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咸传文言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收藏

陈咸传文言文,第1张

1 辜榷 的 读音 是

[gū què]

辜榷 [gū què]

生词本

基本释义

1 亦作“ 辜搉 ”。搜括;聚敛。《汉书·陈咸传》:“少府多宝物,属官 咸 皆钩校,发其奸臧,没入辜榷财物。”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六》:“今案辜榷双声字也。《广雅》曰:‘嫴榷,都凡也。’故总括财利谓之辜榷。”《后汉书·灵帝纪》:“四年春正月,初置 騄骥厩 丞,领受郡国调马。豪右辜搉,马一匹至二百万。” 李贤 注引《前书音义》:“辜,障也。搉,专也。谓障馀人卖买而自取其利。”

2大略,梗概。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六》“连语”:“略陈旨趣,亦谓之辜榷。”

3查对;计点。 清 昭连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公曰:‘某所收别置一所,请覆之。’王辜榷良久,无丝毫盈绌,如衡而止;王大奇之。”

详细释义

亦作“ 辜搉 ”。搜括;聚敛。

大略,梗概。

百科释义

垄断,侵占,搜刮,聚敛。是商业交易中的一种包揽 买卖场独占行为,出现于西汉末年,东汉大为流行。

2 次韵翰林金侍讲大阅诗

次韵翰林金侍讲大阅诗明夏原吉永乐辛卯,将用兵于沙漠。

二月,大阅于北京城东。时翰林金侍讲有诗,因次其韵。

羽书飞召四方兵,百万貔貅集帝城。赫赫气横鱼丽阵,桓桓威称虎贲名。

銮舆晓阅霜凝盖,铁骑云屯风飏旌。此去烽烟应尽扫,薇垣长见泰阶平。

注释1、夏原吉(1367-1430):明初重臣。字维喆,湖南省湘阴人。

祖籍德兴,早年丧父,遂力学养母。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省制诰,以诚笃干济为明太祖朱元璋所重。

建文帝时任户部右侍郎,后充采访使。任内政治清明,百姓皆悦服。

靖难之役后,明成祖即位,委以重任,与蹇义并称于世。明成祖后,相继辅佐仁宣之治,政绩卓越。

明宣宗宣德五年卒,年六十五岁,赠太师,谥忠靖。著有《万乘肇基集》《东归稿》《夏忠靖公集》等。

2、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也称步韵。

世传次韵始于白居易、元稹,称“元和体”。唐元稹《酬乐天馀思不尽加为六韵之作》:“次韵千言曾报答,直词三道共经纶。”

原注:“乐天曾寄予千字律诗数首,予皆次用本韵酬和,后来遂以成风耳。”一说始于南北朝。

明焦竑《焦氏笔乘·次韵非始唐人》:“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载王肃入魏,舍江南故妻谢氏,而娶元魏帝女,故其妻赠之诗曰:‘本为薄上蚕,今为机上丝。得路遂腾去,颇忆缠绵时。

’继室代答,亦用丝时两韵。是次韵非始元、白也。”

3、羽书:犹羽檄。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1)犹羽檄。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汉陆贾 《楚汉春秋》:“黥布反,羽书至,上大怒。”《后汉书·西羌传论》:“伤败踵系,羽书日闻。”

李贤注:“羽书即檄书也。”《文选·虞羲〈咏霍将军北伐〉》:“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惊。”

张铣注:“羽书,徵兵檄也。”唐高适《燕歌行》:“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清钮琇《觚賸·圆圆》:“烽火羽书,相望于道。”陈毅《过太行山书怀》诗:“敌后三战场,驰骋羽书疾。”

亦称“羽毛书”。唐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战连唇齿国,军急羽毛书。”

(2)泛指书信。4、貔貅(pí xiū):也作“豼貅”。

古籍、传说中的两种猛兽。这里比喻勇猛的战士或骁勇的部队。

(1)古籍、传说中的两种猛兽。《逸周书·周祝》:“山之深也,虎豹貔貅何为可服?”《礼记·曲礼》:“前有挚兽,则载貔貅。”

《史记·五帝本纪》:“(轩辕)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司马贞索隐:“此六者猛兽,可以教战。”

清徐珂《清稗类钞·动物·貔貅》:“貔貅,形似虎,或曰似熊,毛色灰白,辽东人谓之白熊。雄者曰貔,雌者曰貅,故古人多连举之。”

(2)多连用以比喻勇猛的战士或骁勇的部队。《晋书·熊远传》:“命貔貅之士,鸣檄前驱。”

唐张说《王氏神道碑》:“赳赳将军,豼貅绝群。”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羡威统百万貔貅,坐安边境。”

清毕著《纪事》诗:“乘贼不及防,夜进千貔貅。”柳亚子《读史》诗之七:“绿林家世拥貔貅,乳臭儿郎据上流。”

5、帝城:京都;皇城。《汉书·陈咸传》:“即蒙子公力,得入帝城,死不恨。”

唐王维《奉和圣制春望之作应制》:“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明陈束《都下秋雨夜饮王子长宅》诗:“安知非梦寐,相对帝城阴。”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 昨宵家书到,催君迎看帝城花。”6、赫赫:显赫盛大的样子;显著的样子。

(1)显赫盛大的样子;显著的样子。《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国语·楚语上》:“赫赫楚国,而君临之。”韦昭注:“赫赫,显盛也。”

《汉书·陈汤传》:“(汤)以言事为罪,无赫赫之恶。”唐韩愈《送杨少尹序》:“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明刘基《卖柑者言》:“赫赫乎可象也。”(2)形容炎热炽盛。

《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成玄英疏:“赫赫,阳气热也。”

唐丘为《省试夏日可畏》诗:“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清徐夔《苦热》诗:“朅来炎官执柄令,赫赫火繖高嵯峩。”

(3)光明炫耀的样子。汉扬雄《法言·五百》:“赫赫乎日之光,群目之用也。”

唐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天跳地踔颠乾坤,赫赫上照穷崖垠。”宋梅尧臣《日蚀》诗:“赫赫初出咸池中,浴光洗迹生天东。”

