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尔岐:隐没乡野的卓然经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张尔岐:隐没乡野的卓然经师,第1张

■齐鲁名士

□本报记者卢昱

本报通讯员门波

秋分时节,黄河北的济阳县郊区一派繁忙。

打听三五个在田地里掰玉米的农人,“张稷若村”怎么走他们都会热情地指示。有的热心人还指引如何去张稷若先生墓。

对张稷若,济阳乡民张口闭口尊称“先生”。三百余年的光阴,在一茬茬秋收秋种间流逝。在张稷若村东北的一片玉米地中,张稷若的墓极其普通,既不高大也不壮观。他长眠于一直扎根的土地中,复制着生前的低调……

耕读之家出蒿庵

万历四十年七月二十二日(公元1612年8月18日),济阳县南乡柳树王庄的张行素家热闹起来——他的夫人郭氏生下第一个儿子,全家高兴,尤其是行素的老爷子张兰老人,更是乐不可支。

这孩子一出生与其他婴儿并无二致,但随着年龄增长日渐显现得聪颖异常,大不同于一般儿童。所以张行素私下里对他的夫人郭氏说:“这孩子将来恐怕不是池中之物,现在就能看出他的才气了。”

“这孩子就是张尔岐。他字稷若,自号蒿庵处士,又号汗漫道人,世称蒿庵先生。蒿庵一生未出仕,隐居在家做塾师,埋头著述,研究学问,直到康熙十六年腊月二十八日病逝。”山东省张尔岐研究会副会长艾明义介绍道。

这柳树王庄,本是一极普通小村。后来因张稷若先生名望渐重,县内尽人皆知,其村人外出逢人问及居址时,唯恐人家不知柳树王庄,便说是“张稷若庄”;外村人因景仰稷若先生,也喜欢称他的村庄为“张稷若庄”。长此以往,“张稷若庄”就取代了柳树王庄之名。

在济阳农村,至今仍盛传张稷若先生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掐诀念咒,撒豆成兵。据说他家常年挂着一盏极为普通的纸灯笼,灯笼上剪贴的纸花是一株豆秧,一只蝈蝈。奇异的是,这只蝈蝈如果一早爬到豆秧顶部叶上,这天准晴;如果蝈蝈藏在豆秧根部的豆叶底下,那这天要么阴天要么下雨。

传说还得折射回现实中解读。张尔岐的父亲张行素一生爱儒学,但少年时因病辍学未能深造,终生引以为憾。他也曾见过一些世面,在明季王爷藩府中当过小吏,谒铨时因不肯贿赂铨官,被“发配”到千里以外的湖北石首驿丞,至任三日,因念及年近古稀的父亲无人奉养,便告老还乡了。

辞职归田后,张行素一面勤奋耕种,代父操持家务;一面延请名师教授并亲身严厉督促儿子刻苦读书。学塾就在张家的胡同大门右首,他不时到学塾院内驻足,听到张尔岐诵读时则喜,偶尔听到儿子与人谈及读书之外的事,便训斥道:“时光不可逝而复来,为何闲谈而白白浪费掉了幸亏我现在尚且健壮,如不趁早自我督促,以后再想有今日机会就来不及了。”

张行素虽家处偏僻乡村,又世代务农,家中原本没有几本书,但只要见到坊间书肆有善本或家中未有的书,便不惜重金购置,先后积蓄至5000余卷。他还惜纸如金,偶见地上有扔掉的废纸,不管闲忙缓急总是捡起放袖中,以教育儿子们节俭读书,爱惜笔墨纸张。

张行素有四个儿子,尔岐为大。尔岐二弟名尔嵘,自幼双目失明,生活全靠家人照料,尔岐对他一直关怀备至。三弟名尔徵,是兄弟们中最聪慧的一个。四弟名尔崇,字季厚,小尔岐13岁。

甲子之夜遣神兵

张家虽不大富,但过得安稳,奈何遭遇改朝之灾。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冬,清兵入侵关内,兵至山东。张行素留守家中,让家中老大张尔岐带家人逃难,途中尔徵与尔崇被掳走。到了沧州,据说尔徵死于乱军之中,尔崇被清兵砍伤后又复苏。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天,一股清兵袭至柳树王庄一带,留守家中的张行素率领僮仆准备逃避,大家随身带着刀矛棍棒以防不测。不料恰遇清军骑兵十数人,眼见走不脱,行素对僮仆们说:“看来非迎战不行了,如果一跑,清兵就会追射,我们会立即丧命,倒不如力战一番,或许还能夺条活路。”说着就向清兵冲了过去,僮仆们也跟了上去。清兵的箭矢纷纷射向他们,却都没射中。行素平日就善于骑射和搏击,僮仆们又都肯用命,他们飞快逼近了敌人,刀枪棍棒交发齐下,登时击毙清兵二人,其余仓皇逃走。

不几日,有个叫王东明的邻居,偷偷割下一名被击毙的清兵头颅,冒充张行素的家仆到济南府领得赏银50两。济南府的官员们便在闹市冲衢榜示张扬,说张行素“手刃一虏”,意在鼓舞民气。不料此事为清兵侦知,深恨行素,遂在次年南侵后北还时,于正月十六日将其掳去杀害。

元宵节一过,本盼着团圆的弟兄们辗转回家,发现除兄弟死伤外,父亲竟被清兵杀死。遭此巨创之后,人死业败,七零八落。

这突如其来的惨重打击,使还在做着科举美梦的张尔岐,顿时如江心翻船,蓦然间六神无主。随后,他“形神惨悴,茕茕孤立”,忽然发狂失去理智,先是想投水自溺,后又想穿上道士服弃家出走,只因见老母在堂无人奉养,才不得已作罢。于是,他对劫后破败的房舍也不修葺,任那杂草蔓塞院内路径也不拔除,而将自己住的小屋命名为“蒿庵”,终日深居简出,不闻不问世间之事。

