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避讳只是避皇帝的名字吗,有没有避讳朝代名称的,如宋朝避讳“宋”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古代避讳只是避皇帝的名字吗,有没有避讳朝代名称的,如宋朝避讳“宋”么?,第1张

  不避讳朝代名称。至于清代著名的“清风”诗案(“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和胡中藻案(“一把心肠论浊清”)严格说不属于避讳,而是因一词多义而引起的歧义,再加上统治者猜疑而造成的。“清风”诗案是疑其讥笑满族乃落后名字,文化水平低;胡中藻案是疑其言清朝的污浊。

  避讳是中国历史上,必须回避君主、尊长的“名讳”的一种要求,且通常只限于君主、尊长之本名,其字号则无必要。古代避讳主要有:

  国讳

  指举国臣民,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必须遵循的避讳。本指皇帝本人及其父祖名字;故又称君讳、公讳。后来扩大,讳及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

  秦始皇正月出生,取名“正”,《史记索隐》在《秦楚之际月表》“端月”下注称因避始皇讳,改“正月”为“端月”。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考古发掘战国末至秦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有一批叫做《语书》的竹简,其中几处遇到“正”字,都作“端”字,如“以矫端民心”,“毋公端之心”等,“端”应为“正”。显然是为了避始皇讳而改的。

  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于是把楚地改为“荆”。

  吕后名雉,当时文书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鸡”二字代替。

  汉文帝名叫刘恒,于是把姮娥改名“嫦娥”,把恒山改为“常山”,齐国权臣陈恒于是也就成了“田常”。

  汉武帝叫刘彻,汉初有个知名辩士叫蒯彻,史书上就改称蒯彻为“蒯通”。

  汉宣帝名刘询,故荀子在汉代成为“孙卿”。

  汉光帝名叫刘秀,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称改为“茂才”。

  汉明帝叫刘庄,当时竟把《庄子》一书改称为《严子》。

  宋仁宗名赵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

  更有甚者,宋高宗名构,为避“构”字而牵及“够”等字达五十多个!

  宋钦宗名赵桓,故齐桓公宋代成为齐威公。

  王嫱字昭君,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

  晋简文帝郑后小字阿春,用作书名的春秋改为“阳秋”。晋人孙盛所撰史书因名《晋阳秋》。

  唐太宗名世民,唐人行文用“代”字代替世字,用“人”字代替民字;观世音略称为“观音”,民部改称为“户部”。

  唐代宗名豫,薯蓣曾经改名为“薯药”;宋英宗名曙,薯药又改名为“山药”。

  清代入关代明的第一朝皇帝世祖名福临,为了缓和民族矛盾,曾下诏布恩,特许臣民可不避讳福字,诏曰:“不可为朕一人,致使天下之人无福。”

  康熙年间,因明大学士朱国祯生前在经清人庄廷鑨冒名出版的《明书》中曾直书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名,辗转株连冒名的出版者以及修订、校阅、写序、署名、刻字、印刷、卖书、藏书、官员等达数百人,处死刑者七十余人。

  雍正年间,主考官查嗣庭摘用《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作为试题,经人告发说题中“维止”二字是暗示将“雍正”砍头示众,病死狱中惨遭戮尸枭首,儿子处斩,兄侄流放。

  乾隆年间,内阁学士胡中藻引用《周易》中的爻象之说,以“乾三爻不象龙”为试题,题中有“乾龙”二字,龙与隆同音,竟判定是影射乾隆皇帝被送上断头台。

  举人王锡侯删改钦定的《康熙字典》,重编作《字贯》,触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帝名,判处斩刑,封疆大吏也因失察革职治罪。

  家讳

  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凡父祖名某某,都必须在言行、作文章时避开以此为名的事物,又称私讳。

  淮南王刘安父名长,他主持编写的《淮南子·齐俗训》中引《老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时,改为“高下相倾,短修相形”。

