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梁的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张金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张金梁的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张金梁,第1张

张金梁教授个人简介

长期从事书画创作以及教学工作,书法擅长魏碑、隶、行、草书,古朴儒雅功力浓厚,独具风貌。数十次参加美国、日本、韩国国际及全国名家邀请展,作品倍多家博物馆、纪念馆收藏并刻碑。被团中央《中国青年》邀请书写百幅名人名言长期连载。

张金梁教授著述之专著

张明整理

01《〈续书史会要〉补证》,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02《明代书法史探微》(荣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03《张金梁书法集》,中国文化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04《明代书学铨选制度研究》(荣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一等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05《〈书史会要〉校正》,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张金梁教授著述之论文

张明整理

01《浅议书法的电化教学》 载《书法报》1987年8月12日第32期第2版

02《唯不能同斯大雄——王蘧常书法浅探》(浙江近现代书法史论研讨会论文·1991年9月·浙江杭州)

03《“二石”比较论》(王铎国际书法研讨会交流论文·1993年6月·河南洛阳) 载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等编《王铎论集——王铎国际书法研讨会论文》,第275—285页;亦载张金梁《〈续书史会要〉补证·附录》,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237—248页

04《艰难的美——黄道周书法研究》(中国书画节研讨会入选论文·1994年·天津)

05《从文化现象看明朝的书法发展》(’95国际书法史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1995年·北京) 载张金梁《〈续书史会要〉补证·附录》,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203—215页

06《谈〈书史会要〉和〈续书史会要〉》 载《书法报》1996年7月31日第31期(总第629期)第3版

07《论刘墉》 载《书法研究》1996年第6期(总第74辑),第90—103页

08《朝代书法风尚辨——与〈中国书法文化大观〉编者商榷及其它》(’96中国书法批评年会论文·1996年9月·湖南张家界) 载《书法研究》1997年第1期(总第75辑),第58—64页

09《六朝神韵在斯翁——浅论康有为的书法艺术》(康有为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1997年·广东广州) 载《书法之友》1997年第4期,第21—24页;亦载《康有为书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书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26—30页

10《明朝书“家”知多少》 载《书法报》1997年4月23日第17期第3版

11《博学才能发展 兼蓄才能创新——与李文采先生商榷》 载《书法》1997年第3期,第2—3页

12《庄㫤评书的启示》 载《书法报》1997年7月9日第28期第3版

13《高山仰止 丰碑并立——陆维钊、沙孟海书法艺术比较研究》 载《’97沙孟海书学研讨会文集》,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169—174页;又《书法报》1997年8月27日第35期第3版、9月3日第36期第3版连载;亦载《陆维钊研究》,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168—175页

14《明朝“状元”书法一瞥》 载《中国书画报》第70期

15《现代草书“三圣”散论》(全国第二届近现代书法研讨会交流论文·1997年·浙江宁波) 载《近现代书法研究——全国第二届近现代书法研讨会论文集》,安徽美术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192—203页

16《从“阁体”谈到书法的评选》 载《中国书画报》1997年

17《在“全国青年书法理论家座谈会”上的发言》 载《中国书法》1998年第3期,第6页

18《访章祖安先生》 载《书法报》1998年5月4日第18期第1版

19《从楚王好细腰谈起》 载《书法报》1998年5月18日第20期第1版

20《也论“正”、“大”》 载《书法报》1998年8月17日第33期第1版

21《书法史刍议》 载《书法报》1998年11月9日第45期第3版

22《释“展览”》 载《书法报》1998年11月23日第47期第1版

23《释“协会”》 载《书法报》1998年12月7日第49期第1版

24《论书法的“中和”美和“冲和”美》 载《书法》1998年第6期,第45—46页;亦载《美的沉思——美学篇》,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273—276页

25《谈“中书舍人”和“台阁体”》 载《书法报》1999年3月29日第13期第3版

26《论丰坊》 载《书法研究》1999年第2期(总第88辑),第50—66页

27《〈续书史会要〉研究》 载《中国书法》1999年第4期,第33—35页

28《非“吴门书派”》 载《书法报》1999年4月26日第17期第3版

29《时代的呼唤——雅俗共赏》 载《书法》1999年第5期,第6—8页;亦载《美的沉思——批评篇》,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269—272页

30《释“评委”》 载《书法报》1999年7月19日第29期第1版

31《从〈书学史〉谈到书法史的研究》(祝嘉书学研讨会论文·1999年·江苏苏州)

32《涤浊呈清——新世纪书法瞻望》 载《书法报》2000年1月24日第4期第1版

33《世纪书坛点将录》 载《书法报》2000年1月10日第2期第3版、1月17日第3期第3版

34《〈孙仲隐墓志〉研究》(全国隶书学术讨论会入选论文) 载《书法导报》2000年11月29日第48期第3版;亦载山东省高密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高密文史选粹》,2002年10月,第478—488页

35《浅谈明代书法教育》 载于植元、栾传益主编《书法教育研究文集》,大连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115—120页

36《谦谦君子 卑以自牧》 载《青少年书法报》

37《明代书法“尚理”论——兼论书史的研究方法》(荣获全国第五届书学讨论会二等奖) 载《全国第五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295—305页