张尔岐生性至孝,父亲罹难后,他的床头枕边经常泪痕斑斑,无日不在哀痛思念。为此,他还终生 彩色的衣服,不吃肥腴的饭菜,不欣赏欢娱的音乐。

遭遇如此变故,张尔岐对大清可谓恨之入骨。在民间传说中,便有他反清复明的“段子”。据说,他剪了许多纸人、纸马和刀枪剑戟等,放在书箱里。这只书箱平日锁着,只有逢到甲子日夜深人静时,他才悄悄打开。这时候只见他手执阴阳八卦旗,踏天罡步地煞,仗剑作法。他口中念念有词,手中令旗一挥,那书箱中的小纸人如大梦方醒,各抄兵刃飞身上马,在阵阵喊杀声中跃出箱来。

张尔岐令旗左右摇摆,那人马也随着左旋右转前进后退,霎时间布成了奇门大阵。演练了一番阵法后,张尔岐再一次挥动令旗张 岐简介,那人马便分作了两队,一队进攻,一队防守,只听鼓角动天,喊声震地,攻守双方杀将起来。只杀得明月无光,旌旗失色。如此攻守转换几次后,张尔岐令旗一挥,鸣金收兵,但见那人马又纷纷跳入箱内,寂然无声,纹丝不动。

这时,张尔岐取来早已备好的桐油和漆,倒在盆里,又顺手拿起一把拂尘,将拂尘往盆里一蘸,吹一口法气,冲着书箱甩去,那油漆就像一阵雾气均匀地洒向那人马刀枪。如此一遍,两遍,一连洒了七七四十九遍,这才关上书箱,收拾妥当,关门睡觉。五冬六夏,阴晴雨雪,从不间断,只待经过七七四十九个甲子日,操练并油漆上七七四十九次,这些纸人纸马将会成为神兵天将。到那时时机已到,便可起事,这支神兵会立刻杀向清兵,攻必克,战必胜,所向无敌,驱除鞑虏指日可待。

传说只是人们意念的影射,张尔岐虽有志学兵法,可他也看到清朝立鼎是大势所趋。本想着走学而优则仕这条旧道的他,隐居不仕,布衣终生。

杂坐田父酒客间

仕途不成,便另辟蹊径,好在张尔岐有着深厚的根基。他七岁入学,接受识字启蒙教育后,从经到史,再到诸子百家,广为涉猎。他还意有所属,学兵家言。兵学当然要涉及天文地理,又从而去学天文地理。天时非常复杂,所以又学太乙、奇门遁甲、六壬、云物和风角等。

当时兵燹所及,“酷吏乘时杀人如草,釜量肉,泽量骨,惴惴潜身,不出户庭,日焚香诵《易》”。在兵荒马乱,生命朝不保夕的情况下,张尔岐足不敢出户,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躲在家中避难而读《易经》。

在而立之年,张尔岐已为日后研究学问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他的学业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学此不成,去而之彼,彼又不成,以又有夺彼以去者,不仅彼之夺此也。癸未前学固如此其不一也”。他这样说固然有自责自谦之意,但也是事实。这种学无统系、学无计划的弊病当然是事倍功半的,难以达到精深的目的。

尤其在张尔岐于家务农兼做塾师之后,时常“杂坐田父酒客间,剧谈神仙、方技、星卜、冢宅不绝口”。闲暇之时和农夫酒友一起侃大山,神聊的内容是神仙鬼怪、巫医星象、占卜吉凶、阴宅阳宅等等。这牵涉了他诸多精力,所以在33岁那年,张尔岐作出更弦易辙的决断,开始致力经学的学习研究,专心著述立说。

张尔岐做到了言行必果,一以贯之。明朝的灭亡,使张尔岐的学习更加勤奋自律严格。他自我加压,规定自己读经书,由原来的每天读一章,增加到每天读三章;学史书,由原来的每天学一卷,增加到学两卷。

张尔岐的后半生,三十多年如一日,没有一天不读书,没有一天不作学习笔记。因为家中不甚富裕,不能具膏烛,他就烧着柴火,在火堆前读书,常至夜分,以及闻鸡即起的情况更是常见。生活艰难到这种地步,毅力坚强到如此程度,也是罕见。66岁那年春天患病,依然坚持着《春秋传议》一书的研究编著,直到冬天去世。

张尔岐对学习内容分门别类,做了形象比喻。他在《蒿庵闲话》第九十则中,用生活必需的食品,对经书予以比喻。他认为《诗》《书》《易》《礼》《乐》《春秋》这六经,和孔、孟、程颐、朱熹的著作,好比五谷粮食,不可一日缺少。而一些为“六经”“四子”所作的那些传记、注疏、解释,就像蔬菜、食盐、果酱,是餐饮必需的调料;没有这些作料,就食之无味,甚至难以下咽,消化不了。

张尔岐的思想,于今也大有裨益。他曾提出过,士人治经研礼,首先要探究古人苦心著述本旨,从古人著《仪礼》等书包含着的自然秩序、人伦纲常、典章制度、言行举止、风俗民情等内容中,找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模式,匡正明末以来社会秩序的混乱和疏学风气的泛滥。

独精三礼有遗说

顾炎武曾在《广师》篇说:“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

“卓然经师”,这句话卓有见地。张尔岐一生主要经历是“乡里句读师”。句读什么当时,自然是句读“经”。须知,“经”是很不好句读的。一般塾师,不过囫囵吞枣,不懂装懂,骗骗学生,也骗骗家长而已。张尔岐不然,他要把句读工作,当科学研究来做。

