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对中医肿瘤学的贡献与拓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神农本草经》对中医肿瘤学的贡献与拓展,第1张

恶性肿瘤是多发病和难治病,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公布2000年全球共有恶性肿瘤患者1000万人,死亡620万人,预计到2020年,全球癌症发病率将比现在增加50%,达到1500万人。我国公布2007年38个肿瘤登记地区共1亿多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76.16/10万,国人癌症年发病率超过300万人。

 中医肿瘤学学术渊源与特色

中医肿瘤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各类肿瘤性疾病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辨证论治规律及预防康复保健等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治疗癌瘤的学说分散记载于古医经、内外妇儿杂病各科医著和民间验方中。殷墟甲骨文上已有「瘤」字的记载;《黄帝内经》中记载「昔瘤」、「筋瘤」、「肠覃」、「噎膈」、「积聚」等,将病机概括为「营气不通」、「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正气虚」、「邪气胜之」等。华佗《中藏经》指出:「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强调肿瘤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现。仲景于《伤寒杂病论》,创立一套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核心的辨证方法,奠定了中医肿瘤学临床论治规范,强调治疗肿瘤应「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历代医家从理论到临床实践繁荣了肿瘤学科,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肿瘤的病名、病因、病理、症状作了评述;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首载肿瘤专方50余首,突出了虫类药、剧毒药、祛痰瘀药的使用;宋代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谓乳癌为「捻之内如山巖,故名之」。金元四大家论治肿瘤各有建树。明清杰出的中医外科学家们著《外科启玄》、《外科大成》、《外科证治全生集》、《外科心法》、《理瀹骈文》等,对肿瘤的病因、病机、症状、内治、外治等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杂病等,如原发性肝癌散见于「积聚、症瘕、黄疸」等内科疾病中;食管癌、胃癌类似「噎膈」、「反胃」病。中医外科学肿瘤病包括乳巖(乳癌)、石瘿(甲状腺癌)、骨瘤(骨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舌菌(舌癌)、茧癌(唇癌)、肾巖( 癌)。妇科癌瘤疾病散见于「症瘕」、「崩漏」、「伪胎」、「带下」等中医妇科杂病中。至现代中医肿瘤学不断充实发展,已在中医内科、外科、妇科、杂病等学科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医学的崭新临床分科。

现代医学治疗肿瘤着重瘤体的变化,重视「无瘤生存」,手术、化学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是治癌的常规手段,能抑制肿瘤细胞生成或清除癌块,适于早、中期形体壮实者(部分可能还会复发、转移)。而当前的现症癌患者多数为晚期病人,或癌块巨大或多处转移而身体虚衰,无法耐受手术或放化疗的治疗。中医抗癌治疗着重肿瘤患者的整体状况、辨证论治,在近期抑杀癌细胞方面不及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瘤体缩小慢,但作用和缓持久,能减轻症状,改善体质和提高内环境的调控能力,使病人获得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临床效益,在晚期癌症中通过辨证论治而获得的「带瘤生存」是中医肿瘤学的特色之一,长期「带瘤生存」要比追求短时间「无瘤生存」更具临床现实意义,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放弃「生命不息、化疗不止」。

 《神农本草经》成书及地位

古代以「草」或「草本」作为植物的代称,而中药里又以植物药为主,古人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某些动植物的医疗功效,这就是药物的起源。由于人类对植物接触最多,认识最早,起初寻找药物时只是在植物中进行,所以最初的药物只有植物。虽然以后又发现了动物药、矿物药,但「草为药之本」的概念一直被保留下来。这就是后世把药物称为「本草」的由来。《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为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大约成书于西汉至东汉时期。该书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草药的系统总结,奠定了中药学基础,中药理论体系便由此发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现代抗肿瘤中药如人参、灵芝、斑蝥、蚤休等都是出自《本经》。

《本经》原书因为年代久远,约在北宋初年即已散佚。多年来,历代医药学家曾多次重辑,试图恢复其本来面貌。现存的《本经》就有九种辑本。现在见到的各种版本,均为明清以后本草学家根据《本草经集注》残卷、《新修本草》残写本及《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和其他著作中保存的《本经》文字辑复而成。卢复(1573~1619年)是明代万历年间人,号不远,居浙江钱塘,他的辑本名《神农本草经》,书成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共三卷,按上、中、下三品分类。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125种,合计载药365种。为现存最早的《本经》辑佚本。《本经》首创三品分类法是基于当时人们对药物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而得出的,即养命、养性和治病,以及毒性的有无及大小来分类的。凡延年益寿无毒者,列为上品,大多属于滋补之物,因作用柔和而无毒,故可以久服。凡遏病补虚不论有毒或无毒者,列为中品,此类药物可两警其事,即有补益之功,又有遏病之能。凡以驱邪祛病为主,多属于下品,多攻伐带毒,故不可久服。随着本草分支学科的发展,后世医家发展了三品分类法,不断完善本草的分类,较有代表性的有《本草纲目》的纲目分类法,即从植物到动物到人,这个次序,是按自然界进化过程中由低向高级进化的次第排列的。

《本经》对中医肿瘤学和研发抗癌中药的贡献

《本经》共四卷,卷一「序录」提出纲领性的中医及中药经典理论,如「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疰蛊毒以毒药,痈肿疮瘤以疮药……各随其所宜」。并列举各种内科大证和肿瘤性疾瘤为案例,如「夫大病之主,有中风、伤寒、寒热、温疟、中恶、霍乱……(以下为肿瘤性疾病)坚积、症瘕……鬼疰……痈肿、恶疮……瘿瘤……此皆大略宗兆,其间变动枝叶,各依端绪以取之」。后世有关中药辨识、四气五味、脏腑归经,以及恶性肿瘤的辨证论治,皆沿袭《本经》最早开创的先河。

《本经》卷二至卷四分列上、中、下三品药物,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集注》中指出:「上品药性,亦皆能遣疾,但其势力和厚,不为仓卒之效……;中品药性,疗疾之辞渐深,轻身之说稍薄,于服之者,祛患为速,而延龄为缓……;下品药性,专主攻击,毒烈之气,倾损中和,不可常服,疾愈即止。」经详细比对剔除无法考证者(如空青、曾青、白青、扁青、肤青、长石、青琅玕、誉石等),属重金属毒副作用较剧者(如水银、铅、锡、锡镜鼻、石硫磺等),以及临床极少应用者(如豚卵、麋脂、雁肪、孔公孽、殷孽、六畜毛蹄甲、燕屎、衣鱼等)。

