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7大下落不明的宝物都是什么 传国玉玺最神秘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中国古代7大下落不明的宝物都是什么 传国玉玺最神秘,第1张

中国古代7大下落不明的宝物:

1:十二生肖兽首铜像,这12个铜像于清朝乾隆年间制成,原本是圆明园海晏堂外喷泉的一部分,在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后丢失,2013年法国皮诺家族无偿还回鼠首和兔首之后,如今已有8个回归中国(龙首在台湾),余下蛇、鸡、狗、羊四个仍然下落不明。虽然论珍贵程度有许多圆明园的东西都比12兽首强,但12兽首对于近代中国来说意义重大。

2:和氏璧,此物也被称为荆玉,相传是一个叫卞和的楚国人偶然在楚山中获得一玉璞,他三次先给楚王,前两次都被误认为是骗子而被厉王武王分别砍去了双腿,第三次献玉楚文王才相信了他,令人打开一看果然得到了宝玉,并被命名为和氏璧。后来和氏璧流传到了秦国,在秦国灭亡后不知所踪,有人说埋在了秦始皇皇陵内,也有人说是被项羽藏在了都城彭城,如今的江苏徐州。

3:北京人头盖骨,这是1929年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发掘出来的60万年以前的猿人头盖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1941年时,此物被交给即将撤回美国的美军保管,但由于珍珠港事件爆发,日军抓走了北京天津等地的美军,此头盖骨也跟着下落不明。

4:兰亭集序,这是由书圣王羲之在东晋时期所作的序文手稿,被称为古今排名第一的书法作品。根据史料记载,此作品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唐朝,当时的唐太宗把得到的这个作品当做宝贝,并且让人大量临摹,在唐太宗去世之后这个书法作品也随之消失,据说是藏在了昭陵,郭沫若就因此想挖昭陵一探究竟。

5:青囊书,根据陈寿写的三国志记载,华佗用尽一生心血所写的青囊书记载了大量的医术和行医经验,然而在他被曹操关押的时候,他将此书赠给个狱卒,但由于狱卒的保护不周,据说此书已被焚。

6:传国玉玺,相传大名鼎鼎的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制成的,但因为这两件东西并没有流传下来所以也无法确认。当时的李斯奉命找人雕刻此玉玺,据说当时刻了‘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字,是中国历代皇帝正统的象征,凡是登皇位却无此物者都被认为是白版皇帝,但其却在后唐亡国后神秘失踪。后世也有许多关于其的传说,但没有一次是被确定的,基本都是赝品居多。

7:永乐大典,这是在明朝永乐年间编撰的一部集中国古代文化精华于一体的旷世大典,可以说是当时的百科全书,全书22,877卷,总共11095册,约有37亿字,有着非常高的价值。据说此书共有两套,副本在战火中被毁,而正本相传陪葬嘉靖皇帝在永陵之中。

竹简是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也指写了字的竹片。竹简是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

竹简在早期,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中国出土的甲骨,和钟鼎上都被刻有文章。可是那个时候的文字,就已经基本上要奠定了竹简的出现了,这个由于不方便,导致书文文化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传播,以及思想的交流。竹简出现后这些情况都有所好转。

竹简用许多的竹子片片制作而成,一片上写一行,然后就将这一片片的竹子,编织起来,成为一篇文章。竹简的这种形式叫做简牍。是我国最古老的图书之一。

扩展资料:

竹简出现的时候,大约也是和金文同步,东汉末年之前到春秋的时候,简牍竹简也是它的鼎盛时期。即便是纸张的出现,竹木的文书,还是和纸张一起携手在历史长河中共同向前,最终竹简放开了纸张的手,因为东晋时期的律令,一方面也是因为竹简的造价太高。

竹简是中华民族历史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它是造纸术发明之前以及纸普及之前主要的书写工具之一,也是祖先经过反复的比较和艰难的选择之后,确定的文化保存和传播媒体,竹简在传播媒介史上是一次重要的革命。

参考资料:

-竹简

“昭陵六骏”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陵墓西侧祭坛的六块骏马石雕,他们雕刻精美,历来被世人所赞叹推崇。

那么为何一带雄主李世民的陵墓会有六匹骏马的雕刻呢?