鲁迅《故事新编·补天》:“又成了火焰的柱,赫赫的压倒了昆仑山上的红光。”(4)形容声音洪大。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音赫赫,就似撞八荒之鼓,音闻天地。”(5)拟声词,模拟笑声。

《全唐诗》卷八八○载《占年》:“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7、鱼丽阵:也作“鱼丽陈”。

即鱼鳞阵,古代战阵名。《左传·桓公五年》“为鱼丽之陈”晋杜预注:“《司马法》:‘车战二十五乘为偏。

’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阙漏也。五人为伍。

此盖鱼丽陈法。”南朝梁吴均《战城南》诗:“五历鱼丽阵,三入九重围。”

《文苑英华》卷一九六引作“鱼丽陈”。唐贺朝《从军行》:“鱼丽阵接塞云平,雁翼营通海月明。”

《东周列国志》第9回:“庄公(郑。

3 榷的读音是什么

拼 音

què

部 首 木

笔 画 14

五 行 木

五 笔 SPWY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渡水的横木。

2专卖:~货。~场(征收专卖税的交易场所)。~税(专卖业的税)。

3商讨:商~。

相关组词

商榷 扬榷 收榷 榷率 榷货 茶榷 榷厘 榷政 榷税 大榷榷铁 榷务 榷利 拘榷 更多

百科释义

榷字属于隺字族。在隺字族里,隺字都是声符兼义符。隺字族汉字都与“长颈”之义有关。榷的本义是“一种外形似鹤颈的城门吊桥”。

4 古代"司空"职务中"空"是指什么

空:工程。

窍也。今俗语所谓孔也。天地之闲亦一孔耳。古者司空主土。尙书大传曰。城郭不缮。沟池不修。水泉不修。水为民害。责於地公。司马彪曰。司空公一人。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是则司空以治水土为职。禹作司空。治水而后晋百揆也。治水者必通其渎。故曰司空犹司孔也。从穴。工声。形声包会意也。苦红切。九部。

司空:古代中央 中掌管工程的长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明清时期也是工部尚书的别称。

《书·舜典》伯禹作司空。

《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

现存《周礼》已失去“冬官司空”部分,仅存《考工记》一篇,故司空之职守未详。《后汉书·百官志》在“司空”条下,原注说:“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扫除乐器……凡国有大造大疑、谏争,与太尉同。”这虽是东汉的制度,但也可大体了解司空之职掌。春秋战国时各国亦多置之,用以掌管工程。宋国因武公名司空,曾改名为“司城”,西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性质已与前司空不同。哀帝恢复御史大夫之名,不久又复为大司空。东汉光武帝置大司空,旋去“大”字称司空。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罢司空,改设御史大夫,其职掌一如司空。晋有司空,为“八公”之一,地位特高,但往往作为权臣之加官。南北朝沿设。隋唐虽设司空,为三公之一,但仅是一种崇高的虚衔。宋代亦以司空为大官之加衔。辽、金相沿,元以后废。又习惯常以大司空之衔尊称工部尚书。司空主管礼仪、德化、祭祀等。

工部尚书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的大臣,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

工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周代属冬官事,秦汉属少府。曹魏自少府分置水部曹,隶尚书台,掌水利工程,兼领航运之政。晋置屯田曹、起部曹,掌农垦(军垦由屯田中郎将领之)和水利事业。南北朝时期,南朝沿置不改,北朝损益不定。隋朝将前述诸曹合并置为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沿用北周工部的名称,列为尚书省六部之一。工部下设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工部司为工部头司,掌营建之政令与工部庶务;屯田司掌天下田垦;虞部司掌山川水泽之利;水部司掌水利。长官称工部尚书,置工部侍郎一人,后代相沿不改。唯宋代使职盛行,工部职务为诸使所夺。明朝初,工部下设总部、屯部、虞部和水部四属部,洪武二十六年,改尚书二十四部为二十四清吏司,工部各属部分别改为营缮清吏司、虞衡清吏司、都水清吏司和屯田清吏司,职掌、设官仍前。

1 官名。相传少昊时所置, 周为六卿之一,即冬官大司空,掌管工程。 汉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与大司马、大司徒并列为三公,后去大字为司空,历代因之,明废。清时别称工部尚书为大司空,侍郎为少司空。 清 无名氏 《王氏复仇记》:“祝孝廉者,姓 顾 名 化雍 ……其先常隶属於 陈司空 必谦 ,以故人轻之。”按, 陈必谦 ,明万历进士,官工部侍郎。 清 龚自珍 《题兰汀郎中园居三十五韵郎中故尚书苏楞额之孙》:“ 兰汀司空孙,华年擅朝誉。”按,苏额嘉庆时曾任工部右侍郎。参阅《通典·职官二》、《续通典·职官二》。

2 官名。主管囚徒之官。《汉书·陈咸传》:“﹝ 陈咸 ﹞为 南阳 太守。所居以杀伐立威,豪猾吏及大姓犯法,辄论输府,以律程作司空,为地臼木杵,舂不中程,或私解脱钳釱,衣服不如法,辄加罪笞。” 颜师古 注:“司空,主行役之官。”

3 战国 魏 牢狱名。《礼记·月令》“命有司。省囹圄” 唐 孔颖达 疏:“ 崇精 问曰:‘……囹圄何代之狱?’ 焦氏 答曰:‘《月令》 秦书,则秦狱名也。汉曰若卢,魏曰司空是也。’”

4 金 僧官判录的别称。 宋 洪皓 《松漠纪闻》:“僧职有正副判録,或呼司空。”原注:“ 辽 代僧有兼官至检校司空者,故名称尚存。”

5 相术家语。指额之前部。《人伦大统赋》“欲察人伦先从额相” 元 薛延年 注:“额中连天中,下及司空,有理及肉如环者名天城,周匝无缺,有缺若门者三公,门僻者方伯。” 明 李廷湘 《神相全编·十三部位总歌》:“第三司空额角前,上卿少府更相连。交友道中空额好,眉重山林看圣贤。”

6 星名。《史记·天官书》:“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 张守节 正义:“危东两两相比者,是司命等星也。司空唯一星耳,又不在危东,恐‘命’字误为‘空’也。” 唐 曹唐 《勖剑》诗:“垂情不用将闲气,恼乱司空犯斗牛。”