  南齐谢超宗的父亲叫凤。有一次他去拜访王僧虔,然后又去看他的儿子王慈。王慈正在练毛笔字。当时王氏子都以书法见称于世。谢灵超看到王慈练字,随口问道:“你的书法和虔公比怎么样啊?”王慈因为他触犯了家讳,毫不客气地回敬道:“我和父亲相比,犹如以鸡比凤”。谢超宗因此狼狈而退。

  晋朝有个叫王忱的人,一天去看望桓玄,桓玄用酒招待他,王忱因为刚饮过药忌冷酒,因此叫仆人去“温酒”,谁知桓玄听后突然大哭起来,原来他的父亲叫桓温,一听“温”字就要痛抽水流涕,王忱讨了个没趣,只好匆匆告辞。

  袁德师因为父亲名高,便不吃糕这种食物;徐积父因为父亲名石,从来不用石器,不踩石子遇上非过不可的石桥,便让人背着他跑过去;北宋吕希纯因为父亲名公著,便不当著作郎;刘温搜因为父亲名岳,便终身不听音乐,不到嵩月、华山等五岳游玩;韦冀的父亲名乐,由于乐是个多音字,即可读作音乐的乐,又可读作快乐的乐,因此韦冀一生中不仅不听音乐,不游高山大岳,不饮酒做乐,甚至不参加可以使之“快乐”的活动,真是不可理喻。

  最令人惋惜的怕要算唐朝号称“诗鬼”的李贺了,就因为他父亲名叫晋肃,“进”与“晋”音同而犯家讳,便不能参加进士考试,纵然他才华横溢,也终无用武之地,终生不得志,27岁便郁郁寡欢而死。韩愈因此愤而作《讳辩》,质问道:“父亲叫晋肃,儿子就不能考进士;那如果父亲叫仁,儿子岂不是不能作人了吗?”但他的这篇文章,却遭到了士大夫们的攻击诋毁。

  唐代大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一生共写了近三千首诗,各种题材十分广泛,但据说因其母亲名叫海棠,所以他虽寓居海棠颇负盛名的四川多年,却从未写过海棠诗。

  子辈需要避长辈的讳,奴仆也要避开所有主子的讳。北齐的熊安,一次去见和士开、徐之才。徐父名熊,和父名安,他因为自己的名字和他们犯讲讳,于是将自己的姓,名的第一个字都改了,自称为觫觫生。为了讨好主子,也不怕自己触霉头了。

  《红楼梦》中这样例子很多。林之孝的女儿原名红玉,因为犯了宝玉的讳,只好改为小红。薜蟠的老婆叫夏金桂,更是厉害。她在家时,不许人口中带出“金桂”两字来,凡人有不留心,误道一字者,他便定要苦打重罚才罢。一日她与香菱说话,香菱不小心忘了忌讳,金桂的丫环便说:“你可要死!你怎么叫起姑娘的名字来?”

  中国民间流行着这样一个巧媳妇的故事:有一个巧媳妇的公公叫王九。有一天王九的朋友张九、李九,一个提着一壶酒,一个拿着韭菜来请他喝酒。因为王九不在家,请这个儿媳妇代为传话。等王九回来,儿媳妇对他说:“张三三,李四五,一个提着连盅数,一个拿着马莲菜,来请公公赴宴席。”

  圣讳

  即“为贤者讳”,亦即对封建社会所推崇的圣人贤者的名讳。在封建时代,既有朝廷规定的圣人讳,又有人们自发的为圣贤避讳。圣讳各朝略有不同,一般有孔子、孟子、老子、黄帝、周公等。

  有关朝廷所规定的圣人讳,最早大概是在宋代,而且这时所说的圣人的范围大大扩大。它包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宋代帝王赐封的“至圣先师”孔子以及亚圣孟子,甚至还有周公等也列入避讳之列。以“道君皇帝”自称的宋徽宗,迷恋道教,因此把老子也列入避讳之列。

