖血益胃。治不乳症。先天虚寒或后天为寒邪所伤,致脾阳不振
更多有益胃作用的方剂有益胃作用的中成药 健宝灵片
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D)。功能与主治:健脾益胃,促进生长,增强抵抗力。用于食欲不振,发育不良,
益胃膏服,一次12g,一日3次。贮藏:密封,置阴凉处。益胃膏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益胃膏药品汉语
健脾八珍糕0ml,搅拌五分钟,应全部溶散。功能与主治:健脾益胃。用于老年、小儿及病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面色萎
参芪力得康片各项规定(附录ⅠD)。功能与主治:补气养血,升阳益胃。用于气血不足,中气虚陷,体倦乏力,食欲不振,睡
湿消丸各项规定(附录IA)。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肾,健脾益胃,利湿消肿。适用于脾肾阴虚,湿盛所致单纯性肥胖,
更多有益胃作用的中成药益胃相关药物 益胃膏
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药品名称品名:益胃膏汉语拼音:成份性状作用类别本品为胃
阴虚胃痛颗粒别本品为胃脘痛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养阴益胃,缓中止痛。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胃脘隐隐灼痛,口干
参芪力得康片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升阳益胃。用于气血不足,中气虚陷,体倦乏力,食欲不振,睡
健宝灵片类别本品为厌食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健脾益胃。用于食欲不振,病后体弱。用法与用量口服或研
健儿消食合剂食合剂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健脾益胃,理气消食。用于小儿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引起的纳呆食
更多益胃相关药物古籍中的益胃 《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断不可从。十二、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益胃汤主之。温热本伤阴之病,下后邪解汗出,汗亦津液之
《临证指南医案》:[卷二]吐血之不效。此液亏不受桂附之刚。当温养摄纳其下。兼与益胃津以供肺。(晨服)熟地苁蓉杞子五味胡桃肉牛膝柏子
《温热经纬》:[卷三]叶香巖外感温热篇也。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
《温病指南》:[卷上]风温中焦篇热本伤阴之病。若下后汗出。则胃阴受伤。急复其阴。益胃汤主之。益胃汤沙参(二钱)麦冬(三钱)冰糖(六分
《医门法律》:[卷二中寒门]中寒门方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川楝子的别名 7 川楝子的处方用名 8 川楝子的来源 9 川楝子的产地 10 川楝子的采收与初加工 11 川楝子的生药性状 12 川楝子的炮制 121 川楝子的炮制方法 1211 川楝子 1212 焦川楝子 1213 盐川楝子 122 成品性状 123 炮制作用 124 贮存方法 13 川楝子的性味归经 14 川楝子的功效与主治 15 川楝子的化学成分 16 川楝子的药理作用 17 川楝子中毒 171 不良反应机制 172 临床表现 173 治疗 18 川楝子的药典标准 181 品名 182 来源 183 性状 184 鉴别 185 检查 1851 水分 1852 总灰分 186 浸出物 187 含量测定 1871 色谱、质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8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8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874 测定法 188 川楝子饮片 1881 炮制 18811 川楝子 188111 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18812 炒川楝子 188121 含量测定 188122 鉴别、浸出物 1882 性味与归经 1883 功能与主治 1884 用法与用量 1885 贮藏 189 出处 19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川楝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川楝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川楝子 1 拼音
chuān liàn zǐ