7 复姓。 唐有司空曙、司空图 。

5 华夏龙脉的传说

远古时期远古时期总体分为前段(盘古开天),中端(太极海纹),后端(河图洛书)。

雕塑群以中国神话"盘古开天"为开端,盘古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是世上万物之灵,他打开了混沌的宇宙撑起了天地,而后盘古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农田;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象征了华夏大地的形成。远古时期的中端是一组旋转的"海纹",表现在远古时期,秦岭地区还是在海面以下。

在距今375亿年加里东运动中,秦岭南部露出海面。直至距今8千年燕山运动使秦岭在形成以断块活动为主的南北褶皱带构造格架后,在喜马拉雅山运动改造下形成现今秦岭地貌。

雕塑中的"海纹"以易经中的太极回旋形式出现,即"天右旋","地左旋",象征了变化的含义。在雕塑远古时期的后端,以"河图洛书"的形式出现。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宇宙万物始于"象",一切图象皆源于河图洛书。

作者以此象征了时空的转变,大地形成,万物诞生。原始时期汉中地区、安康地区和商洛地区很早就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的文化遗址。

可推断100-20万年前,陕南地区就有了人类活动,为华夏文明的源头。雕塑群在这一段落上,通过马家镇,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进行表现。

其中表现有原始部落族居,狩猎,原始建筑,甲骨文和原始器物,纹样。这一段落以浮雕和圆雕的表现手法相结合。

其中有四个在山洞中的原始人,象征了当时生产力低下,人类被自然压迫。春秋时期据史料记载栈道的发明试凿始于春秋时期。

这一段落以两名正在开凿栈道的圆雕人物为主体,表现栈道开凿的开端。其中还融入春秋时期的政治,文化艺术的元素进行表现,包含有青铜器,文字,编钟,在下方还有蹲坐在洞中的奴隶。

秦秦汉两段是整个雕塑群的重点部分。秦代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代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一页,秦代的秦岭在华夏文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此段雕塑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表现:前端(五丁开道),中端前部(石牛粪金),中端后部(秦代文化),后端(石门栈道)。在此段雕塑前部分中运用了"五丁开道,石牛粪金"的历史故事进行表现。

《蜀王本纪》记载: "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襃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恵王遇,恵王以金一笥遗蜀王,王报珍玩之物,物化为土,恵王怒,羣臣贺曰,天奉我矣,王将得蜀土地,恵王喜,乃作石牛五头,朝粪金其后,曰牛便金,有飬卒百人,蜀人悦之,使使请石牛,恵王许之,乃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还之,乃嘲秦人曰,东方牧犊儿,秦人笑之曰,吾虽牧犊,当得蜀也。……周慎王五年秋,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蜀王自於葭萌拒之,败绩,王遯走至武阳,为秦军所害,其傅相及太子退至逢乡,死於白鹿山,开明氏遂亡,凡王蜀十二世。

"雕塑群前段用浮雕形式表现"蜀王五丁开道,石牛粪金"的场面,紧接着是圆雕与浮雕结合形式表现秦惠王带领秦军,大兵压境的场面。此段落中端后部表现秦代对华夏民族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影响。

其中包含有:秦始皇修建宫殿,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等等。此段后端是以"石门栈道"的形象出现,表现了中国最早的隧道。

汉代汉代部分为此雕塑群最长的部分。以两组圆雕形式和几部分浮雕组成。

立意上分为六部分:一、楚汉相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以刘邦,项羽两组大型圆雕相对,两个肖像下分别是龙虎形式的圆雕,象征龙虎争斗。

两个圆雕中间表现的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情节。二、以浮雕形式表现"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三、以浮雕形式表现"萧何运兵粮"的故事。《华阳国志》述:汉高祖出秦三伐 华夏龙脉 汉代楚,肖何发蜀,汉米万船而助军粮,收其精锐以补伤疾。

"萧何走的是故道,嘉陵水道,嘉陵栈道,万船蜀米通过嘉陵江运往关中。雕塑群中有一块龙纹立石,表现的是朝天明月峡老虎口岩下的"萧何岩"。

四、后面部分表现的是汉代武帝,在秦岭北坡东至蓝田、西到周至一线训练骑兵,演练军阵的场景。上部表现的"上林苑"是帝王贵族避暑休闲之处。

五、然后这部分表现的是上林苑中骑猎的情景。《三辅黄图》中记载:"上林苑中天子秋冬射猎,取禽兽无数实其中,离宫惯七十所,皆容千乘马骑……"六、穿插汉代文化部分进行点缀。

三国时期此段雕塑分"诸葛亮圆雕"、"诸葛亮木牛流马计"、"筹笔驿"、"定军山之战"、"六出祁山"进行表现。其中黄忠老将刀劈夏侯渊的历史典故,运用圆雕的手法进行表现,犹如画中冲出的两位勇士。

唐代这部分雕塑中的唐代武士为整个雕塑群的最高点,显示出唐代鼎盛时期,华夏民族的强大国力和自信心,表现了唐代的强盛,安国定邦不可侵犯,决胜千里之外的气势。圆雕旁边的几组浮雕表现的是盛唐时期,民族融合的场。

6 龙脉的传说

传说如下:

1 风水学把起伏的山脉称为龙脉,古代“风水术”首推“地理五诀”,就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龙就是地理脉络,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寻龙首先应该先寻祖宗父母山脉,审气脉别生气,分阴阳。

2 龙脉指如龙般妖娇翔,飘忽隘显的地脉。地脉以山川走向为其标志,故风水家称之为龙脉,即是随山川行走的气脉。

3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至少24个王朝,如果按照每一个王朝就有一条龙脉来计算的话,那么中国至少就有24条龙脉。

4 汤的龙脉在黄河流域;周朝的龙脉在岐山;秦朝的龙脉在咸阳;汉朝的龙脉在沛县;西晋的龙脉在河内;隋朝的龙脉在弘农;唐朝的龙脉在长安、陇西、太原;宋朝的龙脉在开封、巩义、洛阳一带;元朝的龙脉在内蒙古草原;明朝的龙脉在安徽凤阳;清朝的龙脉在东北。

