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河海大学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考研是考什么科目啊?教材是哪一本?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请问河海大学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考研是考什么科目啊?教材是哪一本?,第1张

河海大学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考研的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43电力系统分析。

复试科目:

997电气工程综合,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843电力系统分析的教材: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三版),陈珩,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三版),李光

琦,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年。

997电气工程综合的教材:《电力工程》(第二版)鞠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

河海大学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工程力学、岩土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环境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主编,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宋本,1959年,汪绍楹 断句本,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5年11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精装全二册,平装全四册

2 《北堂书钞》,[唐]虞世南修,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7月,影印光绪十四年南海孔广陶校刊本

3 《初学记》,[唐]徐坚等编修,司义祖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1月第1版,2004年2月第2次印刷,全三册

4 《文苑英华》[宋]李昉、扈蒙、徐铉、宋白等十七人编纂,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宋残本补配明本,1966年5月第1版(1972年1月装订);1982年7月第2次印刷;1990年8月第3次印刷;1995年第4次印刷,全六册,一千卷

5 《分门纂类唐歌诗》,南宋赵孟奎编,宛委别藏本。是书原有100卷,分天地山川等8类,每类下又分小类,共收诗人 1353家,诗40791首。现仅存天地山川类5卷,草木虫鱼类6卷。

6 《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校证》,传为刘克庄编集,李更、陈新校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7 《唐宋诗三千首——瀛奎律髓》,[元]方虚谷(方回)编,[清]纪晓岚批点,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3月,据1922年扫叶山房本影印。《瀛奎律髓汇评》,[元]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月第1版,2005年4月新1版,全三册。《瀛奎律髓》专选唐宋五言七言律诗,共选诗人385家,诗3014首,以大家为主,兼顾各种流派,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宋七百年间诗歌创作和律诗流变的轮廓,又对所选之诗及唐宋诗歌各种流派作了精要细致的分析评点。此书对后世影响甚大。李庆甲先生潜心耕耘,将清代以来品评《瀛奎律髓》的论述汇成一书,撰成《瀛奎律髓汇评》,是为研究诗史、诗学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书籍。

8 《唐诗类苑》,[明]张之象编撰,全书200卷,“诗逾数万,人至千余”(《凡例》)。共有39个部(大分类),1094个类(小分类)。如“天”部下有日、月、星、河等18个小类。实际收诗数为28067首,载录诗人数为 1472人(除去无名氏)。该书是按题材(主题)分类的现存最大的唐诗选集。中岛敏夫整理,日本东京汲古书院,1990—1995年,共7册,前6册是明万历刊《唐诗类苑》200卷的影印本。

9 《类编唐诗七言绝句》。明代敖英编撰。此书专收七绝,分吊古、送别、寄赠、怀思、游览、纪行、征戍、杂咏、道释等15类,诗后大多有简扼评语,为其他选本所少见。

10 《唐人咏物诗》,又名《唐人咏物诗选》。明末清初聂先等人编撰。所选皆律、绝二体,计12卷,分天、地、水、木各类编次,又以音韵排列。

11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四库全书本

12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一百二十卷》淸 圣祖玄烨 定,《四库全书》第一千四百三十五册至第一千四百三十六册____集部第三百七十四至第三百七十五;清·陈邦彦等编《历代题画诗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1月

13 《咏物诗选》,清俞琰,成都古籍书店,1984年1月

14 《古今别肠词选》四卷,清赵式辑。陈维崧、彭孙遹、王士祯。尤侗评点。赵式,字去非,诸暨(今属浙江)人。久困场屋,以寒士终。此书取宋代以来抒写离情别意之词900多首汇为一编,分调编次,卷一、卷二收小令,卷三收中调,卷四收长调。每卷卷末附以己作,共计153首。赵氏于每词之下代拟标题,将原作之题、序一概删削,甚失原貌,最为选家陋习。词下间有圈点和夹注夹批,然殊乏可采。今存康熙四十八年(1709)遗经堂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15 《唐宋元明酒词》二卷,明周履靖辑。履靖宇逸之,嘉兴(今属浙江)人。“能诗好事,与其妻桑贞白相唱和,多刊书籍以行,《夷门广牍》卽其所编。盖亦赵宦光、陈继儒之流,明季所谓山人者也。”(《四库提要·梅墟先生别录》)此选是继宋黄大舆《梅苑》之后另一部专题词选,凡二卷,共收录唐五代宋元明词人31家描写与酒有关之词133首。编者并根据词作内容增添题目,如《饮兴·调酒泉子》、《南楼漫酌·调玉楼春》等等。其中间有周氏和作。是书今存金陵荆山书堂刊本、《夷门广牍》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

16 《撰辰集》四卷,清汪森辑,沈进校定。此为节序词选,分类编排。按元日、立春、人日、上元、天穿节、春社、寒食、清明、上巳、送春、立夏、重午、立秋、七夕、中元、秋社、中秋、九日、立冬小春、冬至、腊和除夕等二十三个节令选录,每类之下入选词作不等。全书共选唐宋金元明人词346首。卷末有沈复粲跋:“右汪晋贤《撰辰集》四卷,钞本也。向为吾邑周梅生先生家所藏,首有晋贤名印。其书或未经刊布者,予借而录之,间有误字,一仍其旧云。道光壬寅秋日山阴沈复粲识。”仅存道光二十二年壬寅(184)沈复粲钞本,南京图书馆藏。

17 《同情集词选》十卷,清陈鼎辑。陈鼎,字汉年,江苏如皋人。此书自《词综》、《词律》诸书选录唐宋以来至清代康乾之世词人小令“与己之情有同然者”391调1122首,其中所录小令,以杨慎、李渔、许嗣隆、杨婉、范安澜、邓繁祯等人为多。依《历代诗馀》体例,按词调字数之多寡为序排列。所选词格调不高,标举香艳柔媚词风,提倡温柔敦厚之旨,寄托大雅之说,以“香草美人,风喻弥深;忠爱之忱,溢于楮墨”者为填词止境,开常州词派之先声。是书尝五易其稿,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始成书,今传有守拙斋巾箱本,缮写较精,卷首有陈鼎自序、雪访居士序、熊琏序及黄理等二十一家题辞。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18 《百家词》吴讷(辑)、林大椿(校),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天津:天津古籍书店1992年3月版(上、下册)

