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中文系课程设置
Ⅰ 请问有复旦汉语言文学的本科课程表吗几年级的都可以
同学读的是大专还是本科?每个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都是不一样的,具体还需查看所在院校的专业教学计划安排。以下专业课仅供参考:
Ⅱ 复旦中文系的学生大一学哪几本专业教材
你好,是我。又看到你的问题。
复旦现在大一学
通识教育
,就是说几乎没有专业课在大一,尤其是中文这类专业。不过广义来讲还是有的:上学期:论语精读(除了雍也等几章全要背)。
下学期完全没有。
还有必修:VB,FLASH,
FRONTPAGE
,英文。
其余就是选修了。
Ⅲ 求复旦大学中文系大三的课程表及上课地点
这个问题……
会有人能答上来吗??
Ⅳ 中文系有哪些基本课程
中文系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本科和语文教育、文秘三个专业。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本科) 学制四年
主干课程:写作、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美学
专业名称:语文教育学制三年
主干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概论、文学批评原理、写作、美学概论等学科主干课程。
专业名称:文秘学制三年
主干课程:秘书学概论、社会学概论、中外秘书比较、秘书事务、办公自动化处理、数字信息处理、互联网应用技术基础、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文书学、领导科学、行政法学、机关管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市场经济概论、企业管理概论、市场营销学、摄影摄像、汽车驾驶等课程。
(4)复旦中文系课程设置扩展阅读:
汉语言文学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该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3、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6、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Ⅳ 清华,北大和复旦大学的中文系课程是如何设置的,有哪些科目
这个太难答了。清华的中文系好像不是很好。北大的中文系和复旦差不多。北大有谁不知道。复旦有裘锡圭。
Ⅵ 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四年的所学课程和要求阅读书目哪位同仁有
中国古代文学
1、山海经校注 袁珂 校注 巴蜀书社1993年
2、诗经注析 程俊英、蒋见元 注 中华书局1991年
3、楚辞选 马茂元 选注 人民文学1998年
4、论语译注 杨伯峻 译注 中华书局1980年
5、孟子译注 杨伯峻 译注 中华书局1960年
6、庄子校诠 战国·庄周,王叔珉 撰 中华书局2007年
7、墨子选译 战国·墨翟,谭家健、郑君华 注 上海古籍1990年
8、春秋左传注 战国·左丘明,杨伯峻注 中华书局1981年
9、国语译注 邬国义、胡果文等 译注 上海古籍1994年
10、战国策注释 汉·刘向 编,何建章注 中华书局1990年
11、史记选注集评 汉·司马迁,韩兆琦选注 海南2003年
12、汉书选 顾廷龙、王熙华 选注 古典文学1956年
13、古诗源 清·沈德潜 选 中华书局1963年
14、汉魏六朝诗选 余冠英 选注 人民文学1978年
15、汉魏六朝赋选 瞿蜕园 选注 上海古籍1979年
16、曹操集注 魏·曹操,夏传才 注 中州古籍1986年
17、曹植集校注 魏·曹植,赵幼文 校注 人民文学1984年
18、陶渊明集校笺 晋·陶渊明,杨勇校笺上海古籍2007年
19、搜神记 晋·干宝,汪绍楹 校注 中华书局1979年
20、世说新语校笺 南朝·宋·刘义庆,徐震堮 校笺 中华书局1984年
21、唐诗选注 葛兆光 选注 人民文学2007年
22、唐诗汇评 陈伯海 主编 浙江教育1995年
23、唐人小说 汪辟疆 选编 中华书局1978年
24、资治通鉴选评 宋·司马光主编,施丁 选评 上海古籍2003年
25、古文观止 清·吴楚材、吴调侯 选编 中华书局2007年
26、王勃诗解 唐·王勃,聂文郁 解 青海人民1980年
27、陈子昂诗注 唐·陈子昂,彭庆生注 四川人民1981年
28、王维集校注 唐·王维,陈铁民校注 中华书局1997年
29、李白集校注 唐·李白,瞿蜕园、朱金城校注 上海古籍1980年
30、杜诗详注 唐·杜甫,清·仇兆鳌注 中华书局1979年
31、白居易集笺校 唐·白居易,朱金城 校注 上海古籍1998年
32、韩愈集 唐·韩愈,卞孝萱、张清华 选编 凤凰2006年
33、柳宗元集 唐·柳宗元,尚永亮、洪迎华选编 凤凰2007年
34、李贺诗集 唐·李贺,叶葱奇 疏注 人民文学1980年
35、李商隐诗选 唐·李商隐,刘学锴、余恕诚 选注 人民文学1986年
36、杜牧选集 唐·杜牧,朱碧莲 选注 上海古籍1995年
37、唐五代诗选 乔力 选注 人民文学2000年
38、宋诗选注 钱锺书 选注 人民文学2005年
39、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 高海夫 主编 三秦1998年
40、宋词三百首笺注 清·上疆村民重编,唐圭璋 笺注 人民文学2005年
41、话本选 吴晓玲等 选注 人民文学1984年
42、欧阳修选集 宋·欧阳修,陈新、杜维沫 选注 上海古籍1986年
43、王安石选集 宋·王安石,王兆鹏、黄崇浩 选注 凤凰2006年
44、苏轼诗选 宋·苏轼,王水照 选注 上海古籍1984年
45、黄庭坚选集 宋·黄庭坚,黄宝华选注上海古籍1991年
46、淮海居士长短句 宋·秦观,徐培均校注 上海古籍1985年
47、李清照集笺注 宋·李清照,徐培均选注 上海古籍2002年
48、陆游选集 宋·陆游,朱东润 选注 上海古籍1979年
49、稼轩词编年笺注 宋·辛弃疾,邓广铭笺注 上海古籍1993年
50、杨万里选集 宋·杨万里,周汝昌选注上海古籍1979年
51、范成大诗选 宋·范成大,周汝昌选注人民文学1959年
52、姜白石词编年笺校 宋·姜夔,夏承焘笺校 上海古籍1981年
53、金元明清词选 夏承焘、张璋 选编 人民文学1983年
54、关汉卿全集校注 元·关汉卿,王学奇等校注 河北教育1988年
55、集评校注西厢记 元·王实甫,王季思校注、张人和 集评 上海古籍1987年
56、元本琵琶记校注 元·高明,钱南扬校注 上海古籍1980年
57、全元散曲简编 隋树森 选编 上海古籍1984年
58、震川先生集 明·归有光,周本淳校点上海古籍2007年
59、汤显祖戏曲集 明·汤显祖,钱南扬 校点 上海古籍1978年
60、明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周淮选编 上海古籍1979年
61、明六十家小品文精品 夏咸淳选注 上海社科1995年
62、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 人民文学1973年
63、水浒传 明·施耐庵 人民文学1975年
64、西游记 明·吴承恩 人民文学1955年
65、金瓶梅词话 明·兰陵笑笑生 人民文学1985年
6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明·冯梦龙 编 人民文学1958、1956、1958年
67、二拍(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明·凌濛初 上海古籍1982年、人民文学1996年
68、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清·蒲松龄,朱其铠注 人民文学1989年
69、红楼梦 清·曹雪芹、高鹗 人民文学1996年
70、儒林外史 清·吴敬梓 人民文学1995年
71、长生殿 清·洪升 人民文学1991年
72、桃花扇 清·孔尚任 人民文学1991年
73、清诗精华录 钱仲联、钱学增 选注 齐鲁书社1987年
74、桐城派文选 漆绪邦、王凯符等 选注 安徽人民1984年
75、龚自珍全集 清·龚自珍 中华书局1959年
76、近代诗钞 钱仲联 选编 江苏古籍1993年
77、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龙榆生 选编 上海古籍1979年
78、三侠五义 清·石玉昆 广大人民1980年
79、诗集传 宋·朱熹 撰 凤凰2007年
80、楚辞补注 宋·洪兴祖 补注 中华书局1983年
81、四书章句集注 宋·朱熹撰,金良年 译 上海古籍2006年
82、老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 注译 商务印书馆2003年
83、荀子译注 战国·荀况,张觉 译注 上海古籍1995年
84、韩非子选译 战国·韩非, 沈玉成、郭咏志 选译 上海古籍1991年
85、史记(本纪、世家、列传部分)汉·司马迁 中华书局1957年
86、汉书(本纪、列传部分)汉·班固 中华书局1979年
87、乐府诗集 宋·郭茂倩 编 中华书局1979年
88、文选 梁·萧统 编 上海古籍1998年
89、六朝文絜笺注 清·许梿评选,黎经浩 笺注 上海古籍1982年
90、阮籍集校注 晋·阮籍,陈伯君校注 中华书局1987年
