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述《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的故事
大观园里发现了绣有春宫图的绣春囊。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搜检了林黛玉的房间,但是未搜检同样是亲戚的薛宝钗的房间;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的证据。这令王善保家的大为丢脸。(第七十四回)
怡红院
贾政初带宝玉游园时,宝玉题为“红香绿玉”,后贾元春将其改为“怡红快绿”,称“怡红院”。元妃省亲期间,贾宝玉为“怡红快绿”匾额题诗为:“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该院在《红楼梦》第16-19回有提到为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大观园中一景,也是大观园中最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院落,是别号“绛洞花主、富贵闲人”,绰号“无事忙”的贾宝玉的住所,里面有很多房舍,如怡红院,潇湘馆,稻香村等,是西方灵河岸上赤瑕宫神瑛侍者在凡间投胎的“花柳繁华之地,富贵温柔之乡。”就在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由于醉酒误进了宝玉的怡红院,竟认作是**的“绣房”,可见其确实十分华美。
该院院外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三间垂花门楼,四面抄手游廊。院中甬路相衔,山石点缀,五间抱厦上悬“怡红快绿”匾额。整个院落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花园锦簇,剔透玲珑,后院满架蔷薇、宝相,一带水池。沁芳溪在这里汇合流出大观园,有一白石板路跨在沁芳溪上可通对岸。是大观园中最为华丽的房屋之一,也是金陵十二钗常聚会活动的地方。后来元春省亲时说了以后众姐妹可入住大观园。
潇湘馆
潇湘馆,《红楼梦》大观园中一景,位于大观园西路,与怡红院遥遥相对,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客居荣国府的住所。引用舜的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命名。
为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大观园中一景,位于大观园西路,与怡红院遥遥相对,从其名称上就能看出这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客居荣国府的住所。引用舜的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命名。
《红楼梦》书中描写贾政等走到潇湘馆前:“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该院院外一带粉垣,院内千百竿翠竹掩。入门曲折游廊,廊上挂着一架鹦鹉。 正房三间,一明两暗。后院有大株梨花和蕉,又有两间小小的退步,院墙根有隙 流入清水,绕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此是奉元春命住进大观园时黛玉自己选定,因“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得幽静”。她在这里伴随着修竹、诗书、幽怨、孤独和泪水,度过了一生。潇湘馆中以竹子最盛,“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片翠竹环绕”。翠竹,象征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可贵品质,高洁中带着儒雅,含蓄里透着活力。黛玉的诗号“潇湘妃子”,正是这样一种高贵而自然脱俗,婀娜而风姿绰约的魅力。
在元妃省亲期间,贾宝玉题对额为: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并题诗“有凤来仪”描绘所见之景:“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秋爽斋
在《红楼梦》中对于秋爽斋外景并没有详细的描述,只提到院中种植芭蕉和梧桐,有月夜听雨的意境,这组建筑中有一较大的厅堂名“晓翠堂”。晓翠堂四面出廊,流角飞檐,临沁芳溪。是贾母初宴大观园的地方。东南方土山上有八角亭一座,是园内至高点之一。秋爽斋其中的三间房子没有隔断,这是探春的意思,具有闲云野鹤般的风格。其屋内所布置的陈设突出一个“大”字。陈设典雅,华丽中透着大方。
为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大观园中的一处建筑。元妃省亲期间,题有“桐剪秋风”匾额。“斋”,书房也。斋较堂,惟气藏而收敛,盖藏修秘处之地,故式不宜敞显,是贾探春在大观园的住所,充满了浓郁的书卷气息。
而原著中有关秋爽斋内景的具体描述为:“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东边便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的纱帐。”见于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藕香榭为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大观园中一处景观建筑,《释名》云:“榭者,借也。借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史湘云曾在这里开海棠社,设螃蟹宴。贾母二宴大观园时,在大观东面的缀锦阁底下吃酒,让女戏子们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演习乐曲,借着水音欣赏,箫管悠扬笙婉转,乐声穿林渡水而来,格外好听。
