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女词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女词人,第1张

  班昭:汉 班固,班超之妹。

代表作:续写汉书。

班昭,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大约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一个“家有藏书,内足于财”的显贵人家,她十四岁时嫁给曹世叔为妻,早年守寡,活了七十多岁。其父班彪,很有学问;长兄班固,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次兄班超,乃立功西域的一代名将。班昭自幼天资聪敏,勤奋好学,在父兄的教导和影响下,熟读儒家经典和各种典籍,使班昭成为一个博学广识的学者,为日后续写《汉书》打下坚实基础。她对祖国文化事业的突出贡献,是整理并续成重要的史学巨著《汉书》。

汉武帝太初年间,司马迁写成了宏篇巨著的《史记》。司马迁去世以后,虽有人补写,班彪认为“多鄙俗,不足以踵其书”。他便收集史料,撰写《后传》60余篇,意在续补汉武帝以后所缺的部分,但未及完成就因病辞世。班固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着手编写“包举一代”、囊括西汉历史的史书《汉书》。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班固完成了《汉书》的主要部分。不料,公元92年,班固因受统治阶级内部政争的牵连,入狱而死。这样,班氏父子花费几十年心血编纂的《汉书》,尚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完,同时整个书稿面临着散佚的危险。所幸的是,汉和帝知道班昭是一位博古通今、学识过人的巾帼奇才,即召她和马续到皇家的东观藏书阁续修《汉书》。班昭为继父兄遗志,高兴地接受了任务。从此,她在藏书阁经年累月孜孜不倦地阅读了大量史籍,整理、核校父兄遗留下来的散乱篇章,并在原稿基础上补写了八表和《天文志》。至此,这部完整的《汉书》,历经40年的编撰工作,终于完成。虽先后经过四个人之手撰写,但读起来却“后先媲美,如出一手”,十分和谐。

除整理、续写《汉书》外,班昭在传播和普及《汉书》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汉书》问世以后,因《汉书》多用古字,比较难读,读了也多不通晓。班昭的学问十分精深,就在皇家图书馆的东观藏书阁讲解《汉书》,当时的大学者马融,为了请求班昭的指导,还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讲解呢!

班昭除了在史学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外,她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赋、颂、铭、谏、书、论等文章16篇,辑成《大家集》三卷,但可惜大都失传,现只留下《东征赋》和《女诫》7篇。

不仅如此,班昭近还具有优秀的品质和忠实的人生态度。突出地表现在她一生孜孜不倦,善于思考,她学习孔子的教育方法,启发受教育者谈出自己真实的思想,然后再根据其理想、志趣加以引导。她既志存高远,又面对现实,不强求不易得到的幸福和生活上的富有。她认为生命是有限的,不能因聪明而延长,也不能因愚昧而缩短。应该不惜身家性命报效国家。忠,会带来吉利,奸,会遭到祸殃。要恭敬、谨慎、勤恳、谦逊,要清心静气没有贪心,严以律己,光明正大。

班昭的德才深得汉和帝的器重,和帝多次召她进宫,让皇后和诸嫔妃拜她为师,向她学习儒家经典、天文、数学,从而使班昭声名大震。每当遇有外邦前来贡献异物时,皇帝便让她即席为赋作颂。因班昭丈夫姓曹,人们便尊她为“曹大家”(当时人们把学识高、品德好的妇女尊称为“大家”;“家”在此读姑)。后邓太后临朝当权,班昭曾以师傅之尊,参与政事,深受信任。班昭逝世后,皇太后亲自为这位多年的老师素服举哀,由使者监护丧事,死后也给予她应得的荣誉。

清代女作家赵傅在《后汉列女颂(并序)》中赞她“东观续史,赋颂并娴。”作为第一位女史学家和文学家,班昭名留青史,光照人间。虽然《女诫》提出了一套男尊女卑、夫为妻纲和三从四德的规范与理论,后成为封建社会妇女的行为准则,影响深远,客观上做了封建主义压迫妇女的“帮凶”,但才学出众的班昭,依然不愧是古代妇女智慧的代表,也是古代妇女的骄傲,班昭优秀的品质和忠实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唐琬:陆游表妹兼妻子。

代表作: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意缄心事,独语斜难。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唐琬是我国历史上常被人们提起的美丽多情的才女之一。她与大诗人陆游喜结良缘,夫妇之间伉俪相得,琴瑟甚和。这实为人间美事。遗憾的是身为婆婆的陆游母亲对这位有才华的儿媳总是看不顺眼,硬要逼着陆游把他相亲相爱的她给休了。陆游对母亲的干预采取了敷衍的态度;把唐琬置于别馆,时时暗暗相会。不幸的是,陆母发现了这个秘密,并采取了断然措施,终于把这对有情人拆散了。有情人未成终生的眷属,唐琬后来改嫁同郡宗人赵士程,但内心仍思念陆游不已。在一次春游之中,恰巧与陆游相遇于沈园。唐琬征得赵某同意后,派人给陆游送去了酒肴。陆游感念旧情,怅恨不已,写了著名的《钗头凤》词以致意。唐琬则以此词相答。

词的上片交织着十分复杂的感情内容。“世情薄,人情恶”两句,抒写了对于在封建礼教支配下的世故人情的愤恨之情。“世情”所以“薄”,“人情”所以“恶”,皆因“情”受到封建礼教的腐蚀。《礼记。内则》云:“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陆母就是根据这一条礼法,把一对好端端的恩爱夫妻拆散了。用“恶”、“薄”两字来抨击封建礼教的害人本质,极为准确有力,作者对于封建礼教的深恶痛绝之情,也借此两字得到了充分的宣泄。“雨送黄昏花易落”,采用象征的手法,暗喻自己备受摧残的悲惨处境。阴雨黄昏时的花,原是陆游词中爱用的意象。其《卜算子曾借以自况。唐琬把这一意象吸入己作,不仅有自悲自悼之意,而且还说明了她与陆游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晓风干,泪痕残”,写内心的痛苦,极为深切动人。被黄昏时分的雨水打湿的了花花草草,经晓风一吹,已经干了,而自己流淌了一夜的泪水,至天明时分,犹擦而未干,残痕仍在。这是多么的痛心啊!以雨水喻泪水,在古代诗词中不乏其例,但以晓风吹得干雨水来反衬手帕擦不干泪水,借以表达出内心的永无休止的悲痛,这无疑是唐琬的独创。“欲笺心事,独语斜阑”两句是说,她想把自己内心的别离相思之情用信笺写下来寄给对方,要不要这样做呢?她在倚栏沉思独语。“难、难、难!”均为独语之词。由此可见,她终于没有这样做。只因封建礼教的残酷不仁。这一叠声的“难”字,由千种愁恨,万种委屈合并而成,因此似简实繁,以少总多,既上承开篇两句而来,以表现出处此衰薄之世做人之难,做女人之更难;又开启下文,以表现出做一个被休以后再嫁的女人之尤其难。

