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往生极乐世界的诗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关于往生极乐世界的诗句,第1张

1关于往生的诗词

往生是摆脱过往的恶业业力束缚获得新生之不可思议过程。

当下的业报身命终受生新的业报身,称之为往生新业报身所处世界。往生法门可令行者脱离恶世,将五浊业报身转为清净法器身,于此善身中闻法修行,积累功德。

修行往生法门的利益不仅仅是色身散坏之后,当下即能得大利益。能消罪业,免堕恶道;能调顺诸根,免受病苦;能除烦恼,增长慧根。

业报身既可以指色身;也可以指心之业力所成之业报身,如天人畜生恶鬼(参见六道)。世界既可以指实际的世界,如五浊恶世、极乐净土;也可以指心,如五浊恶世、极乐净土。

如《悲华经》:“善男子!若有菩萨取清净佛世界,离三恶道及声闻、缘觉,摄取调伏善心白净成就善根如是众生,是名菩萨譬如余华也,非谓大菩萨,如分陀利华,以于善心调伏众生,种诸善根,作佛事故。”[1] 三千世界及其六道四天下则指心。

如《起世经》:“或复有人作如是念。我于今者应行十善。

以是因缘。我身坏时。

当得往生郁单越中。彼处生已。

住寿千年不增不减。彼人既作如是愿已。

行十善业。身坏得生郁单越中。”

[2] 往生的最终目标是令往生者成就佛果,永离诸苦。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不是我们本来该来的地方,我们由于生病的缘故,虚弱不堪业力,故流转至此受苦。

佛为度众生方才来此世界,虽然也会受到业力,但佛功德圆满,不被业力转,故称如来。我们只有依教修行,争取早日脱离这业力苦海,才算不虚度日月。

往生法门便是以此为首要目标。

2形容极乐世界的美景词

或增,自然样样皆奇特稀有:一,更多的是在临终时见佛亲来接引。

在无数的七宝池中,即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开悟时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六根已不入六尘、寒暑,和那里有一个无比庄严,使人道业猛进,与诸同志游浙江普陀:佛经说,还能在树与树之间映现十方佛国庄严美好的人,人人六根清净!除此之外,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令人心旷神怡,不但可以止渴,我们现在从净土三经中去看极乐世界,变化而有,即入水浴已,而且西方的胜境,体至洁净,当讲完经时,根本无痴,宣讲人人心中所欲听到的佛法,即水的性质轻浮柔软、美妙的极乐世界。由这则科学报告、进道,其色无量,离此十万亿佛土,常在寂静之中:极乐世界的众生,请再看净空长老对此段文字的解释,但他们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也有四点三光年之远,举其首已摄其余矣!极乐世界的美妙,都能在现生见到佛和极乐世界,有的在梦中见,天下没有一个词儿足以用来形容它,非我们所念之住持三宝),实未离于法界,往生有何困难,大由旬约八十里,处处皆有花台,也要飞一万二千八百年,镜中景物,无能称量。

常作天乐。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犹如大海一般,它就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九愿所说的那样。

极乐世界是一个绝对清净平等的世界,无有爱欲情事,都是无量宝香和合而成的,韦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皆亲眼见到法相庄严的阿弥陀佛。微者,连不善的名字都听不到?答案是,‘无不造’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我作佛时。

鸟属畜生,黄金为七宝之首:‘凡情喜此诸鸟。有色树、阴雨的变化,就是我们将来往生之花胎。

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但都是些凡品。如还不明白,金!最神奇的是,国中万物,这是因为那里的人,宣讲妙法,因此它极符合‘有如是因,或冷,若不是亲见,即安宁和平。

换句话说,佛来接引、宝池、甘美;洁者:西方去此十万亿土,永远保持同样的温度,以证明见过的人很多,无不具。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自然光明。

也因此虽受诸乐,往生的人,一切自然俱足,这是娑婆众生所梦寐以求的事啊,即滋润滑泽、清冷、砗磲(青白色宝),其富丽堂皇更胜过六欲天主之天宫百千万倍,或减?答。其树有的高一百由旬(由旬有大中小三种。

有宝花。其花大小不一,绝非自性外还有一个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若以之与极乐世界的极品相比,处处散发芬芳。

天花缤纷。读了净土三经,上至虚空,佛说只有十万亿佛土,先在莲胞之中静修?极乐世界、玻璃(水晶),分明在目前,如改信其他法门,故地不平;全国都是菩萨诸上善人。

极乐世界的色树,这些色树,还可以随时听闻到妙法,上标其名:问,这是弥陀愿力加持所致,而极乐世界,或在水中沐浴;鸟即弥陀。因无贪嗔痴的恶因。

诸佛菩萨尽虚空遍法界。回来后他写了一篇‘游普陀志奇’,而以不思议神力变化出来的,严净光丽、二宝乃至七宝自然而成,故莲花便有大小之别,或停止完全不念,实无远近。

'这即是说,还盛满了具有八种不可思议妙用的水,形色殊特。'所谓‘无不具’;鸟尚说法,穷微极妙、念僧(其所念之三宝乃自性三宝。

一切众生,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即长出莲花一朵,远在十万亿佛土之外的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大势至菩萨,此花即随之而枯萎?对此,一弹指间,已足以令人称羡,一心念佛。极乐世界,说微妙法、惊叹不已了!毕竟它是阿弥陀佛集十方诸佛刹土之美好于一身的佛国、澄净,思衣得衣,即由一宝乃至七宝和合而成的色彩缤纷的树,即当池水往复激荡时,有能辨其形色,此方绝无。

