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射干散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收藏

古籍中的射干散简介,第1张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射干散处方射干30克赤芍药30克川升麻60克杏仁4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牛蒡子30克枫香30克葛根60克(锉)麻黄30克(去根、节)甘草60克(炙微赤,锉)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功能主治疏风宣肺,凉血解毒。治风毒上攻,咽喉肿痛,水浆不下。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奇效良方》卷六十一:射干散处方射干天竺黄(研)马牙消(研)各30克犀角屑玄参川升麻白矾白药黄药炙甘草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研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小弹子大。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宣肺利咽。治热毒上攻,悬痈肿痛,咽喉不利,胸中烦热。用法用量不拘时,以绵裹1丸,含化咽津。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一《圣惠》卷七十八方名射干散组成射干半两,川升麻3分,人参3分(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2分(汤浸,去白瓤,焙)。主治产后伤寒,经数日后,胸中妨闷,喉咽噎塞,不能饮食。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粗散。《圣惠》卷八十三方名射干散组成射干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紫菀(洗去苗土)半两,桂心半两,半夏半分(汤洗7遍,去滑),甘草1分(炙微赤,锉)。主治小儿咳嗽,心胸痰壅,攻咽喉作呀呷声。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生姜少许,煎至5分,去滓,入蜜半茶匙,搅令匀,温服,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粗散。《圣惠》卷八十九方名射干散组成射干1分,川升麻1分,百合1分,木通(锉)1分,桔梗(去芦头)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马牙消半两。主治小儿脾肺壅热,咽喉肿痛痹。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粗散。《圣惠》卷六十四方名射干散别名射干饮组成射干2两,商陆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以上3味捣罗为末),赤小豆3合,麻子2

详见百科词条:射干散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6:39:52 共352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寿世青编·病后调理服食法》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桑皮饮的用法用量 3 《准绳·类方》卷八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桑皮饮的用法用量 4 《直指》卷十七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桑皮饮的用法用量 4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桑皮饮 1 拼音

sāng pí yǐn

2 《寿世青编·病后调理服食法》 21 方名

桑皮饮

22 组成

桑根白皮4两。

23 主治

水肿,腹胀喘急。

24 桑皮饮的用法用量

上和米4合,煮烂食之。

3 《准绳·类方》卷八 31 方名

桑皮饮

32 组成

桑白皮2钱,干葛1钱,柴胡1钱,黄芩1钱,玄参1钱,地骨皮1钱半,天门冬1钱半,麦门冬1钱半,甘草4分,木通4分。

33 主治

皮肤痛,不可以手按。

34 桑皮饮的用法用量

上加生姜3片、葱1寸,用水2盏,煎8分,食远服。取微汗。

4 《直指》卷十七 41 方名

桑皮饮

42 组成

桑白皮(炒)1分,青皮1分,陈皮1分,槟榔(制)1分,枳壳1分,赤茯苓1分,青木香1分,当归1分,川芎1分,石苇(炙,去毛)1分,羌活1分,牵牛(炒,末)1分半,半夏(制)1分半,葶苈(炒香)1分半,甘草(炙)1分半。

43 主治

肺间积水,头面浮肿。

44 桑皮饮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加姜4片,用水煎服。

45 制备方法

上锉细。

古籍中的桑皮饮 《外科大成》:[卷四不分部位小疵]无名肿毒

。杏仁易桃仁。沉、木易乳、没。各等分。烧酒下。桑皮饮治皮肤痛不可以手按者。桑白皮(二钱)干葛柴胡黄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皮肤

桑皮饮治皮肤痛,不可以手按。桑白皮(二钱)干葛柴胡枯黄芩玄参(各一钱)地骨皮天门冬麦门冬(各一钱半

《寿世青编》:[病后调理服食法]湿门

,空心,去枝取豆食,渴则饮汁,勿食他物,自效。桑皮饮治水肿,腹胀喘急。用桑根白皮四两,和米四合,煮

《本草简要方》:[卷之六木部二]桑

枳壳川贝母各八分。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治血嗽。桑皮饮。桑白皮二钱。干葛柴胡枯芩玄参各一钱。地骨皮天