38《明朝书法分期管见》 载《书法报》2000年10月16日第17期第3版

39《论明代书法对社会的影响》(国际书法史论研讨会论文·2000年·浙江杭州) 载《中国书法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冷印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257—266页;又《中国书法》2001年第2期,第22—24页(节选);亦载《书法研究》2001年第5期(总第103辑),第84—98页

40《论解缙书法的两面性》 载《书法报》2000年12月11日第25期第3版

41《技道两进 挥翰写心——评徐州市青年书家十人展》 载《青少年书法报》(2001年)

42.《贵哉“东北风”》 载《书法报》2001年1月22日第4期第2版

43.《丛文俊书学体系蠡探》 载《书法导报》2001年7月11日第28期第3版、7月18日第29期第3版

44《健全书法高等教育 促进书法学科建设——丛文俊教授谈吉林大学招收书法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及相关问题》 载《书法报》2001年7月23日第30期第1版;亦载《书法导报》2001年7月18日第29期第8版

45《论“错误”借鉴与书法的发展》 载《书法研究》2001年第4期(总第102辑),第79—92页

46《汇集众美 蔚为大观——〈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评介》 载《书法》2002年第1期,第30—31页

47《〈唐二娘子家书〉言辞没受倭语影响》 载《书法》2002年第3期,第41页

48《广采博取 鉴古铸今——论丛文俊先生的书法艺术》 载《书法之友》2002年第4期,第22—24页

49《从“作品限制出境”说起》 载《书法报》2002年3月25日第12期《兰亭》副刊第6版

50《浅议章草》 载《书法报》2002年6月3日第22期第2版

51《关于评论明初“三宋”书法的两个问题》 载《书法评论》第1期(2002年7月),第5—9页

52《〈佩文斋书画谱〉署录〈续书史会要〉正误》 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9月第5期,第78—82页

53《论流行书风》 载《二十一世纪书法·天津论坛学术论文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66—69页

54《四库本〈续书史会要〉阙漏考》 载《金景芳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229—237页;亦载《书法研究》2003年第3期(总第113辑),第98—105页

55《说“清”》 载《书法》2002年第12期,第13—15页

56《子昂荐雪庵》 载《书法报》2003年1月27日第4期(总第943期)第3版

57《亲近“二赋”》 载《书法报》2003年2月24日第8期《兰亭》副刊第2版

58《谈草书》 载《书法》2003年第2期《众人说草书》(下),第29—32页

59《高密历史文明之光“高密戈”》 载《高密日报》2003年5月16日第95期第8版

60《凿穿混沌 开辟鸿蒙——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评介》 载《书法报》2003年5月26日第21期第3版

61《逸园影印洪武本〈书史会要〉考》 载《文献》2003年7月第3期,第220—230页;亦载《陶宗仪研究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465—475页

62《张天骏婢善书考》 载《书法丛刊》2003年第4期,第95—96页

63《明永乐初期朝廷书事考辨》 载《吉林大学古籍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395—403页

64《白沙论》 载《书法研究》2004年第1期(总第117辑),第70—84页;亦载《岭南书学研究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46—154页

65《明代殿房书办研究》(荣获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二等奖) 载《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155—172页;亦载《书法研究》2004年第3期(总第119辑),第94—119页

66《从浮云与树林谈起——〈明代书法史探微〉自序》 载《书法报》2004年3月1日第9期第3版

67《明代华亭书家》 载《书法评论》2004年第1期,第14—22页

68《永乐初朝廷书事考》 载《书法丛刊》2004年第4期,第35—41页

69《吴门长者——文征明》 载《中国书法》2004年第6期,第27—28页

70《“名”、“贵”:明代书法评论的两大范畴》 载《书画世界》2005年第1期,第80—82页

71《“南安体”、“南路体”、“梅花体”研究》 载《中国书法》2005年第2期,第43—45页;亦载《北方书法论丛》,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18页

72《论张海》 载《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艺术评论集》,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34—47页;又张海《张海书法·代序》

73《胸罗万象 健笔凌云——丛文俊先生书法艺术浅探》 载《书与画》2005年第5期,第8—11页

74《明沈度〈敬斋箴〉考》 载《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6期,第80—85页;亦载《中国书画》2006年第3期,第37—38页

75《论好太王碑书法——兼与爨宝子碑比较研究》 载《好太王碑暨十六国北朝刻石书法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101—113页

76《文征明书法领袖吴门成因研究》 载《北方书法论丛》,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9—36页

77《当代书法应成为现代文明的标志》 载《2005年当代文艺论坛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96—400页

78《“真宰相”刘统勋之书》 载《高密人文自然遗产》2007年第3期(总第5期),第11—14页

79《康里子山名字考》 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7月第4期,第3—6页

80《论明拓〈兰亭序〉》 载《兰亭雅集·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兰亭论坛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16—38页

81《异彩纷呈的东北书法》 载《吉林日报》2007年12月6日第13版《东北风周刊》

82《朱复戡书法现象研究》 载《朱复戡艺术研究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44—50页

83《郑文焯其人其书》 载《高密人文自然遗产》2008年第1期(总第6期),第47—50页

84《明代朝廷玺印研究》 载《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第5期,第26—37页

85《明代宫廷书法研究》 载《明清书法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第15—32页

86《明代“中书体”研究》 载《中国书法》2008年第11期,第43—46页

87《海上升明月——论王蘧常章草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载《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333—339页