《红楼梦》中对藕香榭的描述为:“原来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众人)一时进入榭中,只见栏杆外另放着两张竹案,一个上面设着杯箸酒具,一个上头设着茶筅茶盂各色茶具。……(贾母)一面说,一面又看见柱上挂的黑漆嵌蚌的对子,命人念。湘云念道: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见于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由此可见,藕香榭是一个建筑群,而不是单一一个水榭,这个建筑群由水榭、小亭子、曲廊和曲折竹桥所共同构成,四面荷花盛开,不远处岸上有两棵桂花树。另外,惜春的住所“暖香坞”离藕香榭不远,大观园中的人去惜春处总要“穿藕香榭,过暖香坞来”。海棠诗社中惜春就以“藕榭”为自己的雅号。
栊翠庵为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大观园中一处建筑,是一所园林中点景的尼姑庵,也是妙玉在园中的修行处。对于此建筑布局,书中并未展开描述,只是点到山门、东禅堂、耳房这三处,其中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栊翠庵中的红梅。
《红楼梦》中对于栊翠庵的描写初见于贾政游园时,提曾及“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封额 贾宝玉机敏动诸宾”)。元妃省亲时,也写到“怱见山环佛寺,忙另盥手进去焚香拜佛,并题一匾云‘苦海慈航’”。(第十八回 “林黛玉误剪香囊袋 贾元春归省庆元宵”)
但以上两回均未提及寺名,直到第四十一回回目第一次出现“栊翠庵”之名。由于栊翠庵是专为妙玉设计的,写栊翠庵自然同妙玉分不开。本回写贾母带刘姥姥到栊翠庵,至东禅堂吃茶。妙玉又邀钗、黛至耳房内品“梅花雪”。这一回突出描写了妙玉孤僻过结的性格。第四十九回写栊翠庵前白雪红梅,充满画意诗情,从而又引出下一回李纨要命人跟着,深知宝玉又深知妙玉的黛玉忙拦说:“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这是神妙的一笔,透露出妙玉对宝玉的隐秘而微妙的心理,并且一箭三雕,既写了妙玉,又写了黛玉和宝玉。
蘅芜苑
红楼梦里大观园中的建筑物,为薛宝钗在大观园里的居所,其院中只觉异香扑鼻,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牵藤引蔓,累垂可爱。奇草仙藤的穿石 绕檐,努力向上生长,彷佛象征着宝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理想;「蘅芷清芬」恰似她恪守人情礼教,处处体现一种自我的修为,如香草君子般。雪洞似的卧室,寒气袭人,不正表明宝钗的冷情寡欲?一色玩器全无,配上青色的帐幔,则反应她内心的淡漠,有意的自我约束,「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份随时,自云守拙」,虽香却冷。在这一个欢乐的气氛中,或许我们可以说,以宝钗的个性而言,曹雪芹是有意让她如此矜持自恃,悲喜不形于色,不同于流俗,彷若是置身事外,冷眼笑看人世。
谐音
曹雪芹作《红楼梦》用了诸多文学艺术手法,其中谐音法是整本书的亮点之一。如“甄英莲”谐音“真应怜”,“冯渊”谐音“逢冤”,“元迎探惜”四姐妹谐音“原应叹息”等等。“蘅芜苑”,谐音正是“恨无缘”,这正暗示虽然薛宝钗最后如愿嫁给了贾宝玉,但是贾宝玉只爱林黛玉,即使两人结合,也是同床异梦。加上根据前八十回的暗示,贾宝玉最后悬崖撒手,薛宝钗只能守活寡,其命运之悲惨,也是她列入薄命司中金陵十二正钗
稻香村为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中大观园的一处建筑,李纨的住所。红楼梦中有关稻香村的描述为:“……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紫为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大观园中一景,是一处临水建筑,位于西南部的蓼溆一带,与潇湘馆相距不远。重 菱洲 屋曰“楼”,紫菱洲为缀锦楼所处的位置,为贾迎春在园中的住处。所以第三十七回开海棠诗社起别号时,宝钗说“他住的紫菱洲,就叫他菱洲”。邢岫烟在大观园时也住于此。迎春出嫁后,宝玉天天来此徘徊。 对于缀锦楼《红楼梦》中没有详细描述,但书中紫菱洲却有一段精彩描述:“(宝玉)因此天天到紫菱洲一带地方徘徊瞻顾,见其轩窗寂寞,屏帐萧然,不过有几个该班上夜的老妪。再看那岸上的蓼花苇叶,池内的翠荇香菱,也都觉摇摇落落,似有追忆故人之态,迥非素常逞妍斗色之可比。既领略得如此寥落凄惨之景,是以情不自禁,乃信口吟成一歌曰: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见于第七十九回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蓼风轩
在大观园西部,紧邻水池中央的藕香榭。往南穿过夹道,东西有“穿云”“度月”石匾的过街门楼即至。秋爽斋在其南,隔河相对,其西南有芦雪庵。第二十三回,贾惜春奉元春之命进大观园居住在此。暖香坞(下图)为惜春卧室。黛玉、香菱在此看她画《大观园图》,“凡会作诗的都画在上头”了。众姐妹曾在此雅制春灯谜。抄检大观园时,因与秋爽斋相近,便顺路先到此处。
附大观园总平面图
“大观园”是元春命名的,其中的匾是贾宝玉题的。