六骏石刻

本期 唐东星说历史 就聊聊这六匹骏马的前世今生。

众所周知,唐朝的建立有一多半是秦王李世民的功劳,相传两军对垒时,李世民总是身先士卒,率领精锐骑兵冲阵,每每穿阵而过,谓之“贯阵”。这样的性格对于马匹来讲不单单是一种牲畜,更有一种战友情谊在里面。

“六骏”原型,是唐太宗李世民在618年至622年五年间转战南北时所乘过的六匹战马,它们都曾伴随李世民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并且都有着自己的名字,这样来说这些马匹来讲不单单是一种牲畜,更有一种战友情谊在里面。

第一骏特勒膘,为李世民平定宋金刚时所乘。

此马排列与祭坛首位,特勒是突厥族官名,可能是突厥族所赠。史载:唐初天下未定,宋金刚陷浍州(在今山西境内),兵锋甚锐,"特勤骠"在这一战役中载着李世民勇猛冲入敌阵,一昼夜接战数十回合,连打了八个硬仗,建立了不世功勋。唐太宗登基后为它的题赞是:"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

第二骏名叫--"青骓",为李世民平定窦建德时所乘。

窦建德同样是隋末起义军的杰出领袖,据说和李世民有亲戚关系,势力鼎盛时自称夏国王。当时,唐军扼守虎牢关,占据有利地形。李世民趁敌方列阵已久,饥饿疲倦之机,下令全面反攻,亲率劲骑,突入敌阵,一举擒获窦建德。

唐太宗给它的赞语是:"足轻**,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前三句形容马的矫捷轻快,后一句道出这一战役的关键性意义。

第三骏名叫--"什伐赤"

"什伐"是波斯语"马"的音译,这是一匹来自波斯的红马,纯赤色,也是李世民在洛阳、虎牢关与王世充、窦建德作战时的坐骑。 王世充祖上西域人,隋末起义自称郑王,根据地是洛阳,与窦建德结是盟友关系。当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时,王向窦求救,但都被李世民击败。

第四骏名叫--"飒露紫",色紫燕,同样是和王世充争雄时所乘

据《旧唐书·丘行恭传》记载,李世民与王世充在洛阳邙山的一次交战中,为了探清对方实力,他自己跨上“飒露紫”,只带了数十名骑兵,猛冲到敌阵背后。王世充的军队望风而逃,死伤众多,几乎无人敢阻挡他。这时,一条长堤横在面前,李世民和随从将士失散,只有将军丘行恭一人紧随其后。稍后,王世充一队骑兵追了上来,一箭射中太宗战马“飒露紫”。丘行恭急转马头,向敌兵连射数箭,箭无虚发,敌军不敢上前。丘行恭随即翻身下马,将箭从“飒露紫”身上拔出,把自己的坐骑让与李世民。他牵着受伤的“飒露紫”,手持大刀 “巨跃大呼,斩数人,突阵而出,得入大军”。

第五骏名叫--"拳毛騧",平定刘黑阙坐骑

刘黑闼本来是隋末瓦岗寨李密的裨将,窦建德失败后,他占据了夏国的旧州县,并勾结突厥人,自称汉东王。两军交战时,“拳毛騧”是李世民于621年平定河北,与刘黑闼在沼水作战时所乘的一匹战马。这次战斗相当激烈, “拳毛騧”身中九箭(前中六箭,背中三箭),战死在两军阵前。石刻六骏中,李世民把它比作神马,给它题的赞语是:“月精按辔,天驷横行。孤矢载戢,氛埃廓清。”

第六骏名叫--"白蹄乌",纯黑色,四蹄俱白,为李世民平定薛仁杲时所乘。

公元618年,唐军初占关中,立足不稳。割据兰州、天水一带的薛举、薛仁杲父子便大举进攻,与唐军争夺关中。相峙两月之后,李世民看准战机,以少量兵力正面牵制诱敌,亲率主力直捣敌后,使薛军阵容大乱溃退。李世民趁机追击,催动白蹄乌身先士卒,衔尾猛追,一昼夜奔驰200余里,迫使薛仁杲投降。