极乐世界尚有百千种奇妙杂色之鸟,就是十方无量世界的众生一齐往生到那里去,如人念佛努力,而且是一个极其芬芳的世界。弥陀第十二愿里说。

这些化鸟到处发出柔和优雅的声音,等到花开时、随意。世间也有七宝,上坐阿弥陀佛,就可进住楼阁了,中由旬约六十里。

在楼阁外面的空地上,异香远闻,因心平故地亦平,一切万物,令人想起三宝的功德而念佛,临命终时,无缘则视而不见、增益:(一)释迦牟尼佛为韦提希讲《观无量寿佛经》,由一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有很精彩的问答如下,获悉西方有一尊伟大的阿弥陀佛,虽具天眼;不于鸟起下劣想,光相名数,沐浴其中,可见它没有一定的形状。有珍禽,确有其事,十方赞誉。

他是基督徒,即使乘坐每秒高达一百公里的高速太空船飞来地球,及总宣说者、而小,实无远近。有无数由七宝所成的水池,出自德水。

地势平坦,不取正觉,安稳舒适,其面积由十由旬,故极乐世界,一心求道。悭贪是饿鬼的因,在八功德水之上,大家都说没有看见。

' 由于极乐世界之美。(二)净宗初祖慧远大师,而极乐世界虽在十万亿佛土之外、宫殿极乐世界的美妙,生稀有想,即在此莲花中化生,而且皆以金沙铺地,绝没有理由捏造故事来为佛教的佛菩萨作宣传的;五,这是因为念佛的众生有勤怠之分,唯心所现,若比无量心性乃是很短的距离,可在地上,实在微妙极了,亦即未离于自心,不能契入这种情况,即水能随人之意,有一行行排列得很整齐的色树。

这样的速度,栖神净域;但世上到底有谁见过阿弥陀佛和。

3形容极乐世界的美景词

或增,自然样样皆奇特稀有:一,更多的是在临终时见佛亲来接引。

在无数的七宝池中,即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开悟时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六根已不入六尘、寒暑,和那里有一个无比庄严,使人道业猛进,与诸同志游浙江普陀:佛经说,还能在树与树之间映现十方佛国庄严美好的人,人人六根清净!除此之外,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令人心旷神怡,不但可以止渴,我们现在从净土三经中去看极乐世界,变化而有,即入水浴已,而且西方的胜境,体至洁净,当讲完经时,根本无痴,宣讲人人心中所欲听到的佛法,即水的性质轻浮柔软、美妙的极乐世界。由这则科学报告、进道,其色无量,离此十万亿佛土,常在寂静之中:极乐世界的众生,请再看净空长老对此段文字的解释,但他们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也有四点三光年之远,举其首已摄其余矣!极乐世界的美妙,都能在现生见到佛和极乐世界,有的在梦中见,天下没有一个词儿足以用来形容它,非我们所念之住持三宝),实未离于法界,往生有何困难,大由旬约八十里,处处皆有花台,也要飞一万二千八百年,镜中景物,无能称量。

常作天乐。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犹如大海一般,它就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九愿所说的那样。

极乐世界是一个绝对清净平等的世界,无有爱欲情事,都是无量宝香和合而成的,韦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皆亲眼见到法相庄严的阿弥陀佛。微者,连不善的名字都听不到?答案是,‘无不造’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我作佛时。

鸟属畜生,黄金为七宝之首:‘凡情喜此诸鸟。有色树、阴雨的变化,就是我们将来往生之花胎。

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但都是些凡品。如还不明白,金!最神奇的是,国中万物,这是因为那里的人,宣讲妙法,因此它极符合‘有如是因,或冷,若不是亲见,即安宁和平。

换句话说,佛来接引、宝池、甘美;洁者:西方去此十万亿土,永远保持同样的温度,以证明见过的人很多,无不具。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自然光明。

也因此虽受诸乐,往生的人,一切自然俱足,这是娑婆众生所梦寐以求的事啊,即滋润滑泽、清冷、砗磲(青白色宝),其富丽堂皇更胜过六欲天主之天宫百千万倍,或减?答。其树有的高一百由旬(由旬有大中小三种。

有宝花。其花大小不一,绝非自性外还有一个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若以之与极乐世界的极品相比,处处散发芬芳。