参见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封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大观园为元春省亲而兴建的。在小说叙事体系内,它已具备了一半皇家园林血统,又成为元春命运的晴雨表,无形中关乎贾府家族命运。是以起造大观园必须在长房宁国府原有的会芳园基址上加以扩建,园中又有一座象征贾府祖脉的大主山。
扩展资料:
大观园寄托了作者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清净女儿之境,宝玉和金陵十二钗的女儿国,太虚幻境的凡世化身,天地间至情至性、至美至圣的所在,凝结了小说的女儿尊贵、青春叛逆、正邪两赋、诗意生活、理想新世界、青春儿女真情及情之悲剧等思想旨意。
《红楼梦》对儒家的“修身”政治学并无异议,但在修身的内涵上自创一派。大观园情治升华了修身的内涵,践行修情、修真、修美,德在其中不期而然。
如此则不仅天下太平可立致,且每个人的个性和创造性也可得到充分施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进步、发展,达到安居乐业、民富国强。
在《红楼梦》中,大观园是一座华丽的园林,包含了各种名花异草和独特的建筑。园中心是一座华丽的宫室,四周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园中花草树木各具特色,女儿们个个天生丽质,标致动人。然而,大观园中也充满了危机和矛盾。一半是山林,清静无人打扰;一半是池沼,风波不时侵袭。园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例如宝钗,她虽然美丽却缺乏处事的能力。
大观园的入口是一座五间的门屋,上面是桶瓦泥鳅脊,门栏窗子都是细雕新鲜花样,没有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左右两边都是雪白粉墙,下面有虎皮石砌成图案。往前看,可见白石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Н绣槛,皆隐于山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
大观园中的诗词对联也充满了深意。如“天地启宏慈,赤子苍生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以及“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园。”等句,都表达了大观园的宏伟壮丽以及其中的人们所处的复杂环境。
总的来说,大观园既是一个美丽的园林,又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危机的世界。
《红楼梦》作者在大观园环境描写上,是煞费苦心的。我们随着贾政一群人“验收”的脚步,从大门进来,转过小山,沿着清流,踏上“沁芳桥”,就看见“前面一带粉桓,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进门便是曲折游廓,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三间房舍,两明一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里又有一小门,出去却是后院,有大株梨花,阔叶芭蕉,又有两间小小的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这就是“潇湘馆”!
萧湘馆有几个显著的特色;一是“有千百竿翠竹遮映”,这翠竹“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向来被人们认为是象征挺拔、傲岸、宁折不弯,疏淡、清致、风流高雅的君子。翠竹使入联想起淇水、雎园这些风雅的典故,绝代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名篇。翠竹正如亭亭玉立,幽居深谷的少女。
二是后院有大株的梨花、阔叶芭蕉。梨花白,芭蕉绿,全是素淡、清雅的色调,没有一丝俗气,也没有金碧辉煌的富贵态,“梨花一枝春带雨”,芭蕉“叶叶心心,舒展有余情”,正似多情而抑郁的少女。
三是一派清泉,绕阶缘屋,盘旋竹下,又绐清雅的萧湘馆增添了不少情趣。水清而浅,不多不猛,却源源不断汩汩淙淙,静静地不歇地缘绕盘旋而去,恰似九曲回肠,一脉情思,细而不绝。
四是萧湘馆的“小小三间房舍”,“两间小小退步”,都以“小小”为特色,室内“床几椅案”都是“合着地步打的”。小巧玲珑而不宏轩宽敞,有如精巧的象牙之塔。
萧湘馆的主人是清高拔俗、多愁善感、玲珑透剔、绝顶聪明却寄人篱下、柔弱多病、尖刻机敏、心眼细小的绝代佳人林黛玉。萧湘馆的种种特征正是其主人的种种特性,作者让这样的典型人物生活在这样的典型环境之中,.其融洽是无可伦比的了。“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林黛玉,只能让翠竹枝、绿蕉叶、白梨花、清泉水陪伴。所以在大观园分房的时候,黛玉高兴地对宝玉说:“我心里想着萧湘馆好,我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幽静些。”宝玉道;“合了我的主意了!我也要叫你那里住。”可见他俩早就心心相印了。
当然这位多情公子希望和黛玉相邻,便于来往,可朝夕相见,此处足见作者的匠心,却合情合理,自然妥贴,毫无斧凿之痕。
如果说萧湘馆除了正面衬托主人公,侧面曲包深意之外,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反衬作用。黛玉处于如此一尘不染的清幽环境之中,却不能超脱尘凡,割断情思,反而有无穷无尽情缕、忧虑、苦恼、眼泪。这“幽静”之中,不是反衬出人物难以排遣的复杂而微妙的感!更妙的是在黛玉临终时,作者没有忘记带上一笔:“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冷幽”!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作者这一层深意,涉者甚少,而恰恰是黛玉悲剧的环境气。