91、嵇康集校注 晋·嵇康,戴明扬校注 人民文学1962年
92、庾子山集注 北周·庾信,清·倪璠注中华书局1980年
93、唐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选编 上海古籍1979年
94、瀛奎律髓汇评 元·方回评,李庆甲 集评点校 上海古籍2005年
95、敦煌变文选注 项楚 选注 中华书局2006年
96、花间集评注 后蜀·赵崇祚编,李冰岩 评注 人民文学1993年
97、骆林海集笺注 唐·骆宾王,清·陈熙晋笺注 上海古籍1985年
98、孟浩然诗集笺注 唐·孟浩然,佟培基笺注 上海古籍2000年
99、高适诗集编年笺注 唐·高适,刘开扬笺注 中华书局1981年
100、岑参集校注 唐·岑参,陈铁民、侯忠义校注 上海古籍2004年
101、王昌龄诗注 唐·王昌龄,李云逸注 上海古籍1984年
102、刘长卿诗编年笺注 唐·刘长卿,储仲君笺注 中华书局1996年
103、韦应物集校注 唐·韦应物,陶敏、王友胜校注 上海古籍1998年
104、刘禹锡集 唐·刘禹锡,吴在庆选编 凤凰2007年
105、皮子文薮 唐·皮日休,萧涤非、郑庆笃整理 上海古籍1981年
106、南唐二主词校订 南唐·李璟、李煜,王仲闻校订 人民文学1957年
107、南宋诗举要 高步瀛 选注 上海古籍1978年
108、绝妙好词笺 宋·周密 编,清·査为仁、厉鹗笺 上海古籍1984年
109、乐章集校注 宋·柳永,薛瑞生校注 中华书局1994年
110、 集校注 宋·周邦彦,孙虹、薛瑞生校注 中华书局2007年
111、吴梦窗词笺释 宋·吴文英,杨铁夫笺释 广东人民1992年
112、元好问诗文选注 元·元好问,钟惺选注 上海古籍1990年
113、元曲选 明·臧懋循 选编 中华书局1977年
114、袁宏道集笺校 明·袁宏道,钱伯城笺校 上海古籍1981年
115、张岱诗文集 明·张岱,夏咸淳校点 上海古籍1991年
116、纳兰词笺注 清·纳兰性德,张草纫 笺注 上海古籍1999年
117、阅微草堂笔记 清·纪昀,汪贤渡点校 上海古籍2005年
118、曾国藩诗文集 清·曾国藩,王澧华点校 上海古籍2005年
119、人精路实操笺注 清·黄遵宪,钱仲联笺注 上海古籍1981年
120、晚清文选 郑振铎 编 上海书店1987年
(高建中 主选)
Ⅶ 复旦大学中文系的课程有哪些
很多啊,有必选的有选修的。中文系的课我上过一些。有理论的还有比较实际的。
Ⅷ 复旦大学中文系都学什么
复旦的文理医都算超强的中文系和经济的,都是国内顶尖的~不过光就业来说,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经济,找工作应该比中文的好找点吧,工资普遍也高一点吧不过复旦的中文系毕竟也是超一流的,出来找工作应该也挺容易的吧~所以最主要还是你个人爱好了~(呵呵,你成绩蛮好的,祝福你高考取得好成绩啊)
Ⅸ 我想知道复旦中文系各专业的专业课程用哪些教材
一 先秦两汉书目
十三经注疏 阮元 中华书局1957年用四部备要本重印 全四十册
中华书局1982年用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全二册
四书章句集注 四部备要本
论语译注 杨伯峻 中华书局1981年修订重印
论语新解 钱穆
孟子译注 兰州大学中文系 中华书局1660年版
孟子正义 焦循
墨子闲诂 孙诒让 中华书局1954年重印
老子本义 魏源 中华书局1955年重印
老子校诂 马敍伦 中华书局1974年版
重订老子正诂 高亨 中华书局1959年版
老子校释 朱谦之 龙门书局1958年版
中华书局1963年新一版
老子新译 任继愈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庄子解 王夫之 中华书局1981年重印
庄子集释 郭庆藩 中华书局1978年重印
列子集释 杨伯峻 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
中华书局1979年版
管子集校 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遹 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荀子集解 王先谦
韩非子集释 陈奇猷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
韩非子集释补 陈奇猷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
吕氏春秋集释 许维遹 古籍刊行社
春秋左传集解 杜预注 孔颖达疏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春秋左传注 杨伯峻 中华书局1981年版
左传译文 沈玉成 中华书局1981年版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国语韦昭注二十一卷 顾广圻 四部丛刊影印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点本
战国策高诱注三十三卷(宋)姚宏校正续注 士礼居仿宋刻本 武昌局翻刻本
顾广圻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点本
诗三家义集疏 王先谦
毛诗正义 孔颖达 见十三经注疏
诗集传 朱熹 上海古籍1980年版
诗经通论 姚际恒 中华书局1958年版
诗义会通 吴闓生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诗选与校笺 闻一多 收入《闻一多全集》选刊之四
诗经选 余冠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诗经选译(增补本) 余冠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诗经今注 高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
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 孙作云 中华书局1979年重印
诗三百篇探故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诗经韵读 王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诗经研究论文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楚辞章句 楚辞补注 王逸注 洪兴祖补注 中华书局1957年用四部备要本重印
楚辞集注 朱熹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楚辞通释 王夫之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重印
山带阁注楚辞 蒋骥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
屈原赋注十卷 通释两卷 戴震 万有文库第一集
楚辞书目五种 姜亮夫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
屈原赋校注 姜亮夫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屈赋通笺 刘永济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屈赋新编 谭介甫 中华书局1978年版
离骚纂义 游国恩 楚辞注疏长编第一编 中华书局1981年版
离骚语义疏解 王泗原 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
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 林庚 上海古籍1981年重印
天问论笺 林庚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楚辞论文集 游国恩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楚辞论文集 蒋天枢 陜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楚辞韵读 王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楚辞选 马茂元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980年重印
楚辞研究论文集 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中国古代神话 袁珂
山海经笺疏 郝懿行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
先秦散文选注 罗根泽
汉魏六朝散文选 陈钟凡
盐铁论校注 王利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论衡集解 刘盼遂 中华书局1959年版
潜夫论笺 汪继培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中华书局1979年版
贾谊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
