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道家历史上最有名的典籍是?
能较为全面地涵盖道家思想。《隋书�6�1经籍志》在追溯汉代历史时说:“汉时,曹参始荐盖公能言黄老,文帝宗之。自是相传,道学众矣。”《隋书》所讲的“道学”指的是以《易经》为源头,黄帝、老子为宗的道家学说。当然,这个“道学”并不等同于我们普遍意义上讲的“道学”, 我们知道,人们常用的“道学”一般都是特指宋明理学。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
说起道教大家都会很自然的联想到张天师。张天师的全名呢?相传张天师以虎为座骑,在某些道教流派中,张天师与葛玄、许逊、萨守坚共为四大天师。本期道教文化就为你介绍张天师叫什么,以及他的简介。
本名:张陵
别称:张道陵、张辅汉、祖天师、张天师
字号:字辅汉
所处时代:东汉
出生地:丰县阿房村(丰县费楼村)
出生时间:公元34年2月22日(东汉光武帝十年正月十五日晚)
去世时间:永寿二年(156)(丙申年)
主要作品:《老子想尔注》
主要成就:建立道教。
张道陵,初名张陵,后改今名,字辅汉,传说是西汉宰相张良的八世孙。汉光武建武十年生于天目山,出生前,其母梦见魁星下降,感而有孕。张祖五月十八日生,出生时满室异香,整月不散,黄云罩顶,紫气弥院。本是太学书生,性好学,博五经,邃于黄老之道,七岁即能通道德经及河洛图讳之书,皆极其奥。长为博学之士。后弃官学道。创立了正一盟威道,简称正一道。
汉顺帝时永寿元年在鹤鸣山创建正一盟威道,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自称“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并纂道书24篇。汉桓帝时在四川苍溪县境的灵台山(又名天柱山)飞升,传说时年123岁,道教称为“祖天师”。
传说第1代天师张道陵跟太上老君学道得老君亲授,得天独厚,道法高强。天师降妖伏魔,救护众生,蜀地的人民都非常感动,都愿意听受天师教化。于是天师设立二十四治,广收门徒,教化于民。东汉桓帝永寿元年九月九日,在四川赤城渠亭山中,上帝派遣使者持玉册,敕封天师为正一真人,天师世寿一百二十三岁,白日飞升。
祖天师所创道派,称正一盟威之道,简称正一道。但因奉其道者,须出五斗米,当时又有称五斗米道。张道陵除书符治病、驱邪禳灾以外,在巴蜀地区建立起二十四个宗教活动中心,即二十四治。
道民定期赴治学道,祭祷。其孙子张鲁在东汉末,三国时期,拥有一支军队,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并利用政权的力量,推行正一道的一些社会和宗派主张,比如,对犯有罪过的人,不是用严刑惩罚,而是原谅三次后再加以刑罚,那刑罚也比较轻,一般是让他去修路。
同时在路上设义舍,里面放米肉,路人可以量腹而食。这些措施对于天下大乱形势下的民众,营造了比较宽松的生活环境,因此得到了当地汉族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后来,张鲁投降了曹操,割据政权也就不得再存在。曹操将天师道的力量迁移到北方,让但是正一盟威道教却得到了保留,并向内地传播。
宋代诸帝多尊崇道教,宋太宗时曾访求道经7000余卷,令人删重校正。宋真宗大兴道教,认道教神灵赵元朗为宗室,封其为“保生天尊大帝”,封老子为“太上混元皇帝”。宋徽宗信道最笃,他自称是昊天上帝长子神霄帝君下凡,号为“教主道君皇帝”。他还排斥佛教、焚弃佛经,并下诏将寺院改为道观,让佛教归服道教。由于雕版印刷的盛行,宋代道教典籍得到大规模编刻,宋真宗时编辑《大宋天宫宝藏》,张君房撮其要,辑成道教类书《云笈七签》。宋徽宗又在崇宁年间整理道书,并在政和年间编成了《万寿道藏》。在道教理论方面,宋初道教理论家陈抟作《太极图》等图式及《九宝指玄篇》等著作,阐述宇宙生成理论,发明了炼养内丹的五个境界,使内丹炼养术更具有哲理色彩。神宗时的张伯端撰《悟真篇》等著作,进一步阐明炼养内丹的方法并描述炼养内丹过程中的种种表征。他们所最后确定的内丹炼养术使道教的炼养理论大大推进了一步,为后世道教所宗本,他们的学术思想对宋代理学思想也有较大的影响。
答案:
1、《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在先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古代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现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后44章为《德篇》。[2]《道德经》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2、《黄帝阴符经》