萧湘馆环境的丰富性复杂性,正是黛玉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的衬托。贾政即使想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此一生”,也不可得,萧湘馆非黛玉莫属。
作者让我们先到萧湘馆,也许正是暗示主人的主角地位吧!但请注意,这位主角居处,无不是“村”,也不是“院”,而是“馆”,馆舍原是客人暂住之处。比人将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过客。原来她“不是正经主子”,是寄人篱下的!主人自称“萧湘妃子”,是侧位的“妃”,而不是正位的“君”,终究成不了“宝二奶奶”的主位。作者匠心何其深远周密。
离开萧湘馆,前面迎接我们的是:“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好一派田园风光!这正是“稻香村”。
富贵繁华的大观园中偏要安上这一“农舍”,从景物来说是为了曲折变化,摇曳多姿,从题旨上说,是为了表达儒家不忘农桑国本——正是贾政复杂性格中的重要一面——的思想。然而从构思上看,却是别有深意的。大观园中有一个寡妇李纨,她就只能在这与世隔绝的田园农舍中形如稿木地埋葬青春,苦度光阴。
如果说“桑、榆、槿,柘”,“佳蔬菜花”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必须之物,农家必有之品,那么为什么作者要在稻香村栽上如喷火蒸霞一般的几百株杏花呢为了点缀冷落的村景,还是寡妇心中还有火热的希望与其说为了前者,不如说为了后者。李纨有儿子贾兰,春种秋收,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她在稻香村辛勤耕耘,就是为了从贾兰身上获得她的丰收,这正象征着贾兰得中,飞黄腾达的前景。就是这个使贾政也“引起我归农之意”的地方,禁锢着一位年青寡妇,这寡妇不但稳居于这封建牢笼之中,而且心安理得,循规蹈矩地做她凤冠霞帔的美梦。本是出世的环境,却安置着一个盼望儿子出仕的母亲,于是在衬托、象征之外,还有一层反衬讽刺意义。所以“村居”不村,何况稻香村在繁奢的大观园中本身就是“人力穿凿”的假象,作者在给寡李纨安排一个合适的憩欢之所时,也顺手刺破了荣国府的虚伪,封建制度摧残人性的残酷。
稻香村是从幽雅凄清到富贵繁华的过渡,接着就让我们看到了:“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色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旁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 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芳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为什么没有富贵的牡丹、艳丽的玫瑰,也不种傲霜的菊花、出水的芙蓉?偏偏只有石头 异草呢?正是独出心裁,别具一格。写富贵之家,用“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的语句,乃是乞儿口中语,说富贵不及金玉锦绣,只说气象才真见其富贵。
作者刻意创新,着眼于富贵气象,那为什么偏偏要选中奇石、异草呢因为这里是“蘅芜院”,主人是薛宝钗。
薛宝钗不就是—块“插天的大玲珑山石”吗她“稳重和平”,“品格端方”,实则威势接天,在老祖宗等的眼里,不是把其他姑娘“悉皆遮住”了吗她那宽厚端庄的表面,遮掩了自私虚伪的本质,应付自如,八面讨好,吸引各色人物如“各色石块”,“四面群绕”。她正如玲珑石一样,“任是无情也动人”。
薛宝钗也正如这些异草,表面上看似乎是一钱不值的草,实际上却是“杜若、蘅芜”、“茞兰”、“清葛”、“金簦草”、“玉蕗藤”、“紫芸”、“青芷”,这些见于经传的奇草仙藤,其珍贵不同凡响。草本来就无骨,不能自立,只好牵绕萦盘,依附于人,没有竹那种宁折不弯的气质,却有比竹攀缘更高的能耐,正是“东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异草香得也与众不同,简直有如那稀罕的“冷香”,而且一到秋天“异香扑鼻”。冷若冰霜,却香气袭人,也是宝钗绝妙的写照。
爬满异草的接天大石,笼罩一切,挡住视线,使人不得窥其奥秘,谁知此中城府多深更妙的是这位豪富的“皇商”之家的千金,闺阁之中却象“雪洞一般”,“一色的玩器全无”,“案上止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正是朴素得惊人!日常用品也不是雕漆填金的茶盘,成窑五彩小盖钟,而是普普通通的“茶奁、茶杯”,不用绫罗绸缎的合欢衾,碧纱厨,而是“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这种矫饰果然博得老祖宗的赞叹:“这孩子太老实了!”不正是极妙的讽刺
从外到内,蘅芜院整个儿出人意料。在如此高雅、简朴的环境中住着这位“艳冠群芳”“艳若桃李”的贵族**,似乎颇不协调。按一般情理,薛宝钗的闺阁应是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作者正是通过这表面的不协调触及人物的灵魂深处;特意矫情做作,装得“冷若冰霜”,遮掩这位封建“淑女”的虚伪的灵魂。这个冷酷无情的薛宝钗正是在怪石异草装点的、雪洞般的闺房里被封建毒汁浸透了灵魂,被封建礼教扼杀了美妙的青春,而最后成为冷酷无情的封建势力的殉葬品,蘅芜院的冷清正是这美丽少女的悲剧氛围。
“蘅芜君”当然得住“蘅芜院”,真主儿不是侧位的“妃”才能称为“君”,“蘅芜院”的命名就透露了薛宝钗的身分,暗示了她的命运。作者的功力正可叹为观止!
