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印版本书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复印版和影印本的书有什么区别 影印本与原版无任何差别,是原版的复制。我国加入WTO之前,国外的图书都采取影印本的形式收藏,现在都收藏原版的图书。
严格意义上讲,影印不同于复印,它应是对原版的拍照处理,区别于复印盗版,有概念差异。
第一种解释:
影印版 就是对原版原封不动的 copy !版权还是为原书的版权!由于在本地印刷,可以省一堆费用,所以价格比买原书要便宜得多(有时只是货币单位不同)!
第二种解释:
得到此书的影印授权后,将整本书完全按照原出版社的原书影印过来,再以原出版社的名义出版,并注明是“影印版”。
用影印版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买人家原版的书太贵,为了节省资金,在取得人家的版权授权后,完全复制人家的书,并注明版权为原出版社。影印版大多为英文书籍或者是古籍。
问题二:影印版是什么意思 第一种解释:
影印版就是对原版原封不动的 copy ,版权还是为原书的版权 。由于在本地印刷,可以省一堆费用,所以价格比买原书要便宜得多(有时只是货币单位不同)。影印版
第二种解释:
得到此书的影印授权后,将整本书完全按照原出版社的原书影印过来,再以原出版社的名义出版,就得注明是“影印版”。
问题三:图书影印版是啥意思 影印版就是照排翻版,很多古籍的再版都采取这种方式,看起来和原版是一样的排版方式,因为是原版影印的,当然弗样。
回答者:我爱攀枝花 - 同进士出身 六级 11-28 13:43
问题四:影印跟盗版的书有什么区别啊 什么叫影印版,
出版社要重新出版一本书的时候,如果原书是比较完美的,不需要重新修订,就会直接把原来的底版拿出来送印刷厂印刷。影印的情况是原来的底版找不到了或者毁坏了,但是这本书的原貌又比较有意义,就只好去找留存下来的印刷成品,找到以后每页拍照,翻印成新的。
在过去(也就是入关以前把),国内不出足够的银两,当然就拿不到人家的底板,更不愿发时间重新排版,就买一本书来影印,多是盗版(国家盗版,哈哈)
入关后,以上行为当然就不允许的了,但大家都知道原版书(发达国家出版的),无论印刷质量、纸张都比较好,当然价格也比较贵,国内要想买这类书,可以买国际版(就是第三世界国家如:印度、印尼出版的,印刷质量、纸张相对较差)。但如果某本书质量较好,估计国内需求较大,某些出版社就以买断版权形式在国内影印出版。
这种影印书多只对封面作一些调整,内容乃至贰版都不变(要变就不叫影印了),但纸张和印刷质量都不可与原版同日而语。
为什么采取影印方式?决不是上面提到的,找不到底板,本人以为使用原底板版权所需费用要高与影印版权费用。这是从使用底板的印刷数量和国内需求数量等多方面考虑的
总之,影印版内容上应该是原汁原味的
盗版图书从印刷质量来分,主要有两种:
1.低端盗版图书。总体印刷质量较差,容易辨别,表现在:用纸较差(纸质偏薄、发黄、发灰)墨色不匀,色相偏差,套印不准,图像模糊不清,图文边缘往往有胶带痕迹或拼版痕迹,成品裁切不方正,装订质量较差(有很多漏行、错页等质量问题),而且文字和标点符号差错较多(有的错字一码可达十多个)、病句连篇。
2.高端盗版图书。总体印刷质量较高,与正版书差别不大,较难辨别,表现在:用纸较好,墨色较匀,色相较好,套印较准,图像层次较清楚,成品裁切较方正,装订质量较好,而且文字差错较少。
一般来说,低端盗版图书是小型印刷厂或地下印刷厂用低档设备印制而成,是由一些小盗版书商,零敲碎打、游击作战所制作的。而高端盗版图书是实力较为雄厚的大盗版书商使用较高档设备,有的甚至使用进口设备印制而成。
可以这么认为,当前盗版图书还是以低端盗版图书为主,并且这种情况还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但是也应该看到有少部分的高端盗版图书。因此,不可简单地认为“印刷质量好就不是盗版书,印刷质量不好就是盗版书”,也不可一味认为“盗版书一定比正版书便宜”。
辨别盗版图书,最准确的方法是将其与版次相同的出版社正版书在用纸、印刷、内容上作比较,并且还要查看图书的版权页(正版书的版权页必须包括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出版单位名称及地址、图书开本、版次等)和国际标准书号以及条形码标志是否完备和清晰,必要时向正版书的出版社咨询。当然,如果有防伪标识,还是不难辨别。
一、质量:
1、细审书的外观。具体说来是:一审封面。相形于正版书,盗版书的封面往往色彩不正,要么晦暗得无精打采,要么艳丽得妖冶招摇,套色也常错杂。只要勤加比较,其间的差异不难辨别。二看装订。按出版业常规,一本200页以上的正版书,应弃铁丝订而改用锁线订、塑线或无线胶订。而盗版者由于印刷装订设备的局限或降低成本计,其盗版书300、400页以上仍常用铁丝订。三看印刷厂。每家出版社都有若干家固定的印刷用户,各印刷厂在用纸、油墨、印刷上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平常留心于此,是有助于识别盗版书的。四看用纸。书要两面印,纸张太薄则易掺墨而致字迹模糊难识。所以,除辞典外,正版书用纸均在52克及其以上。一旦遇到用纸薄的书,另一面字迹渗露过来,则务必小心。
2、审书的内文。盗版书在内文上有三种表征:一>>
问题五:影印书是什么 影印书虽然不需要校勘、标点,但要选择和鉴定底本,要检查缺页、漫漶,要做配补描修等工作。中国影印的古籍大体上包括三类:一类是卷帙浩繁的资料书、工具书,如《全唐文》、《清实录》、《佩文韵府》等,主要供查考或供进行学术研究作为参考。第二类是古籍中的善本、孤本。这一类古籍的影印主要在于保存版本,使一些不可多得的宋、元本古籍和明、清刊善本, 得以流传。第三类是一些常用书、必备书,如《 十三经注疏 》、 二十五史、 四书五经、《康熙字典》、《经籍撰诂》等,以满足读者和研究者的需要。不管影印哪一类古籍,事前都需要多征求专家的意见,选择有价值的版本作为底本,盲目影印,不加选择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影印书的版式,有多种的不同。具有文献保存价值的,可以照原书的版式大小,一般则是照原书缩小成 32 开本,更能使读者感到方便的,是用拼贴缩小的办法,采取16开本,分三栏或四栏。过去的影印书,基本上采用线装形式,这显示了中国古书传统的特色。但由于线装本不便插架, 价格也过于昂贵,因此目前出版界已很少采用。
至于影印书遇到缺页或漫漶现象时,要进行配补、描修的技术处理,但要十分慎重。有一派学者反对描修,认为选定一种版本,就应存其原貌,任何加工都是对古书的侵渎,但一概反对描修,也会造成读者阅读的不方便。因此在配补描修问题上,处理的原则应是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处理。基本上不需要配补描修的,以保存古书原貌为主。
问题六:原版影印是什么意思? 图书馆需对到馆图书进行加工后才能进入流通为读者使用。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规定:(1)说明图书内容特点的版本文字,例如通俗本、节本、缩写本、校点本、普及本、农村版、少年版、试用本等,(2)是说明图书制版特点的版本文字,如油印本、影印本、缩印本、石刻本等
影印本与原版无任何差别,是原版的复制。我国加入WTO之前,国外的图书都采取影印本的形式收藏,现在都收藏原版的图书。
参考文献部xue
问题七:什么是影印版? 淘宝上的影印版就是盗版,我买刚在淘宝上买了08的cpa全套看,准备是先看着,到时候再买新的教材看。每年都要变的教材,再按原件买上一版的划不来吧。那套书反正一拿着就知道是盗版的,纸张比较薄(但貌似我用中性笔写字还是不会出现翻页有痕迹那种),字的话,如果原书没有什么背景图的话,都是看的清楚的。不过可能看那种书,看久了,眼睛会累。除此之外还没发现有什么错误。
问题八:实体书的正版与复印版有什么区别 其实即使复印出来的书再新也是盗版书,所以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盗版书的基本特征,或者是盗版书和正版书的区别,详解如下:
一、盗版书简介:
盗版书即翻版书,指非经原作者或原出版商出版的未经授权的书。盗版书一般封面色彩鲜艳,字迹混浊,封面用纸较薄,胶印的胶水外溢。盗版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判断,盗版书的危害众多。
二、盗版书的基本特征和判断方式:
1、审核正文
当然了,大家都知道随手翻开一页,细细读上一段,如果发现多处错别字,基本就可以判断你手上的这本书是盗版书了。这是大多数人都在用的辨别盗版书的方法,也是最直观的方法。
其实还有很多方面的。例如章节标题的字号是否统一,字迹是否清晰,书芯用纸是否薄得可疑(一般书籍除字典和艺术书之外,书芯多采用55克左右的书写纸。)还有一些影印的盗版书虽然没有错别字,但难免存在排版上的疏密不一致,或者天头地脚距离不统一等现象。当然盗版书中有一种叫做高仿,单看内容和印刷和正版书是一模一样,这种书一般是不会在市面上流行的,书商会给各大培训直接供应。
2、细看版权页
版权页一般在扉页背面,也有在正文最后的,印有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比较简单的是查看版权页上的国际标准书号即ISBN和封底条形码上方的是否一致,不一致的一般就是盗版的。还有的劣质盗版书干脆就没有版权页的。排除一套书分几册的版权页在第一册条形码在最后一册或同在最后一册的情况,但这个时候这套书必定是同一书名、书号(ISBN)。
3、积累经验
