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是菩萨还是天师
不是。钟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赐福镇宅圣君”。古书记载他系唐初长安终南山人(据古籍记载及考证,钟馗故里为陕西省西安秦岭中段终南山下户县石井镇钟馗故里欢乐谷),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肝胆相照。 张道陵 (—156),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相传为五斗米教创始人,但学界对此说法颇为质疑,《中国道教史》等道教学术权威性著作考证为被东汉张陵之孙张鲁杀害的张修才是五斗米道的真正创始人。[1]据《后汉书·刘焉传》说张陵于汉顺帝时在四川鹤鸣山学道,造作符书。《三国志·张鲁传》的记载与之相同。被元朝忽必烈册封为第一代张天师,后被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并禁止使用其封号。关于张陵的生平事迹,《后汉书》和《三国志》记载都十分简略,而后起神仙传则迷信色彩愈益浓厚。正一派宣称:为汉留侯张良八世孙。于东汉建武10年(公元34年)生于丰县阿房村(今江苏丰县宋楼镇费楼村)。19岁设帐讲学,后任江州令。24岁与孙氏成婚。 据说张道陵在蜀汉之境设24治,为布化行道的机构,先后在青城山、龙虎山、巴蜀地区传道,创立了一支早期民间组织,凡入该组织者交五斗米为信,后人因称其教为“五斗米道”。
淮南教现在讲的人不多,网络上谈到它的时候,也是作为“南法”的一个组成部分,点到即止,当然也是因为的确资料太少的缘故,所以并没有一个人真正的将它详细的讲解清楚。在这个结缘班里,要是用大篇幅的文字去考证、引证和阐述它的历史、人物等等,是很不明智的。因为它体系太庞大,历史太久远,文化太深厚。
做为在西南地区民间影响很大的民间符咒道派,它不是骤然产生的,它也有自己慢慢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轨迹,它既保持了早期原始的巫鬼道派崇鬼行巫的观念,也运用了符水道派咒水之术,更受到后期正一这个道教符咒术综合的派别的影响,具备了道教符咒术应该具有的一切特点……,所以,淮南教可以说是道教符咒术的浓缩版本和代表性版本。
可以这么说,全世界为数一半以上的法术都流传在中国,而中国的法术中集大成者即南法也!
南法这里这个“南”字,看似是一个简单明了的形容词,但在这里却有多重含义:
第一可以被理解为茅山之南,即下茅山之南法。
第二可以理解为南岳衡山之南。
第三,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城大江面潭,因为这个谭在城的南面,所出亦尊为“南”。
第四,张天师家的大本营之南。
第五,普遍的指南方
茅山之南,所传之南法即下茅山法。此派在拙笔《谈茅山》中已有笔墨谈及,在此就不详谈了。而南岳衡山,乃古祝融峰之地,神霄派祖师火师汪真即隐修于此九年后得我祖紫虚元君授受道法,而飞升南宫。其山之南,威灵所翠,山中多传异法,因而称之为“南法”。此间的南法,特色就是虚空变化之道,大则横天陷地,挫土为山,吐唾为江。小能以一鸡子灭火,以一铜钱变十铜钱云云。
本草纲目中多有转录的《岣嵝神书》即是此间产物。该法最重的无它,唯重步罡。由于历史的原因,此派之法,多隐于民间,能者凤毛麟角矣。[/hide]
再一种所谓的南法,根据广成天师杜光庭先生在《录异记》中的记录,是指从今天的湖南邵阳的一个龙潭底的石匣书中所出之法。此书合计有三函,乃是唐朝申元之天师所藏。申天师精于三五咒禁之法。所以,该书中多言咒禁之道。
现在,湖南地方有一个流派,谓之“先天派”,多善符法咒禁之道,于修炼天罡正气和召役地司殷天君做法十分了得。该派的开派祖师之一即申天师,尊为“祖师水廉洞天眷秋隐士金鼎妙化申公真人禳灾却祸天尊”。先天派的发展也影响到了湖南当地梅山派的发展,渐渐的在一些梅山派的法科中也出现了请申公和召殷帅的内容。治重病、疗恶疾和抓鬼邪的内容相当普及,当然作为一个善咒禁的门派还有不少保留“节目”,例如水中着火、借泉、搬运等法,该法中所流传的“混元犁头大法”不失可与鲁班法一决高下的惩恶法宝
赵侯,姓赵讳昱(读为玉),字芮。东晋时蜀国人,为避战乱,与其兄赵冕从师李珏隐修行于青城山,法术高深,道行显彰。《青城山志》记载隋文帝时,应朝廷的邀请,出任四川嘉州刺史,相当于现在的地方纪检官员。他才上任没过久,就逢孽蛟作怪,此孽蛟兴大水淹没庄稼、农舍。赵昱便马上率领全州军民一道与孽蛟鏖战,并亲自执剑入水。在沿岸军民呐喊助威下,挥剑力斩孽蛟,平息水患。书中记载道“州人顶戴,视为神明。”后来,因为正值隋末农民起义大动乱,遂隐遁不知所终。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在灌口立庙以祠,又因其排行老二,故世称赵二郎,后人以“二朗神”祀之。宋徽宗追封为“清源妙道真君”,后又加封为“川主”。
说到这里一定有很多道内道外的朋友要诘问我了?“川主”不是李冰父子吗?“二朗神”不是杨戢吗?诚然,历史上有关于“川主”是李冰父子,“二朗神”是抗辽英雄杨戢一说。但前者是出于,皆力庙于灌口,而且都有治水功劳而混淆;后者,乃是小说家之附会,与道教以及法门中一代一代的传承有着根本的区别!