更耐人寻味的是蘅芜院的路径,本应是用船从港洞进去的,没有船时——钗和玉本来就没有渡过爱河的船嘛——但“攀藤抚树”,“从山上盘道亦可以进去”。薛宝钗爬上宝二奶奶的宝座不就是抚贾母的大树,攀王熙凤的藤,从这心狠手辣的凤姐设计的一条“盘道”中通过的吗大师匠心,令人绝倒!
一路行来,最后终于到了宝玉的安乐窝一冶红院。且看:去怡红院的路上“一径…绕着碧桃花,穿过一层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院中点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颗西府海棠(女儿棠),其蛰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
大观园中恐怕只有这里是桃红柳绿,棠红蕉绿,用上这大红大绿的浓重色彩。大官僚贵族的怡红公子,在这样的地方“怡红快绿”(谐“快乐”),悠哉游哉,倒确是相应相称的。
这样的环境,富贵国不必言,然而总不免有点俗气。出类拔萃的“古今不肖无双”的宝玉偏偏在这俗气的环境中生活,说明他还是无法完全脱俗;然而他最终终于出家做了和尚,不正是对这环境的叛逆和摆脱!
读者面前,大观园的布局对全书的构思也是至关重要的了。
大观园成于作为皇亲国戚的贾府鼎盛时期,越是精美,就越显其奢侈豪华,越奢侈豪华,就越见其主人的权势与罪恶,大观园是贾府的缩影,也是封建官僚贵族的缩影,因而大观园的衰败也就是封建统治集团没落的写照。从这意义上来看,作者集中笔墨,浓彩重写,精雕细刻的匠心,也正是为了表现《红楼梦》的整体主题。
总之,大观园的环境描写不仅仅是为了创造一个典型人物活动与性格形成的典型环境,而且既是情节因素,又是结构要素,即使在主题表现上,也还有它的特殊作用。因而在《红楼梦》中,也是作者卓越的艺术成就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有机部分,是全书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与企书一样,县有隽永的艺术魅力。
鲁迅说:“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其实中国古代小说也是如此,以故事情节为主,少有环境描写,更少有景物描写,好象早年演京剧,没有布景,台上最多一桌两椅就唱做念打开了。这是中国古代小说与外国、与现代十分显著的差异之一,然而《红楼梦》却突破了。从环境描写的精彩程度和有机程度来看,《红楼梦》也是中国小说艺术上从古到今的一部过渡作品,是中国小说过渡期的里程碑。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合称“性灵派三大家”。代表作品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
一、个人生平
成长经历
袁枚
袁枚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乾隆四年(1739)24岁参加朝廷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大司寇(刑部尚书)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得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1742)外调做官,曾任沭阳、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推行法制,不避权贵,颇有政绩,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好友钱宝意作诗颂赞他:“过江不愧真名士,退院其如未老僧;领取十年卿相后,幅巾野服始相应。”他亦作一幅对联:“不作高官,非无福命只缘懒;难成仙佛,爱读诗书又恋花。”自此,他在随园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他在给友人程晋芳的信中说:“我辈身逢盛世,非有大怪癖、大妄诞,当不受文人之厄。”袁枚晚年游历南方诸名山,与诗友交往。生平喜称人善、奖掖士类,提倡妇女文学,广收女弟子,为当时诗坛所宗。袁枚与赵翼、张问陶(船山)并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
仕途生涯
袁枚是清代着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也是一位颇有贤名的县令。他出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乾隆进士,曾为翰林院庶吉士。乾隆八至十年(1743-1745)任沭阳知县。此时,正是所谓“乾隆盛世”,但在沭阳民间,却是万户萧疏、悍吏横行的现实。一个沭阳县,竟有“饥口三十万,饿死者不计其数”。袁枚面对这“路有饿殍、哀鸿四野”的惨状,拿起蘸着血泪的笔抒发感慨:“百死犹可忍,饿死苦不速,野狗衔髅髑,骨瘦亦无肉,自恨作父母,不愿生耳目。”他以犀利的笔尖,对那些“苛政猛于虎,悍吏虐于蝗”置人民生死于不顾的贪官污吏,进行无情的挞伐。他要“纾国更纾民,终为百姓福”。因此到任不久,就开仓赈灾,减免赋税,率民治水,筑有名的六塘子堰。采取多种抗灾措施,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较快地取得了成效。他还严厉管束家属、下属、衙役,不准扰民害民。在讼狱处理上,据史载,他“为政,终日坐堂”,凡“吏民百事,有小讼狱立判无稽留”,大案也从速结案,加上治理有方,社会秩序较前稳定。他与耕夫、蚕妇、工匠、商贩、书生皆有交往,不但关心农事百业,还跻身市场,“关心米价问江东”,心系民生。在封建时代,由于阶级的局限性,袁枚能做到这样,已是难能可贵的了,百姓皆称他为“大好官”。袁枚由于为人正直,厌恶官场倾轧,40岁时便辞官不做,定居江宁(今南京市),住小仓山下,建随园,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安于闲情逸致的生活中。