2 英文参考fructus meliae toosenda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zechwan chinaberry frui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oosendan,fructu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hinaberry frui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OOSENDAN FRUCTUS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Fructus Meliae Toosendan(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zechwan chinaberry frui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川楝子为中药名,出自《本草正》[1]。原名楝实[2]。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2]。呈类球形,直径2~32cm。表面金**至棕**,微有光泽,少数凹陷或皱缩,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成空隙,果肉松软,淡**,遇水润湿显黏性。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有6~8条纵棱,内分6~8室,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粒。气特异,味酸、苦。焦川楝子为厚片或不规则碎块,表面焦**,发泡,有焦气,味苦涩[2]。盐川楝子为厚片或不规则碎块,表面深**,味微咸[2]。
川楝子味苦,性寒[2][1]。有小毒[1]。归肝、小肠、膀胱经[2]。川楝子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驱虫、杀虫的功能。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川楝子生品有小毒,长于杀虫、疗癣,兼能止痛[2]。用于虫积腹痛,头癣[2]。焦川楝子可缓和苦寒之性,降低毒性,减少滑肠之弊,以疏肝理气止痛力胜[2]。用于胁肋疼痛及胃脘疼痛[2]。盐川楝子能引药下行,作用专于下焦,长于疗疝止痛[2]。常用于疝气疼痛,睾丸坠痛[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载有川楝子标准。
4 拉丁名Fructus Meliae Toosendan(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szechwan chinaberry fruit (《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川楝子的别名楝实、金铃子[1]
仁枣、柬实、金铃子、苦柬子、练实等[3]。
7 川楝子的处方用名川楝子、金铃子、炒川楝子[2]。
8 川楝子的来源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2]。
9 川楝子的产地川楝子主产于四川、湖北、贵州、河南等地[1]。
10 川楝子的采收与初加工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2]。
11 川楝子的生药性状川楝子呈类球形,直径2~32cm。表面金**至棕**,微有光泽,少数凹陷或皱缩,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成空隙,果肉松软,淡**,遇水润湿显黏性。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有6~8条纵棱,内分6~8室,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粒。气特异,味酸、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2 川楝子的炮制南北朝刘宋时代有“酒拌浸令湿,蒸,待上皮软,剥去皮,取肉去核,勿单用其核”(《雷公炮炙论》)的炮制方法[2]。
唐代有“炒去核”(《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的方法[2]。
宋代对其炮制方法有较大发展,增加了火炮(《博济方》)、酒浸(《苏沈良方》)、童便浸后煮烂、面裹煨(《小儿卫生总微方论》)、茴香炒、陈皮炒(《类编朱氏集验医方》)、醋煮(《女科百问》)等法[2]。
元代除沿用炒法外,又有盐炒、酥制(《瑞竹堂经验方》)、酒煮(《卫生宝鉴》)、牡蛎炒(《丹溪心法》)等炮制方法[2]。
明代又增加了盐加茴香炒、海金沙同僵蚕炒、酥炙、麸炒(《普济方》)等炮制方法[2]。
清代除沿用酒蒸、面裹煨、麸炒的方法外,又增加了火煅(《外科大成》)、火烧存性(《外科证治全生集》)、盐水泡(《医宗金鉴》)等炮制方法[2]。对炮制目的亦有记述,如“清火生用,治疝煨用,气痛酒蒸用”(《得配本草》)[2]。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炒焦、盐炙等[2]。
121 川楝子的炮制方法 1211 川楝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2]。用时捣碎[2]。
1212 焦川楝子取净川楝子,切片或砸成小块,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或焦褐色,取出晾凉,筛去灰屑[2]。
1213 盐川楝子取净川楝子片或碎块,用盐水拌匀,稍闷,待盐水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2]。