这里的积累经验指关于版权方面的经验。很多盗版书盗用内蒙古出版社,西 民出版社之类偏远信息不易传达的出版社之名。实际上,这些出版社一般只出版一些由汉语翻译为少数民族语的书籍,而且由于文化相对落后,出书总类是很有限的。看到这些出版社的名著啦箴言妙语啦,你就格外小心了。
盗版书商懂得版权信息的不多,常常出现盗版一套书用了几家出版社的名号。还有一整套不同书名的书用了同一书号,这些书即使不是盗版书,也是违法的。
4、
目测封面
先看封面,可以从色泽,清晰度,封面用纸质量、书的用纸质量,书本的装订等方面观察。具体来说,盗版书一般封面色彩鲜艳,字迹混浊,封面用纸较薄,胶印的胶水外溢,精装本的可能缺少堵头布(堵头布:丝棉质长条布类,一头有圆状紧织垅条。粘于书脊的两端,保护书脊切口,增加书的美观。)或者无前后环衬。
再看封底是否有条形码和定价,没有条形码的肯定就是盗版书了
问题九:扫描版清晰还是影印版清晰 看你怎么用,如果是要打印出来的话,还是用扫描的锭,加深。
如果只是用电脑看,就可以用扫描的。
问题十:影印版和正版图书 什么叫影印版,
出版社要重新出版一本书的时候,如果原书是比较完美的,不需要重新修订,就会直接把原来的底版拿出来送印刷厂印刷。影印的情况是原来的底版找不到了或者毁坏了,但是这本书的原貌又比较有意义,就只好去找留存下来的印刷成品,找到以后每页拍照,翻印成新的。
在过去(也就是入关以前把),国内不出足够的银两,当然就拿不到人家的底板,更不愿发时间重新排版,就买一本书来影印,多是盗版(国家盗版,哈哈)
入关后,以上行为当然就不允许的了,但大家都知道原版书(发达国家出版的),无论印刷质量、纸张都比较好,当然价格也比较贵,国内要想买这类书,可以买国际版(就是第三世界国家如:印度、印尼出版的,印刷质量、纸张相对较差)。但如果某本书质量较好,估计国内需求较大,某些出版社就以买断版权形式在国内影印出版。
这种影印书多只对封面作一些调整,内容乃至排版都不变(要变就不叫影印了),但纸张和印刷质量都不可与正版同日而语。
为什么采取影印方式?决不是上面提到的,找不到底板,本人以为使用原底板版权所需费用要高与影印版权费用。这是从使用底板的印刷数量和国内需求数量等多方面考虑的
总之,影印版内容上应该是原汁原味的
山东大学代码是10422。
山东大学简介及办学条件:
山东大学简介:
山东大学简称山大,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由中国教育部直属,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A类)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共有千佛山、趵突泉、威海、青岛、洪家楼、软件园、兴隆山、中心校区等共八家校区。
山东大学办学条件:
山大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涵盖除军事学以外的所有学科门类。
18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5个学科进入ESI前1‰,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凝聚态物理、胶体界面化学、微生物、机械、材料学、心脑血管功能修复、新药制造、中国古典哲学等学科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以上数据出自山东大学官网。
山东大学馆藏资源:
特色馆藏:
山大图书馆特藏部管理着图书馆的特藏文献资源。特藏部共藏有特藏文献资源40多万册件,其中古籍4万3千多种31万余册件(包括明清稿抄本、精刻本、法帖、拓片、书画、信札、唱本及书目古籍等珍贵特藏1万1千多种3万7千余册件)。
民国文献3万1千多种6万4千余册,主要特色表现在明清善本古籍多、地方志古籍全以及古籍书目文献丰富等三个方面。自从2007年国家进行古籍普查工作以来,特藏部在学校、图书馆领导的支持下,已经将所有古籍、民国文献及影印古籍通过汇文系统全部回溯建库。
数据库:
该馆自建有5个国家级特色重点学科导航库和该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参建了“高校教学信息数据库”、“联合目录数据库”和“教学参考书全文数据库”等。古籍大库完成回溯建库和简要书目数据库,启动了CALIS古籍联合编目,由齐鲁书社出版了《馆藏善本书目》。
我认为《古今图书集成》是最大的类书
古今图书集成
