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20个失传的技术
秘色瓷-中国古代越州窑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瓷器,是越窑青瓷中的精品,因为民间没有流传,一直到1981年出土后才让这种传说中美轮美奂的瓷器现世,现今我国仿制烧造的秘色瓷也和古代的真品有一定的差距。
曜变天目-曜变天目极难烧制,上万次烧制才能成功一个,在宋代就是国宝级宝物,古时候一个顶级的天目盏价值连城,曜变天目制作过程在中国早已失传,目前仅在日本存有四只宋代天目茶碗。
地动仪-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现在人们看到的全是按照外形仿制的,历史上真实的样子,和内部结构和原理早已无从考证,至今无法完全复原。
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的青铜剑,出土时历经两千多年完好如新,这把剑制作精美,采用复合金属工艺,当时的防腐防锈技术也是一绝,出土时没有任何锈蚀痕迹,依然锋利,而且寒光凛冽,就是到现在都无法完美复制这个工艺。
山文甲-唐朝就出现的一种中国盔甲,当时由于制作复杂,成本较高,一般为高级将领盔甲,山文甲完美结合了板甲的强度和锁甲的柔韧性,中国古代壁画经常出现,但是没有出土实物,其甲片多为山字形金属片组合而成,所以称之为山文甲。
麻沸散-传说华佗所创,用于外科手术的口服麻醉药,麻沸散处方早已失传,后代人参考古籍一直有仿制,但是一直达不到麻醉手术的要求。
蔡侯纸-古法造纸术,因为工艺复杂,成本较高逐渐失传,蔡侯纸共上百道工序,基本都要靠人力完成,据说这样的纸绘画写字不褪色,纸薄而且坚韧,保存百年如新,而且用这个纸包熟食几天都不会腐败变味。
说说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先说说古时候的字张,纸的浆是手工轧的,植物的纤维轧的不匀,在纸张上能看见出来,还有以前没有没有化学胶水,,是有用自然的植物角和骨胶,温度对这些胶影响非常大,纸的质量也受影响,还有就是纸张没有压制,以前的纸制做费时费力,纸以前是非常贵的,还有就是以前的印刷是活字印刷,字的印刷应该是仿宋体字,还有墨容易粘到别的地方,纸张上容易有墨点,还有就是以前的墨质量也没有现在的好,要是时间久的古籍,墨色能看出来老,纸张也不显老,还有以前写字都是毛笔字,还有以前的装订是线装本,线以前的都是麻多棉少,不存在化纤线,还有你那个印章,以前是矿物色,时间久了肯定变色,你的色非常鲜艳,个人意见,感觉你这是防本,知识无价,学习知识就好了
首先从价格上进行辨别。假珍珠由于成本低,一般都很大,价格也很低,而真正天然的大珍珠是非常昂贵的,再怎么也肯定要到四位数,因此如果看见11mm以上,又大又圆的珍珠,珍珠历史悠久,古代就有成语“掌上明珠”来形容父母对于子女的宠爱,这个“明珠”就是珍珠的意思,可见珍珠在古代就是极为珍贵的物品,同时珍贵在古代更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近年来随着珍珠价格的上涨,珍珠在商家和消费者狂热追捧下市场变得一片火热,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而市场乱像又让一些顾客望而却步、害怕上当受骗;今天我们如何鉴定珍珠真假仿真假珍珠的第一大共同点是:因为是模具制成的,所以形状都是精圆,珍珠孔一般都是非常大的全孔。而天然珍珠形状一般都不是粒粒精圆,珠孔一般10mm左右,从珠孔可以看到珍珠质层。
珍珠 在牙上轻磨之,无光滑感,常有肌理凹凸感、沙涩感。稍用力咬,响声清脆,表面无凹陷牙痕,无珠层局部脱落珍珠,我国古籍中一般记载为“珠”或“真珠”。珍珠自古以来就是富贵,权势的象征。《红楼梦》中就用“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来描写金陵薛家的富有。