著名历史学家赵俪生曾撰文指出,张尔岐的《仪礼郑注句读》一书,就是研究成果之一。《仪礼》是“三礼”之一。“三礼”各具特色:《周礼》讲的是大制度,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等;但它的缺陷是可靠性小,真伪杂糅;《礼记》是孔门后学学礼的零星札记,人家把它叫做“零膏剩馥”;《仪礼》讲的是先秦上层社会人士的日常生活习惯,饮食如何,婚丧如何,宴宾客如何,祭如何,射如何,器服如何等等。其中有不少先秦礼俗可以追索。它在“三礼”之中,可靠性最大。但一般人苦其难读。故自王安石罢《仪礼》不置学官以来,对此古籍问津很少。

张尔岐作为一位负责任的塾师,他要对此古籍梳理一番。他根据汉代郑玄对《礼经》注疏,参考历代众多学者的成果,博采众家之说,结合自己的研究判断,编著了10卷《仪礼郑注句读》。通过不断沉潜,张尔岐对郑玄的注释作了诠释,所以叫《仪礼郑注句读》。

“张尔岐除对《仪礼》进行过研究整理外,对《周易》也颇有研究。他对《周易》的研读很是下了功夫,仅就《蒿庵闲话》一书来看,即可看出这一点。是书内有读书札记百余则,其中关于读《易》的就约占四分之一。”艾明义介绍道。

在赵俪生看来,张尔岐研究《周易》所使用方法,可以说是低级方法和高级方法并用。例如他说,《易》越到后代越烦琐,“十翼”是后加的。远古之人,事简民淳,只凭卦名一家,已足以决犹豫。“后情伪日杂,人之聪明已不逮古”。这话初看起来,似是倒退论思想,其实不然。远古人使用的是原始综合思维,后世人使用的是分枝的逻辑思惟,张所说“不逮古”的“聪明”,是指原始综合思维而言。

再如,张尔岐说卦与卦之间的“相与”可分为“相徇”“相成”“相倾”三种关系。在这种说易中,就渗透着辩证法的意味。再譬如,在他的《周易说略序》中,他说,事物不可对待得太具体,太具体就容易僵化,“质言则专;专则滞。故愈详而愈多失”。这讲的显然是形式逻辑方法的局限性。

张尔岐提出,在“专”之外,还需要一种抽象的概括,他的原词是“影似”。“影似”即“事所不得兼者,理得而兼之;此之理不得兼彼之理者,理之象则无不得而兼之也”。这也就是经典作家们常说的,理性主义对感性材料的改造,会使人们的认识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

张尔岐自己发问,六十四卦、三百八十爻,能把宇宙间人、物、事的运动、静止、变化包罗净尽吗“具体地说,不能;但抽象地说,从影似的角度来说,能。”他自答道,所以他主张,研究《周易》要“销释凝滞”张 岐简介,就是克服形而上学,尽量恢复远古人的辩证法。

张尔岐在研究《老子》一书时,方法也较高级。他抛开注解,“以己意占度”,感到《老子》的“大义犁然”,可以通解。他感到过去人对《老子》的解说,像水加茶变苦、加糖变甜、加盐变咸、加醋变酸一样,全不是原来水的味道。这样,他感受到独立思考的优越性。

天道从来疑有无

谈及张尔岐的哲学思想,首推他的《蒿庵集》中首篇《天道论》。编集人将它放置在全书之首,实际上它也是最富有代表性的。最引人注目的是,张尔岐的一些论点与十七世纪最高思维水平的思想家王夫之的论点,竟有不少的“不约而同”。

在距离张尔岐两千多年前,大思想家荀况谈论过“天”“人”的关系。荀子把“天”描绘成压在人们头脑上的一口大锅。他宣扬“天道不可知”“人不可与天争”,人们要明确“天人之分”,就是说,天有天职,人对此无能为力。与这样的论点相比,张尔岐的论点明显进步很多。

张尔岐是从驳“天道不可知”开始。他认为,“天道不可知”的论者们是一些具有颓废人生观的人,他们铢铢以求,嫌“天道”不公,善恶祸福都不应验,所以他们说“天无道”。

张尔歧认为这样理解会“哀君子之心,作小人之气”。他认为有必要从社会道德的需要出发,把问题提到哲学上来予以谈论。他从“天人相及”谈起。“天人相及”,并不是什么新命题,荀况也谈“天人之分”,但张尔岐一开始给问题带来一个唯物的基调,说天、人之相及,是以气。什么是“气”就是运动中的物质。他说“天”以其气寄于人,而出现了“质”,质立而兴起了“事”,事的衍变就成了“势”。

非常凑巧,王夫之也非常喜欢讲“势”,他说“势”字“精微”。张尔歧说,人世间的善恶祸福,处处都与“势”相消息。具体说,就是天以“气”授人,人接受了这种气就成为“命”。气有清浊、长短、多少,命也就有屈伸。王夫之比他讲得更灵通,他说“化在天,受在人”,天不停地授命于人,人不停地受命于天,王夫之把这叫“凝命”。

经张、王这么一讲,神秘的东西物质化了,死的、机械的东西活灵活现了。张更进一步说,事积起来成为势,但不是千篇一律的,要看所积极的“分”,包括数量和质量,积至其分则势成,势成则天道应。所以,关键在人的“自致”,或“尽吾力之所可至”。用现代的词汇表达,量变与质变的转化决定是否势成。

如此一来,大大启迪了人们的主动性。他告诉人们,“天命”不是预先定好的,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可以争取的,天命是可以人为调整的。这种思想自然而然导向乐观和积极的人生。

这种思想也指导着张尔岐本人。隐居后他亦教亦农,更算得上“半个农民”。因此他不但熟悉农民,还与他们有着深厚感情。天旱了,他和农民一样心如汤煮;雨涝了,他和农民同样焦虑万分;庄稼遭灾了,他和农民一样悲苦凄怆,忧心忡忡。

张尔岐曾说:“傲人者,于人无损,在己则为恶德。”所以,他虽学识渊博,是位大儒,但并不轻视农民,也不摆旧文人的酸腐架子。农民乡邻对他不是敬而远之,而是亲而近之,有疑惑愿意向他请教,有愁苦和心事喜欢向他倾诉,有难处请他帮助,把他当成了完全可以信赖的朋友和老师。

