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价值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古书价值,第1张

一、评判古籍善本价值的标准

  

1、文献价值 古书籍所描述记载的史料非常丰富,是研究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古籍的价值首先体现于它的文献价值。 

2、版本价值  古籍的版本种类很多,一般来说,稿本(作者的原稿)、旧抄本、原刻本、精刻本、初印本以及各类活字印刷本等版本的价值更高。 

3、艺术价值 有些古籍字体雕刻精美,印刷水平较高,如精写本、精刻本、各种套印本、红印本、拱花等。 

4、学术价值 如名家稿本、精校本以及在某一学术领域有独到见解或较为少见的稿本、写本、批校本、过录本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5、文物价值 有些古书,抄写或刻印本年代久远,流传又稀少,如宋版书存世不多,无论从纸质、墨迹、印刷技能、装帧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文物考古价值。

 

二、各种古籍善本的市场价格    

近年来,我国古籍善本在拍卖市场上行情十分走俏,价格不断向上攀升。如一册《唐人写经遗墨》以88万元成交,《续华严经疏》以40万元成交,《四库全书珍本》以29万元成交,明代版《陀罗尼经》成交价9万元,清乾隆年间《汪由敦诗翰》成交价165万元,民国版《朱拓千叶莲花造像》成交价055万元等等,可见古籍善本近年来已成为拍卖会的重头戏,购买者十分踊跃。古籍善本现已成为收藏家们苦苦追求的收藏精品。 

目前,市场上的古籍善本价格还在不断攀升,特别是宋版书或更早的古籍涨幅更是惊人,眼下一般宋版书都是按页论价,而不是以本论价。一页品相上好的宋版书市场价大致在1 万元左右,换句话说,一册100页左右的宋版书价值可达到100万元左右。由于宋版书十分珍稀,其市场价格有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元版书市场价与宋版书相差不是很大,市场价也随着宋版书的上扬而升值。明版书市场价要比宋版书低不少,其价格目前还比较平稳,但明版书要比以后的清版书的价格昂贵。明代初期的版本因流传下来的比较少,所以明初版本的升值潜力千万不可小视。明代中叶及明未的各种版本由于尚有一定的存世量,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其市场价格仍将平稳地维持着原状。清版书由于存世量较大,清中叶及晚清的版本,市场价还不是很高。但清初康熙、乾隆年间的版本仍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清代图书以木刻为主,晚清时有一部分石印版出现。清代版本尽管目前价格不是很高,但在这部分存世量较大的图书中仍不乏精品善本,这就要看收藏者的识别能力了。此外,民国初期的石印版和二十世纪30年代的一部分铅印版、影印版虽然不属于很珍贵的古籍善本,但也值得投资者收藏。古籍善本由于近年来在收藏品市场上十分受宠,因而各种伪造的古籍善本也应运而生。

  

三、古籍善本的几种作伪手法。

  

1、纸张做旧:纸张是文字的载体,没有纸张就没有书籍,因此判断古籍的真伪,首先要看纸张是否古旧。所以制作古籍伪本必须将纸做旧。将纸做旧有两类:一类是“染纸”,包括用糖水,或用栗子壳熬水,或用茶水,或用其它方法等将纸染成黄褐色,也有用烟将水熏黄的,以求使纸显旧色;二类是用“旧纸新印”,如果作伪者存有古纸,就可在纸上面新印古书内容,然后订成“古籍”,这种作伪方法尽管较少,但却使人很难从纸张上辨别其为赝本。 

2、伪造序跋:一些重复刻印本上,除保留有原书的序跋外,又增刻新有序跋,叙述重印的原因,序跋后还著有姓名、年月等。这些都表明了书籍的真实年代。作伪者往往裁掉对其作伪不利的序跋,或涂改其中的年代,也有重新伪造对其作伪有利的序跋。 

3、伪造名人题跋,藏章印记。 

4、伪造牌记:保留旧牌记,挖掉复刻牌记,或挖补,涂改复刻牌记的年代。 

5、裁截目录:将原目录裁去部分或全部,使人不知收全该书究竟有多少卷,以便用残本充当全本。

6、利用著录书:有些著录书的记载是错误的,作伪者便故意以此为据来兜售自己制作的伪本。 

总之,古籍善本作伪的手法有多种多样,有时只采用一、两种,有时则可能是各种手法混合应用。收藏者在实际辨别时,应该运用自己掌握的学识和有关资料进行全面考察被鉴定的古籍,并可请专家一起鉴定,应注意去伪取真,才能真正做到所购古籍物有所值。

古籍修复主张修旧如旧,所以选择修复的纸张要跟古籍的纸张尽量保持一致,那么古籍修复的纸张种类有哪些呢?

1竹纸  竹纸,是使用最普通的古籍纸张,竹纸本是常见的几种明清用纸中除土纸外最差的一种。竹纸产生于唐末,但没有普及,到宋代才大量使用。竹纸就是用竹的整个茎杆,经过几十道工序而加工成纸的。中国造纸最初是用麻料破布,而后发展到用树皮纤维造纸,这是造纸术的一大进步,而从树皮纤维发展到用整个茎杆造纸又是一大进步,使得纸得以降低成本而大量普及。但今天流传下来的宋版书用纸大多数是麻纸,其主要原因是竹纸发脆易碎,而在当时好书都是用麻纸来刷。现今市场流通的明清古籍绝大多数是用竹纸,就纸张的性质而言,  2藏经纸:唐人写经所用的一种纸张,颜色黄褐,犹如茶色,略有棉性,质地厚硬,不透明。  3毛边纸:色呈米黄,故亦称黄纸。正面光,背面稍涩,质地略脆,韧性稍差,牢固度次于太史连纸。《常昭合志稿》云:“隐湖毛氏所用纸,岁从江西特造之,厚者曰毛边,薄者曰毛太,至今犹存其名不绝。”然据《中国雕版源流考》称,明司礼监造纸名色中,既有“毛边”名称,则非始于明末以毛晋得名可知。清乾隆以后印书用纸,除太史连纸、棉纸外,有一大部分是用毛边纸印的。  4、棉连纸:实际是宣纸的一种。汪六吉制造的称六吉棉连,色白如玉,匀净细腻,绵软有韧性,摹拓碑帖彝器多用之。清末比较考究的印本,也多用棉连纸。  5、官堆纸:色黄比毛边纸略厚,金陵书局印书多采用之。  6、毛太纸:与毛边纸颜色相似,质地略差,纸幅也较小,厚薄不等,有明显的直纹。清同治光绪间,用此纸印书较多。  7、白绵纸:白绵纸印本书籍是明刻本的一大特色,尤其在正德至万历年间大为使用。“明白绵纸本”近乎明版好书的代称,故藏家自当珍视之。历来认为白绵纸就是由绵茧所造的纸,但经过现代科学方法的检测,得知白绵纸实际是楮皮纸的一种。  8、皮纸:皮纸是用楮树皮和桑树皮所造的纸。产生于唐代,由于皮纸生产成本较高,故一般讲究的书才用皮纸印,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皮纸坚韧、抗蛀,比麻纸更加洁白平滑,而有的皮纸在生产过程中也加入一些麻料,所以用肉眼看,有时候皮纸看上去像麻纸,如南宋廖莹中世采堂本《昌黎先生集》习惯说法是白麻纸,而其实是白色桑皮纸。  明代官方刻书主要是用皮纸和白棉纸,故而从收藏角度上看,凡皮纸本书大部分都是好书。对于初入门者这是一个简单的办法。  9、太史连纸:比开化纸色略黄,质地细腻匀净,绵软有韧性。清雍正年间用铜活字排印的殿版《古今图书集成》所采用的两种纸,一为开化纸,一即太史连纸。  10、开化纸:开化纸也叫“桃花纸”,主要是因为在白色的纸上常有一星半点微黄的晕点,如桃红。开化纸产生于明中晚期,到清三代大为盛行,殿版书几乎均用此纸来印刷,到嘉庆之 后逐渐失传了。由于开化纸洁白细腻,薄而有韧性,再加上雕版精良,所以印出的书真正称得上纸白墨黑。到民国初年,陶湘的其中一项专藏就是开化纸本,因此而赢得了“陶开化”的雅称。因开化纸产量不大,除殿版书使用外,民间使用极少。开化纸是清代最名贵的纸张,因为它质地细腻,极其洁白,帘纹不明显,纸虽薄而韧性强,柔软可爱,摸起来柔润而有韧性。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时宫里刊书以及扬州诗局所刻的书多用这种纸。

  这个好像没有啊,我是找不到!!