天然珍珠的内核往往仅仅一些砂粒或寄生虫等物,乃至没有核。而饲养珍珠的内核是人工制造的较大的圆珠,故外面的包裹层较薄。从珍珠的形状上来看。天然珍珠是在蚌壳中久经岁月风沙形成,因此,形状不是特别的规则。而假珍珠一般都是特别圆,做工上更为精致,但药用价值没有。而且在挑选珍珠时在珠宝圈,任何一种畅销宝石都有可能被优化处理,甚至仿制、假冒——这里的“处理”和“仿制”是宝石学专业术语,都是宝石“造假”的常见方式。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盗版书。
我国出版业实行审批制,与国外的登记制度不同,只有通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的出版单位才有出版权,所以假冒根本不存在的出版单位印制的图书是第一类盗版书,这类书一般会编造一些边远地区的出版社名,辨别方法是在网上输入这个出版社的名称进行查询,大多数正规的出版社有自己的网站,即使没有,在主流媒体的新闻或报道中会有所提及。一般的省区都会有人民、科技、少儿、教育、美术或某某大学等类出版社,比如我们重庆,有重庆出版社,重庆教育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重庆西师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等专业图书出版单位,要是出现重庆科技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有附属科技分社,不过也是挂重庆出版社),就肯定是盗版书了。还有就是有些被明令解散的出版单位成员擅自重印或以原编辑部名义出版的图书也属于盗版书。
第二类盗版书:盗用国家批准的出版单位名义印制的图书,出版社名是存在的,那什么地方不对呢?书号!每个出版社的书都有书号,而且一书一号,每个书号配有唯一的条形码,正版图书的封底会有清晰的条形码和书号,书号的组成,例如ISBN7-80666-054-2/TS5,ISBN是标准书号的前缀,区别于连续出版物(报刊等)的ISSN,斜杠前的10位数由4段数字组成,7代表中国,由国际ISBN中心分配的,后面的介绍起来太专业化,在这里就不细说了,总之书号由4段10位数字组成,7是固定的,其他3段不同的出版社会有变化,但加起来肯定是10位,斜杠后的字母是分类用的,T是工业类(TS是工业类下的细分),S是农业类,R是医药卫生类的等等,后面的是序号,位数不定。盗版书不是条码模糊就是干脆没有,有些书号也是乱诌的,有些制作精良的盗版书,在专业的条码识别器前面也会现形了。
第三类盗版书“技术含量”就更低了,出版单位,书号一律没有,就是逮着市面上的畅销书盗印、盗制,这些书很容易辨别了。
从盗版印刷技术上来说,一般的盗版书采用的是影印法,就是拿原来的书页直接制版,由于书都是双面的,这样的制版必然会造成背页的字透过来,而导致印刷模糊不清,另一种是重新排版,由于没有专业编辑校对人员的审读,错字连篇。尽管有些正版书也有错字(由于现在出版周期要求很短,编辑队伍难免有些浮躁),但绝对不会每页都有错字,因为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就是不合格品,抽查出来责任编辑是要扣工资的。盗版书为了节约成本,纸张与印制的质量也比较差,有些看一次就会脱页掉页了。
从盗版书的价格来说,盗版书省掉了作者的版权费用,编辑加工的费用,印刷检查等等正规出版的成本,自然比正版书要低得多。
那很多朋友会问,多少价格的才是正版应该的售价呢?是不是价格越高,就表明正版的可能性越大呢?其实不尽然,有些正版书也是可以卖到5折的,因为有的是出版社考虑到库存压力太大,就会降低折扣让利给读者。库存书不等于垃圾,有些库存书的质量远远高于现在的书,那为什么又会让利折扣呢?因为以前出版周期长,是编辑和作者细细打磨出来的,特别是古籍类的,要是能买到1990年以前的,当宝贝收藏起来吧(专家建议哦)。有些是重印书,重印书的利润比较高,出版社乐意让利给读者。 [ 本帖由作者 0o洛雅o0 (18330285) 于 2007年4月27日 14:03:41 最后修改 ] -半夜我醒来,把梦吓个半死-书可以随时给人打开另一维度的世界,书可以传递智慧,书可以让生活在E时代的人与千载前的人一起喜怒哀乐书就这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演绎着神话!