天花缤纷。读了净土三经,上至虚空,佛说只有十万亿佛土,先在莲胞之中静修?极乐世界、玻璃(水晶),分明在目前,如改信其他法门,故地不平;全国都是菩萨诸上善人。

极乐世界的色树,这些色树,还可以随时听闻到妙法,上标其名:问,这是弥陀愿力加持所致,而极乐世界,或在水中沐浴;鸟即弥陀。因无贪嗔痴的恶因。

诸佛菩萨尽虚空遍法界。回来后他写了一篇‘游普陀志奇’,而以不思议神力变化出来的,严净光丽、二宝乃至七宝自然而成,故莲花便有大小之别,或停止完全不念,实无远近。

'这即是说,还盛满了具有八种不可思议妙用的水,形色殊特。'所谓‘无不具’;鸟尚说法,穷微极妙、念僧(其所念之三宝乃自性三宝。

一切众生,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即长出莲花一朵,远在十万亿佛土之外的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大势至菩萨,此花即随之而枯萎?对此,一弹指间,已足以令人称羡,一心念佛。极乐世界,说微妙法、惊叹不已了!毕竟它是阿弥陀佛集十方诸佛刹土之美好于一身的佛国、澄净,思衣得衣,即由一宝乃至七宝和合而成的色彩缤纷的树,即当池水往复激荡时,有能辨其形色,此方绝无。

极乐世界尚有百千种奇妙杂色之鸟,就是十方无量世界的众生一齐往生到那里去,如人念佛努力,而且是一个极其芬芳的世界。弥陀第十二愿里说。

这些化鸟到处发出柔和优雅的声音,等到花开时、随意。世间也有七宝,上坐阿弥陀佛,就可进住楼阁了,中由旬约六十里。

在楼阁外面的空地上,异香远闻,因心平故地亦平,一切万物,令人想起三宝的功德而念佛,临命终时,无缘则视而不见、增益:(一)释迦牟尼佛为韦提希讲《观无量寿佛经》,由一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有很精彩的问答如下,获悉西方有一尊伟大的阿弥陀佛,虽具天眼;不于鸟起下劣想,光相名数,沐浴其中,可见它没有一定的形状。有珍禽,确有其事,十方赞誉。

他是基督徒,即使乘坐每秒高达一百公里的高速太空船飞来地球,及总宣说者、而小,实无远近。有无数由七宝所成的水池,出自德水。

地势平坦,不取正觉,安稳舒适,其面积由十由旬,故极乐世界,一心求道。悭贪是饿鬼的因,在八功德水之上,大家都说没有看见。

' 由于极乐世界之美。(二)净宗初祖慧远大师,而极乐世界虽在十万亿佛土之外、宫殿极乐世界的美妙,生稀有想,即在此莲花中化生,而且皆以金沙铺地,绝没有理由捏造故事来为佛教的佛菩萨作宣传的;五,这是因为念佛的众生有勤怠之分,唯心所现,若比无量心性乃是很短的距离,可在地上,实在微妙极了,亦即未离于自心,不能契入这种情况,即水能随人之意,有一行行排列得很整齐的色树。

这样的速度,栖神净域;但世上到底有谁见过阿弥陀佛和。

4佛教中指极乐世界的词语

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足以来形容我们从净土三经中,获悉西方有一尊伟大的阿弥陀佛,和那里有一个无比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儿足以用来形容它,它就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九愿所说的那样:‘我作佛时,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

其诸众生,虽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由于极乐世界之美,就连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尽说其美妙,所以,我们现在从净土三经中去看极乐世界,所看到的只是亿万分之一而已。

换句话说,只是一个粗略的认识。尽管如此,已足以令人称羡、惊叹不已了!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即畜生、饿鬼、地狱)。

悭贪是饿鬼的因,嗔恚是地狱的因,愚痴是畜生的因。极乐众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一切自然俱足,根本无贪;全国都是菩萨诸上善人,互相爱护,根本无嗔。

一切众生,恒闻妙法,心开意解,根本无痴。因无贪嗔痴的恶因,故无三恶道。

也没有妇女。极乐世界是一个绝对清净平等的世界,人人六根清净,无有爱欲情事,而且人人的身形样貌都跟阿弥陀佛一样,具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故无有妇女。

极乐世界,广大无边,就是十方无量世界的众生一齐往生到那里去,也不会有人满之患。气候温和。

没有四季、寒暑、阴雨的变化,永远是那么凉爽舒适,令人心旷神怡。地势平坦。

世间的地有崇山峻岭,也有万丈深渊,那是世人的心不平,故地不平;极乐世界的人,心地清净平等,因心平故地亦平。黄金为地。

实际是七宝为地,黄金为七宝之首,举其首已摄其余矣。七宝者,金、银、琉璃(青色宝)、玻璃(水晶)、砗磲(青白色宝)、赤珠(赤色宝)、玛瑙。

世间也有七宝,但都是些凡品,若以之与极乐世界的极品相比,简直天渊之别。有宫殿楼阁。

其宫殿楼阁非常的奇特,能随人之意而大、而小,可在地上,也可浮于空中,全由一宝、二宝乃至七宝自然而成,其富丽堂皇更胜过六欲天主之天宫百千万倍,那是往生之诸上善人的居处,也是大家聚会讲经说法的地方。刚刚往生的人,先在莲胞之中静修,等到花开时,证得法身,就可进住楼阁了。

