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科研成果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4收藏

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科研成果,第1张

我院共承担科研项目4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和省部级项目5项,科研项目经费达300余万元,出版学 术专著1部,教材7部,发表论文28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110余篇次。现有3个主要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处理、算法理论与 计算复杂性、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1、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处理

研究特色:本研究方向汇聚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文字学和民族学、计算机应用、自动化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及研究人员,在少数民族文字规范化和数字化、少数民 族文字识别、少数民族文字录入、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保护、少数民族文明的虚拟再现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创新性成果: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混合智能优化算法,能够对文字等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处理;完成了复杂背景下的字符提取;设计并实现了女书编码字符集、女书拼 音输入法、女书部首输入法及女书三百篇碑文FLASH展示系统(已申请专利);印刷体彝文字符识别技术研究;族语通(彝文版)应用软件(已获软件著作 权);已建立女书平台网络对外宣传推广。

下一步的工作:在融合各种智能模拟方法的少数民族文字处理系统、复杂背景下手写体文字的提取等方面取得突破,以解决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信息化及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2、算法理论与计算复杂性

研究特色:以NP难解问题的近似算法、随机算法为核心,开展了计算复杂性理论、智能模拟算法及应用、并行处理等多个领域的综合研究,并取得多项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创新性成果:对NP难解问题瓶颈斯坦纳树问题在平面空间给出了近似性能比为1836的随机近似算法,改进了计算生物学领域中基因按移位排序问题的多项式时间算法,将原有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由O(nlogn)成功降为O(n)。已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MC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及有重要影响的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SCI、EI收录30余篇。

下一步的工作:在算法理论指导下,期冀进一步展开具体应用工作,在女书识别中已有相关研究应用实现理论与应用的全面发展。

3、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研究特色: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迅猛增长的网络应用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重点研究应用中的信息安全设施,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创新性成果:基于WEB/CORBA的网络管理技术、向量型RSA密码体制、Linux下基于Netfilter的IPsec实现、PDM中基于协同工作的项目开发平台等。

下一步的工作:拟在校园网上建立统一身份认知权限管理平台,减小管理开销,在智能化网络管理、椭圆曲线密码理论、数字水印理论与技术、基于IP sec的虚拟专用网、PKI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 序号 成果名称 作 者 出版、发表、提交(鉴定)单位,时间 备注 1 Algorithmic approaches for genome rearrangement: A review Li Zimao IEEE Transactions on SMC Part C,2006-09 SCI 2 A new QoS multicast routing model and its immun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angJiangqing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Vol 4159, 2006-09 SCI 3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differential output ports choosing probability for multi-classes traffic in Hou Rui Optical Engineering;2006-06 SCI 4 Intelligent MAC model for traffic scheduling in IEEE 80211e wireless LANs ZhuRongbo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2008 SCI 5 Vector prediction approach to handle dynamic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 Simulated Evolution and Lea ZhengBojin Proc in Simulated Evolution and Learning, 2006-10 SCI 6 Performance computation model for IEEE 80211eEDCFWireless LANs ZhuRongbo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Vol 4159, 2006-09 SCI 7 Approximation algorithm for bottleneck steinertree problem in theeuclidean plane Li Zimao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11 SCI 8 Model-based admission control for IEEE80211e 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 ZhuRongbo Journal of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2007-07 SCI 9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contention resolution methods based on buffering and segmentation schemes in Hou Rui Journal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2007-04 EI核心 10 Performance analytical model of IEEE 80211 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 ZhuRongbo Journal of DonghuaUniversity,2006-02 EI核心 11 A novel contention resolution scheme for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network Rui Hou Journal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s,2006-04 EI核心 12 Efficient solution for 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Zhu R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2008-4:13 Analysis of optical waveguide directional coupler by the modified effective-Index method Hou Rui Journal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s, 2007-02 EI核心 14 求解动态最优路径的混合优化算法 王江晴 通信学报,2008, 29(7) EI核心 15 多目标组播路由的免疫优化算法研究 王江晴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6-07 EI核心 16 光突发交换网络中多条公平分割丢弃方法的研究 侯睿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11 EI核心 17 Ad Hoc网络中联合功率节省与功率控制的MAC协议 朱容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3 EI核心 18 嵌入式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童小念 通信学报,2007, 29(1) EI核心 序

