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苣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收藏

白苣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白苣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白苣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性味 27 归经 28 功能主治 29 注意 210 附方 211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白苣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白苣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白苣 1 拼音

bái jù

2 《辞典》:白苣

21 出处

《千金·食治》

22 拼音名

Bái Jù

23 白苣的别名

生菜(《千金·食治》),石苣(《纲目》),千层剥(《植物名实图考》)。

24 来源

为菊科植物莴苣的栽培种白苣的茎、叶。

25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莴苣"条。

26 性味

苦,寒。

①《千金·食治》:"味苦,平,无毒。"

②《嘉祐本草》:"味苦,寒。"

27 归经

《本草求真》:"入肠、胃。"

28 功能主治

治热毒,疮肿,口渴。

①《千金·食治》:"益筋力。"

②孟诜:"补筋骨,利五脏,开胸膈壅气,通经脉,止脾气。令人齿白,聪明少睡,可常食之。"

③《日用本草》:"解热毒,消酒毒,止渴,利大小肠。"

29 注意

《四声本草》:"患冷气人食之即腹冷,亦不至苦损人,产后不可食,令人寒中,小肠痛。"

210 附方

治鱼脐疮,其头白似肿,痛不可忍者:先以针刺疮上及四畔作孔,捣白苣取汁,滴著疮孔中,如无,以干白苣末用敷。(《千金方》)

211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白苣的方剂 珍珠丸

诃子、栀子、川楝子、方海、肉桂、草果仁、黑苣胜、白苣胜等29味。功效:通络化痰,舒筋活血,除湿散风,

七白挺子膏

gāo《医方类聚》卷八十引《千金月令》:方名:七白挺子膏别名:七白膏组成:白芷1分,白蔹1分,白术

大玉容丹

拼音:dàyùróngdān处方:白僵蚕3钱,白丁香1钱5分,白附子3钱,白芷3钱,三柰3钱,滑石

夜容膏

èrónggāo《便览》卷四:方名:夜容膏组成:白芷、白牵牛、黑牵牛(俱用头末)、玉女粉、雁条、白

七白散

拼音:qībáisǎn《永类钤方》卷二:方名:七白散组成:白蔹、白术、白牵牛、白附子、白芷、白芍药

更多用到中药白苣的方剂

用到中药白苣的中成药 白带丸

首。白带丸中成药的主要成分为黄柏(酒炒)、椿皮、白芍、当归、香附(醋制)。具有清热,除湿,止带的功

白花蛇舌草注射剂

拼音:báihuāshéshécǎozhùshèjì英文:白花蛇舌草注射剂说明书:药品名称:白花蛇舌

艾姜丸

ijiāngwán处方干艾叶4两(炒焦存性),川白姜1分(炮)。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

艾叶鸡蛋汤

àiyèjīdàntāng处方艾叶50克鸡蛋2个白糖适量制法将艾叶加水适量煮汤,打入鸡蛋煮熟,放白

灵宝如意丸

Wan标准编号:WS3B290998处方:白粉霜120g天麻120g血竭120g雄黄120g

更多用到中药白苣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白苣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四十菜部下品]菜之草

无毒附莴苣丛生白苣主补筋骨利五脏开胸膈壅气通经脉止脾气令人齿白聪明少睡可常食之(名医所录)苗(陈

《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白苣

《嘉》)释名石苣(《纲目》)、生菜。时珍云∶白苣、苦苣、莴苣俱不可煮烹,皆宜生去汁,盐、醋拌食,

《证类本草》:[卷第二十九]白苣

苦损人。产后不可食,令人寒中,小腹痛。陈藏器云∶白苣如莴苣,叶有白毛。莴苣冷,微毒。紫色者入烧炼药用

《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莴苣

炼药用。时珍曰∶莴苣,正二月下种,最宜肥地。叶似白苣而尖,色稍青,折之有白汁粘手。四月抽苔,高三、四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六]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什么叫赤浊 、白浊、赤白浊?