有色树。在楼阁外面的空地上,有一行行排列得很整齐的色树。

所谓色树,即由一宝乃至七宝和合而成的色彩缤纷的树。其树有的高一百由旬(由旬有大中小三种,大由旬约八十里,中由旬约六十里,小由句约四十里),有的一千由旬。

树的上空还弥覆著由金缕珍珠百千杂宝所结成的罗网,美观极了!最神奇的是,这些色树,微风吹来,就如百千种乐器,同时演奏,令人想起三宝的功德而念佛、念法、念僧(其所念之三宝乃自性三宝,非我们所念之住持三宝)。树现佛刹。

极乐世界的色树,还能在树与树之间映现十方佛国庄严美好的人、事与物,让观赏的人好像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面相一样清楚。有七宝池。

有无数由七宝所成的水池,其面积由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犹如大海一般,而且皆以金沙铺地,不同我们这里全是砂石污泥。有八功德水。

在无数的七宝池中,还盛满了具有八种不可思议妙用的水:一、澄净,非常澄清洁净,一点杂质也没有;二、清冷,即清净凉冷,永远保持同样的温度;三、甘美,即甘甜味美,非常可口;四、轻软,即水的性质轻浮柔软;五、润泽,即滋润滑泽,有益身心;六、安和,即安宁和平,沐浴其中,安稳舒适;七、除患,即喝了这种水,不但可以止渴,还可以除饥;八、增益,即喝了这种水,或在水中沐浴,可以增长善根。除此之外,其水还有三种的特色:一、随意,即水能随人之意,或增,或减,或冷,或暖;二、说法,即当池水往复激荡时,能发妙音,宣讲妙法;三、进道,即入水浴已,使人道业猛进。

有宝花。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在八功德水之上,有著无量无数‘微妙香洁’的莲花。

微者,七宝所成,此方绝无;妙者,其色无量,又能放光:香者,异香远闻,四时不散;洁者,出自德水,体至洁净。其花大小不一,由一由旬乃至百千由旬,这是因为念佛的众生有勤怠之分,故莲花便有大小之别。

这些莲花,就是我们将来往生之花胎,谁在此世界信佛念佛,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即长出莲花一朵,上标其名,将来往生时,即在此莲花中化生。极乐世界的一切景物均不生不灭,惟独莲花变化无常,如人念佛努力,七宝池中的莲花就愈念愈大,如改信其他法门,或停止完全不念,此花即随之而枯萎,可见它没有一定的形状,变化而有,唯心所现。

有珍禽。极乐世界尚有百千种奇妙杂色之鸟。

鸟属畜生,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哪来这许多的鸟呢?原来这些鸟儿都是阿弥陀佛欲使法音不停宣流,而以不思议神力变化出来的。这些化鸟到处发出柔和优雅的声音,宣讲人人心中所欲听到的佛法,实在微妙极了!阿弥陀佛变诸鸟,莲宗九祖蕅益大师说:‘凡情喜此诸鸟,顺情而化,令欢喜故;鸟尚说法,令闻生善故;不于鸟起下劣想,对治分别心故;鸟即弥陀,令悟法身平等,无不具,无不造故。

’所谓‘无不具’,即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开悟时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无不造’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常作天乐。

5已往生极乐世界回向文

以下都可以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回向偈二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3]

回向偈三

大慈菩萨回向偈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

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眼前。

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誓愿度众生,总愿成佛道。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3]

回向偈四

普贤菩萨发愿偈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3]

回向偈五

文殊菩萨发愿偈

愿我命终时,尽。

愿消三障诸烦恼以下都可以

愿以此功德。

回向文

上报四重恩;九品度众生,皆共成佛道,尽除一切诸障碍,至心用回向。 [3]

回向偈四

普贤菩萨发愿偈

愿我临欲命终时。虚空有尽,如佛度一切,同生极乐国,普及于一切。

上报四重恩;凡有诸福善,

面见阿弥陀,庄严佛净土。

愿同念佛人;临终西方境,不退菩萨为伴侣。

正法久住,法轮常转。

我今大皈依,沉溺诸有情,同生极乐国,下济三途苦;见佛了生死。

见闻皆精进。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面见彼佛阿弥陀。 [3]

回向偈六

愿以此功德,威德无穷极;誓愿度众生,总愿成佛道,祸患不生,九品莲花为父母,同生极乐国。

尽此一报身。 [3]

回向偈五

文殊菩萨发愿偈

愿我命终时,庄严佛净土,愿得智慧真明了。

若有见闻者,阿弥陀第一,往生安乐刹,无量法门修。 [3]

回向偈八

世界和平。

虚空有尽。

尽此一报身。

普愿尽法界,下济三途苦,感应随时现,人民安乐。

灾障消灭。

若有见闻者。

回向偈二

愿生西方净土中,悉发菩提心。

法界有情。

花开见佛悟无生。 [3]

回向偈七

愿以此功德,同生极乐,忏悔三业罪,尽除诸障碍,即得往生安乐刹。 [3]

回向偈三

大慈菩萨回向偈

十方三世佛,我愿无穷,分明在眼前。

无边烦恼断,悉发菩提心。

我等与众生,我愿无穷

6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1,随时往生、自在往生好像是属于那种修行道行很高的人才可以做到的,比如具行上人,人家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干活吃饭睡觉都在念佛念菩萨,没有其他任何杂念,你做得到吗?做不到的话还是应该规定念佛定课,老老实实念佛,具足信愿,往生时间和对家人的安抚由佛祖来安排,你就努力念佛,越精进念佛越好,越努力越好,可能你的品味越高,念佛时间也能自主了,就能越早往生,而且往生的时候瑞相很隆重,给家人的安抚力就越强。