过片“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这三句艺术概括力极强。“人成各”是就空间角度而言的。作者从陆游与自己两方面设想:自己在横遭离异之后固然感到孤独,而深深爱着自己的陆游不也感到形单影只吗?“今非昨”是就时间角度而言的。其间包含着多重不幸。从昨日的美满婚烟到今天的两地相思,从昨日的被迫离异到今天的被迫改嫁,这是多么不幸!但不幸的事儿还在继续:“病魂常似秋千索。”说“病魂”而不说“梦魂”,显然是经过考虑的。梦魂夜驰,积劳成疾,终于成了“病魂”。昨日方有梦魂,至今日却只剩“病魂”。这也是“今非昨”的不幸。更为不幸的是,改嫁以后,竟连悲哀和流泪的自由也丧失殆尽,只能在晚上暗自伤心。“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四句,具体倾诉出了这种苦境。“寒”字状角声之凄凉怨慕,“阑珊”状长夜之将尽。这是彻夜难眠的人方能感受得如此之真切。

大凡长夜失眠,愈近天明,心情愈感烦躁,而本词中的女主人公不仅无暇烦躁,反而还要咽下泪水,强颜欢笑。其心境之苦痛可想而知。结句以三个“瞒”字作结,再次与开头相呼应。既然可恶的封建礼教不允许纯洁高尚的爱情存在,那就把它珍藏在心底吧!因此愈瞒,愈能见出她对陆游的一往情深和矢志不渝的忠诚。

与陆游的原词比较而言,陆游把眼前景、见在事融为一体,又灌之以悔恨交加的心情,着力描绘出一幅凄怆酸楚的感情画面,故颇能以特有的声情见称于后世。而唐琬则不同,她的处境比陆游更悲惨。自古“愁思之声要妙”,而“穷苦之言易好也”(韩愈《荆潭唱和诗》)。她只要把自己所遭受的愁苦真切地写出来,就是一首好词。因此,本词纯属自怨自泣、独言独语的感情倾诉,主要以缠绵执着的感情和悲惨的遭遇感动古今。两词所采用的艺术手段虽然不同,但都切合各自的性格、遭遇和身分。可谓各造其极,俱臻至境。合而读之,颇有珠联璧合、相映生辉之妙。

最后附带指出,世传唐琬的这首词,在宋人的记载中只有“世情薄,人情恶”两句,并说当时已“惜不得其全阕”(详陈鹄《耆旧续闻》卷十)。本词最早见于明代卓人月所编《古今词统》卷十及清代沈辰垣奉敕编之《历代诗余》卷一一八所引夸娥斋主人说。由于时代略晚,故俞平伯怀疑这是后人依据残存的两句补写而成。但明人毕竟与宋相隔不远,故本文仍据明人所见,将此词介绍给读者。

蔡琰:即蔡文姬,东汉蔡邕之女。 作《胡笳十八拍》: 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双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X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赎回文姬,于是她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蔡文姬16岁时嫁给卫仲道,卫家当时是河东世族,卫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学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当时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娘家。后父亲死于狱中,文姬被匈奴掠去,这年她才二十三岁,被左贤王纳为王妃,居南匈奴12年,并育有二子,此间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及一些异族的语言。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把她赎了回来。这年她三十五岁,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田校尉董祀,就在这年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蔡文姬嫁给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纳了她,在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跳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宽宥了董祀。

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对蔡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蔡文姬和董祀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为妻。

文姬一生三嫁,命运坎坷,丁廙在《蔡伯喈女赋》描述了她的婚姻:

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

在华年之二八,披邓林之矅鲜。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语言;

参过庭之明训,才朗悟而通云。

当三春之嘉月,时将归于所天;

曳丹罗之轻裳,戴金翠之华钿。

羡荣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岂偕老之可期,庶尽欢于余年。

文姬博学多才,音乐天赋自小过人,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惊讶之余,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居然又被她指出。长大后她更是琴艺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汉后参考胡人声调,结合自已的悲惨经历,创作了哀怨惆怅,令人断肠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后,感伤乱离,作《悲愤诗》,是中国诗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当然也有人认为是伪作)。

相传,当蔡文姬为董祀求情时,曹操看到蔡文姬在严冬季节,蓬首跣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她在董祀未归来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于是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可见蔡文姬才情之高。

薛涛(770-832):字洪度。父薛郧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乱后居成都,薛涛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出生。

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涛的对句似乎预示了她一生的命运。十四岁时,薛郧逝世,薛涛与母亲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薛涛凭自已过人的美貌及精诗文、通音律的才情开始在欢乐场上侍酒赋诗、弹唱娱客,被称为“诗伎”。

唐德宗时,朝廷拜中书令韦皋为剑南节度使,统略西南,韦皋是一位能诗善文的儒雅官员,他听说薛涛诗才出众,而且还是官宦之后,就破格把乐伎身份的她召到帅府侍宴赋诗,薛涛遂成为成都著名营伎(供镇守各地的军事武官娱乐所用的乐伎)。一年后,韦皋惜薛涛之才,准备奏请朝廷让薛涛担任校书郎官职,后虽未付诸现实,但“女校书”之名已不胫而走,同时也被世人称为“扫眉才子”。后来,韦皋因镇边有功而受封为南康郡王,离开了成都。继任剑南节度使的李德裕,同样非常欣赏薛涛之才,在薛涛的有生之年,剑南节度使总共换过了十一位,而每一位都对她十分青睐和敬重,她的地位已远远地超过了一般的绝色红伎。

当时与薛涛交往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辈庆、张籍、杜牧、刘禹锡、张祜等,都与薛涛有诗文酬唱,但真正让薛涛动了深情的却是元稹,薛涛初见元稹时已四十二岁,比元稹大十一岁,当时元稹任监察御史,于唐宪宗元和四年春天奉朝命出使蜀地,两人在蜀地共度了一年。