一位乡邻不幸儿子夭亡,悲痛之中以为是命运多舛,找到张尔岐请求为他占卜。有着相同经历的张尔岐劝解他说:“天道这事到底是有是无,历来众说纷纭而不休,实在叫人怀疑。你不幸死了儿子,这是痛苦的,然而要拿这事去问鬼神那是没用的。唉!我盼你什么时候能再生个大胖小子就好了。”

对于夭折的儿子,张尔岐“开眼不见寐存之”,他强忍悲痛对乡邻说:“儿子夭折是令人十分悲伤的,别说传宗接代了,就是吃糠咽菜抚养这么大也非常可惜。可死亡渺茫难知,就是再会占卜的人也弄不明白。指望占卜算命找到改变命运,哪怕你算到哭干眼泪也得不到答案。你还是回去好好种田,自己劝解自己,自己解脱自己吧!”

张尔岐非常同情这位乡邻,但爱莫能助,只能劝导他理智地坚强地应对厄运而已。乡邻走后,他心情十分压抑,久久不能释怀,遂作七律一首,以自消胸中块垒,诗云:天道从来疑有无,难将此事托神巫。厉人亦鲜惊求火,嗟我何时看射弧。不作百年门户计,应怜七尺藜藿躯。茫茫难辨商瞿兆,欲叩荆焞眼已枯。

康成家法竟谁传

张尔岐46岁时,在章丘第一次结识顾炎武。直到张尔岐去世前,两人一直保持着诗书往来,互尊为师。顾炎武亲自为张尔岐的著作《仪礼郑注句读》撰写了序言。

62岁时,乡村塾师张尔岐被省志馆聘去参加纂修《山东通志》,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一件大事。他的交友层次提高,社会交往和视野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宽提升。在济南修纂志书期间,除了与顾炎武的交情步步加深外,张尔岐还结交了李焕章、刘孔怀、薛凤祚等几位外地朋友。这几个人,都是当时的知名学者和反清志士。因为顾炎武精通古今经史,知识最渊博,所以主编古迹山川;薛凤祚精通自然气象,熟悉中西地理,主编天文地理;张尔岐分工主编地方人物。

在共同修纂《山东通志》的日子里,张尔岐与顾炎武推心置腹的交流更多。在任务完成,即将分别时,顾炎武赋诗相赠,写下《己卯夏日过稷若先生书堂奉赠》一诗:“缁帷白室睹风标,为叹斯人久寂廖。济水夏寒清见底,石田春润晚生苗。长教六籍传无绝,能使群言意自消。窃喜得逢黄叔度,频过听讲不辞劳。”

顾炎武这首诗作,深情地描绘了张尔岐清贫、孤寂、艰难的隐居生活。诗作赞扬张尔岐致力经学,耐得住寂寞的高尚情操,赞扬张尔岐具有渊博的学识,把张尔岐比作东汉名士黄叔度。顾炎武为能结交到张尔岐这样的高士窃喜,多次登门拜访请教,也不觉得劳累,由此可窥顾炎武对张尔岐的评价之一斑。

李焕章在他的《织斋文集》中记载说:“每花晨月夕,耳热酒酣,友朋聚晤之乐,未有若斯之久者。”大家工作之余,在花香扑鼻的早晨和月光明媚的夜晚,相聚饮酒,脸红耳热……好友相处的快乐,从来没有像这样长久过。

这些志同道合之人在一起工作三年,直到圆满完成修志任务,各自回归。第三年,张尔岐64岁那一年秋天,可能是临分别的时候,张尔岐同顾炎武、李焕章、薛凤祚一起乘船游览了大明湖。

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64岁的张尔岐与好友分别,从济南回到家乡后,继续从事他的经学研究和著述。康熙十六(公元1677年)年春天,他身患疾病,仍坚持着《春秋传议》一书的研究著述工作。至冬天病情加重,于腊月末逝世,终年66岁。他临终前口述墓志,简述了自己的一生所为。

张尔岐在病危时手书遗嘱一份,遗嘱中说自己既非太学生,又非生员,只是田野处士,“吾百年后当殓以处士之服,殡以单棺。昔葬先母,以贫之故不能备椁,吾断不可加厚。况汝辈贫乏有加于昔,岂可强力取咎。”他还说:“近日好侈,本是恶俗。古人裸葬矫俗,良有以也。”

子侄们遵从张尔岐的遗嘱,在他死后的葬埋就非常简而单之了。没有外椁,没有多少随葬物品,又不起坟山,只是一抔黄土,隐没在一般农人的坟墓中。

正在山西永济历山的顾炎武,得知张尔岐逝世的噩耗后,即写了《闻张稷若讣》一诗,表示哀悼。诗中说:历山东望正凄然,忽报先生赴九泉;寄去一书悬剑后,贻来十袭绝韦前;衡门月冷巢鵀室,墓道风枯宿草田;从此山东问三礼,康成家法竟谁传

诗的大意说,忽然听到张尔岐先生去世的消息,从历山遥望东方,感到悲凉凄然。此前先生还赠给我他费尽心血写成的10卷书,“十袭”指《仪礼郑注句读》;可现在给先生寄去的书,只能像典故“悬剑”那样,他不能亲收了。这里顾炎武,是在借助典故,悼念张尔岐,说好友故去,葬于古坟荒郊。从此,再也不能与先生一起探讨《礼经》,请教“三礼”了。从此,系统传承汉代郑玄学派的还有谁呢诗的字里行间,体现了顾炎武对张尔岐的深情厚谊和历史地位的高度评价。

写作背景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带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锁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朝花夕拾》于1927年出版。

三、 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锁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四、 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五、 艺术手法

1、 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

2、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3、 长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4、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父亲》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5、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六、精彩片段