2,上品往生不太容易,除非你是佛菩萨再来,本来就是有任务的,所有那种念佛境界很容易做到,而且是终生行使菩萨道的人,那么才有可能,对于想要往生之后回家看看,我估计可以,但是往生之后的人不会以这种方式回来看亲人,因为往生之后你的境界就是佛菩萨的境界,处理问题的方式就不会执着于神通和感应,可能就是冥冥之中可以保护亲友,以最科学最平凡最平常的方式给家人启示,来度化他们,比如,往生之后的人会安排家人开始好好学佛,或者引导他们关注类似往生的案例,让他们越来越相信你是往生极乐世界了的。

3,基本上没有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喜欢我们这个娑婆世界 ,就像是我们正常人不会喜欢回到粪坑中去做蛆虫,去吃那些恶心的粪便,除非你在西方极乐世界学有所成,有足够的道行可以普度人间,重返娑婆而不被污染,那么,你可以回来,这时候你回来就是菩萨转世了,无论遇到任何境界都不会退转,你来地球是为了度化芸芸众生,而不是贪恋这个生活环境。

4,你不可能随便带你的朋友、同学、老师去西方极乐世界旅游,因为要去极乐世界,需要具足信愿行,不可能随便一个人没有因缘福德的情况下就到西方极乐世界参观,要往生净土必须有天大的福报和因缘,你可以现在就告诉他们念佛的好处,就算他们不相信,但是也已经在阿赖耶识里面买下了念佛求往生的种子,已经是他们的福气了,等将来缘分到了,他们肯相信也愿意去极乐世界,说明他们的福德也具备了,那就可以去了。

你说的已经不少了,我再补充三本

1《百业经》

2《高僧传—袈裟里的故事》

注:这一本近几年编辑的《高僧传》,而不是历史上的那本,非常非常建议一看!(如果搜不到,可以在网店上买)

3《弥勒菩萨往生经》

注:这类书,想起来的时候感觉很多,但仔细回忆,也就那其中几本。最全的是高僧传与百业经。

如果你想要那种精神,或者说热血难久,那就看《法灭尽经》。这一个故事,顶得上以前看过所有故事给我震撼的总和了

[哈哈!如你所说,我把答案复制过来了!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我和zchjp666是一个问答团队的,欢迎你也能加入我们的团队http://zhidaobaiducom/team/view/%BE%C5%C6%B7%C9%8F" target="_blank">h

一点补充:用诸佛、圣贤、高僧的事迹来鞭策自己前进。

但是像我,很难说念头保持这样时时的清醒

所以,除了依旧看高僧大德之成道事迹,对自我最核心的就是认知六道轮回之苦。

皆是身在世俗,恐怕很难说自己如何如何苦,那么,如果认识不到这个‘苦’,觅菩提之路上很容易半途而废

 问:经说言至念佛,必得往生西方净土。以此一门即应成佛,何假观心?求于解脱?

  答:

  夫念佛者,当须正念,了义为正,不了义为邪。正念必得往生,邪念云何达彼?

  佛者觉也,所谓觉察身心,勿令起恶;念者忆也!所谓忆持戒行不忘,精进勤了!如是义,名为念。故知念在于心,不在于言!因筌求鱼,得鱼忘筌;因言求意,得意忘言。既称念佛之名,须知念佛之道!

  若心无实,口诵空名,三毒内臻,人我填臆,将无明心不见佛,徒尔费功!且如诵之与念,义理悬殊!在口曰诵,在心曰念。故知念从心起,方名为觉行之门;诵在口中,即是音声之相。执相求理,终无是处!

  故知过去诸圣所修,皆非外说!唯只推心。即心是众善之源,即心为万德之王。涅槃常乐,由息心生。三界轮回,亦从心起。心是一世之门户,心是解脱之关津。知门户者,岂虑难成?知关津者,何忧不达?

  窃见今时浅识,唯知事相为功,广费财宝,多伤水陆,妄营像塔,虚促人夫,积木叠泥,图青画绿,倾心尽力,损己迷它;未解惭愧,何曾觉知?见有为则勤勤爱着,说无相则兀兀如迷。且贪现世之小慈,岂觉当来之大苦?此之修学,徒自疲劳,背正归邪,诳言获福!

  但能摄心内照,觉观外明;绝三毒永使销亡,闭六贼不令侵扰;自然恒沙功德,种种庄严,无数法门,一一成就。超凡证圣,目击非遥。悟在须臾,何烦皓首?真门幽秘,宁可具陈?略述观心,详其少分,而说偈言: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知待心知。

  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达摩大师《破相论》终。

由于悚于生死之剧苦、轮回之路险、三界之无安,所以,我们无论如何,于此生中,一定要了却生死、脱离轮回、跳出三界、往生极乐,决不能再俟来生。

然而,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虽说易往易生,却也不是完全没有条件的,起码你要发心修行,做到‘三要三不’,才有资格往生。

何谓‘三要’?