19 《全唐诗》,[清]圣祖玄烨御定 彭定求、季振宜等 奉敕编,(1)康熙扬州诗局本,12函12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6年10月,全二册。(2)王全(即王仲闻、傅璇琮)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1版;1979年8月第2次印刷;1985年1月第3次印刷;1990年2月第4次印刷;1992年10月第5次印刷,平装25册;1999年,横排简体字本。(3)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国67年12月。康熙四十四年(1705)清圣祖南巡时命曹寅领衔在扬州开馆编修《全唐诗》,由彭定求、沈三曾等十名在籍翰林负责编修,仅用一年多时间, 这部多达900卷的大书就编修完成了。据现代学者的研究,当时几乎全靠胡震亨《唐音统签》、季振宜《唐诗》二书拼接成编。全书收诗49403首又1555句,作者2576人,每人有小传,但诗作不注出处。有康熙扬州诗局本,字大阅目,分为12函12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据以影印。中华书局1960年又出版了排印本,1999年又出横排简体字本,较便利用。这部大书完成了总汇唐诗于一书的工作,并以其特殊的权威和普及向世人展示了唐一代诗歌的面貌,使此后的唐诗爱好者和研究者大获沾益,至今不废。不过《全唐诗》仍有遗漏、误收、重出、注释错误、小传错误等不足之处。清乾隆中日本学者市河世宁(旧译上毛河世宁)辑有《全唐诗逸》三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中华书局排印本《全唐诗》第25册附收),补录128人诗66首又279句。近人王重民又有《补全唐诗》、孙望有《全唐诗补逸》、童养年有《全唐诗续补遗》,共得诗近2000首,中华书局于1982年编为《全唐诗外编》二册出版。后陈尚君又对《外编》进行校订,并续辑《全唐诗续拾》六十卷,得诗4663首又1199句。于是合《外编》、《续拾》为《全唐诗补编》,199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此外,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中华书局,2000年6月)中,尚可补唐人逸诗近千首。

附:

全唐诗稿本

[清]钱谦益(1582-1664)、季振宜(1630-1674)递辑 屈万里、刘兆祐 主编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9月初版;1986年12月第二次印行,全71册, “明清未刊稿汇编第二辑” (国立中央图书馆原藏)

全唐诗录

[清]徐倬(1624-1713)编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1月,全二册,“四库文学总集选刊”

全唐诗外编

王重民(1903-1975)、孙望(1912-)、童养年 辑录

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7月

台北:木铎出版社,民国72年6月

全唐诗补编

陈尚君(1952-)辑校

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0月,全三册

增订注释全唐诗

陈贻焮(1924-2000)主编 陈铁民(1938-)、彭庆生(1938-)副主编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5月,全五册

20 《唐五代词》林大椿 辑,商务印书馆,1933年;辑录唐五代词人82家,1134首。附有校记,注明所选词来源和作者简历。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6月,据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校补断句刊行。1957年10月北京第4印。辑录唐五代词作者81家、词作1147首(一说1148首),是继《全唐诗》之后又一次唐五代词的大型结集。其词采自《花间集》、《尊前集》、《金奁集》 和《全唐诗》中的附词,虽选择尚不甚精当,但搜罗已颇具规模。不过未收敦煌词,则是一大憾事。书中以人编次,唐词按作者的时代先后为序,打破了《全唐诗》等断代总集以帝王居首、女流方外殿后的传统惯例。卷末附有简略的作者生平,兼及作品真伪的考辨、各家重见和字句异同的校勘、宋人诗话有关作家作品的一些遗闻轶事。

21 《全唐五代词》,张璋、黄畲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2月。收词达2500多篇,颇为丰富,且于各词后兼采词评,也很特殊。此书的缺憾,一是不於诗词之分没有严格的取舍标准,只要有一种书作词收入者,即视为词入编;二是各词所注出处,不分主次先后,许多出处太晚,敦煌词几乎全据王、任、饶三家书转引;三是不甚注意作品真伪的辨别,于后人改唐诗或乐府为词者,不作辨析,伪作亦收入很多,仙鬼词中不少是宋、元明人所作。这些问题,显然影响了全书的学术质量。

22 《全唐五代词》,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刘尊明编,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2月,全二册。据唐时词乐实际,分为正、副两编,正编收录曲子词,以唐宋词集收录和唐宋典籍有明确指认者为限;副编收录属诗属词尚有争议的作品,并明确了几条标准,这就确保了全书的编纂质量。同时,又很注意尽量利用第一手的文献,讲究用书版本,以求录文可信,对有争议、互见的作品作了认真考订。尽管细节方面还有些可议之处(如仍沿袭了一些明清词籍的误说、有同题之作因出典不同而分收正、副编,小传也稍有可补处),本书在处理极难措置的问题上均较前此诸书更为精密审慎,达到了很高的学术水平。

23 《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998年。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编纂《全宋诗》。傅璇琮、孙钦善、倪其心、陈新、许逸民主编。全书72册。初步统计收作者9079人,诗247183首,残诗5983句(联),存目323首(句)。宋代立国比唐代长二十多年,但存世文献的数量,则数倍于唐代。宋人文集保存至今者,也超过唐代四到五倍。唐代存诗在1000首以上的只有3人,宋代估计在百人以上。宋集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错收误录非常严重。同时,宋诗编录和研究的情况,比唐诗要差很多。全部唐诗的编录,可以追溯到南宋,明清之际几代人作了持续的努力,才有《全唐诗》的出现。即便如此,《全唐诗》的缺收和误录,都有数千例,小传更是在在多误。《全宋诗》是筚路蓝缕的工作,稍微近似一些的书只有厉鹗《宋诗纪事》和陆心源的《补遗》,没有依凭,难度可以想见。《全宋诗》首次完成了宋一代诗歌的全面结纂,为有文集的作者补充了大量集外诗,对9000多位无集作者作了诗作的首次汇集,并且对所有宋人别集中的诗歌作了认真校理,一般都曾利用了传世的主要善本,作了全面的校勘。各集整理都有文本交待,且一律保存别集原编的先后次第,从而最大程度地保存原集的信息,如北宋诸集中诗,分古近体后大致保存了作品先后写作的次第,对学者考定作品系年和写作动机,是极重要的线索。《全宋诗》对所有散见作品都说明了文献来源,为近万名作者作了生平勾勒,并说明依凭,虽不完备,已很可贵,因为其中绝大部分作者此前没有任何研究基础可言。对部分作品的作者归属、真伪歧异、题序及本文有显著别本等情况,有所考按和甄辨。