号 项目、课题名称 项 目

来 源 项 目

起讫时间 负责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 1 女书规范化及识别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1012 王江晴 教授 2 远距离WLAN Mesh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2012 朱容波 副教授 3 光突发交换网络中解决冲突并保证QoS的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9 侯睿 副教授 4 复杂环境下动态车辆路径问题的建模与优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9 王江晴 教授 5 瓶颈斯坦纳树问题的计算复杂性与近似算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7-2009 李子茂 副教授 6 动态多目标优化进化算法关键问题研究及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9-2011 郑波尽 讲师 7 基于本体和多级地理格网的空间信息语义网格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6-2008 蒋天发(4)教授 8 基因组比较算法与复杂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6-2008 李子茂(2)副教授 9 基因组重组问题算法及高性能软件包设计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7-2008 李子茂 副教授 10 基于复合协同的实时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研究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4-2007 王江晴 教授 11 用信息技术抢救和保护女书 国家民委自然科学基金 2008-2010 王江晴 教授 12 动态环境下的分布式免疫优化研究 国家民委自然科学基金 2006-2008 覃俊 教授 13 全光网络中光突发交换(OBS)的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民委自然科学基金 2005-2007 唐菀 副教授 14 《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在教学管理中的实践与研究 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 2008-2010 雷建云 副教授 15 《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系列课程与其程序设计技术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 2005-2008 蓝雯飞 副教授 16 《计算机系统结构》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施 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 2005-2008 童小念 教授

博物馆会经常接待一些外宾来进行文化交流和展览,这里也经常会开一一些研讨会,也发表了许多研究得出的结论论文。为国际交流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许多贡献。开馆时还有许多国家***出席开幕仪式。

交通

1、乘公交7路、10路、15路、52路、88路、夜1路到民族文化宫站下即到。

2、乘地铁2号线到复兴门站下可到;地铁1号线、4号线到西单站下可到。

位置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9号

网址

http://wwwcponcn/

开放时间

博物馆、展览馆周一至周日09:00-16:30(16:00停止进入,有展览时才对外开放,具体可电话咨询);

剧院视具体演出时间而定;

图书馆:周一至周五08:30-16:50;周六至周日不开放

停车信息

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有专门的停车场,每15分钟2元钱。位置很好找,有停车引导员,停车场并不大,但是平常淡季是够用的。

场馆内容介绍

展览馆:负责组织举办或承办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展、民族工作成就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主题展、民族团结先进事迹专题展;负责承办上级部门交办的大型展演活动;承接其它专题展览。常年举办基本陈列“各族人民心向党——建国初期全国少数民族敬献中央人民政府礼品展”和“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图书馆:负责收集、整理、保护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及图书资料;负责提供阅览服务;组织开展关于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专题研究;负责馆藏民族古籍文献及图书资料数字化建设;开展与图书馆界的合作与交流,为民族研究和知识传播提供公共服务。

博物馆:负责收集、整理、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负责举办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基本陈列;负责在国(境)外组织承办少数民族文化展演;负责中国博物馆学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组织开展关于民族文博的专题研究。

大剧院:负责组织举办或承办少数民族文艺演出、汇演、调演、**放映、有关会议;为少数民族同胞举行重大节庆活动、联谊活动提供服务;承接安排国(境)外有关文艺团体的演出活动。

民族画院:负责组织开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题材的美术创作活动;负责组织开展有关重大庆典笔会活动;负责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负责有关涉外活动书画作品创作的组织协调工作。

《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92部,2008年3月1日公布;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2392部)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个)名单,现予公布。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利用好珍贵文献典籍,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公布为契机,加强科学规划,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珍贵古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使中华民族珍贵的文献典籍永泽后世。 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51个) 国家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 山西省图书馆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辽宁省图书馆 辽宁省大连图书馆 黑龙江省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 江苏省苏州图书馆 江苏省常熟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湖北省武汉图书馆 湖南图书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重庆图书馆 云南省图书馆 山东省青岛市图书馆 河南省图书馆 湖北省图书馆 贵州省图书馆 陕西省图书馆 甘肃省图书馆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贵州省荔波县档案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河南大学图书馆 河南大学图书馆 苏州大学图书馆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 复旦大学图书馆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516部,2013年3月8日公布。

国务院正式公布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上海图书馆藏北宋拓本《三藏圣教序》、徐州市图书馆藏南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青岛市博物馆藏清蒲松龄《鹤轩笔札》稿本等1516部古籍入选该名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浙江省西泠印社、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等16家单位成为第四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汉文古籍1218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286部,其他文字古籍9部,3种甲骨文。这是甲骨文首次进入《名录》。《名录》收录宋元拓本71种,明清稿本76部、抄本177部;收录舆图43种,其中,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地图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质地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用于书写的纸张实物,还是西汉初即已发明造纸术的有力证明;收录的民族文字古籍,涵盖藏文、回鹘文、西夏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布依文等12种民族文字。

