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伪学的中国辨伪学的构建
从本世纪初到30年代末,是中国辨伪学的构建时期。首先应该明确,辨伪与辨伪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辨伪是指对有真伪问题的事和物(在此主要是指有真伪问题的典籍)进行考察鉴别。而辨伪学则是对辨伪的研究,包括对辨伪理论、辨伪方法、辨伪历史、辨伪成果等的研究,使其成为一门科学的、系统的、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这一时期,正是中国辨伪学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初步形成时期。 辨伪理论的奠基人是梁启超。他于20年代撰写了《中国历史研究法》(1921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24年)、《古书真伪及其年代》(1927年)等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构建了新史学理论,也以求实求真的理性眼光,运用近代科学演绎、归纳等方法,构建了辨伪学理论。在这三部书中,他对伪书的种类、作伪的原因、辨伪的意义、辨伪的方法、伪书的价值等等做了系统的阐述,进行了具有规律性的理论总结。
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他提出了辨伪书的12条标准,证真书的6条标准及辨伪事的7条标准。这些标准既有对前人如胡应麟在《四部正讹》中关于辨伪方法的总结,也有他自己的创新。
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中》一书中,他专设“辨伪书”一节,对“中国伪书何以如此其多”,“伪书种类和作伪动机到底有多少种”等问题逐一作了详细阐述。他把古今伪书依其性质分为10类,每类都附例证说明。对辨伪方法,他在总结清儒辨伪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从著录传授上”,“从本书所载事迹、制度或所引书上”,“从文体及文句上”,“从思想渊源上”,“从作伪家所凭借的原料上”,“从原书佚文佚说的反证上”等6种方法来检查古书真伪。 他对比了“清儒”和“宋儒”的辨伪,认为“清儒不如宋儒之多而勇,然而解决问题,宋儒不如清儒之慎而密。宋儒多轻蔑古书,其辨伪动机,往往由主观的一时冲动。清儒多尊重古书,其辨伪程序,常用客观的细密检查”。对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的辨伪,他有自己独到之见:“《四库提要》为官书,间不免敷衍门面,且成书在乾隆中叶,许多问题或未发生或未解决。总之,《提要》所认为真的,未必便真,所指为伪的,不一定是伪,我敢断言。”其论精辟而有创见。
《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一书则是梁启超的辨伪专著。全书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为总论,下分5章,是从理论上对辨伪的意义,伪书的来历,辨伪的历史,辨伪的方法,伪书的价值做了系统总结;第2 部分为分论,分别考辨了两汉以前的14部经书如《易》、《尚书》等的真伪问题。
之所以说这三部书构建了辨伪学的理论体系,理由主要有三点:一是系统性。三书不仅系统概述了自古至今的辨伪历史,系统评述了自司马迁至刘知几、柳宗元、欧阳修、吴棫、朱熹、宋濂、胡应麟、姚际恒、阎若璩、胡渭、崔述、康有为等人的辨伪功绩,而且系统阐明和归纳了辨伪的意义、作伪的原因、辨伪的方法、伪书的种类和价值等等。其论述贯穿古今,阶段分明,脉络清晰。二是科学性。三书所论述都贯穿着时代特点,即在乾嘉考据的基础上注入了近代的学术思想和方法,特别是西方近代学术思想,包括某些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使辨伪理论和方法具有新的时代风貌和较严密的科学性。三是开创性。三书不仅在辨伪思想理论上有开创性,在辨伪方法上也有创新。梁启超的这些辨伪理论,至今还闪烁着光芒。如1996年在西安冒出的所谓“家传”简牍《孙武兵法》八十二篇,一些学者就是“按照梁启超‘辨伪法先辨伪书,次辨伪事’(见《中国历史研究法》)的思想”来考辨其真伪的(吴九龙:《〈孙武兵法〉八十二篇考伪》,《光明日报》1996年12月17日)。 20世纪初辨伪方法的最大突破,就是王国维创立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二重证据法”是把近代的实证主义方法同传统的乾嘉考据方法结合起来,强调运用传世的“纸上材料”与出土的文物相互印证来考辨古书古史的真伪。这种方法突破了以往学者辨伪时或“以经证经”,或在注疏传笺上兜圈子的传统方法,第一次提出以地下出土的文物与传世典籍相印证来辨伪,从而推进了重视实物证据的科学历史观念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重证据法”出自王国维并非偶然。首先,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大量出土如殷墟甲骨文、汉晋简牍、敦煌遗书的发现,震动了中外学术界,极大开阔了学者的眼界,为王国维创造新的治学方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思维模式,诚如王国维所说:“古来新学问,大都由于新发现。”(《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现之学问》)二是他深受西方近代哲学,特别是实证主义思想的影响,再加上自己扎实的国学功底,自然不甘拘泥以往传统的考据方法。因此,可以说“二重证据法”也是时代的产物,正如他本人所说:“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古史新证》)
王国维利用甲骨文、金文考辨《尚书》、《诗经》、《左传》、《史记》和殷商历史,运用简牍考辨汉代历史和西北地理,利用敦煌遗书考辨唐史,利用金文、铭刻研究民族历史,均取得了很大成绩,也为以后的辨伪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二重证据法”的创立,是辨伪方法由传统走向科学的标志。
“二重证据法”至今仍被学者奉为圭臬,70年代大量出土,掀起了80年代辨伪热潮,更加显示了“二重证据法”的强大生命力。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学术界掀起了一股辨伪浪潮,不仅出现“古史辨”派,而且产生了大量辨伪成果,从而推动了辨伪学的发展。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一批精于国学,又受西方近代学术思想影响的学者如胡适、钱玄同、顾颉刚等人,他们以“疑古”、“求真”相标榜,主张“严格的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根据的东西”(《五十年来之世界哲学》,《胡适文存》第2集), 冲破了“经书即信史”的传统观念,对儒家经典,对古书古史都持有怀疑态度和重新认识考辨的决心。在他们的倡导下,历史上的疑辨运动又在近代复兴起来。其中最突出的,则是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的崛起。
胡适精通国学,深受清代辨伪大学崔述、姚际恒疑古辨伪精神影响。留美期间,又受赫胥黎“拿证据来”和杜威实验主义的影响,把存疑主义作为自己的一种哲学信仰,强调疑古和考信,并提出了著名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而早在1918年,他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导言》中,就提出了应从史事、文字、文体、思想、旁证(即从别书中取证辨伪)等5种取证方法辨伪。对每种辨伪方法, 他都予以充分说理。如从思想上取证辨伪,胡适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思想,每个著书立说的人总有一个思想体系可寻,决不致有大相矛盾的冲突。“故看一部书里的学说是否能连络贯串,也可帮助证明那书是否是真的”。
钱玄同更把矛头直指儒家经典和偶像人物,宣称“根本不相信孔子定‘六经’,”认为“经”不过是古代留下的“断烂朝报”而已(《古史辨》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重印本,第242页)。他主张不仅要辨伪书,还要辨伪事,提出“不但历史,一切‘国故’,要研究它们,总要以辨伪为第一步”(《论今古文经学及〈辨伪丛书〉书》,《古史辨》第1册)。
