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的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8收藏

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的简介,第1张

2008年, 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19 Ⅷ-136 项。

中国书画之所以成为艺术品能一代接一代地流传下来,一个关键问题就在于装裱和修复。古旧字画在传世的过程中,由于收藏保管不善造成受潮发霉、污迹满目、虫蛀鼠咬,以及绫绢和纸的自然老化都会使书画产生破洞、糟朽断裂等等,如果不及时修复,就会影响古旧书画的寿命和艺术价值,会朽烂而毁之一旦,然而一般收藏家们买了古旧字画,不了解修复古旧字画的重要性,要知古旧字画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艺术品,如果修复的不好,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对旧字画造成更加严重损毁,危及古字画的寿命,也削弱了古字画应有的艺术价值。我们今天在博物馆、美术馆、拍卖会及民间收藏家中能看到几十年、几百年前的古旧书画都是经过修复人员修复装裱好的杰作。

古籍修复工艺亦称古籍装订修补技术,它的历史与书籍发展史息息相关。修补破损古旧图书是一项特殊技艺,从事装订修补工作不但要熟悉各个朝代书籍的形式和版本,还要了解各朝纸张、书皮及装订风格,更要有娴熟的技艺。修补一本古书往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一招一式极为考究,对从事装订修补人员的要求更是近乎苛刻。

古籍书画用纸种类繁多,以时代而言,有宋纸、元纸、明纸、清纸等;以原料而言,有麻纸、树皮纸、 竹纸 、草纸等;以产地而言,有 宣纸 、开化纸、麻沙纸等;以形态分,有硬黄纸、罗纹纸、玉版宣等。

其中麻纸是我国最早应用于书画的纸种,迄今传世的最早的书法是故宫博物院所藏西晋文学家陆机的章草《平复帖》。

每次逛博物馆,大家心中都会浮现一个疑问,古代人到底长什么样?我们所看到的古代画像和本人真的像吗?他们会不会和我们一样也会用他们的方式美化P图?还是非常实在地用「 ”前置相机”展现最真实的自己? 在去年上映的**《邪不压正》中,廖凡饰演的警局局长朱潜龙自称朱元璋的后代,cos了一朱元璋的画像,也不禁让人疑问道,朱元璋作为皇帝真的张了一副鞋拔子脸吗? 绝对不是本人系列 辨别古人画像和其本人是否相像,很关键的一点在于画师是否和画中人处于同一年代,是否亲自见过面。 倘若画师与画中人并非一个年代,仅仅是通过寥寥几句流传下来的古文进行描绘,那可参考性基本为零。 比如我们非常眼熟的李时珍、祖冲之和杜甫(对就是语文书上的那张),都是近代画家蒋兆和所画,画中人和本人长相完全风牛马不相及。 创作起源还要从1952年说起。当时的周恩来总理收到了莫斯科大学来函,希望中方提供素材,用以完成大礼堂里来自世界各国的各国科学家拼贴像。 中科院院士郭沫若认为,李时珍和祖冲之作为我国科学家代表最为合适,但令人头疼的是,寻遍古籍也没能找到这两位的画像。 这时的周恩来总理发出指示:「 ”画历史人物,找蒋兆和。” 从古至今关于李时珍本人的长相记载,仅在《本草纲目》的序言里面有一句简洁到不能再简介的描述: 「 ”予窥其人,晬(zuì)然貌也,癯(qú)然身也。” 这样的形容让水墨人物画大师蒋兆和联想到了当时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萧龙友先生,也是蒋兆和的老丈人。 这时的他灵机一动,决定用同样的职业背景的人作为蓝本,来创作这几位著名的历史人物画像。 所以我们看到的李时珍画像,实际上是老中医萧龙友先生。 创作另一位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祖冲之的时候,蒋兆和选定的蓝本则是著名气象学家科学竺可桢。 在蒋兆和创造出的一系列古人像中,杜甫像尤为出名。 当时,蒋兆和认为自己年轻时的贫困奔波和杜甫苦难的人生有极大的相似之处,所以他决定以自己作为蓝本进行创作。 高中语文课本上红极一时的杜甫像,实际上就是蒋兆和本人。 除了以上三位我们熟知的古代名人画像,刘徽、张衡、张仲景、僧一行、孙思邈、郭守敬等古代人物的画像皆出自蒋兆和之手。 这些名人大都不是位高权重者,未留下画像供后人瞻仰着实可惜。但蒋兆和先生通过自己的揣摩创造,给予了他们新的形象,让后人心中对古人的长相多了一些具象,也未尝不是一种美丽的弥补之法。 不像本人系列 除了上面说提到的杜甫以外,语文教科书和历史教科书中的许多历史人物画像,都来自《三才图会》书中。 《三才图会》这部书由明朝人王圻及其儿子王思义所编著,其中的人物卷记载了从传说中的盘古至明代的海瑞,共百位人物。 不说别的,一听到盘古及尧舜禹的画像就觉得不太靠谱。 这部书中的人物细细看来确实是非常眼熟,一方面是因为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待了许多年,另一方面的「 ”眼熟”则是因为书中人物都长得非常相似。 将《三才图会》中的人物排列在一块儿,会发现他们都是清一色的倭瓜脸肿泡眼,搭配上不同的帽子或头巾,不同的发型和胡须后就被冠上不同的名字。若是放在现代,定要让人怀疑他们是否为整容流产线下的产物。 《三才图会》其书是由明朝人进行编著,一些宋明时期的人物肖像,还是具有一定的辨识度的。 明代名将英国公张辅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 如果说中国传统的国画技法更注重写意,对人物的描摹更注重个人形态气质而非写实的话。那西方油画是否就完美还原了西方历史上的人物呢? 但事实上,西方宫廷画师在创作人物画像时,也会对画中人进行一定程度地美化。 比如我们熟知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她的黑白画像是这样的: 「 ”瘦脸磨皮加美瞳”之后是这样的: 但真实的维多利亚女王照片是这样的: 沙皇皇后玛利亚·亚历山大诺夫娜的画像和黑白照片也是有一定的出入: 沙皇皇后玛利亚·亚历山大诺夫娜 除了画像「 ”美颜”的情况,还存在不同的画师画出的长相有差异的情况。 下面两张图就让人搞不清楚到底是左边画师对公主进行了美化,还是右边的画师画技太差丑化了公主: 西班牙公主伊莎贝尔·克拉拉·欧根尼 所以无论是古今中外,画像中人和本人的相似程度也取决于非常多外在因素,不可一概而论。 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能留下画像的人物必定在当时或后世有着一定的身份地位,所以画师也会尽量把他们本人的长相和成就进行挂钩并美化。 奇异帝王相 说回开头的朱元璋像,相信看了《邪不压正》这部**的朋友心里都种下了一个疑问,洪武皇帝朱元璋真的长成画像中的模样吗?也未必太奇特了吧。 其实朱元璋流传下来的画像有两个版本,《邪不压正》中的是其一。 最为主流的一种说法认为,朱元璋本人出身卑微,而当时的人们对相面之术非常热衷且崇拜,满朝文武都认为洪武大帝急需一些异于常人的帝王相来加强正统性和传奇性,所以才有了左边这种长相的画像。 甚至有一类更为夸张的画像,直接把《史记》记载的刘邦左股72颗帝王痣挪到了朱元璋的脸上。如此一来,谁敢说洪武大帝是凡夫俗子? 若画像能为政治服务,美丑自然就不那么重要了。 说到帝王图,小ONE个人认为最真实的帝王画像莫过于以下这组由清朝流传下来的《雍正行乐图》。 它为我们展现了一位情趣高雅,雅中带皮的帝王cosplay组图: 古代画像和历史中的本人像是否相像这个问题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需要考虑到画师与画中人是否见过、画师水平、作画目的等等情况。 但粗略可以判断的是,越是近现代的人物画像相似度越高,所处朝代相对不太久远的情况下,绘画技术相对成熟且古画保存更为完整。 也不知在千百年之后的人类会不会也拿着我们遗留下的照片和影像来猜测现在我们是否和图像中人相似也拿着我们p图前后的照片进行对比评判呢? (图源网络) 参考文献: 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万门大学,丁子江 一代宗师蒋兆和:《杜甫像》刻画杜甫的孤寂与傲骨,中国新闻网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