精彩片段之一 《五猖会》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者,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 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有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及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省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那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赏析——文章对自己从“笑着跳着”到感觉一切“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的心情变化写的很细致,蕴含着对封建教育不动声色的批判。我们也从文中看到,作者对其父亲没有一句谴责之词,只是流露出对长辈不能理解一位儿童真实心情的伤感于困惑。

精彩片段之二 《范爱农》

到初冬,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这军政府也到底不长久,几个少年一嚷,王金发带兵从杭州进来了,但即使不嚷或者也会来。他进来以后,也就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所包围,大做王都督。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

我被摆在师范学校校长的饭碗旁边,王都督给了我校款200元。爱农做监学,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学,实在勤快得可以。

赏析——文中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即对光复后的绍兴换汤不换药的描述。这其实已埋下了范爱农悲剧的伏笔。鲁迅对范爱农没有一句正面的赞扬,只是从他的神情“ 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从他的行动“实在勤快得可以”表现了革命后的范爱农心情愉快的一面。但范爱农心里产生的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鲁迅其后又用了很多笔墨写光复后绍兴的现实,其实就是在探讨造成他的朋友悲剧命运的原因。

  历史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

  北齐书

  周书

  南史

  北史

  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春秋

  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竹书纪年

  汉纪

  后汉纪

  大唐创业起居注

  顺宗实录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考异

  资治通鉴外记

  皇王大纪

  续资治通鉴长编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资治通鉴纲目

  通鉴前编

  通鉴续编

  资治通鉴补

  大事记

  大事记续编

  元史续编

  续资治通鉴

  纲鉴易知录

  通鉴辑览

  明实录

  国榷

  康熙起居注

  东华录

  通鉴纪事本末

  宋史纪事本末

  元史纪事本末

  左传纪事本末

  西夏纪事本末

  明史纪事本末

  三藩纪事本末

  三朝北盟会编

  蜀鉴

  绎史

  平定三逆方略

  亲征朔漠方略

  逸周书

  东观汉纪

  建康实录

  古史

  路史

  契丹国志

  大金国志

  南宋书

  春秋别典

  藏书

  续藏书

  尚史

  国语

  战国策

  贞观政要

  渚宫旧事

  东观奏记

  历代小史

  边略

  荆驼逸史

  弇山堂别集

  明季稗史

  吴越春秋

  越绝书

  华阳国志

  蛮书

  南唐书

  南唐书

  压海

  安南志略

  倭变事略

  蒙古秘史

  蒙古源流

  十国春秋

  国初群雄事略

  明季北略

  明季南略

  十驾斋养新录

  晏子春秋

  列女传

  高士传

  安禄山事迹

  朱子年谱

  金陀粹编

  名臣碑传琬琰集

  京口耆旧传

  唐才子传

  元朝名臣事略

  东林列传

  国朝汉学师承记

  国朝宋学渊源记

  碑传集

  畴人传

  王荆公年谱考略

  隋书经籍志

  崇文总目

  郡斋读书志

  遂初堂书目

  直斋书录解题

  文渊阁书目

  千顷堂书目

  四库全书总目

  禁书总目四种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

  经义考

  集古录

  金石录

  籀史

  隶释

  隶续

  史通

  读通鉴论

  考信录

  十七史商榷

  廿二史札记

  廿二史考异

  孩余丛考

  文史通义

  风俗通义

  唐六典

  麟台故事

  通典

  通志

  文献通考

  续通典

  清朝通典

  清朝通志

  续通志

  续文献通考

  皇朝文献通考

  唐会要

  五代会要

  宋会要辑稿

  宋朝事实

  宋朝事实类苑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西汉会要

  东汉会要

  明会典

  大清会典

  登科记考

  历代职官表

  翰林志

  唐律疏义

  唐大诏令集

  宋大诏令集

  宋刑统

  盐铁论

  包孝肃公奏议

  历代名臣奏议

  历代兵制

  武备志

  语言

  史籀篇

  三苍

  急就篇

  尔雅

  小尔雅

  释名

  方言

  说文解字

  广雅

  尔雅注

  尔雅疏

  字林

  五篇