  下面是目前世界上最贵的纸:

  “手握金鹿送来的竹笔,沐浴着蓝鸟带来的灵感,面对粗糙的树皮,用刚萌芽的智慧,观察星圆曲之势,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宇。”

  这是纳西东巴始祖丁巴什罗造字的记载。其中"粗糙的树皮"就是书写现存20000多册东巴经书的东巴纸。虽然时光飞逝,但几百年来,书写在东巴纸上的东巴象形文至今颜色如新,依然鲜艳。可以说,东巴纸是今天中国仍然继续使用的最古老的纸张之一。曾经有国外收藏家在深圳以2万美金购一张东巴纸,引起广泛关注。

  东巴纸的原料取自构树皮,即楮树。《中国造纸技术史稿》曰:“北京图书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均藏有纳西族在明、清明所造的纸写本。这种纸厚重而坚韧,无帘纹,原料是树皮纤维……经哑光后,可以双面书写。”这种造纸法为东巴家传,目前只在丽江县大具乡、中甸县三坝纳西族村落中部分东巴及其后代中流传。

  东巴纸是古时东巴专用,用以书写东巴文字的纸张。其工艺纯属手工作坊,只有出自此作坊的东巴文字,才是原汁原味,富于魅力的。东巴纸由和圣文老师的祖先在300年前发明自制的,失传10多年后,又由和老师重新恢复了东巴纸的生产,并在传统基础上发展了书画纸、装裱、高档名片、压花书签、压草封活面藏经纸等系列,它工艺精美的质地、防虫驻的特点,深受国内外用户好评。

  宣纸是一种中外闻名的名贵纸张。由于这种纸的出产地在安徽的宣城附近,所以被人们称为“宣纸”。宣纸的生产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这种纸洁白、细密、均匀、柔软,最能表现出中国书法和绘画的特点。由于宣纸不容易破碎、变色,所以,很多中国古代的字画经过了几百年、上千年,仍然保存得完好无缺。

  宣纸的种类

  产于中国安徽泾县境内的丘陵山区(泾县古时属于宣州府,现属于宣州市管辖,因此称为宣纸(XuanPaper)。

  宣纸的种类

  宣纸的品质纯白细密,柔软均匀,棉韧而坚,光而不滑,透而弥光,色泽不变,而且久藏不腐,百折不损,耐老化,防虫防蛀,故有“千年寿纸“的美称。

  第一,根据配料的比例,可分为绵料、净皮、特净皮三大类。

  绵料:青檀皮约占30%;稻草约占70%。

  净皮:青檀皮约占60%;稻草约占40%。

  特净皮:青檀皮约占80%以上;稻草约占20%以下。

  第二,根据纸的组合张数,可分为单宣、夹宣等。

  单宣:单层宣纸,比较薄。

  夹宣:把原漂单层的2张或2张以上的宣纸合并为1张称为夹宣。2张合并称双夹宣,3张合并称为三夹宣。夹宣比较厚。

  第三,根据每张纸的尺寸大小,可分为四尺宣、五尺宣、八尺宣、丈二宣、丈六宣、札花宣等,尺寸越大制作越难,多用于政府发榜或创作大型书画。

  第四,根据加工处理的程度,可分为生宣、熟宣。

  生宣:直接从纸槽中抄出来并烘干,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原纸。生宣具有渗墨吸水等特点,非常适合创作写意画和行草书体。

  熟宣:在生宣上刷一层矾水和拖骨胶,称熟宣。熟宣又称矾宣,渗墨和吸水性能不如生宣。

  第五,熟宣经过不同的加工工艺,又可分为许多种。

  虎皮宣:又称 "虎皮笺",以前称 "金栗笺",是将宣纸加工染成**班纹。

  冷金笺:在纸上装饰金银片或金银粉。

  云母笺:在纸上洒云母粉。

  蝉翼笺:极薄的宣纸笺。

  玉版宣:用淀粉将两层以上的宣纸托表而成,纸质较厚。

  -------------------------------------

  -------------------------------------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书画艺术所用纸以安徽宣城所产最佳,故称“宣纸”。因加工手段的不同,有生熟之分,生宣纸吸水性强,多用于写意画;熟宣纸吸水性弱,多用于工笔画。

  宣纸---原产地为中国安徽省泾县境内的丘陵山区(泾县古时属于宣州府,现属于宣州市管辖,因此称为"宣纸")。宣纸--品质纯白细密,柔软均匀,棉韧而坚,光而不滑,透而弥光,色泽不变,而且久藏不腐,百折不损,耐老化,防虫防蛀,故有"千年寿纸"的美称。

  宣纸的种类众多,按选料可分为:棉料、净皮、特净三大类;按厚度可分:单宣、夹宣、二层夹、三层夹等;按纸纹可分为:单丝路、双丝路、罗纹、龟纹。

  宣纸又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熟宣纸是用矾水加工制过的,水墨不易渗透,遇水不化开,但和其它纸张的效果也不一样;可作整细致的描绘,可反复渲染上色,适于画青绿重彩的工笔山水。生宣纸是没有经过矾水加工的,特点是吸水性和渗水性强,遇水即化开,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能收到水晕墨章、浑厚化滋的艺术效果,多用于写意山水画。熟宣用画容易掌握,但也容易产生光滑板滞的毛病;生宣作画虽多墨趣,但渗透迅速,不易掌握。故画山水一般喜欢用半生半熟宣纸。半生熟宣纸遇水慢慢化开,既有墨韵变化,又不过分渗透,皴、擦、点、染都易掌握,可以表现丰富的笔情墨趣。

  历代文人墨客书画名家无不珍爱喜用宣纸。用宣纸题字作画,墨韵清晰,层次分明,骨气兼蓄,气势溢秀,浓而不浑,淡而不灰,其字其画,跃然纸上,神采飞扬,飞目生辉。产生出特殊丰满的艺术效果。

  宣纸的种类

  造纸的主要源料多为植物纤维,以竹与木为主,木之纤维柔韧,制成纸,吸墨较强;竹之纤维脆硬,所制之纸,吸墨性较弱,故以此分为两大类:

  弱吸墨纸类:多系竹纤维制成,纸面较光滑,墨浮于表面,不易慢开,所以色彩鲜艳。以牋纸类为主,如澄心堂纸、泥金牋,还有今之洋纸也属之。

  澄心堂纸:为南唐李后主所使用之名纸,与廷圭墨齐名。特性平滑紧密,有「滑如春冰密如玺」之称,为弱吸墨纸之上品,差一点的称玉水纸,次差的称冷金牋。「轻脆」,即其特性。