顾颉刚则在姚际恒、崔述、康有为的影响下,在胡适、钱玄同等人疑辨精神激励下,于1923年提出了“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著名论断:认为时代越后,传说的古史期越长;时代越后,传说中的古史中心人物材料越多,形象越大。这样作成的古史,自然包含了大量虚假的成分,必须考辨其真伪。此说一出,惊世骇俗,反响极大。胡适、钱玄同、傅斯年、周予同、罗根泽等著名学者都支持顾颉刚的这一论点,而反对者也不少,从而在学术界引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论战,并形成了一个“古史辨”派。
“古史辨”派把过去儒家的辨伪变成历史学家的辨伪,把只考辨伪书发展到还要考辨伪史,使中国辨伪学达到了一个新阶段。但不能不说,“‘古史辨’派所辨者,基本上仍是史料问题;一接触到更加本质的人文内涵和艺术表现问题,他们就往往显出无能为力,甚至有意规避不谈。”(徐公持:《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近代化进程论略》,《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 期)顾颉刚等人也认为:“我们研究史学的人,应当看一切东西都成史料。”(《古史辨》第3 册“自序”)所以,《古史辨》与其说是辨伪史,不如说是辨伪书。顾颉刚也说过,人们有理由认为他的书是“古书辨”而不是“古史辨”(同前)。
“古史辨”派的崛起,致使怀疑、考辨古书古史真伪在学术界蔚然成风,并产生了大量辨伪成果,在相当程度上廓清了有关中国古书古史的荒谬传说,为中国现代史学的建立,预先在史料方面做了清扫尘障的工作。胡绳说:“中国远古历史的史料笼罩在重重烟雾里,层累地造成古史的观点确是提供了考辨古史传说的一把有用的钥匙,马克思主义者没有理由不正视它、重视它。”(《顾颉刚古史辨学说的历史价值》,《学习与探索》1994年第3期) 这一时期,疑古辨伪已成为时尚。至30年代末,用新观点、新方法投入到古书古史论辨中的学者之众,疑古辨伪的名文卓论之多,都是空前绝后的。仅7册《古史辨》,就收入了从1926年至1941 年国内考辨古书古史的论文多达350篇,共325万字,令人叹为观止。可见当时学者参与古书古史考辨是多么积极踊跃。
在此期间,辨伪专著也不断问世,较著名的有黄云眉于30年代初撰写的《古今伪书考补证》(1932年版,1959年、1964年均再版,齐鲁书社1980年重排),对清人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以及顾实、姚名达等人对该书的考辨给予补正。30年代末,张心澄《伪书通考》一书问世。这是一部集大成的辨伪论著。它以书名为纲,将诸儒辨伪该书之说列其下,引文均注明出处,编者案语则列于各说之末,考证内容相当丰富,也颇便查阅。初版时,全书收录考辨之书1059种,50年代修订再版,又增加45种,共1104种,是目前所见包罗最丰富,也是最完备的一部综合性辨伪工具书。
在辨伪论文方面,《古史辨》中收录的350 篇文章不少是有创见的高论,如第1册中收录顾颉刚《论辨伪工作书》、《论伪史例书》、 《论〈通考〉对于辨伪之功绩书》、《论伪史及〈辨伪丛刊〉》等;还有胡适《嘱点读〈伪书考〉书》,钱玄同《论近人辨伪见解书》等。其他有杨鸿烈《中国伪书的研究》(《史地新论》第25—42页,又见《晨报》1924年7月16、17、18日), 高本汉(瑞典)《中国古书的真伪》(《左传真伪考及其他》)、《论考证中国古书真伪之方法》(《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卷3期,1931年4月), 普暄《古书多伪之原因》(《女师学院期刊》4卷1—2期合刊,1937年6月),卫聚贤《论左传之真伪及其性质〈跋〉》(北大《国学月刊》1卷7期,1927年10月)、《金縢辨伪》(北大《国学月报》2卷2期,1929年12月);献玖《〈竹书纪年〉真伪辨》(《史地丛刊》2卷2期,1923年4月), 孙海波《〈国语〉真伪考》(《燕京学报》第16期,1934年12月),蒋善国《〈尚书〉的真伪问题》(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3卷3期,1936年7月),孙海波《〈国语〉真伪续考》(《文哲月刊》1卷10期,1937年1月)等等。
这一时期的学者,不仅对古书古史进行考辨,对近代一些史料也注意考辨其真伪。如罗尔纲于1934年秋在《大公报》上发表《读太平天国诗文钞》,对商务印书馆1931年出版的《太平天国诗文钞》一书中伪诗文进行了考辨,提出了对太平天国史料的辨伪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后柳亚子承认“世所传石达开诗什九是他的亡友高天梅(旭)在清末鼓吹革命时假造以供激发民气之用的”。胡怀琛也在上海《时事新报》承认自己为了反对清朝,鼓吹革命而捏造一个太平天国叫黄公俊的人写的诗文,证实了“太平天国赝品之多,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清末一些宣传革命的人伪托太平天国来鼓吹革命之用”(罗尔纲:《〈太平天国诗文钞〉订伪》,《太平天国史料辨伪集》,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26 页)。这种作伪动机虽不坏,但如不弄清,则会造成史料史实的更大混乱。
用郭开谗而诛李牧。令颜聚代之。(《前汉书》卷五十)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僃匈奴。(《资治通鉴》卷六)
用郭开之谗而弃廉颇李牧。使宗庙不血食言之可为长欷矣。(《稽古录》卷十一)
书遇李牧而还。非徒予牧功也。见秦本非无敌之师。而诸国不知自强。自取灭亡尔。前。书以李牧为大将。秦师败绩。此书秦伐赵遇李牧而还后书杀其大将李牧。(《纲目续麟》卷二)
赵李牧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单于奔走(《大事记》卷六)
若縁邉诸军抚御得人但使峻垒深沟蓄力养锐以逸自处宁我致人李牧所以称良将於赵用此术也所谓择卒不如择将任力不如任人(《九朝编年备要》卷三)
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其明年赵乃以李牧为将而攻燕拔武遂方城(《绎史》卷一百四十八)
李牧者赵之北邉良将也赵孝成王时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闲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輙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嵗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譲牧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嵗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王强起之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嵗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於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乗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牧多为竒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嵗匈奴不敢近赵边城悼㐮王元年亷颇亡入魏赵使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攻赵杀其将扈輙於武遂城斩首十万赵乃以牧为大将军击秦军於宜安大破之走其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宠臣郭开金为反闲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牧牧不受命赵使人徴捕得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王迁及颜聚遂灭赵(《通志》卷九十四)