赵侯升天以后,被玉皇大帝册为“淮南启教大法主赵侯大将军”封号。但,不幸的事情总是和幸运的事情一起过来。由于初列仙班,没有处理好神、鬼关系。加上赵侯的性格原因,对邪恶疾之如仇。杀了不少的鬼怪。因此,受到了一定责罚。为了将功赎过,赵侯自请贬为“考召典”使者三千年。
也正是有了这个机会,赵侯的“淮南大法”流传到了人间。
淮南法是一套完整的道法,现存的被淮南法一般被称为“元皇大法”。其实,“元皇大法”原本叫“玄皇大法”,是由于避讳康熙的“玄烨”中的“玄”字,故改为元。
这套法术包罗万象,几乎囊括了道教以及道教教外别传的70%以上的法术。小到起土、退杀、报犯中到引兽、碎石、穿山,大可飞于九天、含笑为妇人、簇为老翁、隐身入墙中、草垛之中。当然,那些变化的大法术,能流传下来的就非常非常的少,能者皆隐修。即使他走在大街上,你也不知道他就是会穿山飞空的异人。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研究过闾山派的道教学者,他告诉我他不认识赵侯的法术是道教的法术。更有的人直接斥责赵侯之法属于巫门之法,非正统道教之流。有尖刻一点的朋友,曾经直接断言“淮南法”60%的巫术40%的魔术。当然,还有很大的一部“大师”没有听说过“淮南”直接断定“哪有这个法术啊?”、“瞎编的吧?我们学了那么多年下茅山都不知道有这个法”……
前两种说法,可以看出他们对宗教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后面那个纯属于外行,或者说是没学过符咒、法术的人充内行瞎扯淡。
研究过闾山派的道教学者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原因很简单,因为根据闾山的法术传承,玄皇赵侯是从长沙王、盘古王、修罗王等处得道的法术。而前面罗列的三位“王”是巫门公顶的“法王”。
说“淮南法”40%的魔术也有道理。诸君要知道,在古代学淮南的人,除了乡间的端公以及自立坛口的法师,还有一种就是所谓的“江湖人士”。他们学了半桶水的法术,然后又去学点戏法,靠自己的小聪明,开立一个门派。传下了一些又有魔术又有法术的“道法”。但这并不是说道法里的变化法术都是“魔术”,这只能说是个案。
那么赵侯的淮南法究竟是道教还是巫门呢?
因为这个问题的困绕,所以我一直关注与“玄皇”有关的内容,时常翻看一些与该派有关的书籍。可后来没想到竟然在正乙派和神霄派的《天坛玉格》中发现,在“兵度”一文后记载了下坛兵马“九嶷山碧云洞玄皇启教三目郎 琅琊赵侯大法仙师” ,这就与我师传的文疏格目中所载的“祖师淮南启教 碧云洞天 赵侯圣祖”惊人的吻合。
后来,经过进一步的学习,以及访问老先生、老法师。才知道,赵侯在四川、湖南被尊为“正一玄皇上赵侯圣主”,行赵侯的淮南法,有一个和我们道教“灵宝大法司”类似的职能部门,谓之“太上正乙三清淮南大法院”。一般淮南法的发牒、给符皆属此司额。在后面押签中,如果只有赵侯一神出现,押为“祖师正一玄皇上赵侯圣主”若与张二郎(淮南的另一位祖师)一同出现,则押为“祖师东海蓬莱月宫教主张赵二郎”。淮南法法术的完善,由此可见一斑!
另外,赵侯圣祖还是傩坛的大法主。有一种说法,赵侯是茅山柏子李老君的毛脚女婿,因为在学法时与李老君的女儿私通,被人发现后,两人就拼命的跑。但是还是拉过不宿命的大局,在一条河边被“追奸”的师兄双双砍下了脑袋。脑袋沿江而下,被善心的村民捞起供奉。保佑当地人一年五谷丰登、平安无事。后来,人们按照他们俩的头颅雕刻2个面具,供在坛前。即我们现在所看见的“傩公”和“傩母”。而现在,在大西南的傩坛里亦流传着一个“淮南教”。虽然,我尚无缘造访此派中人,但凭该派所演唱的傩戏来看。定与“淮南大法”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
由此可见,赵侯是一位贯通了道教、法门巫派以及傩坛的神明;而“淮南大法”又是被巫术和傩坛继承和吸收的道教大法!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端午节诗选: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民间古来有门前悬艾、菖蒲之俗 艾,即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 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 两者皆可入中药 艾叶可制灸条,是传统中医针灸疗法中必不可缺的用品 燃点艾条可灸治多种病症 艾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杀虫防治病虫害的农药 端午期间,时近夏至,天气转热,空气潮湿,蚊虫滋生 ,疫病增多 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故而节日一早便将艾蒿、菖蒲扎成人形,悬挂在门前,用以祛鬼禳邪、保持健康 其实, 真正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作用的,还是两草的香气 中国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 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浴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 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或是用来针灸 据说这种艾草,在针灸的时候别具有疗效 一般人则将艾草扎成虎形,或是剪彩作为小虎 ,再粘贴艾叶於其上,在端午节时配戴 除了采艾之外,也采菖蒲来泡酒
写符念咒:
中国古代将五有视为 "恶月 ",所以端午驱鬼在民间非常盛行 驱鬼的方法有许多,常见的一种,是在节前五月初一晚上插桃树枝 当时,人们认为桃木能避邪,所以日落之前折些桃树枝,插在门前、窗上,以达驱崇的作用 另一种重要的方法,是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 当时,挂驱鬼符也有一些严格的仪式 如有的要求必须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时书写,书写材料用生朱,砚内、书写人口中必须放上硝石等 较为通行的符咒有:" 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 "之类 另外,类似于此的祛鬼禳魔的习俗,还在儿童额上点雄黄酒 节日一早,便将儿童耳上夹艾蒿,头上戴菖蒲,然后用雄黄酒在额上写一个 "王 "字 据说,这样可使百鬼畏惧,保命长生 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驱鬼逐邪的迷信风俗逐渐减少,但在偏僻农村则尚未绝迹