  1036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县令。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 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

  。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三品),知礼部贡举。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1091年(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 1093年(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第二年6月,别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1097年,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昌化军,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1101年(元符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1101年7月26日(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四岁,御赐谥号文忠(公)。

  古文 《刑赏忠厚之至论》 《范增论》 《贾谊论》  《石钟山记》 《晁错论》 《记承天寺夜游》 《重巽以申命论》 《进策》 《策总叙》 《策略》五篇 《策别课百官》六篇 《策别安万民》六篇 《策别厚货财》二篇 《策别训兵旅》三篇 《策断》三篇 诗词赋 1《赤壁赋》 2《后赤壁赋》 3《东栏梨花》 4《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5《春宵》 6《海棠》 7《和子由渑池怀旧》 8《和子由踏青》 9《花影》 10《惠崇春江晚景》 (此诗为作者苏轼观看惠崇所画《春江晚景》而作) 11《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1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3《三月二十九日》 14《上元侍宴》 15《石苍舒醉墨堂》 16《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17《题金山寺》 18《题西林壁》 19《望海楼晚景》 20《雪后北台书壁》 21《饮湖上初晴后雨》 22《有美堂暴雨》 23《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24《赠刘景文》 25《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女王城东禅庄院》 26《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27《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28《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29《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30《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31《蝶恋花·密州上元》 32《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3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34《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35《洞仙歌·冰肌玉骨》 36《洞仙歌·江南腊尽)》 37《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38《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 39《浣溪沙·画隼横江喜再游》 40《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41《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42《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43《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 44《浣溪沙·寓意》 45《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46《减字木兰花·春月》 47《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 48《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 49《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50《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51《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 5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53《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54《满江红·江汉西来》 55《满江红·清颍东流》 56《满庭芳·三十三年》 57《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58《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59《南乡子·寒雀满疏篱》 60《南乡子·凉簟碧纱厨》 61《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62《南乡子·送述古》 63《念奴娇·赤壁怀古》 64《沁园春·孤馆灯青》 65《沁园春·情若连环》 66《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67《阮郎归·初夏》 68《少年游·去年相送》 69《哨遍·为米折腰》 70《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7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2《踏青游》 73《玉楼春》 74《方山子传》 对联纵使万般寻路无,不堕野地随人居

  书法作品

  《中山松醪赋》 《洞庭春色赋》 《人来得书帖》 《答谢民师论文帖》 《江上帖》 《黄州寒食诗帖》

  苏轼书法赏析(20张)  《李白仙诗帖》 《次韵秦太虚诗帖》 《渡海帖》 《祭黄几道文卷》 《梅花诗帖》 《前赤壁赋》 《东武帖》 《北游帖》 《新岁展庆帖》 《宝月帖》 《令子帖》 《致南圭使君帖》 《次辩才韵诗》 《一夜帖》 《宸奎阁碑》 《致若虚总管尺牍》 《怀素自序》 《近人帖》 《与范子丰》

  绘画作品

  《潇湘竹石图》 《枯木怪石图》 《偃松图卷》

  黄庭坚说 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跋东坡醉翁操》) 晁无咎: 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徐度: (柳永)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欧、苏诸公继出,文格一变,至为歌词,体制高雅。(《却扫篇》) 陆游: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东府词多不协。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老学庵笔记》) 陈洵: 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海绡说词》 王国维: 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清真先生遗事·尚论三》) “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朱依真: 天风海雨骇心神,白石清空谒后尘。谁见东坡真面目,纷纷耳食说苏辛。 蔡嵩云: 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若徒袭其外貌,何异东施效颦。东坡小令,清丽纡徐,雅人深致,另辟一境。设非胸襟高旷,焉能有此吐属。(《柯亭词论》) 胡仔:“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笤溪渔隐丛话》)

  米芾,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吴人,祖籍太原。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精于鉴别。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汉族,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初名黻,字元章。外号很多:襄阳漫士、鹿门居士、海岳外史、淮阳外史,又有中岳外史、净名庵主、溪堂、无碍居士,晚年号米老。米芾自称楚国氏之后(远祖为火正祝融、鬻熊),故自题偶作黻(芾)、楚国米黻(芾)、火正后人、鬻熊后人。)