乾隆十年,他离任沭阳时,百姓夹道送行,攀车饯酒,洒泪话别。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73岁的袁枚,受沭阳知名人士吕峄亭的邀请,又来沭阳作客,沭阳各界,一部分人曾趋前30里迎接。袁枚面对如此拥戴他的民众,写下了情意真挚的《重到沭阳图记》。他在这篇短文中深有感受地说:“视民如家,官居而不能忘其地者,则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官爱民,民爱官,此真不失为一方父母官的范例。
袁枚治沭,距今已200多年。他当时在沭阳县衙(今县 内)手植的一株紫藤,至今仍生机勃勃,其叶蓁蓁,被列为沭阳县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文学生涯
袁枚与赵翼、张问陶并称乾嘉诗坛性灵派三大家。他活跃诗坛40余年,有诗4000余首,基本上体现了他所主张的性灵说,有独特风格和一定成就。袁诗思想内容的主要特点是抒写性灵,表现个人生活遭际中的真实
感受、情趣和识见,往往不受束缚,时有唐突传统。在艺术上不拟古,不拘一格,以熟练的技巧和流畅的语言,表现思想感受和捕捉到的艺术形象。追求真率自然、清新灵巧的艺术风格。其中较突出的佳作主要有两类:即景抒情的旅游诗和叹古讽今的咏史诗。袁枚亦工文章,散文如《祭妹文》[1]、《峡江寺飞泉亭记》[2]等,骈文如《与蒋苕生书》、《重修于忠肃庙碑》等,传为名篇。袁枚又是乾、嘉时期主要诗论家之一。继明代公安派、竟陵派而持性灵说。《随园诗话》及《补遗》、《续诗品》是他诗论的主要着作。《随园诗话》除阐述性灵说以外,对历代诗人作品、流派演变及清代诗坛多有评述。《续诗品》则是仿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作,立36目,用四言韵文简括诗歌创作过程、方法、修养、技巧等具体经验体会,即所谓创作“苦心”。与公安派相比较,袁枚的性灵说更有反道学、反传统的特点,指出诗并非说教的手段,而要抒写性灵。他把“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习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的追求。他并不一概地反对诗歌形式的声律藻饰、骈丽用典等讲究,只要求从属于表现性灵。袁枚的性灵说较公安派前进了一步,全面而完整,被认为是明、清性灵说的主要代表者。
袁枚文学思想还广涉文论及文学发展、文体作用等各个方面,在当时有进步意义。但他的文论不及诗论影响深广。
兴趣爱好
袁枚是个重视生活情趣的人,他爱金陵灵秀之气,在他任江宁县令时,在江宁小仓山下以三百金购得随园。随园旧为织造园(即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当时“园倾且颓,……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荒废已久,袁枚购得后,加以整治,由于是“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此称为“随园”在《杂兴诗》描写随园景致:
“造屋不嫌小,开池不嫌多;屋小不遮山,池多不妨荷。游鱼长一尺,白日跳清波;知我爱荷花,未敢张网罗。”如此诗情画意,令人想往,也难怪袁枚怡然自得,放情声色,不复作出仕之念。随园四面无墙,每逢佳日,游人如织,袁枚亦任其往来,不加管制,更在门联上写道:“放鹤去寻山鸟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袁枚以文学为终身事业,是清代的文学家,性灵派创作理论的提倡者。性灵即性情也。他以为“诗者,人之性情也,性情之外无诗。”又说:“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他认为诗歌是内心的声音,是性情的真实流露。文章以骈体最为擅长,颇得六朝体格,享文章之盛名数十年。其为人亦如作文,坦白率真,讨厌矫情,却极重情义,其友沈凤司死后,因无后嗣,袁枚每年为他祭坟,三十年未曾间断,对友人的情义深重,令人感动。