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应劭的《风俗通》则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 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 ,用梅红匣子盛裹 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
次日家家铺陈於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 又钉艾人於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 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 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 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饮雄黄酒:
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 "五黄 "的食俗 "五黄 "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 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 故而,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健康
赛龙舟:
靠近江河的地方,则在端午举行龙舟竞渡 张岱的《陶庵梦忆》卷五记「金山竞渡」:瓜州龙船一二十只,刻画龙头尾,取其怒;傍坐二十人持大楫,取其悍;中用彩蓬,前后旌幢绣伞,取其绚;撞钲挝鼓,取其节;艄后列军器一器取其锷;龙头上一人足倒竖,其上,取其危;龙尾挂一小儿,取其险 自五月初一至十五日,日画地而出,五日出金山,镇江亦出 惊湍跳沫,群龙格斗,偶堕洄涡,则百捷,蟠委出之 金山上人团簇,隔江望之,附蜂屯,蠢蠢欲动 晚则万齐开,两岸汨汨然而沸
杨嗣昌的《武陵竞渡略》详细记载了明朝沅湘一带的竞渡习俗 当地俗传竞渡是为了禳灾,因此划龙舟前要举行种种祭祀,还要聘请;巫师来作法以祈求胜利 划过龙舟后,居民会舀取龙舟中的水,加入百草用来洗澡,用意也在於辟恶
西湖的龙舟则分为两种 其一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有小孩装扮各种历史、神仙人物,下层载有鼓吹手,敲锣打鼓,两傍坐著划船的水手,这种龙舟较具表演色彩 竞赛用的龙舟则绕著大龙舟周围打转,待大龙舟上抛下物件,小龙舟上的水手便下水争抢 其中以钱、鸭两物最难抢得,因为钱币入水即沈,鸭子则会四处游窜躲避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中天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本是午月午日节,有时还突出它的正时是在午时,所以也叫重午节:午月为斗柄指午之月,即农历五月;午日即农历五月十二支纪日的第一个午日。据黄石考证,自先秦至两汉,端午的日子每年变动,随干支记日而定在五月的第一个午日,端午之名由此而生,即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之谓;大约魏晋以后,由于用干支表示的节日不便记忆,形成代之以数字日期的趋势,于是上巳定在三月三日,端午定在五月五日,而端“五”大约也在此时起来代替较古的端“午”。后来端午就固定在五月初五日。端午节有时还称为浴兰节、蒲节、女儿节。因为古代有于是日兰汤沐浴的风习,故称。五月又称蒲月,端五则称蒲节,这是因为五月菖蒲成熟,而端五又有悬蒲于门首、或以菖蒲浸制药酒饮用之俗。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记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端午节习俗的中心是祛毒禳灾,保健康,求吉祥,但娱乐和社交在近世变得很突出,在水系允许的地方还多了一项龙舟竞渡。
插菖蒲、艾蒿 菖蒲、艾蒿长期被相信具有巫术和药用的双重价值,因此而生成一系列的习俗。艾蒿历来被制成艾人、天师艾、艾虎等厌胜之物。艾人早见于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该书记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天师指道教法师张(道)陵,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俗传他善于捉鬼降妖。
吴自牧《梦粱录》记南宋行都杭州端午的天师艾说道,“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宋陈元靓《岁时广记·画天师》引《岁时杂记》说:宋代的端午节,京都的人们除画天师像贩卖外,又作泥塑的张天师像,以艾为须,以蒜作拳,置于门上,称“天师艾”。
此外,更著名的是艾虎。艾虎有的是用艾枝艾叶编成的,有的则是布帛剪成的老虎上粘艾叶。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说:“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作为厌胜之物,艾制品通常是与蒲制品并用的,而尤以艾虎配蒲剑最为常见。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刻蒲剑为小人子,或葫芦形,带之辟邪”。
古俗以蒲叶似剑,称为蒲剑,谓可避邪;艾叶也可驱邪,多扎成虎形,或剪彩绸成虎形,上粘艾叶,称为艾虎。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云:“端五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
缠挂各种端午索 端午期间历代沿袭用彩色或曰五色的线、缕、索作为驱邪辟凶的节物,可以概称为端午索。
端午索有许多别称,从材料的色彩着眼,称朱索、五色丝、五彩缕、五色缕、五彩缯等;从辟兵的角度着眼称辟兵缯;从延寿的角度着眼,称寿索、长命缕、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百岁索等等。