24 《全宋词》,唐圭璋编,王仲闻修订,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1995年6月北京第6次印刷,全五册。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线装本300卷附2卷。建国后中华书局再版时,由王仲闻(学初)重行校订增补,抽换大量底本,并增补词人240余家,词1400余首。全书共收词人1330家,词作约2万首。王氏还重考词人行实,改写小传,引书达350余种。后又续有修订补正,写成《订补附记》。第一次修订本1965年6月出版。1979年重印时附上唐圭璋《订补续记》。王仲闻是王国维之子,家学渊源,谙于宋代文史,对宋人笔记了如指掌。《全宋词》校补毕,唐圭璋曾建议改题“唐圭璋、王仲闻辑”。

别集

25 《中国历代诗人选集》(40册),台北:远流出版社,民国71年

26 《曲江集》刘斯翰校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

27 《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八册)詹锳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

28 《杜诗详注》(五册)[清]仇兆鳌,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1版,1989年12月第3次印刷;1995年4月第4次印刷,“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29 《王维集校注》(四册)陈铁民,中华书局,1997年8月

30 《王维诗集笺注》杨文生,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

31 《孟浩然诗集笺注》佟培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32 《高适集校注》孙钦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月

33 《岑参集校注》陈铁民、侯忠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8月第1版,2004年9月第2版,“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34 《李颀诗评注》刘宝和,山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

35 《韩愈全集校注》(五册)屈守元﹑常思春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

36 《白居易集笺校》(六册)朱金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

37 《柳宗元诗笺释》王国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9月

38 《刘禹锡诗集编年笺注》蒋维崧、赵蔚芝、陈慧星、刘聿鑫,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

39 《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二册)陶敏,岳麓书社,2003年11月

40 《李商隐诗歌集解》(五册)刘学锴、余恕诚,中华书局,1988年12月

41 《温飞卿诗集笺注》[清]曾益注、顾予咸补注、[清]顾嗣立续注,王国安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1998年3月新1版,“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42 《李贺诗集》叶葱奇疏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3月第1版;1998年3月第1次印刷

43 《王荆公诗注补笺》李之亮,巴蜀书社,2002年1月

44 《苏轼诗集》(八册)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2月第1版;1987年10月第2次印刷,“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45 《黄庭坚诗集注》(五册)刘尚荣校点,中华书局,2003年5月

46 《陆游集》(五册),中华书局,1976年11月第1版;1977年5月第2次印刷

47 《韦庄集笺注》聂安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48 《韦庄诗词笺注》齐涛,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49 《李煜李璟词》詹安泰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3月第1版;1998年3月第1次印刷

50 《欧阳修词笺注》黄畲,中华书局,1986年12月

51 《乐章集校注》薛瑞生,中华书局,1994年12月第1版,1997年12月第2次印刷

52 《东坡词编年笺证》薛瑞生,三秦出版社,1998年9月

53 《秦观集编年校注》周义敢、程自信、周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7月

54 《清真集校注》孙虹校注,薛瑞生订补,中华书局,2002年12月

55 《李清照集校注》王仲闻,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1997年11月第2次印刷

56 李清照集笺注 徐培均笺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57 《姜白石词编年笺注》夏承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5月

58 《稼轩词编年笺注》(增订本)邓广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0月;1995年5月第2次印刷

59 《李白诗歌赏析集》裴斐主编,巴蜀书社,1988年2月

60 《杜诗鉴赏》夏松凉,辽宁教育出版社,1986年3月

61 《李贺诗歌赏析》梁超然选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8月

62 《李煜、李清照词详解》靳极苍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8月

63 《柳永词赏析集》谢桃坊主编,巴蜀书社,1987年7月

64 柳永词选评 谢桃坊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65 柳永集 孙光贵,徐静校注 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66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陶然编著 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唐宋诗词名家精品类编”

67 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 高丽华编著 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唐宋诗词名家精品类编”

68 壮岁族旗拥万夫:辛弃疾 邓红梅编著 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

69 《李清照词鉴赏》齐鲁书社编辑出版,1986年4月

70 《周邦彦词赏析》钱鸿瑛,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1月

71 《辛弃疾词鉴赏》齐鲁书社编辑出版,1986年12月

72 《陆游诗歌赏析》段晓华编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

73 晏殊词新释辑评 刘扬忠编著 北京:中国书店,2003年

74 李清照词新释辑评 陈祖美编著 北京:中国书店,2003年

75 王安石诗文选评 高克勤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76 黄庭坚诗词文选评 黄宝华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77 秦观诗词文选评 徐培均,罗立刚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78 周邦彦词选评 刘扬忠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79 李清照词选评 陈祖美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80 陆游诗词选评 蔡义江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81 辛弃疾词选评 施议对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82 辛弃疾词选 朱德才选注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选集(今人分类)

83 《全唐诗精华分类鉴赏集成》,潘百齐编著,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1月,1474 页 。分55部,大体按自然、人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为序排列,下分222门(仅名胜部就有33门),门下再分1175类(仅花卉门就有100类)。共收入418位唐代诗人的诗篇2706首,基本荟萃了全唐诗的精华。全部按类鉴赏,以一篇鉴赏文章统摄一至数类诗。

84 《全宋词精华分类鉴赏集成》,潘百齐编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

85 《古诗类编》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室集体编纂,胡光舟、周满江主编,张明非等编注,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王运熙序。全四册。参酌古代类书的类目,根据今人的要求,除芜去杂,删繁就简,间立新类,变通体例,厘定为22大类,包括天象自然、江河湖海、山川田园、四时寒暑、岁时节序、花草果木(一、二)、飞禽走兽、鳞介虫鱼、宫观楼台、器用饮食、文学艺术、百工农商、古今人物、战争军旅、忧国伤时、民生疾苦、羁旅行役、交游赠答、抒怀言志、爱情家庭、咏史怀古等;下分334细目,共编入各种体裁和题材的诗歌2730余首,上起《诗经》下迄清末。

86 《全唐诗精华》,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选诗约6000首,厘为30大类,是近些年来所出的分类最多的唐诗选本,分类法参照明代张之象编撰《唐诗类苑》。

87 《唐人绝句类选》,周本淳选编,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11月

88 《唐人咏物诗评注》刘永济,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年

89 《唐人送别诗选》,王定祥等选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

90 《离别在今宵:唐人送别诗100首》,白晓朗、黄林妹评注,1991年9月

91 《新编唐诗三百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将所选333首诗归为10类。

92 《盛唐边塞诗评》,漆绪邦,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93 《唐代边塞诗选注》,胡大浚主编,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年(1990年?)