晁错集注释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枚叔集 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司马长卿集 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扬子云集 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张河间集 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蔡中郎集 四部备要本
史记 司马迁
汉书 班固
后汉书 范晔
史记三家注 史记集解 裴駰
史记索引 司马贞
史记正义 张守节
汉书补注 王先谦 商务印书馆1959年重印
汉书管窥 杨树达 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后汉书补注 惠栋
后汉书集解 王先谦 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淮南子高诱注 《诸子集成》中华书局本 世界书局本 第七册
说苑 刘向 四部丛刊影印明钞宋本
新序 刘向 四部丛刊影印明刻本
文选李善注(有关部分) 中华书局1977年缩印本
文选六臣注(有关部分) 四部丛刊影宋本
古诗十九首集释 隋树森 中华书局1955年版
玉台新咏(有关部分) 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明寒山赵氏刊本1958年重印
乐府诗集(有关部分) 郭茂倩 中华书局1979年点校本
古诗源(有关部分) 沈德潜 中华书局1977年重印本
古诗纪(有关部分) 冯惟讷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 丁福保 中华书局1959年版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 逯钦立 中华书局1983年版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有关部分) 严可均 中华书局1965年重印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中华书局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中华书局
中国历代诗歌选(有关部分) 林庚、冯沅君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 北大中文系 二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书目
孔北海集评注 孙至诚 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孔少府集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曹操集 中华书局1959年版
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黄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曹子建诗注 黄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曹集铨评 丁晏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
建安七子集校注 吴云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三曹研究资料滙编 河北师院中文系 中华书局1981年版
王粲集 中华书局1980年版
诸葛亮集 中华书局1960年版
阮籍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阮步兵咏怀诗注 黄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嵇康集校注 戴明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陆士衡诗注 郝立权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陆机集 中华书局1982年版
靖节先生集 陶澍 集注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排印本
陶渊明集 王瑶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陶渊明集校注 逯钦立 中华书局1979年版
陶渊明研究资料滙编 中华书局1962年
陶渊明诗文滙评 中华书局1961年
陶渊明 中华书局1965年
谢康乐诗注 黄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谢灵运\\集校注 顾绍柏 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鲍参军集注 钱仲联增补、集说、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增订
谢宣城集校注 曹融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谢宣城诗注 郝立权
庾子山集注 倪璠 中华书局1981年版
庾信诗赋选 谭正璧、纪馥华选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
汉魏六朝赋选 瞿蜕园 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1979版
汉魏六朝小说选 徐震堮
汉魏六朝文絜笺注 许櫣评选 黎经诰笺注
汉魏六朝散文选 陈钟凡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中华书局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 北大中文系 北大出版社
水经注疏 杨守敬 熊会贞 科学出版社1957年影印
洛阳伽蓝记校注 范祥雍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修订重版
洛阳伽蓝记校释 周祖谟 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旧小说(甲集) 吴曾祺 辑 商务印书馆1914初版1957年重印
古小说钩沉 鲁迅 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1973年版
太平广记(有关部分) 李昉 中华书局1961、1982年印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有关部分)严可均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 丁福保
乐府诗集(有关部分) 郭茂倩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 逯钦立
古诗源 (有关部分) 沈德潜
古诗纪(有关部分) 冯惟讷
古谣谚(有关部分) 杜文澜
玉台新咏(有关部分) 徐陵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萧涤非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中古文学史论 王瑶 北大出版社1986年版
汉魏六朝诗论丛 余冠英
汉魏乐府风笺 黄节
乐府诗论丛 王运熙
乐府文学史 罗根泽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 曹道衡
八代诗史 葛晓音 陜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 钱志熙 北京大学出版社
魏晋玄学 汤用彤 中华书局1985年版
理学、佛学、玄学 汤用彤 北大出版社1990年版
世说新语笺疏 余嘉锡 中华书局1983年版
搜神记 干宝
搜神后记 陶潜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张溥
汉魏丛书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北史
南史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唐长孺 三联书店1978年重印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 唐长孺 三联书店1978年重印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拾遗 唐长孺 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东晋门阀政治 田余庆
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 王仲荦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 王运熙、杨明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文心雕龙注 范文澜
诗品注 陈延杰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王子安集注 蒋清翊 光绪间刻本