每100kg川楝子,用食盐2kg[2]。
122 成品性状川楝子为类球形[2]。表面金**或棕**,微有光泽,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陷[2]。外果皮革质,果肉松软,淡**,遇水湿润有黏性[2]。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2]。气特异,味酸苦[2]。
焦川楝子为厚片或不规则碎块,表面焦**,发泡,有焦气,味苦涩[2]。
盐川楝子为厚片或不规则碎块,表面深**,味微咸[2]。
123 炮制作用川楝子生品有小毒,长于杀虫、疗癣,兼能止痛[2]。用于虫积腹痛,头癣[2]。如治小儿虫积的安虫散(《小儿药证直诀》);治头癣以本品焙干为末,用猪油或麻油调成油膏,涂患处[2]。
川楝子炒焦后可缓和苦寒之性,降低毒性,减少滑肠之弊,以疏肝理气止痛力胜[2]。用于胁肋疼痛及胃脘疼痛[2]。如治肝郁化热,心腹胁肋诸痛和肝肾阴亏而又肝气横逆所致之胸脘胁肋疼痛,吞酸吐苦[2]。
盐川楝子能引药下行,作用专于下焦,长于疗疝止痛[2]。常用于疝气疼痛,睾丸坠痛[2]。
124 贮存方法置干燥容器内,盐川楝子密闭,置通风干燥处[2]。防蛀,防霉[2]。
13 川楝子的性味归经川楝子味苦,性寒[2][1]。有小毒[1]。
归肝、小肠、膀胱经[2]。
归肝、小肠、膀胱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入肝、胃、小肠经[1]。
14 川楝子的功效与主治川楝子具有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的功能[2]。
川楝子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的功能。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川楝子具有理气止痛,杀虫的功能[1]。
1治肝胃气痛,胁痛,疝痛,痛经,虫积腹痛,乳腺炎。煎服:45~9g[1]。
2治头癣。焙黄研末,熟猪油或凡士林调成50%油膏涂之[1]。
川楝子生品有小毒,长于杀虫、疗癣,兼能止痛[2]。用于虫积腹痛,头癣[2]。如治小儿虫积的安虫散(《小儿药证直诀》);治头癣以本品焙干为末,用猪油或麻油调成油膏,涂患处[2]。
焦川楝子可缓和苦寒之性,降低毒性,减少滑肠之弊,以疏肝理气止痛力胜[2]。用于胁肋疼痛及胃脘疼痛[2]。如治肝郁化热,心腹胁肋诸痛和肝肾阴亏而又肝气横逆所致之胸脘胁肋疼痛,吞酸吐苦[2]。
盐川楝子能引药下行,作用专于下焦,长于疗疝止痛[2]。常用于疝气疼痛,睾丸坠痛[2]。
15 川楝子的化学成分川楝子含川楝素[1]。还含苦楝子酮等多种苦味的三萜成分[1]。
16 川楝子的药理作用川楝子含川楝素,有驱蛔作用[1]。主要药理作用有抗原虫,抗细菌,抗真菌,阻断神经肌肉接头间的传递[3]。
苦楝素有驱蛔作用,高浓度时能麻痹猪蛔,特别是头部的神经节,低浓度则有明显的兴奋作用,使虫体不能附着肠壁而被驱除体外[4]。对胃有 ,胃溃疡患者慎用[4]。大剂量能伤害肝脏[4]。本品有一定蓄积性,不要连续使用[4]。急性中毒的致死原因似为急性循环衰竭[4]。
苦楝皮水浸剂能抑制某些皮肤真菌[4]。
17 川楝子中毒 171 不良反应机制成人食果6~8个即可引起中毒, 胃肠道黏膜,不同程度的损害心、肝、肾,麻痹大脑皮质,致迷走神经先兴奋后麻痹,严重时麻痹呼吸中枢、内脏出血、中毒性肝炎等。[3]
172 临床表现呕吐、腹痛、腹泻,继而出现黄疸、肝大、肝功能损害、消化道出血、黑便、视物模糊、复视、下颌运动不灵、触觉减退、周身无力、痉挛、心悸、血压下降、脉快而弱、面色苍白、腰痛、排尿困难、血尿,严重时呼吸、循环衰竭、休克、昏迷,甚至死亡。[3]
173 治疗川楝子中毒的治疗要点为[3]:
1未出现痉挛者,可给予催吐、洗胃、导泻,并口服鸡蛋清、面糊及药用炭等,静脉补液,10%的葡萄糖静脉滴注,加维生素C 25~5g。
2对症治疗:纠正休克及心力衰竭;出现痉挛者,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或口服颠茄浸膏片;出现呼吸困难者,给予呼吸兴奋药或吸氧;保肝对症治疗。
18 川楝子的药典标准 181 品名川楝子
Chuanlianzi
TOOSENDAN FRUCTUS
182 来源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183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2~32cm。表面金**至棕**,微有光泽,少数凹陷或皱缩,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成空隙,果肉松软,淡**,遇水润湿显黏性。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有6~8条纵棱,内分6~8室,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粒。气特异,味酸、苦。
184 鉴别(1)本品粉末黄棕色。果皮纤维成束,末端钝圆,直径9~36μm,壁极厚,周围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品,形成晶纤维。果皮石细胞呈类圆形、不规则长条形或长多角形,有的有瘤状突起或钝圆短分枝,直径14~54μm,长约至150μm。种皮细胞鲜**或橙**,表皮下为一列类方形细胞,直径约至44μm,壁极厚,有纵向微波状纹理,其下连接色素层。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有较密颗粒状纹理。种皮色素层细胞胞腔内充满红棕色物。种皮含晶细胞直径13~27μm,壁厚薄不一,厚者形成石细胞,胞腔内充满淡**、黄棕色或红棕色物,并含细小草酸钙方晶,直径约5μm。草酸钙簇晶直径0~27μm。