黄金书屋欢迎您! 推荐商品:(共0件)逛逛TA的店铺 0o洛雅o0(18330285) 头衔:拍拍时报记者 级别: 银河小魔女 财产:76元宝 968银币 卖家信用: 买家信用: 认证信息:3楼 2007-04-27 13:56:18 Re: Re: 如何辨别正版、盗版及高仿版书籍 引用 回复 删除 修改 清除回帖 现在的盗版书,主要是以合集为主,但是封面印的非常漂亮,有的书,还在上面加了些亮粉,这是最近流行的印书方法。封面的纸是很厚很耐磨的,里面的纸,质量也大幅提高,和小报的纸质有一拼。而且,现在那些盗版集团也比较人性化,把书做成16开的,字也大,阅读起来也比以前舒服多了。因为是合集,价格也是乱定的,一般在50~60元人民币之间,经过打折,售价在10~30元之间。换句话说,页面比较大,封皮大过于花俏的合集,基本上是纯盗版,主要常见于言情类小说。
这些都是比较好辨认的,但是现在也有了高仿类的盗版书,做得和正版书几乎一样。我想那位被客人退货的拍拍卖家也是遇到了这样的问题。高仿类书一般采用的是激光扫描的印刷方式,比以前的那种影印法和排版技术含量高很多了。高仿的封面,从外观上看,几乎和新书一模一样,这对于盗版集团来说,技术难度是较高的。因为现在的正版书,有的用各种材料涂在封面,有的贴防伪标签,有的做水印,有的是在书中多印几张精美照片,这些都是他们难仿制的,如果高仿要做到与正版相似,必然提高生产成本,但是售价一定要比正版低,这也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因为高仿和正版几乎相近,不仔细观察,很难辨别清楚,大家可以参考以下的几个办法:
1、重量。正版书贵,是有它的道理的,首先就是纸好,纸好,必然重。高仿的纸也不错,但是如果把同样的书放在手里的话,感觉高仿象空心的,重量明显较轻。
2、照片、插图。这个指标乃照妖镜,高仿书,字的印刷是很好的,错字几乎没有,要是把照片插图做的很好,就可以和正版媲美了。印刷彩色照片的成本是很高的,在这点上盗版集团绝对不能和正规出版社抗衡。有的高仿书,也有彩图,但是往往少了几页,少了一些图,因为盗版集团想省钱啊。在书中,同为黑白印刷插图照片,正版的很清晰,高仿印的一团模糊。现在的实体批发书商,在您买书的时候,基本上都不告诉您书是正版还是高仿,让您自己分辨,不过不用理他,只要是印刷的黑乎乎不清楚的书,统统当作高仿版。
3、碟与赠品。现在很多正版书都带碟,这个高仿是绝对没有的。赠品主要书签,正版书的书签往往和书的封面呀、内容有关系,高仿没书签,也省去了书签。
4、价钱。千万别比较正版和高仿之间的价钱,没任何意义。现在正版书很多,积压库存,正如前面所说的,5折能买到也是很正常的了。
说了这么多,也是希望大家能开心的在拍拍进行交易。
先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专门有文博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的。不知道你在哪个省市,每个地方不一样,但一般都是在职业能力考试院这样的机构有考。
在这个为职业,真是耐得住寂寞的人啊,PF一下
瓷器的仿制 1 纹饰与器型 纹饰和器型的仿制相对容易。最基本的方法是以出土的破损瓷器作为蓝本,直接仿画原件上的纹饰;比较到位的仿制是采用细毛笔蘸墨汁在原件上勾勒出轮廓,然后用透明白纸印出轮廓,再将该纸贴在新的瓷胎上摹。为求得更高水平的仿制效果,利用电脑三维扫描纹饰可以做到与原件几乎丝毫不差。仿制器型也是如此。2 胎土和釉色 对胎土和釉色的仿制较为困难,是因为两者对原料都很有讲究。胎土的仿制取决于原料的配方,最初景德镇瓷器的胎土以单一瓷石为原料,南宋之后,随着高岭土的发现,制瓷工艺迎来一大转折,“二元配方”的制胎法让景德镇瓷器自元代起扬名全国。而釉色的仿制则取决于釉料的产地和配方,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差异。3 出土原料与工艺结合(1)老胎新绘:利用清中后期及民国的白胎,在上面绘上粉彩等釉上彩;(2)老釉新胎:利用近年出土的老釉水装饰新胎;(3)旧件新器:将足、流、底、口、颈等各残缺部分的出土物组装在新瓷器中;(4)复火: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指将残缺部位较少的旧器修补后放入窑中复烧;第二种是指将老瓷片碾碎成粉末,加上其他矿石原料,重新做坯烧胎。