88《张改琴书法浅论》 载《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书法卷·张改琴》,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78—79页

89《论当代草书》 载《书画艺术》2009年第1期,第29—32页

90《〈永乐大典〉纂修人研究》 载《文献》2009年1月第1期,第128—138页

91《殷商金文章法蠡探》 载《中国书法》2009年第1期,第42—49页

92《“桓夫人善书”考》 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9月第5期,第72—75页

93《“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新论》 载《书画艺术》2009年第5期,第41—45页

94《书异其人——论黄庭坚其人其书》 载《书法丛刊》2009年第3期,第69—77页;亦载《纪念黄庭坚诞辰9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艺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第538—550页

95《三论雪堂》 载《书画艺术》2010年第3期,第62—69页

96《向传统索取新意 在时尚中把握自我》 载《吉林日报》2010年4月19日第8版

97《明代以“疏”论书研究》(“请循其本”——古代书法创作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2009年12月·江苏南京) 载《书法报》2010年5月19日第19期第21版

98《简论书法史研究法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载《中国书法》2010年第8期,第97页

99《〈砥柱铭〉长卷非黄庭坚真迹》 载《书法报》2010年7月14日第22版,亦载《书法》2010年第10期,第33—35页

张金梁教授著述之序跋

张明整理

01《赵生泉〈金石探幽〉序》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02《陈国成〈吾衍〈三十五举〉研究〉序》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03《梁继〈张照年谱〉序》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04《赵彦辉〈寒山帚谈研究〉序》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05《张明〈赵孟頫书法研究发微〉序》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06《张函〈明末遗民书法研究〉序》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07《徐文平〈处州历代书法〉序》 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08《〈书法史图鉴〉序》 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

09《〈孙初画集〉序》

10《书中龙也——〈十七帖〉》 吉林文史出版社

古籍修复各派绝技

1:蜀派有绝技“借尸还魂”,可以把整个旧书纸更换,让原来的墨迹附着在新的纸张上。可以大大延长书的寿命,但是因为不符合现代修复要求修旧如旧,所以这项绝技已经随蜀派的消失而消失。

2:京派绝技“珠联璧合”,把纸放在锅里和天然碱性溶剂混合,加入颜色后熬成粥状,修补虫蛀的书籍没有任何痕迹,被行业里面成为珠联璧合,此项技艺随着纸浆修补书机的发明。已经继承和代替了古代技艺。是现在最流行的修复方法。

3:津派的绝技是“千波刀”,名如其艺,可以将纸随意劈成需要数量,而且保证原来的墨色、纸质。劈开后还能保证原来纸张厚度,即便是被劈开一千次依然可以如原来,不损伤纸张元气,犹如复制古书。在历史长河中因为此项技艺曾经多次险些外流,所以竹影法师弃艺后,因担心被书画作假人利用,将劈画工具、药物配方等都焚烧。因此津派随千波刀的消失而彻底消亡。现在有些书画修复师傅也会使用劈画,但是最多只能劈开2到5次,劈开后纸会薄,可以利用第2次托表弥补厚度,因为劈开后损伤书画严重,现在用的人也很少。与当年津派1千次都可以保证原来厚度和品质不可同日而语。根据现在书画界的研究,津派可能因为灵活掌握了“借尸还魂”和“珠联璧合”其中的奥妙所以创立了“千波刀”达到津派辉煌的顶峰。

4:杨派、苏派,两者相似度很高,但是在修复过程有明显的不同还是被分成不同的派别。其技艺的代表手法就是“浴火重生”,其手法与修复古画反铅,用白酒烧画方法相似。不同的是古籍修复是为了让纸章修旧如新。彻底消除霉菌而危害书籍的各种生物因素。

古籍修复浆糊

古籍修复里面浆糊被认为是首要机密。各门派不同配方比例不同。修复师傅很忌讳被问到浆糊如何调配。津派的竹影法师在06年时曾专门为北京年轻的古籍修复员,讲解过浆糊的使用。根据当时的场记配方如下。1:明矾,明矾的作用是防止墨迹晕染古代有些书籍印刷时油墨里面添加了面粉,而且明矾本身可以防止霉病。缺点是明矾可以让纸酸化脆弱。

2:蜂蜜:蜂蜜作用是为了降低纸张的膨胀系数,对于点镶、和补虫眼很有作用。也有防止油墨晕染的作用。缺点是延长浆糊风干时间、而且容易招虫子。

3:花椒、桂皮:作用是可以驱虫缺点是容易改变纸张颜色

4:白芨:这个增加粘性,缺点是以后再有人修复时不容易揭裱、北方天气干燥。加多后容易皱缩。天津艺术博物馆基本90%的画都是杨派修复,就有大量皱缩、崩裂等情况因为是按照南方浆糊配方加入过多白芨。所以在北方存放画面无法平整。