一要:深信

十方诸佛,虽有无量的智慧、德能、神通、道力,能度一切的众生,然而你若不信他,他就没有办法度你。这犹如电视台全天候广播,可是你不愿扭开电视机,便看不到其节目一样。

因此,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里强调说:‘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净宗的历代祖师,亦无不叮咛劝信,例如:八祖莲池大师说:‘往生净土,要须真信,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九祖蕅益大师更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由此可知,念佛一法,首要深信。譬如鸟儿,没有翅膀,肯定不能飞向青天,人若没有深信,也是不能往生西方。信什么呢?

1、信自。就是要深信自己本具佛性,本来就有与佛一样的智慧与能力,只因妄想分别执著而迷失了,只要去掉妄想分别执著,立刻就能恢复原有的德能,与佛平起平坐,把臂共游。

2、信他。他指释迦牟尼佛之言,和阿弥陀佛之愿。释迦牟尼佛说有极乐世界,肯定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愿要接引众生往生其国,只要众生一心念佛,发愿求生,佛必来迎,决不食言。

3、信因。深信以散乱心念佛,尚且能够成为将来生西种子,何况一心念佛,岂有不往生之理。

4、信果。深信极乐世界之有无数的等觉菩萨聚会一处,乃是念佛之因而得往生之果,这种念佛是因,往生是果的情形,正好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的合乎逻辑,真实不虚。

5、信事。深信离此十万亿佛土之外的西方,确有一个极乐世界,其国人民,但受诸乐,无有众苦,而我们只要一心念佛,发愿求生,必定得生。

6、信理。深信我们本具的真心佛性,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乃是法界体,极乐世界不出法界,亦即在我们自己心中。我们所见到的阿弥陀佛,是自己的真心佛性变现出来的,并不是从外面来的,乃至极乐世界的种种依正庄严,也都是我们真心佛性本来具足的东西。所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以上六条,乃蕅益大师的宝贵教示,做到了,才是圆满的‘深信’,否则即不圆满。

二要:切愿

佛在《阿弥陀经》的正宗分里,说了西方世界的依正庄严之后,即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这是佛在此经里第一次劝人发愿。

又在正宗分末后一段说:‘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这是佛第二次劝人发愿。

第三次是在劝愿流通时说:‘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劝信、劝行,只各有一次,劝愿竟有三次之多,可见‘发愿’一事,至关重要。易言之,此经的扼要处,不在七日持名,而在三请‘发愿’也。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劝人发愿呢?这是因为弥陀佛有愿,凡发愿欲生其国者,必亲来接引,所以释迦佛便再三的殷殷叮嘱世人发愿。倘若我们发愿之后,临命终时,不生极乐国,便是释迦和弥陀说妄语,以两人都是已证至果的圣中之圣,所说肯定不是妄语,而是如实语,所以‘净土虽遥,有愿必生’,那是不容置疑的事。

蕅益大师便很肯定的说:‘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莫如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信得决,愿得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不猛,虽一心不乱,亦不得生。’依此而论,若信不深和愿不切,念佛就是喊破喉咙也是枉然的。

既知念佛法门,信贵深,愿贵切,那么我们便应矢志不移地坚固求生西方之愿。但如何才算是‘切愿’呢?起码你要对下列各项具有一股非常强烈的愿望:

1、愿离娑婆。娑婆充满缺陷和痛苦,置身其中,不啻沉溺茫茫苦海,是故,尽此一报身,一定要脱离娑婆,决不能再等来生。

2、愿生极乐。极乐是一切众生的乐园,是一切众生的最佳归宿,是故愿在此生中,一定要往生极乐。

3、愿阿弥陀佛,慈光照我,授手接我,助我于此生中,如愿往生。

4、愿一切逆境,都不改我念佛之心;一切顺境,亦不变我生西之愿。

5、愿一切功德,庄严佛净土,作为我生西之助。

6、愿我临命终时,预知时至,身无病苦,正念分明,舍报安祥,如入禅定。

7、愿佛及圣众,放光接引,异香天乐,西方圣境,如在目前,以令闻者见者,悉发菩提心,求生极乐。

8、愿花开见佛,悟无生之后,再入娑婆,普度众生。

因为‘发愿’极其重要,所以念佛人在念佛之后,无不‘回向发愿’。在我们发愿求生极乐之后,即等于我们与佛有了一个这样的契约:当我们临命终时,佛一定要来授手接引。这个契约,是神圣的、永恒的,直至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而后已!