《本经》所载的药物中抗肿瘤功效确实或值得进一步研发者约有115味(占《本经》常用药三分之一以上),其中上品药物43味,包括人参、北芪、薏苡仁、灵芝、阿胶等,多数在晚期癌症用于扶正补虚、「带瘤生存」的治疗;中品45味,包括海藻、猪苓、当归、鳖甲、苦参等,适于中晚期癌症攻补兼施的治疗;下品27味,包括斑蝥、蟾蜍、甜瓜蒂、蚤休、虫等,适于早、中期癌症解毒消症的治疗。以上药物按肿瘤常用治法可分为清热解毒(29味)、活血化瘀(12味)、除痰祛湿(22味)、软坚散结(8味)、以毒攻毒(14味)、扶正补虚(30味)6大类,广泛应用于常见10大癌瘤等的临床治疗中。

《本经》中部分抗肿瘤药物经历了临床——实验研究——临床等阶段,明确体内过程和作用机理,提取了有效成分或有效部分,从水煎剂提取为丸、片剂或注射剂,可供静脉注射或动脉灌注等介入性治疗,如从蓝实提取靛玉红片治白血病、甜瓜蒂提葫芦素治肝癌;从斑蝥、蟾蜍提取斑蝥素、华蟾素分别或合用制成片剂或静脉注射剂治疗肝癌或消化系统癌,从苦参(苦参碱)、薏苡仁(薏苡仁酯)、北芪(北芪多糖)、人参(人参皂甙)、灵芝(灵芝多糖)等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软胶囊或注射剂治疗各种癌瘤,为中西医肿瘤科医生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经》药物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通过临床验证总结成书的药物学大成,从《本经》中研发抗肿瘤中药的探讨正方兴未艾,未来的研究将不再停留于药理研究——动物实验——提取单体的模式,而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注重循证医学依据,必将为中药抗肿瘤研究开创新的局面。

静脉曲张是指静脉系统处于蜿蜒、迂曲状态,中医称为“筋瘤”。静脉曲张往往是许多疾病的伴随症状,而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系指下伴有深静脉功能缺陷的独立疾病,在静脉曲张病人中约占20%左右。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病人多数无自觉症状,当交通支瓣膜破坏时,内踝上部可出现轻度肿胀,皮肤瘙痒及色素沉着。迂曲扩张的浅静脉多出现在内踝前.小腿及大腿内侧的隐静脉走行区域。少数仅出现于小腿后,属单纯性的小隐静脉曲张。病变严重时,静脉迂曲成团,甚至呈瘤样扩张,皮肤菲薄,极易破损出血,病程待续进展,后期可出现皮肤营养障碍,表现为皮下组织硬结,皮肤脱屑,甚至形成湿疹和溃疡,严重者可导致截肢。单纯性静脉曲张有四大并发症:

1. 血栓性浅静脉炎。 2.瘀积性皮炎。 3.溃疡。 4.出血。

●血栓性浅静脉炎:由于血流缓慢,血液瘀滞形成血栓,出现非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局部红肿、发热、疼痛。炎症消退后,静脉壁可与皮肤粘连,腔内血栓机化再通,亦可能遗有钙化的静脉石。

你这种情况可能已经是静脉炎了,建议你立刻去医院治疗!中医俗称脉管炎

问题一:古代 称癌症为什么? 在中国,远在西周就有「肿」这个字眼来形容肿瘤,但当时尚无法区分肿瘤有良性与恶性的差别。在当时,亦有所谓的「专科医师」出现,据周礼天官记载:「疡医专管医治肿疡、溃疡、金创、骨折等病」,疡医其地位相当於今日的外科医师。值得注意的病历纪录及死因报告在此时也开始被重视了。有关癌症的描述,一些古文学家指陈:最久远的案例,似应可以上溯到汉文帝时代的淳于意(也就是缇萦之父)於当时所记载的胃癌病例。之后一直到宋朝才有对癌症有更进一步的认知,「癌」这个字最早的纪录则在十二世纪初的卫济宝书中出现,其中有对乳癌的观察,指出40岁以上的妇女易患此症,溃烂三年而死等。之后,杨士瀛在任济直指方论中描述:「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裹……」,这已是相当实际的描述某些癌症的特徵了。到了清朝有关癌症病症的阐述也愈来愈多人加以著墨,疡医证治准绳书中提到∶「按之推移得多者,可用取法去之,如推之不动不可取也」,这代表当时的医者定知固定的肿瘤不能以手术治疗之。外科正宗将颈部恶性肿瘤(包括原发及转移性)称为「失荣」,这是最早对颈部恶性肿瘤的详实记载,而此书的撰著者亦观察到「失荣」乃为不治之症。传统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生为生理偏差、体内系统失调而失去平衡才会罹癌,而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包括:气血不顺、细胞积聚毒素、晨昏颠倒、饮食不当、肾气衰竭……等。

找了蛮久终于CTRL+V过来了。- -!

问题二:古代人把癌症叫什么,古代神医如何治癌 现存中医文献里,最早出现“癌”字的,是12世纪时宋代的《卫济宝书》,和公元1264年的《仁斋直指附遗方论》。而最早描述癌症的,则是后者,书中说:“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里”。意思是说癌象岩石状,有毒根深藏于体内。

癌症本身是一种恶性肿瘤,中医对肿瘤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殷商甲骨文“瘤”字的出现。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已有筋瘤、肠瘤、昔瘤(指长时间形成的肿瘤)等的描述。《周礼天官》则记载了周代“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的治疗。这里所谓肿疡,就是对肿瘤这类疾患的描述。

宋代《圣济总录》把腹内肿瘤叫做症瘕(音“征假”)。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公元1617年)中以“茧唇”称如今的唇癌。清代高秉钧在《疡科心得集》(公元1805年)把肿瘤叫做失营或失荣。因为这种病的后期,人体外表失去光泽荣华,如树木之失于荣华,枝枯皮焦,故名也。

此外历代中医对恶性肿瘤的描述主要有下列病名:“噎膈”包括食道癌及贲门癌;“胃反”包括胃癌在内;“积聚”是指包括各种内脏肿瘤在内的胸腹部肿块;“症瘕”多指下腹部及盆腔肿块;对“崩漏带下”的描述则与宫体、宫颈癌症状相似;“石疽、失荣”则与恶性淋巴瘤及颈部转移癌症状相似。此外还有“肾岩”、“脏毒”等类似肿瘤的描述。

问题三:中国古代有哪些关于癌症的记载或病例 古代有癌症病例的记载,但古代不叫癌症,称恶毒之疮疽或症瘕积聚、疔疮等等名称早在12世纪(1170年)的宋朝,东轩居士撰写过一本《卫济宝书》,提到“癌”这个名词。这“癌”字没有见于《康熙字典》等传统典册,迟至1915年“癌”字才正式出现在《辞源》和《中华大字典》中 ,解释“癌”是恶性肿瘤。