李牧者赵之北邉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输入幕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享孝成王时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輙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嵗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邉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嵗余匈奴毎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邉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嵗无所得终以为怯邉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乗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竒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䄡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嵗匈奴不敢近赵邉城赵间魏将以求亲于秦子顺谓赵王曰此君之下吏计能破敌者赏百金史李牧传赵悼襄王过也比目之鱼所以不见得于人者以偶视而俱走也(《春秋战国异辞》卷首下)
等等
时间关系,绝大部分没加标点,见谅!
1 《招魂》考辨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71
2 《宋玉作〈招隐士〉考辨》驳议 《江汉论坛》19978
3 《远游》考辨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73
4 说范晔《后汉书》之“志” 《文献》19974
5 楚辞学三题 《广西师院学报》19974
6 试论唐初史家之文学思想 《广西大学学报》19982
7 《艺文类聚》之问题种种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4、5合
8 《〈招魂〉考辨》补说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84
9 《闲情赋》之评价种种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4
10 《容斋随笔》刊误 《贵州文史丛刊》19985
11 《九辩》考辨:兼说其史料价值及在文学史上之地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6
12 关于《文选》的编者问题 《文学评论》19991
13 试论赋之范围与汉赋“序文”之作者问题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1
14 《史记》《汉书》《后汉书》注札记 《内蒙古师大学报》19991
15 《楚辞》研究二题 《云梦学刊》19991
16 新的开拓 新的建构:读敏译《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3
17 建构宜 考辨精 系年详:读张志烈《初唐四杰年谱》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19995
18 《全汉赋》小补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995
19 《文选·诗》与《文心雕龙》诗论和《诗品》之比较 《江汉论坛》199911
20 《卜居》《渔父》作者考辩 《学术研究》19912
21 《文选》李注札记 《贵州文史丛刊》20001
22 《史记》引文札记与后世引文问题说略 《内蒙古师大学报》20001
23 《文心雕龙》论文不及当代乃因其“讹”不称于“休明”辨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1
24 从《楚辞》成书之体例看其各非屈原作品之旨 《四川大学学报》20002
25 总集之祖辨 《郑州大学学报》20002
26 “受屈为客卿”之“客”为王逸注原有辨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02
27 《远游》非唐勒所作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4
28 《楚辞章句》前十五卷的前序刘向作驳议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4
29 《文选》骚类李善注引《楚辞章句》小序均非原貌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5
30 论以他称写己与自我称扬:兼说屈宋某些作品之真伪问题 《云梦学刊》20005
31 《文心雕龙》不提陶渊明乃因渊明入宋辨 《社会科学战线》20013
32 《惜誓》非唐勒所作辨 《内蒙古师大学报》20016
33 关于《古今诗苑英华》的编者问题 《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34 《艺文类聚》杂志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14
35 关于《诗品序》与《诗品》价值取向的差异问题:兼辨“子卿双凫”与“谢客山泉”无误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21
36 关于《文选序》与《文选》之价值取向的差异问题:兼论《文选》非仓卒而成及其《序》非出自异手 《文学评论》20022
37《艺文类聚》刊误(一)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2
38 关于《文心雕龙》论文不及陶渊明之问题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2
39 王逸释《涉江》的“伍子”为“伍子胥”无误辨 《云梦学刊》20024
40 《文心雕龙·隐秀篇》补文之真伪辨 《东方丛刊》20023
41 关于《七月》之作者问题 《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2年)
42 执中与超越:读敏泽《文化·审美·艺术》 《人民日报》2002年11月21日第十二版
43 关于“骚”“赋”之同异问题 《中国楚辞学》第二辑(2003年)
44 文学理论批评的自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论之一 《江汉大学学报》20031
45 文学地位的提高: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论之二 《江汉大学学报》20034
46 《文选·长门赋》为司马相如作无疑辨 《第五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3年)
47 关于《文选》编目次第的“失序”问题:《文选》编次作家“失序”与“彼此失照”现象研究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1
48 关于《文选》编目次第之“彼此失照”问题:《文选》编次作家“失序”与“彼此失照”现象研究之二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
49 《东坡外集·蔡使君传》即《南史·蔡道恭传》辨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1
50 关于姚鼐章学诚批评《文选》分类之得失问题 《江汉大学学报》20043
51 综论《文选》的编者问题(上) 《江汉大学学报》20051
52 《文选》四题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2
53 关于《文选》的选文范围与标准问题 《河南大学学报》20053
54 关于日本古抄白文本《文选序》“略以时代相次”之“略”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4
55 综论《文选》的编者问题(中) 《江汉大学学报》20055
56 《文心雕龙》不可能对《文选》产生太大的影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4
57 《楚辞章句》十九篇序文均王逸所作无疑辨 《中国楚辞学》第7辑(2005年)