  ----北京市古玩艺术品市场巡礼----

  北京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 是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的遗存,古物众多。《典藏艺术》杂志社拟编辑出版一部《台湾古董民艺市场指南》,总编辑郑功贤先生邀我写一篇“北京古董文物市场现况及发展潜力”。我想这是一件好事,能为华夏子孙和喜爱中华民族文物艺术的世界友人,作一次在北京购买古董民艺的“导引”,为大家节省时间和精力贡献绵薄之力,也是我们华夏传人应尽的情意。我和我的夫人侯宗彦(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前副主任),整整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走访了北京市文物局流散文物处曲德龙副处长,考察了遍布于北京市的古玩艺术品市场,以及文物商店、拍卖公司等。当然,在考察过程中,自己不只是积累了资料,也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开拓了眼界。更为北京市古玩市场蓬蓬勃勃的大好形势所鼓舞。

  ◆闻名遐迩的琉璃厂文化街

  琉璃厂坐落于北京市宣武区和平门外,有东西两街,全长两公里,琉璃厂历史悠久,辽代为京东海王村,元代这里曾建琉璃厂,明永乐年间为营建宫殿又在此设厂制琉璃瓦件,故名。明末清初有古董、书商在此地经营,不少文人学士和书画家来此著书作画,采购文物古籍。清乾隆年间因修四库全书,学者文人群集京华,琉璃厂的古籍碑帖、文房四宝等店铺大盛,“图书充栋,宝玩添街”,而以书业为最。这与四库全书编纂和清代学术繁荣关系极大。从此,这里就以文化街闻名于世。名人书法家如何绍基、翁同龢、陆润庠、康有为,梁启超、沈尹默等,都曾为文化店铺题匾。民国年间因增辟南新华街,把琉璃厂分成东西两街,东街以古玩业为主,西街以旧书业为主。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专门出版碑帖字画的有政书局,都曾在此开设分店。

  1949年解放以后,经过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改造,店铺虽经合并,但仍保留其传统特点。1976年唐山大地震,琉璃厂的房屋受震毁坏。为了保持琉璃厂文化街的传统和特点,政府拨出巨款,用3年的时间,重新修建了琉璃厂文化街。从此,疏璃厂旧貌换新颜,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建筑鳞次栉比,书肆、古玩店铺迤逦绵延东、西疏璃厂长街,如誉满中外的荣宝斋、宝古斋(历代书画)、墨缘阁(近代书画)、庆云堂(历代碑刻)、汲古阁(仿古陶器)、萃珍斋(金石瓷陶)、胡开文(徽墨)、戴月轩(湖笔)、一得阁(墨汁)、中国书店(古籍善本)、商务印书馆图书销售门市部、中华书局图书销售门市部、人民美术出版社图书销售门市部(朝花书店)、文物出版社图书销售门市部、古籍书店等。当代书法家也为萃文阁、悦雅堂、怡舫斋、振鬟阁、蕴玉斋、槐荫山房等商店题匾,更使之古朴清雅,富有文苑意境。改革开放以后,琉璃厂被列为重要旅游景点,云集北京的世界游客,亦把逛故宫、登长城、参观琉璃厂当作三个必到的地方。随着古玩市场的繁荣,这里又出现了荣兴艺廊古玩城、海王村古玩城、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北京荣宝艺术品拍卖有限责任公司、中邮大地邮票拍卖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海王村古籍拍卖有限责任公司等,使琉璃厂文化街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和辉煌。

  ◆国有企业仍是古玩市场的主渠道

  在计划经济时期,文物商品只有政府文物行政部门领导的文物商店独家经营,别无分号。几十年来, 从事文物商业活动的业务人才,都集中在国营的文物商店门下,传世的民间文物也被收购进文物商店的库房。改革开放以后,虽有个体经营者兴起,但其经营规模、商品质量、人才队伍、可靠信誉等诸方面,国有企业仍具备着无与伦比的优势,仍然起着古玩市场主渠道的作用。特别是对于1949年以前的文物艺术品,国家规定,主要是北京市文物公司有经营权,其次还有荣宝斋经营书画和文房四宝,中国书店经营古旧书籍。

  北京市文物公司,这是一个全国最大的文物公司,50年代,由几十个个体古董商店经过公私合营组成,门市部遍布琉璃厂、西单、地安门等地区。公司总部坐落在琉璃厂东街64号,隶属于北京市文物局。公司是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通过商业手段,搜集流散在社会上的传世文物,使之得到保护,为博物馆、科研单位提供藏品和资料,并有计划、有选择地将部分一般文物供应国内外市场,以满足文物爱好者的需要。全公司有300多名职工,鉴定队伍庞大,库存商品丰实,海内外信誉极高。他们对海外顾客经营销售文物商品的门市部,都是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备有特制的五联大发票,所经营的商品,又都经过北京市文物局文物出口鉴定所鉴定,钤有火漆印章,顾客携带出口时,海关凭借火漆印和大发票放行。