有些人以为,可怕的癌症是现代发现的疾病。其实不然,癌症在古代就已有记载。

早在公元三世纪初,王叔和的《脉经》里就有癌症病例的记载,中医学里把恶性肿瘤称为癌。公元一二 年,杨士瀛在《仁斋直指附遗方论》里对癌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透孔里,男者多发生于腹,女者多发生于乳,或颈或肩或臂,外证令人昏迷。”其描述与现代临床诊断相符。由于古人对癌的病理、转移等还不甚了解,只知癌像岩石状,坚硬凹凸,有毒根深植于体内,古时�挥胙彝ㄓ茫�所以加上病字头,就成了“癌”字了。明代的《外科正宗》一书还谈到长在嘴唇上的“唇癌”,说它初像豆子,慢慢长大,质地坚硬,难治,并认为其诱发原因既有精神忧虑、过于急躁的全身因素,又有经常吃煎炒烤爆食物的局部因素。十七世纪初的《疡医证治准绳》一书还详细记载了一则男性乳腺癌的病例,说患者因数次参加“馆试”没有考上而闷闷不乐,后来左侧 常有小量液汁流出,不久, 旁边发现肿块,逐渐增大溃烂,成岩穴之状。

由此看来,古代医家对癌症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

问题四:癌症在古代被称为什么病? 噎食.

问题五:癌症产生于什么时候?古代有没有? 有关癌症的文字记载,不论在中外,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即有陈旧手稿记述了身体不同部位的恶性肿瘤。在此我们做一简单的介绍,癌症在不同国界、年代的记载,及医师的看法。

在中国,远在西周就有「肿」这个字眼来形容肿瘤,但当时尚无法区分肿瘤有良性与恶性的差别。在当时,亦有所谓的「专科医师」出现,据周礼天官记载:「疡医专管医治肿疡、溃疡、金创、骨折等病」,疡医其地位相当於今日的外科医师。值得注意的病历纪录及死因报告在此时也开始被重视了。有关癌症的描述,一些古文学家指陈:最久远的案例,似应可以上溯到汉文帝时代的淳于意(也就是缇萦之父)於当时所记载的胃癌病例。之后一直到宋朝才有对癌症有更进一步的认知,「癌」这个字最早的纪录则在十二世纪初的卫济宝书中出现,其中有对乳癌的观察,指出40岁以上的妇女易患此症,溃烂三年而死等。之后,杨士瀛在任济直指方论中描述:「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裹……」,这已是相当实际的描述某些癌症的特徵了。到了清朝有关癌症病症的阐述也愈来愈多人加以著墨,疡医证治准绳书中提到∶「按之推移得多者,可用取法去之,如推之不动不可取也」,这代表当时的医者已知固定的肿瘤不能以手术治疗之。外科正宗将颈部恶性肿瘤(包括原发及转移性)称为「失荣」,这是最早对颈部恶性肿瘤的详实记载,而此书的撰著者亦观察到「失荣」乃为不治之症。传统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生为生理偏差、体内系统失调而失去平衡才会罹癌,而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包括:气血不顺、细胞积聚毒素、晨昏颠倒、饮食不当、肾气衰竭……等。

至於西方医学,其科学基础创始於古希腊。约於公元前四百年左右,有「西方医学之父」之称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依据他在临床观察所见,指出人体的肿瘤(或叫赘生瘤)可以大致将他们区分成「无害性」肿瘤以及「危险性」肿瘤这两大类。而他所称的危险性肿瘤的希腊文为「Karkinoma」,也就是相当於今日大家所常听到的癌症。「无害性」肿瘤称为「Karkinos」也是螃蟹「crab」之意。癌症「Cancer」一词出现的时间较晚,这个字源出於拉丁文cancrum,意亦指是「螃蟹」,取其形状貌似人体某些皮肤癌病之外,更意味著癌瘤细胞四处蔓延、破坏、横行无道,全无章法的为害人体。

在希波克拉底时代,认为癌症是因为黑胆汁分泌过盛所引起,而对癌症尽量采取避免治疗、自然回复的方式。到西元两百年左右,有一学者Claudius Galen将肿瘤分为三大类:1自然的肿瘤,例如妇女 会自然肿大。2超乎自然的肿瘤,例如受伤后的修复性肿块。3违反自然的肿瘤,这类似於今日的癌症。虽有理论,但对癌症的治疗并没有提供突出的疗效。希波克拉底与Claudius Galen之后的西方医学进入黑暗时期。十七世纪之后外科手术逐渐风行,许多有关癌症的论文开始出现,1771年第一篇有关癌症的科学报告由英国人 John Hill提出,长期使用鼻咽诘娜巳旧媳茄拾┑谋壤�偏高,这样的报告已显示化学物质与癌症的关连�5�真正对癌症有系统及广泛的研究是从十九世纪开始,此时在癌症治疗无论手术、放射线治疗、化学治疗、免疫疗法皆开始见其效�809年以手术切除卵巢肿瘤,这是第一个腹部手术肿瘤的纪录。此后,更因有显微镜的发明,所以造就病理学的进步,1895年发现X光后,隔年将放射线运用於癌症治疗上。至於化学药物治>>

问题六:现代的一些绝症,疾病名称在古代叫什么 以前,人均寿命多少?活到这么大年纪七八十岁各个器官出现问题的疾病,有机会有吗?没有

以前,得了癌症、基因遗传病、冠心病、高血压。。。诊断得出来吗?可能只是最后落一句:油尽灯枯而亡

以前,有那么多人大鱼大肉饮食水平蹭蹭往上窜吗?没有,那现在所谓肥胖、冠心病等等有吗?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没人统计,因为他们根本不觉得这是病

观念的转变,让我们把以前乐见的现象称为疾病,从观念上讲,是有很多新病出现了

癌症,其实是变异的癌细胞通过无限地分裂、增殖,最终致使正常的细胞组织遭到破坏。

中国古代的医生显然都不具备这种深刻的医学知识,即便有类似的记载,也都只能是记录表征,而不能深入本质。

例如,有人认为癌这个字,可能是来源于喦(同“岩”)。所谓的喦,如山峰之形状,如山石之坚硬。商人在形容妇女的乳房出现肿瘤时,即称呼“高突如喦顶,烂深如喦壑”是也。

除此以外,还有1264年南宋福建医学家杨士瀛的《仁斋直指附遗方论》,也对癌症作出描述: 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