  蜀牋:据说西蜀传蔡伦造纸古法,所产蜀牋,自唐以来颇富盛名,如薛涛牋、谢公牋等。据说其地水质精纯,故其纸特优。「谢公牋」以师厚创牋样得名,因有十色,又称十色牋。「薛涛牋」则因涛得名,但此种彩色牋纸,虽系遵古法制成,染色易败,不能传久,为应酬把玩罢了。

  藏经纸:藏经纸乃佛寺用以书写或印制佛经者,又名金粟牋,有黄白两种。

  明清人常用之泥金牋、蜡牋,今天已很少见,冷光牋虽为表光之最下者,也很少见了。今天一般都用日本制的鸟子纸,但价格昂贵,又不能持久,实在也并不实用。

  强吸墨纸类:多系木质纤维所制,吸墨性强,表面生涩,墨一落纸,极易漫开,书写常加浆或涂蜡,光彩不若牋纸鲜明,较为含蓄,以宣纸类为主。虽然较晚出现,但今已取代牋纸,成为最名贵的书写用纸。

  宣纸与彷宣:今日最名贵之书写用纸便是玉板宣了。玉板宣,合桑、短节木头、稻杆与檀木皮以以石灰浸之制成,吸墨性最强,质地最优。宣纸以安徽宣城而得名,但宣城本身实不产纸,而是周围诸地产纸,皆以宣为散集地的原因。

  继续来讲名贵的玉板宣。这种纸可不是人人有办法用的,因为它非常吸墨,所以运笔过慢的人,用的就很辛苦了:只要笔稍停,墨就会渗出来,形成一个大大的墨团!但也有人利用它的特性,写出别有风味的字,像包世臣的淡墨书,齐白石的大笔写意画等。

  因为宣纸过于吸墨难写,所以就有人加以改良:或用砑光,或加胶矾,还有加浆而成的。经过改良之后的宣纸吸墨性略减,比较容易书写。

  毛边纸、元书纸与棉纸:宣纸昂贵,一般习字时多用毛边纸。这种纸本来是用于印书的,但因为纸质好,有人买了书之后裁来练字,所以称为「毛边纸」。此纸所用原料,以竹为主,色呈牙黄,质地精良,和我们今天中小学生习字簿所用的机器制毛边纸有很大的差距。元书纸和毛边纸近似,但今已无闻。本省所制的棉纸也可以算是这一类,质地渐佳,颇具韧性,价格亦不甚贵,可以做为习字用。

  宣纸的种类很多,名称各异,分类的标准和方法也有不同。

  2宣纸的用途和选择

  特种净皮:宣纸中的精品,纸寿千年,书画均好,适宜制作册页;

  净皮单宣:宜书宜画,手感绵软一些;

  棉料单宣:适用一般的绘画和书法;

  绵连:纸薄,常常用于托画芯;

  绵料夹宣:常用于书法,二、三层夹宣用于裱褙,册页;

  龟纹宣、罗纹宣:制作拓片;

  玉版宣:一般用作书法。

  矾宣(熟宣):有冰雪宣,云母笺,蝉翼宣等,用于工笔画和蝇头小楷,取其不洇。

  一、涂布纸-於原纸表面经涂料涂布乾燥后压光之涂布加工纸,其等级可分为下列几类:

  (1) 超级铜版纸(A0):经二~三次涂布之最高级铜版纸,总涂布量每面在25g/m2以上,光泽度达80度以上,纸面极为细致平滑,印纹非常清晰、亮丽,适用於高级画册、高单价产品行型录,重要文件等品 质要求极高之印刷品。

  (2) 特级铜版纸(A1):依日本造纸业一般分类标准,每面涂布量约20g/m2之高级铜版纸,纸面平滑细致,具优越印刷适性,如本公司生产之高白特级铜版纸,晶钻特级铜版纸。

  (3) 铜版纸(A2):分为单面及双面涂布之铜版纸,依日本纸业分类标准其每面涂布量约10g/m2以上,为目前文化出版、广告设计、印刷装订及工商业界最常使用纸种之一。如本公司生产之单面及双面铜版纸。

  (4) 轻量涂布纸(A3):依日本纸业分类标准,每面涂布量约7-10g/m2之涂布纸,如本公司生产之轻涂纸及米色轻涂纸。

  (5) 钝面铜版纸:采粉面涂布压光之铜版纸,光泽度约在20~40,具有高印刷光泽,如本公司出产之特级雪面铜版纸。

  (6) 雪面铜版纸:光泽度在20度以下之粉面涂布压光铜版纸,纸质细柔、不反光不伤视力。

  (7) 微涂纸:经颜料涂布及压光,改善纸面均匀性及提高平滑度,并提高纸张托墨性。

  (8) 划刊纸:直接於纸机上涂布加工之印书用纸,适用於彩色、套色、单色印刷品使用,如本公司生产之划刊纸与米色划刊纸。

  (9) 杂志纸:轻涂布压光之印书纸类,是目前杂志最常使用的纸种,如本公司生产之高级杂志纸、雪面杂志纸。

  二、道林纸-以化学浆抄造而成之印刷书写用纸,是目前文化出版、印刷装订最常用纸种之一,如本公司生产之道林纸,其添加染料呈现不同纸色, 如蓝白道林纸及米色道林纸。

  三、模造纸-以化学浆及部份机械浆抄造而成之印刷书写用纸,纸质较道林纸稍差,色泽略黄、轫性佳、拉力强且价格便宜,使用相当普遍。

  四、淋膜纸-属道林纸类,韧性强、表面较粗糙,以增强淋膜之渗入及附著力具有防水及防潮的作用,本公司亦生产淋膜纸及**淋膜纸。

  五、印书纸-专供印刷书册之模造纸类,因考虑保眼问题,纸张多带浅米**,特性与一般模造纸大致相同。

  六、图画纸-纸色微带乳白、不伤眼力、轫性强、耐擦拭、不起毛、有强吸水及显色力。

  七、证卷纸-强轫耐折可供有价证卷及高级文件、信函之高级书写用纸。

  八、招贴纸-薄磅单光纸,适用於招贴、标语、日历、十行纸之用纸。

  九、打字纸-打字及复写用之高级薄页纸张、适合报表、传票及信纸用。

  十、圣经纸-含有大量二氧化钛填料,纸质轻、不透明度高、专供印制圣经、字典或航空快报用。

  十一、邮封纸-文书复写及邮票包装用之单面光亮纸,纸质极为强轫,单面具有强烈光泽。

  十二、香烟纸-含有大量碳酸钙填料,使纸张燃烧时因碳酸钙分解出二氧化碳而具缓冲作用,不致燃烧过速。

  十三、格拉辛纸-经高度打浆后以强压压光机处理过之纸张,用在包装、相簿、集邮册等隔页。

  十四、新闻纸-主要原料为磨木浆,白度要求在55%GE以上,并需有适当之透油度。

  返回

  ◎家庭用纸 -一般系指消费性的清洁用薄纸而言,其包括有:面纸、餐巾纸、浴厕用纸、厨房纸巾等。

  一、面纸-化妆及清洁用之薄纸,其原料多为漂白化学纸浆及螺萦纸浆,而加工成皱纹状其特性为不易撕裂、富柔软性、不易起毛、具耐湿性,且不可含有可迁移性萤光剂。

  二、餐巾纸-用餐时代替餐巾所用之纸张,一般为100%原生化学纸浆或掺用部份原生机械木浆,同样不得含有可转移性之萤光剂。

  三、厨房纸巾-使用漂白化学纸浆添加湿强剂制成有皱纹之纸张,供替代手巾於厨房擦拭用。

  四、卫生纸-具适度柔软性,容易吸水之厕所用纸,产品依表面状态可分为皱纹卫生纸、花纹卫生纸,而依构造形状可分为卷筒型(包括单层与双层)及平板型(包括折叠及连续抽取式),所谓卷筒即每隔一定之距离打一排与卷轴轴向平行之小孔,以便纸张轻易地从纸卷上撕下。