  分布在琉璃厂的门市部有:萃珍斋,坐落在琉璃厂西街17号,主要经营金石瓷陶,备有出口时海关验放的专用五联大发票和火漆印;庆云堂,坐落在琉璃厂西街20号,这是全国惟一一个经营历代碑刻的文物商店,还销售图章、砚台、毛笔、宣纸等文房四宝,备有出口时海关验放的专用五联大发票和火漆印章;北京市古钱币商店,坐落在琉璃厂西街20号楼上,是全国惟一一家经过政府部门批准的专门经营古钱币和钱币复制品的商店;虹光阁,坐落在琉璃厂东街61号,是全国惟一一家对大陆顾客销售历史久远文物的专门商店(亦称内销商店),经营的文物既有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汉唐时期的陶器唐三彩,又有宋、元、明、清的瓷器字画等;宝古斋,坐落在琉璃厂东街63号,专门经营历代书画、织物绣品,备有出口时海关验放的专用五联大发票和火漆印;敦华斋,坐落在琉璃厂东街66号,专门经营历代家具、地毯、杂项等,备有出口时海关验放的专用五联大发票和火漆印章;振鬟阁,坐落在琉璃厂东街70号,主要经营金石、珐琅、珠宝首饰,备有出口时海关验放的专用五联大发票和火漆印章;悦雅堂,坐落在琉璃厂东街90号。是全国惟一一家对海外游客能够经营特别许可出口文物的商店,特别许可文物包括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历代的文物,每一件文物都经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配有特别许可出口文物鉴定证书,证书标明文物的名称、时代、规格,贴有文物的彩色照片,钤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特别许可出口钢印,出口时,海关凭此证书和专用五联大发票放行;蕴玉斋,坐落在琉璃厂东街96号,主要经营清乾隆60年(1795 年)以后的瓷器,备有出口时海关验放的专用五联大发票和火漆印章;墨缘阁,坐落在琉璃厂东街108号,主要经营近现代书画、艺术品、文物复制品等,因为他们书画来源都是来自书画家本人之手,可靠性极强。

  荣宝斋。坐落在疏璃厂西街19号,这是一家自开创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现在是一个拥有300多名员工的国有企业,隶属于国家新闻出版署。传统业务是收售金石字画、文房四宝与古玩,自制木板水印以及书画装潢、揭裱等。他们经营的书画是来自书画家本人之手,可靠性极高。经营的宣纸,是由安徽省宣城地区泾县红星纸厂直接供应,质量最高。其毛笔直接来自浙江省的湖州,墨来自安徽省的徽州,砚台来自广东省高要端溪、安徽歙县、墨汁来自北京一得阁,颜料来自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中的颜料制造厂等,质量皆为全国一等,可以说货真价实,受到海内外书画家、艺术家、美术爱好者的欢迎和信赖。荣宝斋在日本东京西武百货公司设有分公司,经营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和中国书画,并不定期在日本全国各地举办巡回展销。荣宝斋经营的部分旧的书画、印章及砚台等文房四宝,亦是经过国家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对海外顾客销售,并经过北京市文物局文物鉴定所鉴定,备有出口时海关验放的专用五联大发票和火漆印章。

  中国书店。这是北京经营新旧出版的文史类、美术类、艺术类书籍的最大的书店,也是全市惟一一家收售古旧图书的书店,隶属于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书店总公司坐落在琉璃厂大街路口(琉璃厂东街115号),在北京市的海淀、西单、新街口、朝阳门、前门、灯市口等地区设有16个门市部,仅琉璃厂大街就设有6家门市部。因为这个书店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造就出一批优秀的鉴定古籍善本的人才,他们还坚持着装钉修补古籍善本和木板印刷的业务。

  ◆四大古玩市场各距一方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在北京陆续出现一批销售古玩的市场。这些市场经过几年自然发展,优胜劣汰,有的已经萎缩,诸如古楼市场、朝阳区朝外神路街朝外大棚市场、皇城根市场、朝阳区亮酒路59号亮马收藏市场、兆丰市场等。现在已经形成规模,经过工商部门批准,并由北京市文物局流散文物处监管的有古玩城、海王村、荣兴艺廊、红桥4个市场。

  北京古玩城。这是一座目前亚洲最大的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也是中国首家实行文物监管的古玩艺术品市场,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21号,华威立交桥西侧。市场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建筑格局古补典雅,装修富丽堂皇,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经营区共有4层,传动电梯相连,有200多家国营、集体、个体经营户。经营项目有古陶瓷器、中国字画,珠宝玉器、骨雕、紫檀、景泰蓝、金银铜器、旧式家具、地毯、古旧钟表、绣品服饰、古董杂项等上千品种。这里还是集旅游、购物、食宿、会议、娱乐于一体的旅游局定点单位。有800平方米的专业拍卖厅,能同时容纳500人,辅有投影屏幕、电子显示屏、24路调音台、监视器、各类舞厅灯具、GBL音箱,集拍卖、事务、会议、娱乐于一体。古玩城宾馆有标准客房45间,大小餐厅KTV包间、会议室、美容美发厅等,并有停车场、步行街、免税商店,内有工商、税务、公安、银行、文物鉴定、旅游综合服务。除了日常经营业务外,还经常举办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文物艺术品拍卖会、民俗文化节,是中外收藏家、古玩爱好者的乐园,是中外旅游观光者领略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的艺术殿堂。

  海王村古玩市场。海王村历史悠久,早在辽代即已有京东的海王村之名,因之有先有海王村,后有琉璃厂之称。海王村地处琉璃厂路口,琉璃厂东街115号,位置优越, 1991年中国书店将其改造成1,100平方米的古玩市场,一共有集体、个体商位70多个,主要经营历代书画、古今陶瓷、金石玉器、竹木牙雕、古旧家具等。因为经营者一部分来自山西、陕西、河北、广西、贵州等地,商品更具地方性和多样性。市场经常举办古旧图书展销会、硬木家具展销会、书画展销会等。市场由于管理有方,秩序井然有绪,受到有关部门好评,日本首相海部俊树和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也曾光临参观购物,使得海王村古玩市场名声在外。