袁枚致力为文,着述颇丰,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随园食单》……。其中《随园食单》是一部有系统的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着作,全书分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杂素菜单、点心单、饭粥单……茶酒单等十四个方面。有人传说此文章《食单》好许做菜方法是听来的,自己并不会做菜。在须知单中他开宗明义地说:“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作须知单。”此篇可作为饮食通则,而戒单云:“为政者兴一利不如除一弊,能除饮食之弊,则思过半矣,作戒单。”此篇值得一提的是“茶酒单”一篇,此篇对于南北名茶均有所评述,此外还记载着不少茶制食品,颇有特色。其中有一种“面茶”,即是将面用粗茶汁去熬煮后,再加上芝麻酱、牛乳等佐料,面中散发淡淡茶香,美味可口;而“茶腿”是经过茶叶熏过的火腿,肉色火红,肉质鲜美而茶香四溢。由此可以看出袁枚是一个对茶、对饮食有相当研究的人。六十五岁以后,袁枚开始喜欢上了游山玩水,游遍名山大川,浙江的天台、雁荡、四明、雪窦等山,安徽游过黄山、江西庐山、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地,喜爱品茶的他自然也会尝遍各地名茶,并且将它一一记载下来。他描写常州阳羡茶:“茶深碧色,形如雀舌,又如巨米,味较龙井略浓”。提到洞庭君山茶,他说:“色味与龙井相同,叶微宽而绿过之,采掇最少。”此外如六安银针、梅片、毛尖、安化茶等,也都有所评述。
此外还写下许多茶诗,如《试茶》诗:“闽人种茶如种田,郄车而载盈万千;我来竟入茶世界,意颇狎视心逌然……。”描写福建人普遍种茶的情形,置身其中,仿佛进入茶世界。《湖上杂事诗》:“烟霞石屋两平章,渡水穿花趁夕阳;万片绿云春一点,布裙红出采茶娘。”描写身着红布裙的采茶姑娘在“万片绿云”的茶海中采茶,分外醒目。又《渔梁道上作》:“远山耸翠近山低,流水前溪接后溪;每到此间闲立久,采茶人散夕阳西。”可知他旅游时,除了欣赏群山万壑、山涧溪流的美景之际,亦不忘留意当地的“茶叶文化”,可看出他对茶的钟爱程度。
袁枚70岁那年,游览了武夷山,对武夷茶产生了特别的兴趣。他先前对武夷茶的印象是“茶味浓苦,有如喝药”,因此他向来不喜欢武夷茶,但是乾隆五十一年(1786夷山,来到曼亭峰天游寺等地后,却让他对武夷茶的印象完全改观。他在《随园食单.茶酒单》记载了当时的情形:“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以后,再试一二杯,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这位茶叶专家从所用的茶壶、茶具到饮茶的步骤、感觉与武夷茶的特色均做了详细而生动的描写,一杯好茶的确能涤净尘虑,抚平烦躁。
袁枚认为,除了有好茶必须收藏得法才能保存长久,而要泡出一壶好茶,除了要有好的泉水之外,对于火候的控制亦是一门极重要的学问。对此他也有一段精彩的描叙:“欲治好茶,先藏好水,水求中泠惠泉,人家中何能置驿而办。然天泉水、雪水力能藏之,水新则味辣,陈则味甘。尝尽天下之茶,以武夷山顶所生,冲开白色者为第一。然入贡尚不能多,况民间乎!”他以为要泡出好茶,需先有好水,在此他再度推崇武夷山所产的茶为天下第一。
接着他继续提到收藏茶叶的方法:“其次,莫如龙井,清明前者号莲心,太觉味淡,以多用为妙。雨前做好一旗一枪,绿如碧玉。收法须用小纸包,每包四两放石灰坛中,过十日则换古灰,上用纸盖扎住,否则气出而色味全变矣。”可说是研究得相当深入,至于烹煮的方法,他也有独到的妙法:“时用武火,用穿心罐一滚便泡,滚久则水味变矣!停滚再泡则叶浮矣。一泡便饮,用盖掩之则味又变矣。此中消息,间不容发也,山西裴中丞尝谓人曰:“余昨日过随园,才吃一杯好茶,呜呼!”[4]
袁枚不愿在官场上争逐名利,遂能依自己的方式生活,无羁无绊,优游自在,故而能活到八十二岁高寿。有意思的是,虽然自身不愿涉及官场,但是袁枚却有着独到的政治眼光。曾经在和珅和琳兄弟年幼的时候,写过这样一句对两兄弟的评判“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后面的事实证明,之后,和珅之后成为乾隆皇帝身边第一红人,和琳则成为着名将领,官至一等公爵。
二、个人作品
文风简介
袁枚的古体诗长期以来更是受到重视。实际上,古体诗创作集中体现了袁枚诗歌的天才特色, 澎湃,纵横恣肆,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呈现出不同于近体诗创作的美学特征,是我们全面认识袁枚诗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袁枚是清代中叶最负盛名、最有影响的诗人,居“乾隆三大家”之首,执诗坛牛耳近50年。他在考据成风的乾嘉时期,在重经学、重学问的诗坛上,以充满创造精神、洋溢着天才之气的诗作,独树一帜,非同凡响。
文学着作
袁枚着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散文,尺牍等30余种。
袁枚之妹袁机亦甚具学识,《如皋县志》、《杭州府志》、《清史稿·列女传》皆有传。袁机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卒,袁枚八年后写成的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袁枚收录了许多鬼怪故事,以简洁明了的笔法,写成笔记小说《子不语》,与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齐名。袁枚也是一位美食家,写有着名的《随园食单》,是清朝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着作。该书出版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江苏古籍出版社已出版《袁枚全集》共八卷。
其中《小仓山房集》中的《黄生借书说》收录到上教版初二语文第一学期(第22课)