  五、卫生棉-一般由披覆体、吸收体及防漏体所构成。其质地要求柔软且为中性、无污点、杂质及纸浆硬块,其外观应无脱落、断裂及破孔等现象。

  目前正隆公司生产"春风系列"家庭用纸产品、产品如下: 抽取式面纸、袖珍包面纸、平板卫生纸、卷筒卫生纸、抽取式纸巾及厨 房纸巾、擦手巾等产品。

  返回

  ◎工业用纸

  一、牛皮裱面纸板(Liner board)-牛皮纸板系专做瓦楞纸板之非瓦楞层纸张之用,其表面常用未漂硫酸盐木浆制成,中底层则可掺用废纸纸浆。如本公司生产之牛皮纸板,其具有较高之破裂强度、环压强度和较佳之印刷适性及外观等。

  二、瓦楞芯纸(corrugating medium)-瓦楞芯纸系使用半化学纸浆制成之原纸,用以制成瓦楞纸板之瓦楞层为目的,如本公司有大园厂、后里厂两厂生产瓦楞芯纸,其产品环压强度高、成楞性、著糊贴合性佳。

  三、包装纸(Wrapping paper)-包装纸泛指用作包装之纸类,如水泥袋纸、夹层柏油纸、铝薄褙纸、袋用牛皮纸等。

  四、涂布白纸板(Coated white board)-涂布白纸板系指单面或双面均用漂白纸浆并经涂布处理,中层用废纸浆或其他纸浆制成之纸板,如本公司后里厂生产单面涂布白纸板,其品质印刷适性佳、白度、光泽度、层间强度、摺盒性高。

  五、非涂布白纸板(White board)-单面或双面均用漂白纸浆未经涂布处理,中层用废纸浆制成之纸板。

  六、灰纸板(Chip board)-灰纸板系用废纸为原料,通常经圆网机所抄成之纸板,如本公司新竹厂生产之灰纸板。

  七、油毛毡原纸(Base paper for asphalt roofing)-油毛毡原纸乃专供浸渍柏油后制成油毛毡之原纸,以木浆废纸、破布、羊毛等原料制成质地疏松柔软而仍具适当强度之原纸。

  返回

  资讯用纸:

  一、非碳复写纸(No Carbon Required paper) 纸张的一面涂布微胶囊(CB),囊内含有色素,另一面涂布显色剂 (CF面) ,使用时须 CB面与CF面相对应,当纸张受压时,CB面之微胶囊破裂,色素逸出并与CF面之显色剂反应而发色,利用此原理而达到复制效果。一般NCR可分为上用纸、中用纸、下用纸三种,可依复制要求张数的多寡而调配组成。

  二、感热纸(Thermal paper) 纸张表面涂上含有色料之涂料,此色料经由加热产生化学反应而显色,可使用移动式之热头而在加热之区域显色,传真机即利用此原理并搭配感热纸而达到传真显相之功。

  三、喷墨印刷用纸(Ink Jet Printing Paper) 墨水经由喷头直接喷在纸面而显相,为达到直径小、边缘整齐、密集度高的特点,纸张须具有细致多孔性的结构。而在多色喷墨时,为减小毛边、混差及透印现象,必须严谨地控制纸张表面的吸水性及斥水性。

  四、影印纸(Plain Paper Copy,简称ppc) 影印机所用之纸张,为使影印作业顺利,纸张需具有尺寸安定、抗静电、碳墨定著良好之特性。

  五、偶(重)氮感光纸(Diazo Paper) 将原纸涂布偶(重)氮感光液而做成之正片感光纸,为求感光效果均匀细致,涂布原纸必须交织均匀、不含杂质、低pH、上胶度高及纸面均匀细致。

  六、静电记录纸(Electrotatic Recording Paper) 纸面涂有导电层、绝缘层涂料,而可以接受从针状电极放出之电压在纸面上破坏绝缘曾而与导电层形成静电潜像,使显像剂加入时能附著在图案上,然后热融固定在纸面上产生明晰之图案。

  七、光学阅读纸(Optical Character & Mark Reader Paper) 应用於光学阅读机上之印刷用纸,用於阅读文字,数字者称 QCR,阅读特殊记号者称 OMR,因为是利用光学之吸收或反射来阅读,为避免误读,对纸张之清洁度、平滑性、耐磨擦性、尺寸安定性,带电防止性要求高。

  八、磁气记录纸(Magentic Ink Character Reading paper ,MICR用纸) 纸张表面涂布强磁性之微粒粉末,而能用磁性油墨印刷出可由电脑辨认之图样之纸张,主要用於有价票卷,如证券、乘车票、通行证等。

  新闻纸

  俗称白报纸,其特点是松软多孔,有一定的机构强度,吸收性好,能使油墨在很短时间内渗透固著,折叠时不会粘脏,用於在高速轮转机上印刷报纸,期刊及一般书籍。新闻纸的定量为51克/平方米,卷筒新闻纸的宽度有1572毫米、1562毫米、787毫米、781毫米四种;平版纸幅面尺寸为787毫米w1092毫米。新闻纸印刷适应性,不透明,但白度较低,表面平滑度不同,印刷时应使用较粗网目,日光后容易变黄发脆,不宜长期保存。

  箱纸板

  又名麻纸板,是比较坚固的纸箱使用的纸板,广泛用於装运书籍、百货用品、收音机、电视机、机器零件及食品等。定量为200克/平方米,310克/平方米,420克/平方米和530克/平方米。表面平整机械强度好。

  铜板纸

  又名涂料纸,是在原纸上涂布一层由碳酸钙或白陶土等 与粘合剂配成的白色涂料,烘干后压光制成的高级印刷用纸。由於细腻洁白,平滑度和光泽度高,又具有适度的吸油性,适合於铜板印刷或胶印,印制彩色或单色的画报、、挂历、地图和书刊,也是包装印刷用纸。它分单面涂布和双面涂布两种,两种中又分特号、1号、2号、3号,定量为80克/平方米至250克/平方米。铜板纸要求有较高的涂层强度,不掉粉,能适合60线/厘米以上细网目印刷。

  胶版纸

  旧称"道林纸",是供胶印机使用的书刊用纸。适於印制单色或多色的书刊封面、正文、插页、画报、地图、宣传画、彩色商标和各种包装品。胶版印刷纸分为特号、1号和2号,定量从70克/平方米至150克/平方米。纸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印性能。胶版印刷是比较高级的书刊印刷纸,对比度、伸缩率和表面强度有较高的要求,酸碱性也应接近中性或呈弱碱性,以免影响印刷用的纸张,定量为40克/平方米至80克/平方米。近年来又试制成功了低定量的胶印新闻纸和胶印书刊纸,供胶印纸和书刊使用。

  凸版纸

  一种适於凸版印刷机印刷各种书籍、文体用品和杂志正文的纸张。定量为52克/平方米和60/平方米,有卷筒纸和平板纸两种,平滑度30米,不透明度不小於88%。凸版印刷纸是广泛使用的书刊纸,比新闻纸平滑度稍高,保存期较长,但是容易出现掉毛掉粉,不适於用胶版印刷方法印刷书刊。这种纸写字容易洇。

  草纸板

  又名黄纸板或马粪纸,是**的包装用纸板。它主要用於商品的包装,制纸盒和书箱帐册的封面衬裏。定量为200克/平方米至860克/平方米。常用的是8号420克、10号530克、12号640克。草纸板要求质量紧密结实,纸面平整,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韧性。

