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的发展历史
高研院以“中国思想传统与文化变迁”哲学社会科学985国家创新基地为基础,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为主干,以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与古籍研究所为依托,是直属学校的实体性人文研究机构。
高研院实行院务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设有学术委员会,负责人才招聘与学术成果评审。下设6个研究中心,并拥有20个流动科研编制,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引进海内外各学术层次的杰出人才;接受不同类型的访问教授、兼职教授和访问学者驻院研究;独立招收研究生和博士后。
高研院以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专题研讨班、学术沙龙等形式,举行多样的学术活动,并与海内外高校的重要学术研究机构进行多层面的学术合作与交流;设有思勉人文讲座,邀请海内外著名学者莅临演讲;下辖思勉人文图书馆,收藏专题性图书、报刊资料20余万册;开设思勉人文网,内有中国古籍、中国现代思想、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文字数字化、江南学、海外中国学等多个大型数据库,供海内外读者公开查阅、使用。
高研院的目标是:经过若干年的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人文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
程俊英(1901~1993)
程俊英,福建福州人。在北京求学期间参加五四运动,后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毕业。民国33年(1944年)任上海大夏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主任。1949年任上海市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委员。1951年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8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先后任民盟上海市委委员、顾问等职。1961年任华东师大中文系副主任。"文化大革命"中备受折磨,被迫退休。
1978年后,程俊英任华东师大古籍研究所教授,不顾年老体弱,认真编写、注释《论语》、《诗经》等著作,在古籍研究工作上作出显著成绩。在科研、教学实践中,她积极指导青年教师,曾指导两届研究生。1979年任上海市政协委员;1982年被评为华东师大先进工作者。83岁高龄时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1985年6月28日参加中国***。1986年11月退休后被本校返聘,继续工作。
所著有《中国大教育家》、《诗经漫话》、《诗经译注》、《诗经注析》、《论语集释》以及单篇论文近百篇。
罗四鸰:程俊英:“公子”风范今犹存
她,是中国第一批女大学生,与庐隐、王世瑛、陈定秀并称五四“四公子”,受到李大钊、黄侃、胡小石等学者的赏识,多次被郑振铎喻为“一朵水仙花”;
她,是中国第一代女教授,从事教育事业和学术研究70余年,在古典文学、文献学以及文学创作等领域取得杰出的成就,学问与品格的馨香浸润熏陶了一代代弟子。
她,便是中国著名的《诗经》研究专家——程俊英先生。
在她离开人世12年后,她的精神和风范依旧感动着每一个熟知她的人。近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程俊英生平学术研讨会暨《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出版座谈会”在沪举行,徐中玉、钱谷融、郭豫适、齐森华、张素音、朱杰人、严佐之、严文儒等数十位程俊英先生的亲人、生前好友、弟子以及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一起缅怀了程俊英先生的生平往事,以及学术特色与贡献。
“四公子”中的“一朵水仙花”
1917年夏,年仅17岁的程俊英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从福建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国文专修科(后改名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1922年夏毕业,成为中国第一批女大学生。这5年,也成为她一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期间,程俊英受到当时著名学者李大钊、胡适、刘师培、周作人、黄侃、陈中凡、胡小石等的教诲,深受新思潮影响,积极跻身五四运动,接受新思想、新文学的洗礼。在李大钊执导的话剧《孔雀东南飞》中,程俊英饰刘兰芝,她“觉得自己就是无数被封建礼教害死的妇女冤魂”。同时,在学术上,程俊英得到严格的训练,在古典文学尤其先秦文学、古典诗词写作等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受到李大钊、黄侃、胡小石等学者的赏识。
在这里,她还遇上与她并称为“四公子”的同学庐隐、王世瑛、陈定秀。她们兴趣相同,学术相讨,生活相共,着统一装束,参加各种组织,编辑刊物,在五四运动中为妇女解放独立自由勇敢地走上街头,游行集会,开中国女子干政游行之先例。当年她们的同学、作家苏梅(雪林)曾有“子昂翩翩号才子,目光点漆容颜美,圆如明珠走玉盘,清似芙蓉出秋水(陈定秀)。亚洲侠少气更雄,巨刃直欲摹苍穹。夜雨春雷茁新笋,霜天秋淮搏长风(庐隐)。横渠肃静伊川少(程俊英),晦庵从容阳明俏(王世瑛),闽水湘烟聚一堂,怪底文章尽清妙。”等诗句来形容“四公子”中定秀之美、庐隐之雄、世瑛之俏、俊英之少。1923年,庐隐以“四公子”生活为题材,创作小说《海滨故人》,小说中露莎、云青、玲玉、宗莹分别指庐隐自己、王世瑛、陈定秀和程俊英先生。这段日子,是程俊英“一生中最开心又难过,很值得留恋的日子”。68年后,1990年的夏天,年逾90的程俊英回想庐隐、王世瑛、陈定秀的遇人不善和英年早逝,不胜感慨,一人在华东师大一村寓所内创作《海滨故人》的续篇《落英缤纷》,历时6个月。如今,“四公子”的故事虽已成过去,而她们为妇女解放、自由、独立而追求的精神却一直流传,直到永远。
年轻时代的程俊英清新脱俗,积极争取自由与独立。1919年便与程俊英相识,后与她情同手足的文学家郑振铎先生,曾多次由衷地将其赞喻为“一朵水仙花”。
丽娃河畔的“严父慈母”
上个世纪80年代,在华东师大校园丽娃河畔,曾经有一道著名的风景:腿脚不便的程俊英先生坐在自行车后面,由学生推着,从寓所到华东师大古籍所或文史楼给学生上课。
时隔多年,这道风景还深深印刻在当年程俊英的弟子们的脑海中。然而,留在她的弟子们脑海中的又岂止这个?从上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程俊英从教70余年,真正实现了她的誓言:把一生献给教育事业。对于学生,她要求有如严父,关怀胜过慈母。作为中国第一代女教授,程俊英博学多能,计其一生,曾开过十门以上的课程。每门课程,她都精心准备,材料巨细无遗,讲授深入浅出。她所指导的学生,后来有许多成为一流学者。在生活上,她对学生和青年教师更是关怀备至。尽管自己经济并不宽裕,还不断对家境贫寒者给予资助。在华东师大工作期间,她还曾与人一起发起行动:凡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所得的稿费全部用来接济经济困难的教师。
程俊英的弟子朱杰人回忆道,80年代中期,我的妻子患了癌症住院,生活一下陷入困境。恰恰这时候我的自行车失窃了,这对当时的我是个不小的打击,因为我每天往来于家、医院、学校之间,就是靠这辆自行车,而当时我根本没有钱再买一辆。一天,我的师兄蒋见元找到我,塞给我一个信封,说:“这是程先生给你的一百元钱,让你去买一辆车。她怕自己给,你不肯接受,特意要我转交。”我不知说什么好,只能强忍住眼泪……
