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秦朝以前就已经有的书
太多啦,随便回忆一下就一大堆!
1诗经
2楚辞
3论语
4失传的乐经、礼经、书经等。
5春秋、吕氏春秋。
一、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论语
‧作者: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语录体之祖。
‧孔子学说的代表文献。
‧秦火後汉有今文鲁论、齐论与古文古论。
‧其主旨以仁为中心。
‧今本论语乃张侯论共二十篇,分上下论各十,起於学而,终於尧曰,计五百零八章。
孟子
‧作者:孟子弟子笔记,孟子润饰而成
‧孟子七篇,分上下,计十四卷。
‧学说要旨:性善、尊王贱霸、贵民轻君,先富後教、重仁义轻功利、距杨墨放*辞。
大学
‧分为经一章,传十章。经是曾子作,传乃曾子弟子作。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於至善
‧六步骤:止、定、静、安、虑、得。
中庸
‧作者:相传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讲儒家的人生哲学:性、情、中和、忠恕、智、仁、 勇、诚。
‧与大学本为礼记中之一篇。
‧共三十三章,孔门传授之心法。
学‧中庸之道是支配中华民族数千年主要的思想。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张群以为养慧之法。
二、五经:诗经、尚书、周易、礼经、春秋。
三、十三经:周易、尚书、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十三经又称十三经疏,是用来解释四书跟五经内容的书) 。
中国是有悠久史官文化传统的国家。司马迁是汉代伟大的史学家,也是继承了先代史官文化的传统而成就为一个伟大的史学家的。
一、《尚书》。它的意思就是上古的书。《尚书》原本有很多篇。孔夫子就是通过《尚书》来教导他的弟子们的。但是经过秦焚书坑儒以后,《尚书》大量的丧失。到了汉代初年,有一个叫XX的人,凭借自己的记忆,用隶书写出了《尚书》的本子。这个《尚书》留存下来篇目不多,只有二十八篇。这里面三代以前的书有两篇,就是《虞书》。传说是尧舜在位期间的历史事件。
《尚书》里边最主要的部分是西周之书。《尚书》这本历史典籍很特别,它主要是指上古时期政令的汇编。从文体我们可以看出来,《尚书》里边所有的文体特点是,典,谟,誓,训,诰,命……这些以政令形式出现的文本。命,在今天的公文种之中,还保留着,是常用的。其它的公文文种虽然不常见,但是在古代社会中是重要的政令性的文件。它主要是有关国家政令文件的一个汇编。
《尚书》从语源训估学角度来说,它的语言比较深奥。
二、《春秋》。《春秋》是我国古代留下来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以鲁国的事件为主的。但是也不只是说鲁国事件独有的。传说是由孔夫子编订的。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时间跨度四百二十二年。是以鲁国的十二公(春秋时期),鲁国的十二个国王的先后顺序为依据来编纂的鲁国的历史。同时也涉及到了其他的诸侯国。但是其他国的《春秋》没有能够流传下来。
它是以时间先后为序的,所以叫编年体史书。这种编年体史书对后代的史书体例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这种编年体史书具有几个方面的特征。值得我们关关注。
第一,这部史书喜欢记载一些奇闻异事,带有一种传奇性特征。比如说《庄公七年》记载,星陨如雨。这是一个重要的天象。比如《僖公十六年》,六只水鸟退着飞过了宋国的都城。《文公十四年》,光芒四射的彗星,这个记录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早的对哈雷彗星的记录。从科技史上来说,这条非常重要。这使《春秋》这部史书充满了传奇性的特征。这就是他所具有的文学性。第二,春秋时期,诸侯国不断争霸国,国与国之间战争非常频繁。所以《春秋》记载战争的事情特别多。在记录这个事件的过程中,他所选用的词语特别讲究,遣词造句特别严格。
《春秋》这部书在遣词造句上对后代的文学也有很大的影响。《春秋》,这部书记载历史的时候,往往就是先记在一个时间,再用一两句话来记载某些历史事件,只一两句话就把重大事件描述出来。后人认为如果想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原因等,那么单看《春秋》的话是不行的。所以,后来又出现了许多对《春秋》的语言文字进行补充的著作,就有了《春秋三传》。
《史记》这本古籍记录了从上古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大约三千年时间里所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所以除了黄帝勤政爱民,秦始皇统一天下这些事情之外《史记》还记载了刘邦、项羽楚汉争霸,汉景帝平“七国之乱”、创“文景之治”等历史故事。