  白纸板

  又名马尼拉纸,是白色的比较高级的包装纸板。它用於印帽儿童教育和文具用品、化妆品、药品的商标。定量为200克/平方米至400克/平方米。薄厚一致,不起毛、不掉粉、有韧性、折叠是不易断裂。

  装订纸板

  书箱装贞的重要材料,有白纸板、黄纸板箱纸板等,主要用於制作精装书壳和封套。以纸板为骨架的精装书壳,具有坚固、美观、有利於长期保存的优点。

  钙朔纸

  外观上於纸张很接近,能耐水浸、不吸湿、不易燃烧,具有较高的耐破度和抗撕裂度,生产成本低。它在160度强力捏和压延而成,厚度与卡版纸相近,也可以制成较厚的纸板,对油墨有一定的渗透吸收能力,能印出清晰的图画和文字。可用於印刷书卡、证券、标签和彩色印刷品,也可用制作瓦楞纸板箱,装运需防潮、耐油的食品和货物。

  牛皮纸

  是坚韧耐水的包装用纸,呈棕**,用途很广,常用於制作纸袋、信封、唱片套、卷宗和砂纸等。定量范围为40克/平方米至120克/平方米,有卷筒纸和平板纸中、又有单面光、双面光和带条纹的区别。主要的质量要求是柔韧结实,耐破度高,能承受较大拉力和压力不破裂。

  玻璃纸

  又名透明纸,是象玻璃一样透明的高级包装和装饰用纸。它用於包裹粮果、食品、衬衫、卷烟、化装品以及其他商品。定量为30克/平方米。除透明无色外还有金黄、桃红、翠绿等多种颜色。玻璃纸具有不透气、油和水,柔软强韧,无色透明并有光泽,密封后可以防潮、防锈,但稍有裂口就裂。由於它纵向强度较大,可以造成纸绳。废玻璃纸不能回收利用。

  邮封纸

  是一种极薄的单面光书写类纸张,定量仅为20克/平方米,原来主要用於邮票衬纸和保价信件的封口用纸。现在则多用於化妆品,水果和食品的包装和卷烟衬裏。印刷并上蜡后可做糖果包装纸,也可以代替打字纸和拷贝纸印刷单据、传票或多页复写纸。质量要求薄而强韧,透明度好,搞张力大,透气度小。

  中国书画用纸

  是供用毛笔书写和作画用的纸张,有元书纸、宣纸、毛边纸等。元书纸是以竹材、树皮、破布、旧麻和稻草等植物纤维为原料,经过浸泡、蒸煮、自然漂白、磨碎制成纸浆,在用人工在竹帘上抄造成纸张,压干后贴在火墙上烘干,制成的纸颜色洁白(或微黄),均匀柔软,易於吸墨,经久不变。宣纸是檀树树皮和少量的稻草浆为原料经过精工细作制成的书画用纸,生宣纸适宜於写意画和书法,由它加工制成的熟宣纸适宜於工笔画色白柔韧,经久不变,不易虫蛀。因原产於安徽宣城地区而闻名。毛边纸是用嫩竹为原料制成的毛笔书写用纸,色泽浅黄,连史纸颜色洁白,两者均以竹帘抄造,用於印刷古籍、碑帖、信笺和扇面等产品。

  有光纸

  是供书写,办公和宣传标语用的单面光纸张。也可以用於裱糊纸盒,包装商品,印刷日历,信笺和发票等,用途广泛,是一种常用的薄纸。过去曾称之为办公纸或雪莲纸。分特号、1号和2号三种,定量从18克/平方米至40克/平方米。质量要求厚薄均匀,纸面平整,轻度施胶便於书写,有一定抗水性,有色有光纸又称标语纸,主要用於书写标语!

  打字纸

  是供打字和复写用的薄型纸张,目前也用来印刷单据、票证或信笺。分特号、1号和2号三个等级,定量为24克/平方米至30克/平方米,常用的是28克/平方米。它要求纸张厚度不超过005毫米,厚薄一致,能一次打字,复写多页,纸质强韧平整,书写时不洇水有色打字纸是印刷多联传票或票证使用的。

  书写纸

  是一种消费量很大的文化用纸,适用於表格、练习蒲、帐蒲、记录本等,供书写用,分特号、1号、2号、3号和4号五个等级,定量为45克/平方米至80克/平方米。

  质量要求:色泽洁白致、两面平滑、质地紧密、书写时不洇水。

  凹版纸

  用於印刷各种彩色印刷品、期刊、连环画、画册、邮票和有价证券的纸张。其规格和尺寸基本上与新闻纸、凸版纸和胶版纸相同,也分卷筒纸与平板纸两种。凹版纸印刷要求有较高的平滑度和夺缩性,纸张白度应较高,有较好的平滑度和柔软性。

  铸涂纸

  又名玻璃粉纸,是一种表面特别光滑的高级涂布印刷纸。它是在原纸上经过二次或一次厚涂布量(单面20至39克)的涂布,在涂料处於潮湿状态时,涂布面紧贴在高度抛光的镀铬烘缸上加热烘干,速度约100米或低一些即可得到,光泽度为85左右,不须进行压光。将涂布纸用花纹辊进行压花处理,可以制成布纸或鸡皮纸。铸涂纸主要印刷封面、插页和高级纸盒,布纹纸和鸡皮纸则多用於印刷挂历和名片等。

  哑粉纸

  正式名称为无光铜板纸, 在日光下观察,与铜板纸相比,不太反光。用它印刷的图案,虽没有铜板纸色彩鲜艳,但图案比铜板纸更细腻,更高档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随着时间的进展,将记事类文件加以编排,供人阅读,并达到传播知识经验的目的,便形成了一部图书,图书的内容日益增多,载体趋向多元,制作技术不断改进,为了方便阅读,产生了"简册"、"卷轴"、"册页"、"线装书"等不同的装帧样式。

 从总体看来,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分为抄写本、刻印本两类,抄写本即人工抄写的图书,那古书的收藏知识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古书收藏知识,希望对您有用。

古书收藏知识

 古籍的装帧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图书是抄写的缣帛和纸张上,采用长卷形式,阅读时展开,平时卷起。这一时期的图书只能是卷轴装。韩愈《送诸葛亮觉往随州读书》诗称:"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欧阳修《归田录》也说:"唐人藏书皆作卷轴。"雕版印刷普及以后,由于书版各自成块,卷轴装已不适用,古籍装帧改进为册页形式,先后出现旋风装、经折装、包背装、线装几种形式。线装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卷轴装 又称卷子装,早期的图书装帧形式。与装裱好的书画相似。在长卷帛书、纸书的左端安装木轴,旋转卷起(图1)。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大批唐五代写本图书,都采用这一方式。据记载,古代宫廷收藏的卷轴装图书十分考究,《隋唐经籍志》描述秘阁藏书:"上品红琉璃轴,中品绀琉璃轴,下品漆轴";《唐六典》描述内府藏书:"其经库书,钿白牙轴,黄带红牙签;史库书,绿牙轴,朱带白牙筌。"进入版刻时代,图书改为册页形式,仍有一些采用卷轴装,如《开宝藏》、《赵城金藏》等。

 旋风装 在一素纸长卷上面依次粘贴书页,每页正反两面书写文字,展开长卷可翻页阅读。守张邦基《墨庄漫录》形容其"逐叶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这种装订特点是外表仍为长卷,里面却是错落有致的书页,实为介于卷轴装和经折装之间的一种装订形式。大约盛行于唐代。故宫博物院藏有唐写本《刊谬补缺切韵》五卷,即是采用这种旋风装。