不管名称如何,端午索的形制和功用则是大体相同的,或系于小儿手臂,或挂在床帐、摇篮等处,或敬献尊长,以辟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用符图驱邪 道家把自己的符归在张天师的名下,叫天师符。旧时,道教宫观端午节有用朱砂笔在黄表纸上画符馈送或出售的习俗,供民间端五贴在门楣上辟邪。《燕京岁时记·天师符》载北京此俗云:“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于中门,以辟祟恶。”1929年的调查所记录的广州午时符有两种图,一是天师像,一是太极八卦图,所配的文字是一样的:中间是“敕令五月五日午时书破官非口舌鼠蚁蛇虫一切尽消除”,两侧是“艾旗迎百福”和“蒲剑斩千邪”。
吃粽子 《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粘米,以粟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秋蓼,名曰俎龟黏米,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包裹未(分)之象也。龟表肉里,阳内阴外之形,所以赞时也。”据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当时的粽子已达数种之多:“端五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又有九子粽。”
关于粽子的起源及其形制有几种传说,其中最流行的是屈原的传说。南朝吴均《续齐谐记》的记录较早:“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年,长沙欧回见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见祭甚善,常苦蛟龙所窃,可以菰叶塞上,以彩丝约缚之。二物蛟龙所畏'。”后世粽子的传说大多与此有关。
饮用药酒 作为端午节俗的药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黄酒。蒲酒也叫菖蒲酒、菖华酒等,古代民间常在端五制作、饮用,俗云可避瘟气。宗懔《荆楚岁时记》载:“端午,以菖蒲生山润中一寸九节者,或镂或屑,泛酒以辟瘟气”。唐代殷尧藩的七律《端午日》有“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的诗句。虽然蒲酒之名史不绝书,但是近世民间以雄黄酒最普及,饮雄黄酒既是家喻户晓的《白蛇传》情节,也是大家都遵行的习俗。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端阳》记曰:“午前细切蒲根,伴以雄黄,曝而浸酒。饮余则涂抹儿童面颊耳鼻,并挥酒床帐间,以避毒虫。”用雄黄酒涂抹小儿面颊耳鼻俗称“画额”,通常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字似虎的额纹)以镇邪。
赛龙舟 赛龙舟是民间过端午节的高潮,是会让整个地方狂热起来的竞技。竞渡之俗早见于南方(吴越、荆楚)。东汉末年应劭《风俗通》有言,“屈原以是日(5月5日)死于汨罗,人伤其死,所以并将舟楫以拯之,今之竞渡,是其遗迹”。
赛龙舟和吃粽子一样在古代被认为是纪念屈原的活动,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闻一多的研究结论是这两大节俗都由龙图腾崇拜转化而来:“古代吴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龙子'的身分,藉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所以有那断发文身的风俗。一年一度,就在今天,他们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或裹在树叶里,一面往水里扔,献给图腾神吃,一面也自己吃。完了,还在急鼓声中(那时或许没有锣)划着那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作竞渡的游戏,给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这便是最古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的节俗是在汉唐期间逐渐形成的,其基本形态在更古的时候并不存在,其中一些内容可能与龙崇拜有关,但是,他的具体叙述只是一种主观的推测。端午的节俗吸收了古文化因素,但基本形态完全是汉唐的文化创造。
姻亲交往 近世的所有节庆除了本身的宗旨之外,都具有一定的社交功能,而端午突出的社交功能是姻亲的交往,乃至许多地方呼此节为“女儿节”。《帝京岁时纪胜 端阳》说,“饰小女尽态极妍,已嫁之女亦各归宁,呼是日为女儿节。”
在近世端午的民间姻亲交往中,一是订婚的男方绝对要给未来的岳家送节礼,如果准备在下一个端午前结婚,还要正式送大礼,主要是给长辈的酒和肉以及给未婚妻的衣物;一是媳妇回娘家,带去酒和肉,同时娘家也给女儿女婿一些礼物。例如,陕西一些地方把端阳节也叫女娃节、女儿节。每到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娘家要给出嫁的女儿一定的端阳礼,俗称:“送裹肚儿”,礼物可以包括夏令衣物、扇子、凉帽汗衫等,但必不可少的是绣有蛤蟆(蟾蜍)的花裹肚兜。蛤蟆代表生儿育女、繁衍子孙的能力。
符
将符咒篆刻/描绘在材料上,是为符。符的力量,与三个要素有关,一是制符人的念力,二是符咒的威力,三是做符的材料的等级。
咒
掐诀做法时,嘴里念叨的文字,就是咒。譬如紧箍咒。
诀
做法时,除了嘴里要念咒语,手上亦要掐诀。不同的咒语,对应不同的手诀。
禁
禁,是禁制的意思,最直观的理解就是门锁。一道门或一个箱子上有锁,表示禁止打开的意思。同样的,门上的禁入符咒,也是一种禁制。
气
同“炁”,道家所说的炁场,就是指一切物体所散发出来的能量场域,类似于磁场。
法
法就是规则。
术
术,是人在摸索出“法”的规则之后,创造出的独特的方法,通常具有某种目的。
解释
禁术是一种传自上古的巫术,后来主要被中医和道教吸收,又称禁法或者禁祝。禁,有节制、制服、治疗等多重含义。一些看过魔幻小说的朋友应该知道有一枚宝印——黄神越章。黄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而越章中的越代表了“禁”,这是因为禁法多数出自越国,章即印章的意思。足见咒禁之历史悠久。