赤浊 、白浊、赤白浊?这都是说女性白带的颜色。赤浊,就是接近红色的白带;白浊,就是纯白带;赤白浊就是混杂红色的和白色的白带。

属热:说的是热症;

属寒:说的是寒凉导致的寒症;

属湿热:是说身体受湿气侵袭以后,没有及时排出体外留在了身体内部的湿气。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桂 21 拼音名 22 白桂的别名 23 来源 24 生境分布 25 性味 26 功能主治 27 白桂的用法用量 2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白桂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白桂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白桂 1 拼音

bái guì

2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桂

21 拼音名

Bái Guì

22 白桂的别名

三股筋、滇新樟

23 来源

樟科白桂Neocinnamomum yunnanense H Liou,以树皮、叶入药。

24 生境分布

云南。

25 性味

涩、辛,平。

26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主治感冒,月经不调,寒性胃痛,腹胀,风湿性关节炎,半身不遂,骨折,湿疹疥疮。

27 白桂的用法用量

树皮03~1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或叶适量煎水外洗。

2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白桂的方剂 参附汤

两,川芎1两,北防风1两,北芍药1两,陈皮1两,白桂1两,大附子1两,黄耆1两(盐水炙),人参半两,

七白挺子膏

gāo《医方类聚》卷八十引《千金月令》:方名:七白挺子膏别名:七白膏组成:白芷1分,白蔹1分,白术

夜容膏

èrónggāo《便览》卷四:方名:夜容膏组成:白芷、白牵牛、黑牵牛(俱用头末)、玉女粉、雁条、白

七白散

báisǎn《永类钤方》卷二:方名:七白散组成:白蔹、白术、白牵牛、白附子、白芷、白芍药、白僵蚕。

大玉容丹

拼音:dàyùróngdān处方:白僵蚕3钱,白丁香1钱5分,白附子3钱,白芷3钱,三柰3钱,滑石

更多用到中药白桂的方剂

用到中药白桂的中成药 白带丸

首。白带丸中成药的主要成分为黄柏(酒炒)、椿皮、白芍、当归、香附(醋制)。具有清热,除湿,止带的功

白花蛇舌草注射剂

拼音:báihuāshéshécǎozhùshèjì英文:白花蛇舌草注射剂说明书:药品名称:白花蛇舌

艾姜丸

ijiāngwán处方干艾叶4两(炒焦存性),川白姜1分(炮)。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

艾叶鸡蛋汤

àiyèjīdàntāng处方艾叶50克鸡蛋2个白糖适量制法将艾叶加水适量煮汤,打入鸡蛋煮熟,放白

灵宝如意丸

Wan标准编号:WS3B290998处方:白粉霜120g天麻120g血竭120g雄黄120g

更多用到中药白桂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白桂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三十]一切痈疽诸疮膏药

)上九味,先将清油,于铫子内,慢火煎热,入皂荚葱白桂心,以煎令黄赤色,滤去滓后,下松脂乳香,沸下粉铅

《普济方》:[卷三百十一折伤门]伤折恶血不散(附论)

诸伤。恶血积滞肠中。甘草(炙锉)白茯苓(去黑皮)白桂(去粗皮)杏仁(去皮尖双仁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

《杂病心法要诀》:[卷四]痢疾死证

酒煎服攻之。寒痢宜用理中汤,加诃子、肉蔻、缩砂。白多者加附子,赤多者加肉桂也。芍药汤初痢内外无大热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卷上]人参当归建中汤

痰也。)枇杷叶降香末黑栀皮土蒌皮杜苏子新会皮(去白)管(四十三岁)食减内瘦,食已不运,诊关前沈濡小

《临证指南医案》:[卷五]痰饮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皮叶 21 拼音名 22 黄皮叶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黄皮叶的用法用量 27 摘录 3 《中华本草》:黄皮叶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来源 35 原形态 36 生境分布 37 性状 38 化学成份 39 性味 310 归经 311 功能主治 312 黄皮叶的用法用量 313 附方 314 各家论述 315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黄皮叶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黄皮叶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黄皮叶 1 拼音

huáng pí yè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皮叶

21 拼音名

Huánɡ Pí Yè

22 黄皮叶的别名

油皮、油梅

23 来源

芸香科黄皮属植物黄皮Clausena lansium (Lour) Skeels,以根、叶、果及种子入药。全年采根、叶;果熟时摘下,晒干;收集种子(核),晒干。

24 性味

叶:苦、辛,平。

根、核:苦、辛,微温。

果:甘、酸,微温。

25 功能主治

叶:解表散热,顺气化痰。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治感冒发热。

根、核:行气止痛,健胃消肿。用于胃痛,腹痛,疝痛,风湿骨痛,通经。

果:化痰消食。用于食积胀满,痰饮咳嗽。

26 黄皮叶的用法用量

叶、根、核均为3~5钱;果05~1两。

2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黄皮叶

31 出处

出自《岭南采药录》

32 拼音名

Huánɡ Pí Yè

33 英文名

Leaf of Chinese Wampee

34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Clausena lansium (Lour)Skeels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ausena lansium (Lour)Skeels [Quinaria lansium Lou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35 原形态