94 《唐代边塞诗选注》,孙全民,合肥:黄山书社,1992年9月

95 《中国诗歌宝库·唐诗选》(上下册),赵昌平,上海书店,1993年8月

96 《中国诗歌宝库·宋诗选》,陈达凯,上海书店,1993年8月

97 《新编宋诗三百首》,吴在庆编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9月。将所选339首诗归为9类。

98 《唐诗分类研究》,张浩逊,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99 《唐风宋韵新吟》陈晋编,万卷出版公司(前辽宁画报出版社),2005年9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此书收集了一些以思想旨趣见重的唐宋诗词,并把所选入的作品分为时令、山水、劳动、感悟、情谊、品格、政治、友邻八篇。多数篇目下,又划出若干专题类别。在这些诗词的介绍中还添加了阅读导读与感悟文字,为读者欣赏唐宋诗词提供了借鉴。本书的编选工作,从选目、编排、前言到导语、会心一悟文字以及注释,历时半年,共易十四稿。

忆司徒洛将军,司徒潮,未刊稿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五十二军军史[台],国防部史政编译室编

陆军第二师战斗详报(长城部分、保定部分)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选编第四辑——军事,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

长城战役(第二次中日战争各重要战役史料汇编)[台],国史馆印行

长城抗战资料选辑(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华书局

郑洞国回忆录,郑洞国著,团结出版社

我的回忆,刘峙著,文海出版社印行

怀化市军事志(网络版),载于怀化地方志——市情网

国民政府公报,河海大学出版社影印

国民革命军第二师师史(自编),未刊稿

国民革命军第三师师史(自编),未刊稿

本文感谢司徒洛之子司徒卫国的帮助

2008年1月20日初稿

2009年4月23日二稿

(本站内容皆为作者原创之辛勤成果,如欲转载请予署名。)RSS 订阅

有关世说新语的相关论著

1 世说新语——中国人的机智/王敏政/台湾星光出版社1985年版

2 世说新语中所反映的思想/朴美龄/台湾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

3 六朝名士:世说新语/张健/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

4 世说新语研究/王能宪/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5 世说探幽/萧艾/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

6 世说新语词语考释/郭在贻/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7 世说新语辞典/张永言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 世说新语词典/张万起/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9 世说新语考释/吴金华/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0 世说新语整体研究/张叔宁/南京出版社1994年版

11 世说新语与中古文化/宁稼雨/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2 世说新语语言研究/张振德等/巴蜀书社1995年版

13 世说新语研究/范子晔/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 世说新语发微/王守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5 世说新语研究/蒋凡/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16 中国人的机智:以《世说新语》为中心/(日)井波律子著、李庆、张荣湄译/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17 日月清朗 千古风流——《世说新语》/李建中、高文强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相关论文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徐正英、常佩雨/郑州大学学报6/1999

《世说新语》的形而上品格/陈迎辉/内蒙古大学学报6/1999

论《世说新语》与新闻写作/帅政、孟晖/晋阳学刊6/1999

《世说新语译注》读后/方一新、王云路/书品6/1999

刘义庆的身世境遇与《世说新语》的编纂动因/宁稼雨/湖北大学学报1/2000

《世说新语》类目设定的思想旨归何在?/宁稼雨/天津社会科学2/2000

时代学风的印迹与思考——三部《世说新与》研究著作述评/宁稼雨/社会科学2/2000

《世说新语》中的流品意识/宁稼雨/呼兰师专学报1/2000

《世说新语》中樗蒲的文化精神/宁稼雨/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2000

林下风气:《世说新语》塑造的魏晋新女性/范子烨/文史知识2/2000

《世说新语》词语考辨/汪维辉/中国语文2/2000

20世纪《阅微草堂笔记》研究综述/汪龙麟/殷都学刊1/2000

《世说新语》成书的社会氛围/宁稼雨/东方丛刊2/2000

对历史真实的冲淡与对艺术真实的强化——论《世说新语》的叙事原则/刘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2000

《世说新语》非小说论/刘军/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2000

20世纪《世说新语》研究综述/刘强/文史知识4/2000

《世说新语》书名与类目释义/宁稼雨/文献3/2000

从《世说新语》看维摩在家居士观念的影响/宁稼雨/南开学报4/2000

《世说新语》成于众手说详证/宁稼雨/中华文史论丛第63辑

《世说新语》人物品评的唯美倾向/张勇/阜阳师范学院学报4/2000

论《世说新语》的分类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孙逊、秦川/中华文史论丛第63辑

鬼蜮世界的名士风流—谈魏晋风度在志怪小说中的折射/高玉海/辽宁大学学报5/2000

神貌绰约 青蓝并辉——谈《世说新语》与《浮生六记》/齐慧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3/2000

《世说新语》的语言艺术/刘正国/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2000

《搜神记》与《世说新语》的“是”字判断句比较研究/梁兴华/贵州文史丛刊4/2000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人文精神/谭爱娟/长沙大学学报3/2000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特点/景圣琪/南通师范学院学报4/2000

神貌绰约 青蓝并辉——谈《世说新语》与《浮生六记》/齐慧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3/2000

《世说新语》语言的模糊美/杨芳/暨南学报6/2000

《世说新语》语言的模糊美/杨芳/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5/2000

《世说新语》的语言特色——《世说新语》与《史记》名词作状语比较/何乐士/湖北大学学报6/2000

从《世说新语》的语言现象看闽语与吴语的关系/王建设/华侨大学学报4/2000

《世说新语》三词考补/沈光梅/湖州师范学院学报4/2000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孝悌之风/刘强/阴山学刊1/2001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意识/钟怡音/龙岩师专学报1/2001