《普济方》:[卷一百九十二水病门]水气(附论)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空青丸处方空青15克(烧过,细研)赤茯苓30克甘菊花15克覆盆子30克枸杞子30克羚羊角屑15克羌活23克人参23克(去芦头)槐子23克(微炒)车前子15克玄参23克决明子30克楮实30克(水淘去浮者,微炒)制法上药捣罗为末,入空青;研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黑风内障,肝肾风虚,上焦客热,昏暗不见物。用法用量每子食后以竹叶汤下20丸。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圣济总录》卷一一二:空青丸处方空青半两(别研,飞过),决明子(炒)2两,菟丝子(酒浸,别捣为末)2两,茺蔚子1两,五味子(炒)1两,细辛(去苗叶)1两,蔓荆实1两,柏子仁(别研)1两,防风(去叉)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枸杞子1两,石龙芮1两,人参1两(去芦头)。制法上为细末,入空青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眼目昏暗,渐变内障。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以竹叶汤送下,1日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圣惠》卷三十三:空青丸处方空青半两(烧过,细研),赤茯苓1两,甘菊花半两,覆盆子1两,枸杞子1两,羚羊角屑半两,羌活3分,人参3分(去芦头),槐子3分(微炒),车前子2分,玄参3分,决明子1两,楮实1两(水淘去浮者,微炒)。制法上为末,入空青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黑风内障。肝肾风虚,上焦客热,昏暗不见物。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以竹叶汤送下。摘录《圣惠》卷三十三《圣济总录》卷一一二:空青丸处方空青(研如粉)1两,五味子1两,细辛(去苗叶)1两,石决明(刮,洗,捣研)1两,车前子1两,生干地黄(焙)2两,防风(去叉)2两,知母(焙)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内障沉翳。用法用量先以金针拨之,然后每服20丸,空心茶汤送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圣济总录》卷一○二方名空青丸组成空青(研细,水飞)1分,珍珠末1分,犀角屑半两,防风(去叉

详见百科词条:空青丸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3:32:23 共131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十八反的内容是:据文献记载有十八种药物相反,包括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乌头(包括川乌、草乌、附子)反贝母(川贝母、浙贝母)、瓜蒌、天花粉、半夏、白蔹、白及;黎芦反人参、西洋参、丹参、沙参(南沙参、北沙参)、苦参、玄参、细辛、芍药(白芍、赤芍)(反玄参系《本草纲目》增入,所以实有十九味药)。

反药是否同用,历代医家众说纷纭。一些医家认为反药同用会增强毒性、损害机体,因而强调反药不可同用。除《神农本草经》提出“勿用相恶、相反者”外,《本草经集注》也谓:“相反则彼我交仇,必不宜合。

十八反的不同说法:

代也有不少反药同用的文献记载,认为反药同用可起到相反相成、反抗夺积的效能。如《医学正传》谓:“外有大毒之疾,必有大毒之药以攻之,又不可以常理论也。如古方感应丸,用巴豆、牵牛同剂,以为攻坚积药。

四物汤加人参、五灵脂辈,以治血块;丹溪治尸瘵二十四味莲心散,以甘草、芫花同剂,而妙处在此。是盖贤者真知灼见,方可用之,昧者不可妄试以杀人也。”《本草纲目》也说:“相恶、相反同用者,霸道也,有经有权,在用者识悟尔。

-十八反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方名前胡饮组成前胡(去芦头)、赤茯苓(去黑皮)、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人参、半夏(汤洗7遍,去滑)、枇杷叶(炙,去毛)、旋覆花等分。主治痰饮呕逆,头目不利。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生姜7片,煎取7分,去滓,食后良久温服。制备方法上锉,如麻豆大。《圣济总录》卷八十二方名前胡饮别名前胡汤组成前胡(去芦头)半两,生姜(切,焙)半两,羚羊角(镑)半两,半夏(汤洗7遍)半两,大黄(锉,炒)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枳壳(去瓤,麸炒)3分。主治脚气攻心,腹胀满,呕吐不下食。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下朴消1钱匕,搅匀,空腹温服。制备方法上细锉,如麻豆大。附注前胡汤(原书卷八十三)。《圣济总录》卷八十七方名前胡饮组成前胡(去芦头)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桂(去粗皮)1两,柴胡(去苗)1两,桔梗(炒)1两,生干地黄(焙)1两,黄芩(去黑心)1两,玄参1两,旋覆花1两,甘草(炙,锉)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2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半夏(汤洗7遍,焙)1两半,白术1两半。主治暴急成劳,痰盛喘嗽。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半,入生姜7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粗末。《圣济总录》卷一五四方名前胡饮组成前胡(去芦头)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甘草(炙)半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烟出7遍)半两。主治妊娠恶阻,食即吐逆,头痛颠倒,寒热。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加生姜1分(切),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1日2次。制备方法上为粗末。《圣济总录》卷二十四方名前胡饮组成前胡(去芦头)1两,桔梗(炒,锉)1两,旋覆花(炒)1两,玄参1两,人参1两,桂(去粗皮)1两,生干地黄(焙)1两,甘草(炙,锉)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半夏(汤洗去滑,焙)2两。主治肺脏