黄皮 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2m。幼枝、花轴、叶轴、叶柄及嫩叶下面脉上均有集生成簇的丛状短毛及长毛,有香味。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柄长48mm;小叶片513,顶端1枚最大,向下逐渐变小,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3cm,宽256cm,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不对称,边浅波状或具浅钝齿。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枝扩展,多花;萼片5,广卵形;花瓣5,白色,匙形,长不超过5mm,开放时反展;雄蕊10,长短互间;子房上位,5室,密被毛。浆果球形、扁圆形,长123cm,淡**至暗**,密被毛。种子绿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

36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为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 地。

37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13片,多皱缩,破碎,黄绿色至深绿色,完整者呈阔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密布细小半透明油点及疏柔毛,长413cm,宽25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两侧不对称,叶全缘或浅波状至浅圆齿状,略反卷,叶脉于叶面凹下,于背面凸起,小叶柄被短柔毛,长24mm,质脆。气香,味微苦辛。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呈扁方形或长方形,被角质层;下表皮细胞较小,有多数气孔及非腺毛。栅栏组织为12列细胞;海绵组织合多数草酸钙簇晶及少数方晶。主脉纸管束周韧式,中柱鞘纤维束淡**。断续排列成环状。叶肉组织中有大型分泌细胞(直径40200μm)散在。

粉末特征:黄绿色。①草酸钙簇晶较多,棱角稍钝,直径1535μm;亦有少数草酸钙方晶;②非腺毛指状至长圆锥形,直径3050μm,长70240μm;③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气孔多为不定式,少数为环式,副卫细胞46个;④中柱鞘纤维壁较厚,直径3040μm,周围薄壁细胞有的含草酸簇晶;⑤木纤维外壁呈波状,胞腔稍大,直径4070μm;⑥导管多为网纹及螺纹,直径60100μm。

38 化学成份

黄皮叶含新黄皮内酸胺(neoclausenamide),异新黄皮内酰胺(isoneoclausenamide),黄皮内酰胺(clausenamide),环黄皮内酰胺(cyclocaausenamide),一种新的内酰胺及ε戊内酰胺(εvalerolactam),高黄皮内酰胺(homoclausenamide)和ξ黄皮内酰胺(ξclausenamide),香豆精类化合物印黄皮内酯(indicolactone),八角黄皮内酯(anisolactone),2”,3”环氧八角黄皮内酯(2”,3”epoxyanisolactone)。地上部分含三萜醇黄皮萜醇(lansiol)即3β羟基23,24,24三甲基羊毛甾烷9(11),25二烯[3βhydroxy23,24,24trimethyllanosta9(11),25diene],黄皮酰亚胺(lansimide)等。

39 性味

辛;苦;平

310 归经

肺经

311 功能主治

解表散热;行气化痰;利尿;解毒。主温病发热;流脑;疟疾;咳嗽痰喘;脘腹疼痛;风湿痹痛;黄肿;小便不利;热毒疥癣;蛇虫咬伤

312 黄皮叶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敷。

313 附方

①治流感,感冒,疟疾:黄皮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痰湿喘咳: 鲜黄皮叶一至二两。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③治疟疾: 鲜黄皮叶一两,红糖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④解秽恶,消风肿, 治疥癞,去热散毒; 黄皮叶煎水洗。(《岭南采药录》)⑤通小便: 黄皮叶四、五片,酒一、二两煎服。(《岭南采药录》)

314 各家论述

1《本草求原》: 解秽除垢,退黄肿。

2《福建民间草药》:治痰咳哮喘。

3《陆川本草》:疏郁行气,止痛退热。治气胀腹痛,温病身热。

4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解表。

315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黄皮叶的方剂 贯黄感冒颗粒

uangGanmaoKeli处方:贯众209g黄皮叶313g路边青156g三叉苦156g生姜31g

桑叶方

èfāng《普济方》卷三九八:方名:桑叶方组成:黄皮桑叶2升。主治:小儿脱肛。用法用量:上用水煎,带

慢肝六味饮

参15g,茯苓15g,白术12g,川萆薢10g,黄皮树叶15g,甘草5g。功能主治:健脾补气,扶土抑

神仙万应膏

,椿皮3钱,槐枝3钱,柳枝3钱,竹枝3钱,野紫苏叶3钱,天南星3钱,续断3钱,荆芥3钱,黄耆3钱,

敛疮口散

内补十宣散,不计服数。外用四围散帖,中间留小孔,不得以药涂尽。赤肿,加黄皮。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四

