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经典古籍排行榜
三命通会
《三命通会》作者为明朝进士万民英。该书在传统命学的历史上拥有非常高的官方地位,而 足本《三命通会》共十二卷清朝编修的四库全书将其着作《三命通会》《星学大成》收录,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4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官修编年体通史,是“正史”的代表作。
5诗经
第一部诗歌总集。
6论语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7三国志
《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三国志《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记载时间顺序第四位,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8说文解字
一部字典一个中华。
9全唐诗
《全唐诗》,900卷,共收录唐代诗人二千五百二十九人的诗作四万二千八百六三首。
10三字经
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其中《千字文》存在《古千字文》、《叙古千字文》、《续千字文》、《新千字文》等不同版本)。《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
游就馆的取名,是源於荀子劝学篇中「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的「游必就士」之意而来。原文白话文意思是居住要选择合适的地方,交游要接近贤德之人,是以免入歧途,做正确的事。在此处「游就」意为要遵循这些被纪念的军人的道路。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之后,又以“华夏”、“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在我们的古籍之中,“国”这一字,代表的是“城邦”的意思。而所谓的“中国”则指的是“中间的城邦”,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但是,在历朝历代的文献之中,这“中国”二字也是有着几种不同的意思在其中的:第一个是指“国君所在的地方”,也就是一个国家的“首都”,就如我们现在的“北京”;第二个是说“帝王统治的国土”;第三个则是上面所说指“中原”这一个地区;第四个则是指的“国内”;最后一个便是说“汉族居住的地方”以及“建立起的国家”。其实,早在汉朝,“中国”这一词,就逐步演变为“朝代”的一个标志了。严格说起来,“中国”是一种地域,而不是像现在所指的一个专有的名词。直到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才逐步成为了具有国家概念的一名称。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在清王朝时期,“中国”这两个字的出现。清世祖在位的时候,在清王朝的文书中就出现了“中国”一词,这里,是将清王朝所统治的地域统称为“中国”。而到了清圣祖的时候,这样的用法更是十分常见了。也成为了上面所说的几种含义之中,最为主要的一个用法:“建立起的国家”的地方。可以说,在满族的王公贵族之中,也是认同了这样说法的,他们普遍称呼自己为“中国人”,在当时,这也是一个很常见的一个现象。而在与外国人的交涉当中,他们更是用“中国”和“西洋”来进行区分,并且,称呼双方为“中国人”和“西洋人”。这种叫法,上至帝王、大臣,下至黎民百姓,甚至于,居住在清王朝的西方传教士,也是这样认为的。并且,在《尼布楚条约》中,清王朝就被称为“中国”,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正式的条约将中国称之为“中国”。而到了清高宗的时候,清王朝被称为“中国”已经成为了制度化,这尤其表现在与外人自称的时候。而在《清高宗实录》里,也明确的记录了:高宗要求,凡我大清人,对外时一定要自称“中国人”,这更是表明事“乃一定之理”。在最为权威的一些著作“大清历朝实录”里,其中,记录有“中国”二字,更是达到了千次之多。在这里,“中国”二字,代表的则是“清王朝所统治的区域以及民族”,这一用法更是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而其中,仅仅指代“中原”这一区域的使用则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到了清高宗的时期,这种称呼就变得越来越少了。并且,这些情况大部分是用来细分“满族”与“汉族”的情况之下才会出现的。例如:在清世宗时期,论“华”、“夷”这时候才出现,清王朝的帝王喜欢说“满汉一家,中外一家”,其实,这里的“中外”,并不是说,“中国”与“外国”,而说的是:“中原”与“中原之外”的地方。而对于“中国”和“外国”,他们则是用“中国”和“西洋”来进行称呼的。
到了晚清的末期,在与外来者签署的条约中,“中国”这两个字与“大清国”则交替使用,这种互相替代的形式也是十分普遍。在条约里面“中国”二字频繁出现,这不仅说明了清王朝对于这一名词的认同,也表明了当时的国际社会,对于这一名词的一个认同。甚至于,在西方与清王朝签署的条约之中,直接将大清朝直译成了“中国”二字。