(2)取本品粉末2g,加水80ml,超声处理1小时,放冷,离心,取上清液,用二氯甲烷振摇提取3次,每次25ml,合并二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楝子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川楝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l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一甲醇(16: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楣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85 检查 1851 水分不得过12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第一法)。
1852 总灰分不得过5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186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320%。
18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和一部附录Ⅸ J)测定。
1871 色谱、质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 01%甲酸溶液(31:69)为流动相;采用单级四极杆质谱检测器,电 喷雾离子化(ESI)负离子模式下选择[5]质荷比(m/z)573离子进行检测。理论板数按川楝素峰计算应不低于8000。
18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川楝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μg的溶液,即得。
18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中粉约02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l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87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μl与供试品溶液1~2μl,注入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测定,以川楝素两个峰面积之和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川楝素(C30H38O11)应为0060%~020%。
188 川楝子饮片 1881 炮制 18811 川楝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188111 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同药材。
18812 炒川楝子取净川楝子,切厚片或碾碎,照清炒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
本品呈半球状、厚片或不规则的碎块,表面焦**,偶见焦斑。气焦香,味酸、苦。
总灰分,同药材 不得过4 0%。
188121 含量测定同药材,含川楝素(C30H38O11)应为0040%~020%。
188122 鉴别、浸出物同药材。
1882 性味与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
1883 功能与主治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
1884 用法与用量5~l0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1885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189 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91、寒性胃痛 胃部发冷,喜暖喜热,或四肢发凉,舌苔白色。 宜食温胃散寒之物 生姜、大葱、胡椒、桂皮、丁香、羊肉、狗肉、荔枝、花椒、小茴香、鲢鱼 忌食生冷之物 田螺、螃蟹、螺蛳、绿豆、柿子、香蕉、无花果、西瓜、甜瓜、苦瓜、生番茄、竹笋、生菜瓜、海带、金银花、菊花、西洋参、生莴笋、生萝卜、冷苹果、梨子、生藕、豆腐、豆浆、生黄瓜、以及各种冷饮。 