  米芾传世的书法墨迹有《向太后挽辞》、《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无绘画作品传世。 著《山林集》,已佚;其书画理论见于所著《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书中。 米芾书法宋代以来,为后世所景仰,其作书谓“刷字”,意指其作书行笔方法与前人不同。 《宋史》载:“米元章初见徽宗,命书《周官》篇于御屏。书毕,掷笔于地,大言曰:‘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徽宗潜立于屏风后闻之,不觉步出纵观。”公元1107年,米芾病逝,享年57岁。

  《宋史》列传第二百二文苑五 米芾,字元章,吴人也。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旧恩,补浛光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召为书画学博士,赐对便殿,上其子友仁所作《楚山清晓图》,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卒,年四十九。 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 画山水人物,自名一家,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辨。 精于鉴裁,遇古器物书画则极力求取,必得乃已。王安石尝摘其诗句书扇上,苏轼亦喜誉之。 冠服效唐人,风神萧散,音吐清畅,所至人聚观之。而好洁成癖,至不与人同巾器。所为谲异,时有可传笑者。 无为州治有巨石,状奇丑,芾见大喜曰:“此足以当吾拜!”具衣冠拜之,呼之为兄。又不能与世俯仰,故从仕数困。 尝奉诏仿《黄庭》小楷作周兴嗣《千字韵语》。又入宣和殿观禁内所藏,人以为宠

  张大千(1899~1983年),原名正权,后改名爰(yuán),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5月10日(农历四月初一),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县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湾)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张大千幼时,家贫。曾随母、姊、兄学画,打下了绘画基础。他祖上曾作过内江知县, 张大千和外孙女

  后归田耕读,写诗作画,过着闲淡的田园生活。传到张大千已是第十代。其父张忠发,字怀忠,母亲名叫曾友贞。张忠发夫妇共生育九男二女,都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他的兄弟张正兰也是现代著名的画家。在他六岁的时候,他就跟着姐姐、哥哥读书识字。九岁时在母亲和姐姐的教导下,正式开始学习绘画、书法。他姐姐琼枝擅长画花卉、小鸟,在幼年时对他有很大的影响。大千自幼就很聪明,所以作画进步很快。十岁的孩子就能帮助母亲描绘花样,画比较复杂的花卉、人物,写字也很工整。他的四哥张文修在资中教私塾,故大千也就从四兄就读古籍,在课余常随兄赴资中,游览山水名胜,培养了对自然的审美意识。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对他起到很好的启蒙作用,同时也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后入重庆求精中学读书。18岁时,张大千随兄张善子赴日本留学,学习染织,兼习绘画。20岁时,张大千由日本回国,寓居上海,曾先后拜名书法家曾农髯、李瑞清为师,学习书法诗词。接着因婚姻问题,削发出家,当了一百多天和尚。还俗后,即以其佛门法名“大千”为号,从此全身心致力于书画创作。石柱国 1916年新年刚过,十八岁的张大千就随著一伙商人从内江老家赴重庆求精中学上学。 曾当土匪「军师」 这天清早,他们正行进在山道上,树林中忽然闪出一彪人马,几个商人一见此景立马落荒而逃,张大千不明就裏来不及逃跑,被那伙人捉住了,他被蒙上眼睛带上山去。 张大千被带到山大王面前,山大王要他给家裏写封信,告诉父母自己被绑票了,要他们拿一千块大洋来赎人。 张大千写好信,给山大王看,没想山大王看了张大千的信,又改变了主意。原来张大千在信中没称他们为土匪,而是将他们称为江湖好汉,况且张大千又写得一手好字,山大王心有打算,便发下话来说:「这个娃儿不赎了,从现在起,封他为山寨的军师。」身陷囹圄的张大千转眼间便高升为山寨裏坐第二把交椅的「军师爷」。 张大千虽然「落草为寇」,过著那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草莽生活,但心却不在山上,山大王似乎也知道这位师爷的心事,平时从不让张大千随众下山,也不让他一人呆在山上,每次土匪下山,就派一个姓张的伙夫看住他。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山大王对张大千的警惕性也渐渐放松了一些。有一天,张大千终於向伙夫老张透露了心事。老张也是被土匪抓上山的,所以他很同情这个知书达礼的小伙子。他同意只要大千不从他手裏溜走,下山後不去报官,他就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机会终於来了,这一天,探子来报:山下来了一笔大买卖,于是土匪们倾巢出动,老张趁机也要求下山助阵,山大王犹豫一下後,就让他跟著土匪们一起下山去了。 土匪们全部下山後,张大千一看四周无人,感到机不可失,立刻回屋包上自己的东西,又将山大王给他的全部钱物放在显眼处,再在上面放一张纸条,上写道:「小弟我决不犯各位大哥的河水」,从而使土匪放心,不来追害於他,然後,头也不回地下山去了。 一生四次婚姻 张大千妻子杨宛君

  国画大师张大千,一生中有过四位夫人。第一位曾庆蓉是名门闺秀,旧式的家庭妇女;第二位是黄凝素,後与大千分离;第三位是杨宛君;第四位是最後的徐雯波。 张大千四位夫人中被传为生死恋的要算杨宛君。 1935年夏季,张大千在北京中山公园水榭举办个人画展,与才貌双全的杨宛君邂逅,当时宛君是北平城南观音阁的曲艺演员。张大千称赞道:「杨**的大鼓唱得太好了,听来感人肺腑,对我的绘画有很大的启示。」杨宛君也十分钦佩张大千的才华,见他美髯拂胸,谈吐文雅,目光炯炯,爱慕之情也不禁油然而生。自此二人频繁接触,感情日笃,遂於1935年缔结良缘。 婚後,杨宛君停止了舞台生涯,伴随著张大千游历名山大川,跋山涉水。每当游览到优美景点时,张大千便兴奋地说:「这儿很好。」宛君忙著帮他打开画本,大千立即动笔写生。回到住处连夜作画,宛君便侍奉地陪伴左右。 画螃蟹脱身  1937年,日军发动芦沟桥事变,占领北平,後来日本兵封锁颐和园,把园中居民赶到排云殿前。日军一名大佐,把留有大胡子的张大千认成是国民党监察院长于右任,要将他押到宪兵队去。张大千辩解说:「于右任是书法家,不会画画,我是张大千,是画画的,不信我画给你看。」日军大佐点了点头,于是,张大千便打开画夹,提起画笔,醮著墨汁,几笔就勾出了一只大螃蟹,舞爪瞪眼口吐白沫。此时,日军大佐知道他确是著名画家张大千,便皮笑肉不笑地说:「你不要走的,留著画画的好。」正在这紧急关键时刻,杨宛君乘坐红十字会的汽车直闯入园中,紧跟著穿白大褂的大夫走过来说:「不行,他患了传染性肝炎,会传染的,请你们离开,医院已派专车来接他了。」日本大佐一见此情,也慌了手脚,谅他也跑不了,一挥手,宛君和大夫便挽著大千登上救护车飞快地开走了。 事後,张大千十分佩服杨宛君处变不惊、有勇有谋的胆量。