  宋大观四年,为避孔子讳,朝廷规定改瑕丘县为瑕县,龚丘县为龚县。甚至,连孔子的母亲的名“征在”,在列入避讳之列。从宋代一直到清代,从皇帝表平民百姓,从和面到口头,无不对这个“丘”字避而远之。写起来或缺一笔,或写作“某”,或用朱笔圈之。读起来或读为“区”,或读作“休”,不一而足。从宋代起,姓丘的就因为犯了孔子的讳而被迫多挂了一个耳朵,写作“邱”,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后,在“打倒孔家店”的呼声中,一些姓“邱”的学者才愤愤不平地把这个挂了近千年的耳朵去掉,重新姓了“丘”。

  在民间也有自发地对圣贤避讳的现象。宋人郑诚非常敬仰诗人孟浩然,有一次他经过郢州浩然亭时,感慨地说:“对贤者怎么能够直呼其名呢?”于是把浩然亭改为孟亭。

  宪讳

  指对上司官员的名讳。因下属官员对上司长官称“大宪”、“宪台”,而对他们的名字要避讳,所以称宪讳。

  晋羊祜死后,荆州人为避祜之嫌名,“户”改为“门”。宋田登作州官,将“点灯”改为“放火”。

  个人讳

  顾名思义,就是对自己名字的避讳。

  宋时有州官田登,自讳其名,州境之内皆呼灯为火;上元放灯,吏人书榜揭于市曰:“本州岛依例放火三日。”时人讥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南宋的钱良臣也有讳其名,他的小儿子颇聪慧,凡经史中有“良臣”二字的,读时均改为“爸爸”。一天读《孟子》,“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遂将其改读为“今之所谓爸爸,古之所谓民贼也。”原想尊敬,反成辱骂了。

  还有一位老兄姓赵名宗汉,他把“汉”字据为已有,规定下属及其家人遇到其它地方的“汉”字,都要改为“兵士”。一天,他老婆去拜罗汉,他儿子正在跟老师学习《汉书》,仆人向他禀报时说:“夫人请和尚来家供奉十八罗兵士,公子请老师,在教《兵士书》”。

  五代时的冯道,历朝为相。一天他的门客给他讲老子的《道德经》,可书的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一句话中竟有三处犯讳。为了避讳,门客灵机一动,将这句话改为“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令人啼笑皆非。

  宋朝宣和年间,有一个人名叫徐申干,任常州知府,自讳其名。州属某邑的一位县令一日来禀报,说某事已经三次申报州府,未见施行。因为话里出现了一个“申”字,于是除知府暴跳如雷,大声喝斥说:“作为县令,你难道不知道上级知州的名字吗?是不是想故意侮辱我?”谁知这位县令是一位不畏权势的人,他马上大声回答说:“如果这事申报州夜而不予答复,我再日报监司,如果仍不见批复,我再申报户部,申报尚书台,申报中书省,申来申去,直到身死,我才罢休”。他不管犯不犯讳,雄赳赳地说了一连串的“申”字,这才扬长而去。这位知州虽然气得不得了,但也无法定他的罪。

  宋代的杨万里任监司,一次出巡察某州,州府的歌妓为他唱“贺新郎”词。其中有“万里云帆何日到”,杨万里听后马上插话说:“万里昨日到”。这使当地太守感到很狼狈,便下令将这位歌妓送往监狱。

刘秀时期 秀才被改为茂才

宋太祖赵匡胤 其弟赵匡义赵匡美改为赵光义赵光美

秦始皇父亲子楚 所以秦始皇把楚地改为 荆

汉武帝叫刘彻,汉初有个知名辩士叫蒯彻,史书上就改称蒯彻为“蒯通”

汉文帝名叫刘恒,于是把[女亘chang]娥改名“嫦娥”,把恒山改为“常山”