在学术研究上,程俊英更是硕果累累。她长于古典文学研究,尤精于先秦文学,对《诗经》更是有独到的见解。四人帮粉碎后,她挥戈返日,先后完成《诗经译注》、《诗经漫话》、《诗经选译》等书数百万言,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推崇。此外,她还主编了《诗经赏析集》、《中国文学大辞典》先秦两汉部分,整理校点了《论语正义》、《诗毛氏传疏》等清儒经学注疏名著。
1993年2月20日,程俊英与世长辞,终年93岁。在她的灵堂上,她的门人所撰的一副挽联可用来表达人们对她的无限敬仰:年九旬不辍弦歌,人钦才学识德无双,咸望期颐,底抛立雪诸生,一旦长天沉宝婺;诗三百研成著述,家益齐鲁韩毛而五,群推祭酒,纵熄为霞晚照,千秋钜业耀名山。
古委会直接联系的教学科研单位共26家。由古委会每年提供固定的研究(教学)经费、图书资料费和设备更新费,并可向古委会直接申请科研项目立项和项目经费。(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其中有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二个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浙江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兰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等十九个研究所,南开大学地方文献研究室等一个研究室,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上海师范大学文化典籍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文献学系、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等四个古典文献本科专业。
4、此外,各省市自治区高校及有关大学还有古委会间接联系的研究机构62家。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安平秋、副主任杨忠,学科带头人安平秋,专职人员,研究方向有楚辞、史记、宋诗、古文献学、古文字、传统文化、国外汉学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张希清、副主任李孝聪,学科带头人张希清,专职人员,研究方向有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暨敦煌吐鲁番文献、宋辽金史、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
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
所长章培恒、副所长陈广宏,学科带头人章培恒、吴金华、谈倍芳、陈广宏、郑利华、陈正宏,现有专职人员17人,研究方向有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和汉语言文字学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
所长张涌泉、副所长王云路,学科带头人张涌泉、王云路、崔富章、龚延明,现有专职人员16人,研究方向为敦煌学、中古语言文献、中国文化史、宋学、先秦文献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舒大刚、副所长尹波,学科带头人舒大刚、郭齐、杨世文,现有专职人员20人,研究方向为宋代文献与文化、儒学历史与文献研究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所长张鹤泉,学科带头人张鹤泉、吕文郁、吴振武、丛文俊、张固也,现有专职人员24人,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献与历史、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古代书法文献、先秦与唐宋历史文献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戴建国、副所长张剑光、徐时仪,学科带头人戴建国、徐时仪、虞云国、俞钢,现有专职人员22人,研究方向为宋代文献整理与研究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所长程章灿,学科带头人程章灿、徐有富、曹虹,现有专职人员9人,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文献、目录学与中国学术史、宗教石刻文献与文学、海外汉学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韩格平,学科带头人韩格平、周少川、李修生、罗超,现有专职人员11人,研究方向有元代文献整理与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所长严佐之,学科带头人严佐之、刘永翔,现有专职人员17人,研究方向为朱子学暨儒学文献研究、中近世社会文化历史文献研究
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所长赵伯雄、副所长邓安生,学科带头人赵伯雄、邓安生,现有专职人员13人,研究方向为经学文献、清代文集
南开大学地方文献研究室
主任来新夏,研究方向为方志学、目录学
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李德山,学科带头人李德山、曹书杰,现有专职人员11人,研究方向为先秦传世文献、魏晋文献、东北文献和佛道文献
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骆瑞鹤、副所长万献初,学科带头人宗福邦、骆瑞鹤、罗积勇、万献初,现有专职人员11人,研究方向为音韵、训诂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所
所长刘韶军,副所长李晓明,学科带头人刘韶军、周国林、王玉德、刘固盛,现有专职人员12人,研究方向为古籍整理研究、历史文献学研究
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所长张玉春、副所长程国赋,学科带头人张玉春、汤开建、张其凡、程国赋,现有专职人员14人,研究方向为古文献综合研究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所长喻遂生、副所长毛远明,学科带头人喻遂生、张显成、毛远明、蒋宗福,现有专职人员15人,研究方向为出土文献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贾二强,学科带头人贾二强、王晖、周晓薇、袁林,现有专职人员10人,研究方向为古籍整理研究、石刻文献、先秦文献、唐宋文献、古小说、古文献数字化等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
所长黄仕忠,学科带头人黄仕忠、陈永正、杨权、许云和,现有专职人员11人,研究方向为戏曲史研究、岭南文献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赵逵夫、副所长郝润华,学科带头人赵逵夫、伏俊琏、郝润华、王晶波,现有专职人员10人,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文献、敦煌文学文献、西北地方文献
兰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吴景山,研究方向为西北文史资料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专业主任董洪利
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专业主任方一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专业
专业主任赵生群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古典文献专业
专业主任戴建国
最好的自然是古委会直接联系的22家,但有的学校不在所里招生。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