 经折装 又叫梵夹装、折子装。将图书长卷按一定宽度左右折叠起来,加上书衣,使之成为可以随时展读的册子。历代刊刻佛经道藏,多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古代奏折、书简也常采用这一形式。

 蝴蝶装 将每页书在版心处对折,有文字的一面向里,再将若干折好的书页对齐,粘贴成册。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外表与现在的平装书相似,展开阅读时,书页犹如蝴蝶两翼飞舞,故称为蝴蝶装。蝴蝶装是宋元版书的主要形式,它改变了沿袭千年的卷轴形式,适应了雕版印刷的一页一版的特点,是一重大进步。《明史艺文志》序称秘阁书籍皆宋元所遗,无不精美。装用倒折,四周外向,虫鼠不能损。"但这种版心内向的装订形式,人们翻阅时会遇到无字页面,同时版心易于脱落,造成掉页,所以逐渐又为包背装取代。

 包背装 将印好的书页版心向外对折,书口向外,然后用纸捻装订成册,再装上书衣,由于全书包上厚纸作皮,不见线眼,故称凶背装。包背装出现于南宋,盛行于元代及明中期以前。清代宫廷图书如历朝实录、《四库全书》也采用这种装订方式。包背装改变了蝴蝶版心向内的形式,不再出现无字页面,但未解决易散脱页的缺点,所以后来又发展为线装形式。

 线装 线装书是传世古籍最常用的装订方式。它与包背装的区别是,不用整幅书页包背,而是前后各用一页书衣,打孔穿线,装订成册。这种装订形式可能在南宋已出现,但明嘉靖以后才流行起来,清代基本采用这种装订方式。其特点是解决了蝴蝶装,包背装易于脱页的问题,同时便于修补重订。

 从以上可以看出,古籍的装订有一个发展演进过程。不同时期流行不同的形式,了解这一进程,对古籍的年代鉴定十分重要。传世宋版书多经过后人重新装修,或改为包背装,或改成线装,但仔细观察,仍能在版心处发现粘贴痕迹,书页外沿则有磨损痕迹。

 几部古籍版本著作比较谈

 版本学的研究与探讨源于宋代。汉、唐虽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古书校勘、注释、编目,但印刷业尚未形成,零星的版本记载仅限于正经正史的修订。南宋尤袤著《遂初堂书目》开创了一书兼载数种版本的先例;(宋)岳珂著《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被后世称为第一部系统记录版本知识的著作。明代视宋版为珍稀之物,藏书家、校勘家逐步摸索各种版本的特征、优劣,可惜这些版本学史料只散见于笔记、杂记中。清代学者开始罗列诸本、考证源流、登录刻工、详论纸墨。钱曾著《读书敏求记》奠定了古籍版本鉴定的基本原则。《天禄琳琅书目》及它的《后目》已把版本学的核心——善本书的收藏与鉴定推到了极致。清代学者对版本学贡献最大的当属专门记载版本状况的各种题跋记,尤以“顾批黄跋”为最。后人汇集成书的有为顾千里著的《思适斋书跋·书跋辑存》,为黄丕烈著的《士礼居藏书题跋》、《续记》、《再续记》,《荛圃藏书题识》等。

 近现代是版本学集大成的时代。叶德辉著《书林清话·书林余话》是古籍版本学第一部专门著作;张元济著《中国版本学》(1916年)与孙毓修著《中国雕板源流考》(1918年)把版本学从史学中独立出来;钱基博著《版本通义》总结了前人的成就,把版本学列入学术研究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介绍版本知识的书,有毛春翔的《古书版本常谈》(1965年初版,1977年再版)。此书已是收藏品,配有插图,通俗易懂,可惜明代部分较凌乱,清代部分过于简单;陈国庆著《古籍版本浅谈》于版本学名词解释简明扼要,但不全面,适于入门者;魏隐儒著《古书版本鉴定丛谈》(1984年初版),体例较完备,也有实际经验的总结,只是不谈价格,宜专业人员参考;李致忠著《古书版本学概论》、《中国古代书籍史》,刘国钧著《中国书史简编》,曹之著《中国古籍版本学》,张绍勋著《中国印刷史话》等,都是从史的角度论述版本学、目录学、内容系统可靠,又有最新史学发现佐证,惟厚古薄今,实用性差些。

 在谈到版本学专门著作时,不能不谈到两部流传稀少的油印品:一是北京大学陈宏天教授的《古籍版本概要》(1987年讲义稿),其特点是专业性、系统性强,表列详尽,论断精到,清代部分尤为各书所不及;可惜重学术、轻市场,非专业人员不感兴趣。二是北京中国书店编《古籍版本知识》(上、下),1980年油印本。书出于古籍鉴定大师雷梦水、张宗序手笔,在内部流传。笔者珍藏此书初版本,且有雷梦水先生签名,捧读二十年,收益最大。该书列举资料极为丰富,如清代武英殿刻书、官书局刻书、民国精刻本等都是各书所论不及的。关于版本鉴定方面,该书也极富特色,真假俱呈,详辨优劣,特别是从价格上来判断版本取舍,“实战”性极强;当然系统性、条理性就不够了。从价值、价格上判断版本的著作,最具参考性,爱好者也颇关心,但学者们却言之甚少。笔者醉心古籍收藏多年,有几本书在论及版本价格方面很实用,也很具史料价值,一并开列出来,供书友参考:

 《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1983年商务初版,详列1912年至1947年古籍善本收集价格及善本影印、复制印刷史话;

 《艺风堂友朋书札》(上、下),1980年上海古籍初版(中华文史论丛增刊本),详载缪荃孙先生等七十人清末民初收售善本价格及藏书聚散史话;

 《弢翁藏书年谱》,李国庆编,2000年黄山书社出版,详载藏书家周叔弢先生六十年购书、访书、藏书史料,价格精准,详备。

 目前北京中国书店联合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上海国拍、上海朵云轩、上海敬花等各大拍卖公司合作整理出版九年来《中国拍卖古籍文献目录》(2002年1月上海书店出版)及《续集》(2002年8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详载百余场(2000年底前)拍卖实况,极具市场参考价值。书中对拍品的断代、提要、说明等都经专家审核、把关,恐怕这就是最新的版本学参考资料了。

 版本目录与鉴定古籍

 我国古代,虽自图书诞生之日起,藏书管理者就开始编制图书目录,但是直到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后,人们才真正开始重视编制藏书的版本目录。

 所谓版本目录,就是指著录图书的篇目和主要内容,并详细著录图书的作者或编者,以及出版者、出版年代等情况的书籍,是著录和记载版本简况的专用工具书。南宋初年尤袤编制的《遂初堂书目》,被公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版本目录。

 明清时期,是著述版本目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公私藏书版本目录,对版本的著述更加详细,不仅记载了图书的篇目、主旨、作者、出版者,还简略记述了版本的特征、源流等情况。但明代的版本目录学术价值不大,而清代的则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参考价值。如钱曾的《读书敏求记》、于敏中等的《天禄琳琅书目》、纪昀等的《四库全书总目》等,著录古籍版本最为翔实,在藏书界影响很大,是权威性很高的版本目录书。

 民国以后,著名版本学家孙殿起所著的版本目录《贩书偶记》及《贩书偶记续编》,是近一内蒙最实用和常用的版本目录工具书。新中国建立后,国家专业古籍出版社陆续编辑和出版了《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上海图书馆善本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提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重要版本目录工具书,成为当代图书馆、藏书家及古籍藏书爱好者最好的参考书。