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国际社会看来:“大清朝”与“中国”实际上就是一回事。这就好比在中国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在我们现存的文本之中,用汉文所书写的“中国”二字,更是十分频繁的与“大清朝”交替使用。并且,这种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了中国与法国所签订的《黄埔条约》之中。
而在清王朝与美国所签订的《望厦条约》之中,更是直白的写出了“中华大清国”这几个字;而在条约的背后,结尾的签名也是写了“驻中华顾圣”几个字。到了后来的《天津条约》中,也是将大清王朝写作“中华大清国”,称呼清朝的帝王为“中华大皇帝”。
在这里,就十分直白的写明了“中华”、“中国”二字。可以说,此时这几个字广泛的被指代为“大清王朝”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一直到后来的辛亥革命,“中国”二字才正式作为了中国的国名。也就是我们所称呼为“中华民国”,简称为“中国”二字。之后,“中国”二字,才具有了近代国家的一个概念。
到了后来,新中国成立,我们就正式的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为了“中国”。
“古”是相对于“今”而来的,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皆可称之为古籍。 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刻写在特定形式的材料上,借以记录知识、传播思想,图书才开始出现。在《中国古籍编撰史》中提出图书必须具备以下六个构件:
(1)知识信息; (2)著作方式;
(3)文字;
(4)物质载体;
(5)文字制作技术;
(6)装订形式。
以这六条标准来衡量诸多图书起源的几种说法:“陶器说”过分强调陶文的作用,但陶文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河图洛书”只是出自荒古的神话传说,不足为凭;甲骨、青铜、石刻均不能称之为图书。
著名书史学家钱存训指出:书籍的起源,当追溯到竹简木牍,编以书绳,聚简成篇,如同今日的书籍册页一般。
先解释“古籍”的“籍”。“籍”在这里就是书,“古籍”是古书的雅称。什么样的东西才算书,殷商时龟腹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只是占卜后刻上去的卜辞,并未构成书。商周时青铜器上的铭文即所谓“金文”是王公贵族们对铸器缘起的记述,尽管有时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勋,文字很长,但其性质仍和后世纪功颂德的碑刻相近似,也不能算书。中国殷商时已开始在竹木简上写文字,《尚书》的《多士》篇里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的古文字就像两根带子缚了一排竹木简,“典”则像以手持册或将册放在几案上面。但这种典册在殷商时仍不是书,而只是诏令之类的文字,保存起来犹如后世之所谓档案。到西周、春秋时,档案留下来的就更多了。西周、春秋时人做了不少四言诗,草拟了贵族间各种礼仪的节目单或细则;还有周人用蓍草占卦的卦辞、爻辞;春秋时诸侯国按年月日写下来的大事记即“春秋”或“史记”。这些,都归祝、史们掌管。其中除大事记是后来史书的雏形外,其余所有的仍都没有编成书,只能算档案,或称之为文献。到春秋末战国初,学术文化从祝、史手里解放出来,孔子以及战国时的学者才把积累的档案文献编成《诗》、《书》、《礼》、《易》、《春秋》等教材,作哲理化的讲解。这些教材叫做“经”,讲解经的记录编写后叫做“传”或“说”,经、传、说以外的记载叫做“记”。同时,战国各个学派即后人所谓先秦诸子也有不少论著,并出现了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专著。这些经、传、说、记和先秦诸子论著、科技专著才是中国最早的书,最早的古籍。《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最早的书也就是这一批古籍。以后收入列朝公私书目属于经、史、子、集的各种著作,在今天也被公认为古籍。 学术观点:中国有6000年的文明史,图书作为重要的标志文明的牌记,与中国古老的文明社会并驾齐驱发展着。从壁石、钟鼎、竹简、尺牍、缣帛到纸张,无一不向社会传播文明,传递知识。但久经改朝换代、天灾人祸,能保留下的古书少之又少。所以,古书收藏爱好者认清古籍中孤本、善本、珍本的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孤本的概念比较清晰。凡国内藏书只此一部的,未见各家收藏、著录的,一概称为国内孤本。珍本与善本的界定,历来为版本鉴定学者所争论。宋效先老师曾在1987年发表论文指出:“珍本是比较稀见或比较珍贵之本,善本是凡内容有用,流传稀少,校刻精良,具有文物、学术或艺术价值之本。”而在李致忠老师的观点中认为: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和词汇中,“善本”就是珍贵的、值钱的、罕见的传本,这实际上是以“珍本”概念替代了“善本”的含义。时代久远,传世孤罕的书籍,自然珍贵。甚至虽有明显的文字讹脱,反被视为珍贵版本,这在古今中外都有实例可举。本来“珍”并不等于“善”,罕见的东西并不一定真好,可是谁也不会把珍贵的东西视若粪土。这就在实际上把“珍”、“善”合流了。彭令先生认为,从广义的角度说,凡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古籍精品,都应视为珍本;珍本与善本的核心价值都是文献价值,文物价值为基础,文物价值主要是在确定古籍的真赝、年代、版本的基础上得出的,艺术价值对于古籍来说是形式。文物价值、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都高的古籍,无疑是善本;有时候,对于某种价值特别突出的古籍,也应视为善本。 中国古籍传统的分类法采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四部下再细分为四十四类:
经部,以儒家经典及其释作为主,例如《御笔诗经图》,也收录古乐、文字方面的书籍。
史部,主要收录各种体裁的史书,另纳入地理、政书及目录类图书。
子部的范围比较广,诸子百家、算术、天文、生物、医学、军事、艺术、宗教、占卜、堪舆、命算、笔记、小说、类书等,皆入子部。 集部,则录诗文集、文学评论及词曲方面的著作;个人著作称“别集”,集体创作称“总集”(例如:《六家文选》)。 中国印刷术的演变:
雕版印刷发端于唐代,宋代以后成为传统中国图书制作生产重要方式。较早的雕版,一次只能印出一种颜色,称为“单印”;若将规格完全一样的几块版面,分别在不同的部位着上不同的颜色,重复迭印,就可产生二色、三色、四色,甚至五色的效果,称为“套印”;以套印技巧印制的书,就称为“套印本”,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彩色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用铜铸或木造成一个个独立的字体,再拼成版面印刷(图4《御制数理精蕴》),乾隆皇帝将宫中以木活字印刷的书称为“聚珍版”。石板印刷是西洋技术,在清末传入中国,因有快速、价廉的优点,很快地通行起来。 古籍的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古籍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的名称。
1.书衣:俗称书皮,也称封皮。(修复技术规范228)是为保护书而在书的前后加的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
2.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修复技术规范229)
3.书叶:按文稿顺序排列的书写、印制的单张纸叶。(修复技术规范29)
4.封面:位于护叶之后、所有书叶之前。常镌刻书名、作者、刊刻时间及地点等项内容。(修复技术规范218)
5.护叶:也称副叶,用以保护书芯或连接书衣。(修复技术规范219)一般是一张空白纸。在书名叶或前或后。
6.书芯:指书衣以内或未上书皮以前已订在一起的书册。(修复技术规范220)
7.书脑:书芯订捻、缝线以右的部分。(修复技术规范224)即装订时,锥眼订线的地方。
8.书背:又称书脊,与书口相对,上下封皮相隔或连接的部分,相当于书籍的厚薄度。(修复技术规范225)即一书装订处的侧面,如同书的脊背,所以称书脊。
9.书头:书籍上端切口处。修复技术规范221)又称为书首。
10.书根:(修复技术规范222用的术语叫“书脚”,解释为:书籍下端切口处,亦称书根。)有些古籍在书根上有书名、卷数、册数,但书根上这些题名不一定准确,有些是刻板时印上,有些是藏书者自己为方便翻检、阅读或者保护而写上去的,多半是简名。 11.书角:天头和地脚右端。(修复技术规范227)
二加一笔是上、三、子、土等。
1、上:
上面;高处处于高处的古时指国君、皇帝地位、职别、辈分高的时间或顺序在前的等级或质量高的从低处到高处向前进呈献去;往达到(一定的数量或程度)出场;登台增加。①增添;②记载;登载;③安装;④涂;抹拧紧按规定的时间活动被。
2、三:
数词。二加一的和序数第三表示多数或多次。
3、子: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人的通称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古代贵族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古代指你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中的第三类动物的幼崽或卵幼小的;嫩的植物的籽实小而硬的颗粒状物体派生的;从属的(跟“母”相对)铜钱。
4、土:
土壤土地本国的;本地的出自民间的;民间沿用的过时;不合潮流的(跟“洋”相对)粗制的鸦片(外观像泥土)。
二的古籍解释: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而至切。音樲。地数之始,卽偶之两画而变之也。《易·系辞》:分而为二,以象两。《左传·定四年》:衞侯将会,使祝佗从。佗曰:若又共二徼大罪也。
注:谓兼二职。《荀子·议兵篇》:权出于一者强,权出於二者弱。《史记·韩信传》:功无二於天下。《前汉·严助传》:诏曰:子在朕前之时,知略辐辏,以为天下少双,海内寡二。
又巽二,风神名。又古货布,文帝字,见《六书略》。𠄠字上下画均齐。上画短者,乃古文上字也。今相仍上短下长作二字,非。贰。
本文2023-08-03 16:24:5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