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浙江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地方文献研究室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兰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第一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获将者名单
博士生:壹等奖(空缺)
贰等奖:刘钊(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叁等奖:乔治忠(南开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硕士生:壹等奖:(空缺)
贰等奖:王承略(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三等奖:李德山(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卢新宁(北京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顾宏义(华东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
孙智昌(北京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
王七一(陕西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
本科生:壹等奖:刘宁(北京大学)
贰等奖:张爽(杭州大学) 顾永新(北京大学)庞剑峰
(南京师范大学)
叁等奖;徐进(北京大学) 徐萍(南京师范大学)
丁斌(南京师范大学)柳明晔(杭州大学)
博士生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 刘钊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1959年生,现吉林大学博导
三等奖 乔治忠南开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949年生,现南开大学博导 第二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获奖名单
博士生
一等奖 王云路(杭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二等奖 廖名春(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三等奖 邵毅平(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硕士生
一等奖 空缺
二等奖 胡长青(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陈晓兰(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
三等奖 杨海峥(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
张小乐(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陈 晓(杭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本科生
一等奖 空缺
二等奖 伍皓(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
胡必强(南京师大古典文献专业)
许铭(上海师大古典文献专业)
三等奖 徐昕(南京师大古典文献专业)
戴萤(南京师大古典文献专业)
戴海峰(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
李海燕(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
竺嘉政(上海师大古典文献专业)
博士生
一等奖 王云路 杭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959年生,现浙江大学博导
二等奖 廖名春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1956年生,现清华大学博导
三等奖 邵毅平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957年生,现复旦大学博导 第五届古文献学奖学金评审会及获奖情况
第五届中国古文献学奖金学评审会于1998年5月14至16日在北京举行,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小组成员黄天骥(召集人)、孙钦善、严佐之、李修生、赵伯雄、费振刚、袁世硕、黄永年、龚延明出席会议,裘锡圭(召集人)、范能船、葛兆光、曾枣庄因事请假。会议经过严格评议,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了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获奖学生名单。
博士生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 宫云维杭州大学
李无未 吉林大学
李敏辞北京大学
三等奖 白于蓝 吉林大学
徐光星 杭州大学
张玉春北京大学
硕士生 一等奖 (空缺)
二等奖 祝建平 上海师范大学
杨新勋 北京师范大学
沈林 西南师范大学
三等奖 李成甲 陕西师范大学
王鸿雁 南开大学
黄安靖 华东师范大学
魏鸿 北京师范大学
王小红 四川联合大学
本科生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 李二民 北京大学
乐怡 上海师范大学
金素芳 杭州大学
黎广基 南京师范大学
三等奖 薄 茹 北京大学
刘 汾 上海师范大学
孟滢滢 上海师范大学
马月华 北京大学
黄 芳 杭州大学
杨 波 南京师范大学
叶纪勇 杭州大学
博士生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 宫云维 杭州大学,1964年生,现浙江工业大学博导
李无未吉林大学,1960年生,现吉林大学博导
李敏辞北京大学,1957年生,现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三等奖 白于蓝 吉林大学,1970年生,现华东师范大学博导
徐光星 杭州大学,1967年生,现浙江中医学院博导
张玉春 北京大学,1952年生,现暨南大学博导 第六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评奖会议举行
第六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评奖会议于2000年5月24日至25日在杭州举行,经与会专家组成员公正、认真的评审,共评选出博士生6名,硕士生9名,本科生13名,共28名获奖同学。具体名单如下:
第六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获奖名单
博士生:
一等奖 陈剑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二等奖 王承略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李润强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三等奖 冯胜君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王德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陈业新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
硕士生:
一等奖 谷 建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二等奖 甘 露 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李二民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胡新华 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三等奖 李伟平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陈美慧 南开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潘艺蓉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文化典籍系
杨 阳 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罗 绛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本科生:
一等奖 黎广基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献学系
二等奖 夏凌霞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献学系
刘 勇 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王 剑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文化典籍系
三等奖 笪珪如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献学系
吴冰妮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周美勤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王杏林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孟滢滢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文化典籍系
孙 励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文化典籍系
丁晓珉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献学系
丁 元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薄 茹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博士生:
一等奖 陈 剑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72年生,现复旦大学硕导
二等奖 王承略 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966年生,现山东大学博导
李润强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1969年生,现西北师范大学教授
三等奖 冯胜君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1970年生,现吉林大学博导
王德华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1965年生,现浙江大学教授
陈业新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1967年生,现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第七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评选结果揭晓
“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是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1990年开始设立的全国性古文献学奖学金,奖励对象为古委会系统25家教学科研单位二年级以上的优秀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奖学金每两年评选一次,第七届评选活动2002年4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大学举行。评奖委员会议由裘锡圭、黄天骥教授主持,参加会议的评奖委员有方一新、朱易安、黄永年、董洪利、裘锡圭教授,古委会主任安平秋教授、古委会秘书长杨忠教授、副秘书长曹亦冰研究员出席了会议。此届评选活动,共有十九家教学科研单位推荐了20名博士生,44名博士生,40名本科生。经过评奖委员会正认真的评议,最后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28名获奖同学,名单如下:
博士生
一等奖:董珊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二等奖:(空缺)
三等奖:李畅然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张治三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何华珍 浙江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王文晖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杜海军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硕士生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张福海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李峻岫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朱大星 浙江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三等奖:周焕卿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李勤合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
王仕举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马 燕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叶 菲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本科生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汤鸣鸿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
刘小琴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陈舟楫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杨英姿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三等奖:孙婷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
程大炜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
辛晓娟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程佳羽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曾 波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赵 庸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冯凌蓉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陆醒薇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王雅婷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笪珪如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