这句话明显是在描述肿瘤的形貌,对于“毒根深藏”的缘由,他是丝毫不清楚的。

总而言之,古代对癌症的称呼是喦,但这个字主要是在指外在表现肿瘤,而不是实质的病因。

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就有瘤的分类记载,提出了一些肿瘤病名,如 肠蕈、石瘕、积聚、噎膈 等,并对这些疾病的症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如《灵枢》云:“石瘕生于胞中,…日以益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这些描述与今之腹腔肿瘤和妇科肿瘤极其相似。同时期的《难经·五十五难》中论述了“积”与“聚”的区别,提出了 五脏积 的病名、症状、病理等。其云: “气之所积者曰积,气之所聚者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由此可见,“积”是固定的,而“聚”是活动的。《难经》中称心之积曰伏梁,肝之积曰肥气,脾之积曰痞气,肺之积曰息贲,肾之积曰奔豚。

东汉华佗 首创麻醉下手术治疗体内“结积”(包括肿瘤疾病),并在《中藏经·论痈疽疮肿》中指出:“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认为肿瘤的发病不单是因为营卫之气堵塞而引起,更重要是由脏腑“蓄毒”所生。

东汉末年,张仲景 所著《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中亦有许多类似肿瘤性疾病的诊治,记载了大量临床行之有效的方剂,如鳖甲煎丸、大黄蛰虫丸、抵当丸、抵当汤、麦门冬汤、旋覆代赭汤、硝石矾石散等。

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卒心腹坚方第二十六》中云:“凡 瘕坚 之起,多以渐生,如有卒觉便牢大,自难治也。腹中瘸有 结节 ,便害饮食,转羸瘦。”认识到肿瘤有一定的发展过程,往往自我发觉时多属晚期,形成恶液质,预后不良。晋代针灸医家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首先应用针灸治疗肿瘤性疾病,《经络受病人肠胃五脏积发伏梁息贲肥气痞气奔豚第二》有:“息贲时唾血,巨阙主之;腹中积,上下行,悬枢主之;……心下大坚,肓俞、期门及中脘主之;……腹中积聚时切痛,商曲主之;……小腹积聚,劳宫主之。”。

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对肿瘤性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并分门分类记载了许多肿瘤疾病及所属症状,如“ 五膈”、“五噎”、“石疽”、“反花疮”、“乳石痈”、“石痈”、“瘕瘕”、“积聚” 等。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分瘤为 瘿瘤、骨瘤、脂瘤、石瘤、肉瘤、脓瘤及血瘤 ,首载肿瘤专方五十余首,方中突出虫类药、毒剧药及攻痰化瘀药的使用,并应用灸法治疗 瘕瘕积聚

宋代《仁斋直指附遗方论》所述之 “癌”,确属恶性肿瘤:“癌者,上高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 ”,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到“坚硬不可移者,名曰 石瘿 ”,“瘤则有六:骨瘤、脂瘤、气瘤、肉瘤、脓瘤、血瘤,亦不可决溃”。杨士瀛《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则说: “ 癌者,……外证令人昏迷,治法急用蓖麻子等药外敷,以多出其毒水如痈疽方中乳香膏、神功妙贴散是也 ”,可见宋代中医肿瘤学从病名、分类、治法、方药等均有很大的发展,已初见学派之端倪。

金元时代,四大学术流派的形成促进了肿瘤学术的进步。李东垣所创制的方剂如补中益气汤、广茂溃坚汤、散肿溃坚汤、连翘散坚汤、救苦化坚汤等,为临床治疗肿瘤所常用。而朱丹溪力主祛痰以治结块,创制了许多攻痰方剂,有清热化痰、软坚化痰、燥湿化痰、活血化痰、健脾化痰诸法,认为积聚痞块为痰与食积死血而成,用醋煮海石、醋煮三棱、莪术、桃仁、红花、五灵脂、香附,以及瓦楞子能消结块。张元素,提出用干漆、硇砂、三棱、大黄、牵牛之猛药类。

明代张景岳指出,凡积聚之治,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凡坚硬之积,必在肠胃之外、募原之间,原非药力所能猝至,宜用阿魏膏、琥珀膏,或用水红花膏、三圣膏之类以攻其外;再用长桑君针法以攻其内。这种内外兼施、针药膏并用的方法是符合肿瘤治疗的特殊情况的。

清代肿瘤病名有“噎膈”、“反胃”、“肺痿”、“乳岩”、“肾岩翻花”等,肿瘤病因病理、辨证论治、处方用药、预后等方面又有进一步发展。

欢迎打开 历史 宝藏。

癌症是当今人类 健康 的一个大患。

直到民国时期出的《辞源》一书,才有“癌”的记载,并且解释这个字代表的就是一种恶性肿瘤。

不可否认的是,癌症这种病症,绝对不是近现代人独享的病症,古人肯定也是受癌症困扰的,之是当时没有癌症这个名字罢了。

这种岩穴之状,并且有肿瘤形状的“颗颗累垂”样子,可以判定就是体内的肿瘤了,毒根深藏,说的就是癌细胞的顽固性和扩散性,很难彻底治愈。

癌症的英文名字是Cancer,来源于希腊文cancrum,就是螃蟹的意思,来自于癌细胞的外形,像带着爪子的螃蟹一样,很是可怕。

以上便是关于癌症的小 历史 ,祝愿大家 健康 幸福,远离疾病。

中国早在3500多年前的殷周时代,殷墟甲骨文上已记载"癌"的病名,“癌”字由“疒”、“嵒”组成,这是现今发现的中医记载肿瘤最早文献。“癌”字把病字头去掉,就是一个“喦”字,它是岩石的“岩”的另一种写法。

古人造“癌”字时为什么用到“喦”字呢,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我们就能找到最好的答案。据甲骨文记载,古人在女性身上发现了肿瘤,“高突如喦顶,烂深如喦壑”。

以后的历朝历代的医学典籍都有癌症的记录。北宋1170年,东轩居士著《卫济宝书》:「痈疽五发,一曰癌……」。

南宋杨士瀛著《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十二、癌》中,记载了癌的症状:「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裂如瞽眼,其中带青,由是簇头,各露一舌,毒根深藏,穿孔通里,男则多发于腹,女则多发于乳,或项或肩或臂,外证令人昏迷。」

癌字从岩,岩即山岩,岩为岩的俗体字,古代癌、岩、嵓、喦、岩、岩通用,癌的本义和读音均同岩,传统中医学常用其本义本字「岩」作为病名,指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岩石的肿物,是以形象命名的,例如乳岩(今之乳癌)、肾岩(今之阴茎癌)、舌岩(即今之舌癌),多归类于外科。

在普通话中,癌症的“癌”字依造字规则应读作 yán ,但自1950年代开始,生活中“癌”字常读作 ái。这是为了避免口语中与炎症混淆而变动了读音。而中国台湾地区汉语中的“癌”,现在仍然是读作“yán”。