试论《世说新语》的史料价值/鲁统彦/东岳论丛1/2001

《晋书》取材《世说新语》之管见/高淑清/社会科学战线1/2001

《世说新语》札记/游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2001

人物通讯写作对《世说新语》的借鉴/秦卫明/写作2/2001

从《世说新语》看判断词“是”的发展与“非”“不”的关系/萧娅曼/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2001

从《世说新语》看玄言诗的世俗底蕴/徐国荣/暨南学报3/2001

从《世说新语》看山水美与人格美之关系/王治理/重庆社会科学3/2001

论《世说新语》与《红楼梦》的人物塑造/闫秀平/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2001

《世说新语》“下”字拾义/王柯/古汉语研究2/2001

《世说新语》受贬斥原因简析/姜桂芳/文史杂志4/2001

论《世说新语》刻画的曹操形象及其发展/吴代芳/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2001

从《世说新语》复合词的结构方式看汉语造词法在中古的发展/马连湘/东疆学刊3/2001

今本《世说新语》版本之源流/张叔宁/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4/2001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的多层面性/刘湘兰/湖南商学院学报5/2001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名士的隐逸思想/刘湘兰/湘潭师范学院学报6/2001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时期审美风尚的变迁/孙海洋、刘龙洲/湘潭工学院学报(社科版)4/2001

《世说新语》人物形象塑造小议/刘友朋/天中学刊6/2001

从《世说新语》看服药的士族精神/宁稼雨/南开学报1/2002

《世说新语》中的文人风情/孙水娟/绥化师专学报1/2002

《世说新语》“难之”的解释/侯亮宇/台湾国文天地17卷9期(2002年2月)

论《世说新语》的生命意识及其哲学生成/谭坤/山西师大学报2/2002

我也在准备世说新语的资料,关于女性形象的,如果有,可以相互交流啊!

辽海出版社出版的世界上下五千年这册书怎样啊

世界上下五千年-辽海出版社 查看大图 商品编号:2208948 原 价:¥29800 现 价:¥6700 价格举报 商品状态:正常 制 作 商:辽海出版社

辽海出版社的主要业务

辽海出版社主要经营国审教材、地方课程教材、上目教辅和市场教辅。还承担著国家和地方古代典籍、各种史志、档案文献的整理出版,以及文学、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专著、工具图书和普及读物的出版任务。

有什么适合年轻人看的心里学书,介绍几本

精神分析类: 弗洛伊德的著作: 《弗洛伊德主义文集》(1-5卷) 车文博主编 长春出版社 《释梦》 商务出版社 《精神分析引论》 商务出版社 《少女杜拉的故事》 《曰常生活的心理奥秘》 《与文明》 《精神分析纲要》 安徽文艺出版社 《论文学与艺术》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论文明》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精神分析导论讲演新篇》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弗洛伊德论美文选》 知识出版社 《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 《摩西与一神教》 三联书店 介绍弗洛伊德思想的著作: 《精神分析入门》(极好) 查尔斯·布伦纳 杨华渝等译 北京出版社 《精神分析治疗指南》 罗伯特·尼萨诺著 杨华渝译 北京出版社 《弗洛伊德和马克思》(好) 奥兹本着 董秋斯译 三联书店 《生与死的对抗》 诺尔曼·布朗著 冯川等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心灵的 》上下 欧文·斯通著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弗洛伊德别传》丽连娅·弗莱姆著 戎容译 文化艺术出版社 《爱欲人格》 长江文艺出版社 《弗洛伊德》 奥·曼诺妮著 王世英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弗洛伊德传》 叶孟理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弗洛伊德:文明的代价》 何仲生等编著 辽海出版社 《结构精神分析学》 拉康着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拒斥死亡》(好) 恩斯特·贝克尔著 华夏出版社 《艺术与精神分析》(好) 杰克·斯佩克特著 高建平等译 文化艺术出版社 《艺术与精神分析》 彼德·福勒著 段炼译 四川美术出版社 《弗洛伊德主义批判》 巴赫金等著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好) 赖希著 张峰译 重庆出版社 《后现代精神分析》(好) 诺曼·N·霍兰德著 潘国庆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精神分析文论》 陆扬医 山东教育出版社 《潜意识的诠释》 王小章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微精神分析学》 方迪著 尚衡译 三联书店 《现代精神分析的"圣经"》(极好) 贾晓明等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介绍荣格与荣格派理论的: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荣格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荣格著 三联书店 《人及其象征》 荣格等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东洋冥想的心理学》 荣格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荣格心理学与 佛教》 拉·莫阿卡宁著 江亦丽等译 商务印书馆 《荣格心理学入门》 霍尔等著 冯川译 三联书店 《神秘的原型》(好) 施春华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神秘的荣格》 杨韶刚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荣格:灵魂的现实性》(好) 河合俊雄著 赵金贵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灵性:分析与体验》 申荷永等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 《千面英雄》(好) 约瑟夫·坎贝尔著 张承谟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破译心灵》(好) 詹姆斯·希尔曼著 蒋书丽等译 海南出版社 《荣格崇拜》 理查德·诺尔著 曾林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人与神话》 温森特·布罗姆著 文楚安译 新华出版社 《建造灵魂的庙宇》 刘耀中等著 东方出版社 《人格阴影》 韦雷娜·卡斯特著 陈国鹏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告别牺牲者的角色》 韦雷娜·卡斯特著 李妍译 北京出版社 曼荼罗丛书 东方出版社(这是一套书自己比较喜欢的书) 《父亲:神话与角色的变换》 阿瑟·科尔曼等著 刘文成等译 《深度心理学与新道德》(好) 埃·诺伊曼著 《大母神》 埃·诺伊曼著 《荣格的生活与工作》 芭芭拉·汉著 《可理解的荣格》 哈里·A·威尔默著