综观整个禁术,可以分为气禁门和咒禁门。气禁,就是人用各种“气”来达到禁的目的。例如葛洪祖师在《抱朴子内篇·至理》说到会气禁的人可以和瘟疫灾区的人睡在一起而不得病,入深山可以让蛇虫远离。遇到豺狼可以用禁法让他们不动。(当然,这种禁法也可以活学活用来对人用个“定身法”。。。嘿嘿)最牛的是练气禁到高层次的人,身体可以让锋利的刀子随意戳而没有事情。另外,还可以禁水令其倒流,吹一下气可以让大火灭掉……
气禁想来是离我们比较远的法门了,而咒禁则离我们最近,古籍中一般将咒禁法称为“咒道门”和“禁道门”可以不依附符而单独行事的法术。闹得整个网络沸沸扬扬的“九字真言”,其实就是禁法。而且是属于咒禁范围。它的真名乃“六甲秘祝”,出自《抱朴子内篇·登涉》。据祖师的记载来看,该咒“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故被流民三十三天铁板六壬教奉其为高级实用咒法。咒禁法,只需要念咒和配合一些诀法、罡步和运气即可治疗疮毒、血流不止、疯癫、邪颠(花痴)、节制豺狼虎豹和蛇蝎,甚至还可以帮助产妇顺利生产。
正正乌纱,捋顺红袍;深吸一口气,耸肩,挺胸,提臀;用力一跺底高五寸的皂靴,铿锵的鼓点里猛一声霹雳似的叫板:“哇呀呀——”摇摇摆摆地舞到了烟火弥漫的红氍毹正中心。聚光灯下,一张花脸狰狞而妩媚,威猛而温和。
“蹭——”,腰间长剑出鞘,钟馗睁圆了那双倒吊三角金睛眼,透过重重迷雾,借着手中利剑吞吐的万丈寒光,怒视着这个乌云缭绕的苍茫大地。
五月初五,一年中阳气最盛的一天,这应该是三界魑魅最畏惧的日子吧。钟馗微微有些得意,罡风里,长袖飘飘。忽然,他看到了那只趾高气扬地在身边翩翩翻飞的黑蝙蝠,这不禽不兽的丑陋东西令他心里不禁有些发堵。扭转头,马上有个猥琐的小鬼谄笑着送上手巾。钟馗暗暗叹了口气,他讨厌它们,却又离不开它们。比如那只腥臭的蝙蝠,黑暗里,他全仗着它那物以类聚的方向感寻找邪恶。
他突然觉得软弱和疲惫:他怀疑起自己的力量是否真能抵抗无处不在的罪恶。他感到了一阵痛楚,就像当年在人间金銮殿上一头向石阶时的刻骨铭心。不自觉地他摸了摸额头,满手血红的油彩。
五月初五,首先属于草木。如果不同的时间会呈现不同的质地,那么,这一天的二十四个时辰,必然汁水饱满、气息泼辣。
这是一年中与中药联系最紧密的一个节日。“艾蒿”、“菖蒲”、“雄黄”,把这几味药名放在一起,几乎就能使中国人的脑海中立即跳出“端午”两个字。
端午各地习俗不一,但几千年来,大多数地方都要在门上高挂艾蒿菖蒲、饮雄黄酒、洒雄黄水。这几种药其实效果各不相同:像艾蒿,药书中正名叫艾叶,功用温经止血、散寒止痛,捣绒制条烧炙,使热气内注人体,能温煦气血、透达经络;菖蒲则能开窍宁神、化湿和胃,用于神志昏乱、胸腹胀闷等症;而雄黄可解毒杀虫,多外用治疗痈疽疔疮、疥癣、虫毒蛇伤。乍看上去,这几味药没有多少相似之处,似乎不该出现在一起,但仔细一琢磨,它们还是存在着共性,都有特异的气味:艾蒿与菖蒲是浓郁的清香,就连矿石类的雄黄也有类似于蒜的浊香。有气味的植物多含有挥发油,经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艾蒿与菖蒲的挥发油都能抗菌,加上雄黄一起混合烟熏,对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副伤寒杆菌等,都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古人没有现代化学知识,一般的药物知识都从经验中得来,有些还来自于神秘的感观。像菖蒲,别名水剑草,因为叶片狭长,中心有脊,很像一把剑,应该就能辟邪;并且生命力顽强,几可“不假日色、不资寸土”,很早便被视作神药,如《仙经》称之为:“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历代都有服食菖蒲得长生甚至成仙的传说。而雄黄自从被炼丹术士采用后,功效传得愈发神奇,古籍记载:“(雄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鬼神不敢近,入山林虎狼伏,涉川水毒物不敢伤”,民间故事中,只一碗雄黄酒就令千年白蛇现了蛇形。艾则是最古老的药物之一,古人以为艾炙能治百病,而且年头越久越灵验,《孟子》中就用“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来比喻如果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就来不及了。
如此看来,这三种药都来历不凡,药力非同寻常。古人在千万种药物中独独挑出这三味,于端午这日郑重使用,其中有什么深意吗?
深吸一口弥漫于端午的药香,便能依稀嗅出一缕来自远古的神秘味道。
端午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孝女曹娥说、吴越民族图腾崇拜说等等,但在历史上影响最大由来最早的,可能还是恶日说。
端午这天,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是个吉日良辰,甚至可以说是个凶险的关口。
早在先秦,五月便被视作恶月。《礼记》载:“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意思是五月进入夏至,而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长的,从此盛极转衰,所以这是阴阳二气交战最激烈的一个月,生物和死物各半,也就是生死概率各占一半。按干支历,五月属于午月,自然午月中的午日更是恶中之恶——为了计算方便,人们渐渐把五日当成了午日,尽管根据历法两者有时并不是同一日。
一言概之,五月五日,乃是古人心目中的阳月阳日,故又称端阳,意味着阳盛之极,不合协调中和之道,因而是一个不祥的恶日。
古籍中有很多关于此月此日不祥的记载,如《风俗通》说这月诸事不顺:“五月盖屋,令人头秃”、“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从此再也别想升官,只能等着被撤职。此外更云五月五日所生之子甚是可怕:“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几千年来,也不知有多少不幸赶在五月来投胎的婴儿被恐惧的父母扼杀在襁褓之中。但也有不少漏网之鱼在历史上踩下了脚印,如战国时大名鼎鼎的孟尝君,便是他母亲背着丈夫偷偷抚养长大的;东晋名将王镇恶也是生于这日,父母本要将他送人——由此可知此陋俗在魏晋南北朝还未衰——但祖父前秦重臣王猛,高人的`眼光独特,一见之下便说这孩子不一般,这才忐忑地留了下来,可毕竟心有芥蒂,于是取了个名叫镇恶。
镇恶,这两个字代表了几千年来人们对端午日的畏惧和希冀平安度过的祷祝。但这端午之“恶”,究竟该如何镇法呢?