2、热性胃痛 宜食 萝卜、薏苡仁、绿豆、香蕉、柿子、梨子、柚子、西瓜、菊花脑、芹菜、豆腐 忌食辛辣温热之物 胡椒、肉桂、辣椒、羊肉、狗肉、荔枝、龙眼肉、茴香、丁香、生姜、洋葱、白酒等 3、气虚胃痛 宜食 糯米、梗米、锅巴、西米、大枣、牛肉、鲫鱼、黄芪、党参 忌食耗气伤胃之物 萝卜、甘蓝、山楂、柿子、金橘、苦瓜、河蟹、螺蛳、茭白、韮白、薄荷、麦冬、阿胶、枸梞 4、阴虚胃痛 宜食 乌梅、木瓜、山楂、番茄、麦冬、沙参、西洋参、桑椹、柠檬 忌食辛温香燥之物 辣椒、胡椒、花椒、桂皮、大蒜、大葱、茴香、丁香、荔枝、萝卜 5、气滞胃痛 宜食 杨梅、橘皮、柚子、佛手、萝卜、玫瑰花、苦瓜 忌食难以消化食物 糯米、栗子、胡椒、大枣、龙眼肉、洋葱、蚕豆、番薯、人参、黄芪、麦冬、熟地瓜、阿胶、甘草 6、食积胃痛 宜食 山楂、萝卜、胡萝卜、锅巴、茶叶 7、血淤胃痛 宜食 山楂、菠菜、包菜、栗子、韭菜、藕、醋 忌食一切生冷性寒或辛辣伤胃之物 生藕、生黄瓜、生菜瓜、梨子、苹果、香蕉、柿子、柿饼、螃蟹、螺蛳、生山芋、生萝卜、地瓜、西瓜、苦瓜、胡椒、辣椒、肉桂、烈酒等 以下内容,“引用”别人的: 胃病忌吃“生冷硬”,可以多吃小米粥。 胃病饮食 得了胃病饮食上要注意以下11条原则: 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4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6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 7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8饮水择时: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10避免刺激:不吸烟,因为吸烟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应少饮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11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A、溃疡病饮食原则:1少量多餐,每日 5-6 餐,注意定时定量,避免过饥过饱。选用易消化、营养价值高及保护胃的食物。2烹调方法:宜用蒸、熬、煮、氽、烩等烹调方法,忌用煎炸的食物。3忌用粗纤维多、硬而不消化的食物。避免用过甜、过酸、过冷、过热、及辛辣食物。 B、浅表性胃炎饮食原则:1少量多餐,每日 5-6 餐。可增加无糖牛奶、苏打饼干、多碱馒头等。2烹调方法:宜用蒸、熬、煮、氽、烩等烹调方法。忌用煎、炸、烹、溜、烧、生拌的食物。宜进食奶油、和黄油(可抑制胃酸分泌)。3忌食粗纤维多的蔬菜、咖啡、浓茶、烈酒、辣、酸、芥末及过甜的食物。 C、萎缩性胃炎饮食原则:1少量多餐,每日 6 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可适量增加醋调味并助消化。2进食含优质蛋白质及铁丰富的食物。进食新鲜绿叶蔬菜,如番茄、油菜、菠菜、胡萝卜等。进食肉汁及浓肉汤有助于胃液分泌。3限制含碱多的面条、馒头、奶油、黄油等能中和胃酸分泌的食物。 D、胃切除术后饮食原则:1选用排空较慢的粘稠性、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根据吸收情况逐渐增加饮食中的质和量。2宜供给高蛋白、高脂肪、高热能、低碳水化合物、少渣、易消化食物。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及铁、钾、钠、氯等。少用单糖及双糖,预防诱发倾倒综合征。 “胃病五养”: ★保暖护养。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饮食调养。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忌嘴保养。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另外,服药时应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平心静养。专家认为,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症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运动健养。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1)食物的选择 戒刺激性的食物:咖啡、酒、肉汁、辣椒、芥茉、胡椒等,这些会刺激胃液分泌或是使胃黏膜受损的食物,应避免食用。每个人对食物的反应都有特异性,所以摄取的食物应该依据个人的不同而加以适当的调整,毋须完全禁食。 戒酸性食物:酸度较高的水果,如:凤梨、柳丁、桔子等,於饭后摄食,对溃疡的患者不会有太大的刺激,所以并不一定要禁止食用。 戒产气性食物:有些食物容易产气,使患者有饱涨感,应避免摄食;但食物是否会产气而引起不适,因人而异,可依个人的经验决定是否应摄食。 此外,炒饭、烤肉等太硬的食物,年糕、粽子等糯米类制品,各式甜点、糕饼、油炸的食物及冰品类食物,常会导致患者的不适,应留意选择。 ◆(2)吃饭注意事项 吃饭要定时定量进餐要细嚼慢咽,且心情要放松,饭后略作休息再开始工作。少量多餐━可以避免胃涨或胃酸过多,胃酸过多可能会逆留至食道,刺激食道黏膜。除三餐外并於上、下午、睡前各加一次点心。食用温和饮食━每餐由六大类食物中广泛的摄取各种食物,以获得均衡的营养,不要纯吃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饭后不要躺下休息。 ◆(3)生活方面 不抽烟、不喝酒。生活要有秩序,不要熬夜,减少无谓的烦脑,心情保持愉快。睡前2-3小时不要进食。 避免太紧的衣服。体重超重者要减重。
本文2023-08-03 20:26:3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