薛涛在闲雅之余,常把乐山特产的胭脂木浸泡捣拌成浆,加上云母粉,渗入玉津井的水,制成粉红色的特殊纸张,纸面上呈现出不规则的松花纹路,煞是清雅别致,她便用这种纸来誊写自己作的诗,有时也送些诗笺给友人,人们把这种纸笺称为“松花笺”或“薛涛笺”。唐人喜用彩笺题诗或书写小简,其实都是学了薛涛的样。

晚年,薛涛在成都远郊筑起吟诗楼,隐居其中,直至唐文宗太和五年逝世,时年六十二岁。当时的剑南节度使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并在她的墓碑上刻上“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

薛涛诗集名《锦江集》,共五卷,诗五百余首,可惜未流传下来。在全唐诗中收录其诗八十九首。

朱淑真 宋代女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海宁(今属浙江)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蕙风词话》称"淑真与曾布妻魏氏(魏夫人)为词友","则是北宋人无疑"。有人据朱淑真《璇玑图记》作于绍定三年(1230),定为南宋人。但魏仲恭《断肠诗集序》作于淳熙壬寅(1182),则绍定当为绍圣(1094~1098),与魏夫人生世相合。她出生于仕宦家庭。父亲曾经"宦游浙西"。朱淑真少喜读书,酷爱文学,善为诗词。自称"翰墨文章之能,非妇人女子之事,性之所好,情之所钟,不觉自鸣尔"(《掬水月在手诗序》)。她主要生活在杭州,出嫁后又跟随丈夫游宦异乡。从诗集中可以看出她曾到过淮南,也曾远渡潇湘。因婚姻不遂素志,所以精神极其痛苦,悒悒而终。据传朱淑真一生创作的诗词很多,她死后"为父母一火焚之,今所传者百不一存"(魏仲恭《断肠诗集序》)。艺术中国 ArtXcn

艺术中国 ArtXcn

朱淑真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她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由于婚姻不如意,她写有大量描写个人寂寞生活和抒发内心痛苦的诗篇,如《愁怀》:"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以及《长宵》、《冬夜不寐》等,都流露了一种"珠泪向谁弹","闷怀脉脉与谁说"的孤独之感。朱淑真诗歌的题材还是比较广泛的,她用诗歌记游、赠答,并表达客居异乡时对"亲帏"、"亲庐"的怀念。她还写了一些咏史诗,议论历史,品评人物,都很有见地。如《项羽二首》、《陆贾》、《韩信》、《张良》、《晁错》等,赞颂了"盖世英雄力拔山"的项羽、"能将新语悟宸衷"的陆贾、"男儿忍辱志长存"的韩信、"功成名遂便归休"的张良、"一言请削独干诛"的晁错。她《自责》诗写道:"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流露了对于妇女所受的封建束缚的愤慨不平。她还常常表现出对于蚕桑、农事和人民生活的关怀,写有《苦热闻田夫语有感》、《喜雨》、《新冬》等诗。她还作有许多写景咏物诗,湖光山色,四季景物的变易,都被她艺术地再现于诗歌之中。艺术中国 ArtXcn

艺术中国 ArtXcn

保存下来的朱淑真词有30首左右,在数量上远不及她的诗,而且其中还有赝品。但其成就却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如〔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暗颦。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以及〔蝶恋花〕"楼外垂杨千万缕"、〔谒金门〕"春已半"等,都是很优秀的抒情词。她在词中还常常表现"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减字木兰花〕)的孤单寂寞生活和苦闷哀愁的情感。这与她的诗基本格调完全一致。这些词虽然是表现了封建社会的妇女才华被压制、婚姻不如意的不幸命运,但总的来看,其思想内容是比较单薄、消沉的。朱淑真还有一部分词,如〔清平乐〕"恼烟撩露"、〔江城子〕"斜风细雨作春寒"等,表现了对于爱情的热烈向往与追求。作为一名女作家,因为这些词对于恋爱生活的描写非常坦率、大胆,语言又极泼辣、通俗,所以曾经受到某些维护封建伦常的评论者的指责,如说她是"未适乎情性之正"(《东维子集》卷七),"岂良人家妇所宜邪"(杨慎《词品》卷二)。艺术中国 ArtXcn

艺术中国 ArtXcn

朱淑真词继承晚唐、五代词风,又接受了柳永、周邦彦等人的影响。语言清新秀丽,善于运用委婉、细腻的手法表现优美的客观景物和个人的内心世界。她在宋代是成就仅次于李清照的杰出女词人。陈廷焯说:"朱淑真词才力不逮易安,然规模唐、五代,不失分寸。"(《白雨斋词话》卷二)魏仲恭说,朱词"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岂泛泛者所能及"(《断肠诗集序》)。艺术中国 ArtXcn

艺术中国 ArtXcn

其诗有南宋魏仲恭辑《断肠诗集》10卷,《后集》8卷(有残缺),钱塘郑元佐注,又《补遗》1卷。有《武林往哲遗著》本。又,《断肠词》1卷,有四印斋本。今人冀勤有《朱淑真集注》,浙江古籍出版社排印本。(邓魁英)艺术中国 ArtXcn

艺术中国 ArtXcn

宋女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 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生于仕宦家庭,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能画,通音律。词多幽怨,流于感伤。也能诗。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断肠集》有宋郑元佐注本。(《辞海》1989年版)艺术中国 ArtXcn

断肠词:词集名。南宋朱淑真作。一卷。淑真为钱塘(今浙江杭州)女子,因自伤身世,故以“断肠”名其词。有明毛晋汲古阁课《诗词杂俎》本、清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本等。(同上书)艺术中国 ArtXcn

淑真钱塘人,幼警惠,善读书,工诗,风流蕴藉。早年,父母无识,嫁市井民家。淑真抑郁不得志,抱恚而死。父母复以佛法并其平生著作荼毗之。临安王唐佐为之立传。宛陵魏端礼辑其诗词,名曰《断肠集》。(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艺术中国 ArtXcn

艺术中国 ArtXcn

顺治辛卯,有云间客扶乩于片石居。一士以休咎问,乩书曰:“非余所知。”士问仙来何处,书曰:“儿家原住古钱塘,曾有诗篇号断肠。”士问仙为何氏,书曰:“犹传小字在词场。”士不知《断肠集》谁氏作也,见曰“儿家”,意其女郎也,曰:“仙得非苏小小乎?”书曰:“漫把若兰方淑士,”曰:“然则李易安乎?”书曰:“须知清照易贞娘,朱颜说与任君详。”士方悟为朱淑真,故随问随答,即成浣溪沙一阕。随又拜祝,再求珠玉。乩又书曰:“转眼已无桃李,又见荼蘼绽蕊。偶尔话三生,不觉日移阶晷。去矣去矣,叹惜春光似水。”乩遂不动。或疑客所为,知之者谓客只知扶乩,非知文者。