古今图书集成 全书共10000卷,目录40卷,原名《古今图书汇编》,是清朝康熙时期由福建侯官人陈梦雷(1650-1741)所编辑的大型类书。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陈梦雷原本因「附逆」罪流放奉天,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皇帝东巡,得以放还,侍奉三皇子诚亲王胤祉读书。在这段优游的岁月里,康熙四十年十月陈梦雷根据「协一堂」藏书和家藏一万五千多卷经、史、子、集的典籍编纂《图书汇编》一书,前后花了四年半(1701年—1706年)「目营手检,无间晨夕」,共有一万卷,目录四十卷,分历象、方舆、明论、博物、理学、经济等六「汇编」、每编再分若干典,共三十二典,每典又分若干部,共6117「部」,初版本有五千零二十大册,五十多万页,一亿七千多万字,万馀幅,引用书目达六千多种,分装五百七十六函。是现存最大部的类书(因《永乐大典》大多已毁)。康熙四十五年四月完成初稿,「先誉目录、凡例为一册上呈」,康熙御览后认为尚需修订增益,改赐书名《古今图书集成》。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逝世,雍正(1723)下令经延讲官、户部尚书蒋廷锡(1669—1732)重新编校《古今图书集成》。蒋廷锡把陈梦雷的名字涂掉,写上自己的名字,他重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共收医书520卷,采集历代名医著作,分门别类,为中医学类书之冠,於雍正六年完成。陈梦雷在《松鹤山房集》卷二「进汇编启」提到:「凡在六合之内,钜细毕举,其在十三经,二十一史者,只字不遗。其在稗史子集者,亦只删一二」,张廷玉评价说:「自有书契以来,以一书贯串古今,包罗万有,未有如我朝《古今图书集成》者。」中外学者誉为「康熙百科全书」,是《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字数的5倍左右。
其特点在于彻底贯彻“以类聚事”的原则。共设立“汇编”、“典”、“部”三级类目。各部下的资料按分类原则编排,共分十类: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
太平御览 一千卷 宋 李昉等 编纂
此书是北宋前期官修"四大书"之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宋李昉等奉敕撰。以太平兴国二年受诏,至八年书成。初名《太平类编》,后改名为《太平御览》。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谓书成之后,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故赐是名也。"
此书分50门,每门下又分若干子目,共4558个子目,子目下按时代先后排列资料,皆先具书名,次录原文。从研究唐代历史的角度看,此书的价值主要有:(1)可勾稽久已佚失的唐代史料,如《玄宗实录》、《开元录》、《唐杂制》、《唐职员令》、《两京新记》等,此书所征引者均可勾稽利用,清人就曾从此书中辑出《两京新记》佚文。又所引题为《旧唐书》、《唐书》的条文也很多,刘文淇就曾辑出这些条文为《旧唐书》逸文12卷,岑仲勉则认为是旧国史、实录之类,弥足珍贵。(2)因为此书类目全,资料多,可利用来研究唐代服饰、饮食、器物,往往一检即得。
此书版本:(1)南宋蜀刻残本分藏日本帝室图书寮、京都东福寺,另一南宋刻残本藏日本静嘉堂文库。(2)明万历周堂活字本,清嘉庆鲍崇城刻本,均欠善。嘉庆张海鹏刻本较善,但印本极罕见。日本文久(清咸丰时)喜多氏活字本,从南宋蜀刻本出,较善。(3)《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日本藏南宋蜀刻本,配静嘉堂文库藏南宋刻本及喜多氏活字本,1960年中华书局又缩印,最便使用。(4)原哈佛燕京学社出版有《太平御览引得》,系篇目引得和人名引得,极便于读者查检资料。
《太平御览》
1000卷,(宋)李坊等编。有1960年和近年中华书局影印本。
全书共分55部,再细分为4558个子目。涉及范围广,是现存类书中保存五代以前文献资料最多的一种。缺点在于类目有重复,讹误多。可结合使用 《太平御览引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蔡元培辞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在一则启事上有“杀君马者道旁儿”之语,时人不解,刘叶秋先生根据 《太平御览》897卷,“马”类,找到问题的答案。《艺文类聚》93卷提供的资料是——“观者誉马之驰,骑者因鞭策不止,使马力竭而毙”。
艺文类聚
100卷,(唐)欧阳询等编,