其中,西藏博物馆藏元刻本《释量论》,是继元刻《因明正解藏论》之后发现的第二部元刻本藏文古籍。这两部元刻本的发现,推翻了元代无刊印藏文文献和明代以前无藏文印刷实物的旧说。

在此次公布的16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中国嵩山少林寺、西藏博物馆、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西藏自治区罗布林卡、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等5家为宗教、少数民族单位。

截至目前,共有11375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66家单位成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云南民族博物馆与滇池边的云南民族村相邻,距昆明市区约9公里。这时云南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最集中的收藏于展示场所,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民族博物馆。这里展出的各类展品达万余件,分《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形态――改革与发展》、《云南少数民族生态产业》、《云南少数民族纺织工艺和服饰艺术》、《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云南少数民族节庆乐舞》、《云南少数民族手工艺品》、《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和《奇石珍宝》等8个专题,在16个展厅里展出,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中国民族史》

  《中国民族史》由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江应梁主编,林超民任副主编。1990年12月由民族出版社(北京)出版,上中下三册,115万字。现民族出版社拟于近期出版修订本。

  20世纪开始,民族史逐步从政治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民族史学是中国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民族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梁启超先生在20世纪初开始倡导新史学,即提出了民族史的科目,并作了初步研究。至20世纪30年代开始,吕思勉、林惠祥、王桐龄、吕振羽等学者,先后编撰出版数种《中国民族史》。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和民族史研究工作,由国家民委直接领导和主持编纂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为55个少数民族各编了一部本民族的简史。近年来,诸多学者专家共同编写的《大百科全书民族卷》问世,先后出版了翁独健教授主编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王钟翰主编的《中国民族史》等。许多民族史学工作者所撰写的族别史、地区民族史、断代民族史论著相继问世。这些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民族史奠定了基础。

  江应梁主编的《中国民族史》出版后,不少知名学者发表书评,给与高度评价,认为是研究中国民族史难得的创造性硕果,是我国民族史著作林中一株挺出的新秀,为中国民族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本书荣膺中国图书奖、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三等奖)。

  本书具有以下主要特色:

  第一, 它突出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整体性。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悠久的历史;从秦汉至清灭亡,不论封建王朝如何更迭,不论哪个民族是统治民族,中国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民族和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都是在各个历史时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的疆域是不断变迁的,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但是我国的疆域大体上还是稳定的。我国疆界早在汉代,由于匈奴、鲜卑的内附,就包有北至漠北与外兴安岭的广阔地域;由于南粤的臣服,而囊括南至南海的辽阔地区;由于西域各国的归降,西域都护府的建立, 而管辖西域之地;由于夫余、挹娄的内附,使疆界东至于海上;由于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郡县,将版图扩展到怒江以西至伊洛瓦底江流域。历代王朝大体保持了这个疆域。我国今天的多民族国家正是从这个传统发展而成。中国传统疆域是由南部水田农业区、北方旱地农业区与北部草原游牧区组成的。我国历史上畜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之间,自然形成了经常和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是我国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经济基础。正是这个经济基础,促使我国各族共同缔造了多民族的国家。尽管多次分裂,最终仍归于统一,每次统一的版图大体相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时受中原王朝直接统治,有时受间接统治,但各民族间的联系并未因此中断,仍然在相互依存中共同发展。

  由于边疆地区的社会经济与中原相比较为落后,历代王朝为适应当地的社会经济基础,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政权,其形式与内地不同,如秦汉时期的属国、道、边郡,唐宋时期的羁縻府州,元明清时期的土官、土司,史称“羁縻政权”,政权形式不同,属于中国统一的整体则毫无差异。有些少数民族虽也建立过独立的政权,但没有脱离中国整体历史的发展。中国是以汉族为主干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的中国不因为建立王朝的民族不同而异;历史上的中国不仅包括汉族和中原王朝,也包括各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地方政权。中国的历史疆域,不仅包据中原王朝的辖区,也包括少数民族政权的辖区。统一的概念,主要是指政权而言;整体的概念,则是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内在联系与凝聚。政权的统一,是在整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具体原因,有时只有一个政权,有时有几个政权存在,但整体并没有改变。本书将中国历史上的各民族纳入一个整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论述,各民族的个性恰到好处地显示于共性之中。