博士生
一等奖 董珊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现北京大学副教授
二等奖 (空缺)
三等奖 李畅然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74年生,现北京大学助理研究员
张治三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何华珍 浙江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963年生,现浙江财经大学教授
王文晖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969年生,现复旦大学硕导
杜海军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1957年生,现广西师范大学教授 浙江大学
2000级 李玲玲 第八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三等奖
2004年4月 2001级 刘旭锦 第八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二等奖
2004年4月2001级 焦磊 第八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三等奖
博士生
二等奖 王华宝南京师范大学,1965年生,现凤凰出版社编审。
许全胜 华东师范大学,现上海图书馆工作。
三等奖 陈文源暨南大学,1964年生,现暨南大学硕导。 第九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获奖名单(2006年,部分)
浙江大学:
2003级 邱进春 第九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博士生二等奖
2002级 周玉瑶 第九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二等奖
2006年4月2002级 盛林忠 第九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三等奖
2006年4月2003级 来敏毓 第九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二等奖
2006年4月2003级 李月嬿 第九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三等奖
北京师范大学:
博士生 三等奖 史丽君
硕士生 二等奖 李吉光
博士生
二等奖:于淑健 南京师范大学,1965年生,现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博士后。
三等奖 程水龙 华东师范大学,1968年生,现中国计量学院副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王雪玲获得博士生三等奖,硕士研究生李志杰获得硕士生三等奖。 王雪玲陕西师范大学,1965年生,现陕西师范大学硕导
南京大学:丁延峰,1963年10月生,男,山东聊城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二等奖 第十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获奖名单
南京师范大学:周录祥 博士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复旦大学:叶晔 博士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华中师范大学:肖海燕 博士三等奖
陕西师范大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樊波获硕士奖学金一等奖;
2006级博士研究生陈玺获博士生二等奖
北京师范大学:2006级硕士研究生刘炳瑞硕士组二等奖
上海师范大学:2004级方姗本科生中唯一的最高奖一等奖
虞俊洁、王燕红、季文婷、季怡菁获得本科生三等奖
刘丽获得硕士生三等奖 第十一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获奖名单
北京大学:博士生陈文龙、硕士生聂溦萌获奖
北京师范大学: 博士生: 三等奖:袁敏 硕士生: 二等奖:王振华 三等奖:施贤明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所刘万华(导师曹旭)获博士生三等奖,李丽静(导师徐时仪)获硕士生二等奖,朱韵洁、顾毓敏获本科生二等奖,骆芸婷、黄丹艺、赵珏、邵琪恩获本科生三等奖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一项(苏芃),硕士生一项以及本科生五项。本科生获奖名单中,张沛林和张学谦同学获本科生二等奖,高中正、臧永杰、宋雨婷同学获三等奖。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涂耀威二等奖、硕士生陈冬冬二等奖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生杨清虎二等奖
山东大学:硕士生宁莉莉三等奖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生王燕飞三等奖 博士生
一等奖
张文 北京大学
二等奖
鄢国盛 南开大学
汤志波 复旦大学
王华权 上海师范大学
李春桃 吉林大学
秦桦林 浙江大学
三等奖
马昕 北京大学
仇利萍 四川大学
施贤明 北京师范大学
赵庶洋 南京大学
和继全 西南大学
陈锦春 山东大学
杨勇军 华东师范大学
陈冬冬 华中师范大学
郭万青 南京师范大学
王宣标 中山大学
硕士生
一等奖
潘牧天 上海师范大学
二等奖
潘妍艳 北京大学
于洪涛 吉林大学
罗志 陕西师范大学
赵永磊 南开大学
李振聚 山东大学
潘超 浙江大学
张崇依 南京师范大学
三等奖
罗琴 北京师范大学
周敏 南京大学
赵成杰 东北师范大学
汪舒旋 四川大学
赵庆淼 南开大学
蔡燕梅 复旦大学
郭洪义 西南大学
瞿林江 南京师范大学
尉侯凯 华中师范大学 博士生
一等奖
郭桂坤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吴 柱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
二等奖
都轶伦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王传龙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古典文献专业
李开升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白军鹏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孙晓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
黄沚清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
三等奖
杜春雷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
李轶伦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何 灿 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贾灿灿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张 卉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李广宽 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王燕飞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马克冬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赵铁锌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