汗牛充栋的中医古籍对一些癌症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疗、预后、预防等均有所记载,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例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胭,真脏见,十月之内死。”所述症状类似肺癌晚期临床表现,并明确指出预后不良。

中医有“癌”记录之时,英语连「cancer」这个词都还没有诞生,也还没有西医,更没有西医的“癌”。

三百多年前,简称为“西医”的现代西医学学科在人体解剖基础上诞生,并与古代西医彻底切割,成为新生的单一学科。

一百多年前,西医进入中国,西医名词cancer翻译成中文时,直接“挪用”了中医名词“癌”。

从诞生的先后时间及出处来看,西医名词“癌”做中医名词“癌”的孙子也不够格。

实际上,中文西医著作中的很多名词,在从英文翻译成中文时,都直接“挪用”了中医的名词术语。

最常用攻击中医的武器,也最可笑的指责就是中医的脏腑名词不符合同名的西医器官名词。比如:中医脏腑中的肺不符合西医器官的肺

本问题中的癌症也是如此。

100年前西医进入中国,西医名词大多数是从英文翻译成中文的,英文器官的译名被翻译采用了其自认为相似的中医脏腑名词,拿来主义使用,比如:Lung(肺),按照世界通用的译名规范音译或意译,则Lung的音译应为“烂”、“任”、“令”或者“隆格”、“林格”Lung的意译应为“呼吸囊”、“氧气交换器”

lung译成与中医脏腑名词的“肺”根本就是一多义词:同音多义。“肺”这一名词,在中医理论中是一脏腑名称,是指肺的功能系统,是一种不可见但是可以推演和证实的功能系统;而在西医体系中是一器官名称,指的是肺这一器官,是一种可见的客观物质。是当初英文Lung翻译的不妥,生生制造了一个“肺”的多义词,人为地造成中、西医名词混淆——谁之过?中医不是背锅侠,“中医不符合西医”这个锅,中医不背。

但做人总得讲先后,中医之脏腑名词业已使用了几千年,如何能够符合仅仅用了百年且盗用了中医名词的西医器官名词?孙子不像爷爷也就罢了,你叫爷爷如何能够像孙子?!

西医就是名副其实的“停电了不能看病的医生”,用西医治疗癌症完全是个笑话,除了骗医药费还能干嘛。每年有几百万癌症患者盲目相信西医治疗过度用药,死亡人数达到百万级,救不活就说是晚期。没听说过西医治愈过癌症的,乔布斯已经用昂贵的医疗费检验了西医的能力,效果显然不理想。乔布斯、李咏若用了中医保守治疗少说也能多活5-10年。在治疗癌症的道路上,西医需要借鉴中医标本兼治的医学理论。西医治疗感冒和脚气疗效不错。[吃瓜群众]。

西方人发明了“癌症”,他们治不了,只是把患者变成了他们提款机。他们成功了,却造就了无数人财两空的家庭。

古人统称癌症为痈疽。如肺痈,肠痈,胃痈,颈痈,背痈……

古时候没有西医上的“癌症”这个词语,那么各种癌症被称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癌症这个词语是近代才出现的 ,那是在显微镜被发明以后,人类可以看到很细微的结构,所以诞生了癌症。

其实我国最早记载的癌症是在黄帝内经, 那时候并不称为“癌”,而是“瘤”,里面描述为筋瘤、肠瘤、昔瘤等;而也有书籍不称之为“癌”或者“瘤”,而是称为“殇”,比如《周礼天官》记载周代“下士八人,掌肿殇、溃殇、金殇、折殇”的治疗,这里面的殇就是指肿瘤或者癌症的意思。

在中医的书籍里面,最早出现“癌”的是北宋的 《卫济宝书》和《仁斋直指遗方论》,它们是这样描述的: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

自从北宋以后,中医对癌症的认识加深, 也出现了更多对癌的描述,如“噎膈”指食道癌、贲门癌;“胃反”包括胃癌,“石疽”应该是指淋巴瘤等。

后来也出现了不少关于更多癌的描述,如宋代《圣济总录》称腹部肿瘤为“症假”,明代《外科正宗》称唇癌为“茧唇”,清代的《殇科心得集》一书中把肿瘤称之为“失荣”。

从上面的这些论述,我们能看得出古人对癌其实是有一定了解的,但是古代可能癌症的发病率可能很低,他们没有太好的办法了解和治疗。

最后小结:古代人称癌为“瘤”、“殇”等,真正出现癌症这个词语是在显微镜发明以后。 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解答,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

肉瘤(淋巴癌)、乳岩(乳癌)、石瘿(甲状线癌)、舌菌(舌癌)、瘰癧(淋巴线癌)、脏癰(直肠癌)息贲(肺癌)痞气、积聚(肝癌)、噎膈(食道癌)、喉蕈(喉癌)、厉疽(皮肤黑色素)、石疽(癌、瘤)、外肾岩(阴茎癌),这些是古时的叫法。