  张大千1968年所作。《爱痕湖》巨幅绢本泼彩,宽762厘米,长2642厘米,画面描绘的是远眺瑞士亚琛湖所见 《爱痕湖》是继张大千《长江万里图》之后的另一巨作,创作于1968年,为张大千《爱痕湖》系列中最精彩、尺寸最大的一幅。该作品于20世纪60年代曾获展于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地的著名画廊,2003年又获展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两种文化之间》(Between Two Cultures)大型中国现代艺术展,是艺术史 张大千代表作《爱痕湖》

  界共认的张大千泼彩山水最精彩的作品。

  张大千是天才型画家,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 张大千的画风,在早、中年时期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花费了一生大部的时间和心力,从清朝一直上溯到隋唐,逐一研究他们的作品,从临摹到仿作,进而到伪作。 张大千的画风,先后曾经数度改变,晚年时历经探索,在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是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可贵之处,是技法的变化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 张大千30岁以前的画风可谓“清新俊逸”,50岁进于“瑰丽雄奇”,60岁以后达“苍深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其独创泼墨山水,奇伟瑰丽,与天地融合。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

西泠拍卖,荣宝斋拍卖,这两家你搜一搜看看,嘉德保利是全面性的拍卖行,也可以。

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其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延续百年印社金石精神,西泠拍卖秉持“真乃居先,诚为业本”的创业宗旨,以“诚信、创新、坚持”六字经营方针,以中国书画为核心,广及中外名人信札手稿、古籍善本、金石碑帖、名家篆刻及印石、珍品田黄、历代名砚、文房瓷杂、青铜器(有来源证明)、明清家具、紫砂及茶道具、造像艺术、中国历代钱币、油画雕塑、摄影及**艺术、名家漫画插图连环画、古代玉器、当代名家玉雕、和田玉籽料原石、西洋古董、珠宝首饰和中外陈年名酒等门类,为藏家梳理具有文人情怀及生活雅趣的收藏脉络。