更多用到中药黄皮叶的方剂

用到中药黄皮叶的中成药 贯黄感冒颗粒

uangGanmaoKeli处方:贯众209g黄皮叶313g路边青156g三叉苦156g生姜31g

更多用到中药黄皮叶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黄皮叶 《未刻本叶氏医案》:[方桉]都气丸

痹气弱。右肢不舒。黄皮片姜黄煨姜于术当归身海桐皮桂木南枣劳伤挟暑。归身半曲扁豆叶木瓜茯苓炙甘草疟止

《证类本草》:[卷第三十]白并

脏,令百病不起。一名玉箫,一名箭悍。叶如小竹,根黄皮白。生山陵。三月、四月采根,曝干。《证类本草》宋

《千金翼方》:[卷第四·本草下有名未用]白并

脏,令百病不起。一名玉箫,一名箭悍。叶如小竹,根黄皮白,生山陵,三月四月采根,曝干。《千金翼方》唐·

《急救广生集》:[卷九·外治补遗]治火丹神效方

大黄皮硝(各五钱)研末。取柏枝叶打汁,调搽即退。《急救广生集》清程鹏程公元1805年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伤寒第五]恒山汤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白蒿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白蒿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化学成份 28 白蒿的药理作用 29 性味 210 功能主治 211 白蒿的用法用量 212 附方 213 白蒿的临床应用 214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白蒿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白蒿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白蒿 1 拼音

bái hāo

2 《辞典》:白蒿

21 出处

《本经》

22 拼音名

Bái Hāo

23 白蒿的别名

蘩(《诗经》),皤蒿(《毛诗传》),由胡、蘩母、旁勃(《夏小正传》),白艾蒿(《僧深集方》),蓬蒿(《开宝本草》)。

24 来源

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

25 原形态

二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茎被白毛,多分枝。单叶耳生;有柄;2~3回羽状深裂或全裂,终裂片宽线形、线形或近披针形,先端常钝,上面绿色,毛较少,下面灰绿色,密生白毛;茎上部的叶羽状分裂或不分裂;近无柄。头状花序半球形,径5~7毫米,有梗,下垂,排成圆锥状花序;总苞片密被白毛,最外列者线形,灰黄绿色;小花皆为管状,**,表面有腺点,全部结实,花托有毛,毛几与小花等长。瘦果小,狭长倒卵形,具纵纹,黄褐色,长不及1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

26 生境分布

生长河边、草地、荒地。分布东北、华北及甘肃、陜西等地。

27 化学成份

本植物的绿色部分含一种倍半萜烯类白蒿宁,地上部分又含白蒿素、洋艾内酯和洋艾素。

干植物含生物堿012~02%、焦性儿茶酚糅质0499%、黄酮类0831%、内酯类,及微量的呋喃香豆精,此外,又含芸香甙、异槲皮甙。

28 药理作用

从其中分出的倍半萜r内酯,对金**薄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在体外有抑制作用。

29 性味

甘,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别录》:"无毒。"

③《千金·食治》:"味苦辛,平,无毒。"

④孟诜:"寒。"

210 功能主治

治风寒湿痹,黄疸,热痢,疥癞恶疮。

①《本经》:"主五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

②孟诜:"捣汁去热黄及心痛。叶干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饮和一匙,空腹服之。又烧灰淋煎治淋沥疾。"

211 白蒿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捣汁。

212 附方

治恶癞疾,遍体面目有疮者:白艾蒿十束如升大,煮取汁,以曲及米,一如酿酒法,候熟稍稍饮之。(《僧深集方》)

213 白蒿的临床应用

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取白蒿鲜草2两或干品1两,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5~7日为一疗程;或制成冲剂及片剂服用。共治100例,显效(3天内达临床治愈)70例,有效(4~7天内达临床治愈)23例,治愈率为93%。据部分病例观察,服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平均135天,便次恢复正常212天,腹痛消失155天,里急后重消失168天;大便镜检恢复正常及细菌转阴平均时间分别为302天和565天。疗效似较黄连、痢特灵、合霉素等为高。冲剂、片剂疗效似较煎剂为差。

