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了古籍版本学后有什么心得体会?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你读了古籍版本学后有什么心得体会?,第1张

古籍是我们先辈的智慧结晶,之所以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大一部分东西就保存在古籍里,一个大师是不可能不读古籍的,我国很多精华还在古籍里,未被发掘出来,当然现代能读古籍的越来越少了,一是没有读古籍的水平,二是没有耐心,三是,不习惯古籍的读书方法,还有断句问题。

古籍整理工作有利于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古籍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只有加强古籍整理工作和古文献学研究,才能更好地挖掘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因此,不断推进古籍整理事业,深入开展古文献学的研究和学科建设,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创新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性工程。

  鉴定古籍版本对收藏者的意义重大,版本学是从书籍的字体、纸张、版式、刀法、墨色、刻印、题跋、批稿、印章等方面来研究图书版本的,在鉴定一部比较完整的古籍(即全文、序跋、版式、刻工姓名等都具备)的情况下,所审阅、考察和判断的古籍版本不仅是文献,也是文物。鉴定版本是一项实践性、经验性较强的技术工作,其实质就是要熟悉旧书,熟悉版本,从而能举一反三。学习版本鉴定方法最好是多看、多比较、多实践,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纸上谈兵是永远行不通的。还要懂一些金石学、印章、目录学的知识,笔者对古籍版本研究已有10多年了,收藏各种宋、元、明、清、民国版本达500多册。

  在长期实践中,笔者逐步掌握了鉴定古籍版本的一般规律,形成一套鉴定的程式,每当鉴定一种版本,我首先要揭开卷首看一看,从字体、版式、纸张的特点来判断一下,是何朝何时所刻,也可以从书名、编著者、校订人的姓名来作参考,心中有了底,再考证真伪,详看序跋、目录、卷末、书尾,查找有无牌记、封面、刊工姓名等。我的鉴定经验是:

  字体鉴定。不同年代、不同地区刻本字体都有不同,如北宋早期多用欧体,瘦劲清秀,丰厚淳朴。南宋刻字多用柳体,工整有力。金代多用柳体。元代初期似宋,后仿赵孟兆页体,流利活泼,柔软圆润,官家刻本不惜重金,故字体工整漂亮,而书坊以刻书营利为目的,贪多求快,字体多恶劣粗俗。明刻本保留元末遗风,自嘉靖年起变化成一种横平竖直、横细竖粗、直挺整齐严谨的长方形字体,清刻本多为仿宋体,尤显柔美、秀丽,令人耳目一新,但以后字体变得呆板,字行密集如涂鸦一片,很不雅观。

  版式。北宋早期多白口,后期左右栏,版心为刻工姓名和字数,南宋四周双栏,元代也是如此,只是鱼尾多,行间更窄,书口更阔,明初刻本多承元刻版式,内府刻本字大行疏,独具一格。正德以后仿宋版格式,并且出现毛氏汲古阁刻本的名家雕刻版本,清武英殿刻本最好辨认。

  印纸。书坊刻本大多用价格低廉的劣质纸印书,官家刻本纸张要好一些,宫廷刻本印纸更好,要分清竹纸、棉纸、麻纸、皮纸的不同,宋刻本主要用麻纸和竹纸,白棉纸印本是嘉靖刻本的特点,万历多用竹纸、黄棉纸,清代刻本印纸繁多。

  墨色、刀法。宋代刻印书籍,用墨比较讲究,墨色浓厚似漆,字黑纸白,十分显眼,宋版刻工刀法较精细认真,笔划不苟。元版墨色较混,刀法生硬而无力,明代一些仿宋刻本,形似原版,细加比较,差强人意。

  装帧。宋代书籍主要是蝴蝶装,少有施用装,南宋出现色背装,流行于明嘉靖、隆庆时,至万历开始广泛用线装形式。

  序跋、版记、避讳字。看序跋作者查年代,看版记知坊刻本、官刻本、私刻本,各个朝代的皇帝姓名都有避讳。

  题跋。藏书印章,题跋内容较广,清代很多藏书家,精于版本鉴定,经验丰富,见多识广,他们的题跋多有百年之论,可供后人参考,藏书印章是藏书家钤印在藏本上表示所有权和鉴定意见的信物,以及藏书印章。

  行款字数。伪本的鉴定,如宋嘉定刻本为半页7行,行15字,小字双行,宋代黄善夫刻本为半页10行,行18字,注文双字,行24字,四周双边,左有耳,耳记篇名。

  综上所述,古版本的鉴定较为复杂,以上只是笔者收藏古籍版本的一些初浅体会,供藏友参考

唐太宗“以古为镜”,十分关注历代兴亡,尤其注意“前王得失”。贞观三年,太宗奖励凉州都督李大亮敢于直谏,赐荀悦《汉纪》一部,称此书“叙致既明,论议深博,极为治之体,尽君臣之义”,要他“宜加寻阅”(《旧唐书·李大亮传》)。太宗也为新修《晋书》撰写史论,其目的是告诫皇太子“居治而忘危”,“失慎于前,所以贻患于后”的教训,警告唐室功臣不要有亏“贞臣之体”,“见嗤后代”。从贞观年间的政治实践来看,唐太宗不愧为历史上最重视“以古为镜”的帝王。正是在这种思维带动下,贞观朝出现了两件影响久远的文化盛事,一是大规模的整理古籍,确定了古籍分类的基本门类,二是大规模修撰史书,开创了官修史书的基本格局。

整理古籍有重大意义:诸子为经籍之鼓吹,文章乃政化之黼黻,皆为治之具。为实现致治,唐初花了十余年的时间,对历代图籍进行了系统整理,“数年之间,秘府图籍,粲然毕备。”(《旧唐书·魏征传》)经过系统整理,形成颇具影响的《隋书·经籍志》。该书不仅著录了隋以前图书流传的情况,叙述图书沿革、变化、学术源流,而且确立经史子集四大部类,成为中国古典目录学的主流。而魏征汇辑《群书治要》,是“有关政术、存乎劝戒”的古籍选本,多为古籍之精华,博而且要,体现了其用古籍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匠心。

唐太宗的另一个思路,是修史以“览前王之得失”。“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是唐太宗的名言。贞观君臣自觉总结前王得失,从而开创出“贞观之治”的大好局面。他们以史为鉴,特别是以隋为鉴,既“取鉴于亡@国”,亦“取鉴于哲人”,这是鉴戒思想的深入与发展。唐太宗在魏征去世后对侍臣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传》)贞观十一年,五代史成,主持修史的魏征对鉴戒思想作了系统总结。不仅高度概括了如何从亡国取鉴以求致治的思想,还将修史、取鉴、求治三者紧密地联系起来,使中国古代史学的鉴戒功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整理了《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费时十三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当年,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分经、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类,类下有属。全书共4部44类66属。

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

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

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