  第二, 本书突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性。本书按照中国历代王朝的顺序来叙述中国各民族历史。历代王朝尤其是中央王朝的更迭演进及其几千年不断的连续性,是中国历史有别于世界其他各国历史的一个明显特征。王朝的兴衰更迭,是历史上经济、政治、文化变迁以及各民族活动的产物。它反过来又影响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及各民族的发展。以王朝发展的顺序这一客观存在为线索来笼括中国各民族的发展,不惟脉络清晰,而且多民族国家的同一性连贯性也由此上升到突出地位。事实上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元、清等大一统王朝就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历代王朝的兴亡大都与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有着内在的联系;少数民族的兴衰与中央王朝的统治也紧密相关。本书不是简单地以王朝更迭为线索编写各民族历史,而是在具体阐释中,将二者结合融会于一体,深刻揭示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历史规律。这正是本书有别于以往中国民族史和一般中国通史著作的显著特点

  第三, 本书突出各民族之间相互联系的有机性。中国各民族成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各民族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过程。任何民族都不是孤立的地发展演变的。每一个民族都必须与周围的民族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民族关系对每一个民族的形成、发展都产生重大影响,有时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各民族间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共同缔造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的伟大祖国,也使各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将民族关系史作为民族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实事求是地反映各民族之间的不可分离的有机联系和日益强化的凝聚力,并进而揭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本书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更加鲜明。

  第四,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不仅十分注意汉文文献,也注意吸收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尤其注意采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丰富资料,尽可能多地吸收近年来考古学、古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使本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根据上述职责,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设7个内设机构: 参与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拟订和实施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教育、选拔和推荐工作;配合做好少数民族干部挂职锻炼;负责省民委系统有关涉外工作和对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负责委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机构编制和领导班子考核、任免和调配等工作;负责委机关及直属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劳动工资和职称评聘等工作;做好委机关、直属单位离退休干部职工工作。政策法规处拟订民族法规草案、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开展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做好散杂居民族和城市民族工作,研究提出工作建议;负责审查公民民族成份的变更事宜;负责审核涉及少数民族内容的公开出版物、音像制品等;组织、指导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和自治州、县逢10周年庆典活动;依据《甘肃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负责清真食品标志牌的监制;承担行政复议工作;负责委属少数民族社会团体的管理工作。经济发展处研究提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特殊政策建议,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处理具体事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承担监督检查规划实施情况的具体工作;承担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乡统计分析与综合评价监测体系的有关工作;承担参与协调民族地区对口支援、经济技术合作和民族贸易、民族特需商品生产的有关工作;承担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资金管理及扶贫工作。 社会事业处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参与拟订和执行民族教育的有关政策和规划,提出促进民族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科技、体育、艺术、卫生和新闻出版等问题,提出相关意见及建议;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交流和宣传工作;承办重大民族文化、体育活动的具体事务。少语古籍处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负责制定落实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和发展规划;负责全省民族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负责全省藏、蒙、哈语等语言文字及翻译的有关工作;推动、协调八省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术研究、协作交流和人才培养;负责规划、协调、指导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抢救、收集、整理、出版少数民族古籍文献;负责民族古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证、审定、翻译、保护和申报等工作。监督检查处承担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协调、指导民族区域自治法贯彻落实的具体工作;研究民族关系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应急机制问题,承担有关协调处理工作;协调处理民族关系,研究提出工作建议;负责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综合评价监测体系;推进实施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和民族事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机关党委 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人员编制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机关行政编制44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3名、纪检组长1名,处级领导职数17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

纪检、监察机构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按省编办、省纪委甘机编办发〔2006〕34号文件规定执行。 其他事项(一)保留机关后勤事业编制13名。

(二)所属事业单位的设置、职责和编制事项另行规定。 附则本规定由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其调整由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按规定程序办理。

古文献研究的内容主要有古文献目录、古籍版本、古籍校勘、古籍辨伪、古文献辑佚。针对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方法。但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法:

首先是“古典文献的普查登记与学科分类方法”。古典文献学最首要的任务就是系统全面地认识了解自己的研究对象——中国古典文献的总体面貌,只有通过全国范围的古典文献普查登记,并对普查登记材料进行条分缕析,使之分门别类,才能掌握其数量和大致的学科类别。因此,普查登记与分类是古典文献学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其次是“古典文献的编目与著录方法”。古典文献的典藏与查阅都需要目录书和目录卡片提供按图索撰的途径,而编制书本式目录和卡片式目录,既要遵循一定的编目原则,又要按照一定的著录规则,这就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由此可见,“编目与著录方法”也是中国少数民族古典文献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再者是“古典文献的鉴定与辨伪方法”。古典文献学在考辨古典文献的源流、判断某一部书或某一篇文献的价值、分析不同文献版本之间的关系时,都需要对文献的特征和内容予以鉴别,特别是对那些伪造的书籍和文献档案子以断定。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