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瘟疫根源有独到见解的吴又可,后来是怎么死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对瘟疫根源有独到见解的吴又可,后来是怎么死的?,第1张

2013年,**《大明劫》上映,耗资几千万,票房只有400多万,豆瓣评分却高达8分。**的两位主角,一位是"救国"的明末名将孙传庭,一位是"救人"的明末名医吴又可,他们因为战乱和瘟疫联手一起,又因为道不同终于走向陌路。

"王朝兴衰,唯有医道长存。"这是吴又可留给孙传庭的话。

《大明劫》不是探索明朝灭亡原因的"陈词",也不是探讨中医是否伟大的"滥调",这是一部向改革者致敬的**,如果你看过,就一定不会忘了这两位英雄在面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选择之时的苍凉和无奈。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位伟大的医学改革者——吴又可。

明亡于战乱,亦亡于瘟疫

对明清时代瘟疫颇有研究的复旦大学历史教授李玉尚曾经说过:"罗马亡于疟疾,埃及亡于血吸虫病,中国也有金、明两个朝代亡于鼠疫。"

中国从明末开始进入了一个小冰河期,历史学家考证,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冷的时期。特殊的气候让明朝天灾不断,崇祯年间,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旱灾不断,随之而来的是大面积的蝗灾。饥荒数年,人口锐减,流民迁徙。人畜死亡引起的瘟疫随着流民带到了其他地区,崇祯十四年夏季,"斗粟千钱,人相食,死亡塞道",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疫疠死者相枕籍的惨状处处可见。

崇祯十五年,全国瘟疫蔓延"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而与此同时,李自成、张献忠举兵造反,国难、天灾,枉死之人不计其数。

吴又可便是活跃在这个时期的名医。

医者仁心,瘟疫学鼻祖

吴又可,江苏吴县东山人。他自小学医,瘟疫为他提供了大量磨炼的机会,让他得以自学成才。和诸多奋斗在前线的医者一样,吴又可在疫区不断奔走,寻求治愈之法。他大胆推翻旧法,大声疾呼:"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书。"

吴又可非常注重实践,当时的医者多指望从古籍之中考证出克服瘟疫之法,而吴又可认为只有深入疫区,才能找到办法战胜瘟疫。他不仅仅和病人亲密接触,有的时候甚至去考证动物是否和瘟疫有关。他提出:"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究其所伤不同,因其气各异也。""种属免疫"现代医学之中是常识,但在当时要得出这样的结论非常不容易,吴又可在乡村四处寻访,在牛棚、猪圈和鸡舍之中长久逗留,只想要寻求一个科学的答案。

他潜心研究,著成《瘟疫论》,他认为瘟疫并非是六*之邪侵略,而是因为"疬气"所致。所谓疬气,是指天地之间存在的一种"异气",用现代医学的解释,就是"病毒"。而且,吴又可确认,疬气的传播途径就是经由人的口鼻进入人的体内。疬气的盛行是和地区、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的。而且吴又可还注意到,当传染病在人类之中横行之时,健康的人和患者接触之后,要隔若干天才会显现出这种疫病的争创,所以他认为疫邪到发病是有一段间隔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潜伏期"。对于治疗之法,吴又可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一种病只有一种药治疗,"邪自窍而入,未有不由窍而出";"数日法日行之 ";"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也"。

然而,吴又可的创新理论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甚至被后来医学大家们视作"异类"。清代的中医大师陈修园对《瘟疫论》如此评价:"创异说以欺人,切不可随波逐流。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