宜兴原名义兴,宋初避宋太宗赵匡义的讳而改。

广东梅州原名敬州,避赵敬讳。

福建长乐原名广乐,长即广义,避隋炀帝杨广的讳。广陵(扬州)亦因此改称江都。

到了宋太宗赵光义时,蒙州正义县又改为蒙山。

唐肃宗最看不起小人安禄山,以其为国仇恶闻其姓,把当时有“安”字的城市名一律改掉,于是改了几十个城名。据《举例》卷二记载,他把当时的安康改为汉阴,同安县改为桐城,绥安县改为广德,宝安县改为东莞,安昌县改为义昌等。有的不但改原字,连同音字也一律改掉。

宋太祖父亲名弘殷,宋代避其讳,名字中有殷的人都要改字,而殷姓之人也必须改姓,可有两个选择,一作商,因为殷朝也称商朝,另一选择为汤,取自商王汤。故宋人殷绍改为商绍,殷悦改为汤悦。

隋唐演义中的李元霸其历史原型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玄霸,后世因避讳清康熙帝玄烨名改称为李元霸。

你看着谁答的好就给谁呗。

希望对你有帮助!!

所谓避讳就是中国封建时代人们为尊敬君主、君主的亲属、圣人、贤者和长辈,在讲话时不直呼其名,在写文章时不照字直书,而用其他的字、词代替的一种习俗。

这种习俗起源较早它同封建专制特权、封建习俗和宗教迷信以及人们的情感好恶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汉文化的繁文缛节同汉语语音特点相碰撞的产物,带有强制,至少在周朝就有了。据《公羊传》记载,孔子作《春秋》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后来,这种习俗经过封建朝代长时期的应用,花样不断翻新,需要避讳的地方越来越多,而且不少朝代的皇帝自己都还规定了一些避讳的范围和方法。让人们必须使用,否则就被砍头问罪。所以,这时的避讳便远远不是一种习俗的问题了,而是变成了一种法律。

去字。

中国古代的避讳习俗,避讳是封建时代等级制度的产物,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习俗。

避讳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下面几种:

一、缺笔:就是在写字刻书时,将应避讳的字不完整写出来,而少写一笔两笔。如唐代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把“世”字写作“卅”;宋代避宋太祖赵匡胤的“胤”字讳,将“胤”字少写一笔(缺最后一笔“竖弯钩”);避宋真宗赵恒的讳,“恒”字少写一笔(缺最后一笔“横”画);宋代避孔子的“丘”讳,“丘”字少写一笔(缺第四笔“竖”画)等。

二、去字:就是在书写中遇到应避讳的字时,干脆将此字去掉,不写出来。如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为了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把隋末唐初赫赫有名的大割据者王世充写成“王□充”,省去了“世”字,后代的刻书匠不知这是避讳造成的,刻书时便把二字联在一起刻成“王充”,这就与汉代大哲学家王充混为同名,闹出了大笑话。

三、改字:就是将需要避讳的字改写成同义字、近义字等来代替,这是避讳最常用的一种方式。这种避讳方式,使一些人的名字被改了,一些地名、官名、年号等都被改了。如晋文帝名司马昭,“昭”改为“明”,就连西汉出塞和亲的王嫱的字“昭君”也被改为“明君”,杜甫七律《咏怀古迹》(其三)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之句,此“明妃”即指王昭君。隋文帝杨坚的父亲叫杨忠,因为“忠”“中”同音,于是连带避“中”字,“中”改为“内”,官名“中书” 改为“内史”,“侍中” 改为“侍内”。唐太宗名李世民,“世” 改为“代”或“系”,“民” 改为“人”。唐朝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 改为“户部”;柳宗元《捕蛇者说》把“民风” 改称“人风”。唐高宗名李治,“治” 改为“理”或“持”,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把“治乱不知”写成“理乱不知”。清圣祖康熙名玄烨,“玄” 改为“元”,“烨” 改为“煜”。清人著作或清刻古书中,中国古代的避讳习俗许多应该是“玄”字的,如玄鸟、玄武、玄黄、玄宗等,都写成了“元”。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三字经》与《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2013年4月14日,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过综合分析,发布当今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根据研究,“百家姓”排名前三位的王、李、张是中国最大群体的姓氏。此次研究发现,中国的王、李、张三姓分别有9500多万人、9300多万人和9000万人,三姓人群约占中国总人口的21%。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中:王姓成中国第一大姓。