58 《艺文类聚》汪绍楹先生校语商兑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59 关于《艺文类聚》引书文之无序问题——《艺文类聚》研究之二 见:端木黎明宋永培先生纪念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98-108。
60 关于“事具……”所涉引文之略详诸问题:《艺文类聚》研究之三 《钦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61 关于《文选》的编撰工作量、成书状况与编者问题:兼论《文选》成书时间研究之方法 《江汉论坛》2011年第5期
62 《中国文学思想史》,合著(敏泽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本人写其中的第六章9万字)
张金梁教授个人简介
长期从事书画创作以及教学工作,书法擅长魏碑、隶、行、草书,古朴儒雅功力浓厚,独具风貌。数十次参加美国、日本、韩国国际及全国名家邀请展,作品倍多家博物馆、纪念馆收藏并刻碑。被团中央《中国青年》邀请书写百幅名人名言长期连载。
、
张金梁教授著述之专著
张明整理
01《〈续书史会要〉补证》,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02《明代书法史探微》(荣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03《张金梁书法集》,中国文化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04《明代书学铨选制度研究》(荣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一等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05《〈书史会要〉校正》,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张金梁教授著述之论文
张明整理
01《浅议书法的电化教学》 载《书法报》1987年8月12日第32期第2版
02《唯不能同斯大雄——王蘧常书法浅探》(浙江近现代书法史论研讨会论文·1991年9月·浙江杭州)
03《“二石”比较论》(王铎国际书法研讨会交流论文·1993年6月·河南洛阳) 载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等编《王铎论集——王铎国际书法研讨会论文》,第275—285页;亦载张金梁《〈续书史会要〉补证·附录》,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237—248页
04《艰难的美——黄道周书法研究》(中国书画节研讨会入选论文·1994年·天津)
05《从文化现象看明朝的书法发展》(’95国际书法史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1995年·北京) 载张金梁《〈续书史会要〉补证·附录》,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203—215页
06《谈〈书史会要〉和〈续书史会要〉》 载《书法报》1996年7月31日第31期(总第629期)第3版
07《论刘墉》 载《书法研究》1996年第6期(总第74辑),第90—103页
08《朝代书法风尚辨——与〈中国书法文化大观〉编者商榷及其它》(’96中国书法批评年会论文·1996年9月·湖南张家界) 载《书法研究》1997年第1期(总第75辑),第58—64页
09《六朝神韵在斯翁——浅论康有为的书法艺术》(康有为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1997年·广东广州) 载《书法之友》1997年第4期,第21—24页;亦载《康有为书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书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26—30页
10《明朝书“家”知多少》 载《书法报》1997年4月23日第17期第3版
11《博学才能发展 兼蓄才能创新——与李文采先生商榷》 载《书法》1997年第3期,第2—3页
12《庄㫤评书的启示》 载《书法报》1997年7月9日第28期第3版
13《高山仰止 丰碑并立——陆维钊、沙孟海书法艺术比较研究》 载《’97沙孟海书学研讨会文集》,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169—174页;又《书法报》1997年8月27日第35期第3版、9月3日第36期第3版连载;亦载《陆维钊研究》,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168—175页
14《明朝“状元”书法一瞥》 载《中国书画报》第70期
15《现代草书“三圣”散论》(全国第二届近现代书法研讨会交流论文·1997年·浙江宁波) 载《近现代书法研究——全国第二届近现代书法研讨会论文集》,安徽美术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192—203页
16《从“阁体”谈到书法的评选》 载《中国书画报》1997年
17《在“全国青年书法理论家座谈会”上的发言》 载《中国书法》1998年第3期,第6页
18《访章祖安先生》 载《书法报》1998年5月4日第18期第1版
19《从楚王好细腰谈起》 载《书法报》1998年5月18日第20期第1版
20《也论“正”、“大”》 载《书法报》1998年8月17日第33期第1版
21《书法史刍议》 载《书法报》1998年11月9日第45期第3版
22《释“展览”》 载《书法报》1998年11月23日第47期第1版
23《释“协会”》 载《书法报》1998年12月7日第49期第1版
24《论书法的“中和”美和“冲和”美》 载《书法》1998年第6期,第45—46页;亦载《美的沉思——美学篇》,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273—276页
25《谈“中书舍人”和“台阁体”》 载《书法报》1999年3月29日第13期第3版
26《论丰坊》 载《书法研究》1999年第2期(总第88辑),第50—66页
27《〈续书史会要〉研究》 载《中国书法》1999年第4期,第33—35页
28《非“吴门书派”》 载《书法报》1999年4月26日第17期第3版
29《时代的呼唤——雅俗共赏》 载《书法》1999年第5期,第6—8页;亦载《美的沉思——批评篇》,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269—272页
30《释“评委”》 载《书法报》1999年7月19日第29期第1版
31《从〈书学史〉谈到书法史的研究》(祝嘉书学研讨会论文·1999年·江苏苏州)
32《涤浊呈清——新世纪书法瞻望》 载《书法报》2000年1月24日第4期第1版
33《世纪书坛点将录》 载《书法报》2000年1月10日第2期第3版、1月17日第3期第3版
34《〈孙仲隐墓志〉研究》(全国隶书学术讨论会入选论文) 载《书法导报》2000年11月29日第48期第3版;亦载山东省高密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高密文史选粹》,2002年10月,第478—488页
35《浅谈明代书法教育》 载于植元、栾传益主编《书法教育研究文集》,大连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115—120页
36《谦谦君子 卑以自牧》 载《青少年书法报》
37《明代书法“尚理”论——兼论书史的研究方法》(荣获全国第五届书学讨论会二等奖) 载《全国第五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295—305页
38《明朝书法分期管见》 载《书法报》2000年10月16日第17期第3版
39《论明代书法对社会的影响》(国际书法史论研讨会论文·2000年·浙江杭州) 载《中国书法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冷印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257—266页;又《中国书法》2001年第2期,第22—24页(节选);亦载《书法研究》2001年第5期(总第103辑),第84—98页
40《论解缙书法的两面性》 载《书法报》2000年12月11日第25期第3版
41《技道两进 挥翰写心——评徐州市青年书家十人展》 载《青少年书法报》(2001年)
42.《贵哉“东北风”》 载《书法报》2001年1月22日第4期第2版