  荣兴艺廊旧货市场。位于琉璃厂西街19号,是一个综合工艺品、古董、古玩市场,由120多家摊位组成。经营品种有名人字画、金石篆刻、湖笔徽墨、端砚古陶、古钱古印、翠玉牙雕、古旧钟表、剪纸泥人、金银首饰、美术用品等3,000多个品种。由于市场的管理者以良好的信誉为宗旨,以优质服务为保障,广交国内外艺术品的爱好者,所以每日顾客盈门,在各个市场中是上客率最高的市场,也是惟一一个摊位满租的古玩市场。

  红桥古玩市场。位于北京市崇文区天坛东路,3年前这个市场曾经火爆京城,后来因为市容整顿,摊位迁人红桥商场三楼,顿时萧条下来。最近,天坛公园管理处,把天坛公园东北角,开辟成古玩、中国书画、油画、民间工艺、景德镇陶瓷、宜兴紫砂、旅游服装及纪念品、盆景花卉等综合商场。因为此处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又有餐饮、宾馆、停车场。娱乐等相互配套,摊位招商情况甚好,预计有1年的时间,这个古玩市场就会繁荣起来。

  在这些文化气息浓厚的文化街和古玩市场,涌现出一批有才华的画廊经理,他们懂艺术善经营,与传统老店相比,更注意现代经营特色,举办画展、推出画家、强调突出艺术氛围。如位于琉璃厂南新华街23号的大千画廊的经理高洪地,本人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书画鉴定研究室的鉴定研究员,他经营的名人字画,备受顾客的信赖,为了方便顾客,还兼营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刻制图章、装裱字画等。位于荣兴艺廊内的文雅堂画廊经理杨广泰,除了经营名人字画,还经营美术书籍、名人画册、拍卖图录,经常举办画展,推出画家。位于琉璃厂东街69号的槐荫山房经理雷筱永,经营项目极其广泛,中国古代文房雅玩、竹木牙雕、铜饰摆件、古旧家具、玉器、瓷器、绣品、造像等。

  ◆跳蚤市场异常活跃

  在北京一些偏僻或开阔的地区,形成一些非正规的地摊市场。市民群众把自家的旧钱币、陈设摆件、邮票、粮票、毛主席语录、纪念章、旧图书、连环画小人书、文房四宝、瓷器、书画等摆摊出售,其中亦有一些外地的商贩兜售叫卖,其局面异常红火。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潘家园、报国寺、官园等。

  潘家园旧货古玩市场地处北京市城东南,位于东三环南路华威桥西侧潘家园,临近京津塘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占地50亩,是北京最大的旧货古玩市场,隶属于北京市朝阳区潘象园街道企业发展中心。市场开始于1992年,当时在一片荒芜闲置的土地上自发形成的“鬼市”。“鬼市”即夜间集市,至晓而散,故称“鬼市”。如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载:“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北京城清朝未年“鬼市”极盛,一些皇室贵族的纨绔子弟,将家藏古玩珍宝偷出换钱,亦有一些鸡鸣狗盗之徒,把窃来之物趁天黑卖出,古玩行家经常拣漏买些便宜。此种,“鬼市”1949年北京解放之后绝迹了,而今在此自发恢复,每到星期六下午就有北京、天津、河北、内蒙、东北等地的小商小贩驱车前来集聚,星期日凌晨挑灯叫卖,人山人海,人声鼎沸,趋之若骛。后经潘家园街道办事处妥善引导,投巨资改善经营和管理条件,建立管理、工商、文物(文化)监管、公安等部门,使市场逐步规范起来。现在共有摊位2,614个,其中民间工艺品摊位1,505个,书法字画摊位272个,旧书刊摊位65个,旧生活用品摊位750个,餐饮摊位22个。主要经营项目有瓷器、铜器、玉器、木器、紫砂、书画、旧书刊、旧家电、旧五金零件、旧生活用品等。每到周六、周日两天最为火爆,日客流量高达8至10万人之多。

  报国寺古玩市场,坐落在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报国寺大院之内,既有大棚内的常设摊位,也有临时的地摊。出售有古旧钱币、毛主席像章、邮品、古旧图书、工艺品等。大殿内经常举办一些展览,周日举办小型书画工艺品拍卖会。

  ◆拍卖市场日趋正规

  北京市自1992年举办第一场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以后,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很快,目前已有艺术品拍卖公司30余家。但是,规模较大又比较正规的有北京翰海、中国嘉德、北京荣宝、中商盛佳四象公司,他们是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文物拍卖实行直管专营试点公司,经过几年的拍卖活动,他们的拍卖规则、操作程序、拍品价位等,都已经与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接轨。每年举办春秋两届大型拍卖会,还有每月三四次的周日小型拍卖会推出。