硕士生
一等奖
侯印国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虞思徵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二等奖
韦胤宗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关鹏飞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
林振岳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王晓娟 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马 琛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沈 畅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三等奖
张 婷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
赵 凯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杨大卫 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刘 洋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郭超颖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
张晓永 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丁雅诵 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谢 坤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周丹杰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
本科生
一等奖
王诗雨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董方奇 上海师范大学文化典籍系
二等奖
庞若愚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王 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
侯 婕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
向晓露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典文献专业
胡晨光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典文献专业
张峥毅 上海师范大学文化典籍系
刘 佳 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三等奖
高虹飞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李凌云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翟迈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
张佳梅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
王雨非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学系
王思桐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典文献专业
高 星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典文献专业
石冰洁 上海师范大学文化典籍系
任建行 上海师范大学文化典籍系
胡晶晶 上海师范大学文化典籍系
戚圆圆 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林青荻 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一、因为每一年的具体情况都有变动,即使基本型的东西不变还是要以官网公布的相关的报考信息为准,当然备考要积极,态度要端正,方法要对头,这样才可以提高通过率,毕竟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二、具体古代文学的考研要注意的思想列举如下:
1、关于考察什么的问题解析:
(1)专业基础课程有现代汉语通论、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精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精读、西方文学作品精读、中国文学史、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进程、美学、外国文学史、文学概论、西方艺术哲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化通论等。
(2)专业选修课有汉语文字学、文学语言学、训诂学、音韵学、唐诗研究、唐宋词研究、明清小说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专题研究、鲁迅研究、比较文学、西方现代文学流派、文艺心理学、文学人类学批评、接受美学、文艺民俗学等。
2、参考书目如下:
(1)汉语基础:《现代汉语》(重订本)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商务印书馆;《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等,北京大学出版社;《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高等学校本科教材)胡明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训诂学简论》张永言,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2)文学基础:《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钱谷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史》章培恒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学与传媒综合:《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乔纳森卡勒著,辽宁教育出版社;《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拉曼塞尔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尼克史蒂文森著,商务印书馆;《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和政治》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商务印书馆。
3、时间安排:
每天至少保持5小时看专业课的时间,主要仔细阅读各科教案(结合各科作品选笔记,查漏补缺),看教案比较省时和高效的是,教案相对参考书简洁许多,写教案的老师就是未来给你出题的老师,针对性强,教案中不讲的内容,考试不会考,教案就是老师对这门课最真实的理解。
4、
本文2023-08-04 02:02:0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