43.《丛文俊书学体系蠡探》 载《书法导报》2001年7月11日第28期第3版、7月18日第29期第3版
44《健全书法高等教育 促进书法学科建设——丛文俊教授谈吉林大学招收书法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及相关问题》 载《书法报》2001年7月23日第30期第1版;亦载《书法导报》2001年7月18日第29期第8版
45《论“错误”借鉴与书法的发展》 载《书法研究》2001年第4期(总第102辑),第79—92页
46《汇集众美 蔚为大观——〈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评介》 载《书法》2002年第1期,第30—31页
47《〈唐二娘子家书〉言辞没受倭语影响》 载《书法》2002年第3期,第41页
48《广采博取 鉴古铸今——论丛文俊先生的书法艺术》 载《书法之友》2002年第4期,第22—24页
49《从“作品限制出境”说起》 载《书法报》2002年3月25日第12期《兰亭》副刊第6版
50《浅议章草》 载《书法报》2002年6月3日第22期第2版
51《关于评论明初“三宋”书法的两个问题》 载《书法评论》第1期(2002年7月),第5—9页
52《〈佩文斋书画谱〉署录〈续书史会要〉正误》 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9月第5期,第78—82页
53《论流行书风》 载《二十一世纪书法·天津论坛学术论文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66—69页
54《四库本〈续书史会要〉阙漏考》 载《金景芳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229—237页;亦载《书法研究》2003年第3期(总第113辑),第98—105页
55《说“清”》 载《书法》2002年第12期,第13—15页
56《子昂荐雪庵》 载《书法报》2003年1月27日第4期(总第943期)第3版
57《亲近“二赋”》 载《书法报》2003年2月24日第8期《兰亭》副刊第2版
58《谈草书》 载《书法》2003年第2期《众人说草书》(下),第29—32页
59《高密历史文明之光“高密戈”》 载《高密日报》2003年5月16日第95期第8版
60《凿穿混沌 开辟鸿蒙——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评介》 载《书法报》2003年5月26日第21期第3版
61《逸园影印洪武本〈书史会要〉考》 载《文献》2003年7月第3期,第220—230页;亦载《陶宗仪研究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465—475页
62《张天骏婢善书考》 载《书法丛刊》2003年第4期,第95—96页
63《明永乐初期朝廷书事考辨》 载《吉林大学古籍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395—403页
64《白沙论》 载《书法研究》2004年第1期(总第117辑),第70—84页;亦载《岭南书学研究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46—154页
65《明代殿房书办研究》(荣获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二等奖) 载《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155—172页;亦载《书法研究》2004年第3期(总第119辑),第94—119页
66《从浮云与树林谈起——〈明代书法史探微〉自序》 载《书法报》2004年3月1日第9期第3版
67《明代华亭书家》 载《书法评论》2004年第1期,第14—22页
68《永乐初朝廷书事考》 载《书法丛刊》2004年第4期,第35—41页
69《吴门长者——文征明》 载《中国书法》2004年第6期,第27—28页
70《“名”、“贵”:明代书法评论的两大范畴》 载《书画世界》2005年第1期,第80—82页
71《“南安体”、“南路体”、“梅花体”研究》 载《中国书法》2005年第2期,第43—45页;亦载《北方书法论丛》,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18页
72《论张海》 载《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艺术评论集》,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34—47页;又张海《张海书法·代序》
73《胸罗万象 健笔凌云——丛文俊先生书法艺术浅探》 载《书与画》2005年第5期,第8—11页
74《明沈度〈敬斋箴〉考》 载《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6期,第80—85页;亦载《中国书画》2006年第3期,第37—38页
75《论好太王碑书法——兼与爨宝子碑比较研究》 载《好太王碑暨十六国北朝刻石书法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101—113页
76《文征明书法领袖吴门成因研究》 载《北方书法论丛》,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9—36页
77《当代书法应成为现代文明的标志》 载《2005年当代文艺论坛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96—400页
78《“真宰相”刘统勋之书》 载《高密人文自然遗产》2007年第3期(总第5期),第11—14页
79《康里子山名字考》 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7月第4期,第3—6页
80《论明拓〈兰亭序〉》 载《兰亭雅集·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兰亭论坛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16—38页
81《异彩纷呈的东北书法》 载《吉林日报》2007年12月6日第13版《东北风周刊》
82《朱复戡书法现象研究》 载《朱复戡艺术研究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44—50页
83《郑文焯其人其书》 载《高密人文自然遗产》2008年第1期(总第6期),第47—50页
84《明代朝廷玺印研究》 载《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第5期,第26—37页
85《明代宫廷书法研究》 载《明清书法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第15—32页
86《明代“中书体”研究》 载《中国书法》2008年第11期,第43—46页
87《海上升明月——论王蘧常章草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载《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333—339页
88《张改琴书法浅论》 载《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书法卷·张改琴》,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78—79页
89《论当代草书》 载《书画艺术》2009年第1期,第29—32页
90《〈永乐大典〉纂修人研究》 载《文献》2009年1月第1期,第128—138页
91《殷商金文章法蠡探》 载《中国书法》2009年第1期,第42—49页
92《“桓夫人善书”考》 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9月第5期,第72—75页
93《“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新论》 载《书画艺术》2009年第5期,第41—45页
94《书异其人——论黄庭坚其人其书》 载《书法丛刊》2009年第3期,第69—77页;亦载《纪念黄庭坚诞辰9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艺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第538—550页