  经典释文

  一切经音义

  说文解字系传

  尔雅翼

  埤雅

  类篇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汉隶字源

  六书故

  助语辞

  通雅

  正字通

  六书通

  字汇

  骈雅

  康熙字典

  尔雅义疏

  广雅疏证

  尔雅正义

  恒言录

  通俗编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义证

  说文解字句读

  说文释例

  说文通训定声

  草字汇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小学钩沉

  助字辨略

  虚字说

  读书杂志

  经籍纂诂

  经义述闻

  经传释词

  古书疑义举例

  马氏文通

  名原

  北堂书钞

  艺文类聚

  初学记

  白氏六帖事类集

  唐宋百孔六帖

  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古今事文类聚

  玉海

  永乐大典

  唐类函

  渊鉴类函

  佩文韵府

  骈字类编

  古今图书集成

  声类

  切韵

  唐韵

  韵镜

  广韵

  集韵

  礼部韵略

  切韵指掌图

  七音略

  五音集韵

  古今韵会举要

  中原音韵

  蒙古字韵

  五方元音

  音学五书

  古韵标准

  六书音均表

  诗声类

  说文声类

  切韵考

  修辞鉴衡

  文学

  诗经

  毛诗正义

  诗集传

  楚辞

  楚辞章句

  楚辞补注

  楚辞集注

  文选

  古诗源

  玉台新咏

  乐府诗集

  古谣谚

  文苑英华

  古文观止

  乾坤正气集

  古文辞类纂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历代赋汇

  四六法海

  骈体文钞

  六朝文絮

  全唐诗

  箧中集

  河岳英灵集

  唐音统签

  唐诗品汇

  唐诗别裁集

  唐诗三百首

  万首唐人绝句

  全唐文

  唐宋八大家文钞

  西昆酬唱集

  瀛奎律髓

  千家诗

  千家诗选

  宋诗钞

  宋诗别裁集

  江湖集

  古文关键

  宋文鉴

  全辽文

  中州集

  全金诗

  金文最

  元诗别裁集

  元文类

  明文衡

  明文海

  明文在

  列朝诗集

  明诗综

  明诗别裁集

  清诗别裁集

  清诗铎

  晚晴簃诗汇

  清文汇

  皇朝经世文编

  敦煌曲子词集

  唐五代词

  全唐五代词

  花间集

  四印斋所刻词

  强村丛书

  全宋词

  宋六十名家词

  全金元词

  全清词钞

  花庵词选

  绝妙好词

  词综

  词选

  宋四家词选

  孤本元明杂剧

  元刊杂剧三十种

  元曲选

  元曲选外编

  六十种曲

  盛明杂剧

  古本戏曲丛刊

  杂剧三集

  全元散曲

  贾长沙集

  司马文园集

  扬侍郎集

  孔北海集

  魏武帝集

  王侍中集

  魏文帝集

  曹子建集

  阮步兵集

  嵇中散集

  张司空集

  左太冲集

  陆士衡集

  陆士龙集

  刘中山集

  郭弘农集

  靖节先生集

  颜光禄集

  谢康乐集

  鲍参军集

  谢宣城集

  沈隐侯集

  江文通集

  何水部集

  阴常侍集

  徐孝穆集

  庾子山集

  卢武阳集

  薛司隶集

  王无功文集

  杜审言诗集

  寒山子诗集

  王子安集

  盈川集

  幽忧子集

  骆宾王集

  沈佺期集

  宋之问集

  陈伯玉文集

  曲江集

  李太白集

  杜工部集

  王右丞集

  孟浩然集

  崔颢集

  储光羲集

  李颀集

  王昌龄集

  高常侍集

  岑嘉州集

  李遐叔文集

  萧茂挺文集

  元次山集

  郎士元集

  钱考公集

  韩君平集

  刘随州集

  韦苏州集

  华阳集

  翰苑集

  昌黎先生集

  河东先生集

  刘宾客文集

  王建诗集

  张司业集

  皇甫持正文集

  李文公文集

  玉川子诗集

  孟东野诗集

  长江集

  李长吉文集

  元氏长庆集

  白氏长庆集

  司空文明诗集

  戴叔伦集

  卢户部诗集

  李益集

  常建诗集

  洪度集

  张承吉文集

  追昔游集

  朱庆余诗集

  刘叉诗集

  曹邺诗集

  丁卯集

  樊川文集

  李义山集

  温庭筠诗集

  文薮

  甫里集

  姚少监诗集

  孙樵集

  鱼玄机集

  司空表圣文集

  香奁集

  唐风集

  甲乙集

  浣花集

  河东集

  小畜集

  林和靖诗集

  范文正公集

  苏学士集

  宛陵集

  欧阳文忠集

  嘉佑集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元丰类稿

  临川集

  广陵集

  东坡全集

  栾城集

  山谷集

  后山集

  柯山集

  淮海集

  鸡肋集

  斜川集

  简斋集

  岳忠武王文集

  于湖居士文集

  李清照集

  石湖诗集

  诚斋集

  东莱集

  梅溪集

  渭南文集

  剑南诗稿

  龙川文集

  水心先生文集

  沧浪集

  龙洲集

  后村大全集

  湖山类稿

  石屏诗集

  文山先生全集

  滹南遗老集

  遗山集

  湛然居士集

  牧庵集

  道园学古录

  雁门集

  东维子集

  铁崖先生古乐府

  揭文安公全集

  宋文宪公全集

  诚意伯文集

  青丘高季迪先生诗集

  逊志斋集

  怀麓堂集

  空同集

  何大复先生集

  六如居士全集

  升庵集

  荆川文集

  沧溟先生全集

  震川先生文集

  弇州山人四部稿 弇州山人四部续稿

  袁中郎全集

  隐秀轩集

  陈忠裕公全集

  张苍水集

  夏节愍全集

  顾亭林诗文集

  初学集 有学集

  梅村家藏稿

  壮悔堂集

  西河合集

