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图二 请回答:(1)请你仔细分辨两幅图片,哪一张是春秋形势图?哪一张是战国形势图
(1)图一是春秋形势图,图二是战国形势图。 (2)图一中有晋国,图二中变为赵、魏、韩三国;图一中的诸侯国都没有注明都城的名称,图二中“七雄”均注明了都城名称;图二中诸侯国的数量比图一中诸侯国的数量少。 (3)春秋时期:城濮之战。战国时期: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春秋时期争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而战国时期以兼并为主要目的。 |
将“十三经”看作是周文化的结晶,这种观感不准确。
要知道“十三经”的意义,就要先知道“十三经”的发展源流以及增改过程,还有这些作品中哪部分内容才是最为丰富的。
“十三经”的确立以及几部石经现在所说的“十三经”其实是在南宋才得以确立,在此之前是没有这个概念的。
先来说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秦始皇“焚书”之后,很多如《诗》、《书》类的典籍就失传了。
其实秦始皇只是不允许民间私藏“诗书”,史书上记载得很清楚: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也就是说,所烧的只是非国家正规出版的书籍,并不是将这些作品全都焚毁,所以这些儒家经典在官方和民间自然都是有流传的,项羽幼时就曾学过诗书,便是证明。
到了汉代,人们把很多他们认为内容高深的作品称为经,虽然当时人主观上都认为这些是儒家典籍,但客观来讲,作品却不限于此,比如《离骚》就曾经叫做《离骚经》。
而这个时候儒家经典中还只有五经,即:
《诗》、《书》、《易》、《仪礼》、《春秋》。直到唐代,先是“五经”拓展为“九经”。
此时将《春秋》分出了三个版本,也就是后来的“春秋三传”,即《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其中《左传》偏重记人和事,《公羊传》偏重“微言大义”,《谷梁传》偏重思想流变。
又将《周礼》、《礼记》加入“经典”行列,与《仪礼》并称“三礼”。
这样一来就凑成了九部经典,合称“九经”。
同样是唐朝,开成年间要将这些经典刻成石碑,此过程中又添加了三部作品:
《孝经》、《论语》、《尔雅》。这样就凑成了“十二经”。
唐朝到宋朝之间有一个小插曲,后蜀刻石经的时候,将《孝经》、《尔雅》排除,第一次增加了《孟子》,这时只有“十一经”。
直到南宋,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独立出来,和《论语》、《孟子》凑成四书,官方才正式认可了《孟子》“儒家经典”的地位。
直到此时,儒家“十三经”才正式确立。
那么,古代没有先进的印刷技术,如何来保障读书人读的是正版经典呢?
这就出现了“石经”的雕刻。以国家的名义,将这些经典刻成石碑,立于太学门口,供天下士子抄录、拓印。
这件事情有文字可考的,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七次,其中三次形成了所谓的“三大石经”。
“熹平石经”:刻于汉灵帝熹平四年,立于洛阳太学,后来在董卓焚烧洛阳时损毁。“正始石经”:刻于曹魏正始二年,立于洛阳。“开成石经”:刻于唐大和七年,立于长安。因为使用了“古文”、“篆书”、“隶书”三种文体,所以又被称为“三体石经”。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石经”。
除此之外,后蜀刻的“十一经”被称作“蜀石经”,比较独特的是它将“注”一并雕刻。
两宋分别在汴梁、临安都刻了石经,清代乾隆年间在北京也刻了一次石经。
“十三经”中地位不同,后人的注解更值得关注“十三经”内部的重要程度也有分化,像《诗》、《书》、《周礼》、《仪礼》、《春秋》、《易》这几本叫做“经”;而《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春秋》的注解,叫做“传”;《礼记》、《论语》、《孟子》、《孝经》是“记”;《尔雅》是训诂学的著作。
所以,经高于传、记,传、记又高于《尔雅》。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十三部作品流传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损毁、改动,比如《尚书》在汉代还算可信,但晋代时候就失传了,后来出现的《尚书》已经确定为后人伪造,是一部伪书,其内容和原来已经有了不同。
这时候将其认定为周代结晶,就不足信了。