对于这根据阴阳五行推算出来的邪恶,人们用同样的理论设计出了一些驱避的法子,如汉俗在端午这天要用五色丝线系于臂上,叫“长命缕”(魏晋之后战乱频仍,这种丝索多了一个功能,又被称为“避兵缯”);或者高悬五色桃符,据说这样也可以驱邪。
但阴阳二气毕竟高妙,看不见摸不着,战况再惨烈,凡夫俗子也难以感觉。玄虚之外,老百姓自有老百姓所理解的端午邪恶:毒虫瘟疫。
农历五月是热天的开端,在惊蛰雷声中蠕蠕而动的蝎虿毒虫经过一春的成长已经羽翼丰满;而随着暑热一些瘟疫之气也降临人间,加之天气炎热食物易腐坏也导致了很多肠道疾病,在医疗水平较低的古代,如何适应入夏的气候确实是对人体健康的一个考验,尤其是对于抵抗力弱的儿童。被动的方法是逃避,如“躲端午”:端午这天,父母带着孩子去外婆家躲一躲,以避不吉,至今不少地方还有这种习俗。但走到哪里这天都是端午,躲避不过是心理安慰罢了,人们还有减少毒害的现实方法:那就是在端午这天进行大规模的清洁洒扫、杀毒辟邪气。
于是艾蒿、菖蒲、雄黄被选中了,这些有着浓郁气味——人们都愿意相信那就是能避秽的正气——而又古老神奇的药物成了安然过端午的法宝。
如此用药物避瘟邪的习俗也很悠久,相传为夏朝的历书《夏小正》中便有记载:“是月蓄药,以蠲除毒气”。
总之,几千年来,在端午这天,人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采取种种措施,无论有理无理、有效无效,以禳除不祥——镇恶。
人们总是希望保护自己的力量能够更强悍些的。纤细易断的丝线怎么看也不像有多大的神效,雄黄菖蒲之类究竟也不过是几味常见的中药。为了稳妥起见,端午这日,庇护苍生的神灵在百姓的虔诚祷告下终于下凡了。
根据史料,至晚在北宋,端午日便有了张贴天师符、五雷符等符咒的习俗;还制成各种张天师的神像,有泥捏的,有以艾为头、以蒜为拳用百草编成的,还有用通草菖蒲雕成的等等,悬于门楣之上镇凶。天师需要法器坐骑,于是古老的菖蒲艾蒿也被收了编:菖蒲叶被截成了宝剑状,菖蒲根被刻成了神龙,艾叶被编成了猛虎,就连雄黄也多了一项任务,在小儿额上画王字,象征天师虎附体保佑。
民间信仰多种多样,道家张天师不是端午唯一的守护神,他的同行还有佛门护法韦陀,甚至还有年纪一大把的姜太公。但如果要为端午选一位最权威的神祗,或者说端午的形象代言人,这几位都得自觉靠边站,空出宽阔的神案,迎接一位后起的神灵——
更确切地说,是一位鬼,一位以捉鬼出名的鬼。
钟馗。
传说钟馗是唐时人,籍贯终南山。
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和明《天中记》所录《唐逸史》,在历史上最早提到了钟馗其人其事。云唐玄宗有次病了,据说是恶性疟疾,太医忙活多日也不见好转。一夜玄宗昏沉睡去,梦见有个小鬼偷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自己的玉笛,正待大怒,其时有一大鬼傲然而来,一把抓住贼鬼,二话不说,先挖出眼珠再撕扯着大嚼起来。玄宗问他是谁,大鬼答:“臣终南进士钟馗,应举不捷,触殿阶而死。誓为陛下除天下之妖孽!”玄宗惊醒之后,疾病竟霍然而愈。于是命吴道子画钟馗像,画成之后瞠目久之,说:“你难道与我做了同一个梦吗?怎么能这样像呢?”于是便高悬钟馗像于宫门之上辟邪,并刻版印刷赏赐大臣,后来还形成了习俗,每年岁暮与来年历书一起颁发给众臣,从此钟馗名满天下。起先是做为门神,之后地位越来越高,明朝起渐渐登堂入室,逢年过节都被高高供上中堂辟邪,端午这日更是责无旁贷地承担了镇恶求祥的职责。
吴道子的原画早已不存,据有幸见过真迹的人描述,吴笔下的钟馗是如此尊容:“衣衫褴褛,只有一只脚穿着靴子,瞎了一眼,腰带上别着笏版,戴着头巾而头发蓬乱(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画圣一笔定形,从此钟馗的法相便以奇丑的特点牢牢篆刻在了世人的印象中,好像千百年来所有人都做过同样的梦,都见过钟馗真身。
可自身也不过是一个鬼的钟馗是从哪里得来的法力呢,居然能使堂堂天师、韦陀也悄悄退居二线?
难道只凭一张丑脸就能吓破鬼怪的胆吗?
历代有好事者考证这个在大唐横空出世的钟馗的来历,虽然结论不尽相同,但都偏向于钟馗的名称其实早已存在。如明人胡应麟说:“钟馗之名,盖自六朝之前因已有之,流传执鬼非一日矣”;还有人发现南北朝时就有很多人取名“钟葵”或者“终葵”以辟邪的。顺着这个谐音的线索一直往上探究,明学者杨慎、顾炎武等人得出了一个结论:钟馗者,即为远古逐鬼之椎也!
早在《周礼》中便提到了“终葵”,而注疏中解释为:“终葵,椎也。”椎,即古代驱邪仪式上用来打鬼的大棒槌,多为桃木。考据很有力,从音韵学角度来看,“钟馗”或者“终葵”二字反切快读,正是“椎”字!