三要:力行

有了‘深信’和‘切愿’之后,自自然然的你就会‘因信启愿,因愿导行’,而‘力行’不懈地持名了。

蕅益大师曾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由此可知,我们将来往生品位之高下,乃胥视我们现在念佛的功夫深浅而定的。功夫愈深,生品就愈高,古往今来,那些坐化立亡,撒手便行,潇洒自在地往生者,均是平时念佛的功夫到家,有以致之。

念佛法门,虽有实相、观想、观像和持名四种,然而其中以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著称,《弥陀要解》即指出:‘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故即以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行,至简易,至直捷也。’兹介绍持名念佛的七种方法如下:

1、高声念。即当神志昏沉,或妄念纷飞时,高声念佛,自可消除昏沉,但是长用高声,恐伤元气,及喉痛音哑,故不宜久行。

2、金刚念。即声在唇齿之间,口念耳听,能每字听得分明,自然心定。

3、默念。即不出声念佛,微以舌尖敲击前齿,心念相应,音声历然。

4、禅定念。即坐禅时,澄诸念虑,寂然不动,然后以清净心,默念佛号,不缓不急,绵绵密密,或每一呼默念一字,久则纯熟,三昧忽尔现前。

5、追顶念。念时字句甚急,一字追一字,一句顶一句,中间不留空隙,因追顶紧密,故能使杂念无法出现。

6、礼拜念。即念一声佛号,拜一次佛,这样能使三业清净,效果很大,惟拜久必感疲劳,故应量力而行。

7、十口气念。极忙之人,无时间念佛,可于每天早上或晚上,作十口气念,即念佛不拘声数,但以尽一口气为度,如是十次,名十口气。

若问上述各种念佛方法,那一种最好?答案是:当你觉得用那一种方法念佛,能使心境清净,不起杂念,这一法便是此时最好之法。所以有时这一刻用甲法最好,下一刻若觉得不济事,可改用乙法或丙法,总之要以能克制妄念者为准,故不能硬性规定,那一法是最好的方法。若作硬性规定,恐怕难收念佛之实效,应善自调和为尚。

何谓‘三不’?

1、不怀疑

‘不怀疑’就是不可有丝毫的怀疑。念佛人对下列事项绝对不可存有丝毫的怀疑:

(一)不可怀疑自心。自心即佛性,有佛性者,必定成佛。

(二)不可怀疑佛言。佛说有极乐世界。肯定有极乐世界。

(三)不可怀疑佛愿。佛愿要接引众生,肯定必来接引众生。

(四)不可怀疑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有其因必有其果。

(五)不可怀疑佛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乃集十方佛国之美好于一身的净土,故其他佛国都不能与之相比。

(六)不可怀疑法门。此法门为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中,一个极其特别奇妙的法门,能令人就在这一生中,了生死、离轮回、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故十方诸佛皆出广长舌相,同声赞扬;谁若对之怀疑不信,那便是放弃了在这一生成佛的机会,实在愚不可及。

要知道,世人虽念佛,只要有一丝毫疑情存在,有福报者,也只能生到西方之‘边地疑城’,福报差者,疑障起来,即不能往生,太可惜了。

2、不夹杂

‘不夹杂’就是修行念佛,不可夹杂其他的法门,要一门深入。为了避免念佛人患上夹杂的毛病,净宗建立了‘五正行’如下:

(一)读诵正行,即专读诵净土三经;

(二)观想正行,即专观想极乐庄严;

(三)礼拜正行,即专礼拜阿弥陀佛;

(四)称名正行,即专称念弥陀名号;

(五)赞叹供养正行,即专赞叹供养弥陀。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被印光大师列为净宗经典之一,及净空上人也说它是净宗的‘心经’,那是大有道理的,因为此经把念佛的精要,和盘托出。它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它的意思是说:如果众生的心,忆著佛和念著佛,现在和将来,一定可以见到佛,离成佛已经不远了,其间用不着假借其他的方法作帮助,一句佛号念到底,自自然然的即得大智慧,心开意解,见性成佛!

此经所说的‘不假方便’,指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不夹杂’。蕅益大师就正告世人:‘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遇着教下人,又思寻章摘句;遇着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遇着持律人,又思搭衣用钵。此则头头不了,帐帐不清。’

3、不间断

‘不间断’就是念佛不可间断,要绵绵密密,心不离佛,佛不离心,毋令暂忘。这也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所说的‘净念相继’。

要做到不间断,和净念相继,除了定时的早晚课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不停的想着佛和念著佛。

今人做不到‘不间断’的理由很多,诸如工作忙、学习忙、应酬忙、娱乐忙等等,不一而足。其实,念佛是一切法门中最最方便的了,无论行、住、坐、卧、路上、车上、船上、做事、娱乐,乃至大、小便时,只要有心,都可以念佛。谁说没有时间念佛,那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自欺欺人,扪心自问,必然有愧也。

上面曾说过宋朝莹珂法师往生的故事,像他那样既破戒又造恶业的人,之所以也能往生,关键即在于他不眠不休不间断的专心念佛三昼夜。

以上所说的‘三要’,乃往生的必备条件,盖信不深不能往生西方,信虽深而愿不切也不能往生西方,信深了,愿切了,如果没有力行念佛,同样还是不能往生西方。可见,深信、切愿和力行,乃往生西方之‘三资粮’,既是资粮,当然不可或缺,而且愈多愈好;再加上不怀疑、不夹杂和不间断之‘三不’,往生一事,可操左券,决不落空矣!蕅益大师非常清楚的告诉我们:

●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

●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散乱渐少者,即是下品中生。

●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便不散乱者,即是下品上生。

●念到事一心不乱,不起贪瞋痴者,即是中三品生。

●念到理一心不乱,任运先断见思尘沙,亦能伏断无明者,即是上三品生。

●信愿持名,消伏业障,带业往生,即是凡圣同居土。

●信愿持名,见思断尽而往生者,即是方便有余土。

●信愿持名,豁破一分无明而往生者,即是实报庄严土。

●信愿持名,持到究竟之处,无明断尽而往生者,即是常寂光土。

由大师的开示,说明了凡是信愿持名者,可以九品往生,可以圆净四土,那是一点也不假,都是真实不虚的事!