详见百科词条:前胡饮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4:51:24 共105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半夏白术天麻汤

功用健脾燥湿,化痰熄风。

主治痰饮上逆,痰多心悸,眩晕头痛等证。

古籍论本方是治疗内生风痰之剂。若痰因湿生,主要用白术燥湿化痰。晕由于风,辅以天麻平熄内风。脾为生痰之源,所以兼用半夏、茯苓、橘红、甘草补脾益气,化湿和中。并引用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导火汤的用法用量 5 各家论述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导火汤 1 拼音

dǎo huǒ tāng

2 处方

玄参1两,生地5钱,车前子3钱,甘草1钱,泽泻2钱。

3 功能主治

导火解氛。主有火之腹痛,腹痛欲死,手按之而更甚。胃火者,汗而渴,口中臭;脾火痛者,走来走去,无一定之处也;大肠火者,大便闭结,而 干燥后重;小肠火者,小便闭涩如淋;膀胱火者,小便闭涩而若急;肾火者,则强阳不倒,口不渴而面赤,水窍涩痛是也。

4 导火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胃火,加石膏;脾火,加知母;大肠火,加地榆;小肠火,加黄连;膀胱火,加滑石;肾火,加黄柏。

5 各家论述

夫火之有余,水之不足也。玄参、生地滋其阴,而阳火自降;况又益之车前、泽泻之滑利,甘草之调火,尤能导火解氛,化有事为无事。

6 摘录

《辨证录》卷二

古籍中的导火汤 《辨证录》:[卷之二]腹痛门(六则)

免过于纷纭。我有一方,可以共治有火之腹痛,方名导火汤∶玄参(一两)生地(五钱)车前子(三钱)甘草(

《医宗金鉴》:[卷四杂证门]杂证门汇方

……六六五桔梗汤……六二一茯神散……六六一茯苓导火汤……六二○茹橘饮……六五九桃奴散……五九一桃仁

《医学课儿策》:正文

口干,其脉寸盛尺弱,来盛去衰者,病又加进,先用导火汤引火下入小肠,静坐数刻,火从下降,降至丹田,乘

《医学入门》:[外集·卷五外科]痈疽总论

急灸之,并服赛命丹,亦有复醒者。如偏僻之处,药难导达,惟灸有回生之功。若专疏利、表散者,危。多骨疽

《症因脉治》:[卷一寒热病论]寒热病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泻心汤处方大黄、当归、芍药、荆芥、麻黄、甘草,各一钱半。白术,三钱半。功能主治火证通治。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薄荷少许,煎至一钟,去滓,不拘时温服。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魏氏家藏方》卷九方名泻心汤组成人参(去芦)、黄连、干姜(炮,洗)、黄芩、甘草(炙)各等分。主治积热喉闭,舌肿口疮。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生姜10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急救仙方》卷三方名泻心汤组成龙胆草、细辛、山栀子、大黄、甘草、乌豆。主治眼疼,血轮红赤。用法用量水煎服。《嵩崖尊生》卷六方名泻心汤组成当归1钱,白芍1钱,生地1钱,麦冬1钱,犀角1钱,山栀1钱,黄连1钱,甘草5分,薄荷5分。主治两目赤肿痛,舌上生疮,出血,舌硬疼,大眦赤。此心火上炎也。《种痘新书》卷十一方名泻心汤组成桑白皮(蜜炙)、地骨皮、甘草、淡竹叶、灯心、天花粉、连翘,玄参、川连、川贝各等分。主治麻疹,咳嗽烦渴。用法用量水煎服。《症因脉治》卷二方名泻心汤组成川黄连、半夏、生姜、甘草。主治火逆上冲,呃逆不止。《症因脉治》卷一方名泻心汤组成黄连、甘草、灯心。主治外感胁痛,少阴司政。《圣济总录》卷二十七方名泻心汤组成石膏1两,芍药半两,葛根(锉)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大黄3分,黄连(去须)3分。主治阳毒伤寒,头痛壮热,狂言妄语,似见鬼神。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1盏半,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8分,去滓温服,1日2次,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粗散。《玉机微义》卷十五方名泻心汤别名泻心散组成大黄4两,黄连2两,山栀2两,漏芦2两,泽兰2两,连翘2两,黄芩2两,苏木2两,犀角1两。功效解热排脓,攻痈肿,生肌长肉。主治疮毒痈肿,发躁烦渴,脉实洪数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5钱,水煎服。附注泻心散(《杏苑》卷七)。《症因脉治》卷三方名泻心汤组成黄连、半夏、

详见百科词条:泻心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3:03:24 共275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