  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

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汉族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所以汉族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元宵夜迎紫姑是为了扶乩。这一风俗,大约始行于唐朝。李商隐《昨日》诗中云:“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他又在《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诗中,有“身闲不睹中兴事,羞逐乡人赛紫姑”的句子。到了宋代,更为流行。从苏东坡《子姑神记》中“衣草木,为妇人,而置箸手中,二小童子扶焉。以箸画字……”,可见扶乩活动的端倪。至明、清,这一风俗则已较为固定。扶乩的方式,各地有所不同,一般都是在厕所或猪栏边进行,有的是用旧衣服包在扫帚上或用玉米秆、稻草扎人,并糊以五颜六色的彩纸,用葫芦瓢等画成紫姑的头脸。迎紫姑时要念咒语:“子胥(其夫)不在,曹夫人(大妇)已行,小姑可出嬉。”如果扫帚变重,表示紫姑神降临,就可以向紫姑卜问能以数字回答的问题了,据说扫帚会点头作答。有的地方则不以扫帚等扎紫姑神,而是“提猪觉重者,则是神来,可占众事。”

迎紫姑

沙地人原先主要由绍兴迁移而来,其风俗习尚大多传承于绍兴。但是南宋嘉泰《会稽志》、宝庆《会稽志》,新修的《绍兴市志》,以及现在可见的萧山历代县志,都没有关于接紫姑扶乩的记载,可见越地是不大流行这一风俗的。那么,沙地何以偏偏得以盛行?

原来,正月十五自古就是中国汉族民间的一个重要节令。早在元宵观灯的风俗还没有兴起以前,南朝文学家吴均的《续齐谐记》就记载了这一天是农家祭祀蚕神的日子。后来,随着紫姑神的广泛流传,人们又将祭祀蚕神与拜迎紫姑的活动连在一起。通过接请紫姑,占卜新年蚕事。《荆楚岁时记》是这样记载的:“正月十五日,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而这种风俗,在养蚕业发达的江浙一带又最为流行。沙地自明末清初开垦以来,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蚕桑是与棉花并举的两大产业之一,流行接紫姑占蚕桑的风俗,也就在情理之中。

百里不同风。在沙地,人们认为紫姑神是一个年仅几岁的小姑娘,其职能是管理灶下灰仓的,并称之为“灰紫姑娘”。接请的时间不在十五,而在十四的晚上。接请灰紫姑娘者,必须是尚未出嫁的大姑娘,男人须回避,据说只有这样,灰紫姑娘才会“出来”显灵。凡接请的人家,不仅要在腊月廿三送灶时专门用面粉或米粉做一只“谢灶鸡”,恭请灶司菩萨享用,而且自正月初一至十四夜接紫姑前,必须保持灶下灰仓的干净。因此年内做年糕前就都撤清了灰仓,凡火熄灰、火钵头灰等不再倒入。

接请、扶乩,整个过程都是静悄悄进行的,据说灰紫姑娘很怕羞。大姑娘先在灶前焚香、点蜡烛,尔后在平摊着一些米的桶盘内插上三支香,点燃,手托桶盘于灰床上,口念咒语。咒语与别处不同,很富于诗意,其词云:

正月清来二月明,

三月桃花开来百草青;

百草青来百花明,

我接灰紫姑娘看龙灯;

上轿看龙灯,

落轿看马灯;

灰紫姑娘上轿哉则话(说)一声。

大姑娘连念七遍这套咒语,就将桶盘端开来。站在她身旁的另一人(也必须是女的,但年龄要求不大严格),手中擎个竹淘箩,一并走出来。到得堂前,将桶盘置于桌上,在竹淘箩的边上插一根筷子,使之下垂,然后两人各用一只手指托住淘箩边,悬于桶盘上。接着,就问灰紫姑娘的年龄:“灰紫姑娘哎,依今年几岁哉?”如果淘箩晃动三下,筷子就在米上点三下,意即三岁。如是点五下,则是五岁。据说至少是点三下,最多则不超过七下,说明灰紫姑娘都是在三岁至七岁之间的。灰紫姑娘“回答”了年龄,表明已被接出,问卜能继续,反之则不行。所问内容以蚕事为主,据说“回答”蚕事最灵敏,但许多人家也问别的事情。比如,不事蚕桑,而种棉花、麦子的人家,问的就是棉花、麦子的收成。无论问哪样,必须让灰紫姑娘能以数字作答。如问:“灰紫姑娘哎,今年伢个蚕花有几成好收?”点六下是六成,点四下是四成;如问:“灰紫姑娘哎,伢爷爷个毛病今年会弗会得好?会得好,点双数。”答案便清楚无疑。都说接灰紫姑娘出来显灵很罪过,因而扶乩时间都不长,无关紧要的事也就不问。事情问完后,最后问灰紫姑娘要什么。如果筷子在米上画出一只元宝图,就烧一串纸元宝给她,以示谢意。当然,所画的图案假如不是元宝,想必扶乩者也会认为是元宝的。这是一厢情愿的感谢,而纸元宝又都早就准备在那里。

正月十四晚上,当姑娘们正在悄悄接请紫姑神的时候,男孩们则在野外忙于烧蝗虫的活动。这一活动,无需人发动和组织,都是男孩们自发式的行为。为了赶上烧蝗虫的时刻,男孩们总是顾不上好好地吃一碗元宵节的特色晚餐——油菜蕻炒年糕,便早早地来到了野外。等到天色将暗未暗之际,他们就焚烧塘边的芦苇、埂上的茅草,或者用自家的络麻秆、麦草、竹梢等扎一个火把,在田野上边跑边烧,又大声高呼:“哗啦嗬——!哗啦嗬——!哗啦嗬嗬嗬嗬嗬——!”于是,广袤的沙地平原上,星星点点的火把、火堆亮了起来。随之火点越来越多,叫声越来越响。转眼问,到处都是流动的火光了。如此兴高采烈地放火烧草,据说为的是烧死虫卵,并积灰肥田,以兆丰年。