好的出版社现都有哪些

556家 巴蜀书社 白山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百家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北京古籍出版社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教育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兵器工业出版社 测绘出版社 长城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长虹出版公司 长江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长征出版社 安徽大学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安徽美术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安徽海文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晨光出版社 成都地图出版社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成都时代出版社 崇文书局 重庆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大连出版社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大众文艺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德宏民族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地质出版社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东北大学出版社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东华大学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方志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福建美术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甘肃教育出版社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甘肃民族出版社 甘肃人民出版社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 甘肃文化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广东经济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广陵书社 广西教育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广西美术出版社 广西民族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州出版社 贵州教育出版社 贵州科技出版社 贵州民族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国防大学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海潮出版社 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海风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海燕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杭州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河北大学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河北美术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河海大学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河南美术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湖北美术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湖南大学出版社 湖南地图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沈阳市哪里有好一点的小说出版社

沈阳出版社 沈阳市沈河区南翰林路10号

春风文艺出版社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十一纬路25号

辽海出版社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十一纬路25号

辽海出版社 小学音乐书哪里能买到

书店,让他们帮你进货,或者留意一下 ,还可以去网上淘宝买,网上的比较完善

要学习编辑出版学需要读些什么类型的书

不才,我就是做这行的。首先,要文字功底扎实,也就是语文要好。平时还要常读报刊,对于不同类型的媒体要掌握基本的行文规律。此外,基本的操作软件要掌握,目前报刊一般用飞腾软件,杂志用InDesign比较多,PS也要熟练掌握,实际工作中都不可或缺。到大学转专业,与这个最相近的就是新闻学。

辽宁出版集团的图书出版

图书出版是辽宁出版集团实力构成的主体,形象和优势的核心。辽宁出版集团每年出版各类图书1500余种,再版书1600种,本版图书销售总额超过8亿元,是辽宁省教材、教辅读物出版的中心和基地。麾下的辽宁人民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辽海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辽宁科技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辽宁少儿出版社、辽宁民族出版社、辽宁画报出版社等9家专业化图书出版社,在各自分属的出版领域内均达到一流水准。一大批精品图书在国内出版界产生强烈反响和广泛赞誉,畅销和常销图书稳步提高,标志性图书和品牌图书快速增长。在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三项国家级图书大奖评选中获奖品种和比例始终位居前列。重大时事政治类图书,文化名人文集,经济理论、实用管理类读物,原创长篇小说,古典文学名著,美术技法读物,彩色医学图谱,民族古籍,辞书工具书和引进版图书构成图书结构中的主体优势和阵势,并且向高档画册、经典摄影、汽车维护、精品设计等多种门类拓展。辽宁出版集团秉承“让世界一流来到中国”的合作理念,先后从德国贝塔斯曼集团、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英国吉尼斯世界记录公司、日本日贩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几个国家一流出版商和著名出版机构成功引进出版《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和“吉尼斯”系列出版物、“《国家地理》百年精选系列”、“探索书系”、“牛津精选”等世界著名出版物。辽宁出版集团近年来有近1000种图书的版权输出到香港、台湾等地区和美国、日本、德国、瑞士等出版业发达的国家。相当数量的图书穿越时空和语言的屏障,成为文化沟通和交流的使者。

有什么值得看的,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可以推荐

我是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毕业的一名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略知皮毛,希望一下内容对你有帮助。

推荐读物:

《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 Richard Gerrig / Philip Zimbardo 译者: 王垒 / 王苏

如果心理学只有一本书能读,那一定是这本书。斯坦福大学原版教材,后被我校18名教师联合翻译,也是我校“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指定教材。只能说,这本书的伟大在于概括了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流派特点、研究领域,以及未来展望的所有内容。虽然大概800页左右,但是已经是精华中的精华。如果你英文好甚至可以直接看原版的Psychology and life。

《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盈

朱老师应该算是中国心理学界的老一辈了。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基本条件。本书讲授了心理学实验理论的发展,并介绍了历史中众多著名实验方法和假设。如果说上一本是对心理学的介绍,那这一本则是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概括,让你了解心理学家都是怎么提出并证明自己的假设的。对于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人来说,简直是基础中的基础。

这两本读物应该可以使你对心理学有一个概念。之后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读《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各个领域的著作。至于什么弗洛伊德、冯特、华生等人的著作,则应当在了解完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后再作考虑。

祝你学业有成!

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大全辽海出版社

我真高兴

在我成长的记忆中,有难忘的、开心的、高兴的……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我十一岁生日的那一天。那一天,我真高兴。

生日那天,我早早的起了床,穿上了新买的衣服和鞋子,蹦蹦跳跳的去上学。一路上,鸟儿在枝头唧唧喳喳的叫着,它们好像在对我说:“祝你生日快乐!”

到了学校,同桌小红把准备好的生日礼物送给我,对我说:“史君君,祝你生日快乐。这是我送给你的生日礼物。”我一边接过礼物一边微笑着对小红说:“谢谢你的礼物。”其他同学看到了,也都一一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对我说声“生日快乐!”我也会很高兴的对他们说声“谢谢!”。

终于等到放学了,我带着同学们回到家中。妈妈把早已准备好的蛋糕拿出来。同学们一边为我唱生日歌一边开心地笑着,而我也在他们的祝福中许下了我第十一个生日愿望……

“呼!”我把蜡烛吹灭以后便开始切蛋糕,分好以后又把蛋糕递到了同学们的手中。“啊!”小明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把奶油涂到了我的脸上,我也不甘示弱,把奶油抹到了他的脸上……“哈哈哈……”生日宴在我们的欢笑声中结束了,虽然纳西的生日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过生日时的快乐却早已留在了我的心中。

首先你问的题目有问题,你列出来的这些是我们学校电力系统下的一些方向,而不是你说的考研专业书目。考研书目只有:邱关源的《电路》,鞠平的《电力工程》,陈珩的《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希望可以帮到你!

祝好!