《艺文类聚》是唐代开国初年由高祖李渊下令编修的,欧阳询主编,参与其事的还有裴矩、陈树达等人,武德七年(624)成书。此书分46部,每部又列子目727,全书约百余万言。 此书分类按目编次,故事在前,均注出处。所引诗文,均注时代。作者于题目,并按不同的文体,用"诗"、"赋"、"赞"、"箴"等字标明类别。所引用的古籍,据北京大学研究所在1923年所作的统计,共为1431种,这些古籍大多散失,现存不足十分之一。因其所引者多为唐前古本,可用以互校今传之本而有可能纠订其误谬。远在宋代,周必大、彭叔夏校《文苑英华》,就已利用本书。至清代的校勘、辑佚学者治理先秦、两汉迄南北朝的古籍,就更广泛地运用这部类书而能深切理解其价值。 和其他类书相比,此书在辑存文献的方法上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把"事"与"文"两条龙并成了一条龙,变更了类书的常规体制,也即事与文兼。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大量保存了自汉至隋的词章名篇之功。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因称之为:"所载诗文赋颂之属,多今世所无之文集。"故自晚明以来,冯惟讷辑《诗纪》、梅鼎祚辑《文纪》、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无不资以为宝山玉海。迨清嘉、道间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746卷,其取汲于本书的资料之多,几乎达到了顶点。 当然,此书在类目结构上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四库全书总目》已经指出不少。另外,在引用资料方面,也有欠慎以致误的地方。的不少错脱衍讹之处,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本子。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以重版,改正了个别明显的断句失误之处,又编制了一个索引(包括人名和书名两部分),极便于读者检索查考。199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再次重印,成为现今通行的最好的版本。
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后,明成祖赐名《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篡的一部大型类书,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三亿七千万字。该书编成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迁都后,又移至北京,深藏在故宫内的文楼(即文昭阁)里。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誊写副本一部,从此《永乐大典》才具有正副两部,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两处。全书举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闻异见以及日、月、星、雨、风、云、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随字收载。全书分门别类,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资料,大凡经史子集与道释、医卜杂家之书均予收辑,并加以汇聚群分,甚为详备。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
沿革
1360年(永乐元年):明成祖下令修书 专家经过鉴定,认为这册《永乐大典》确实是真正的原本,书的纸张也是中国古代上等的皮纸,值得庆幸的是,这册《永乐大典》虽稍有损坏,但是它正文的大部分保存完好。这册难得的国宝,最终收藏在了中国国家图书馆。那么,《永乐大典》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图书呢?这还要从明成祖朱棣讲起……
朱棣是中国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他登基不久,在永乐元年,也就是公元1403年,就下诏命大学士解缙等人要编修一部巨著,以传后世。并且他亲自制定了气势宏伟的编纂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义之言,不一书,毋浩繁”。
大学士解缙接到明成祖的命令后,立即着手开始编书的工作,他带领100多人,夜以继日,一年后终于完成了。明成祖赐书名为《文献大成》。然而他对此书并不满意,认为内容太过单薄,没有按照他的意愿包罗天下的书籍。
负责编书的大学士解缙没有完成好皇帝交待的差事,也是确有难处。编书任务来得突然,人手不够,还要限期完成等。