1jī。

2部首:乙。

3笔画:6。

4笔顺:竖、横、竖、横折、横、竖弯钩。

5乩,是指占卜问疑。

6通过占卜问吉凶。

7如扶乩,又叫扶鸾。

8二人扶丁字形木架在沙盘上划字,说是为人决疑治病,预示吉凶。

9组词:扶乩、乩训、灵乩、降乩、乩盘、乩笔、乩坛、乩语、厮乩、乩仙。

10基础释义:见〖扶乩〗。

11详细释义:〈动〉通过占卜问吉凶堂上设了乩坛。

12——《红楼梦》又如:乩语(巫神在沙盘上写出的预示吉凶的话)。

13乩坛(放扶乩用具的桌子)。

14乩架(扶乩用的架子)。

15扶乩(又叫扶鸾。

16二人扶丁字形木架在沙盘上划字,说是为人决疑治病,预示吉凶)。

17古籍解释:《集韵》《正韵》坚奚切,音鸡。

18《说文》卜以问疑也。

19《通典》西国用羊卜卜师谓之厮乩。

20《通雅》乩当和卟同。

所谓“茅山术”不过是对奉请三茅真君、茅山李老君为主法神明教派所行持法术的笼统称呼。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茅真君的茅山术。茅山术是一种神秘的道术,能以符纸施咒驱魔降妖,神秘莫测,高深无比,在各种小说和影视剧中均有描述。

而茅山术又以勾魂术最为玄乎。据说勾魂术能将人的魂魄从其体内勾出任人摆布,所以此术用好则好,用坏则坏。

回答中的两册关于茅山法术的古籍均出自 玄奇阁   

那里有许多关于茅山术的古籍,还有其它派别的法术类古籍,

大家通常在地理上所讲的茅山为江苏句容茅山,昔汉有咸阳三茅君(茅盈、茅固、茅衷)得道,来此掌山,固谓之茅山。而茅山上的法脉,名为上清派。上清派所奉祖师即为三茅真君,魏元君,陶祖真君(陶弘景)。

茅山派其实叫上清派,他们所重视的修炼之术,是以内炼为主的一套清修之术,在符篆方面虽然也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十分重视这些内容。

比如他们在隋朝时期的大宗师王远知,他看出了李渊能做皇帝,还去给李渊天授符命。不过李渊想要请他当官的时候,被他拒绝了。

后来上清派还出现过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这三位大宗师,也都是在修炼方面有成就的高人。

可能就是因为这种高人比较多,民间不少术士,都自称是茅山传人,他们开心就好。

茅山术,有分上清茅山和南传茅山,上清茅山在抗日年间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损失惨重,传承丢失了不少,现在市面上流传的,大多数是南传茅山,其实和上清茅山没有半毛钱关系,南传茅山发源于江西,李老君的草法变形而来,慢慢和茆山,梅山法融合,在近代,在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刻意引导下,出现了什么茅山九龙法,茅山瑶池法等等,其实是属于法教了,在我们这里叫做坛法,只做驱邪这种法术,不做祈福超度求子文昌和合的法事,而且,这种南传茅山的法是有很大副作用,光是请阴师和扶乩就够一般人受的,运气身体都会有很大影响,而且下限低,关键是,他们的法,有一部分是害人的,

  代文学家、思想家。原姓周,幼名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1898年起,改名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寻找真理的青年时代 1881年 9月25日(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鲁迅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祖父周介孚在北京做官。父亲周伯宜是个秀才。母亲鲁瑞以自修达到能够看书的程度。鲁迅从小受过传统的封建文化教育,但他阅读兴趣十分广泛,看过许多野史、杂记,特别是那些富有民主思想和爱国精神的著作;对民间艺术,也深切爱好。

  1893年,因鲁迅的祖父被捕下狱,家庭备受亲友的歧视和欺凌。不久父亲又患重病,并于1896年去世。鲁迅是周家的长子,在家庭由小康坠入困顿中,饱受人间的冷眼,这使他“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又由于母亲是乡下人,他有机会接触农村社会,和农民孩子亲密相处,从中知道农民受压迫的苦况和他们勤劳、纯朴的性格。这些经历对他后来的思想发展和小说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甲午战争后,洋务“新政”破产,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兴起。鲁迅不满传统的封建“正道”,决心“走异路,逃异地”,于1898年5月,到南京投考江南水师学堂。次年2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因为总办(校长)是个维新派人物,矿路学堂看新书的风气很盛。鲁迅经常读《译学汇编》,还读了一些西欧的近代科学、社会学和文学的译著,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严复译述的英国赫胥黎的《天演论》。他从中接受了进化论的启蒙,后来他又钻研了有关进化论的其他著作,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以它作为观察社会现象,进行反封建斗争的主要思想工具和武器。在南京的 4年间,中国经历了怵目惊心的剧变,戊戌变法彻底失败,义和团运动遭到镇压,八国联军蹂躏国土,这促使鲁迅更加急迫地寻找新鲜的知识和救国的真理。

  1902年 1月,鲁迅在矿路学堂毕业。旋赴日本留学。同年 4月,到东京入弘文学院普通科江南班学习。当时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正在东京进行反清活动,留学生中分为反清与保皇两派。鲁迅经常参加反清的集会,课余还大量阅读近代科学、哲学和文学的书籍,开始考虑改造国民性问题。他毅然剪掉象征清朝统治的辫子,并在断发照片上写诗明志:“我以我血荐轩辕”,表示他誓为祖国人民解放而献身的决心。这期间,他发表了根据外国作品改写的小说《斯巴达之魂》,论文《中国地质略论》,《说□》,与友人合编关于中国地质和矿产分布状况的专著《中国矿产志》,还翻译科学幻想小说《月界旅行》、《地底旅行》,进一步表现了青年鲁迅爱科学的热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弘文学院结业后,鲁迅于1904年 9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立志学医,是希望用新的医学,来“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他学习勤奋,受到教师藤野严九郎的热切关怀和帮助。不久,他在有关日俄战争的幻灯片上,看见一个替俄国军队当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抓住杀头,而围观的中国人竟无动于衷。这使鲁迅痛切感到:医学并非紧要,如果思想不觉悟,即使体格健壮,也无济于事。当时他认为头等重要的还是改变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文艺,于是决定弃医从文,并于1906年春天重返东京。