水文学

水文科学是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以及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知识体系。

地球表层的水由地球内部逸出,经过约35亿年的积聚和演变,逐渐形成今天的水圈。水圈的形成不仅改变了岩石圈的面貌,使大气圈中的现象变得复杂多样,而且导致生物圈的出现。因此,水的出现和水圈的形成,是地球自然历史中最重大的事件。

水文科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宽广。从大气中的水到海洋中的水,从陆地表面的水到地下水,都是水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水圈同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地球自然圈层的相互关系,也是水文科学的研究领域;水文科学不仅研究水量,而且研究水质,不仅研究现时水情的瞬息动态,而且探求全球水的生命史,预测它未来的变化趋势。

陆地上的水量虽然只约占全球总水量的35%,但淡水几乎都分布在陆地。整个人类生活在陆地,最复杂的水文过程也发生在陆地,因此对陆地上的水的研究尤其受到人们的重视。陆地水文学是水文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关海洋和大气中的水文知识,现已分别归入海洋学和大气科学的范畴里了。

水文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上现有约139亿立方公里的水,它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分布于地面、地下和大气中,形成河流、湖泊、沼泽、海洋、冰川、积雪、地下水和大气水等水体,构成一个浩瀚的水圈。水圈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状态,水圈中各种水体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水文过程紧密联系,相互转化,不断更新,形成一个庞大的动态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海水在太阳辐射下蒸发成水汽升入大气,被气流带至陆地上空,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形成降水落到地面。降落的水一部分重新蒸发返回大气,另一部分在重力作用下,或沿地面形成地面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通过河流汇入湖泊,或注入海洋。从海洋或陆地蒸发的水汽上升凝结,在重力作用下直接降落在海洋或陆地上。

水的这种周而复始不断转化、迁移和交替的现象称水文循环。不过,上述只是全球水文循环轮廓的几笔速写,而水文循环的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在地面以上平均约11公里的大气对流层顶至地面以下1~2公里深处的广大空间,无处不存在水文循环的行踪。

不同纬度带的大气环流使一些地区成为蒸发大于降水的水汽源地,而使另一些地区成为降水大于蒸发的水汽富集区;不同规模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能够改变地面径流的路径,全球任何一个地区或水体都存在着各具特色的区域水文循环系统,各种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水文循环系统彼此联系着、制约着,构成了全球水文循环系统。

全球每年约有577000立方公里的水参加水文循环。水文循环的内因,是水在自然条件下能进行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相转换的物理特性,而推动如此巨大水文循环系统的能量,是太阳的辐射能和水在地球引力场所具有的势能。

水文循环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循环,它成云致雨,影响着一个地区的气候和生态,塑造地貌和实现地球化学物质的迁移,像链条一样连结着全球的生命,为人类提供不断再生的淡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水文循环使我们生活的星球变得生机勃勃。倘若没有水和水文循环,我们的星球会像月球一样,是一幅没有生命,寂静荒漠的图景。

水在循环过程中的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如蒸发、降水、河流和湖泊中的水位涨落、冰情变化、冰川进退、地下水的运动和水质变化等,统称水文现象。水文现象在各种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在空间分布或时间变化上都显得十分复杂。

水文现象的时间变化过程存在着有周期而又不重复的性质,一般称为“准周期”性质。例如,潮汐河口的水位存在以半个或一个太阴日为周期的日变化;河流每年出现水量丰沛的汛期和水量较少的枯季;通过长期观测可以看到,河流、湖泊的水量存在着连续丰水年与连续枯水年的交替,表现出多年变化。

形成这种周期变化的基本原因,是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地球和月球的相对运动,还包括太阳活动,如太阳黑子的周期性运动的影响。它们导致太阳辐射的变化和季节的交替,使水文现象也出现相应的周期变化。当然,水文现象还受众多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自身在时间上也不断地变化,并且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着。

水文学简史

人类探索除水害、兴水利的历史,犹如人类的文明史那样悠久。在生产实践中,特别在与水旱灾害的斗争中,人类不断观测各种水文现象,思考和研究它们的规律,积累起关于水的丰富知识,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了水文科学。

水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酝酿时期,而它的飞跃发展则是最近一个世纪的事。同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相似,人们还难以找出公认的里程碑,把水文科学的历史进程划分成若干明确的阶段。我们只是顺着它前进的足迹,大体划分以下。

萌芽时期(远古至约公元1400年)。

在尼罗河、幼发拉底河、恒河和黄河这些古老文化发祥地的遗迹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已经开始了原始的水文观测。最早的水位观测是在中国和埃及开始的。

约公元前22世纪,中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已“随山刊木”(立木于河中),观测河水涨落。此后,战国时李冰设于都江堰的“石人”,隋代的石刻水则,宋代的水则碑等,表明水位观测不断进步。

最早的雨量观测于公元前四世纪首先在印度出现,中国于公元前三世纪的秦代已开始有呈报雨量的制度,到了公元1247年,已有了较科学的雨量器和雨深计算方法,并开始用“竹笼验雪”以计算平地降雪深度。明代刘天和在治理黄河工作中,已采用手制“乘沙量水器”测定河水中泥沙的数量。

中国古籍《吕氏春秋》中写道:“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国道也。”提出了朴素的水文循环概念。成书于公元约六世纪初的《水经注》中,记述了当时中国境内1252条河流的概况,成为水文地理考察的先驱。

诚然,这些原始的水文观测和水文知识是肤浅零星的,但已为当时生活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水文资料。例如,根据雨量多少决定税收的多少,根据上游的水位向下游传递水情等,标志着水文科学的萌芽。

奠基时期(约1400~1900)。

欧洲文艺复兴带来的科学思想的解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水文科学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水文仪器的发明使水文观测进入了科学的定量观测阶段。

1663年雷恩和胡克创制了翻斗式自记雨量计,1687年哈雷创制测量水面蒸发量的蒸发器,1870年埃利斯发明旋桨式流速仪,1885年普赖斯发明旋杯式流速仪。这些近代水文仪器使流量、流速、蒸发、降水的观测达到了相当的精度,利用这些近代水文仪器进行水文观测的各种水文站陆续出现。

1746年,中国在黄河老坝口设立了全国第一个正规水位站,开始系统观测水位,并进行报汛。这些成就使水文现象的观测视野在深度和广度上空前扩大,为水文科学在理论上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这一时期,近代水文科学理论开始逐渐形成。1674年佩罗提出了水量平衡的概念,成为水文科学最基本的原理之一;1738年伯努利父子发表水流能量方程,1775年谢才发表明渠均匀流公式;1802年道尔顿建立了研究水面蒸发的道尔顿公式;1856年,达西发表了描述孔隙介质中地下水运动的达西定律;1851年莫万尼提出了汇流和径流系数的概念,并发表了计算最大流量的著名推理公式。