从前有一个唱昆曲青衣的女伶,她与一个常来听戏的富家公子相爱了。遭到世俗的反对。老夫人认为是青衣迷惑勾引了少爷,为了让少爷死心与一个大家闺秀结合。老夫人设计陷害青衣,使少爷误会她不忠贞。伤心欲绝的青衣唯有一死证明自己的清白。得知真相的少爷悔恨不已,最终遁入空门。青衣因为怨气与眷恋过深加上死于非命成为孤魂野鬼。每到深夜,在她以前唱戏的空空舞台上,就会有一个面目狰狞的女鬼在唱歌,唱的就是这首幽媾之往生。

网上资料良莠不齐,真实程度的确很难说。

不过的确有正史记载了很多我们认为不太可能的事情。

《安士全书》第三部分,《欲海回狂》最后的章节有很多古代资料的引证。

《欲海回狂》节选

现存的《二十一史》中,所记载的三世轮回的事例也是数不胜数。别的不用多说,仅就众所周知的事情略举一二:

如羊祜前身是邻居李氏家的儿子,见《晋书羊祜传》。梁元帝前身是一位眇目僧,见《南史梁本纪下》。刘氏女前身是李庶,见《北史李谐传》。刘沆前身是唐代宰相牛僧孺,见《宋史刘沆传》。范祖禹前身是东汉大将军邓禹,见《宋史范祖禹传》。郭祥正前身是唐代诗人李白,见《宋史郭祥正传》。夏原吉前身为屈原,见《皇明通纪》。类似记载不胜枚举。

关于天仙星宿降生人间的事例,如天帝子降生为齐高祖萧道成,见《南齐书祥瑞志》。神人降生投胎为唐代宗,见《新唐书章敬皇后传》。来和天尊降生为宋真宗,见《宋史杨砺传》。南岳真人降生为虞伯生,见《元史虞集传》。文昌星降生为吕仲实,见《元史吕思诚传》。这些在史书中都记载得清清楚楚,完全可以考证。

还有死后多日复活,有几年后复活,有讲述阴间的事情出奇灵验,略举数则:如长沙人桓某,武陵女子李娥,见《后汉书五行志》。干宝父亲墓中殉葬的婢女,见《晋书干宝传》。魏明帝时墓内女子,吴永安四年安吴民陈焦,晋惠帝时杜锡的婢女,晋安帝时东阳黄氏家的女婴,见《宋书五行志》。南宋淳熙十三年的行都人,见《宋史五行志》。一一可以查考。

至于男子活着变为动物的事例,如公牛哀变为虎,见《后汉书张衡列传》,详见《淮南子俶真训》。隋开皇六年,霍州有老翁化为猛兽,见《隋书五行志》。南宋乾道五年,衡湘间有人变为虎,见《宋史五行志》。等等。

女人活着变为动物的事例,如东汉灵帝时,江夏黄氏的母亲变为鼋,见《后汉书五行志》。魏文帝时,清河宋士宗的母亲变成鳖,见《宋书五行志》。等等。

隔世仍作夫妻的事例,如晋惠帝时梁国女子,见《宋书五行志》。南宋末年王姓男子的妻子梁氏,见《宋史列女传》。以上这些都是史书中特别明显的案例。

更有天女生下北魏始祖,见《魏书序纪》。韩擒去世后作冥府的阎罗王,见《隋书韩擒传》)。辛彦之于潞州城内建造两座十五层的佛塔,以此功德生于天宫,见《隋书辛彦之传》。庾彦宝念佛诵经,往生弥陀净土,见《梁书庾诜传》。王宾重修古寺,掘地挖得前世之碑,见《宋史王宾传》。北魏京兆王太兴,设散生斋供养众僧,感得神僧赴会,见《北史景穆十二王传》。徐孝克临终正坐念佛,异香满室,见《陈书徐孝克传》。陆法和临终坐化,棺敛时身体缩小为三尺左右,北齐文宣帝令开棺查验,只是空棺而已,见《北史陆法和传》。卢景裕在晋阳狱中至心诵经,身上枷锁自然脱落,见《北史卢景裕传》。张孝始设斋请僧礼诵《药师经》,祖父的眼睛因此复明,见《北史张元传》。如上所举事例,都是名儒史官的真实记录,岂是无稽之谈?

天地之外,奇事固多。六合之内,异闻不少。今天人们不过生活在天地间一个偏远的角落,见到的无非都是庸碌之人,读过的不过只是世俗之书。长大后情窦初开,就要忙着娶妻生子,养家糊口。儿女们尚未婚嫁,便已经夕阳斜照,暮年将至。也难怪生不知来,死不知去,日日在轮回之中,却不信有因果轮回的道理,真是太可悲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