王元功文集五卷本会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杨烱集 中华书局1981年版
卢照邻集 中华书局1981年版
骆临海集笺注 陈熙晋笺注 中华书局1961年版
陈子昂集 中华书局1960年版
陈子昂研究 韩理洲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曲江集 张九龄 四部备要本
孟浩然集 四部备要本
孟浩然诗选 陈贻焮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王右丞集笺注 赵殿成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重印
王维诗选 陈贻焮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重印
李太白全集 王琦 中华书局1981年修订版
李白集校注 瞿蜕园 朱金城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杜诗详注 仇兆鳌 中华书局1979年版
钱注杜诗 钱谦益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再版
杜臆 王嗣奭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影印
读杜心解 浦起龙 中华书局1978年重印
杜诗镜铨 杨伦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排印本
读杜诗说 施鸿保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1964年印
杜甫研究 萧涤非 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1961年印
杜甫评传 陈贻焮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988年版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滙编:杜甫卷 中华书局1964年版1982重印
王昌龄诗注 李云逸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高适诗集编年笺注 刘开扬 中华书局1982年版
岑参集校注 陈铁民 侯忠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元次山集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
钱考功集 四部丛刊本
韦苏州集 四部丛刊本
刘随州集 四部丛刊本
李君虞集 席氏本
卢纶诗集校注 刘初棠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华阳集 席氏本
孟东野诗注 陈延杰 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孟东野诗集 华忱之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张籍诗集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张籍诗注 陈延杰 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长江集 四部丛刊影印本
王建诗集 中华书局1959年版
韩昌黎文集校注 马其昶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 钱仲联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柳宗元集 中华书局1979年版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滙编:柳宗元 中华书局1964年版
刘禹锡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白居易集 中华书局1979年版
白香山诗集 汪立名编注 四部备要本
白居易诗评述滙编 陈友琴 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元氏长庆集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影印
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 中华书局1959年版
李贺诗集 叶葱奇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1980年重印
樊川诗集注 冯集梧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
樊川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校点本
玉溪生诗笺注 冯浩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标点本
樊南文集详注 冯浩 四部备要本
樊南文集补编 钱振伦 钱振常注 四部备要本
温飞卿诗集笺注 曾益 顾予咸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校点本
孙可之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影印宋蜀刻本
罗昭谏集 四库全书著录
皮子文薮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校点新本
唐甫里先生文集 四部丛刊影印本
聂夷中诗 杜荀鹤诗 中华书局1959年断句排印本
韦庄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韦庄词校注 夏承焘 刘金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南唐二主词校订 王仲闻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花间集评注 李冰若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全唐诗
乐府诗集(有关部分)
全唐文
说郛
唐人小说 汪辟疆校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
唐宋传奇集 鲁迅校录 文学古籍刊行社印本
本事诗 孟棨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唐语林 王谠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云溪友议 范摅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唐摭言 王定保 古典文学出版社
唐国史补 李肇 古典文学出版社
唐诗纪事 计有功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五代史
新五代史
文献通考
历代诗话正续编 何文焕 丁福保 中华书局1981年版
清诗话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一版
清诗话续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诗话总龟 阮阅 四部丛刊影印本
苕溪渔隐丛话 胡仔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标点本
诗人玉屑 魏庆之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
诗薮 胡应麟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版
历代诗话 吴景旭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
随园诗话 袁枚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点校本
瓯北诗话 赵翼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点校本
昭昧詹言 方东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校点本
带经堂诗话 王士祯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宋诗话辑佚 郭绍虞 中华书局1980年版
原诗 叶燮
饮冰室诗话 梁启超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宋诗话考 郭绍虞 中华书局1979年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陈寅恪
元白诗笺证稿 陈寅恪
唐诗杂论 闻一多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隋唐五代史纲 韩国磐
中国通史简编 范文澜
唐代科举与文学 傅璇琮
中国文学简史 林庚 北大出版社1988年重印
唐诗综论 林庚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唐诗论丛 陈贻焮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唐代诗人丛考 傅璇琮 中华书局1980年版