大家都知道,肿瘤的发展总是神不知鬼不觉,发病较为突然,一般情况下发现肿瘤时已经到了病情的晚期。本文主要介绍了肿瘤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法。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它凝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最有活力、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多少年来它不仅为炎黄子孙解除病痛,而且还因其确切的疗效远播海外,恩泽众生。 中医治疗的理论基础和所用的药物与西医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它是几千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因此在治疗肿瘤方面亦有独特的疗效,在许多方面可补西医之不足。临床使用的化疗药品伴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人们试图在自然的传统医药领域寻找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方法,特别在增效减毒、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 一、传统中医对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并没有与现代肿瘤完全对应的病名,有关肿瘤的记载包含在许多中医病证名称中。当然,这些中医病证名称并非与现代肿瘤完全等同,但对于肿瘤的治疗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现将有关中医记载肿瘤的病证名与类似现代医学的病名对照如下: (一)相当于恶性肿瘤的病症 噎膈:食管癌或贲门癌。 翻胃(胃反、翻胃):胃体、胃窦部癌。 症瘕(积聚):腹腔恶性肿瘤,部位包括肝、脾、子宫、卵巢、胰腺及肾脏等。 脾积(痞气):包括肝癌及肝脾肿大,慢性白血病脾大。 肝积(肥气、癖黄、肝着):原发或继发肝癌及肝淋巴肉瘤。 肺积(息喷):晚期胃癌。 失容:鼻咽癌颈部转移,恶性淋巴瘤,腮腺癌及颈部转移癌。 伏粱:胰腺癌或横结肠癌。 乳岩(乳石痈):乳腺癌。 妒乳:湿疹样乳癌。 肾岩:阴茎癌。 翻花:阴茎癌或其他体表恶性肿瘤破溃呈菜花状隆起。 茧唇:唇癌。 舌菌:舌癌。 喉百叶:喉癌。 五色带下:宫颈癌,子宫癌,阴道癌。 石瘕:子宫肉瘤及盆腔良、恶性肿瘤。 骨疽:骨的良、恶性肿瘤。 上石疽:颈淋巴结转移癌及何杰金病。 缓疽(肉色疽):软组织恶性肿瘤。 石疔、黑疔、青疔、翻花疮:体表的恶性肿瘤、癌性溃疡。 石瘿:甲状腺腺癌,甲状腺腺瘤。 肠覃:卵巢、盆腔、胃肠道的恶性肿瘤。 肉瘤:据《千金方》记载所描述者,相当于软组织恶性肿瘤;按《外科正宗》描述者相当于脂肪瘤等良性肿瘤。 (二)相当于良性肿瘤的病症 瘿瘤:甲状腺腺瘤、囊肿及癌。 脂瘤:脂肪瘤及皮脂腺囊肿。 痰包:舌下囊肿。 痰核:慢性淋巴结炎及结核。 血瘤:海绵状血管瘤。 胎瘤(红丝瘤):小儿血管瘤。 筋瘤:腱鞘囊肿。 气瘤:软组织肿瘤。 耳瘤:外耳道乳头状瘤。 骨瘤:骨良性肿瘤。 疣、痣、息肉、赘生物:指体表良性小肿瘤及疣赘。 二、中医对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与对多数疾病的认识一样,中医认为肿瘤是属于整体性疾病的局部表现,肿瘤的产生并非是人体某个局部的问题,而是由内因、外因以及患者体质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其病理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虚邪实 正虚是指正气虚弱,不能抵御外邪侵犯机体,则疾病丛生,肿瘤的发生与正虚有着密切的关系。邪实既指感受邪气,又指体内邪气过盛,无论外感六*,内伤七情,还是饮食劳伤,皆可导致机体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和,七血紊乱,或为痰凝,或为血瘀。而瘀血、痰块又反过来作为致病因素,在正虚的条件下,内外合邪,毒邪留滞,而成肿块,致发肿瘤。故采用扶正与祛邪相结合,调补先后天功能,增强和调动机体自身抗癌能力,是当前恶性肿瘤治疗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最常用的法则,对预防癌瘤、治疗癌瘤、带病延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气滞血瘀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也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的功用主要为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形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而气血失调,常表现为气滞血瘀。气郁不舒,血行不畅,导致气滞血瘀,瘀结日久,必成症瘕积聚。在治疗上,常于扶正药中配合理气活血之药。凡是癌瘤形见肿块,伴有疼痛,多因气滞血瘀所致,故参合调理气机、活血化瘀的方法,是治疗癌瘤不可忽略的主要法则之一。 (三)脏腑失调 脏腑是指五脏六腑。五脏即心、肝、肺、肾、脾,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作用;六腑为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具有受盛和传化水谷的作用。若脏腑失调,则引起气血紊乱,或先天脏腑禀赋不足,皆为肿瘤发生的内在因素。调整脏腑功能,重建机体的阴阳平衡,对于治疗肿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痰湿凝聚 痰湿均属水湿为患。感受外邪、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皆可使脏腑功能失调,产生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痰湿凝聚。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痰湿凝聚是肿瘤形成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病理。在治疗上,切莫忘记应用化痰散结、祛湿解毒治疗肿瘤。 (五)毒热内结 火热为阳盛所生,热多为外*,火常自内生,但火热多混称。火为阳性,易伤津动血,耗气灼阴,常易致肿疡。实火有明显的火盛症状,阴伤症状不明显,如高烧、渴喜冷饮、面目红赤、便秘溲赤等;虚火则以阴伤为主,有虚热证,如午后低热、五心烦热、盗汗、咽干、舌尖嫩红等。火热入于血分,可滞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临床上多见癌瘤患者呈热郁火毒之证,如邪热鸱张,呈实热证候,表示肿瘤正在进展,属于病进之象。如系病久体虚、瘀毒内陷,病情由阳转阴,成为阴毒之邪,则形成阴疮恶疽,翻花溃烂,胬肉高突,渗流血水。治实热阳证火毒之邪应投大剂清热解毒,滋阴降火之品,而对阴毒之邪,则需温补托里,扶正祛邪以调和气血,祛除阴毒之邪。 三、中医对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 在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治法从属于治则,其内容十分丰富,一般概以汗、叶、下、和、温、清、消、补等八法论之。中医防治肿瘤的常用治法有扶正培本、理气活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化痰袪湿、以毒攻毒、养阴清热、健脾益肾、对症治疗等。