发展史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最早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底,如姚姓。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随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夏、商时期,贵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夏王室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为己姓,己姓中有苏、顾、温、董、豢龙等氏。商王室为殷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韦为彭姓。商代还有条氏、徐氏、萧氏等十三个姓。

周代是中国姓氏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姓氏制度见于记载者较多。周王朝中,周王所封建的 百家姓 各诸侯国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异姓的区别。到东周春秋时,可考的有姒、子、风、嬴、己、任、祁、芊、曹、董、姜、偃、归、曼、熊、隗、漆、允等二十二姓。百家姓的排名只是名义上的,虽然有字面上的这么多姓。因为某些姓氏虽然在字面上不同,实际上部分姓是从某姓衍生出来的,比如姚姓,据2004年在湖南零陵召开的全球华人公祭舜帝大会上的最新统计,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达60个之多,如陈、王、胡、孙、虞、田、袁、车、陆等姓氏,流布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五帝之一的舜有生于姚地(今河南濮阳范县),便以姚为姓,其后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因舜帝居姚地,有子孙以姚为姓,称为姚氏。舜在当帝之前,有搬到妫河边居住,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便以妫为姓。舜帝登帝位后,仁德荣耀,有子孙以帝名舜为姓,禹封皇舜长子商均于虞,至始祖四十三世孙妫满封于陈,官拜陶正,谥胡公,其子孙或以国号陈称姓,或以官号改称陶唐氏,或以谥号胡称姓,或以尊讳满称姓,演变至汉朝,姚氏衍生出:妫、舜、虞、陈、胡、田、袁、王、孙、陆、车等六十种,繁姓同根,异氏同源,是一家亲。在中华姓氏中,妫、陈、田、姚、胡五姓同根同源,其血缘先祖同为舜帝姚氏。郑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因而史称妫、陈、田、姚、胡为"妫汭五姓"。

虽然周代贵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称姓,未婚女子如齐姜、宋子,齐、宋为国名,姜、子为姓。已出嫁女子,如江芊、栾祁,江、栾为夫家国、氏名,芊、祁为女子本人的姓。当时有同姓不婚的习俗,故称贵族女子的姓以示与夫家之姓有所区别。

周代实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别。一个氏的建立表示一个小宗从大宗(氏)分裂出来,另立门户。建立侯国要经周王认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允许,称之为“胙之土而命之氏”。

一说起源于夏商时期。钱希言在《戏瑕》中提出,避讳之俗夏商时已有之,证据是《山海经》中往往把夏后启写作夏后开,这就是夏人避讳的实例。但陈光坚《讳源略说》一文以为,避讳起自夏商的证据不足,《尚书》中对夏商国君的名字,都直书不讳,如《尚书·五子歌》云:“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咸贰。”太康是继启之后的帝王,可臣下并不避讳。《山海经》、《楚辞》中之所以避启为开,乃是汉朝人按当时日趋严格的讳法,抄书时避汉景帝刘启讳所致。

一说起源于西周。《左传·桓公六年》说:“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礼记·檀弓下》也说:“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也。”因此,宋代洪迈《容斋三笔·帝王讳名》提出,避讳之制始于周代,但仅在本庙中避讳。生者避讳是很不严格的。

一说起源于春秋时期。清代赵翼《陔余丛考·避讳》主张避讳习俗始于东周。其理由是,晋僖侯名司徒,宋武公名司空,鲁献公名具,鲁武公名敖,避讳之风兴起后,造成晋废司徒的官职,宋改司空为司城,鲁国改掉具、敖二座山名。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