唐诗人行年考 谭优学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唐人行第录 岑仲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
程千帆诗论选集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程千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唐人选唐诗(十种) 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
全唐文纪事 中华书局
唐才子传
唐人说荟
唐音癸签 胡震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排印本
旧唐书
新唐书
唐会要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袁行霈 北大出版社1987年版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罗宗强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汉唐文学的嬗变 葛晓音 北大出版社1990年
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 葛晓音 北大出版社1998年版
唐诗小集(丛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史稿》郭沫若
《中国哲学史》任继愈
《中国佛教史》任继愈一二册 中国社科出版社1988
《中国道教史》卿希泰一二册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 王震中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绍虞 上海古籍出版社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郑振铎 人民文学版
《中国文学发展史》 刘大杰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3
《中国历代诗歌选》 林庚主编
《中国历代散文选》 刘盼遂主编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严可均 中华书局1958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 中华书局1983
《文苑英华》 宋 李昉等编 中华书局1966影印
《古诗源》 沈德潜编 中华书局1963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马恩选集》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
《中国大陆上的远古居民》 贾兰坡 天津人民版
《中国新石器时代论集》 安志敏 文物版
《震撼心灵的古旋律》 郑凡 四川人民版
《山海经》(《四库全书本》)
《淮南子》 (《诸子集成》 上海书店)
《探索非理性的世界》 叶舒宪 四川人民1988
《诗毛氏传疏》(清) 陈奂
《毛诗传笺通释》(清) 姚际恒
《甲骨文字典》 徐中玉 四川辞书版
《白话易经》 南怀瑾 岳麓书社
《古文尚书疏证》 (清) 阎若璩
《战国史》 杨宽
《春秋经传集解》(晋)杜预
《韩非子集解》 王先慎
《荀子简释》 梁启雄
《楚辞章句》 (汉)王逸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 乔象钟等点校 中华书局1979
《古诗十九首集解》 隋树森
《汉书补注》 (清)王先谦
《骈体文抄》 (清)李兆洛
《晋书》 房玄龄等撰 中华书局1974
《南史》 李延寿 中华书局1975
《北史》 李延寿 中华书局1974
《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 吴先宁 东方出版社 19977
《哈德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美)黄仁宇 三联版 941
《艺术哲学》(法)丹纳 安徽文艺版 917
《中国诗学》 (美)叶维廉 三联版921
《六朝文絜笺注》 黎经诰笺注 中华书局1962
《王粲集》 中华书局80版
《阮籍集校注》 陈伯君校注 中华书局1987
《嵇康集校注》 戴明扬校注 人民文学1962
《谢宣城集校注》 曹融南 上海古籍1991
《何逊集校注》 李伯齐 齐鲁书社 1988
《阴铿集注》 刘国珺注 天津古籍1988
《玉台新咏》 穆克宏点校 中华书局1986
二、必读书
《汉文学史纲》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中国美学史》 李泽厚刘纲纪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北大版
《中国通史》 范文澜
《剑桥秦汉史》 (英)崔瑞德鲁惟一编 中国社科出版社19922
《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 褚斌杰 北大版199010
《中国诗学体系论》 陈良运 中国社科版 1992
《中国诗歌美学史》 庄严章铸 吉林大学版199410
《中国文学批评史》一二 罗根泽 古典文学社 1957
《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 王仲荦 上海人民 19617
《金明馆丛稿初编》 陈寅恪 上海古籍 1980
《士与中国文化》 余英时 上海人民 198712
《道教与中国文化》 葛兆光 上海人民19879
《佛教与中国文学》 孙昌武 上海人民版1987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方立天 上海人民版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吕征 中华书局19798
《中国创世神话》 陶阳钟秀 上海人民1987
《中国古典诗学原型研究》 刘怀荣 文津出版社963
《艺术家的艺术》 朱狄 中国社科出版社
《神话论文集》 袁珂 中华书局
《诗经的文化阐释》 叶舒宪 湖北人民版 1994
《老子的文化解读》 叶舒宪 肖兵 湖北人民版1994
《楚辞的文化破译》 肖兵 湖北人民出版社
《毛诗注疏》毛传郑笺孔正义 (《十三经注疏》)
《春秋左传正义》 孔颖达
《战国策校注》 王延栋等校注 南开大学版
《国语选》 傅庚生
《诸子集成》 上海书店影响 19867
《楚辞集注》 朱熹
《史记》 中华书局
《汉书》 中华书局
《后汉书》 中华书局
《三国志》 中华书局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吴汝纶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影印
《汉魏乐府风笺》黄节笺释 人民文学19583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选 高教出版社195910
《汉魏六朝文学论集》 逯钦立遗著 陕西人民版19841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 19929 吴小如等撰
《乐府诗论丛》 王运熙
《古诗十九首探索》 马茂元
《曹操集》 中华书局 197911
《曹植集校注》 人民文学版 1984 赵幼文校注
《陶渊明集》 逯钦立校注 中华书局 1979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 罗宗强 浙江古籍19917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 王运熙 上海古籍1989
《山水田园诗派研究》 葛晓音 辽宁大学版 1993
《汤用彤学术论文集》 中华书局 1983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中华书局19628
《谢康乐诗注》 黄节注 人民文学 19583
《陶渊明》廖仲安 上海古籍 19797
《乐府诗散论》 王汝弼 陕西人民198411
《文心雕龙注》 范文澜 人民文学1961
《诗品注》 陈延杰 人民文学1980
《庾子山集注》 倪璠注 许逸民校点 中华书局1980
《鲍参军集注》 钱仲联 上海古籍1980
《搜神记》 干宝 中华书局
《世说新语校注》 王利器 中华书局
《唐前志怪小说史》 李剑国
《水经注》 郦道元
三、精读书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
《美的历程》 李泽厚
《中国中古诗歌史》 王钟陵 江苏教育版 1988
《中古文学系年》 陆侃如 人民文学 19856
《中古文学史论》 王瑶 北大版 1986
《中国古代神话》 袁珂 中华书局
《诗集传》 朱熹
《诗经今注》 高亨
《诗经选》 余冠英
《诗言志辨》 朱自清 古籍出版社1957
《风诗类钞》 闻一多 中华书局19579
《诗经的文化精神》 许志刚 台湾文津出版社1990
《春秋左传注》 杨伯峻
《四书集注》 朱熹
《论语译注》 杨伯峻
《孟子译注》 杨伯峻
《老子注译及评介》 陈鼓应 中华书局
《庄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 中华书局