明成祖了解情况后,决定增派人手,召集朝野文士,宿学高儒约三千人重新编修。为编纂此书,明成祖允许编纂者们调用皇家图书馆文渊阁中的全部藏书,还派人到各地搜采图书,为编纂图书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历时六年,在明朝永乐六年,即公元1408年,书终于编好了,明成祖朱棣非常满意,特将其命名为《永乐大典》。《永乐大典》全书共22937卷,分装成11095册,光是目录就长达60卷,总字数约3亿7千万字。
在此之前,中国的大型图书集有很多,如唐代的《艺文类聚》有100卷,北宋的《太平御览》1000卷,而《永乐大典》有两万两千多卷,它的规模之大、无与伦比。
《永乐大典》汇集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典籍,除了著名的经史子集,还有哲学、文学、历史、地理、宗教、医卜等各类著作,包罗万象,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它比著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成书年代早了300多年。
《永乐大典》的编排方式非常科学,有点类似于今天字典的拼音检字法,只是当时依据的是明朝的《洪武正韵》。其体例是“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也就是说,每个韵目下有很多单字,每个单字下分列与之相关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及诗文词曲等各方面的内容。
我们节目前面提到的从山东农民家发现的那册《永乐大典》正好排到了“门”字,在书的前面,用不同的字体演绎一个“门”字,端庄的楷书、狂放的草书、秀美的隶书,尽显汉字的魅力。这册书引用古书66种,插图46幅,它记载了中国古代不同等级的门,如白虎门、玄武门等,以及门的结构、类别、式样和奇闻逸事,丰富多彩。
明成祖朱棣下令编纂《永乐大典》最初是为了拉拢人心,巩固政权,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一部气势恢宏的文化巨著。那么,《永乐大典》编好后,接下来的命运如何呢?
《永乐大典》于永乐六年编修完成,被收藏于南京的文渊阁。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也将《永乐大典》带到了京城,收藏在皇宫内的文渊阁。
《永乐大典》成书以后一直只供皇帝一人翻阅,其他人在没有皇帝的授权前,是无权翻阅的。相传,明成祖朱棣对《永乐大典》看的并不多,但是在明朝,却有另一位皇帝对《永乐大典》情有独钟,视若珍宝,这就是被人称为昏庸皇帝的明世宗朱厚熜,也就是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是一个性格偏执的人,荒诞自大昏庸,然而他却视《永乐大典》为至宝,甚至在他的书几上经常摆放几册《永乐大典》。昏庸的嘉靖皇帝怎么会如此钟爱《永乐大典》呢?
原来,嘉靖皇帝经常翻看的几册《永乐大典》都与道教有关,他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秘方,苦读《永乐大典》,企图练就仙丹,长生不老。
然而,明朝嘉靖三十六年,即公元1557年的一天深夜,北京皇宫内的一座宫殿突然燃起大火,火势猛烈,宫内一片大乱,而嘉靖皇帝惦记的却是《永乐大典》可别给烧了,因为珍藏《永乐大典》的文渊阁就火场附近。
这一夜嘉靖皇帝连下了四道圣旨,不惜一切代价救出《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最终完好无损地被救出。嘉靖皇帝也长出了一口气,同时他决定:重新抄录一部《永乐大典》,以防不测。
《永乐大典》重新抄录的工作在火灾后不久就着手进行了。历时六年,公元1567(3?)年4月,副本抄录完毕。重录的《永乐大典》的格式、装帧与原本一般无二。
《永乐大典》内容包括诗文、戏曲、僧、道、医药、工艺等方方面面,其中,《永乐大典》还收录了许多后世已经残缺或佚失的珍贵书籍,如《薛仁贵征辽事略》、宋本《水经注》等,其所征引的材料,都是完整地抄录原文,因而许多宝贵的文献能保存其原貌,人们称《永乐大典》为“辑佚明初以前珍本秘籍的宝库”。
《 永乐大典》不仅篇幅巨大,收集广泛,而且缮写工整,书中的文字全部用毛笔以楷书写成,每半页八行,大字占一行,小字抄成双行,每行28个字;《永乐大典》中还有许多精致的插图,山川地形都以白描手法绘制图形,形态逼真,书为硬裱书面,由粗黄布包着,典雅庄重,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有史以来世界上罕见的珍品。