7 什么叫大姓,什么叫小姓

说白了,就是按所姓比例区分的,大姓就是某个姓人比较多,小姓就是比较稀少 中国的19大姓是以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汉族人口的大姓,2004年排名如下: 1、李姓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

就地区而言,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东南沿海诸省中,比例仅在4%左右。 2、王姓 王姓是中国第二大姓,分布全国各地,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65%,尤以山西、河北、河南最多! 3、张姓 张姓是我国分布很广、人口众多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707%,中国人口第三大姓。

尤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为最多。 4、刘姓 刘姓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538%,为中国人口第四大姓。

北方地区的河北、内蒙古、辽宁、京津地区中刘姓比率较高,约占该地区汉族人口的8%以上。 5、陈姓 陈姓是人口列全国第五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53%,南方地区多陈姓。

在台湾、广东二省,陈姓约占本省人口10%以上,为省内第一大姓。 6、杨姓 杨姓为中国第六大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08%,在全国分布极广,尤以长江流域的省份多杨姓。

7、赵姓 赵姓是分布很广、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29%,为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七大姓。 8、黄姓 黄姓分布极为广泛,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23%,在中国最多的十个姓中排第八位。

黄姓在要集中于工江以南地区,广东省的黄姓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19%。四川、湖南、广西、江西等省黄姓人口也比较多,以上五省的黄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56%。

9、周姓 周姓是当今常见姓氏之一,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212%,在中国姓氏人口中占第九位。在长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对其他地区要高。

10、吴姓 吴姓是当今较常见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05%,位居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第十位。江南各省吴姓均占省人口总数的2%以上,尤以福建为高,约占该省人口5%,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江南大姓。

11、徐姓 徐姓是当今较常见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173%,位居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第十一位。尤以河南、山东、浙江最多! 12、孙姓 孙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52%,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二位。

尤以福建、广东、湖南最多! 13、胡姓 胡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31%,为中国人口超过1%的十九个大姓之一,居第十三位。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湖南多此姓,上述八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人口65%。

其中四川省约占全国汉族胡姓13%。 14、朱姓 朱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26%,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四位。

尤以安徽、江苏、山东最多。 15、高姓 高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21%,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五位。

尤以江苏、福建、广东、江西、云南等地为多。 16、林姓 林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8%,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六位。

尤以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多此姓,三省林姓约占全国汉族林姓人口60%。 17、何姓 何姓是中华民族姓氏中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7%,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七位。

以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多此姓。 18、郭姓 郭姓是当今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氏之一,居第十八位。

尤其以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省多此姓 19、马姓 马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尤以我国西北地区最为集中,其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总数的10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九位,同时也是我国回族大姓。

8 大姓的词典释义

⑴姓氏。

⑵指世家大族。《汉书·陈咸传》:“所居以杀伐立威,豪猾吏及大姓犯法,辄论输府。”《新唐书·冯盎传》:“子寳,聘越大姓洗氏女为妻,遂为首领。” [宋]叶适《终论五》:“欲结合北方大姓、契丹遗种,相率响应以谋大功。”

⑶世界人口最多的五大姓氏,全球有8000万人以上的姓氏,如:王、李、张、刘、陈等。

⑷在某范围内人数最多、势力最大的家族。

向左转|向右转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的诞生,就中国史学的具体发展而言,《史记》的贡献巨大。  一、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  《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无论说它是古代中国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还是说它是世界古代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都毫不为过。这一点,只要将之与希罗多德的《历史》相比较,就会非常明白。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  二、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  我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所以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艺文志》里,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改革以图强,在变法改革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显著,在军事上的改革却以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为最。赵武灵王的文治武功并非出类拔苹,但却是他向塞外少数民族学习,对传统的兵制兵服进行了大改革,从而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变了中原各国的军事作战方式,从此战车这种作战方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被骑兵所取代。此后,赵国名将辈出,成为东方六国中唯一可以与秦国相抗衡的大国,直至长平之战。

《史记》的实录精神

首先就表现在广泛地收集和详尽地占有材料以及对史料的考信和选取上。为了写作《史记》,司马迁到处游历寻访,与燕、赵间豪俊交游,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他东到沿海,西到甘肃,南到湘江潇水头,北到内蒙古河套边,东南到江浙吴越之都,西南到四川云贵高原,足迹遍及整个汉王朝版图及其四周作者能够了解的所有地域,多方“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收集了大量第一手材料。除实地调查考核之外,他还参考了大量古今图书,尤其是先秦古籍,凡汉代以前的书,无所不采,这也构成了《史记》取材的另一个来源:“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汉书司马迁传》也说:“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但是,由于历经战乱,当时的文献资料散乱残缺非常严重,《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周道废,秦拔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史记六国年表》也有这方面的记载:“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 这些,都给司马迁对史料的考信。

虞姬也算是一位历史名人,因为项羽的关系,让虞姬的故事也广为流传。不过正史中,对于虞姬的记载却是出奇的少,《史记·项羽本纪》中介绍虞姬只有短短五个字“有美人名虞。”虞姬的本名、生日、出生地还有她最后的结局全部没有记载。也就是说,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虞姬基本都是杜撰出来的。真正的虞姬是个怎样的人我们一概不知,所以对于虞姬这个人物的争议也是从来没有消停过。

相信你一定看过由导演陈凯歌执导的《霸王别姬》,这部脍炙人口、改编自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的**曾荣获多部国际奖项,多少观影者深深受之憾动且牵洒出了热泪。其中的戏中戏,也就是**中,由张国荣与张丰毅饰演的程蝶衣与段小楼演出的京戏《霸王别姬》,实际上是艺术戏曲大师梅兰芳的经典名剧之一。

这出京剧的主角为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妾虞姬,故事内容讲述的是项羽被敌军围困于垓下,悲愤苦涩地唱出《垓下歌》,虞姬体会其心情,随后自刎殉情。项羽及骑兵与敌军苦战后,突围不成而自刎于江东。