李世民虽然是杀兄害弟夺得皇位,但也有情势所逼的窘迫,从他感恩六匹骏马的行为来看,确实担得起一代英主的美誉。

中国古代七大避邪宝物

中国神秘文化体系内的法宝,泛指一切经过人们有条件地操纵运作便能发挥所谓超自然法力的“宝物”,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供制作或能直接充当法宝使用的天然材料,如水、石头及部份植物,矿物等,另一类是经人工制作合成的器具,如工具、武器、饰物等。在如此重多的“宝物”中,我按其功效挑选了最有威力的七样中国古代的避邪宝物。

第七:“水”

水推崇为“五行”之一、“三官”(指道教所奉的天官、地官、水官)之列,人们对水 的敬畏几乎达到了与天地并重的程 度。与此同时,水之于人,在提供饮用、灌溉及舟揖之利等外,还是施用范围最广、神通最多的法宝之一。

首先,水可赐福生财。俗信以为在各种特定时节汲取的水,可以给饮用者带来福气或财喜。如夏历正月初一早上汲取的井水与河水,称“银水”或“财水”;在夏历除夕守岁至半夜,打起灯笼悄悄去汲取河水的,称“天地水”,可保来年大吉等等。而特别日子的水还有其特别功能:谷雨日所收露水,用来图符并贴在墙上,有厌胜诸毒作用;农历四月初八日所收露水用于磨墨,书写咒语于红纸上,再贴在墙上,可攘蝗灾;又如端午日赤足瞠露,可攘灾厄;夏历八月初一“六神水”所收露水以调朱砂点灸,可祛百病,等等。当然这些功效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今期的主题是避邪水可治病招魂。俗信以为各种经过特定条件处理的水,有治病神效。如巫祝之流在水上画过符策后,称“符水”,或以清水祭神并加祝祷后,称“咒水”、“神水”、“圣水”等,皆能疗疾。天上下雨,以器皿接取后,谓“无根水”,用之煎药有效。此外。俗信又以为小孩生病不愈,乃魂魄走失所致,也可借水的法力召回。如“过水”之法,是于夜半焚香祝祷后,再抱上病孩,偷偷寻 一条小河膛过,再上岸时,魂已归体,病可愈。再如“叫魂”之法,是于天黑后端清水一碗,出门去沿路呼唤,视水中一起泡,便是魂已归附,端碗回家放在病童枕边,病可愈,等等。

凡此种种,水自然有其避邪功效,但由于迷信成份太重,实效太低所以只有列在第七位。

第六:灰

灰,《说文》解“灰”为“死火余烬”,无疑,指的是物质燃烧后的残留物。但是,在中国神秘文化体里,灰居然也是用途广泛的法宝。笃信灰有法力的观念,其来源大概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寻溯:古代文献中,人们播灰作肥、积灰止水或扬灰助战之类的记载很多。累积之后,是很可能将其功力作超效验的广泛化的。此外,远从先秦以来,就有不少被后世归为道家者流的人士,都或隐或显地试图证明:物体经燃烧成为余烬后,仅仅是形的改变,其精魄仍聚积在灰里。依循这种观念,寓有精魄的灰具有某种法力,也就顺理成章了。过去常把“搓骨扬灰”的动作与“斩尽杀绝“的意图联系起来,其本意亦在于精魄在灰中,分撒开后,就可以阻扰其聚合的目的。

用灰去祈祷幸福平安的功效就不在这介绍了,我们关心的是灰是怎么驱邪的。早在《周礼·秋官》中,即有“赤龙氏掌除墙屋,以蜃炭攻之,以灰洒毒之”及“烟氏掌去无视,焚牡霸,以灰洒之”等制度,就是用灰来攻除虫富。以后,在宅中撒灰成为一种流行很广的民间风俗,“驱五毒”、“打灰簸箕”等各种名目,多于夏历二月初二、五月初五前进行。撒灰时要念咒语,亦有画灰于地作鸟兽状的。传中的撒灰活动,还由驱逐毒虫演变为宽泛的驱疫辟邪方术,甚至有夜深人静时画灰于道,作弓矢形状,以求射崇攘灾的。有些地方还有给小孩鼻尖上抹锅灰的习俗,据说也是为了压邪逐鬼。