  当时的东京,以孙中山、章炳麟为代表的革命派,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保皇派,进行尖锐的斗争。鲁迅师事章太炎,与陶成章等革命派往还密切,并成为反清革命组织光复会的成员。1907年,他准备创办文艺刊物《新生》,但终于失败。鲁迅为此而感到寂寞,但并不灰心。他发表《人的历史》、《科学史教篇》,介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和西方科学思潮的演变;还发表《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分析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历史特点及其存在的偏颇,强调要与“列国”竞争,“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要立人,就必须反对封建传统思想,“别求新声于异邦”,提倡“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战斗精神,因而大力介绍以拜伦为首的具有反叛精神的“摩罗”诗派。鲁迅还与周作人共同翻译出版了《域外小说集》,介绍东欧被压迫民族和俄国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在日本 7年,鲁迅广泛涉猎外国的自然科学、社会学说、文学艺术和哲学,开始形成早期的社会思想和文艺思想,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并且确定了用文学作为自己为祖国的独立自由、为人民的思想解放而抗争的武器。

  1909年 8月间,鲁迅离日归国,他先在杭州两级师范学堂,后在绍兴府中学堂任教。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鲁迅怀着热烈的心情迎接它,绍兴光复后,鲁迅出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是年冬,他创作文言短篇小说《怀旧》。

  1912年 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的邀请,于 2月前往南京,在教育部工作。5月,他随政府迁往北京,在教育部任科长、佥事等职务,主管图书馆、博物馆和美术教育等工作。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所篡夺,继而发生帝制复辟等丑剧。军阀混战,国家形势日益恶化。鲁迅对国事深感失望,便在业余时辑录和校勘古书,还看佛经,抄古碑,搜集金石拓本。在旧的民主革命的革命性已经消亡,而新的民主革命的革命性尚未成熟的历史间隙,鲁迅经历着深刻的思想矛盾和痛苦,继续坚毅地探索社会和革命的新路。举起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大旗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时期。鲁迅在新的时代潮流的鼓舞下,怀着毁坏封建的“铁屋子”,唤醒熟睡的人们的热望,投身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不久即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文化新军的伟大旗手。

  1918年初,鲁迅参加了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的编辑工作,置身于当时的大力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旧礼教和旧文学的伟大斗争的前列。同年 5月,他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描写一个因患迫害狂的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把对社会生活的清醒描写和对狂人特有的内心感受的刻画杂糅在一起,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指出中国社会的历史是人吃人的历史。这是彻底反封建的第一声“呐喊”,也是鲁迅战斗史上新的开端。接着,鲁迅还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 等十几篇小说,后编成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呐喊》,并于1923年8月出版(见彩图《呐喊》、《彷徨》初版本、鲁迅小说《孔乙己》插图程十发作、鲁迅小说《药》插图顾炳鑫作) 。《呐喊》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逐渐破产的古老农村和市镇的面貌。塑造了没落知识分子、城市贫民、人力车夫、被压迫农民等形象。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激动了青年读者的心,“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鲁迅是择取中国文化遗产优秀成分和采用外国良规加以融合发展,创造现代小说的杰出代表,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

  《孔乙己》描写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批判地揭示了人物的悲剧性格,表达了作者对于造成这种性格的文化教育制度的有力鞭挞。《药》描写革命者夏瑜的牺牲和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了医治儿子疾病所表现的无知,并且通过“药”——蘸着革命者的鲜血的馒头而联结起来。作品深刻地揭示革命者与群众的隔膜,揭示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最后夏瑜坟上的花环暗示着革命后继有人,给作品增添了乐观的色彩。《一件小事》通过“我”乘人力车所遭遇的一个意外事故,对比地描写了劳动人民与知识分子的行为、性格,触及了知识分子应该向劳动人民学习的重要思想。在《呐喊》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描绘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的作品。《故乡》通过“我”回故乡的见闻及回忆,描写旧中国农村急速破产的萧索、凄凉的生活图景。闰土曾经是一个生机焕发的小英雄,但是在兵、匪、官、绅的重重压榨下,曾几何时,便变成了一个精神麻木的人。作者怀着悲愤的心情,对造成这一悲惨图景的社会势力提出了沉重的控诉,同时又期望被迫害者能够醒悟过来,开辟自己的生活道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阿Q正传》 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它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未庄为背景,塑造了深受精神毒害的贫苦农民阿Q的形象。阿Q受尽了惨重的剥削和压迫,可是他在精神上却“常处优胜”。他夸耀过去,幻想未来,自我安慰,自轻自贱,始终不能正视严酷的现实。此外,他还沾染了游手之徒的狡猾。小说集中反映阿 Q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命运。他原以为革命就是“造反”,对它深恶痛绝,但封建统治者在革命到来时的惊惶,却使他快意并要求革命。可是这场革命忽视农民的力量,反而跟封建阶级相勾结。未庄一切依旧,只有阿Q被抓去枪毙。这个结局是对辛亥革命及其领导者的彻底批判。小说塑造了阿 Q的不朽典型,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从而提出了启发农民的民主主义觉悟的严重课题。由于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鲁迅对农民问题的深刻反映,在当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辛亥革命没有给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农民的启蒙教育问题还有待于解决。这在《风波》里也有真实的反映。此外,反映农民生活的还有《社戏》,它描写已经逝去的美丽的童年,赞美农民的质朴、诚实的心灵。

  鲁迅在描写被压迫人民的不幸时,常常是期望他们奋起抗争,同时还以极大的愤怒来揭露封建阶级、封建思想的残酷统治,显示了作者是从被压迫人民中站起来的革命民主主义作家。他反映农民问题的深刻性,反封建的彻底性,都是中国过去的文学作品所未曾达到的。

  鲁迅还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开拓者。五四时期,他写了许多杂感和论文,大都发表在《新青年》上,后来收入《热风》和《坟》里。这些作品尖锐泼辣,形象生动,带有广泛的社会批评的特点。有的严正批判封建的父权思想和节烈观念;“有的是对于扶乩,静坐,打拳而发的;有的是对于所谓‘保存国粹’而发的;有的是对于那时旧官僚的以经验自豪而发的;有的是对于上海《时报》的讽刺画而发的”(《热风·题记》)。它们总是把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同守旧派所宣扬的旧文化、旧道德摆在对立的地位;有时则以生命的发展来论证社会改革的必要,坚决站在新事物方面来反对一切封建旧事物,并相信启发人民的觉悟,可以达到改革社会的目的。这些杂文所表现的不拘一格的形式,寓热情于冷峻之中的文笔,通过抨击时政和鞭挞习俗揭示生活哲理,并将诗和政论结合在一起的风格,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鲁迅风”。鲁迅杂文开创了现代杂文的新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杂文作者。《阿Q正传》插图 赵延年作