 荣宝斋前身“松竹斋”,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1894年更名为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雅意得名,至今300余年。1950年公私合营,“荣宝斋新记”挂牌,1952年荣宝斋成为国有企业,并以郭沫若题词墨迹“荣宝斋”为标准商号字样沿用至今。新记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荣宝斋在市场经济的磨砺中,逐渐转型为集书画经营、文房用品、木版水印、装裱修复、拍卖典当、出版印刷、展览展示、教育培训、茶文化、进出口贸易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企业,拥有“木版水印”和“装裱修复”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现隶属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中国传统插图的特点是什么?旧小说有插图和绣像,是我国向来的传统。插图都是木版画,是雕刻在木版上再印出来的,往往画得既粗俗,刻得又简陋,只有极少数的例外。咸丰年间的任渭长,一般认为是我国传统版画最后的一位大师。流传下来的《卅三剑客图》,人物造型十分生动。我国版画有很悠久的历史。最古的版画作品,是汉代的肖形印,在印章上刻了龙虎禽鸟等等图印,印在绢上纸上,成为精美巧丽的图形。版画成长于隋唐时的佛画,盛于宋元,到明末而登峰造极,最大的艺术家是陈洪绶(老莲)。清代版画普遍发展,年画盛行于民间。咸丰年间的任渭长,一般认为是我国传统版画最后的一位大师。以后的版画受到西方美术的影响,和我国传统的风格是颇为不同了。任渭长画的版画集《卅三剑客图》,共有三十三个剑客的图形,人物的造型十分生动。偶有空闲,翻阅数页,很触发一些想象,常常引起一个念头:“最好能给每一幅图‘插’一篇短篇小说。”惯例总是画家替小说家绘插图,古今中外,似乎从未有一个写小说的人替一系列的绘画插写小说。由于读书不多,这三十三个剑客的故事我知道得不全。但反正是写小说,不知道原来出典的,不妨任意创造一个故事。可是连写三十三个剑侠故事的心愿,永远也完成不了的。写了第一篇《越女剑》后,第二篇《虬髯客》的小说就写不下去了。写叙述文比写小说不费力得多,于是改用平铺直叙的方式,介绍原来的故事。其中《虬髯客》、《聂隐娘》、《红线》、《昆仑奴》四个故事众所周知,不再详细叙述,同时原文的文笔极好,我没有能力译成同样简洁明丽的语体文,所以附录了原文。比较生僻的故事则将原文内容全部写了出来。中国古籍版刻插图艺术古人著书立说,重视图的作用。“左图右书”、“左图右史”、“文不足以图补之,图不足以文叙之”,图文并茂,相辅相成,是中国书的一个优良传统。中国历代刻印的书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其中不少附有精美的插图,这不仅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也是研究古代政治、文化、民俗的生动材料。一、中国古籍版刻插图的起源与出现中国的古书,以其生产形式而言,大致可以划分为写本书和印本书两个时代。在汉代以前,人们将书抄写在竹简、木牍等天然载体或缣帛等丝织品上。1942年,湖南长沙战国楚墓中出土一件帛画,上绘彩色图像及类似金文的说明文字,四周绘十二神像,象征十二个月,是我国帛书插图中的较早遗存。所谓版刻插图,就是指用雕版印刷的方式取得的画稿复本。雕版印刷术也称整版印刷术,即指将文字或图画反刻在一整块木板或其他材质的版上,然后在版上加墨刷印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大批取得插图画稿复本。由于古代书版以梨、枣木为主,故这些插图,都是版画,也称为木刻画。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最先应用于佛教经籍插图的刊刻。唐代著名的高僧玄奘法师,就曾雕印佛像普惠四方。唐末冯贽《云仙散录》卷上引《僧园逸录》说:“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方,每岁五驮无余。”可见其数量是不少的。现存较古老的版刻插图艺术品,为1953年在成都市东门外望江楼附近唐墓中出土的《陀罗尼经咒》。此件发现于墓主臂上所戴银镯内,上刻古梵文经咒,四周和中央均印有小佛像。据考,当刊行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之后。唐代版画遗存中,另一件更为重要的作品,是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刊印的《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扉页画。此件为一个长约16尺的卷子,由六页纸粘缀而成,卷端绘《祗树给孤独园》图,全图纹饰华丽,布局稳妥,线条运用纤柔中见劲挺,是雕版技艺已臻成熟的佳作。卷末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d为二亲敬造普施”刊记,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刊印日期题记的版刻插图艺术品和佛教版画名作。中国以版刻形式为图书印制插图,比欧洲早了至少五百多年,此图就是我国早期版刻插图中最负盛名的杰作。唐初诸帝,多采取儒、佛、道三教并重的政策,佛教发展很快。女皇帝武则天改唐为周,借用《大云经》为女主受命于天的符谶,声称她的“龙兴”本是佛的预言,更是大兴佛教。当时造像建寺,遍于国中;士民刊施经卷,蔚为风气。由此而言,当时佛教版画的锓梓,数量必多。只不过因为年湮代远,唐代印品少有留传于今日者。加之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唐武宗下诏灭佛,经卷刻版,皆付劫灰,传留至今的佛教版刻插图,才如吉光片羽,难寻难觅。但根据文献记载和现存实物看,初步可以肯定,中国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首先在佛教经籍的印制中得到最广泛的应用,佛教题材作品,也成为中国版刻插图艺术史上最早出现的品类。二、承先启后的五代、宋、元插图继唐而起的五代,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分裂、大混乱的时代,也是艺术史上的一个相对衰败期。但唐代开创的版刻插图艺术,却在动乱中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五代遗存的版刻插图作品,题材仍只有佛教一种,数量亦如凤毛麟角,但和唐代相比,还是多一些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大圣毗沙门天王像》和《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菩萨像》。二图皆刊印于后晋开运四年(公元947),后者题记有“归义军节度史检校太傅曹元忠造”字样,下有刻工雷延美署名,是现存最早一幅刊刻时间、地点、刊施人、刻工姓名一应俱全的版刻插图作品;前者则为现存最早的一幅版刻插图观音像,说明虽然都是佛教艺术品,但在题材选择上,远比唐代要丰富得多。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经过南征北讨、削平群雄,国家复归统一。宋朝重视文治,雕版印刷术全面发展,版刻插图艺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宋代版刻插图艺术遗存,仍以佛教内容为主。其中如宋太宗时刊《御制秘藏诠》插图四幅,是现存最古老的山水画版画;雍熙年间刊《弥勒佛像》、《文殊菩萨像》等四图(现存日本),皆是精品;《大随求陀罗尼曼荼罗》、《大随求陀罗尼咒经》等,也是举世闻名的遗珍。他如南宋临安刊行的《文殊指南图赞》,图版置版面上方,是现存最早的大型佛教插图组画,也可以说是传世历史最为悠久的连环画作品。南宋建安余氏勤有堂刊本《列女传》,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作品。徐康《前尘梦影录》就评论说:“绣像书籍以来,以宋刊《列女传》为最精。”本书上图下文,版式与《文殊指南图赞》相类。与宋对峙的辽、金、西夏,都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在版刻插图这一艺术领域,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如辽国都城燕京,就是北方佛教版刻插图艺术的一个重要创作地点。1974年7月,在山西省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内,发现了大批辽代佛教经卷刻本,其中所附插图十余幅,幅幅都是精品。金朝刻大藏经《赵城藏》(又称《金藏》)扉画,雕版严整有力,深沉浑厚,背景简洁明快,人物个性鲜明,是佛教版刻插图中不多见的佳构。从上文所述,不难看出五代、宋及辽、金的版刻插图,无论在雕镌技艺、雕工队伍、绘制地域,还是在表现内容和手法上,进步都是明显的,为版刻插图艺术在以后的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元代,也是我国雕版印刷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元刊书籍插图比两宋不但毫不逊色,而且又有进步。