  笠翁一家言

  吕晚村文集

  陈迦陵诗文词全集

  曝书亭集

  渔洋山人精华录

  魏叔子集

  湖海集

  方望溪先生全集

  鲒崎亭集

  敬业堂集

  小仓山房集

  忠雅堂集

  瓯北集

  惜抱轩全集

  文木山房集

  定盦全集

  春在堂全书

  金荃词

  浣花词

  南唐二主词

  阳春集

  乐章集

  六一词

  张子野词

  珠玉词

  小山词

  东坡乐府

  山谷琴趣外篇

  淮海词

  东山词

  片玉词

  芦川词

  石林词

  漱玉词

  无住词

  放翁词

  于湖词

  稼轩长短句

  龙川词

  龙洲词

  白石道人歌曲

  后村长短句

  梦窗词

  梅溪词

  断肠词

  竹山词

  须溪词

  苹洲渔笛谱

  山中白云词

  花外集

  遗山乐府

  天籁集

  湘真阁江篱槛词

  梅村词

  鼓棹集

  曝书亭词

  纳兰词

  道授堂词

  衍波词

  茗柯词

  半塘定稿

  东篱乐府

  酸斋乐府

  小山乐府

  云庄乐府

  梦符散曲

  甜斋乐府

  花影集

  四声猿

  墨憨斋定本传奇

  笠翁十种曲

  古柏堂戏曲集

  吟风阁杂剧

  关汉卿戏曲集

  汤显祖集

  文心雕龙

  诗品

  本事诗

  二十四诗品

  六一诗话

  后山诗话

  冷斋夜话

  石林诗话

  岁寒堂诗话

  苕溪渔隐丛话

  风月堂诗话

  环溪诗话

  文则

  文章精义

  诚斋诗话

  沧浪诗话

  诗林广记

  诗人玉屑

  后村诗话

  词源

  滹南诗话

  四溟诗话

  艺苑卮言

  曲律

  唐音癸签

  诗薮

  姜斋诗话

  原诗

  带经堂诗话

  五代诗话

  历代诗话

  说诗晬语

  词苑丛谈

  论文偶记

  随园诗话

  瓯北诗话

  白雨斋诗话

  蕙风词话

  人间词话

  清诗话

  清诗话续编

  词话丛编

  博物志

  拾遗记

  搜神记

  搜神后记

  西京杂记

  世说新语

  续齐谐记

  颜氏家训

  隋唐嘉话

  集异记

  朝野佥载

  唐国史补

  大唐新语

  因话录

  酉阳杂俎

  剧谈录

  云溪友议

  传奇

  封氏闻见记

  唐摭言

  唐宋传奇集

  太平广记

  归田录

  东坡志林

  夷坚志

  容斋随笔

  醉翁谈录

  老学庵笔记

  鹤林玉露

  齐东野语

  剪灯新话

  剪灯余话

  西湖游览志

  少室山房笔丛

  万历野获编

  帝京景物略

  古今谭概

  情史类略

  陶庵梦忆

  池北偶谈

  聊斋志异

  阅微草堂笔记

  春在堂随笔

  清朝野史大观

  京本通俗小说

  清平山堂话本

  三国志演义

  水浒传

  隋炀帝艳史

  杨家府演义

  西游记

  西游补

  封神演义

  金瓶梅词话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新列国志

  古今小说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今古奇观

  说岳全传

  醒世姻缘传

  豆棚闲话

  好逑传

  红楼梦

  儒林外史

  镜花缘

  西厢记

  荆钗记

  白兔记

  拜月亭记

  杀狗记

  琵琶记

  宝剑记

  浣纱记

  鸣凤记

  红梅记

  牡丹亭

  玉簪记

  东郭记

  清忠谱

  十五贯

  长生殿

  桃花扇

  雷峰塔

  哲学

  易经

  管子

  论语

  中庸

  孟子

  荀子

  易传

  孝经

  大学

  老子

  庄子

  关尹子

  文子

  列子

  墨子

  墨经

  公孙龙子

  法经

  慎子

  商君书

  韩非子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吕氏春秋

  黄帝四经

  淮南子

  新语

  新书

  春秋繁露

  法言

  太玄

  周易参同契

  白虎通义

  新论

  论衡

  申鉴

  昌言

  理惑论

  太平经

  人物志

  周易略例

  老子指略

  傅子

  抱朴子

  肇论

  弘明集

  高僧传

  真诰

  颜氏家训

  中说

  摩诃止观

  金狮子章

  原人论

  坛经

  广弘明集

  续高僧传

  阴符经疏

  坐忘论

  无能子

  化书

  皇极经世

  太极图说

  通书

  正蒙

  梦溪笔谈

  二程集

  知言

  四书集注

  朱子语类

  伊洛渊源录

  近思录

  陈亮集

  习学记言

  北溪字义

  大学衍义

  黄氏日抄

  陆九渊集

  慈湖遗书

  鲁斋遗书

  传习录

  困知记

  雅述

  焚书与续焚书

  刘子全书

  正教真诠

  朱舜水全集

  陈确集

  明儒学案

  宋元学案

  明夷待访录

  物理小识

  东西均

  日知录

  周易外传

  尚书引义

  读四书大全说

  张子正蒙注

  无何集

  潜书

  四存编

  原善

  孟子字义疏证

  科学技术

  黄帝内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

  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

  金匮要略方论

  中藏经

  脉经

  肘后备急方

  刘涓子鬼遗方

  雷公炮炙论

  本草经集注

  诸病源候论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新修本草

  食疗本草

  本草拾遗

  外台秘要

  银海精微

  经效产宝

  颅卤经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太平圣惠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类证普济本事方