95《三论雪堂》 载《书画艺术》2010年第3期,第62—69页
96《向传统索取新意 在时尚中把握自我》 载《吉林日报》2010年4月19日第8版
97《明代以“疏”论书研究》(“请循其本”——古代书法创作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2009年12月·江苏南京) 载《书法报》2010年5月19日第19期第21版
98《简论书法史研究法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载《中国书法》2010年第8期,第97页
99《〈砥柱铭〉长卷非黄庭坚真迹》 载《书法报》2010年7月14日第22版,亦载《书法》2010年第10期,第33—35页
张金梁教授著述之序跋
张明整理
01《赵生泉〈金石探幽〉序》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02《陈国成〈吾衍〈三十五举〉研究〉序》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03《梁继〈张照年谱〉序》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04《赵彦辉〈寒山帚谈研究〉序》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05《张明〈赵孟頫书法研究发微〉序》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06《张函〈明末遗民书法研究〉序》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07《徐文平〈处州历代书法〉序》 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08《〈书法史图鉴〉序》 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
09《〈孙初画集〉序》
10《书中龙也——〈十七帖〉》 吉林文史出版社
文献学:
1、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修订版)毫无疑问是最佳选择,最新修订版还增加了不少新材料与新成果,详见修订本后记。
2、黄永年《古文献学讲义》(中西书局)用处不大,像是“古文献学答客难”+“古文献学小词典”,体例不如孙钦善,也没有太多亮点,可以说杜泽逊本后出转精,可以仅大略浏览此书。
3、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大学出版社)条理清晰,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侧重于文献本位,孙钦善更侧重于文献学本位,孙钦善的书有些小瑕疵,就是引文过繁,且重复严重,书中一再自夸自己研究高适的成果,但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另外孙钦善的《中国古文献学文选》(江苏教育出版社)很值得阅读。他的《中国古文献学史》评价不高,可作为工具书查阅,不必全读。
4、王欣夫《文献学讲义》(推荐上海古籍出版社百年经典学术丛刊本)有一定年代也比较经典。
5、张舜徽《中国文献学》(推荐上海古籍出版社百年经典学术丛刊姚伟钧导读本)可作参考。
目录学:
1、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中华书局)。
2、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推荐上海古籍出版社百年经典学术丛刊)。
3、张之洞《书目答问补正》(中华书局),必读。
4、来新夏《古典目录学》(中华书局),了解目录学史及发展脉络。
5、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中华书局),进阶,有意考南京大学者这本书得多看。
版本学:
1、黄永年《古籍版本学》(推荐江苏教育出版社)。
2、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上海书店出版社)。
3、钱基博《古籍举要版本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
4、吴平《图书学新论》(山西经济出版社),这本书属于编辑出版学丛书,但是涉及了很多图书学与文献学相关知识,也详细讲述了古书版本流变与装帧变化。
校雠学:
1、管锡华《校勘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这是科班教材,没用过不知道好不好,个人用的是比较老的管锡华《汉语古籍校勘学》(巴蜀书社),现在在中国图书网还可以特价买到。
2、张舜徽《广校雠略》(上海古籍出版社百年经典学术丛刊本)。
3、王叔岷《斠雠学》(中华书局),暂未涉猎,敬庄兄推荐的值得信赖。
4、陈垣《校勘学释例》(中华书局),比较老的书,但很有价值,陈垣提出了很多新方法。
文字训诂: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不解释!
2、郭在贻《训诂学》(中华书局修订本),不解释!
音韵学:
1、万献初《音韵学要略》(武汉大学出版社),坊间一般推荐唐作藩本,实不知万献初此书才是音韵学入门最佳,此书乃万老师历年授课讲义汇编,还可以搭配超星学术视频上万老师的课来学习,对于音韵学这种耳学来说,自学的话这本书是不二选择,专业性学习也是选择第一序列。另外推荐超星学术视频上浙江大学黄笑山老师和南开大学曾晓渝老师的音韵学公开课。万老师会推荐严学宭的《广韵导读》这本书,这本书目前只有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版有货,严老先生这本书算是被这个出版社给糟蹋了,错误一大堆,可以拿来练习校勘了,排版乱七八糟,最荒唐的是封面上连严老先生的名字都写成了严学窘,无法原谅,但是暂时又没有其他版本,强烈建议中华书局列入出版规划。至于等韵学什么韵图韵镜这些知识文献学学生可以略微涉猎,不必花费太多时间。万老师还讲的有说文解字,可以听听。治文献学《经典释文》之类的工具书籍当然也必不可少。
2、王力《汉语音韵学》(中华书局),一本小书,简明扼要。对于文献学学生来说够了,可结合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来看。
3、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商务印书馆)和唐作藩《上古音手册》(中华书局)也是查古音必备工具书。
敬庄兄的补充很有价值,这是他的读书经验之谈,值得题主借鉴。记得当时当当网清华大学出版社书籍促销,和敬庄兄聊天发现他买了好多《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还向我推荐了姚振宗的书。
1 南宋辛派词人研究述评 单芳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2期
2 敦煌语言文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伏俊琏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3期
3 文天祥爱国词略论 单芳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03期
4 前秦苻氏家族的多元文化倾向及其成因考论 丁宏武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第5期
5 试论道教学者葛洪的史学成就 丁宏武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02期
6 先秦的祝祷辞、嘏辞及贺辞 董芬芬 辽东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9年01期
7 谈离骚受祝辞的影响 伏俊琏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4期
8 周绍良先生的敦煌文学研究 伏俊琏 敦煌学辑刊 2009年4期
9 《九歌》文体新论 韩高年 兰州大学学报 2009年04期
10 春秋卿大夫的文献整理及其文化意义 韩高年 西北师大学报 2009年02期
11 李梦阳诗文集流传及版本考辨——古典文献研究第12辑 郝润华 凤凰出版社 2009年7月
12 试论李梦阳对杜甫七律的追摹及创获 郝润华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05期
