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虫的作用在哪些古籍中有记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胶虫的作用在哪些古籍中有记载?,第1张

紫胶是紫胶虫的分泌物,在我国古书上称为“紫铆”、“紫梗”或“赤胶”,是由紫胶虫的雌虫分泌的。紫胶虫又叫“紫梗虫”,古代曾称为“轲虫”,在国外称为“胶虫”或者“鳞片虫”。

胶虫也是一种资源昆虫。紫胶首先是用作药材,其次用作染料。

许多古籍有用作染料的记载,《吴录》说紫胶可以染絮物即丝织品;苏恭说可以染麖皮和宝钿,苏颂著《本草图经》说今医方也罕用,唯染家所需,说明到了宋代紫胶用作染料,已超过药用了。

我国古代所用紫胶,可能多从国外进口,古籍所载产地有越南中部的清化省、真腊、波斯、昆仑、海南、交州、南番等。虽然都提到了我国也出产紫胶,但可能由于陆上交通不便,不如海路来得方便而从国外进口。

《徐霞客游记》第一个明确云南省是我国紫胶的产地,一直以来云南省是我国紫胶的主要产区。云南省所产的紫胶都以低价作为原料输出国外,在国际市场上占相当数量。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云南考察时,第一次指出云南是我国紫胶产地,同时记述了紫胶虫的寄生植物紫梗树的形态。

就是指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古人将立春定为24个节气之首。立春之日,晚上七点时仰望星空,可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称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

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中国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三候所对应的花信“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蛰的笔顺是:横、竖钩、提、撇、横折弯钩/横斜钩、点、竖、横折、横、竖、横、点。

古籍解释: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说文》藏也。《尔雅释诂》蛰,静也。《疏》藏伏静处也。《易系辞》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左传桓五年》凡祀,启蛰而郊。《疏》启蛰,言始发蛰也。《韵会》惊蛰,节名。

又《玉篇》和集也。《诗周南》宜尔子孙蛰蛰兮。

又《集韵》质入切,音执。《庄子天运篇》蛰虫始作。郭象读执。

又《韵会》尺十切《正韵》尺入切。

字义:蛰:zhé

此意旧读zhí,台湾除惊蛰外仍保留此读。

词析:形声。从虫,执声。本义: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

释义:同本义[hibernate]

蛰,藏也。——《说文》

蛰,静也。——《尔雅》

蛰虫始振。——《吕氏春秋孟春》

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易系辞下》。虞注:“蛰,潜藏也。”

常用词组:

1、蛰地:(谓潜藏在地下)

虫类伏藏洞穴不出[seclude]掌攻蛰兽。——《周礼穴氏》

2、蛰户:(动物藏伏的洞穴)喻潜藏而未披露[conceal]

久蛰之人心。——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3、蛰藏:zhécáng

[torpor]蛰居,潜藏,蛰藏于洞窟之中。

蜇是多音字

1、蜇念zhē时,动词,指毒虫叮刺。如:蜇杀(毒虫叮咬致死);蝎子蜇人;蜇螫(毒蛇咬)。引申为刺痛、刺伤。如:切洋葱蜇眼睛;蜇鼻(刺激鼻子而感到微痛)。

2、蜇念zhé时,名词,腔肠动物,即“水母”,俗称“海蜇”。身体作半球形,上面有伞状部分,俗称“海蜇皮”;下面有口腔八条,俗称“海蜇头”。可食。

以上的“蜇”,不能写作“蛰”。

蛰,只念zhé

蛰,本义: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如:蛰地(谓潜藏在地下);蛰户(动物藏伏的洞穴);蛰藏(蛰居、潜藏);蛰虫(藏在泥土中冬眠的虫子);蛰伏(动物冬眠;指人蛰居);蛰居(长期隐居在某个地方,不出头露面);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在3月5、6或7日)。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