这么说,钟馗的原型应该是一根桃木大棒槌。
当然还有其他解释,比如说可能是远古祭禳驱瘟的傩仪上的主角,大神“方相”的演变。从有些流传至今的傩戏上可以看见,傩面具都雕画得穷凶极恶,这也可以说明钟馗貌丑的由来。
从这个角度看,由逐鬼法器或者上古神灵演变而来的钟馗,的确应该拥有几千年的法力,远比张天师姜太公深厚。可问题在于,这些考证,都是钟馗盛行之后由后世学者在故纸堆上推演出来的,民间百姓并不了解,他们心目中的钟馗也就不能与远古神力搭上线,他们所信赖的钟馗神通,究竟从何而来呢?
或者换个问题:从远古到大唐盛世,中间相隔几千年,为何作为一个人格神的钟馗,要隐藏在幕后这么久才蓦然现身呢?
自吴道子起,钟馗便是历代画家钟爱的题材之一,传世佳作很多,专门形成了一类“钟馗画”。入画的钟馗形态各异,但大部分都是戴纱帽或头巾、着长衫,一幅文人装扮。而后人附会的钟馗事迹,包括现存的三部明清钟馗小说,更是进一步发挥了钟馗的原话,把他塑造为科举失意的举人。说钟馗本是才华出众之士,高中状元,但皇帝肉眼凡胎,殿试时被他的恶貌吓住了,挥笔勾去了他的资格;钟馗悲愤之极,就一头死在皇帝面前。
很多钟馗画上,干脆题名“钟进士”。
这个面相可怖、法力高强,能震慑天下鬼怪的剽悍神灵,竟然是一个才高八斗的文人——
而且是个惨败于人间的自杀文人!
也许不少人会觉得这有些不可思议,但从某种意义上却可以这样说,钟馗神通的根源,很可能正是来自于一个“文”字。
更确切应该说,来自于“皇”字支撑起来的“文”字。
说到底,钟馗是被唐玄宗一梦迎到人间的。而这位风流天子所掌管的天下,空前太平繁荣,正处于整个古代社会的巅峰,相比前几百年往往连自家性命都难以保全的乱世皇帝、割据皇帝、空头皇帝,自有后者远不可企及的权威和神圣。尽管之后很快玄宗就带领着他的王朝走向衰落,但毕竟从此历史大势是皇权越来越集中。这个趋势反映在民间,就是天子金口玉言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随便是谁,得了皇帝的册封便可脱胎换骨,何况钟馗一出场便露了一手食鬼绝活。在小说《斩鬼传》中,钟馗被皇帝封为驱魔大神,马上由一个冤死鬼变成了一个连阎王都得“下座相迎”的尊神。
但古往今来,得到皇帝册封的神祗不计其数,为何一个只出现在梦里的虚幻大鬼钟馗,却能跻身苍生最信赖最喜爱的神灵行列呢?
皇帝只是提供了一个封号,而为钟馗齐齐整整穿戴好官袍纱帽、佩上玉带宝剑的,却是历代文人。他们如此热心装扮钟馗,应该是钟馗出场的那句话深深震动了他们的心:“臣终南进士钟馗,应举不捷,触殿阶而死!”原来这位钟兄,也是我斯文同道,而且,也是一位时乖命蹇的倒霉鬼!
那个是镇尸符,茅山符咒的一种。通过画符的材料以及画出来的图案形成一种磁场作用,来隔绝僵尸对生人的感知。
这个符是有讲究的,英叔的**基本看完了,里面的符也是有根据的,上清符録比较少,天师符用的多,灵宝派也比较少,当然里面符咒是没有盖印的,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正统道法很少用鸡血的。英叔在拍**前都是会去学习道教知识为了拍好必须有根据才能更贴切!就想好多历史剧怎样改变都不能把历史改变了,那样就没看头了。
如图中我上传了两册画僵尸符咒的古籍资料,算是茅山派的僵尸符咒书籍吧,
注意图中右下角上的字名为 玄奇阁 内中多为各种道家法术符咒古籍,也有僵尸符咒画法详解,更深的详细,有兴趣可以看看
画僵尸符咒的材料不一定是黄纸配朱砂,白纸黑墨、红纸、木头、石头、丝绸乃至于手、眼神在水、空中都可以画符。
尸行符上面写着:敕令之白乙交游上帝君
驱魔符上面写着:勒令之无数诸天
镇尸符上面写着:勒令之大将军到此。
保安符上面写着:敕令之永保长存
控尸符上面写着:敕令之日月贯灵羽
画僵尸符咒之前念请神咒,请白乙大将军降临,zhi画的时候要写全称,花几个圈圈一个人就可以了。这样才可以把这个镇尸符给成功画出来。
一般画符所用的笔墨纸砚都是专用的,在所用之前都要进行专门的“开光”,念《敕笔咒》《敕砚咒》《敕墨咒》等。
符咒书写完毕之后往往要盖上印章,因为符咒的作用好比是公文:差遣xx去xx干啥,盖上印章才有“法律”效力。常见的有“道经师宝”印、天师道的“阳平治都功印”、雷法里的“雷霆都司”印。
江淮、江浙一带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端午节挂钟馗像的由来及钟馗简介
习俗介绍
1挂钟馗像此习俗在中国的江浙一带比较普遍。钟馗是唐代一位儒生,因貌丑被皇帝除名,钟馗一怒之下力碰殿堂阶梯而死。后钟馗被附会成专门捉鬼的鬼王,并且成为人们在岁末时张挂的门神。由于五月瘟疫易于流行,死者众多,人们想起专门捉鬼的钟馗,于是就在端午节悬挂钟馗象了。