如今虽不见当年重瞳的西楚霸王,史实上的霸业,却构织了项羽的豪情万千。自古以来,英雄身旁总有美人相伴。总伴随于霸王身边的虞姬,相传容貌倾城,擅舞剑。耀千古的,正是西楚霸王与虞姬之间,那段荡气回肠、撼人难忘的诀别悲歌。可惜的是,关于两人的相识、相随,却无详细记载。后世仅能仰赖流传的诗词歌赋,描摹、想像他们珍贵的吉光片羽。

幸有今人于影视上的诠释,得以令霸王项羽的豪壮气概及绝色虞姬的忠贞形象,益发鲜明。后人的歌咏与后世的演绎,在在都令史籍里头,那极为单薄、扁平的虞姬,丰润了许多,具亮眼的艺术形象。论者王立群表示:"虞姬的艺术形象最早现于元代戏曲。可是她一直是道德符号,缺乏完整的艺术形象。京剧《霸王别姬》才令虞姬彻底成为情感实体,成就舞台上的美丽形象。"

悲壮哀戚的《垓下歌》与《和项羽垓下歌》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遭到汉军及诸侯重重兵围。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当项王夜起,不禁悲歌感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歌数阕,虞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陪伴霸王于旁的虞姬,亦随之而歌。据《史记正义·卷七》记载:楚汉春秋云:"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多么悲壮无奈的《垓下歌》啊!多么伤心深情的《和项羽垓下歌》啊!然而,这首名垂千史的《和项羽垓下歌》却存在争议。古籍上仅只寥寥几笔的虞姬,亦存争议。身世不详的虞姬,较明确示人的是,她为秦末虞地人,名虞或姓虞,世称虞美人。而关于虞姬是否自刎、埋在何处等论点,当然也同样受到争议。

虞姬的"和歌"与"自刎",备受争议

两部重要史著,汉初陆贾的《楚汉春秋》与司马迁的《史记》都提及虞姬。而《史记正义·卷七》记载的《和项羽垓下歌》,是唐代张守节从《楚汉春秋》引述而来的。不过,其实和歌存在着真伪的问题。论者唐宝民表示,这首和歌与秦汉时期的诗歌风格不符。

除此之外,参考《楚汉春秋》的司马迁,为什么没有引用这首和歌呢这其中必有缘故,值得再探。

司马迁不仅没有在《史记》记载《和项羽垓下歌》,亦没有记载虞姬自刎。

论者唐宝民表示,司马迁没有提及的原因,可能是《楚汉春秋》中并没有提及虞姬自刎,或是《楚汉春秋》虽然记述了此事,但是司马迁认为有违史实而不采用。距离楚汉时代较近的陆贾若没有撰写,那么较有可能的推论就是虞姬没有自杀。

虞姬的埋身处,备受争议

有些古籍记载了虞姬身埋之地,例如,《方舆胜览》有载:"虞姬家庄定远县南,今宿州亦有墓,相传灵壁葬其身。"《太平寰宇记》有载:"虞姬墓在定远县南六十里,高六丈,即项羽败,杀姬葬此。"《正觉楼丛书·括地志》有载:"虞姬墓在濠州定远县东六十里。长老传云项羽美人冢也。"

虽然文献有记载,但随着后世研究的深入,虞姬的埋葬地,亦引争议。据《图说秦朝十五年》表示,有人认为虞姬自刎后,被埋于离垓下不远的安徽灵璧县;有人认为是被埋于安徽省肥东县石塘镇的西黄村;有人认为,虞姬的头身分别被埋在不同之处。尸身埋在灵璧县,头被埋在定远县二龙乡。只是持第三种说法的学者,无法道明虞姬的头为何被砍下,埋于定远县。因而,此说法不足采信。

不负霸王:文艺形象令虞姬名声永流传

虞姬之名,之所以光耀万千,不在于她的姿色与舞艺,主因在于她对霸王不离不弃的忠贞爱情。因此,促使诸多文人纷纷写下专属虞姬的文学篇赋。

例如,宋代苏轼于《虞姬墓》道:"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仓黄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元代的散曲家张可久亦于《卖花声

怀古》中道:"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清代何浦于《虞美人》道:"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君恩是楚腰(虞姬)。"曹雪芹亦透过林黛玉的文笔,写下《虞姬》一诗,传达出对于虞姬的怜惜:"虞姬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清代袁枚亦于《过虞沟游虞姬庙》中道:"为欠虞姬一首诗,白头重到古灵祠,三军已散佳人在,六国空亡烈女谁死竟成神重桑梓,魂犹舞草湿胭脂,座旁合塑乌骓像,好访君王月下骑。"

此外,据说宋词词牌《虞美人》,即是从虞姬之名得来。

除了对虞姬本身的推崇之外,从虞姬墓上长出艳如血的花儿,亦因为仿似美人翩然起舞,而被喻为"虞美人草"。当然,文学里头亦有关于虞美人草的记载。

宋代许彦国于《项籍庙》中言:"千载兴亡莫浪愁,汉家功业亦荒丘。空余原上虞姬草,舞尽春风未肯休。"明代冯梦龙于《情史·情贞类》的〈美人虞〉一文中,记载了项羽与虞姬的诗歌,还阐述虞姬对于项羽的忠诚:"妾闻忠巨不二君,贞妇不二夫。请先君死。"此外,更于描写了"姬死处,生草能舞,人呼为'虞美人草'。"

虽然虞姬在史实文献上仅为稀少的呈现,但是透过诸篇诗词歌赋、《东西汉演义》等文学作品的传颂,以及轰动名响的京剧《霸王别姬》及相关影视的演出,都一再为这位扁平人物添加丰富的心魂。虽然距离历史已远,却让今人从动人的爱情故事中,觅得感动,获得满足。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

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史记》的写作

《史记》是一部纵横古今数千年的巨著。它的出现一方面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史学家艰苦劳动的产物。

对司马迁而言,首先是秉承遗命,继续先祖的太史事业。他的父亲司马谈早就打算编写一部史书,但是,这个愿望未能实现。临终司马谈嘱咐儿子:“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鳞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修纂史记,这是延续祖先文化生命的名山事业,作为太史令,不能履行使命,罪莫大焉。此后,父亲的遗命总是在司马迁的耳际回旋着:“先人有言,自周公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