214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白蒿的方剂 七禽食方

)、地衣(即车前实,8月采)、蔓荆实(9月采)、白蒿(11月采)各等分。功效:延年益寿。长服耳目聪明

覆盆子丸

0丸,食后温酒送下;如不饮酒,以浆水下。注意:忌白蒿、青蒿、荏子、萝卜、蒜。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七白挺子膏

gāo《医方类聚》卷八十引《千金月令》:方名:七白挺子膏别名:七白膏组成:白芷1分,白蔹1分,白术

夜容膏

èrónggāo《便览》卷四:方名:夜容膏组成:白芷、白牵牛、黑牵牛(俱用头末)、玉女粉、雁条、白

大玉容丹

拼音:dàyùróngdān处方:白僵蚕3钱,白丁香1钱5分,白附子3钱,白芷3钱,三柰3钱,滑石

更多用到中药白蒿的方剂

用到中药白蒿的中成药 白带丸

首。白带丸中成药的主要成分为黄柏(酒炒)、椿皮、白芍、当归、香附(醋制)。具有清热,除湿,止带的功

白花蛇舌草注射剂

疗药物剂型:2ml。白花蛇舌草注射剂的主要成份:白花蛇舌草提取物,有效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白花蛇舌

艾姜丸

ijiāngwán处方干艾叶4两(炒焦存性),川白姜1分(炮)。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

艾叶鸡蛋汤

àiyèjīdàntāng处方艾叶50克鸡蛋2个白糖适量制法将艾叶加水适量煮汤,打入鸡蛋煮熟,放白

灵宝如意丸

Wan标准编号:WS3B290998处方:白粉霜120g天麻120g血竭120g雄黄120g

更多用到中药白蒿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白蒿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白蒿

《尔雅》)、蒌蒿(《食疗》)、(音商)。时珍曰∶白蒿有水陆二种,《尔雅》通谓之蘩,以其易蘩衍也。曰∶

《证类本草》:[卷第六]白蒿

白蒿味甘,平,无毒。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

《神农本草经》:[卷一上经]白蒿

《名医》曰∶生中山,二月采。案∶《说文》云∶蘩,白蒿也;艾,冰台也。《广雅》云∶蘩母,蒡也。《尔雅》

《本草图经》:[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白蒿

白蒿,蓬蒿也。生中山川泽,今所在有之。春初最先诸草而生,似青蒿而叶粗,上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茵陈蒿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白藤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白藤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性味 28 功能主治 29 白藤的用法用量 210 注意 211 附方 212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白藤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白藤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白藤 1 拼音

bái téng

2 《辞典》:白藤

21 出处

《云南中草药选》

22 拼音名

Bái Ténɡ

23 白藤的别名

大发汗、白花藤、大毛豆、断肠叶(《云南中草药选》)。

24 来源

为豆科植物滇桂崖豆藤的根或叶。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25 原形态

攀援状落叶藤本,长达10米。小枝密生短茸毛。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长约30厘米。小叶11~13片,卵圆形,长5~8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幼时两面密生丝状茸毛,老时近无毛。总状花序腋生,长5~9厘米,花淡紫色或绿色,长约25厘米,花冠蝶形,绿色;雄蕊成二组。荚果线形,长约10厘米,有**茸毛,长10~11厘米。

26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或河边阴湿地。分布云南等地。

27 性味

①《云南中草药选》:"淡辛,温,有毒。"

②《云南中草药》:"苦微咸,热,有毒。"

28 功能主治

发汗,祛风,活血,止血。治风寒感冒,类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闭经,外伤出血。

①《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止血,发散,解表。"

②《云南中草药》:"止血,接骨,发汗,祛风。"

29 白藤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根:1~2分;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210 注意