 古籍版本目录的编制,按不同标准有如下分类:一是按国家目录、私人目录、史志目录3种;二是按学术内容分类,有综合性目录和专科目录2种;三是按编篡目的分类,有举要目录、缺书目录、辨伪目录3种;四是按收录范围分类,有丛书目录、地方目录、个人著述目录、善本目录、知见目录等。

 版本目录与古籍鉴定紧密联系。因为从古至今的版本目录,系统揭示了各个时代古籍图书的存佚状况,著录了历代古籍不同版本的源流、特征及概况,成为鉴定古籍版本真伪及其价值的重要依据。具体来说,版本目录对于古籍鉴定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帮助了解古籍概况。我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这些典籍分别著录在历代正史艺文志、经籍志、官修书目、私藏书目等目录中。阅览这些目录,能使我们较清楚地了解到各个朝代古籍的刊流、流通、收藏及存佚概况,从而便于比较、鉴定新近发现和收藏到的古籍。如果你看到一部古籍实物,可先对其外观、纸张等等进行初步鉴定,然后再与相应年代的版本目录进行对照。如果古籍实物与版本目录著述相符,即可做出鉴定结果;如果实物与著录不符,则要进一步查找资料,弄清是非,不能轻易下结论。

 第二,便于识别版本真伪。凡对版本目录了若指掌的人,都能详细了解古籍的书名、篇卷、作者、版刻、函册、提要的等情况,从而可以具体考证和辨别古籍的真伪。如汉代刘向父子所著《七略》,在《隋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两部目录书中均有著录,而在《宋史!艺文志》中却不见著录,说明《七略》一书在唐宋间已经失传。如果在宋代以后发现署名《七略》的古籍,除辑佚本外,其余可判定为伪本。

 第三,公正审定版本价值。当你发现收集到一部古籍时,可通过查阅《四库全书总目》、《贩书偶记》等版本目录,了解该书的递藏、传承等情况,从而可以正确判定其收藏价值;如果该书在以上版本目录中没有著录,则会有两种可能:一是伪书,二是海内孤本。到底属于哪种情况,则需进一步查阅其他古籍鉴定工具书,或请教有经验的鉴定人员协助鉴定。运用各种方法验明其正身后,就可以准确判定其价值。

 历代古籍版本目录有时也难免出现一些讹误。所以,利用版本目录鉴定古籍,还要有清醒的头脑和主见,不可盲从,以免出现错误。

 古籍的收藏与辨伪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藏书的传统,在书房内放大镜置几册古书,既能显示出儒雅的生活情趣,又能体现出藏书者的文化修养。如今太平盛世,收藏风日渐趋浓,继字画、瓷器等收藏品之后,古籍又成为收藏者收藏投资的一个新热点。尤其是在拍卖会上,线装古籍连连拍出令人吃惊的高价后,更是激发了人们对古籍收藏的兴趣,同时,引得深藏民间的古籍纷纷浮出水面。近日,记者就古籍的收藏采访了南昌的古籍收藏家王令策和周海鹰先生。

 哪些古书具有收藏价值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古籍拍卖会场场火爆,且价格越拍越高。书价大幅提升是否等于所有古籍都能升值王令策认为,善本古籍和版画古籍的增值潜能较大。

 善本古籍主要指具有历史文物、学术资料和版本艺术价值的版本书。它包括内府刊刻的殿版书,海内外绝无仅有的孤本,内容好、书法精的明清抄本,以及清初以前的精美刻本。年代越久远,书品就越珍贵。往往衡量私人藏书是否达到藏书家水平,也经常以收藏多少善本书为标准。

 宋版书一向被认为善本书之佼佼者,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之说。由于宋版书弥足珍贵,有宋版书的人大都不愿意轻易出手,特别是收藏家手里的宋版书,别说让他出让,甚至从不示人。所以,一旦有缘与宋版书相遇,只要财力允许,下决心买下定是一条增值财路。元版书虽不能同宋版书相提并论,但收藏界一向认为,宋元本同属珍稀善本,爱好者值得关注。现在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年代较近的古书便自然升华,明版乃至清初版本,凡是具有文献价值和刻印精美的古籍,也已步入善本行列。王令策说,目前明清善本尚不难寻,价格也不算太高,但增值潜力颇大,收藏者值得关注。

 王令策告诉记者,善本的古籍有以下9种代表性:

 ①元及元以前刻印、抄写的图书;②明刻本和明抄本(刻印模糊和流传较多的除外);

 ③清代乾隆以前的流传较少的刻本和抄本;④太平天国及历年农民政权所刻印的图书;⑤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⑥辛亥革命以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⑦有名人学者亲笔批校、题跋、评论的刻本;⑧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古代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技术水平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⑨明代的印谱、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印谱(有特色又系足本或有亲笔题记)。

 版画古籍

 在收藏者关注善本古籍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版画古籍的收藏了。王令策说,从历次书刊拍卖会的图录看,无不将漂亮的版画画面精印拍卖图册中,哪怕书中只有一幅也从不放弃。我国版画古籍很多,诸如《芥子园画谱》、《芥子园画传》、《晚笑堂画传》、《百孝图说》、《红楼图咏》、《唐诗画谱》、《鸿雪因缘图记》、《三才图绘》、《孔子圣迹图》、《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诗》以及《耕织图》、《棉花图》和《蝴蝶秋斋所藏画册》等。最为精美的要属明末画家胡正言的版画力作《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这两套版画古籍不仅在于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而且还开创了木版水印先河,解放初年,一部明版装裱成册的《十竹斋书画谱》仅售10元,如今它的价值已经超过10万,可见版本好,刻印精美,书品完整的版画古籍,都值得投资收藏。

古书收藏方法

 古书有“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经济)价值”,但不是所有的古书都“值大钱”。李洪啸总结说,总的来说所有藏品的通则是讲究“真、精、新”。因为自古以来,好东西会被精心爱护,很多好的古玩,看起来就像新的一样。除此以外,还有古书收藏的特有原则:

 年代是古书收藏的重要因素,现在宋版书论页拍卖,明版书论册拍卖。明版书普遍刻印较精美,万历前的书少而更珍贵。清光绪之后的受西方印刷技术冲击,书普遍质量下降。带画的书比纯文字的好,多色印的比黑的好。

 同一时代版本的看内容,古书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除了佛教道教带图的经书外,儒家的经类不值钱。“史”多是“够古不够玩”,价值居中。而“子”和“集”中,则不乏珍贵之物。越是冷门,生僻,少见的越珍贵。

 同内容的看印刷,在版本上,初印本最珍贵,一般只有几本,是红色印刷,用来校对和主人自留。其次是蓝本,一般也就10来本,送朋友。最后才是大批量印刷的黑本。黑本里,字迹清晰的版本较好。印刷到最后,版已被磨损,甚至断裂,此时书籍印刷模糊,价值较低。

 此外,特殊内容(如禁书)、知名度高的书的早期印本、精印本及殿刻本、官刻本、名家刻本等较珍贵。名家批校本或收藏本价值高。白纸比黄纸价值高。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1644年到1912年。在这个时期,许多重要的古书著作被创作和保存下来,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古书在清代被广泛传承和发展,包括经典文学、历史记录、哲学著作、医学文献等。这些古书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它们对于研究清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清代古书对于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法律、行政管理以及统治者的思想和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清史稿》是清代官修的正史之一,详细记载了清朝的建立、历代皇帝的事迹以及政治制度的演变,对于研究清朝的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次,清代古书对于研究文学艺术和文化传承也具有重要作用。清代有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学者,他们的作品被收录在各种文集和选集中,代表了当时文学创作的成就。比如,《红楼梦》是清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对于研究清代文学和文化有着重要的地位。