  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坐落于北京市宣武区和平门外琉璃厂东街80号,是全国惟一一家经国家文物管理部门批准的专业公司,为全民所有企业,隶属于北京市文物公司。从事综合文物艺术品拍卖,包括接受全国各地文物商店委托拍卖。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坐落于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二座603室,从事综合文物艺术品拍卖,侧重接受民间和境外收藏者委托拍卖。

  北京荣宝艺术品拍卖有限责任公司,坐落于北京市宣武区和平门外琉璃厂西街万源夹道1号,隶属于荣宝斋公司,从事荣宝斋经营的字画、文房四宝等文物艺术品拍卖。

  中商盛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德里北街21号奥星大厦三层,从事接受境外收藏者委托文物艺术品拍卖。

  此外,还有两家专业拍卖公司,一个是中邮大地邮票拍卖有限责任公司,坐落于北京市宣武门东大街2号西3楼,是邮电部领导下的全国性的邮票拍卖专业公司,主要经营邮品拍卖业务,兼营钱币、电话磁卡。另一个是北京海王村拍卖有限责任公司,坐落于琉璃厂东街115号,隶属于中国书店,专门经营古籍善本拍卖业务。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喜与忧

  2006年04月16日 21:15:11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新华网北京4月16日电(记者仇琳)16日落下帷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再次印证了中国艺术市场的热度,卖得最好的大部分都是主营中国当代艺术品的画廊。主办方称,单件艺术品最高成交额已超过400万元人民币。

  上周结束的苏富比“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专场”,创下成交1亿3千万港元的新纪录,著名旅法中国画家常玉遗作《花中君子》当场拍出2812万港元“天价”,创中国油画世界拍卖最高纪录。

  在早些时候的苏富比纽约“亚洲当代艺术品”拍卖会上,中国当代艺术画家张晓刚的一幅人像作品以97.92万美元的天价成交。拍卖会总成交额高达1328万美元。

  “全球兴起的‘中国热’是中国当代艺术品在世界艺术品拍卖市场异军突起的重要原因,”苏富比欧洲及亚洲区总裁胡凯说。

  同时,在不断刷新的中国艺术品成交数额的背后,专家指出要警惕可能出现的市场泡沫。

  曾经任职蓬皮杜艺术中心的法国著名策展人热罗姆·桑表示,市场过热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对待艺术市场,他建议要加倍小心。他说,市场要持续发展必须首先要摆正位置。

  “中国艺术品市场曾经很长时间被忽视,改革开放以后才有所发展。21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股票市场下滑,艺术品市场逐渐有所反弹,”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主任助理胡月明介绍说。

  艺术品市场一般划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的主要经营方式是艺术品经营者通过代理艺术品的所有权,将艺术品投入市场的营销方式。其主体是画廊。二级市场主要经营方式是艺术品经营者接受艺术品所有者的委托,将艺术品投入市场的销售方式。其主要的形式是拍卖。

  “二级市场直接跳过一级市场,作品直接从画家的工作室出去,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混乱最突出的特点,”上海当代艺术馆创意总监陆蓉之说。

  胡月明指出,拍卖公司希望拿到好作品拍卖,但由于好东西匮乏,国外大量艺术品回流,造成个别拍卖公司内拍假拍,甚至为创造业绩,有意抬高价格,相对造成市场上的泡沫,对市场长期经营是有危害的。

  香港收藏家张永霖指出,一些收藏家、投资者用炒作股票的手法,短期内将一位艺术家的价格升高,获得巨大收益。

  艺术品从生产到一级二级市场都存在的不诚信问题,主要原因是政府把艺术品市场当成市场行为看,没有法规政策管理。由于利润很高,而造假行为缺乏造假成本的制约,造假风气有蔓延之势。

  针对这一问题,文化部为了规范市场已经从2004年开始推广中国诚信画廊,对各省推荐的诚信经营画廊授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领一级市场规范经营。同时,在中国文化市场网上建立画廊诚信档案。

  “政府不能过多从价格经营方式上干涉业界经营,政府要规范市场秩序,就要用市场行为的方式引导企业往规范方向发展,”胡月明说:“随着经济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短时间还会有很大发展。市场总体看是向健康化方向发展。”

  艺术品市场火爆 理性投资还是“虚火上升”?

  --------------------------------------------------------------------------------

  http://artstomcom 2006年02月21日09时34分 来源:Tom 专稿  

  中国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向艺术品投资和收藏时代挺进。据统计,目前我国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达70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年交易额近200亿元。参与人员和成交额还在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

  媒体鉴宝、藏家憋宝、买家找宝……在股市降到冰点、楼市扑朔迷离的背景下,“全民参与”的收藏和投资艺术品热潮,究竟是买家的理性选择,还是走上了“虚高”、“炒作”的老路?