又称《阴符经》,关于成书有人说黄帝,有人说是战国时的苏秦,近代学者多认为其成书于南北朝。 阴符经以《易》通《老》,李筌分为“神仙抱一之道”、“富国安人之法”、“强兵战胜之术”,全书以隐喻论述养生,愚者不查谓兵法权谋等说或谓苏秦之“太公阴符之谋”皆离旨甚远。如《纯阳演正孚佑帝君既济真经》,通篇全部以军事术语写成,不知者初见会认定是一篇兵书。
3、《周易参同契》
东汉魏伯阳著。简称《参同契》,黄老道家养生经典。全书以「黄老」参同「大易」来指导炼外丹,以乾坤为鼎器,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以五行为辅助,以玄精为丹基等等,从而阐明炼丹的原理和方法,为道家最早的系统论述养生的经籍。《周易参同契》全书共约6000余字,基本是用四字一句、五字一句的韵文及少数长短不齐的散文体和离骚体写成的。
4、《周易》
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第一是《道德经》(即《老子》),第二是《南华经》(即《庄子》),第三是《冲虚经》(即《列子》),第四层次的有如《清静经》、《关尹子》、《阴符经》等等。
初学者,可以直接读道家最经典的《道德经》(版本最好是1973年湖南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甲本《老子》,这个版本最接近老子写的《老子》,也就是被后人改动得较少。),怎么读呢?从《德经》的中间部分开始读(比如“知不知”那一章),初学者最好不要从《道经》的第一章开始读,虽然《道经》的第一章是整本《道德经》的叙论篇,但是,极少有人把这一章读懂了的,这一章读偏差了的太多了;这一章读偏差了,对整本《道德经》的解读会导入歧途。只有把后面比较浅显易懂的篇章读懂了,再回过头来读前面《道经》篇章是有极大帮助的。其实,《道德经》还是不难读懂的,方法是从已知推未知(从读得懂的去理解、推敲读不懂的),推出来的未知是否符合老子的本意,两个方法可以判定,一是是否符合逻辑(即经得起推敲),二是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即经得起验证)。如“知不知,尚矣”这句,关键在“尚”字,什么样的行为是高尚的呢?因此,“知不知”就只能解释为“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能与“尚”对称、对等起来。
道教奉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为最重要的两部经典。另外,有部分学者认为道教模仿佛教的大藏经创制了道藏,收集历代道家著作,不仅包括哲学和道家理论,而且包括炼丹、养生、治病、气功等方面的著作。主要有《正统道藏》、《道藏辑要》、《万历续道藏》等,现仅存明代《正统道藏》流传,其它版本已失传,现存历代道教经典多收录于此。道教的经书数量非常庞大,各派的主要经典也各不相同。
《周易参同契》是最早的丹经,称为丹经之祖,此外《抱朴子》也是道教丹鼎派的基本经典。《太平经》和《老子想尔注》也是道教早期的主要经典。《黄庭经》和《上清大洞真经》则是上清经箓派的主要经典,茅山派也非常重之。《度人经》和《三皇文》则是灵宝派和三皇派的主要经典。《阴符经》和《常清静经》也是道教两部非常重要的经书,是道士必须诵习的经书。此外,《玉皇经》和《心印妙经》也是道教徒的日常功课之一。
道教南宗正一派虽然以符箓、斋醮、科仪为主,但北宋以后也主张三教一理,修炼内丹。出现了《悟真经》、《金丹四百字》等经典。道教北宗全真派更主张三教合一,炼气全神,明心见性,兼融释儒,以《道德经》、《孝经》和《般若心经》三家经典为主。
道教典籍内容极为丰富,包罗万象。道教的经、论、戒律类经典,以及法术、符诀类典籍,有《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道法会元》和《太上洞玄灵宝索灵真符》等;斋醮科仪类典籍,如《太上黄篆斋仪》、《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九幽忏》等;内外丹养炼类典籍,如《周易参同契》、《古文龙虎经》、《金丹大要》、《胎息经》、《悟真篇》等。这类道经构成了道教典籍的主体,是研究道教教义、流派、仪式和道术的基本资料。其中有关炼丹、修身、法术方面的道书,包含有大量古代化学、医学知识,具有很高的科技价值。
本文2023-08-04 10:09: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