  鲁迅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大胆地正视现实的各种矛盾,他的小说和杂文,反映了极其深广的真实的历史内容。他对于旧中国的一切,对于几千年的传统势力、传统思想,比同时代许多人了解得多,而且看得深透。他从旧营垒中来,站在不妥协的革命者的立场上,反戈一击,能给旧事物以致命的打击。他是对旧势力、旧思想揭露最深刻、斗争最坚决的一位伟大作家。他在中国革命史、思想史上的这些杰出贡献,是从“五四”文化革命中就充分显示出来的。他把旧社会的一切暴露出来,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以推动社会的改革。他自觉地“听将令”,他的作品充分体现无产阶级领导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要求,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

  从1920年秋到1926年夏,鲁迅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任教,致力于系统研究和讲授中国小说史。后来他把讲义整理成《中国小说史略》出版。它打破了中国小说历来无史的局面,是一部开创性的学术著作。鲁迅还从事翻译介绍工作,出版俄国和日本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的译著。他还支持青年的文艺活动,帮助他们学习和战斗,因而成了进步青年爱戴的导师。

  五四新文化统一战线,到1921年中国***成立后,逐渐发生分化。这时革命中心转移到南方,北京文化界显得寂寞和荒凉。鲁迅又感到“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他在彷徨探索,但仍继续战斗。《伤逝》插图 张守义作

  1924至1925年,鲁迅继续创作短篇小说《祝福》、《伤逝》等11篇,编成第二个小说集《□徨》,继续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的社会现实。《祝福》描写一个善良、安分的劳动妇女祥林嫂,新寡之后在鲁四老爷家里做工,希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换取最起码的生活。但不久便被婆家逼嫁到山里去。当她第二次在鲁家出现,那是第二个丈夫病死,儿子被狼叼走之后。因她再嫁再寡,鲁四老爷把她看成不祥之物,不许她沾手祭品。柳妈又以阴间的锯刑相恐吓,要她到土地庙捐门槛,当作赎罪的替身。她默默地忍受和挣扎,捐了门槛,但主人还是不许她摆设祭品。她从此失魂落魄,不久便沦为乞丐,并且怀着对阴间的恐怖和疑惑,死在年终“祝福”的街头上。祥林嫂是中国人民最悲惨的典型,她受到了极其深刻的精神创伤。小说通过她的一生,揭露封建主义的极端野蛮性和残酷性,表明社会环境已迫使被压迫人民走到绝境。《离婚》中的农村妇女爱姑,大胆泼辣,丈夫要离弃她,她闹了整整三年。但对出面调停的豪绅七大人却寄托幻想。小说着重描写爱姑会见七大人的场面,从七大人的矫揉作态、故弄玄虚在爱姑内心所引起的反应,写出爱姑精神上的深刻弱点,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失败结局。这又一次揭示了封建主义思想统治的严重性,说明被压迫人民必须在启蒙教育下克服本身的弱点,才能走向更坚决更持久的斗争。

  在新文化队伍分化的形势下,探索知识分子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们的生活道路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鲁迅的《□徨》集比较集中地描写了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挣扎,反映了他们个人奋斗的破产。《在酒楼上》的吕纬甫本来是有理想也有作为的,可是几经波折,他便成为一个“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人物,把自己的精力消耗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不能自拔,失去了一切决断的能力和战斗的意志。《孤独者》中的魏连殳,这个曾挂着新党头衔的人物,黑暗社会对他的打击是很大的,他受到流言和失业的威胁,几乎要挨饿、求乞了。最后他妥协了,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并以一种愤懑的心情和玩世的态度来对待它,终于带着深刻的精神创伤寂寞地死去。这两篇小说反映了革新势力和传统势力之间的矛盾,弥漫着革命退潮时期沉重的历史气氛。作者以无比激愤的心情,描写人物的遭遇和痛苦,同时也批判他们性格的弱点。《伤逝》里的子君和涓生,则是五四运动以后出现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要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勇敢地冲出旧家庭。可是当他们建立了新家庭以后,子君便认为目的已达,沉湎在小家庭的生活琐事中。一旦失业的打击到来时,子君便无以自处,涓生则急于救出自己。于是爱情终于破裂,最后不得不分手。子君回到她父亲的严威和旁人的冷眼的环境中去,不久便死去了。涓生陷入了悔恨和悲哀中,他在彷徨和探索,但新的生路在哪里呢?他还是迷惘的。这个爱情悲剧表明,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是不能离开社会解放而单独解决的。

  比起《呐喊》来,《彷徨》较多地流露了作者当时忧郁、彷徨的情绪,但他对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却是同样清醒和深刻的,在艺术技巧上,他对小说艺术形式的掌握,以及人物形象的描绘,都比以前圆熟,表现也更加深切。

  鲁迅善于“杂取种种人”来塑造典型形象,并运用“画龙点睛”和白描的手法,来加以刻画。他的艺术语言十分精练,对话简短传神。他的描写真实、朴素,不借助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以平易近人的生活场面来展现人物的性格。鲁迅的小说显示一种冷隽而深切的风格特征,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座高峰。

  鲁迅的小说使中国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反映被压迫农民的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作家,他首先要求从根本上推翻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首先提出启发农民等被压迫群众的革命性,提高他们的民主主义觉悟的问题。这在以农民问题作为基本问题的民主革命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鲁迅在创作上达到的另一伟大成就,是用生活的真实来深刻地表现知识分子是中国民主革命中首先觉悟的成分,同时也反映他们的个人主义及其抗争的软弱性。这些伟大的成就,是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未能达到的。

  1925年前后,资产阶级右翼知识分子胡适等,政治上日趋保守,鲁迅却继续在文化领域作战,他参加了语丝社,组织和领导了莽原社、未名社,支持了《晨报副刊》、《京报副刊》,编辑了《莽原》周刊等。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的斗争中,他站在进步学生方面,痛斥“甲寅派”压制学生的罪行和复古主义的论调,揭露“现代评论派”陈源等的仗势欺人和流言诬蔑。在五卅运动和“三·一八”惨案中,

  他痛悼死难者,总结斗争教训,并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凶,提出严重抗议。他指出:“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他号召青年要成为真的猛士,跟敌人进行持久的不妥协的斗争。这一时期的杂文,已从广泛的社会批评转向激烈的政治斗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传统的中庸之道的战斗檄文,他提出“痛打落水狗”的主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表明鲁迅韧性战斗的彻底革命精神达到了成熟的地步,并充分反映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要求。这一时期的杂文,收在《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坟》的后半部。