另外,清代的医学典籍和科学著作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清代医学发展迅速,形成了独特的医学体系和理论。许多医学家的著作被编纂成医学典籍,对于研究古代医学知识、疾病诊治和药物使用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总之,清代古书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们对于研究清代社会、政治、文化、文学、医学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清代暗灯室古籍一直是最稳定的一个板块, 十几年来,古籍善本的价格始终比较平稳,呈稳步上升趋势,因此清代暗灯室古籍有收藏价值。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

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最初西汉劳动人民发明了麻料纸的新技术,到了东汉在蔡伦的推广下又出现了以树皮、旧麻布、旧鱼网为原料的“蔡侯纸”。再之后,皮、竹、草等均用以造纸。由于造纸原料的不同,大致将古籍用纸分为三类加以介绍。

一、麻料纸

发给陌生人的,才是最真实的心情

广告

麻料纸的原料有苎麻、大麻、亚麻等,统称麻纸。用于写书印书,始于西汉,盛于隋唐,衰于宋元,绝于明清。麻纸面无光,纤维束较多,易着墨,纸质韧性强,抗老化亦强。

古籍中麻纸主要有以下几种:

白麻纸:萌牙于西汉,是我国最早的植物纤维纸。初期纸质白度差,表面不平滑,结构不紧,还不能用来写字。至东汉时用于书写,隋唐时期成为上层社会的重要文化用纸。

黄麻纸:白麻纸入潢即成为黄麻纸,可以驱虫。是我国最早的染色纸,始于晋,唐代广为使用。

藏经纸:唐宋元时期用黄蘖染色而成,为写刻佛经所专用,故称藏经纸。其中用料麻、皮、竹均有。藏经纸分厚薄两种,薄着也较一般纸厚,没有光腊,厚而不硬。作为装裱珍贵善本书签之用。

硬黄纸:始于唐代,是采用黄蘖染色,两面加腊砑光而成,是专门用来摹写佛经的名纸。宋时演变成一面加腊砑光的金粟山藏经纸。

二、皮料纸

皮料纸的原料主要是落叶乔木中的楮树皮、桑树皮、青檀皮等。皮料始于东汉,逐渐取代麻纸成为纸中之首。主要产自浙江、安徽、河北等地,其品种较多,一般称纸质较细、制作精良者为绵纸或宣纸。而纸质稍粗,纤维束较多者为皮纸。

白棉纸:以树皮为主要原料,纸质绵软耐折,拉力强,纸破丝连,如同棉丝,故名绵纸。明以前主要产自江浙地区,清以后渐变为仿宣纸一类产品,通称宣纸。可用作裱书、搓纸捻、溜口纸条等。

黄绵纸:黄绵纸是由白棉纸染色而成,贵在防蛀。

高丽纸:又名鸡林纸,以桑皮为主料的阔帘白皮纸。产地朝鲜,宋代传入我国,清代我国生产仿制品,多用做书皮纸。高丽纸纸色洁白,有厚薄。厚者韧而坚固,两面光泽如一。也可分层揭开,帘纹间距竖宽横密。薄者较少,隔纸见物,帘纹同厚者,纸面可见明显的交结紧密而发亮的纤维束,酷似蚕茧所造。

皮纸:以树皮为主料,有黄白二种。多纤维束,拉力极强。厚者坚固耐折,薄者隔纸见物而有韧性,近似以桑皮为主料的高丽纸,但帘纹不显。

日本皮纸:以树皮为原料按厚薄分为两种。厚者韧性强,纸质坚固,纸色白都有,又称东洋绵纸。薄者俗称日本美浓纸,纸色洁白,细薄均匀,帘纹较宽,纸面光滑,绵软而有韧性,在日本广为应用。

草茎纸:以皮料为主、草茎为辅的一种混料纸,始于元代。纸色淡黄,薄如蝉翼,绵软有韧性,多纤维束。夹有如同发丝的草茎并呈黑褐色,隐帘纹较宽,古书中颇为少见。

毛头纸:以草为主辅以树皮的一种混料纸。产于河北省迁安县,又名迁安纸。其色多为灰白,质地厚薄不均。夹有草棍,发涩,背粗糙呈疙瘩状。有棉性,隐帘纹。

开化纸:又名桃花纸,因产于浙江省开化县而得名。其纸虽薄而韧性极强,虽有帘纹而不明显。开化纸始于明代,大量应用于清初至乾隆年间,列为名贵纸品,专供清内府、武英殿及扬州书局印书。

开化榜纸:产于开化县,用料同于开化纸。其特征也与开化纸相似,但比开化纸厚,纸色洁白发暗,隐帘纹。

混料开化纸:以草为主辅以树皮的混料纸。多见于雍正年间到清后期的殿版书。纸色微黄,隐帘纹而质粗、有韧性,厚薄均匀,面平滑,背稍涩。含较多纤维束而带**斑点,这是因为纸浆有稻草的原故,虽产于开化,但其质不及开化纸和开化榜纸。

宣纸:宣纸源于唐代的宣州贡纸。主要产地是安徽泾县,其料是青檀皮,实为绵纸或皮纸。宣纸品种很多,用于印书的主要有绵连、罗纹、单宣等。

单宣:又称料半,厚于绵连有帘纹,其质次于绵连。

绵连:由皮料连四发展而成,质地细薄,色白如玉,匀净细腻,纸质柔软耐折,有帘纹。可做补书、护叶、镶书和衬纸、染书皮等用。

罗纹纸:纸色洁白,其质地、厚薄同于绵连,但横纹深而清晰,宛如丝织罗绸一样,故名罗纹纸。可以作为护叶,或者染色后裱书皮用。

三、竹料纸

竹纸始于宋代,南方的毛竹、苦竹、淡竹、麻竹、篁竹是其主要原料。竹纸成本低,一经出现即取代皮纸而据首位。竹纸纸薄适中,其色有黄白两种,以淡**居多。面平滑,背稍涩,夹有沙粒和草棍,韧性差而脆,帘纹宽窄都有,随年代变化为二指至一指左右。竹纸种类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连史纸:是明清著名一时的精良竹纸,以嫩竹为料,又称竹料连四纸。产于福建、江西两省,色洁白,面光滑,背稍涩,没有草棍、毛屑粘附,帘纹约一指。多见于清乾隆以后的书籍,为现代古籍修复的必备纸。

毛边纸:明代产于福建、江西两省,以嫩竹为料染**而成,不防蛀。纸质较细,色淡黄,厚薄适中而脆。面光滑,背稍涩,吸水性较好,隐帘纹,毛氏汲古阁本多用此纸。一般旧书裱书皮、衬纸、补书等都用此纸。

建阳扣:又称麻纱纸,宋代产于福建建阳县而得名,也由于建阳麻纱书坊印书皆用此纸,故称麻纱纸。建阳扣是一种用山椒染过的防蛀竹纸,其纸色黄褐,厚薄得中,面平滑,背稍粗,夹有较多的草棍和毛屑,呈黄褐色或黑色。纸薄有光,抖之有响声。

毛太纸:产地纸色与毛边纸同,但较毛边薄,色也较暗。面不光滑,但较柔和,为现代古籍修复的必备纸。毛氏汲古阁亦多用此纸。

太史连纸:始于清代,康乾年间用来印刷殿版书的一种精致竹纸,乾隆以后用这种纸印书基本少见。色淡黄,质细薄面平滑,背稍涩,没有草棍、毛屑粘附,隐帘纹,抖之有响声。

万年红:明清时期广东刊行的线装书在其扉页和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