《楚辞研究论文集》 作家出版社
《屈原赋校注》 姜亮夫
《屈赋通笺》 刘永济
《离骚纂义》 游国恩主编
《先秦两汉文学史稿》 刘持生遗注 西北大学19911
《赋史》 龚克昌
《史记选》 中华书局 1962
《汉书选》 中华书局 1962
《文选》 萧统选、李善注 上海古籍19868
《乐府诗选》 余冠英 人民文学 195312
《诗选与校笺》 闻一多 中华书局19579
《汉魏六朝诗选》 余冠英 人民文学 19589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萧涤非 人民文学19843
《汉魏六朝乐府诗》 王运熙 上海古籍19869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 罗宗强 中华书局 199610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汤用彤 上海书店1988
《建安文学编年史》 刘知渐 重庆出版社19853
《三曹诗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19589
《东晋门阀政治》 田余庆 北大版 1991
《陶渊明诗文选注》 唐满先 上海古籍198111
《谢灵运诗选》 叶笑雪 古典文学版195712
《永明文学研究》 刘跃进 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
《齐梁诗歌研究》 阎宋平 北京大学版 199410
《南北朝文学史》 沈玉成、曹道衡 人民文学版1994
《文心雕龙校释》 刘永济 中华书局1962
《文心雕龙创作论》 王元化 上海古籍1979
《钟嵘〈诗品〉研究》 张伯伟 南京大学版1993
《庾信诗赋选》 谭正璧、纪馥华选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2
《庾信选集》 舒宝章选注 中州书画社19835
《鲍照和庾信》 刘永忠 上海古籍19865
《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 赵敏俐 杨树增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8
元明清文学部分
一、阅读书目
京本通俗小说 (清)缪荃孙编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
清平山堂话本 (清)洪楩编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话本选 吴晓铃等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古今小说(《喻世明言》) (明)冯梦龙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警世通言 (明)冯梦龙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醒世恒言 (明)冯梦龙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初刻拍案惊奇 (明)凌蒙初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二刻拍案惊奇 (明)凌蒙初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封神演义 (明)许仲琳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金瓶梅词话 (明)兰陵笑笑生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
隋唐演义 (清)褚人获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说岳全传 (清)钱彩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水浒后传 (清)陈忱 作家出版社1956
明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 中华书局1973
三袁诗文选注 李茂肃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清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 中华书局1975
清诗选 福建师大 人民文学 1984
清代散文选注 王荣初 蔡一平 上海古籍1983
郑板桥文集 巴蜀书社1997
纳兰词笺注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龙榆生 上海古籍1979
近代诗一百首
龚自珍全集 中华书局 1959
人境庐诗草笺注 钱仲联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 马积高 黄钧 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
中国文学史(元明清部分) 中国社科院文研所
中国文学发展史 刘大杰 中华书局1963
中国文学简史(元明清部分) 林庚 北大出版社1995
中国文学史(下) 章培恒、骆玉明 复旦出版社1995
中国小说美学 叶朗 北大出版社1982
东方的美学 (日) 今道友信 三联书店1991
中国古典小说史论 杨义 中国社科出版社1995
中国小说源流论 石昌渝 三联书店1994
中国古典小说鉴赏辞典 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9
明代社会心理论稿 王忠阁 中州古籍 1991
晚清士风与文学 夏咸淳 中国社科1994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梁启超 东方出版社1996
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 中华书局1957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 郭英德等 中华书局1995
三国演义辞典 沈伯俊 、谭良啸编著 巴蜀书社1989
三国演义简论 李厚基 、林骅 上海古籍 1984
水浒传资料汇编 朱一玄 刘毓忱 百花文艺 1981
金瓶梅资料汇编 侯忠义、王汝梅 北大出版社 1985
金瓶梅研究 复旦 1984
金瓶梅概论 孙逊 詹丹 上海古籍1994
儒林外史资料汇编 李汉秋
儒林外史研究论文集 安徽人民 1982
吴敬梓和儒林外史 王俊年 上海古籍1980
刘鹗及老残游记 刘德隆等 四川人民1985
二、阅读书目
三国演义
水浒传(百回本) 人民文学1975
西游记
今古奇观
镜花缘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红楼梦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官场现形记
孽海花
老残游记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三、精读书目
四大名著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元明清部分)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汉魏六朝诗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乐府诗集 南宋 郭茂倩编 中华书局1979
汉魏乐府风笺 黄节笺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
汉魏六朝赋选 瞿蜕园选注 中华书局
古诗十九首初探 马茂元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史记 西汉·司马迁著 中华书局1958
史记选 王伯祥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彭公案》([清] 贪梦道人 著 秦 克 巩 军 校点)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_ujf4_iHyCRpkkXaqxSsjA
提取码:tfe8书名:彭公案
作者:[清] 贪梦道人 著 秦 克 巩 军 校点
豆瓣评分:62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5-7
页数:395
内容简介:
《彭公案》(精装)讲述了明清两代,白话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现了繁荣兴盛的局面,在众多小说流派中,直至清朝中叶才出现的侠义公案小说,无疑是最为普通民众喜闻乐见也流传最广的一支。所谓侠义公案小说,实际上是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的合称,二者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流派。侠义小说的源头可以上溯至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和唐传奇中的大量侠客形象;而公案小说则可涵盖宋元的“说公案”小说、明代的白话短篇公案小说、明公案小说集。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的情节内容往往类似,其为民除恶的思想倾向亦颇相近。所不同的是,侠义小说更多地描写侠客们见义勇为的气概和出神入化的侠术;公案小说则较注重刻画秉公断案的清官形象。入清以后,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渐趋混合。侠义公案小说集侠义和公案于一体,故事惊心动魄,情节跌宕起伏,故而一出版就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一版再版,各种续集也层出不断。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七侠五义》、《小五义》、《施公案》和《彭公案》。《七侠五义》系清代著名学者俞樾根据《三侠五义》稍作修改而成。而后者则脱胎于清代著名艺人石玉昆的说书。小说前一部分叙述包拯的成长经历和断案故事;后一部分主要写御猫展昭和锦毛鼠白玉堂之间的“猫鼠”之争,以及清官率领众英雄打击襄阳王党羽。《七侠五义》塑造了许多侠客的形象,如展昭的英武、欧阳春的老练等,尤其是白玉堂的任侠仗义、骄傲自负而又意气用事,都不是概念化的英雄形象,显得生动而有光彩。 《小五义》是《三侠五义》的续书,接续《三侠五义》的情节而又别开生面,以襄阳王赵珏阴谋叛乱,颜查散奉旨查办,众侠客效忠为民除害为主线,主题也是歌颂侠义,弘扬正义。虽说小说整体质量不算上乘。但在叙事和人物刻画上仍时有精彩的笔墨,颇有可观之处。《彭公案》(精装)前九十七回主要写施仕伦出任江都县令、顺天府尹时的断案以及与贪官污吏、权豪势要、强盗凶寇斗争的过程;自第九十八回起,故事内容则以侠客行侠为主,断案为辅。书中的施仕伦即历史上的施世纶,《清史稿》有传,有"青天"之号。小说即以此为原型演绎而成。小说中的主要侠客形象黄天霸塑造得十分有光彩,后来成为戏曲中长演不衰的舞台形象。
《彭公案》的主人公彭朋,其原型是康熙年间的著名清官彭鹏,《清史稿》有传。他为官清正,受民称颂,小说则根据民间传说敷演成书。《彭公案》的内容偏重于侠义,缉匪平叛成为中心事件,清官的断案活动反而退居其次。小说中侠义英雄李七侯、黄三太、欧阳德、杨香武、张耀宗、窦二墩等人刻画得生动活泼,比清官彭朋的形象更有光彩,颇受老百姓的喜爱。
侠义公案小说的特点,鲁迅概括为"为市井细民写心"。小说里侠客和清官的铲恶锄奸都深深地打上了普通百姓期待政治清明、期待超强正义力量心理的烙印,从特定的角度反映了民众的心声。当然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这一点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正确认识。
这四部小说所用底本为:《七侠五义》用光绪十六年广百宋斋刊本,校以上海广益书局本;《小五义》用光绪十六年广百宋斋刊本,校以申报馆本;《施公案》用道光庚寅厦门文德堂本、光绪二十九年大达书局本,校以上海正谊书局、广益书局石印本;《彭公案》用光绪二十年琉璃厂藏版《大清全传》本,校以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绘画彭公案全传》。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七侠五义是谁七侠五义的作者是谁七侠五义到底是谁写的,是什么时候写的
<<七侠五义>>原著作者是石玉昆先生他笔下五鼠栩栩如生如同从纸上走了下来各个性格鲜活生动惟妙惟肖而五鼠则是:钻天鼠彻地鼠穿山鼠翻江鼠锦毛鼠这五个灵巧的称号得来却有一番典故
石玉昆先生的家里常闹老鼠常常打扰到他写作他在写五鼠时突然想到能不能把小说中的人和现实中的老鼠有机的联合起来呢
于是钻天鼠(顶棚或阁楼上的耗子)彻地鼠(地道的的耗子)穿山鼠(墙壁里的耗子)翻江鼠(下水道的耗子)锦毛鼠(是人为豢养的耗子____所以最娇贵最漂亮)
有关石玉昆的生卒年、籍贯家世、生平事迹、著述等问题,因文献资料的缺乏,今天已难以确知,研究者又都各持己见,众说纷纭,其中存在着不少附会误判之言,因此有必要结合有关文献及前人的研究予以澄清。研究这一问题尽管受到资料缺乏的诸多限制,但有些情况还是可以根据有关记载大体推断出来的。
据现有资料来看,石玉昆主要生活在嘉庆、道光年间,比过去人们印象中的时间要早。据《非厂笔记》记载,石玉昆,字振之,天津人(转引自李家瑞《从石玉昆的〈龙图公案〉说到〈三侠五义〉》,载王俟年编(1919-1949)《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小说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23页)。当时也有人称其为石先生或石三爷。富查贵庆曾有诗吟颂石玉昆,诗序云:“石生玉昆,工柳敬亭之技,有盛名者近二十年。“据披露这首诗的吴英华、吴绍英介绍,”它当作于道光十七年以前“(吴英华、吴绍英《有关〈三侠五义〉作者的一首可贵的诗》,《天津日报》1961年8月29日)。由此可知,石玉昆至少在道光初年即已成名。实际上,他成名的时间可能还要更早。在道光四年(1824)年的庆升平班戏目中,有不少《三侠五义》的重要关目,如《琼林宴》、《三侠五义》、《遇后》、《花蝴蝶》等。《三侠五义》为石玉昆所创,戏曲从此取材,必定是在《三侠五义》广为流传之后。按常理,艺人在成名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徒训练。即使石玉昆天赋高,出道早,其成名时至少也得有二三十岁。这样,即使保守地估算,石玉昆出生至少也当在嘉庆五年(1800)年以前。
石玉昆达到艺术顶峰、享有盛誉主要是在道光年间,这可从相关文献记载中得到印证。道二十三年(1843)年至二十五年(1845)金梯云抄本《子弟书》中的《石玉昆》篇专门描述石玉昆演出的盛况。正如阿英所言,“玉昆应称‘道光时说书人’”(阿英《关于石玉昆》,载《阿英文集》,书店,1981,303页),近人崇彝也说“道光朝有石玉昆者,说三侠五义最有名”,“此道光朝石玉昆所传也”(崇彝《道石以来朝野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9、19页)。至于石玉昆的卒年,目前还不能确知。崇彝在谈论光绪年间聚珍堂版本《三侠五义》时,特意强调“此道光间石玉昆所传”,言语中流露出今昔之感。按说光绪年间石玉昆还在世的话,他是不会如此刻意强调“道光”这一时间的。有的研究者根据《三侠五义》“最初刊本《忠烈侠义传》的成书年代来推测”,认为石玉昆“大约应该在同治十年(1871)年已经去世了”(赵侃执笔《石玉昆及其〈三侠五义〉》,《河北文学》1961年第4期)。李家瑞则认为石玉昆“大约死在同治末年”(李家瑞《从石玉昆的〈龙图公案〉说到〈三侠五义〉》,载王俊年编(1919-1949《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小说卷),324页)另据李宗侗在民国年间进行的调查,“石玉昆在石丰时已经老了,尚是嘉、道时间的人”(李宗侗致胡适书,载杜春和等编《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上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587页)。不过,石玉昆去世的时间也有可能更早,蔡省吾未刊稿《北京艺人志》有如下一条记载:“(石玉昆)殁后有《赞昆》子弟书,名重一时。”(转引自赵景深《三侠五义》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子弟书《赞昆》又名《叹昆》、《叹石玉昆》、《评昆论》或《石玉昆》、如果这个说法属实,则石玉昆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至二十五年(1845)年之前即已去世。稳妥一些,说石玉昆于同治年间或之前去世,大概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石玉昆受到人们如此多的关注,在社会上有着如此大的影响,主要在于其演唱技艺的高超。子弟书《石玉昆》对此有十分生动形象的描绘:“高抬声价本超群,压倒江湖无业民,惊动公卿夸绝调,流传市井效眉颦。”(子弟书《石玉昆》,载关德栋、周中明《子弟书丛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734页)。石玉昆所演为子弟书和单弦,有人称其为“单弦之祖”(崇彝《道石以来朝野杂记》,9页)。不仅如此,他还开创了一个新的说唱艺术流派——石派书,又叫石韵书。由此可以看出,其演出在当时还是很受欢迎的,以致于有些书铺借此牟利,“按段抄卖,另有目录,要者定写”。就连当时的说书艺人对石玉昆也是赞淮有加:“就拿玉昆石三爷他说吧,怎么就该说不过他他如今是不出来咧。他到那个书馆儿,一天只说三回书就串好了几十吊钱,如今名动九城,谁不知道石三爷呢”(抄本《全本南清宫庆寿》,转引自鲁德才《三侠五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2页)。据说石玉昆曾为礼王府供奉(金受申《老书馆见闻琐记》,《曲艺》1959年8-11月),不过这条记载与富察贵庆《知了义斋诗钞》诗序中所说的“性孤僻,游市肆间,王公招之不至”似乎有些矛盾。从富察贵庆诗中的描述来看,石玉昆是一位颇有个性与骨气的民间艺人。