13 唐宋元时期三位吴师道考 雷恩海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1期
14 李梦阳集版本考——《澳门文献整理研究暨数字化论集》 郝润华 澳门近代文学学会编辑出版 2009年4月
15 谈谈佛教与山水 郝润华 文史知识 2009年6期
16 《荀子·赋篇》体制新探—兼及其赋学史意义 马世年 文学遗产 2009年01期
17 《吴礼部文集》版本源流考述 雷恩海 聊城大学学报 2009年4期
18 最后的古典家园梦想及其破灭—论李广田的《引力》 邵宁宁 文艺争鸣 2009年01期
19 突破:从研究敦煌艺术再生开始 王建疆 西北师大学报 2009年03期
20 李学勤主编标点本《毛诗正义》点校献疑 赵茂林 诗经研究丛刊 2009年6月17辑
21 《幸南容墓志铭》非柳宗元所作 尹占华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9年02期
22 英国汉学家龙彼得发现的三种戏曲文献 李占鹏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01期
23 鲁迅戏剧评论的涉笔视野与蕴意指向 李占鹏 《飞天》 2009年3期
24 梅兰芳兰州巡演回望 李占鹏 甘肃文艺 2009年1期
25 中国文学:革命后与后革命 王建疆 探索与争鸣 2009年02期
26 北宋真宗仁宗朝的“乐府声诗并著” 杨晓霭 乐府学 2009年月12月5辑
27 王绩《游北山赋》注释正补《唐代文学与陇右文化》文集 杨晓霭 文史出版社 2009年6月
28 颜延之研究回顾与反思 杨晓斌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01期
29 四部分类法中别集与总集关系考论——兼谈“楚辞”的类目设置问题 杨晓斌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9年7月
30 说“喝水” 王晶波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9年02期 李宝通:著有《唐代屯田研究》、《简牍学教程》,参编《简牍学研究》、《丝绸之路文化大辞典》、《古代西北屯田开发史》、《甘肃省志·大事记》等。
田澍:《嘉靖革新研究》、《宦官》、《朱元璋传》等,主编《中国古代史论萃》、《西北史研究丛书》、《西北开发史研究》等。
李并成:独著、合著专著十多部,主要有《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瓜沙史地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大漠中的历史丰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丝绸之路文化大辞典》(红旗出版社,1995)、《敦煌学百年文库·地理卷》(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0年)、《敦煌学教程》(商务印书馆,2007)等,并主编《敦煌学百年文库·地理卷》(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等。 在《求是》、《考古》、《地理学报》、《地理研究》、《中国史研究》、《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北京大学学报》、《中国经济史研究》、《敦煌研究》、《敦煌吐鲁番研究》、《敦煌学辑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中国农史》、《中国科技史料》、《中国沙漠》、《中国文物报》、《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不少论文被《中国历史学年鉴》、《中国地理科学文摘》、《中国史研究动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美国agrindex、俄罗斯《科技情报》等刊物摘录、转摘。《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文汇报》、《甘肃日报》、《欧洲时报》、《华声报》以及新华社对内对外广播几次专题报道他的有关成果。
李清凌: 合著《隋史新探》等,专著《西北经济史》,《元明清治理甘青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和实践》,主编《甘肃经济史》获甘肃省第五届社会科学“兴陇奖”二等奖,主编《西北通史》第三卷,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史学论丛》多期。
何双全:专著《居延新简》、《居延新简释粹》、《散见简牍合辑》,《双玉兰堂》上下集,主编《汉简研究文集》和《秦汉简牍论文集,发表论文40余篇,1993年成立国际简牍学会,并成为第一届会长,出版《国际简牍学会刊》1-5辑。
李积顺:《第二次世界大战要论》,《承受不起的战争——丘吉尔的坚韧与帝国的崩溃》。
李怀顺:专著《甘宁青考古八讲》
尚季芳:专著《民国时期甘肃毒品危害与禁毒研究》 序号 论 文 名 称 作 者 发表刊物 时间 1 南宋辛派词人研究述评 单芳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2期 2 敦煌语言文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伏俊琏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3期 3 文天祥爱国词略论 单芳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03期 4 前秦苻氏家族的多元文化倾向及其成因考论 丁宏武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第5期 5 试论道教学者葛洪的史学成就 丁宏武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02期 6 先秦的祝祷辞、嘏辞及贺辞 董芬芬 辽东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9年01期 7 谈离骚受祝辞的影响 伏俊琏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4期 8 周绍良先生的敦煌文学研究 伏俊琏 敦煌学辑刊 2009年4期 9 《九歌》文体新论 韩高年 兰州大学学报 2009年04期 10 春秋卿大夫的文献整理及其文化意义 韩高年 西北师大学报 2009年02期 11 李梦阳诗文集流传及版本考辨——古典文献研究第12辑 郝润华 凤凰出版社 2009年7月 12 试论李梦阳对杜甫七律的追摹及创获 郝润华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05期 13 唐宋元时期三位吴师道考 雷恩海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1期 14 李梦阳集版本考——《澳门文献整理研究暨数字化论集》 郝润华 澳门近代文学学会编辑出版 2009年4月 15 谈谈佛教与山水 郝润华 文史知识 2009年6期 16 《荀子·赋篇》体制新探—兼及其赋学史意义 马世年 文学遗产 2009年01期 17 《吴礼部文集》版本源流考述 雷恩海 聊城大学学报 2009年4期 18 最后的古典家园梦想及其破灭—论李广田的《引力》 邵宁宁 文艺争鸣 2009年01期 19 突破:从研究敦煌艺术再生开始 王建疆 西北师大学报 2009年03期 20 李学勤主编标点本《毛诗正义》点校献疑 赵茂林 诗经研究丛刊 2009年6月17辑 21 《幸南容墓志铭》非柳宗元所作 尹占华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9年02期 22 英国汉学家龙彼得发现的三种戏曲文献 李占鹏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01期 23 鲁迅戏剧评论的涉笔视野与蕴意指向 李占鹏 《飞天》 2009年3期 24 梅兰芳兰州巡演回望 李占鹏 甘肃文艺 2009年1期 25 中国文学:革命后与后革命 王建疆 探索与争鸣 2009年02期 26 北宋真宗仁宗朝的“乐府声诗并著” 杨晓霭 乐府学 2009年月12月5辑 27 王绩《游北山赋》注释正补《唐代文学与陇右文化》文集 杨晓霭 文史出版社 2009年6月 28 颜延之研究回顾与反思 杨晓斌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01期 