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笔字是什么?
真笔字 #zhēn bǐ zì有人说真笔字是繁体字的别称,在网络中流行解释为比繁体字更繁的文字等,当人们发现有些汉字没有“对应的”繁体字时候(其实繁体和简体是同一个字),往往会寻找真笔字。说起繁体字,我必须说明的是真笔字不是繁体字。国家对于汉字的使用,早就有明确的规定,繁体字只能用于古籍整理出版、文物古迹、书法艺术方面,滥用繁体字显然是不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所以必须纠正。
总结:真笔字其实是由汉字字库里的文字(包含但不限于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特殊符号等拼凑起来的文字。
对于真笔字的发展趋势,有待时间考验。切记:此文仅供参考,所有条款以中国官方为主,切记。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真脉 1 拼音
zhēn mài
2 英文参考true vein
3 注解
真脉 脉学名词。即真脏脉。《素问·阴阳别论》:“凡持真脉之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
古籍中的真脉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五·诊候之二]尺寸诊心,心藏血脉之气。(心无胃气,即心有痛病,致令藏真脉见人迎,故曰脏真痛于心也。故心藏神,藏于神气也;
《周慎斋遗书》:[卷五]古经解
之气,则阴血所生之原病矣,焉能不及于心脾哉?凡持真脉之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
《医灯续焰》:[卷十七]真脏脉第八十一病脉既明,吉凶当别。经脉之外,又有真脉。肝绝之脉,循刀责责。心绝之脉,转豆躁疾。脾则雀啄,如屋之漏,
《本草品汇精要》:[续集脉诀四言举要卷上]真脏脉第八十一病脉既明吉凶当别经脉之外又有真脉肝绝之脉循刀责责心绝之脉转豆躁疾脾则雀啄如屋之漏如水之流如杯之覆肺绝
《史载之方》:[卷上四时正脉]中隋及初唐时期(武则天执政时期之前 684 年)草书书迹遗留下来 的不多。不多的主要原因不详,可能是当时的书家不重视而不写 或写得不怎么好(与唐中晚期的草书比)而没有流传下来。
为了叙述和阅读方便,从唐朝写经谈起。唐·敦煌草书墨迹《因明入正理论略抄》+《因明入正理论后疏》 合卷。长 13964 厘米,高约 29 厘米,奘门大德净眼撰,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藏。卷首朽蚀,故《因明入正理论略抄》缺首题和著者名号,现存 446 行,计 12478 字。《因明入正理论后疏》为 508 行,计 13364 字。通卷由无名氏书手以独草体写成。一 个写卷里有两篇文章,分别是关于‘因明入正理论’理论的阐述 和解释。文意深奥,与本文主旨无关,不赘述。
《因明入正理论略抄》开始部分。
《因明入正理论后疏》开始部分
经考证(从教义、教义历史、纸张质量等方面)此写卷书写于贞观年间,或以后几年,但一定是初唐时期。
局部
此卷书风质朴、古雅、有章草遗韵,草法以章草为主,今草为辅。用笔内(扌厌),线条中含、瘦硬,转折处多用转,圆弧形笔画 多呈曲折之势。此书风、用笔习惯、线条特征多承王献之。
初唐时期的行草书都尚 王献之,(苏涣诗句‘亚相指当时的副宰相书 翰凌献之’;再,沈尹默《二王法书管窥》中有详细的考证)就 连唐太宗李世民的书风也袭小王书风。
在唐太宗有意‘崇拜王羲之、贬低王献之’的影响下,出现了继承王羲之草书一脉的代表性之作——孙过庭的《书谱》。
孙过庭的草书卷《书谱》有明确记年‘垂拱二或三年’(公 元 687 年前后,武则天执政时期,初唐与盛唐的分水岭),书风 完全是王羲之血脉,用笔外拓,多用折,线条一拓之下,无曲折 势。
从以上两件作品书风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一个观点——唐朝草 书在武则天执政时期有一个大转变——由之前尚王献之转变到 尚王羲之。
那么在回过来看《出师颂》
《出师颂》局部
绍兴本《出师颂》本无名款,后人认为是西晋索靖或南朝 梁·萧子云作,或谓隋贤或唐人书,并无定论。从本幅中有唐太平公主、李约、王涯等人鉴藏印看,书写不会晚于初唐。据宋·米友仁跋定为“隋贤书”当较可信。此书属较典型的章草书体,与 隋·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草体大致相近(只是若干个笔画相 近)。故被定为隋人书。整体书风规整、 劲健中见自然飞动之势,古拙又典雅,是六朝以来创立规范章草 的传统体貌,唯稍增飘逸之势。线条中含、廋硬、紧密,骨气凛 凛,用笔内(扌厌),转折处多转,草法遵循章草规范,少加变动。
再来看另一件传为隋·智永书《千字文》, 传智永曾写千字文八百本,散於世间,江东诸寺各施一本。现传世的有墨迹、刻本两种。墨迹本为日本所藏(现已毁),纸本,册装。计二 百零二行、每行十字,原为谷铁臣旧藏,后归小川为次郎。后有 杨守敬、内藤湖南所写两跋,论者认为墨迹本为智永真迹,也有 人疑为唐人临本。笔者认为是唐人临本。宋米芾《海岳名言》评 曰:“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此件作品已无隋时 的用笔习惯,外拓用笔,线条变得圆润,气韵秀丽,没有了古拙 感(与‘出师颂’比)。所以小编认为是初唐至盛唐时期的临作。梁 平 梁平书法馆
本文2023-08-03 23:59:5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