其中就黄帝来说,他是上古时期华夏部落的首领,他的相关事迹被写于《史记》的首篇《五帝本纪》之中。根据《史记》的相关记载可知,黄帝于乱世之中“治五气,蓺[yì]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最后成功统一天下。黄帝在位期间十分勤政爱民,因为衣裳、舟车以及文书等物皆是起源于黄帝统治时期,所以黄帝一直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在《五帝本纪》这一篇幅之中除了黄帝的故事之外,它还记录了颛顼、帝喾、尧、舜这四人的故事。
有关于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故事则是收录于《史记》的卷六《秦始皇本纪》之中。在先于《秦始皇本纪》的卷五《秦本纪》这一篇幅里,司马迁向世人讲述了秦这个诸侯国一路的兴衰变化。因为秦国发展至秦王嬴政时期时迎来了质的飞跃,所以司马迁特地另起篇幅写了《秦始皇本纪》。在这一篇幅里司马迁记录了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此外这一部分还记载了秦二世的相关事迹。
众所周知,秦始皇所建立的秦朝并不持久,秦二世登基之后秦朝统治便日渐式微。秦末时期民间爆发农民起义,不久之后项羽与刘邦开始上演“楚汉争霸”。其中有关于项羽的事迹主要记载于《项羽本纪》之中,而刘邦的事迹则主要收录于《高祖本纪》。在“楚汉争霸”这场争夺战中刘邦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最后他还建立了西汉王朝。所以《高祖本纪》这一篇幅除了囊括楚汉之争时期的事迹,同时也包括了刘邦建立西汉之后的统治经历。
继《高祖本纪》之后本纪部分还有《吕太后本纪》、《孝文本纪》、《孝景本纪》以及《孝武本纪》这四部分内容。其中《吕太后本纪》主要是有关刘邦之妻吕雉的事迹,《孝文本纪》则是关于汉文帝的生平经历。汉文帝与《孝景本纪》的主人公汉景帝共同创造了西汉盛世“文景之治”。而汉景帝除了开创“文景之治”之外,他在位期间还曾平定“七国之乱”。
秦以前的书籍大多都在 汉书文艺志内可以找到 ,但许多也只见其名,而其内容多以失传同样有一些虽然看不到内容,但是古老相传其大体所写是可以知道的 下面简单说一下 1《黄帝内经》十八卷 《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 《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 《外经》三十六卷 这里面 至今传承相对较好的只有黄帝内经 通过学习他们 对中医是有很大帮助的此外还有一些 医家杂书,多已失传这里就不列举了2《容成阴道》二十六卷 《务成子阴道》三十六卷《天老杂子阴道》二十五卷 《天一阴道》二十四卷
这些是所谓的 房中术 这个在当时占很大的篇幅,证明古人延续后代以及养生之道的研究是很多的3《宓戏杂子道》二十篇山 《上圣杂子道》二十六卷《道要杂子》十八卷 《黄帝杂子步引》十二卷这一类书大多是鬼神之道,里面或有修仙内容,但因为今已失传所以难见其真4经》二十九卷。大、小夏侯二家。《欧阳经》三十二卷。《传》四十一篇。《欧阳章句》三十一卷。
这些记载当时的一些趣事5《诗经》二十八卷,鲁、齐、韩三家。《鲁故》二十五卷。《鲁说》二十八卷。齐后氏故》二十卷
《齐孙氏故》二十七卷。《齐后氏传》三十九卷。诗言志,歌咏言,这些是当时传世的诗歌名作,还有很多我省略了。对当时的生活习俗研究很有帮助6《明堂阴阳》三十三篇。古明堂之遗事。《王史氏》二十一篇。七十子后学者。《曲台后仓》九篇《中庸说》二篇。《乐记》二十三篇。这些是先秦时的礼乐之法7春秋古经》十二篇,《经》十一卷。公羊、谷梁二家。《左氏传》三十卷。左丘明,鲁太史。《公羊传》十一卷。公羊子,齐人。《谷梁传》十一卷。谷梁子,鲁人。《邹氏传》十一卷。《夹氏传》十一卷。有录无书。中国人很早就注重历史,所以留下了很多历史资料,可惜今天失传了不少8《长孔氏说》二篇。《江氏说》一篇。《翼氏说》一篇。《后氏说》一篇。古人重孝 这些是讲孝道的9《晏子》八篇。名婴,谥平仲,相齐景公,孔子称善与人交,有《列传》。
《子思》二十三篇。名伋,孔子孙,为鲁缪公师。《曾子》十八篇。名参,孔子弟子。《漆雕子》十三篇。孔子弟子漆雕启后。《宓子》十六篇。名不齐,字子贱,孔子弟子。
这个目录很长我只抄了其中很小一部分,包括天文立法,名家之言以及阴阳五行10《田俅子》三篇。先韩子。《我子》一篇。《随巢子》六篇。墨翟弟子。《胡非子》三篇。墨翟弟子。
这是墨家经典,现在已经失传了。我们除了墨子就知道兼爱非攻尚贤,但曾经有过非儒即墨的说法不可忘记11《苏子》三十一篇。名秦,有《列传》。《张子》十篇。名仪,有《列传》。《庞�爰》二篇。为燕将。
这是纵横家,就是古代说客 现在的谈判专家 告诉我们怎么雄辩诡辩12《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公孙鞅》二十七篇。《吴起》四十八篇。有《列传》。
兵家语录 当时有很多 现在基本失传了 只剩下武略七经中先秦部分13《山海经》十三篇。《国朝》七卷。《宫宅地形》二十卷。
地理学在当时也已经涉及到了 总的来说先秦就已经有了后世 所有的学习科目 已经相当完善 只是很多都失传了 我不知道楼主主要想知道什么~如有疑问,请追问!
《说文》秦:“伯益之后所封国。地宜禾。从禾、舂省。一曰:秦,禾名。“注释伯益句:《段注》引《诗谱》:”秦者,陇西(今天水)谷名。”徐中舒《耒耜考》:“秦象抱杵舂禾之形。”
本文2023-08-04 10:12:5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