29 四部分类法中别集与总集关系考论——兼谈“楚辞”的类目设置问题 杨晓斌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9年7月 30 说“喝水” 王晶波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9年02期 31 敦煌文学中的死而复生故事及其内涵 王晶波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01期 32 兰陵萧氏思想信仰分析 杜志强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4期 33 关于侯景之乱的 几则史料释证 杜志强 辽东学院学报 2009年6期 34 清人题咏《桓上草堂图》《松林读书图》述论 漆子扬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9年04期 35 应劭《姓氏篇》产生背景及清人辑本状况 漆子扬 丝绸之路 2009年20期 36 《潜研堂诗续集》有关甘肃诗人邢澍的几首作品 漆子扬 丝绸之路 2009年10期 37 张澍经学成就概述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4期 38 张澍的金石学姓氏学成就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4期 39 张澍文学成就概述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4期 40 张澍《二酉堂丛书》的学术价值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4期 41 清代史学家张澍五种方志著述论略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4期 42 钱大昕题赠甘肃学者邢澍的诗作 漆子扬 丝绸之路 2009年10期 43 钱大昕两首佚诗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1期 44 冯国瑞先生著述考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2期 45 冯国瑞先生简谱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2期 46 邢澍著述考录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3期 47 邢佺山先生年表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3期 48 应劭《姓氏篇》产生背景及清人辑本状况 漆子扬 丝绸之路 2009年2期 49 试论先秦儒道两家在文学理论探索上的成就 赵逵夫 江西社会科学 2009年3期 50 屈原的名、字与《渔父》《卜居》的作者、作时、作地问题 赵逵夫 兰大学学报 2009年04期 51 先周历史与牵牛传说 赵逵夫 人文杂志 2009年2期 52 论矒瞍、俳优在俗赋形成中的作用 赵逵夫 陕西师大学报 2009年08期 53 诗的采集与《诗经》的成书 赵逵夫 文史 2009年08期 54 再论《惜往日》《悲回风》的作者问题 赵逵夫 文献 2009年08期 55 《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序 杨晓斌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9年8月 56 读杜甫的《天河》、《牵牛织女》等诗 赵逵夫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03期 57 汉王朝的兴衰与汉赋的发展及转变 赵逵夫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9年02期 人才培养
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简况
首选 中华书局
在传统学术和古籍整理方面,中华书局拥有雄厚的人才资源,已故著名专家学者如陈乃乾、徐调孚、宋云彬、杨伯峻、马宗霍、金灿然、赵守俨等,在中华书局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巨大的作用。现有工作人员中,高级职称占27%,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0人,绝大多数是学有专长的专家,其中周振甫、李侃、傅璇琮、程毅中等先生在古籍整理及学术研究上均卓有建树。中华书局以她一流的作者、一流的编辑出版人才和高质量的出版物享誉海内外,是最能代表中国古籍、学术著作出版水准的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5月,中华书局实行公私合营,总公司迁至北京,同时在上海留有中华书局上海办事处,1958年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同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中华书局被指定为该小组的办事机构,成为整理出版中国古代和近代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图书及相关的学术著作、通俗读物的专业出版社,承担着国家级古籍整理的基本项目。历经20年时间,组织整理、出版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本,被公认为新中国最伟大的古籍整理工程。相继编辑出版了《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唐文》、《全唐诗》、《全宋词》、《古本小说丛刊》、《甲骨文合集》、《殷周金文集成》、《资治通鉴》、《文苑英华》、《太平御览》、《永乐大典》、《册府元龟》、《清实录》、《光绪朝朱批奏折》、《中华大藏经》等一大批古代文史哲经典文献。陆续推出的重点丛书如“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历代史料笔记丛刊”、“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中外交通史籍丛刊”、“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中华史学丛书”、“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新编诸子集成”、“中国佛教典籍选刊”、“道教典籍选刊”、“理学丛书”、“学术笔记丛刊”、“古逸丛书三编”、“清人书目题跋丛刊”、“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等,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基本典籍。中华书局还出版了梁启超、王国维、顾颉刚、陈垣、王力、钱钟书等著名学者的学术著作;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学术集刊、文史类期刊《文史》、《文学遗产》、《书品》等,在学术界、读书界、教育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近年来,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方面,中华书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先后出版了《左传译文》、《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庄子今注今译》、白话《资治通鉴》、白话《续资治通鉴》、《通鉴故事百篇》、《新编千家诗》、简体横排本《二十四史》、简体横排增订本《全唐诗》、《全宋词》,以及1981年创刊的《文史知识》、1998年复刊《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高中版、初中版、小学版)等,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尽一份力。
绝对权威
我也买好多 中华书局的 书
当然今年跟风出的 通俗类的书 也不少 像 于丹什么的也不错
本文2023-08-03 16:52:2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