就这样,《永乐大典》有了一正一副两个版本,正本珍藏在文渊阁,副本珍藏在皇史宬内。明末文渊阁焚于战火,《永乐大典》正本从此下落不明,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大谜案,而副本《永乐大典》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所遭受的磨难,则令人痛惜不已。
清朝乾隆年间,为编修《四库全书》,朝廷要用《永乐大典》作参考,而此时,人们惊讶地发现,《永乐大典》竟然缺失了2400多卷,共计1000多册。
原来,那个时候,翰林学士可以借阅《永乐大典》,回家阅读,许多人借后没有归还;而且,由于当时管理不严,许多太监也纷纷将《永乐大典》偷盗出宫去卖钱。
而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入京,给《永乐大典》带来最大的劫难,洗劫了藏于清翰林院的《永乐大典》,有相当部分被劫运到了英国,后藏于大英图书馆。到了清朝光绪二十年,即公元1894年,一万多册的《永乐大典》已仅存八百余册。
1900年,八国联军侵犯北京,烧杀抢掠,〈永乐大典〉再次遭遇劫难。当时,慈禧仓皇西逃,义和团与侵略军展开殊死搏斗,位于北京东郊民巷珍藏《永乐大典》的翰林院也成了战场,玉石俱焚,藏书四散。在激烈的巷战中,八国联军用质地厚实的《永乐大典》代替砖块,修筑防御工事,在炮火纷飞中,《永乐大典》损毁严重。
由于寡不敌众,八国联军最终占领北京城,他们对《永乐大典》肆意抢掠,作为战利品;由于《永乐大典》质地坚硬,侵略者甚至用它来垫马槽,或作为“上马石”。经过这次掠夺,《永乐大典》在战火中或被焚、或被毁,几乎损失殆尽,余下的多被劫掠他乡,沦落民间,或运往英、美、法、日等国。
经历了八国联军的洗劫,清政府收拾残局时,清理出残存的〈永乐大典〉仅剩下60多册。《永乐大典》遭遇巨大浩劫,不仅是对人类文化的蹂躏,更是对中国文化的野蛮摧残。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不懈努力,从海外、民间相继收回一些《永乐大典》。据统计,流失到海外的《永乐大典》现在散藏在日本、美国、英国、德国、韩国、越南的机构或个人手中,再加上国内收藏的《永乐大典》共约四百余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永乐大典》221册,其中有60册寄存于台湾图书馆。
《永乐大典》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共计11095册,费时6年才抄写完成。然而,历史的磨难,尤其是外国列强的豪夺与损坏,如今幸存下来的只有几百册了,这怎能不令人扼腕痛惜呢?
近代以来,《永乐大典》和中华民族一样屡受磨难,至今仍然留下许多的未解之谜,比如《永乐大典》的正本到底哪去了?在民间或海外是否还藏有散失的《永乐大典》等等,这些都等待着人们去不断的探寻。
1404年(永乐二年):首次成书,当时叫《文献大成》
1405年(永乐三年):重修
1410年(永乐六年):正式成书
嘉靖年间:收藏在南京文渊阁的《永乐大典》原稿毁於火灾
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明世宗令人抄写一本副本,耗时六年。
明末清初:正本下落不明,疑毁於此时的战火
雍正年间:副本收藏在翰林院
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发现《永乐大典》有千余册不知所踪
1875年(光绪元年):仅存五千余册
1894年(光绪二十年):仅存八百余册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翰林院遭纵火,《永乐大典》所余无几,到1959年为止,收集到《永乐大典》原本两百一十五册,加上复制副本等,共得七百三十卷,今天国内所幸存者有1960年中华书局影印的《永乐大典》730卷,加上后来从世界各地征集的65卷,共计795卷。
《永乐大典》全书按《洪武正韵》的韵目编排,每韵下列单字,每字下列各项文史记载,保存了宋元以前大量的珍贵文献资料。
现状
《大典》残本星散于世界各地公私藏家之手,目前散落在10多个国家的30多个单位,大约400册。单位有: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台湾中央图书馆、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日本国会图书馆、日本东洋文库、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日本三理图书馆、日本静培堂文库、日本斯道文训、日本大阪府立图书馆、日本武田长兵卫、日本石黑传六、日本小川广己、英国图书馆、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英国伦敦大学东方语言学校、英国剑桥大学、英国马登、德国汉堡大学图书馆、德国科隆大学图书馆、德国柏林人种博物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美国康奈大学、美国波士顿图书馆、越南河内法国远东学院、韩国旧京李王职文库等。中国国家图书馆拥有221册(包括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60册),居世界各处收藏之首。