  媒体鉴宝、藏家憋宝、买家找宝……“全民参与”掀起了收藏和投资艺术品的热潮。

  收藏市场人潮汹涌,拍卖会上天价迭出

  2005年,“再创新高”已成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一个屡见不鲜的词。各拍卖公司的成交额和成交率达到历史最高点,成交价比估价高数倍甚至数十倍的现象频频出现。

  光论春拍,国内艺术品拍卖巨头们就拿出了漂亮的成交额:中国嘉德,超过6亿元;北京翰海,518亿元;北京荣宝,36亿多元;上海朵云轩,226亿元,据业内人士统计,2005年春拍,北京、上海、香港以及天津、南京、杭州、广州七地24家主要拍卖行,共推出中国书画作品19062件,总成交额为3298亿元。虽然推出的书画作品少于2004年的秋拍,但总成交额却高出50%以上。而这些数字到秋拍又多被刷新。

  西泠印社2005年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场面火爆,当天上午即成交5000余万元。

  火热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引来了众多加盟者。2005年7月,有“天下第一名社”美誉的西泠印社高调介入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举行了被誉为“江南第一槌”的首拍,并一举创下了约196亿元的总成交金额。主持本次拍卖的首席拍卖师刘新惠说,这创下了拍卖公司首场拍卖成交额的“全球之最”。

  作为中国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学术团体,西泠印社自1904年创立以来,迄今已经有100多年历史,拥有吴昌硕、沙孟海、潘天寿、启功等众多重量级社员。借助在金石书画等艺术品领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背倚充裕的民资和旺盛的竞买热情,西泠印社在2005年度举办的两次拍卖会上兼得天时地利人和。12月18日晚在杭州结束的秋拍会上更是火爆:拍卖现场660个座位座无虚席,买家“席地竞买”,旺盛的人气首开世贸中心会议厅在冬季开启冷空调的先河。拍卖业绩自然再下一城,成交金额256亿元,再次创下中国长江以南艺术品拍卖的最好成绩。

  火热的中国书画拍卖市场中,油画更如异军突起。一方面拍卖接连破纪录,另一方面各个拍卖公司的油画专场成绩都有跃升。

  在11月举行的北京保利秋拍中,徐悲鸿的油画《珍妮**画像》以2200万元成交,创下了目前国内油画拍卖的单幅作品最高纪录。而在11月4日,嘉德的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总成交也达128亿元,成交比率达到了904%,刷新了国内油画专场拍卖的最高纪录。其中,陈衍宁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以1012万元成交,居国内油画拍卖纪录第二。

  油画的风头甚至盖过了国画。第八届西湖艺术博览会上,拍卖当天成交额最高的国画作品是傅抱石的《人物》,110万元。而旅法画家王衍成油画作品《灵山》的价格却超过了同场“竞技”的书画专场中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等大师的国画作品,成交额198万元,成为第八届西湖艺术博览会三场拍卖会上的“标王”。

  拍卖公司为艺术品拍卖会举办预展,原意是为了让有意竞标者辨识作品真伪优劣,许多艺术爱好者也借此“一饱眼福”。

(元)黄公望,(明)沈周,(明)朱耷绘《黄大痴沈石田山水八大山人山水花卉合册》 上海: 慎修书社, 民国23年(1934)

(清)朱耷绘《八大山人书画合册》 西泠印社, 民国15年(1926)

(清)朱耷绘《八大山人书画合册》 上海神州国光社, 民国20年(1931)

(清)朱耷,道济绘《八大山人石涛上人画合册》 上海有正书局, 民国(912-1949)

(清)朱耷绘《八大山人集》 民国(1912-1949)

(清)道济,朱耷绘《石涛和尚八大山人山水精品》 上海文明书局, 民国19年(1930)

(清)道济绘,八大山人绘《石涛和尚八大山人山水精品》 文明书局, 民国25年(1936)

(清)朱耷绘《朱耷书画合册》 上海: 上海博物馆, 1954年

(清)朱耷绘《朱耷书画合璧册》 民国(1912-1949)

(清)朱耷绘《朱耷书画合璧册》 民国(1912-1949)

(清)朱耷绘 《朱耷山水册》 民国(1912-1949)

(明)朱耷绘《八大山人山水册》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民国23年(1934)

(明)朱耷绘《八大山人画册》朝花美术出版社编 朱耷 明 绘 北京 : 朝花美术出版社 1961

(明)朱耷书并绘《八大山人书画扇集》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民国24年(1935)

(明)朱耷书并绘《八大山人书画集》 上海 : 生生美术公司 民国18年(1929)

(明)朱耷书并绘《八大山人书画扇集》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民国24年(1935)

(清)陈鼎撰《八大山人传》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民国4年(1915)

(清)邓秋枚集《八大山人山水画册》 上海 : 神州国光社 清宣统2年(1910)

(清)朱耷书并绘《八大山人书画集》 上海 : 美术制版社 民国18年(1929)

(清)朱耷绘《八大山人二笔应真渡海图》 上海有正书局 民国间

(明)朱耷书《八大山人书画扇集》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民国24年(1935)

(清)陈鼎撰《八大山人传》 小嫏嬛山馆 清咸丰元年(1851)

(清)陈鼎撰《八大山人传》 清康熙间

(清)陈鼎撰《八大山人传》 扬州 :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84

(清)陈鼎撰《八大山人传》 上海 : 文瑞楼 民国间

(清)朱耷撰; 汪子豆编《八大山人诗钞》 上海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1

(日本)秋叶启鉴辑《八大山人画撰》 东京 : 聚乐社 日本昭和15年(1940)

(清)朱耷,(清)释道济绘《八大山人石涛上人画合册》 上海有正书局 民国10年(1921

(汉)蔡邕撰(清)朱耷临《清朱耷临蔡邕诗卷》

(明)朱耷书并绘《朱耷书画合册》 上海博物馆 195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