2诗语内容编辑启功先生的《题钟馗骑驴小景》,写得风趣而富有时代感。漫画家方成画过一幅钟馗图:钟馗靴帽整齐,双手袖于袍内,以石为枕,卧眠于地,并题五言诗道:
“春眠不觉晓,
鼾声惊飞鸟。
人间鬼太多,
钟馗累坏了”。
讽喻极为深邃。北京的青年画家周旭画了钟馗专辑。画集内的钟馗极为传神并得到不少开国元勋的共鸣—“此公不可少”。看来现代人更需要钟馗。
3历史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赐福镇宅圣君。古书记载他系唐初长安终南山人(据古籍记载及考证,钟馗故里为陕西省秦岭中段终南山户县阿姑泉牡丹园下),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风流人物,平素为人刚直,不惧邪祟。在唐玄宗登基那年(唐先天元年八月初四,712年9月9日),他赴长安应试,钟馗作《瀛州待宴》五篇,被主考官誉称“奇才”,取为贡士之首。可是殿试时,奸相卢杞竟以貌取人,迭进谗言,从而使其状元落选。钟馗一怒之下,头撞殿柱而死,震惊朝野。皇用状元官职殡葬。传说唐明皇睡梦中见一小鬼偷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唐明皇的玉笛,绕殿而奔,这时,大鬼捉住小鬼后,把他吃了。大鬼相貌奇丑无比,头戴破纱帽,身穿蓝袍、角带、足踏朝靴。自称是终南山(阿姑泉牡丹园下)落第进士,因科举不中,撞死于阶前。他对唐明皇说:“誓与陛下除尽天下之妖孽。”唐明皇惊醒后很快病愈,下诏画师吴道子按照梦境绘成《钟馗捉鬼图》批告天下,以祛邪魅佑平安。吴道子挥笔而就,原来吴道子也做了个同样的梦,所以“恍若有睹”,因而一蹴而就。(赐福镇宅,唯真钟馗;拜请钟馗,中榜得馗)
端午节是驱邪辟毒的节日。那一日中国民间常用三样辟邪的宝物:钟馗像、天师符和雄黄酒。三者都与道教有关。符和酒且不论,单说这钟馗像,唐以前是没有的,画第一张钟馗像的是谁呢就是唐玄宗时的画师,后代称“画圣”的吴道子。
唐玄宗一次游幸骊山,回来后染了疟疾。白天卧床养病,朦胧睡去,梦见一个小鬼偷了杨贵妃的香袋和玄宗常吹的玉笛。玄宗喝问他是谁,那么大胆。小鬼回答说:“我嘛,叫做‘虚耗’,能耗尽人家财物,让喜事成忧。”皇帝大怒,正想唤武士擒拿,突然见一个大鬼奔来,戴着破帽,穿着蓝袍,围着牛角腰带,一只脚赤,一只脚套着旧朝靴,一只眼是瞎的。小鬼一见大鬼,便绕殿狂奔逃走,但仍然被一把抓住。那大鬼伸出手指挖出小鬼的眼睛,然后将他身体劈开,啃吃个干干净净。玄宗问道:“你是什么人”那大鬼奏说:“臣是终南进士钟馗,武德间应举中了进士,却因长得丑被黜,臣撞死在阶下。皇上怜悯,赐我进士绿袍下葬,臣感谢圣恩,发誓为陛下清除虚耗鬼和其他妖孽。”话说完,玄宗也就梦醒,缠身多日的病痛一时全消。玄宗召来吴道子,将梦中形象述说一遍,让他画出钟馗像。吴道子奉诏,立即构思,恍惚中似乎眼见钟馗在前,便展开素毫,一挥而就。玄宗一看,那画上钟馗与自己梦中形象完全一样:左手捉住小鬼,右手挖它的眼睛。玄宗惊叹吴道子画得逼真传神,说道:“就像你和朕同做一梦似的。”
吴道子的钟馗画精绝一时。到了五代时,后蜀皇帝对此画极为欣赏,但对画上钟馗用食指挖鬼眼有些不满,便召来当时名画师黄筌,说道:“这钟馗如果用拇指去挖鬼眼,便更加有力。你给我改一下。”几天后,黄筌将吴道子画仍然呈回,自己另外画了张用拇指挖鬼眼的钟馗,皇帝不满地问道:“我是让你改吴道子的画,为什么不照办”黄筌回答:“吴道子画的钟馗,一身之力,神气抟聚眼色注视,全在食指,不在拇指,所以不敢轻易改动。只好按陛下意思另画一幅呈上。”从黄筌以后,画钟馗的越来越多,各依自己理解巧加构思,所以流传在民间的钟馗也是千姿百态。不过,貌丑而威猛,正气凛然,则是所有钟馗像的共同特点。他的使命呢,也都是为人们驱邪捉鬼,所以多被悬挂在厅堂、居室。也有将他的画像挂在后门的,因为根据民间传说,钟馗碰死的地方,在皇宫的后宰门前,所以请他来做了后门的门神。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驱鬼逐邪之神。钟馗是中国著名的民间神之一,后来被道教纳入神仙体系,他的主要功能是捉鬼。德宗下昭封钟馗为“驱魔大神”,遍行天下“斩妖驱邪”;并用状元官职殡葬。
相传,中国的唐朝(681-907年)时期,皇帝唐玄宗在一次外出巡游后忽然得了重病,用了许多办法都没治好,皇帝非常着急。唐玄宗病中梦见一小鬼盗走玉笛以及杨贵妃的绣香囊。玄宗大怒,正要派武士驱鬼,忽见一大鬼奔进殿来。此鬼蓬发虬髯,面目可怖,头系角带,身穿蓝袍,皮革裹足,袒露一臂,一伸手便抓住那个小鬼,剜出眼珠后一口吞了下去。玄宗骇极,忙问是谁大鬼向玄宗
本文2023-08-03 21:20:2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