孕妇忌服。

211 附方

①治跌打损伤,闭经,感冒风寒:大发汗根一至二分,水煎服或研末每服五匣。

②治类风湿关节炎:大发汗根二钱,配伍泡酒,每次服五毫升。

③治外伤出血:大发汗叶捣烂外敷。(宜忌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212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白藤的方剂 七白挺子膏

gāo《医方类聚》卷八十引《千金月令》:方名:七白挺子膏别名:七白膏组成:白芷1分,白蔹1分,白术

大玉容丹

拼音:dàyùróngdān处方:白僵蚕3钱,白丁香1钱5分,白附子3钱,白芷3钱,三柰3钱,滑石

夜容膏

èrónggāo《便览》卷四:方名:夜容膏组成:白芷、白牵牛、黑牵牛(俱用头末)、玉女粉、雁条、白

七白散

báisǎn《永类钤方》卷二:方名:七白散组成:白蔹、白术、白牵牛、白附子、白芷、白芍药、白僵蚕。

白矾汤

拼音:báifántāng英文:概述:白矾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三首。《辨证录》卷十方之白矾汤

更多用到中药白藤的方剂

用到中药白藤的中成药 白带丸

首。白带丸中成药的主要成分为黄柏(酒炒)、椿皮、白芍、当归、香附(醋制)。具有清热,除湿,止带的功

白花蛇舌草注射剂

拼音:báihuāshéshécǎozhùshèjì英文:白花蛇舌草注射剂说明书:药品名称:白花蛇舌

艾姜丸

ijiāngwán处方干艾叶4两(炒焦存性),川白姜1分(炮)。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

艾叶鸡蛋汤

àiyèjīdàntāng处方艾叶50克鸡蛋2个白糖适量制法将艾叶加水适量煮汤,打入鸡蛋煮熟,放白

灵宝如意丸

Wan标准编号:WS3B290998处方:白粉霜120g天麻120g血竭120g雄黄120g

更多用到中药白藤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白藤 《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五]治小儿慢惊风诸方

细研)犀角屑(半两)芎(一分)人参(一分去芦头)白藤(一分)龙上件药。捣罗为末。用水蜜和丸。如绿豆大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一]药所出州土一首

乌喙天雄附子)柘州(黄进)岭南道广州(石斛决明子白藤花甘蕉根丁根)恩州(蚺蛇胆)贺州梧州象州(并出蚺

《千金翼方》:[卷第一·药录纂要药出州土第三]岭南道

广州∶石斛、白藤花、丁根、决明子、甘椒根。韶州∶石斛、牡桂、钟乳。贺州、梧州、象州∶并出蚺蛇胆。春州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煎熟入麝少许。八味顺气散即四君子汤加青皮、陈皮、白芷、乌药各等分,姜煎服,仍以酒化苏合香丸兼服妙。

《医学入门》:[外集·卷七]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橙皮酊 橙皮酊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chéng pí dǐng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Chengpi Ding

22 标准编号

WS3B226596

23 处方

橙皮(粗粉)   100g    乙醇(60%)     适量

24 制法

取橙皮,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60%乙醇作 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3~5ml的速度缓缓渗漉,至渗漉液的全量为1000ml,即 得。

25 性状

本品为橙**的澄清液体;有橘香气。

26 鉴别

取本品10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橙皮对照药材 1g,加60%乙醇适量,置水浴上回流半小时,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 缩至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橙皮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饱 和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 分别点于同一用05%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水(100: 17:13)为展开剂,展距约3cm,取出,晾干,喷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水(20:10:1: 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距约9cm,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 颜色的荧光斑点。

27 检查

乙醇量 应为48~58%(附录Ⅸ M)。 其他 应符合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N)。

28 功能与主治

芳香健胃。为芳香性苦补健胃药。

2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2~5ml,一日6~15ml。

210 贮藏

遮光,密封,置阴凉处。

古籍中的橙皮酊 《验方新编》:[卷三脾胃]脾家冷积食后胸满兼治一切痰气

橘皮一斤(柑橙皮勿用),甘草、食盐各四两,水五碗,慢火煮干,焙为末,每服二三钱一疾《验方新编》清鲍相

《串雅内外编》:[串雅外编卷三]食品门

宽中快气消酒。橙皮二斤(切片),生姜五两(切焙烂),入炙甘草末一两,檀香末半两,和匀作小饼;沸《串雅

《饮膳正要》:[卷第二诸般汤煎]橙香饼儿

宽中顺气,清利头目。新橙皮(一两,焙,去白)沉香(五钱)白檀(五钱)缩砂(五钱)白豆蔻仁(五钱)荜澄

《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血虚白带

椿皮、青黛;瘦人白带因多热,宜黄柏、滑石、海石、橙皮、川芎、蛤粉、青黛,作丸服之。赤白带下,皆因七情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橙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