第五:石头

普通的石头能成为法宝,其观念上的依据,是古人的灵石崇拜意识,这里仅就其避邪的适用范围和操作形式作些介绍。敦煌写卷中有《用石镇宅法》,云:“凡人居宅处不利,有疾病、逃亡、耗财,以石九十斤,镇鬼门,大吉利;人家居宅已来,数亡遗失 钱不聚,市买不利,以石八十斤,镇辰地大吉。”所谓“镇”,就是照堪舆家指定的方位,埋下一块石头。镇墓。即造墓时埋石为祭,理由与镇宅相同,但受惠对象则是亡者亲属,延及子孙后代。镇巷。如住宅大门正对里巷(道路)、桥梁或别人家的屋角,俗信以为将有“邪冲”。

第四:鸡头狗血

鸡狗都是家养禽畜,但是在古人观念中,它们的来历非寻常动物可比。纬书《春秋运斗枢》称“玉衡星散为鸡”,《春秋考异集》则谓“狗,斗精之所生也”。如此秉赋,是与人们将它们身上的某些部份作为法宝用有直接联系的。狗血作为辟恶破妖的法宝,《史记》中已有记载。秦始皇杀狗课四门以御凶灾便是一例。此后,杀狗涂血于门户上,一直是民间辟除不祥或抵御邪恶的基本方式之一。俗信又以为狗血鸡头是化解妖气的最简便办法,特别是雄鸡头,黑狗血更具功效。倘遇上“妖人”使用法术,如剪纸为马、撒豆成兵时,也可将狗血泼去,破其妖术。 民俗中鸡血与狗血共同使用以厌妖邪的现象也很普遍。

第三:小豆

古人称豆为寂,但是据《广雅》、《博雅》等书的进一步辨析,还有大豆称寂而小豆名答的区别,凡黑豆、黄豆、青豆等,都属大豆,如赤豆、绿豆、白豆、豌豆等,就属小豆。在中国民间传统风俗里被看作有神通有灵验的豆,都是小豆。此外,本土佛教信仰和习俗内,也有用黄豆作“舍缘豆”派用处的。

小豆的神通首先在于辟瘟避疫。如《杂五行书》云;“常以正月旦,亦以辟疫病甚灵验。正月七日,七月七,男吞赤小豆七颗,女吞十四枚,经无病,令疫病不相染。”显然,这种有时讲究、男女区分等条件的小豆施术,并不是药物上的观念。再如《岁广记》曰:“立秋日,以秋水吞赤小豆十粒,止赤白痢疾”,其理相同。还有接指认赤小豆就是厌鬼物的说法,《岁时杂记》云:“共工氏有不才子,冬至日死为疫鬼,畏赤豆,故是日作豆粥厌之。”此前我们已知,服赤豆限于冬至,凡正旦、元宵、七夕、立秋均有眼之辟疫的灵验,原来它正是.“疫鬼”最害怕的东西。这个传说不但在中国很流行,而且在流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即使在今时今日,在那里的民俗中也广有”撒豆驱鬼“的行为,只是所驱的鬼各有不同而已。

第二:桃木

桃木亦名“仙木”。是用途最为广泛的伐邪制鬼材料。桃木所以具有这等神力,根植于古人认定桃树为百鬼所惧的神秘观念。在古代文献的记载和解释里,这种观念的依据大致有三种类别。因为和主题无关,所以就不详叙了。本段主要讲述的是发挥桃木伐邪镇鬼功能的方式:

1) 桃板。亦称“桃版”、“桃符”、.“桃符板”等,系用桃木削成的厌胜物.成对使用。板上画上神荼兄弟(传说中的驱鬼之神)的像,使之压邪。当然,众所周之,后来渐渐演变成现在的“春联”“对联”了。

2) 桃印。亦名“桃印符”,用桃木刻成的印钮,涂以红、蓝、黄。白、黑五色并写有辟邪咒语,钮间穿孔。逢端午节时,单只使用,方式是用彩绝将桃印系在门上或帐屏间,起驱凶撵鬼的作用。