肿瘤发病较复杂,多属多系统、多组织器官受累,寒热交错,虚实夹杂,因而以上诸法又常配合使用,而且常以扶正培本为基础,清热解毒、以毒攻毒又为肿瘤防治中常用的配伍法。 (一)扶正培本法 扶正培本治则所属治法较多,包括补气养血、健脾益胃、补肾益精等等,但目的旨在于增强机体抗病、防病及其适应能力。扶正培本亦即补法,其常用的益气中草药有黄芪、党参、人参、黄精、白术、淮山药、甘草等;补血中草药有鸡血藤、当归、熟地、干地黄、白芍、紫河车、桂元肉、阿胶等;滋阴中草药有天门冬、麦门冬、沙参、生地、龟板、鳖甲、天花粉、知母、旱莲草、女贞子等;温阳中草药有附子、肉桂、鹿茸、*羊藿、补骨脂、菟丝子、锁阳、肉苁蓉、巴戟天等。 扶正培本法在肿瘤防治中应用最为广泛,而且收效较佳。扶正培本治疗肿瘤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包括: 1提高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 2减轻放疗及化疗的毒副反应。 3提高手术效果。 4治疗癌前病变。 5抑癌抗癌。 6提高机体免疫力。 7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等等。 (二)理气活血法 肿瘤的实质多有血瘀,常见有肿块、刺痛、唇舌青紫、舌下静脉曲张、肌肤甲错、脉涩等瘀血见症,故活血化瘀法为肿瘤防治的重要大法之一,中医认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与血瘀常互为因果,因此,理气与活血常需配合应用。常用的理气药有:八月札、柴胡、木香、陈皮、青皮、枳壳、砂仁、玫瑰花、檀香、槟榔、沉香、苏梗、旋覆花、厚朴、川楝子、延胡索、降香、丁香等。 常用的活血化瘀的药物有:丹参、五灵脂、王不留行、桃仁、红花、赤芍、三棱、莪术、乳香、没药、蒲黄、水蛭、穿山甲、土鳖、归尾、泽兰、虎杖、石见穿、全蝎、血竭等。 据现代药理研究,理气药可以抑制平滑肌的运动,故能行气止痛。枳实、枳壳能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增强而有力,有利于肠内气体及粪便排出而“降气通便”,保持机体气机的调畅,有利于血液、津液的运行和脏腑组织功能正常。川楝子、八月札、玄胡等理气药还具有一定抗肿瘤作用。 有关活血化瘀法及药物的实验研究开展较多,活血化瘀抗肿瘤的作用可概括为: 1能增强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的疗效;活血化瘀药物主要能改善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从而可从减轻病理损害,促进增生或变性的结缔组织复原。 2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活血化瘀药物对机体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即既有免疫抑制作用,又有免疫增强作用,活血化瘀药为主的方剂能显著增强实验动物巨噬细胞百分率。 3调节神经和内分泌功能;活血化瘀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可恢复内环境平衡,有助于对肿瘤的抑制,又能调整体内内分泌的功能。 4预防放射性纤维化,减少副反应。 5杀灭肿瘤细胞;据动物实验筛选及临床实践,活血化瘀药物中具有灭癌和抑瘤作用的药物有红花、元胡、乳香、没药、穿山甲、土大黄、全蝎、蜈蚣、僵蚕、丹皮、石见穿、斑蝥、五灵脂、归尾、喜树、降香等。 6对抗肿瘤细胞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及瘤栓的形成。 (三)清热解毒法 恶性肿瘤,特别是中晚期患者常有发热、肿块增大、局部灼热、疼痛、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数等症,皆属邪热瘀毒之候,治之当以清热解毒为法。清热解毒药能控制和消除肿瘤及其周围的炎症和水肿,在其某阶段起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肿瘤发展的作用。同时,清热解毒药又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清热解毒法为肿瘤防治常用的治法之一。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物有:白花蛇舌草、蒲公荚、败酱草、土茯苓、野菊花、连翘、金银花、板蓝根、紫花地丁、半枝莲、半边莲、天葵子、七叶一枝花、苦参、黄药子、黄芩、黄柏、山豆根、紫草根、野菊花根、水杨梅根等。 有关清热解毒药抗肿瘤的药理研究报道较多,其作用概括起来包括以下诸方面: 1直接抑制肿瘤的作用;经抗癌活性筛选,清热解毒药的抗癌活性最强,如白花蛇舌草,山豆根、半枝莲,穿心莲、公英、冬凌草、臭牡丹、青黛、龙葵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瘤作用。 2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许多清热解毒药物如白花蛇舌草、山豆根、穿心莲、黄连等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激发和增强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增强或调整巨噬细胞吞噬作用,提高骨髓造血功能。 3抗炎排毒作用。 4调节内分泌功能;清热解毒药如白花蛇舌草、山豆根等能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5阻断致癌和反突变作用。 (四)软坚散结法 软坚散结药物抗肿瘤主要在于直接杀伤癌细胞等作用。有报道称,软坚散结药物的体内体外实验结果均表明,对体外肝癌细胞有直接杀死和抑制作用,从而延长患者的寿命。 (五)化痰袪湿法 肿瘤之成因除了气滞和血瘀两大重要因素外,还有痰凝和湿聚,表现为气机阻滞、痰湿凝聚、血行瘀滞,故而对某些肿瘤或肿瘤发展的某些阶段,治疗当以化痰袪湿为主,处方用药,审因论治,凡有痰湿凝聚征象者皆可用之。痰湿既为病理产物,又为继发性致病因素,痰凝湿聚成核成块,如许多无名肿块,不痛不痒,经久不消,逐渐增大增多,多系痰核所致,治宜化痰散结。 常用的化痰祛湿药物有瓜篓、皂角刺、半夏、山慈姑、象贝母、葶苈子、青礞石、海浮石、前胡、马兜铃、杏仁、苍术、厚朴、茯苓、藿香、佩兰、生苡仁、独活、秦艽、威灵仙、穿山甲、木瓜、菝葜、海风藤、络石藤、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金钱草、萆藓、防己等。实验研究表明,有些化痰祛湿药对肿瘤有直接抑制作用。 (六)以毒攻毒法 肿瘤乃痼恶之疾,邪毒结于体内为肿瘤的根本,毒陷邪深,非攻不克,故常用有毒之品,借其性峻力猛以攻邪,即肿瘤防治中常用的“以毒攻毒法”。某些具有毒性的药物,大多具有抗癌抑癌之功效,故在正气尚未衰竭而能耐攻的情况下,可借其毒性以抗癌。由于肿瘤病人正气多已受损,不能一味猛烈攻伐,因此,以毒攻毒之应用,宜适可而止,把握用药时机与方法,并配合扶正药物,方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常用的以毒攻毒药物有:斑蝥、蜂房、全蝎、水蛭、蜣螂、蜈蚣、蟾蜍、土鳖虫、守宫、常山、生半夏、生南星、马钱子、巴豆、干漆、洋金花、生附子、乌头、钩吻、独角莲、芫花、大戟、蓖麻、雄黄、硇砂、砒石、轻粉等。 以毒攻毒药物的特点是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很接近,故临床应用以毒攻毒药物防治肿瘤时须慎重地掌握有效剂量,并适可而止,并可继之使用无毒或小毒的药物以扶正袪邪。 (七)养阴清热法 热毒乃肿瘤致病原因之一,日久则耗伤阴津,另外,肿瘤的发展之并发症如高热等,又易损伤阴液,故阴虚内热为肿瘤常见病因病理之一,养阴清热法为肿瘤防治常用方法之一,尤其在肺癌、肝癌、肾癌、食道癌、鼻咽癌等肿瘤中应用更为广泛。常用的养阴清热药物有生地、麦冬、天冬、沙参、玄参、石斛、龟板、鳖甲、玉竹、百合、黄精、天花粉、知母、旱莲草、女贞子、山茱萸、牡丹皮等。 