  本草衍义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幼幼新书

  小儿药证直诀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儒门事亲

  脾胃论

  内外伤辨惑论

  医学发明

  医学启源

  济生方

  妇人大全良方

  洗冤集录

  针灸资生经

  十四经发挥

  世医得效方

  卫生宝鉴

  格致余论

  局方发挥

  证治要诀

  医学正传

  濒湖脉学

  医学入门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

  普济方

  赤水玄珠

  温疫论

  证治准绳

  景岳全书

  医贯

  济阴纲目

  针灸大成

  外科正宗

  万病回春

  寿世保元

  活幼心法

  本草经疏

  口齿类要

  名医类案

  医宗必读

  霉疮秘录

  审视遥函

  医门法律

  石室秘录

  辨证录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备要

  医方集解

  汤头歌诀

  幼科铁镜

  达生篇

  四诊抉微

  金匮要略心典

  胎产心法

  医学心悟

  外科全生集

  医宗金鉴

  幼幼集成

  串雅内外篇

  疡医大全

  兰台轨范

  临证指南医案

  温热论

  续名医类案

  温病条辨

  沈氏尊生书

  伤科补要

  笔花医镜

  医门棒喝

  傅青主男科

  傅青主女科

  医林改错

  理沦骈文

  中西医书汇通五种

  厘正按摩要术

  血证论

  重楼玉钥

  衷中参西录

  伤寒来苏集

  周髀算经

  孙子算经

  数术记遗

  九章算术

  海岛算经

  五经算术

  五曹算经

  张丘建算经

  缀术

  缉古算经

  夏侯阳算经

  数书九章

  杨辉算法

  算学启蒙

  四元玉鉴

  测圆海镜

  益古演段

  算法统宗

  算经十书

  天官书

  浑天仪注

  玄象诗

  步天歌

  上农、任地、辨土、审时

  汜胜之书

  四民月令

  南方草木状

  竹谱

  齐民要术

  茶经

  耒耜经

  司牧安骥集

  四时纂要

  桐谱

  洛阳牡丹记

  荔枝谱

  芍药谱

  蚕书

  菊谱

  农书

  橘录

  全芳备祖

  兰谱

  菌谱

  种艺必用 种艺必用补遗

  农桑辑要

  农书

  农桑衣食撮要

  种树书

  救荒本草

  便民图纂

  甘薯疏

  农政全书

  沈氏农书

  学圃杂疏

  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

  群芳谱

  补农书

  花镜

  广群芳谱

  豳风广义

  授时通考

  农圃便览

  三农记

  养耕集

  植物名实图考

  禹贡

  山海经

  穆天子传

  水经注

  水道提纲

  洛阳伽蓝记

  括地志

  大唐西域记

  元和郡县志

  太平寰宇记

  元丰九域志

  舆地广记

  通鉴地理通释

  长春真人西游记

  河源记

  徐霞客游记

  河防一览

  天下郡国利病书

  海国闻见录

  职方外记

  考工记

  云林石谱

  营造法式

  梦溪笔谈

  梓人遗制

  天工开物

  远西奇器图说录最

  物理小识

出自《儿女英雄传》第38回:“小学士俨为天下师,老封翁蓦遇穷途客”中说书道士的一段唱词:鼓逢逢,第一声,莫争喧,仔细听,人生世上浑如梦。春花秋月销磨尽,苍狗白云变态中。游丝万仗飘无定。诌几句盲词瞎话,当作他暮鼓晨钟。判官家,说帝王,征诛惨,揖让忙,暴秦炎汉糊涂账。六朝金粉空尘迹,五代干戈小戏场。李唐赵宋风吹浪。抵多少寺僧白雁,都成了纸上文章! 最难逃,名利关,拥铜山,铁券传,丰碑早见磨刀惨。驮来薏苡冤难雪,击碎珊瑚酒未寒。千秋最苦英雄汉。早知道三分鼎足,尽痴心六出祁山!怎如他,耕织图!怎如他,耕织图,一张机,一把锄,两般便是擎天柱。春祈秋报香三炷,饮蜡�豳酒半壶。儿童闹击迎年鼓。一家儿呵呵大笑,都说道‘完了官租’! 尽逍遥,渔伴樵,靠青山,傍水坳,手竿肩担明残照。网来肥鳜擂姜煮,砍得青松带叶烧。衔杯敢把王侯笑。醉来时狂歌一曲,猛抬头月小天高。 牧童儿,自在身,走横桥,卧树荫,短蓑斜笠相厮趁。夕阳鞭影垂杨外,春雨笛声红杏林。世间最好骑牛稳。日西矬归家晚饭,稻粥香扑鼻啧啧。羡高风,隐逸流,住深山,怕出头,山中乐事般般有。闲招猿鹤成三友,坐拥诗书傲五侯。云多不碍梅花瘦。浑不问眼前兴废,再休提皮里春秋! 破愁城,酒一杯,觅当垆,酤旧醅,酒徒夺尽人间萃。卦中奇耦闲休问,叶底枯荣任几回。倾囊拚作千场醉。不怕你天惊石破,怎当他酣睡如雷! 老头陀,好快哉,鬓如霜,貌似孩,削光头发须眉在。菩提了悟原非树,明镜空悬那是台?蛤蜊到口心无碍。俺只管薅锄烦恼,没来由见甚如来! 学神仙,作道家,踏芒鞋,绾髻丫,葫芦一个斜肩挂。丹头不卖房中药,指上休谈顷刻花。随缘便是长生法。听说他结茅云外,却叫人何处寻他? 鼓声敲,敲渐低,曲将终,鼓瑟希,西风紧吹啼猿起。《阳关三叠》伤心调,杜老《七哀》写怨诗。此中无限英雄泪。收拾起浮生闲话,交还他鼓板新词!这番闲话君听者,不是闲饶舌。飞鸟各投林,残照吞明灭。俺则待唱着这道情儿归山去也!

著书  1.古文観止译注(共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1年  2.鹤林玉露(単著)中华书局 1983年  3.宋宰辅编年録校补(単著)中华书局 1986年  4.中国歴代名君(共著)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7年  5.中国文化概覧(共著)东方出版社 1988年  6.全宋文(共著)巴蜀书社 1990年  7.全宋诗(共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  8.白话二十五史精选(共著)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1年  9.全注全訳史记(共著)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5年  10.宋史选挙志訳注(2)(共著)东洋文库 1996年  11.宋史选挙志訳注(3)(共著)东洋文库 2000年  12.宋代の皇帝権力と士大夫政治(単著)汲古书院 2001年  13.郷土中国訳注(共著)学习院大学 2001年  14.中国语急就篇(単著)白帝社 2002年  15.中国史略(単著)DTP出版 2006年  16朝野类要(附:朝野类要研究)(単著) 中华书局 2007年  17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 (单著) 中华书局 2010年  18宋季三朝政要笺证(単著) 中华书局 2010年   19宋史宰辅表考证(単著) 中华书局 2012年  20隆平集校证(単著) 中华书局 2012年  21范仲淹集(『儒蔵』204册) (点校、単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  论文  史学  1.『鹤林玉露』作者罗大経考 1982年  『学林漫録』 五集  2.『宋会要辑稿』证误 1984年  『史学月刊』 第5号  3.岳珂生平考述 1984年  『文史』 第23辑  4.『史记』辩误 1985年 『北京师院学报』 第1号  5.论宋代相権 1985年 『歴史研究』 第2号  6.昭君名キョウ考辩1985年 『江汉论坛』 第9号  7.赵抃『御试官日记』考釈――兼论北宋殿试制度的演変 1986年 『东北师大学报』 第4号  8.略论宋太宗 1987年 『社会科学戦线』 第4号  9.蘇颂论 1988年 『浙江学刊』 第4号  10.试论宋祁 1988年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第4号  11.论宋代皇権 1989年 『歴史研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