就宗教版图而言,元代完成的《碛砂藏》,扉画严整工丽,远出宋刊之上。更重要的是,中国不少品种的书籍插图,是在元代才开始出现的。如元刊《西厢记》是现存最早的戏曲插图,《全相平话五种》是最早的平话刊本插图,《事文广记》为类书有图之始,这都是版刻插图艺术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因此,宋元是中国版刻插图艺术史上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代。三、璀璨夺目的明代插图明朝,中国图书出版业全面发展,刻家林立,坊肆蜂起,版刻插图艺术也随之进入了兴旺发达的黄金时代。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百花齐放,空前繁荣,是明代版刻插图的第一个特点。经过唐、宋、元几个朝代的探索,到明代,版刻插图艺术不仅在制作地域上空前扩大,而且逐渐形成了建安、金陵、新安三大艺术流派,其他如武林、苏州、吴兴等地的版刻插图,亦各具特色,环绕在三大流派周围,如群星拱月,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各流派、地区版图争妍斗艳,而又互相交流、促进,为中国版刻艺术向更广阔的天地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形式多样,各擅胜场,是明代版刻插图艺术的第二个特点。这主要表现在插图形式除宋、元的单面方式、上图下文方式外,又出现了双面连式、多面连式、月光式等诸多类型,为画家随类赋形,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由稚拙无华到精丽繁缛,是明代版刻插图艺术的第三个特点,也是其艺术风格上的最大特点。一般来说,早期的建安、金陵派插图,具有粗犷质朴的民间艺术草创风格。自徽派版画崛起,绘必求其细,工必求其精,逐渐成为明代插图艺术的主流,建安、金陵等地版画亦向其靠拢,与其融合,汇为一体,使中国插图艺术更加璀灿夺目。这大抵是因为明万历中晚期之后,有大批文人学士参加到插图的创作中来,使插图不仅仅是图书的装帧、文字的图解,而且也是文人案头的清玩。知识分子的加入,对提高插图的社会地位,促其在质与量上产生飞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插图艺术队伍专业化,是明代版刻插图艺术的第四个特点。明代插图艺苑,留下姓名的画家极多,如汪耕、汪修、蔡冲寰、何英、卢霞子、熊莲泉、张梦征等,都是一时名家。这些人辛勤耕耘,留下了难以数计的作品,如今天尚能见到的王文衡作品,即不下数十种之多。一些脍炙人口的大画家,如唐寅、仇英、钱谷、丁云鹏、陈洪绶等,也为插图绘制画稿。明代刻工,更是多如繁星。如徽派刻工的主将——安徽歙县虬川黄氏刻工,见于《虬川黄氏重修宗谱》著录的,就有近三百人。他们父子世业,兄弟相传,而且流寓南北各地,对徽派版刻风范的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他如旌德鲍承勋、郭卓然,武林项南洲,吴兴汪文佐,金陵刘素明等,皆是一代名工圣手。这样一支庞大的刻工队伍,成为明代版刻插图艺术大发展的人才基础。技法上精益求精,突飞猛进,是明代版刻插图艺术的第五个特点。建安、金陵两派的早期插图作品,技法上仍略显粗糙,手法也变化不多。徽派崛起后,这一情况得到了彻底的改善,点染皴擦,无不运用自如,出神入化。同时,刻工们还注意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如陆禹九抄录的徽州刻工传授口决:“木板雕画不稀奇,功夫深来心要细。若要双刀提线稳,多看多刻生巧艺。多看多刻还要想,刀刻件件样样巧。武功只有十八般,雕工难处学到老。执刀自有执刀理,刷印本领有高低。□□□□大喜事,先刻人来刻山水。”言简意赅,本身就是一篇有关刻事的教科书。发扬蹈历,推陈出新,是明代版刻插图艺术的第六个特点。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把套版印刷技术和版画艺术结合起来,出现了彩色版画套印术。最初,为获得彩色图版,采取的是在一块版上,根据图画内容,分别涂上不同颜色,覆纸一次印刷的方法,称单版涂色法。这种方法,在元代就有了。在此法的基础上,或者说在它的启示下,明时出现了将彩色画稿按不同颜色分别勾摹下来,每色刻成一小版,分版分色,逐次逐色套印或迭印的方法,即为套印。因其版形如L钉,又称“L版”。后来,又发明用凸凹两版嵌合,使纸面拱起的方法,使画面富有立体感,称为“拱花”。套印出的插图,色彩艳丽,浓淡得宜,阴阳向背之间,几可乱真。明朝不少画谱插图,如胡正言刻《十竹斋画谱》,吴发祥刻《萝轩变古笺谱》,就都是个中精品。当然,明代版画,尤其是晚明版刻插图作品,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如过于强调繁缛细密、富丽工致,有时看上去,反不如早期版画来得痛快淋漓、意趣天成。公式化、程式化的表现手法,也制约了它的发展天地。但瑕不掩瑜,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明代插图都代表了中国古代插图艺术的最高成就,在全世界也处于领先地位。即使和以精细著称的西洋铜版插图相比,在总体上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四、由盛转衰的清代书籍插图清朝入关后,采取了极端专制的文化政策,禁书焚书,文网苛密,屡兴文字大狱。读书人为避祸,多沉溺于断简残编,孜孜于考据之学。“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明代蓬勃发展的版刻插图艺术,也由此而逐渐衰落下来。清代版刻插图艺术的衰落是有一个过程的,并非朝夕之间便一蹶不振。清初,承明余绪,仍有一些精美作品出现,如旌德鲍承勋所刻《扬州梦》、《秦楼月》等戏曲剧本插图,精丽典雅,被认为是徽版的殿军;四雪堂刊《隋唐演义》、《封神演义》,古吴三多斋刊《古今列女传演义》,以及《笠翁十种曲》等,均不逊兴盛时期的徽版名作。一些著名的刻工,如黄顺吉、刘荣、汤尚、汤义、蔡思璜、谭一葵等,亦不负名工之誉,使版刻插图在清乾、嘉之前,仍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清朝最先衰落下去的插图品类,恰恰是最受民众欢迎、明代最为兴盛的小说、戏曲作品插图。此类作品,历次禁书都首当其冲。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康熙皇帝就曾下谕:“治天下必先正人心,厚风俗。要正人心,厚风俗,必需崇经学。所有小说*词,应严禁销毁。”在这种情况下,小说、戏曲类书籍插图自然也难逃厄运。乾嘉之后这类作品鲜见有精美可观者,其因盖出于此。其实,清统治者仇视的是对大清朝不利的文献图籍,而不是插图艺术本身。相反,插图以其直现性、形象性,恰好可以作为对“圣朝”歌功颂德的工具。因此,在清政府组织刻印的图书中,多附有精美插图。清政府刻书,多由武英殿提调,这类图书的插图就被称为殿版画。其中如《御制耕织图诗》、《圆明园诗图》、《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墨法集要》等,都是殿版画的代表作品。殿版画多细笔皴擦,工致娟丽,章法多变,印刷质量均为上乘。内廷刻书如此重视插图,为前朝所无。但同样因为供奉内廷,片面追求谨严工稳,这些作品又不如民间作品灵动飘逸,意趣天成。在统治者对戏曲、小说类作品的高压政策下,清朝民间版刻插图中的两大品类——人物画和山水画,却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人物插图中的《凌烟阁功臣图》、《无双谱》、《晚笑堂画传》,以及《水浒全图》、《三国画像》等,都是这方面的佳构。明末政治黑暗,文臣昏愦,武将懦弱,终至亡国。汉族知识分子希望有古贤臣名将那样的人物出来扭转乾坤,重整山河,清前期人物画的发达,和这种心态多少有关。清朝的山水插图(主要是方志图书中的插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大画家萧云从绘《太平山水图画》,笔力凝重,气氛沉郁,所寄托的亦是明季遗黎对故国佳山秀水的哀思,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气息,在古代山水插图中,可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清朝诸帝喜游幸,绘有《南巡盛典》、《西巡盛典》等多种插图,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故清山水记游之类的图书插图极富,成就斐然。方志中的插图,多少也与此有关。但这些插图,多受殿版影响,《太平山水图画》中的磅礴之气,无从见到了。明代发展起来的套版彩印插图,到清代亦有佳构。清康熙年间沈因伯刊行的《芥子园画传》,“一幅之色,分别先后,凡数十版,有积至逾尺者”,至今仍被奉为画学的圭臬。《西湖佳话》卷首冠佳景十图,为金陵王衙彩色套印本,图画富丽精工,亦为套印书中的大观。清嘉庆之后,版刻插图中的突出作品不多,除少数人物图传类书籍和记游类书籍插图外,可称述者寥寥,技法上亦少见突破。尚值一提的是,清光绪年间,西方石印术传入中国。石版印刷对印制图画便捷省力,成本低廉,很快取代了版刻形式,成为印制图书插图的主要方法。晚清石印图书极多,图亦精丽,虽然这已不是木刻画,但在技法和构图上,仍在一定程度上因袭着版刻插图的传统,依然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但已非本文论述范围,故不赘。插画艺术的简介