3) 桃役。用桃木做成的佩饰性厌胜物,瓜形,多棱,刻有铭文,内容多祈福壤灾乏辞。使用方式是夏历正月佩戴在身上。从《韩诗外传》记述可知,此俗在春秋时已经风行,后来的桃木制刚卯,是其遗制。

4) 桃人。亦名“桃梗”、“桃偶”,用桃树梗刻成的厌胜物。状如人形,大小随意。使用方式是夏历除夕或正旦时,立于门侧,以辟凶邪。从《庄子》、《战国策》等书的记述中可知,此俗在战国时已流行。有些地区的民间建宅习俗中,也派桃人的用处,方式是在门墙上或梁柱间开个小洞,放个小批人.过去,再封住,认为可辟凶鬼,保住宅院的安定。

5) 桃核。截取桃树上的枝杈,毋需加工,就是现成的镇鬼物。

《庄子》上 说,在家门口插上挑枝,儿童进门不害怕,鬼却因此生畏却步。此外,古人还用桃枝洗澡,以为可避邪气。

6) 桃弓。又名“桃弧”,用桃木制成弓形厌胜物,和棘制的箭形庆胜物配套使用。《左传·昭公四年》记有“桃弧棘矢,以除其灾”的仪式, “灾”之含义,似比鬼的概念还要宽泛些。

7) 桃□。用桃木棍和禾穗复合制成的法宝,状如答帚。《左传》、《礼记》和《周礼》等书上,均有用桃热拔除不祥的记载。桃前的使用场合,致有临丧吊唁和杀牲取血两大类。古人认为死人的事总是与鬼魂之类相关联的,凭吊死人前,须用镇物,方可确保活人不受侵害,而桃前便有这种镇鬼的威力。杀牲取血为盟誓用,然而也怕有不祥,桃前起到被除的作用。古时候,手执桃前做拔除工作的,多为巫视等官员,但后来挑前渐渐变成了道土的法器,也就是拂尘的前身了。

8) 桃木剑。这个应该是大家最熟的用途了用桃木削制的“捉鬼”或“斩鬼”的法宝,和“桃印符”、苇索等配套使用,这已是“牛鼻道人”之类手中的物事了,但取义源于古人笃信桃木有镇鬼的神力。

9) 桃汤。《荆楚岁时记》里有正月初一饮桃场以避邪气的描写,究竟是用桃子抑或桃胶、桃木熬场,今已无考。此外,民间巫祝之禁劾方术中,还有用桃场洗澡以解鬼迷的办法。

第一: 铜镜

在重多法宝中,铜镜的驱邪能力是最强的。古代中国人长期使用铜镜,铜镜不仅是照面的器具和工艺品,也是一种兼有多样功能的法宝。铜镜的法力从何而来,古人的种种解释多与其制作者相联系。铜镜的神明妙用,首先在于它能“观照妖魁原形”。如葛洪《抱朴子》言,世上万物久炼成精者,都有本事假托人形以迷惑人,“惟不能易镜中真形”,它们一看见铜镜,也就暴露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于是赶快溜走。基于这一原理,凡巫视道冠一流在从事捉鬼妖等活动时,照例都要先用一面镜子当识破妖怪的法宝,其时镜子乍现,妖怪就逃之夭夭了。顺此思路,照妖镜又成了应用广泛的禁劾物,比如古代武士甲胄的后背或前胸部位,多嵌有一块“护心镜”,一方面,镜材的铜质本身具有抵御剑矢之类武器侵害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它们又可以发挥镇吓诸多鬼怪妖物的功能;再比如,把一块小圆镜镶在大门顶端中间部位的民居建筑习俗,在中国许多地区盛行,甚至直到今天,这块具有镇邪驱怪意义的古老的禁刻物,还常常出现在现代风格的建筑物上,只不过镜子的材料已由熟铜变成了玻璃。又比如,在传统的婚礼风俗中,铜镜是使用场合和次数最多的祛邪工具,新娘穿着有铜镜的新衣上轿去婆家;在花轿进入婆家大门前,还要由专职人员用铜镜在轿厢内上下左右仔细地“搜寻”一遍;用作合晋的洞房里,一面大铜镜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器物。此外,铜镜也被使用在民间丧葬活动中,人们将其置于墓穴顶部,或棺床的四角,这些安排均出于辟邪的需要。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