但需要分清一个概念,“伪书”和“假书”。
“假书”往往是本来没有这本书,后来人为了让其流传,就假托古人所作,是完全的造假。这样的书籍如果内容精良还有些价值,但大部分都属于为博眼球而作的劣质品。
“伪书”不是“假书”,它虽然也是后人伪造,但之前肯定是有这样一本著作存在,只不过伪造的作品是依据其精神来写就,内容可能有些许偏差,但依然有很高的价值。
《尚书》就是伪书,同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更值得注意的是,“十三经”的功用不是为了研究先秦文化,而是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解读来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更注重实际功用。
所以,相比于“十三经”原文来说,对这些作品的“注”、“疏”更值得关注。
“十三经”原文只不过是某一个时代的思想体现而已,但对它的解读却是两千多年里无数学者的集思广益。这才是这些作品的精华部分。
比如《诗经》,《毛诗序》就特别喜欢做政治解读,《关雎》被认为是“美后妃之德”,而方玉润等人又认为就是在描述君子、淑女间的爱情。
再比如有人认为“风雅颂”中,“变风”、“变雅”的存在是为了影射政事的荒*,但也有人提出,“变风、变雅”其实是变化了“风诗”、“雅诗”的体例而已,本身没有什么深意,就像词派当中,本来有《浣溪沙》,但有人稍作修改,就出现了《摊破浣溪沙》一样。
这些争论包含了作品的内涵、形式、主旨等等方面,百家争鸣,畅所欲言,对其内容的思考就汇集成了极盛极多的新思想,这是“十三经”原文不曾表露的。
所以,认为“十三经”只是周代文化的结晶,这是不准确的。
古书注解的体例:
1、传注体:是经汉代学者奠基的以解释先秦文献词句为主的一种体例;
2、义疏体:是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一种体例;
3、集解体:是汇集众说的一种体例。
随文释义的注疏向来有很多名称,最初叫做“传”,叫做“说”,“解”,也称为“诂”“训”,后来又有“笺”、“注”“诠”“述”“学”“订”“校”“考”“证”“微”“隐”“疑”“义”“疏”,“音义”“章句”等别名。
这些名称有的名异实同,有的意义微殊,有的互相结合,成为新的名称,如“训诂”“诂训”“解诂”“校注”“义疏”“疏证”等,其用途各不相同。
现试举主要者一二:传,即传授讲解的意思,《春秋》有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传有的阐明大义,有的引申未言之意,有的逐句解释。
古语云“圣人作其书,贤者作其传”。传有内传、外传、大传、小传、补传、集传之分。注,取义于如水注物,对文字古奥、文义艰深之处,略疏典故。注也是现在通用的注释名词。
扩展资料:
古书注解的术语:
1、曰、为、谓之使用这三个术语时被释词总是处于术语之后,其含义等于现代汉语中的“叫做”。除了一般释义外这些术语有时还用来分辨同义词。
2、谓 意为“说的是……”、“指的是……”,被释词在术语之前。
3、貌、之貌表示性质或状态的术语,意为“……的样子”。
4、犹“犹”表示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用引申义训释本义,意为“如同”、“等于说”。
5、读若、读如表示注音的术语等。
参考资料: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有以下这些:
001周易、 002尚书 、003诗经 、 003周礼 、 004礼记 、005左传 、 006公羊传 、007谷梁传 、008论语、 009孝经、 010尔雅 、011孟子 、 012中庸、 013仪礼
其他,001四书章句集注 、 002春秋繁露 、 003新本郑氏周易 、004大戴礼记005韩诗外传、 005易纬是类谋 、 007易纬坤灵图 、008易纬乾元序制记009陆氏易解 、010东坡易传 、 011周易正义 、 012易传 、013周易参同契。
014尚书正义 、015韩诗外传 、 016毛诗正义 、 017泰泉乡礼 、018深衣考误 、 019深衣考 020仪礼注疏 、021礼记正义 、023周礼注疏 、027孝经注疏、 024春秋左传正义 。
026春秋谷梁传注疏 、 028春秋公羊传注疏 、025大学、 026大学集注、 027大学问 、028孟子集注 、029孟子注疏 、030孟子字义疏证031中庸集注 、 032论语集注 、033论语注疏、 034尔雅注疏 、035轻松学诗经。
本文2023-08-03 22:21:4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