文学主张
袁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主张“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历作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这样才能将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创作出佳品,认为“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主张文学应该进化,应有时代特色,反对宗唐宗宋。他讥讽神韵派是“贫贱骄人”,格调派是“木偶演戏”,肌理派是“开骨董店”,宗宋派是“乞儿搬家”。他也反对沈德潜的“温柔敦厚”说,认为“孔子论诗可信者,‘兴观群怨’也;不可信者,‘温柔敦厚’也”。主张骈文和散文并重,认为骈文与散文正如自然界的偶与奇一样不可偏废,二者同源而异流,它们的关系是双峰并峙,两水分流。诗歌清新隽永,流转自如。写景诗飘逸玲。其中,和他的诗歌主张与风格相似的诗人还有郑燮、赵翼、张问陶和黄景仁。朱庭珍评述袁枚:“袁既以 狡童之性灵为宗,专法香山、诚斋之病,误以鄙俚浅滑为自然,尖酸佻巧为聪明,谐谑游戏为风趣,粗恶颓放为豪雄,轻薄卑靡为天真,*秽浪荡为艳情,倡魔道妖言,以溃诗教之防。”
袁枚的文学思想有发展的观点,对封建正统文学观点及形式主义思潮有冲击作用。另外,他强调骈文作为美文学的存在价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的诗多叙写身边琐事,多风花雪月的吟哦,缺少社会内容,有些诗趋向艳俗,不免浅薄甚至浮华。
观点主张
袁枚一生,历任溧水、沭阳、江浦、江宁知县,除了赢得贤明政声之外,留下的文学着作也很多,有《小仓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和笔记小说《子不语》等。《随园诗话》是他的代表作,有独特的文学见解。他提出“性灵说”,对儒家诗教提出异议。部分诗篇对汉儒和程朱理学发难,并宣称“《六经》尽糟粕”。他主张直抒胸臆,词贵自然,反对泥古不化,强调自创精神,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袁枚论诗主张抒写性情,继明公安派之后揭橥“性灵说”。这种文学论调与当时的吴敬梓、曹雪芹、郑燮、张问陶等人的进步文学思潮、哲学思潮、史学思潮相互对应着。他认为诗必须有诗人不失赤子之心的
袁枚手铸铜洒金钵式炉
“真我”,反对儒家传统诗论,认为艳诗可作。他的诗论为清代诗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对扫除拟古之作有积极作用。其诗多抒发个人的闲情逸致或叹古讽今,往往随性而发,富于情趣与意境,追求明白晓畅、清新灵巧的艺术风格。散文思想颖锐,部分作品直接揭露现实黑暗与官场腐败。抒情作品则情感真挚,富于感染力,具有清新自然,文笔生动的特点。他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肌理派是“玲。
三、藏书之家
清着名诗人、藏书家。字子才,号简斋,一号随园,晚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元年(1736)入京应考,场内老师宿儒、贤达文士近百人,而他年纪最轻。乾隆四年(1739)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分发江南,历任溧水、江浦、沭阳,调江宁等知县。39岁时辞去官职,筑园林于金陵石头城下,名“随园”,学者称“随园先生”。在园内种竹浇花,着述终日。幼即嗜书,苦于无钱藏书。作官后,以薪俸易书,积至40万卷,筑藏书楼“小仓山房”、“所好轩”。自注何谓“所好”,味、色、花、竹、金石、字画,皆有时有限,只有藏书,不分少壮、饥寒,读之无限;还专门写有一篇《所好轩记》。乾隆三十八年(1773)诏求遗书,将所藏书传抄罕见者皆献于清廷,并作有《散书记》以纪。藏书印有“道素之门”、“百石山房”、“华里神仙”、“钱塘苏小是乡亲”、“此间乐”、“子才一阅”、“随园珍藏图书”、“小仓山房藏书之印”等。写诗主张抒写性情,反对儒家诗教。部分诗篇对汉儒和程朱理学进行了抨击,并宣称“六经尽糟粕”。多数作品则抒发其闲情逸致。着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尺牍》、《子不语》、《随园随笔》等30余种。
纪念场所
袁枚墓
袁枚死后即葬于随园。其墓位于小仓山南岭随家仓的百步仓上,原为省级文件保护单位。墓原有石牌坊,上刻“清故袁随园先生墓道”九字,并树“皇清诰授奉政大夫显考袁简斋之墓”石碑一块,碑文为古文家姚鼐所撰。“十年动乱”中均被全部毁坏。1974年3月,因建五台山体育馆,经批准,由南京市文件保管委员会对该墓进行了清理。3月18日开始,历时3天,共清理墓葬三座。皆为砖室,长25米左右,其宽度仅容木棺一具,除葬袁枚本人以外,其余两座均为女墓,当属袁枚妻、妾。随葬物有金簪3枚,金耳环2副,玉带片20块。以及玉管、铜镜、瓷罐等。
袁枚故居
随园,位于南京清凉山东,小仓山麓,乃清学者袁枚故居。
四、评价
“通天老狐,醉辄露尾”,这是洪亮吉在《北江诗话》中对袁枚的评价。
本文2023-08-04 00:41:1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