时代也提出了构建新的历史文化文本的内在要求——�“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淳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瑞符,封建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为了写作,司马迁可以说耗尽了毕生精力。撰写史书,需要大量收集材料。《史记》的取材极其广泛,一是文献材料,其中有《夏小正》、《世本》、《秦纪》、《春秋》、《国策》、《楚汉春秋》等数十种。二是交游所得。司马迁一生交游很广,彼此过从往来,也获得了许多极珍贵的史料。三是实地采访。司马迁二十岁即四处游历,行程几乎达到西汉王朝的全境,看了好些古代遗迹,听到了好些古代的轶闻,这也极大地丰富了他的历史材料宝库。在游历的过程中,司马迁还特别注意金石碑刻的记录,开创了运用金石材料的先例,如《秦始皇本纪》等。

如果仅仅是历史材料的堆积,当然也完成不了一部伟大的著作。司马迁之所以蒙受奇耻大辱却“就极刑而无愠色”,是因为具有伟大的抱负。他说:“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衰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只有如此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支撑着艰苦卓绝的编写工作,给中国历史学留下一部光辉不朽的著作。

《史记》的体例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正所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的缘故。

同时,也是全书的总纲,是用编年体的方法记事的。在“本纪”的写作中,司马迁采取了详今略远的办法,时代愈远愈略,愈近愈详。“本纪”托始黄帝,是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又是“正名百物”的祖师。将项羽列入“本纪”,一是秦汉间几年“政由羽出”,一是推崇其人格。�

“表”,所以列记事件,使之纲举而目张,以简御繁,一目了然,便于观览、检索。

“书”,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专章,非是熟悉掌故的史家,是无法撰写成书的。班固《汉书》改称“志”,成为通例。“书”的修撰,为研究各种专门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世家”是记载诸侯王国之事的。这因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也就给了他们的传记叫做世家。从西周的大封建开始,发展到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先后称霸称雄,盛极一时,用“世家”体裁记述这一情况,是非常妥当的。司马迁把孔子和陈涉也列入“世家”,是一种例外。孔子虽非王侯,但却是传承三代文化的宗主,更何况汉武帝时儒学独尊,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将之列入“世家”也反映了思想领域的现实情况。至于陈涉,不但是首先起义亡秦的领导者,且是三代以来以平民起兵而反残暴统治的第一人,而亡秦的侯王又多是他建置的。司马迁将之列入“世家”,把他的功业和汤放桀,武王伐纣,孔子作《春秋》相比,将他写成为震撼暴秦帝国统治、叱咤风云的伟大历史英雄,反映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

“列传”是记载帝王、诸侯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的。有单传,有合传,有类传。单传是一人一传,如《商君列传》、《李斯列传》等。合传是记二人以上的,如《管晏列传》、《老庄申韩列传》等。类传是以类相从,把同一类人物的活动,归到一个传内,如《儒林列传》、《循吏列传》、《刺客列传》等。司马迁把当时我国四周少数民族的历史情况,也用类传的形式记载下来,如《匈奴列传》、《朝鲜列传》、《大宛列传》等,这就为研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来源。

七十篇列传的最后一篇,是《太史公自序》,把自序摆在全书的最后,这是古代学者著书的惯例。

总之,司马迁写作《史记》以“本纪”叙帝王,以“世家”载诸侯,以“列传”记人物,以“书”述典章制度,以“表”排列大事,网罗古今,包括百代,打破了以年月为起迄如《春秋》的编年史、以地域划分如《国语》的国别史的局限,创立了贯穿古今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通史先例,成为正史的典范。

《史记》的评价

《史记》的诞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为知言。就中国史学的具体发展而言,《史记》的贡献巨大。

第一,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无论说它是古代中国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还是说它是世界古代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都毫不为过。这一点,只要将之与希罗多德的《历史》相比较,就会非常明白。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

第二,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我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所以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艺文志》里,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于是,晋朝荀勖适应新的要求,才把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从而,史学一门,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了独立地位。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第三,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贴,秩序井然,再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感情充沛,信手写来,莫不词气纵横,形象明快,使人“惊呼击节,不自知其所以然”。(《容斋随笔·史记简妙处》)

《史记》不但是中国史传文学的集大成者,而且,它的文章对于魏晋小说、唐宋古文,甚至宋元戏曲,都有很大影响,成为中国文学重要的源头活水。

当然,司马迁修撰《史记》的最高理想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要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历史哲学体系。更深入的理解,要留待我们对《史记》的具体学习中去体会了。

次韵翰林金侍讲大阅诗

明夏原吉

永乐辛卯,将用兵于沙漠。二月,大阅于北京城东。时翰林金侍讲有诗,因次其韵。

 

羽书飞召四方兵,百万貔貅集帝城。

赫赫气横鱼丽阵,桓桓威称虎贲名。

銮舆晓阅霜凝盖,铁骑云屯风飏旌。

此去烽烟应尽扫,薇垣长见泰阶平。

诗意

一封战事发生的羽书传来,全国四方的部队都被召集起来,

一百万勇猛善战的骁勇战将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聚集在京城。

显赫盛大的气势笼罩在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鱼鳞阵中,

阵中那一个个勇猛威武的战士完全称得上虎贲之师的称号。

皇帝亲自在拂晓来到阵前检阅,飞霜使旗帜车盖无法飞扬,

全国各地的精锐骑兵像云一样会集,各色的旗帜随风飘扬。

这一去边关的战争烽火狼烟一定会被这百万雄师一扫而尽,

那在北方天空恒久存在的紫微垣星宿一定会见证天下太平。

注释

1、夏原吉(1367-1430):明初重臣。字维喆,湖南省湘阴人。祖籍德兴,早年丧父,遂力学养母。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省制诰,以诚笃干济为明太祖朱元璋所重。建文帝时任户部右侍郎,后充采访使。任内政治清明,百姓皆悦服。靖难之役后,明成祖即位,委以重任,与蹇义并称于世。明成祖后,相继辅佐仁宣之治,政绩卓越。明宣宗宣德五年卒,年六十五岁,赠太师,谥忠靖。著有《万乘肇基集》《东归稿》《夏忠靖公集》等。