石玉昆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其在演出内容方面的出新,特别是他别出心裁,将包公审案与江湖侠义题材结合起来,推陈出新,在《施公案》的基础上开创了一种新的小说题材类型——公案侠义小说,对清代中后期包括说唱、小说、戏曲在内的通俗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显然,石玉昆不是那种亦步亦趋、因循守旧的艺人,他享有盛名几十年,成为与柳敬亭一样著名的民间艺人,不仅受到市井民众的极大欢迎,也为文人士大夫所接受,正如子弟书《石玉昆》中所说的:“编来宋代包公案,成就当时石玉昆。”石玉昆对自己首创的这套书还是很有感情的,据当时的说书艺人介绍,:玉昆三爷说了一辈子的包公案“,”他是跟了文正公一辈子的“(抄本《全本天齐庙断后》,转引自鲁德才《三侠五义》2页)。石玉昆创作《三侠五义》,正如胡适所概括的:”有因袭的部分,有创造的部分。大概写包公的部分是因袭的居多,写各位侠客义十的部分差不多全是创造的。(胡适《三侠五义》序,载《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198页)由于《三侠五义》深受欢迎,其他民间艺人纷纷效仿,在石玉昆生前,即有与他同时说《三侠五义》者。
1、组词:
(1)环裂 [ huán liè ]
一种介于同心层之间的木材裂缝
(2)环缭 [ huán liáo ]
围绕。
(3)环眺 [ huán tiào ]
环视眺望
(4)环琨 [ huán kūn ]
环与琨,并为玉佩。
(5)环灂 [ huán zhuó ]
用漆涂饰为环状纹理。
(6)环瀛 [ huán yíng ]
1《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后因以“环瀛”指宇宙、世界。 2指大海。
(7)环泣 [ huán qì ]
围聚着哭泣。
(8)环杖 [ huán zhàng ]
犹藜杖。 隐士所持的手杖,杖柄环曲,故名。
(9)环曲 [ huán qǔ ]
弯曲,曲折。
(10)环封[ huán fēng ]
壅土于周围。
(11)环宇 [ huán yǔ ]
全世界
(12)环堵 [ huán dǔ ]
1四周环着每面一方丈的土墙。形容狭小、简陋的居室。 2指贫穷人家。 3围聚如墙。形容拥挤。
(13)环合 [ huán hé ]
1围绕。 2包围。 3如环之相联。形容机件组合精密契合。
(14)环匝 [ huán zā ]
亦作“ 环帀 ”。 围绕。
(15)火环 [ huǒ huán ]
一种专为耐热设计中用的上活塞环,应用在某些二冲程柴油机中
(16)渊环 [ yuān huán ]
回旋环绕。
(17)步环 [ bù huán ]
犹周还。谓周曲回旋而行。环,通“ 还 ”。
(18)探环
[ tàn huán ]
《晋书·羊祜传》:“ 祜 年五岁,时令乳母取所弄金环。乳母曰:‘汝先无此物。’ 祜 即诣邻人 李氏 东垣桑树中探得之。主人惊曰:‘此吾亡儿所失物也,云何持去!’乳母具言之, 李氏 悲惋。时人异之,谓 李氏 子则 祜 之前身也。”
后因以“探环”借指转世。 元 张翥 《杂诗》之二:“ 叔子 邻家儿,探环记前身。” 元 郑廷玉 《楚昭公》第三折:“母亲一命丧波澜,儿便投江也不难,地下相逢说前事,知他何日更探环。”
(19)投环 [ tóu huán ]
1投下玉环。谓报恩。用汉杨宝救黄雀,黄雀以玉环相报事。 2同“投缳”。
2、环,huán,从王从瞏。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1) 形声。从玉,瞏(huán)声。本义: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2) 同本义。[jade bracelet]
本义指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化学中多指由一圈晶元联结而成的结构或蛋白质的一种二级结构,另外环还是数学领域的一种专用术语。
扩展资料: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部 环
《唐韵》戸关切《集韵》《韵会》《正韵》胡关切,音还。《说文》璧属也。《玉篇》玉环。《尔雅·释器》肉好若一谓之环。《注》边孔适等。《礼·经解》行步则有环佩之声。《注》环取其无穷。
又《玉篇》绕也。《正韵》回绕也。《礼·杂记》小敛环絰。《疏》环絰是周回缠绕之名。《周礼·冬官考工记》环涂七轨。《注》故书环或作轘,环涂谓环城之道。
又《周礼·春官·乐师》环拜以钟鼓为节。《注》环,犹旋也。
又《仪礼·士丧礼》布巾环幅不凿。《注》环幅广袤等也。
又《释名》刀本曰环,形似环也。
又《诗·秦风》游环胁驱。《传》游环,靷环也。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良鼓瑕如积环。《疏》瑕与环皆谓漆之文理。
参考资料:
成语(详解) 解释
安常习故 安:安于,习惯于;常:常规;习:习惯;故:故旧。习惯于成规
安故重迁 安于旧俗,不轻易改变
不经世故 经:经历;世故:人情世事的变故。形容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
故步自封 故:过时的,旧;故步:老步子;封:限制;自封:自我封闭。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禾黍故宫 宫殿成了农田,长满禾黍。形容亡国破败的景象
毛举细故 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加以责难或攻击
纳新吐故 吸入新鲜的吐出陈旧的
安常守故 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指守旧不知变革。
安堵如故 堵:墙壁,居所。故:原来的。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
安然如故 还象原来那样安安稳稳。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班荆道故 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薄物细故 薄:微小;物:事物;故:事故。指微小的事情。
不忘故旧 故旧:旧交、旧友。不忘记老朋友。
不主故常 故常:旧的常规、习惯。不拘于老的一套。
持之有故 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
触目如故 触目:目光所及。故:旧的,过去的,本来的。满眼看到的都是过去的老样子。
丹心如故 丹心:忠心。仍如已往一样忠心耿耿。
蹈常袭故 蹈:踩,引伸为遵循;常:常规,老规矩;袭:沿袭;故:老办法。因循守旧,照老规矩办事。
涤故更新 涤除陈旧,换上新的。
鼎新革故 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掉旧的,建立拳的。
多故之秋 多故:多变乱多患难;秋:指某个时期。指多事故多患难的时期。
非亲非故 故:老友。不是亲属,也不是熟人。表示彼此没有什么关系。
奉行故事 奉行:遵照办理;故事:老规矩、老章程。按照老规矩办事。
革故鼎新 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故我依然 故我:旧日的我。仍旧是过去的我。指自己的境况和从前一样,没有变化。
故作高深 本来并不高深,故意装出高深的样子。多指文章故意用些艰深词语,掩饰内容的浅薄。
故宫禾黍 比喻怀念祖国的情思。
故封识 原来封存的标记。
故剑情深 故剑:比喻结发之妻。结发夫妻情意浓厚。指不喜新厌旧。
故态复萌 故态:老脾气,老样子;复:又;萌:发生。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
故弄玄虚 故:故意;弄:玩弄;玄虚: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
故旧不弃 故旧:旧交,旧部下;弃:抛弃。不轻易抛弃老朋友、老部下。
故土难离 故土:出生地,或过去住过的地方,这里指故乡、祖国。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故技重演 老花招或老手法又重新施展。
故入人罪 故意把罪名加于人。
俭故能广 平素俭省,所以能够富裕。
江山如故 故:从前。高山大河面貌依旧。多用于比喻物是人非。
狂奴故态 狂奴:对狂士的亲昵称呼;故态:老样子,老脾气。旧称狂士的老脾气。
老于世故 老:老练,富有经验;世故:处世经验。指对社会上的一切有很深的阅历。
门生故吏 故吏:过去的吏属。指学生和老部下。
明知故犯 明明知道不能做,却故意违犯。
明知故问 明明知道,还故意问人。
平白无故 平白:凭空;故:缘故。指无缘无故。
人情世故 为人处世的道理。
十亲九故 形容亲戚朋友很多。
深情故剑 故剑:比喻结发之妻。结发夫妻情意浓厚。指不喜新厌旧。
微过细故 微小的过失和事故。
吐故纳新 原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
送故迎新 旧指欢送卸任的官吏,迎接新来接替的官吏。后也用于一般人事往来。
无缘无故 没有一点原因。
袭人故智 袭:因袭,套用。智:指计算。套用别人使用过的计策。
温故知新 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袭故蹈常 袭:沿袭;故:老办法;蹈:踩,引伸为遵循;常:常规,老规矩。因循守旧,照老规矩办事。
一见如故 故:老朋友。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依然如故 依然:仍旧;故:过去,从前。指人没有什么长进,还是从前的老样子。
一改故辙 彻底改变走惯了的老路。指坚决走上新路。
依然故我 形容自己一切跟从前一样,没有变得更好。
沾亲带故 故:故人,老友。有亲戚朋友的关系
本文2023-08-04 00:58:1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