这些科学理论的创立,为水文科学在河道水流、蒸发、地下水运动、径流形成和水文循环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它表明人类对水文现象的认识已由萌芽时期那种肤浅零星的知识,发展到了比较深刻系统的知识。同时也表明,人类对地球上水的运动、变化规律的探索,已发展到以大量观测事实为基础,进行假说、演绎和推理,进而建立各理论体系的近代科学方法论。

19世纪末,专门水文研究机构开始出现,一些国家开始出版水文年鉴。弗里西著的《河流水文测验方法》、福雷尔著的《日内瓦湖湖泊志》、马略特著的《水的运动》等水文学专著陆续出版。这些著作总结了当时水文观测和理论研究的成就,标志着水文科学作为一门近代科学已奠定基础。

应用水文学兴起时期(约1900~1950)。

这一时期,水文科学在观测方法,理论体系和研究领域等方面继续取得新成就,但它最重要的进展是应用水文学的兴起。

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大量兴起的防洪、灌溉、交通工程和农业、林业乃至城市建设向水文科学提出越来越多的新课题,解决这些课题的方法也由经验的、零碎的逐渐理论化和系统化,水文科学的应用特色逐渐表现出来。

首先,从1914年到1924年,经过黑曾、福斯特等人的工作,把概率论、数理统计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引入了水文科学,使水文变量(如洪峰和洪量)和它出现的机率联系起来,为预估工程未来运行时期内可能出现的水文情势开辟了道路。

接着,从1932年到1938年,谢尔曼、霍顿、麦卡锡、斯奈德等人在产流和汇流计算方面取得开拓性进展,为根据降雨推算洪水开辟了道路。随后,克拉克、林斯雷等人在单位线、多个水文变量联合分析和径流调节的理论、方法等方面发展并丰富了上述的内容。

在此期间,水文站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规模宏大的水文站网系统,这些成就为应用水文学的兴起在理论上、方法上和资料条件方面奠定了基础,并率先形成了它最重要的分支学科——工程水文学。接着,农业水文学、森林水文学、都市水文学也相继兴起。

1949年,林斯雷和柯勒、保罗赫斯合著《应用水文学》;同年,姜斯敦和克乐斯合著的《应用水文学原理、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编著的《水文学手册》等应用水文学专著陆续问世,总结了这一时期的成就,标志着应用水文学的诞生。应用水文学,以它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多方面服务这一鲜明特征,获得迅速发展,成为近代水文科学体系中最富有生气的分支学科。

现代水文学

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生产规模空前扩大,科学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并正在出现新的技术革命,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人与水的关系已经由古代的趋利避害,和近代较低水平的兴利除害,发展到了现代较高水平的兴利除害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赋予水文科学以新的动力和新的特色。

首先,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突出需求,水文科学的研究领域正在向着为水资源最优开发利用的方向发展,以期为客观评价、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对自然水体,进而对自然环境正在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研究和评价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和这种效应的环境意义,揭示人类活动影响下水文现象的规律,进而探讨水文分析的新方法和新途径,防止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的影响朝着不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方向发展,这一切正在成为水文科学面临的新课题。

另外,现代科学技术使获取水文信息的手段和分析水文信息的方法有了长足的进步。例如,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同时观测大范围内的宏观水文现象成为可能;核技术的应用使人们能够获得微观水文信息;水文模拟方法、水文随机分析方法、水文系统分析方法,使人们研究水文现象的能力发展到新的水平;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水文科学从水文观测到基本规律的研究,由人力和机械操作,发展到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

水文科学和其他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正在不断兴起,学科间的空隙逐渐得到填补。同时,人们开始看到,水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在表现它的自然属性的同时,它的社会属性也日益表现出来,并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因此,水文科学将有可能发展成为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水文学的研究特点

水文循环是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条件和相互联系的纽带,是水的各种运动、变化形式的总和,是水文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核心内容;而在水文循环过程中,水文现象所表现出的特点,决定了水文科学研究的特点。

首先, 水文科学把各种水文现象作为一个整体,并把它们同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和人类活动对它们的影响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例如,在借助水量平衡方法研究某个流域的水量变化时,既要考虑流域周围大气中水汽输送,也要考虑流域上空大气中水分含量的变化;既要考虑降水,也要考虑蒸发;既要考虑流域的地面径流,也要考虑流域土壤含水量和流域内外地下水的交换,而且还要考虑流域内水利工程,以及其他人类活动的影响。

其次,水文科学主要根据已有的水文资料,预测或预估水文情势未来状况,直接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服务。例如,提供洪水预报和各种水情预报,对旱涝灾害的发生作出中长期预测,为水利工程在未来运转时期中可能遇到的特大洪水作出概率预估等。

水文科学主要靠建立从局部到全球的水文观测站网,通过对自然界业已发生的水文现象的观测进行分析和研究。各种水文实验,除少数在实验室内进行以外,主要是在自然界中,例如在实验流域中进行。

在水文科学研究中广泛采用成因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并使二者尽量结合起来。成因分析主要以物理学原理为基础,通常建立某种形式的确定性模型,以研究水文现象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确定性规律。统计分析法以概率论为基础,通常建立某种概率模型(纯随机模型),探讨水文现象的统计规律。

水文科学的分支

由于水在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水文科学不单纯是一门基础科学,也是一门广泛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应用科学。

水文科学不断从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中汲取养料。它运用数学力学定律和方法描述水的运动;运用物理学中的热学、声学和光学原理,研究水体的热状态和解释水体中的声学和光学现象;根据化学键和分子缔合的理论,阐明水的液态、气态和固态的转化原因和方式等等。

因为水文循环使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紧密联系,所以,水文科学又与地球科学体系中的大气科学、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等的关系密切。

水文科学开始主要研究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积雪,以后扩展到地下水、大气中的水和海洋中的水。传统的水文科学是按研究对象划分分支学科的,主要有:河流水文学、湖泊水文学、沼泽水文学、冰川水文学、雪水文学、水文气象学、地下水水文学、区域水文学和海洋水文学等。

河流水文学也称河川水文学,研究河流的自然地理特征、河流的补给、径流形成和变化规律、河流的水温和冰情、河流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河水的化学成分、河流与环境的关系等。

湖泊水文学主要研究湖泊中的水量变化和运动,湖水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湖泊沉积湖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