瓷器的做旧 阶段一: 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中后期,以仿出土器物的特征为主。常见的手法是用砂纸打磨新的釉面,或者用氢氟酸腐蚀釉面,然后涂刷泥水,泥水渗透到被破坏的釉面内,造成出土效果。然而由于容易被识别真伪以及收藏者对仿品品相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做旧方法进入第二阶段。阶段二: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做旧以仿传世品的特征为主。比如,高档次仿古瓷会采用中药浸泡的方式造老瓷效果,根据不同的对象,中药的配方也会略有差异,加少许酒精利于造出粉彩瓷蛤蜊光效果,而少许氢氟酸可以消除釉下彩瓷的亮光。除了中药浸泡,其他的表面做旧方式还有很多,比如用茶水煮、用香火烟熏、涂细煤灰等等;至于器物内壁出现的鸡爪纹,在上釉瓷刚出窑时用小锤敲砸即可仿出。谢谢
刻本也就是版本类型。亦称刊本、椠本、镌本。均指雕版印刷而成的书本。中国雕版印刷术发明很早。唐代已经有雕版印刷的书籍流行。五代已由政府指令国子监校刻“九经”。至宋代,雕版印刷的书籍大盛。旁及辽、金、西夏,直至元、明、清,前后盛行1000余年。
石印本指用石印印刷的图书。这也是晚清时传入我国的一种现代印刷方法。 采用药墨写原稿于特制纸上,覆于石面,揭去药纸,涂上油墨,然后用沾有油墨的石版印书。石印与铅印本均是油墨印刷,与水墨印书的刻本古籍有区别,而且石印本多为手写软体字,易于辨认。
影印本:分线装和平、精装两种形式。过去的影印本,大都采用线装,保持中国古书古雅的特色;但当代的趋势,要求影印的古书采用平装、精装的形式,这样价格可以低廉,又便于插架。影印的古籍也可以加以断句或校勘,有部分影印的古籍已是断句本或校勘本。
扩展资料
中国近代的石印文献,内容以古籍为多,遍及经史子集四部以及丛书、通俗小说、唱本等,其中较有影响的有商务印书馆石印的《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中华书局石印的《古今图书集成》等。此外,地图、画刊、报刊和时人新作等也大量地以石印的方式出版。
影印图书大约有3种方式:珂罗版影印,石印,胶印。工序基本上都是先照相,而且是依原本照相。影印本在古籍中很普遍。
-刻本
-石印本
-影印本
《礼记·月令》中提到了用曲造酒的六点注意事项:“秫稻必齐,曲粟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要求造酒用的谷物必须成熟,投曲必须及时,浸煮时必须保持清洁。
造酒用的水质必须要好,器皿必须用优良的陶器,火候必须适宜,这其实也是对我国古代酿酒技术的科学总结。汉代由于制曲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不同的谷物制曲,从而增加了酒的品种。
北魏的《齐民要术》专门讲了制曲酿酒的方法,列举的12种制曲法中,有两种是碎块的散曲,有10种是饼状曲,这些饼曲至今仍是酿造高粱酒最常用的曲。唐宋时期,制曲技术进一步发展,酒的品种更多了。北宋时还出现了一部论述造酒的专著——《北山酒经》。
扩展资料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
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中国酒文化
本文2023-08-04 05:01:4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