内容简介:如今,插图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多元的艺术形式。插画作为现代设计中一种重要的视觉传达方式,以其直观的形象性、真实的生活感在现代设计中占有特定的地位,并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的多个领域,涉及文化活动、社会公共事业、商业活动和影视文化等方面。

《插画艺术》分为七章,具体介绍了中国插画简史、外国插画简史、现代插画的演变和发展趋势、插画的分类、现代美国和一本插画、插画欣赏等内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插,画的历史和插画在各个设计领域中的运用。

书中列举了大量中、西方插画史上的优秀作品,介绍了多位插画大师的生平、艺术风格和经典作品,对插画进行了详尽的分类,使读者对插画在各领域中的具体运用一目了然。书中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帮助读者对插画的历史、插画的运用有一个系统而明确的了解和掌握。

扩展资料:

所谓图书,即“凡书必有图”,书中的插图也称为插画,是插在文字中间用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插画的主要作用是对文字内容作形象的说明,以加强文字作品的感染力和书刊版式的活泼性。

鲁迅先生在《“连环图画”辩护》中写道:“书籍的插画,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

文学作品中的插画,是画家在忠于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的再创造,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因而成为造型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好的插画不仅是从造型层面对文学的诠释,而且是文学主题的延伸,其利用空间、结构、色彩、透视、量感、质感,通过点、线、面以及作者的个性形成一个新的境界。

-插画艺术

中国新闻网-插画原稿收藏逐渐兴起名作多在十万元以上

插画有哪些分类

插画又称插图,是以手绘、鼠绘和电脑板绘形式绘制的插图,因用途广泛行成的风格各异,影视动漫和游戏行业是称CG插画,广泛应用在设计行业、影视动漫、游戏行业。

插画是用图画表现形象性、生活感和感染力,与平面设计的主要区别可以简单理解为“插画更突出表现故事性而非吸引眼球”。插画也是一种视觉表达艺术形式,主要有摄影/绘画/立体插画三大类。插画在艺术领域有特定地位,与出版业密切相关,无论电子书还是实体书都需要,其他方向如音乐/影视/传媒业都有就业空间。

扩展资料:

插画常用工具:

1、手绘插画是用纸和笔绘画——常用工具:马克笔、彩铅、水彩。

2、鼠绘插画——常用工具:PS、AI等。

3、板绘插画——常用设备:手绘板、数位屏、ipad、手机。

4、手绘板是需要连接电脑在PS、AI、SAI里面画画,数位屏、ipad可直接画画,不用连接电脑,手机需要购买电容笔即可绘画。

学习插画靠谱不靠谱的基本标配:有无试听课。

现在学习插画的地方确实是很多,真的是鱼龙混杂什么样的都有,这就让很多同学花了眼,应该怎么去选择呢?有句话说的好,光说不练假把式,判断一个学习的地方怎么样,至少要先看一下对方的实力啊,而试听课就是看对方实力最好的地方,同时看看课程质量讲的怎么样,如果连试听课都讲的不咋地,那其他课更白搭了。而且选择学习这一块,要选大的学校,这样有保障的。

如果大家不知道去哪里找的话,可以去我以前学习的网课去听听,我就是在那里学习的,每天晚上8点,都会有高手绘画老师免费直播讲插画板绘课程在网上,老师讲的通俗易懂还幽默,而且能很好的把困扰大家的绘画技巧给讲解的简单透彻明白,看老师视频,比看书强多了,一节课能解决你很多的问题,还能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的问题,反正是免费的,完全可以去听一下的,晚上讲课,也不耽误你白天工作或者学习,想听的同学可以进入威馨(谐音):

首先位于前面的一组是:gon_浯闻旁诤蟊叩囊蛔槭牵699_把以上两组数字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即可。备注:原画。

同学们既然喜欢学习板绘插画,那就试一下,给自己一个机会,只有试了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这块料,而不是总是内心世界在徘徊,浪费才华,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中国最早的插画是以版画形式出现的,是随佛教文化的传入,为宣传教义而在经书中用“变相”图解经文。目前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版画作品,唐肃宗时刊行的《陀罗尼经咒图》。刊记确切年代的则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刚般若经》中的扉页画。

到了宋、金、元时期书籍插画有了长足的进步。应用范围扩大到医药书、历史地理书、考古图录书、日用百科书等书籍中,并出现了彩色套印插画。明清时期,可以说古代插画艺术大发展时期,全国各地都有刻书行业。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从总体看来,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分为抄写本、刻印本两类,抄写本即人工抄写的图书,那古书的收藏知识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古书收藏知识,希望对您有用。

古书收藏知识

 古籍的装帧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图书是抄写的缣帛和纸张上,采用长卷形式,阅读时展开,平时卷起。这一时期的图书只能是卷轴装。韩愈《送诸葛亮觉往随州读书》诗称:"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欧阳修《归田录》也说:"唐人藏书皆作卷轴。"雕版印刷普及以后,由于书版各自成块,卷轴装已不适用,古籍装帧改进为册页形式,先后出现旋风装、经折装、包背装、线装几种形式。线装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卷轴装 又称卷子装,早期的图书装帧形式。与装裱好的书画相似。在长卷帛书、纸书的左端安装木轴,旋转卷起(图1)。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大批唐五代写本图书,都采用这一方式。据记载,古代宫廷收藏的卷轴装图书十分考究,《隋唐经籍志》描述秘阁藏书:"上品红琉璃轴,中品绀琉璃轴,下品漆轴";《唐六典》描述内府藏书:"其经库书,钿白牙轴,黄带红牙签;史库书,绿牙轴,朱带白牙筌。"进入版刻时代,图书改为册页形式,仍有一些采用卷轴装,如《开宝藏》、《赵城金藏》等。