2、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也称步韵。世传次韵始于白居易、元稹,称“元和体”。唐元稹《酬乐天馀思不尽加为六韵之作》:“次韵千言曾报答,直词三道共经纶。”原注:“乐天曾寄予千字律诗数首,予皆次用本韵酬和,后来遂以成风耳。”一说始于南北朝。明焦竑《焦氏笔乘·次韵非始唐人》:“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载王肃入魏,舍江南故妻谢氏,而娶元魏帝女,故其妻赠之诗曰:‘本为薄上蚕,今为机上丝。得路遂腾去,颇忆缠绵时。’继室代答,亦用丝时两韵。是次韵非始元、白也。”

3、羽书:犹羽檄。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1)犹羽檄。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汉陆贾 《楚汉春秋》:“黥布反,羽书至,上大怒。”《后汉书·西羌传论》:“伤败踵系,羽书日闻。”李贤注:“羽书即檄书也。”《文选·虞羲〈咏霍将军北伐〉》:“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惊。”张铣注:“羽书,徵兵檄也。”唐高适《燕歌行》:“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清钮琇《觚賸·圆圆》:“烽火羽书,相望于道。”陈毅《过太行山书怀》诗:“敌后三战场,驰骋羽书疾。”亦称“羽毛书”。唐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战连唇齿国,军急羽毛书。”

(2)泛指书信。

4、貔貅(pí xiū):也作“豼貅”。古籍、传说中的两种猛兽。这里比喻勇猛的战士或骁勇的部队。

(1)古籍、传说中的两种猛兽。《逸周书·周祝》:“山之深也,虎豹貔貅何为可服?”《礼记·曲礼》:“前有挚兽,则载貔貅。”《史记·五帝本纪》:“(轩辕)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司马贞索隐:“此六者猛兽,可以教战。”清徐珂《清稗类钞·动物·貔貅》:“貔貅,形似虎,或曰似熊,毛色灰白,辽东人谓之白熊。雄者曰貔,雌者曰貅,故古人多连举之。”

(2)多连用以比喻勇猛的战士或骁勇的部队。《晋书·熊远传》:“命貔貅之士,鸣檄前驱。”唐张说《王氏神道碑》:“赳赳将军,豼貅绝群。”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羡威统百万貔貅,坐安边境。”清毕著《纪事》诗:“乘贼不及防,夜进千貔貅。”柳亚子《读史》诗之七:“绿林家世拥貔貅,乳臭儿郎据上流。”

5、帝城:京都;皇城。《汉书·陈咸传》:“即蒙子公力,得入帝城,死不恨。”唐王维《奉和圣制春望之作应制》:“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明陈束《都下秋雨夜饮王子长宅》诗:“安知非梦寐,相对帝城阴。”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昨宵家书到,催君迎看帝城花。”

6、赫赫:显赫盛大的样子;显著的样子。

(1)显赫盛大的样子;显著的样子。《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国语·楚语上》:“赫赫楚国,而君临之。”韦昭注:“赫赫,显盛也。”《汉书·陈汤传》:“(汤)以言事为罪,无赫赫之恶。”唐韩愈《送杨少尹序》:“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明刘基《卖柑者言》:“赫赫乎可象也。”

(2)形容炎热炽盛。《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成玄英疏:“赫赫,阳气热也。”唐丘为《省试夏日可畏》诗:“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清徐夔《苦热》诗:“朅来炎官执柄令,赫赫火繖高嵯峩。”

(3)光明炫耀的样子。汉扬雄《法言·五百》:“赫赫乎日之光,群目之用也。”唐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天跳地踔颠乾坤,赫赫上照穷崖垠。”宋梅尧臣《日蚀》诗:“赫赫初出咸池中,浴光洗迹生天东。”鲁迅《故事新编·补天》:“又成了火焰的柱,赫赫的压倒了昆仑山上的红光。”

(4)形容声音洪大。《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音赫赫,就似撞八荒之鼓,音闻天地。”

(5)拟声词,模拟笑声。《全唐诗》卷八八○载《占年》:“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

7、鱼丽阵:也作“鱼丽陈”。即鱼鳞阵,古代战阵名。《左传·桓公五年》“为鱼丽之陈”晋杜预注:“《司马法》:‘车战二十五乘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阙漏也。五人为伍。此盖鱼丽陈法。”南朝梁吴均《战城南》诗:“五历鱼丽阵,三入九重围。”《文苑英华》卷一九六引作“鱼丽陈”。唐贺朝《从军行》:“鱼丽阵接塞云平,雁翼营通海月明。”《东周列国志》第9回:“庄公(郑庄公)曰:‘鱼丽阵如何?’高渠弥曰:‘甲车二十五乘为偏,甲士五人为伍。每车一偏在前,别用甲士五五二十五人随后,塞其阙漏。车伤一人,伍即补之,有进无退。此阵法极坚极密,难败易胜。’”亦省称“鱼丽”。《文选·张衡〈东京赋〉》:“鹅鹳鱼丽,箕张翼舒。”薛综注:“鹅鹳、鱼丽,并阵名也。”唐张巡《守睢阳作》诗:“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清顾炎武《江上》诗:“黄旗既隼张,戈船亦鱼丽。”

8、桓桓:勇武、威武的样子。

(1)勇武、威武的样子。《尚书·牧誓》:“勗哉夫子!尚桓桓。”孔传:“桓桓,武貌。”《诗经·鲁颂·泮水》:“桓桓于征。”晋陶潜《命子》诗:“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唐杜甫《北征》诗:“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仇兆鳌注:“桓桓,武勇貌。”林伯渠《和朱总司令〈南泥湾〉诗》:“桓桓虎贲士,中华好男子。”

(2)高大的样子。南朝陈徐陵《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岩岩天柱,大矣周山之峰;桓桓地轴,壮哉昆仑之阜。”

(3)宽广、坦然的样子。宋曾巩《朝中祭钱纯老文》:“利害之际,人鲜能安。彼为惴惴,公独桓桓。”