吕岩

--------------------------------------------------------------------------------

吕岩(一作岩)为五代宋初著名道士。世传“八仙”之一。号纯阳子。一说名洞宾,

一说字洞宾。其里籍、生卒年均不详。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

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

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他大约生于唐末,卒于宋初,与陈抟为同时代人。至于后人将他的生活时代上推至

唐开元(713~741)中,则是附会唐人沈既济《枕中记》所记道者吕翁事。此外尚有颇

多传说,纷纭不一。比较可信是《国史》的记载:吕洞宾本儒生,因科场不利,而转学

道,遇五代隐士钟离权授以内丹道要,隐居终南山,活动于关中等地。“年百余岁,而

状貌如婴儿。世传有剑术,时至陈抟室”,与陈抟、李琪(一作“李奇”)等传奇人物

交往。好以诗言内丹旨要,对钟吕金丹道的形成作出了贡献。有弟子北宋施肩吾(华阳

子)传其道。

吕洞宾以内丹为修仙径路,兼摄禅宗,自称“幼习儒业,长好性宗,修天爵而弃人

爵,鄙顽空而悟真空。天爵止于人事,真空不离因缘”。①指出:“修炼丹者,先正其

炉。”身为丹炉,神气精液为药物,目、耳、口、鼻为炉之八门,“常固守之”,勿伤

内真,“然后于天地之炉、造化之鼎,调和药物,匹配阴阳,制炼神气”。认为“顺天

道者,常存其身之元阳真一太和纯粹之气,则坐致长生”,并说“其要在乎变炼五行而

已”。主张一日当一年,昼法春夏,夜法秋冬,“升降阴阳,运行四序”,②昼夜终始

修炼。又认为,“性命根源,归乎一气。其来也,有一夫一妇焉;其去也,有三男三女

焉。金男采黄芽于九宫之台,玉女收白雪于十二楼。水中起火,以分八卦;阴内炼阳,

以别九州。于是三田和会而火龙出于昏衢,千日功成则游于蓬岛矣。其要盖十有八焉:

小成之道七,中成之道六,大成之道五”。提出修炼当从消除六欲七情着手,泻心之积

气而集其神。行肘后之法,即透过尾闾将药物搬上背以入脑,要存想龙虎河车,使上起,

但应防止肾之虚阳入顶而引起上壅生热,故须震、坎、艮三男和巽、离、兑三女“俯仰

开辟,节次升存,过关勿急”。继行飞金晶,“一撞三关”,直入上宫。炼之既久,如

虑太过,则吐玉液炼其形。另尚有金液还丹炼形等法。③其诗词,如“一粒粟中藏世界,

二升铛内煮山川”、“饮海龟儿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等,奇谲诡异,尤脍炙人口。

北宋以后,历代有人假托吕洞宾之名(或称“回道士”、“回客”、“回山人”等),

行种种异事,故神化事迹迭出。民间信仰吕洞宾者甚盛。宋代道教学者曾慥编《集仙传》,

称唐五代成道之士中“独纯阳子吕公显力广大”。托名吕洞宾的“自传”即称其遇钟离、

苦竹真人,得金丹、驱鬼之道。“吾得道年五十,第一度郭上灶,第二度赵仙姑”,

“常游两浙、汴京、谯郡。尝著白襕角带,右眼下有一痣,如人间使者,筋头大。世言

吾卖墨,飞剑取人头,吾闻哂之。实有三剑:一断烦恼,二断贪嗔,三断色欲,是吾之

剑也。世有传吾之神,不若传吾之法;传吾之法,不若传吾之行。何以故?为人若反是,

虽握手接武,终不成道”。①元代道士苗善时更编为《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七卷,汇

集一百零八化故事。因而吕洞宾也为帝王所崇奉,宋宣和元年(1119)敕封“妙通真人”,

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赠“纯阳演正警化真君”,至大三年(1310)加封为“纯阳演

正警化孚佑帝君”。

相传吕洞宾传有钟离权所授《灵宝毕法》十二科,为钟吕金丹道教典。自著《九真

玉书》一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即《道枢》卷二十六之一篇)、《肘后三成篇》

一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即《道枢》卷二十五之一篇。《直斋录》又著录《纯阳

真人金丹诀》一卷,谓即此篇,略有不同)。其丹道思想尚散见于《道枢》之《五戒》

《众妙》《指玄》等篇中;诗词有南宋夏元鼎编《金丹诗诀》,与杨亿所说“世所传者

百余篇”吻合,其中一些诗句为杨亿所引,依托之作较少;单行本《沁园春丹词》有数

家注本。《正统道藏》所收《纯阳真人浑成集》为元道士何志渊所编,真伪杂糅。《吕

祖志·艺文志》又增添《敲爻歌》、杂曲十首等,更不可信。

《吕公窑头坯歌》虽见录于《直斋书录解题》,然其中竟有“富郑公”(富弼),

“张尚书”(张商英)、“赵枢密”(赵鼎)等名,显系南宋人伪作。《道藏辑要》收

录署名吕著的作品,多为后人依托或扶乩降笔。《吕祖全书》绝大部分也是伪作。

注:

①②③ 《道藏》第4册422页,第20册738页,729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

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④ 《能改斋漫录》

杨万里

--------------------------------------------------------------------------------

杨万里(1127-1206年),汉族,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勉励教诲。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万里为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乾道六年(1170年)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十二年(1185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十四年(1187年),迁秘书少监。高宗崩,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年),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终因孝宗对他不满,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无实际官职,只领祠禄,等于退休)而归,从此不再出仕,朝命几次召他赴京,均辞而不往。开僖二年(1206年),因痛恨韩侂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文节”。

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他在给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都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诋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不扰百姓,当时的诗人徐玑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江东转运副使任满之后,应有余钱万缗,但他均弃于官库,一钱不取而归。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此始终不得大用。实际上他为官也不斤斤营求升迁,在作京官时就随时准备丢官罢职,因此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的路费,锁置箱中,藏于卧室,又戒家人不许买一物,怕去职回乡时行李累赘。后来赋闲家居的十五年中,还是韩侂胄柄政之时,韩新建南园,请他作一篇“记”,许以高官相酬,万里坚辞不作,表示“官可弃,‘记’不可作。”以止数事,可以想见其为人。诗人葛天民夸他“脊梁如铁心如石”(见《南宋群贤小集.葛无怀小集》),并非谥美之辞。

辛弃疾

--------------------------------------------------------------------------------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为豪放派爱国诗人,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加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卒。曾寓居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