禅定时刻:
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上,能够干干净净度过自己一生的人,是值得钦佩的。
小时候,我很喜欢同桌的阿丽,我偷偷把我最喜欢的弹珠送给她,我觉得只有她才能配得上我那些珍贵的珠子。后来,她嫁给了给她买玫瑰花买钻戒的那个人。我知道在大人的世界里,谁送你这玩意,砍死他的心都有。
这就是人的层次不同,境遇就不同,眼界就不同,认知就不同,也也是我常说的:我道非你道。
乞丐说要是我当了皇帝,天天煎饼果子吃到饱;农民说我要是当了皇帝,就用金扁担挑麦子。
很多东西,没有实际经历过,一切都是空想出来的。事业、职场、投资、人际关系等等等等,各个方面,俱是如此。
晚唐时期有一个官员,每天在家里宰300只鸡,但是只取鸡舌头,而剩下的鸡肉在后院堆积如山也不愿意分给别人。这就是曾写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人李绅。当然这是个野史杂谈。
但现今的世道,各种所谓的专家学者,为了明的暗的利益,无下限的为资本家站台,为没接触过的产品代言,普通大众被当做韭菜割了一茬接一茬。
网络是个公开之地,一切没有什么成本,文人在此大行其道,晚上喝酒喝的酩酊大醉,早上不起睡到日上三竿头,美名其曰:寻找灵感。这种人的话,值不值得信,你自己要仔细想清楚。
所以不要去听信文人胡诌,不要无脑听信所谓的专家胡言乱语,你应该问问他,他自己到底做过些什么?做成过些什么?
真真假假
有两种情况需要注意:
1、乾坤大挪移总共有第七层,但除了张无忌之外没有人练成。原因是这套功法是练到第六层的人写的。根据当事人的推测,第七层应该就是这样。
张无忌练的时候,因为时间紧迫,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其实这些地方本来就是错的,张无忌是因祸得福,后来反而练成了第七层。
再后来无忌退隐江湖,但并没有去修正乾坤大挪移心法,后世之人读到的,仍旧是这错误的功法。
世间的书,世间的道理,有多少是这第六层的人写的第七层的功法,多少人掉入这现有的权威陷阱,误人误事。
2、为什么古籍大多写的晦涩难懂
首先传播成本是一方面,纸贵很容易理解,字越少,越容易流传。
字越少,要求内容越精简,高度概括的内容会造成解读方式多样化,适用性越广泛。
《孙子兵法》在军事、商业、社交各方面都能用到,《易经》的解读方式千奇百怪,光是流派就不知道有多少种,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正确,这就是混沌。
射雕英雄传里梅超风偷走九阴真经的下卷,但缺少心法,对秘籍的理解也出了偏差,摧敌首脑是攻击要害,却被他理解为攻击头部。
如果一开始无法练习也就罢了,问题是梅超风按自己对秘籍理解练功,功力却不断提高,抓功无敌,能一抓捅破人的脑壳。梅超风练功的最终结果是什么?走火入魔。
所以,免费的东西往往也是最昂贵的,因为有可能你要花费巨大的精力财力去甄别,去验证,俗称要看你的悟性。
文字的传播效率
人和人之间语言互通,只是我说的话你能听懂,我写的字你能看懂,但复杂的思想并不互通,作者想的→作者写的→你看到的→你理解的,这中间间隔十万八千里,所以就有了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文字只是个工具,只要是工具,讲思想转换成文字本身就存在损耗。在《金刚经》里,经常有这样的话:佛说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如: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这句话的含义应该是:佛所能用语言来表述的般若波罗蜜,还不是真正的般若波罗蜜,真正的般若波罗蜜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如来的境界,你没亲自证到,别人怎么说它都不是它。但是不形容一下,大家又无法了解,怎么办?只好用口来说,使你们知道还有这种境界存在,就像是打比方。
如果成套且品相不错,在1000到1500之间。因为扫叶山房的书印量比较大,存世量比较多。《五方元音》的版本也比较多,可以去孔夫子旧书网查询,或者去孔夫子旧书网拍卖联盟查询拍卖公司的成交纪录。
本文2023-08-04 01:02:5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