9、虎贲:勇士之称。贲,通“奔”。

(1)勇士之称。贲,通“奔”。《尚书·〈牧誓〉序》:“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孔传:“勇士称也。若虎贲兽,言其猛也。皆百夫长。”《战国策·楚策一》:“虎贲之士百馀万,车千乘,骑万匹,粟如山。”清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上》“虎贲”:“谓《牧誓》之‘虎贲’为虎贲之卒,非《周礼·夏官》‘虎贲氏’之官,故非‘百夫长’也。‘三百人’当为‘三千人’,因沿上文‘三百两’而误。”按,王说是。《孟子·尽心下》作“虎贲三千人”。

(2)官名。掌侍卫国君及保卫王宫、王门之官。《周礼·夏官·虎贲氏》:“虎贲氏掌先后王而趋以卒伍。军旅、会同,亦如之。舍,则守王闲。王在国,则守王宫。国有大故,则守王门。大丧,亦如之。”汉武帝时置期门。平帝时改为虎贲中郎将,领虎贲郎,主宿卫。历代因之,至唐始废。

(3)星名。在狮子座。唐人避太祖李虎讳,改作“武贲”。

10、銮舆:即銮驾,天子车驾。这里指天子。

(1)即銮驾,天子车驾。汉班固《西都赋》:“于是乘銮舆,备法驾。”清唐孙华《宋坚斋刑部斋中观南巡图恭纪》诗:“皇帝二十有七载,銮舆省俗巡南陲。”

(2)借指天子。《旧唐书·肃宗纪论》:“故两都再复于銮舆,九庙复歆于黍稷。”

11、铁骑:借指精锐的骑兵。

(1)披挂铁甲的战马。唐戎昱《从军行》:“半酣秋风起,铁骑门前嘶。”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晨趋鸣铁骑,夜舞挹琼觞。”陈毅《泗宿道中》诗:“半规残月照,铁骑送长征。”

(2)借指精锐的骑兵。《后汉书·公孙瓒传》:“且厉五千铁骑于北隰之中,起火为应。”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铁骑突出刀枪鸣。”元乃贤《答禄将军射虎行》:“将军部曲瀚海东,三千铁骑精且雄。”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如刀剑铁骑。”

12、云屯:如云之聚集。形容盛多。

(1)如云之聚集。形容盛多。《后汉书·袁绍刘表传赞》:“鱼丽汉轴,云屯冀马。”《后汉书·南匈奴传论》:“雠衅既深,互伺便隙,控弦抗戈,觇望风尘,云屯鸟散,更相驰突。”《晋书·慕容暐载记》:“此则郁概待时之雄,抱志未申之杰,必岳峙灞上,云屯陇下。”宋释道潜《归宗道中》:“数辰竞一墟,邸店如云屯。”元柯丹邱《荆钗记·春科》:“天下英才,云屯蚁聚。”清吴伟业《杂感》诗之三:“居庸千尺蓟门低,八部云屯散马蹄。”清侯方域《为司徒公赠万将军序》:“以张公节制三方,其部下熊罴之士,云屯森立,而特属望将军,其必有以取之矣。”陈毅《赣南游击词》:“拂拂清风催睡意,森森万树若云屯。”

(2)茶具名。泉缶·淘制容器,以盛煎茶用之泉水。

13、风飏:同“飞扬”。飘扬;飘荡。

(1)飘扬;飘荡。《楚辞·九辩》:“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飏。”

(2)飞举;飞腾。《北齐书·斛律光传》:“尝从世宗于洹桥校猎,见一大鸟,云表飞飏, 光 引弓射之,正中其颈。”

(3)昂扬;振奋。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长流夜郎前后》:“有名的七绝《早发白帝城》(一作《白帝下江陵》或《下江陵》),唐人绝句的杰作之一,便是他兴致飞飏的绝好的表现。”

14、烽烟:烽火台报警之烟。亦借指战争。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广陵京口,烽烟相望。”唐姚合《送李廓侍御赴西川行营》诗:“从今雟州路,无复有烽烟。”宋欧阳修《寄王仲仪龙图》诗:“威行四境烽烟断,响入青山号令传。”鲁迅《集外集拾遗·好东西歌》:“南边整天开大会,北边忽地起烽烟。”

15、薇垣:“紫微垣”的省称。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中国古代为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若干颗恒星多少不等地组合起来,一组称一个星官。众星官中,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和二十八宿占有重要地位。紫微垣有星15颗,分两列,以北极为中枢,成屏藩状。传说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1)唐开元元年改称中书省为紫微省。简称微垣。元代称行中书省为薇垣。明洪武九年改元代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亦沿称为薇省或薇垣。清初也称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明清时常以薇垣称相当于中书省的中枢机构或布政司。明吴承恩《贺思翁受封障词》:“昔年兰省,已颁锦轴之荣;今日薇垣,又捧纶音之盛。”清赵翼《戏为迭字体寄邵耐亭》诗:“忆昔与君初结交,儤值薇垣情最密。”

(2)“紫微垣”的省称。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中国古代为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若干颗恒星多少不等地组合起来,一组称一个星官。众星官中,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和二十八宿占有重要地位。紫微垣有星15颗,分两列,以北极为中枢,成屏藩状。见唐丹元子《步天歌》。《史记·天官书》中亦有与之相当的星官,惟名称、星数不同。《宋史·天文志二》:“紫微垣东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一曰大帝之坐,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明王猷定《军山看日出》诗:“长鲸鼓浪吼天门,北斗薇垣辨不得。”清吴伟业《思陵长公主挽诗》:“婺宿明河澹,薇垣太白芒。”

16、泰阶:古星座名。即三台。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两两并排而斜上,如阶梯,故名。这里借指朝廷或天下。

(1)古星座名。即三台。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两两并排而斜上,如阶梯,故名。《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以观天变。”颜师古注:“孟康曰:‘泰阶,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验也。’应劭曰:‘《黄帝泰阶六符经》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社稷神祇咸获其宜,天下大安,是为太平。’”《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泰阶。”明张居正《黄马》诗:“从此华阳休骏足,山河重整泰阶平。”清张锡作《月蚀诗》:“吾闻皇天无私泰阶平,二纪五纬谁相争。”

(2)借指朝廷。唐贾至《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诗:“信矣草创时,泰阶速贤良。”唐刘禹锡《山南西道节度使厅壁记》:“去年夏四月,今丞相赵郡公徵还泰阶,遂命左仆射炖煌公往践其武。”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