养阴清热法既可应用于肿瘤的某一阶段,也可用于全程治疗,还能应用于肿瘤的并发症,此法可归于培本扶正法范畴,临床应用较为灵活,多与益气、养血、软坚、解毒等诸法联用,对证属阴津亏耗之肿瘤多有效验。 (八)健脾益肾法 肾藏精,乃人体先天之本,脾主运化,乃人体后天之本,先后天相互促进、滋养、补充。肿瘤发病是一渐进过程,日久多有脾肾受损。补益脾肾,扶助正气,有利于正气的恢复和抗邪,又有利于放疗、化疗及手术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和适应能力,故健脾益肾法又为防治肿瘤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用的健脾药物有人参、党参、白术、茯苓、黄芪、山药、苡仁、甘草等;常用的益肾药物有附子、肉桂、鹿角、苁蓉、锁阳、仙灵脾,巴戟肉、枸杞、女贞子、首乌、黄精、紫河车、山茱萸等。 健脾益肾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具体应用时有健脾理气、温肾利水、益气健脾、健脾益肾等。健脾益肾法抗肿瘤的实验研究报道较多,其作用机理包括抗癌抑癌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等。 (九)对症治疗法 肿瘤除本脏腑组织器官受累外,尚多影响全身机能状况而表现全身伴随症状或累及相近相应组织器官的局部症候,如发热、疼痛、出血、贫血、昏迷、黄疸、胸腹水、咳嗽、呕吐等等,因而在治疗上除了针对所发生之肿瘤病因病机进行治疗外,对其伴随诸症,宜作相应处理,有时尚须“急则治标”。 1发热;肿瘤之发热常表现为内伤发热,实者乃热毒内蕴,多见于恶性肿瘤晚期。虚者多为肝肾阴虚或肺肾阴虚,属瘀血内结者宜逐瘀汤等活血化瘀,属热人少阳者宜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属气虚发热者宜补中益气甘温除热。 2疼痛 肿瘤多有气机阻滞,气血筋脉运行不畅,故疼痛为肿瘤最常见的症候之一。止痛为缓解病情和减轻患者痛苦最为关键的一步,特别是恶性肿瘤的晚期阶段,止痛较延长寿命更为重要,西药主要靠吗啡和杜冷丁之类,但却具有耐药性和成瘾性,中医药止痛有时尚有效捷并持久。 3出血 出血为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因癌坏死破溃,侵蚀血管,弥慢性血管内凝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所致,有衄血、呕血、便血、咳血、尿血等。临证辨治当以出血量的多少、颜色、部位等为依据辨清寒热虚实。 4昏迷 昏迷多因热人营血,或热人心包,或毒人心包所致,常见于脑转移或肿瘤晚期。冶以清热熄风,开窍解毒,方如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神犀丹等,可参照中医内科“昏迷”辨治。 5贫血 恶性肿瘤中晚期正气多受损伤,日久精津气血暗耗,后天生化乏源,故而常表现出贫血征象。化疗而致白细胞减少多属热毒伤阴,治宜滋阴养血为主。血小板减少者治宜健脾统血,清热凉血;全细胞减少者,治宜补肾填精。 6黄疸 肿瘤压迫胆道或有肝门淋巴结及肝转移时常并发黄疸,肿瘤化疗中亦可并发中毒性肝炎而见黄疸,中医学认为黄疸不外寒湿、湿热内阻蕴蒸肝胆所致。湿热黄疸即阳黄,治当清利湿热;寒湿黄疸即阴黄,冶当温化寒湿;血瘀气滞而致胆道不利,胆汁外溢发黄者,治当理气活血,化瘀退黄。 7便秘;中晚期肿瘤常有便秘并发症,多因阴津亏损,无水行舟,或气虚无力推动等所致。以虚秘多见,治当益气通便、滋阴生津。 8胸腹水;恶性肿瘤中晚期,胸腹腔内脏器肿瘤或胸腹腔转移时常出现胸水和腹水,大多为血性渗出。因此类患者正气已衰,治疗当以扶正培本为根本,攻逐利水应顾护正气,衰其大半即止。胸水者治宜泻肺利水;腹水者若能耐攻,宜泻下逐水。 9呕吐;胃肠道肿瘤致梗阻或合并感染为呕吐的最常见原因,呕吐为患有外感和内伤之别,在肿瘤患者中多属内伤,在消化系肿瘤晚期,常可见顽固性呕吐,乃胃气败绝之表现。 10咳嗽 肿瘤压迫或牵引呼吸道,或呼吸道肿瘤或合并肺部感染,或膈下肿瘤刺激横膈皆可出现咳嗽症,应辨清其寒热虚实后论治。 11放化疗不良反应 放疗治疗和化学治疗为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但在放化疗中常有不良反应出现,如粒细胞计数下降、胃肠道反应等。 中医药治疗肿瘤还包括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等诸多方法。大量的临床实践与现代研究证明,中医药是能够用于多数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是有前途的治疗方法之一。一般来讲,只要辨证得当,投药合理,中医药可用于各个系统、各种肿瘤的治疗。 与其他疗法一样,中医药治疗肿瘤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个体差异也很明显,对于肿瘤患者更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能过分依靠什么单方秘方或某种治疗方法,拒绝现代医学的正规科学治疗而失去良好的治疗时机。随着现代科技的引入,尤其是对中药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及剂型改进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以及临床中西医结合的广泛开展,必将更加突出显示中医药在治疗肿瘤方面的重要作用与良好功效。 中医肿瘤学认识主要是在西医传入我国之前独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尽管近代和现代的中医肿瘤学受到西医的渗透和影响,但并未能根本改变中医肿瘤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临床治疗特征。因此对中医肿瘤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在现时阶段,不能完全照搬西医的一些硬指标,如肿块缩小,癌细胞杀死等等,而更应该着眼于中医药整体调节方面。其实现代医学也越来越重视机体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等综合评价指标。 因此,中医药治疗癌症疗效的评价方法研究,应以重视证候的量化评价为主,并注重机体免疫调节和血象、骨髓象、代谢、生化等整体生物学指标的评价,适当结合对肿瘤微观、局部的疗效评价,如此才更符合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特点。 “肿瘤绿色综合疗法”是潍坊市肿瘤医院提出的一种肿瘤治疗新理念,“综合疗法”强调从病人的心理以及生理承受能力出发,充分结合中医中药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特殊优势,最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腱鞘囊肿是指因慢性劳损刺激致关节或腱鞘内滑液增多而形成的囊性包块,其内含有无色透明或微呈白色、淡**的浓稠黏液。好发于手腕部及足背处,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多见。本病属中医学“筋结”、“筋瘤”范畴。常用治疗方法如下:

  挤压法或敲击法:术者先用左手拇指向近侧端推压囊肿,且向对侧屈关节,使囊肿处于张力最大位置,然后用右手拇指端垂直向下用力按压囊肿,大多数囊肿可压破,压破后感肿物消失。之后要求患者每天按揉患处10分钟左右,每日一次,坚持一周。此法广泛应用于临床。

  小针刀法:先消毒并局麻患处,然后用铲形小针刀沿囊肿纵轴方向,刺扎3~5下,取出针刀后,挤压囊肿,使囊液溢至皮下或皮处。然后每日按揉患处,疗程一周。

中药疗法:先把囊肿患处清洗干净,然后挤破囊肿,外敷于囊肿外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