 旋风装 在一素纸长卷上面依次粘贴书页,每页正反两面书写文字,展开长卷可翻页阅读。守张邦基《墨庄漫录》形容其"逐叶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这种装订特点是外表仍为长卷,里面却是错落有致的书页,实为介于卷轴装和经折装之间的一种装订形式。大约盛行于唐代。故宫博物院藏有唐写本《刊谬补缺切韵》五卷,即是采用这种旋风装。

 经折装 又叫梵夹装、折子装。将图书长卷按一定宽度左右折叠起来,加上书衣,使之成为可以随时展读的册子。历代刊刻佛经道藏,多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古代奏折、书简也常采用这一形式。

 蝴蝶装 将每页书在版心处对折,有文字的一面向里,再将若干折好的书页对齐,粘贴成册。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外表与现在的平装书相似,展开阅读时,书页犹如蝴蝶两翼飞舞,故称为蝴蝶装。蝴蝶装是宋元版书的主要形式,它改变了沿袭千年的卷轴形式,适应了雕版印刷的一页一版的特点,是一重大进步。《明史艺文志》序称秘阁书籍皆宋元所遗,无不精美。装用倒折,四周外向,虫鼠不能损。"但这种版心内向的装订形式,人们翻阅时会遇到无字页面,同时版心易于脱落,造成掉页,所以逐渐又为包背装取代。

 包背装 将印好的书页版心向外对折,书口向外,然后用纸捻装订成册,再装上书衣,由于全书包上厚纸作皮,不见线眼,故称凶背装。包背装出现于南宋,盛行于元代及明中期以前。清代宫廷图书如历朝实录、《四库全书》也采用这种装订方式。包背装改变了蝴蝶版心向内的形式,不再出现无字页面,但未解决易散脱页的缺点,所以后来又发展为线装形式。

 线装 线装书是传世古籍最常用的装订方式。它与包背装的区别是,不用整幅书页包背,而是前后各用一页书衣,打孔穿线,装订成册。这种装订形式可能在南宋已出现,但明嘉靖以后才流行起来,清代基本采用这种装订方式。其特点是解决了蝴蝶装,包背装易于脱页的问题,同时便于修补重订。

 从以上可以看出,古籍的装订有一个发展演进过程。不同时期流行不同的形式,了解这一进程,对古籍的年代鉴定十分重要。传世宋版书多经过后人重新装修,或改为包背装,或改成线装,但仔细观察,仍能在版心处发现粘贴痕迹,书页外沿则有磨损痕迹。

 几部古籍版本著作比较谈

 版本学的研究与探讨源于宋代。汉、唐虽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古书校勘、注释、编目,但印刷业尚未形成,零星的版本记载仅限于正经正史的修订。南宋尤袤著《遂初堂书目》开创了一书兼载数种版本的先例;(宋)岳珂著《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被后世称为第一部系统记录版本知识的著作。明代视宋版为珍稀之物,藏书家、校勘家逐步摸索各种版本的特征、优劣,可惜这些版本学史料只散见于笔记、杂记中。清代学者开始罗列诸本、考证源流、登录刻工、详论纸墨。钱曾著《读书敏求记》奠定了古籍版本鉴定的基本原则。《天禄琳琅书目》及它的《后目》已把版本学的核心——善本书的收藏与鉴定推到了极致。清代学者对版本学贡献最大的当属专门记载版本状况的各种题跋记,尤以“顾批黄跋”为最。后人汇集成书的有为顾千里著的《思适斋书跋·书跋辑存》,为黄丕烈著的《士礼居藏书题跋》、《续记》、《再续记》,《荛圃藏书题识》等。

 近现代是版本学集大成的时代。叶德辉著《书林清话·书林余话》是古籍版本学第一部专门著作;张元济著《中国版本学》(1916年)与孙毓修著《中国雕板源流考》(1918年)把版本学从史学中独立出来;钱基博著《版本通义》总结了前人的成就,把版本学列入学术研究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介绍版本知识的书,有毛春翔的《古书版本常谈》(1965年初版,1977年再版)。此书已是收藏品,配有插图,通俗易懂,可惜明代部分较凌乱,清代部分过于简单;陈国庆著《古籍版本浅谈》于版本学名词解释简明扼要,但不全面,适于入门者;魏隐儒著《古书版本鉴定丛谈》(1984年初版),体例较完备,也有实际经验的总结,只是不谈价格,宜专业人员参考;李致忠著《古书版本学概论》、《中国古代书籍史》,刘国钧著《中国书史简编》,曹之著《中国古籍版本学》,张绍勋著《中国印刷史话》等,都是从史的角度论述版本学、目录学、内容系统可靠,又有最新史学发现佐证,惟厚古薄今,实用性差些。

 在谈到版本学专门著作时,不能不谈到两部流传稀少的油印品:一是北京大学陈宏天教授的《古籍版本概要》(1987年讲义稿),其特点是专业性、系统性强,表列详尽,论断精到,清代部分尤为各书所不及;可惜重学术、轻市场,非专业人员不感兴趣。二是北京中国书店编《古籍版本知识》(上、下),1980年油印本。书出于古籍鉴定大师雷梦水、张宗序手笔,在内部流传。笔者珍藏此书初版本,且有雷梦水先生签名,捧读二十年,收益最大。该书列举资料极为丰富,如清代武英殿刻书、官书局刻书、民国精刻本等都是各书所论不及的。关于版本鉴定方面,该书也极富特色,真假俱呈,详辨优劣,特别是从价格上来判断版本取舍,“实战”性极强;当然系统性、条理性就不够了。从价值、价格上判断版本的著作,最具参考性,爱好者也颇关心,但学者们却言之甚少。笔者醉心古籍收藏多年,有几本书在论及版本价格方面很实用,也很具史料价值,一并开列出来,供书友参考:

 《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1983年商务初版,详列1912年至1947年古籍善本收集价格及善本影印、复制印刷史话;

 《艺风堂友朋书札》(上、下),1980年上海古籍初版(中华文史论丛增刊本),详载缪荃孙先生等七十人清末民初收售善本价格及藏书聚散史话;

 《弢翁藏书年谱》,李国庆编,2000年黄山书社出版,详载藏书家周叔弢先生六十年购书、访书、藏书史料,价格精准,详备。

 目前北京中国书店联合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上海国拍、上海朵云轩、上海敬花等各大拍卖公司合作整理出版九年来《中国拍卖古籍文献目录》(2002年1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