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两个字最早出现在哪本古籍文献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2收藏

中国,这两个字最早出现在哪本古籍文献上?,第1张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只相当于今陕西大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一带。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礼记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那么"中国”指谁呢《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易为以外内之词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东汉经学大师何休进一步发挥公羊学派的说法,将《春秋》所记242年的历史,理想化分为三个阶段。即:“所传闻之世”,“所闻之世”和“所见之世”。“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虽然那242年历史发展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化,但我们必须承认此种理念对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做出了某些正确认识和预见。夏、商时期,应该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时期;而集华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礼”的形成,是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观夏、商、周、春秋,各邦国不断分化,有的进入华夏集团,有的进入蛮、夷、戎集团,像祀国这样的国家,一度摇摆于夷夏之间,最后终于摆进了华夏集团,成了“诸夏”的一分子。

目录 1 拼音 2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三加皮 21 三加皮的别名 22 来源及产地 23 性味 24 功能主治 25 三加皮的用法用量 26 化学成分 3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加皮 31 来源 32 原形态 33 功能主治 34 三加皮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三加皮的方剂 2 古籍中的三加皮 1 拼音

sān jiā pí

2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三加皮

三加皮为中药名,出自《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即《天宝本草》记载的刺三甲之别名[1]。

21 三加皮的别名

刺三甲、三加皮、三叶五加、三甲皮、刺三加、白竻根[2]。

22 来源及产地

五加科植物白竻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 Merr的根或根皮。分布西南、华南、华中各地[2]。

23 性味

苦、辛,凉[2]。

24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舒筋[2]。

1治感冒发热,咽痛,头痛,咳嗽胸痛,胃脘疼痛,胁痛,黄疸,肠炎,风湿关节肿痛,腰膝酸疼,筋骨拘挛麻木,白带。煎服:15~30g[2]。

2治跌打损伤,痈肿疔毒,蛇虫咬伤[2]。

25 三加皮的用法用量

煎服并捣敷。孕妇慎服[2]。

26 化学成分

本品含4甲氧基水杨醛、脂肪酸等[2]。

3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加皮 31 来源

五加科五加属植物毛蕊三加(藏三加)Acanthopanax lasiogyne Harms,以根皮入药,称“三加皮”。

32 原形态

落叶小乔木,常有刺。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顶端,掌状复叶,小叶为三片,卵形至椭圆形,伞形花序顶生或簇生于枝端。分布于西藏地区。

33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壮筋骨,逐瘀活血。

34 三加皮的用法用量

2~4钱。

35 摘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无名异的别名 5 来源及产地 6 性味 7 功能主治 8 化学成分 9 附方 10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无名异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无名异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无名异 1 拼音

wú míng yì

2 英文参考

pyrolusit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无名异为中药名,出自《雷公炮炙论》[1]。

4 无名异的别名

炉先生

5 来源及产地

软锰矿Pyrolusite的矿石。产广西、广东、四川、山西、湖北、山东、陜西、青海等地。[1]

6 性味

甘、平[1]。无毒。

7 功能主治

活血去瘀,消肿止痛[1]。

1治跌打损伤。研细末,水或酒调服,2~3g。[1]

2治痈疽肿毒,醋磨涂;臁疮久不愈合,研宋撒或油调搽。[1]

1、打伤肿痛。用无名异为末,每服少许,酒送下。有散血、消肿、止痛之效。2、骨伤骨折。用无名异、甜瓜子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一钱,共研为末。每服五钱,热酒调服。小儿只服三钱。另用米粥涂纸上,酒上牡蛎(左旋者好)粉裹伤处,外用竹篦夹住。3、丹毒。用无名异研末,葱汁调涂。4、痔漏。用无名异经炭火煅红后以米醋淬七次,研为细末,化在温水里洗患处;另用棉花裹此药填入疮口中。几次可愈。5、天泡疮。用无名异末,水调服。6、臁疮。用无名异、铅丹,共研为末,清油调搽。疮太温,则用药粉干搽。7、拳毛倒睫。用无名异粉卷纸内做成捻子,沾油点燃,吹熄后以烟熏两眼。

8 化学成分

本品含二氧化锰,尚有铁、钴、镍等杂质[1]。

9 附方

西瓜在中国古代是有的、

古籍记载: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峤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

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至今南北皆有。”

据我所知,1958年,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出土了一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一件彩陶瓶,这个彩陶瓶的外腹上,绘有一只圆首、圆眼、张口、身折曲、饰有方格纹的龙形纹。有人认为这种人面鲵鱼是中国最早的龙图,视之为龙的“史前祖先”。

所以最早应是在水中的。

至於中国传说中龙的形象呢?据说龙是可以幻化成任何形象的,他可以像一条小虫一样,也可以变成天上腾云驾雾的的神兽,他也可以幻化成人等等的各种生物,不过在传说中,或是在民间艺术中,龙还是有一个固定的形象的;「三停九似」,就是一只龙的基本形态描写,在古籍中看到的记载,说龙的身体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而三个部分之间都是长度相同的,「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相停也」《渊荐类函》卷四三十八引《会编世传》。而九似则是宋人罗愿在《尔雅翼、释龙》中所提出来的,「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后来明代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用了这种说法,并且将「鳞似鱼」换成了「鳞似鲤」,而且增加了「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口旁有须冉,颌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的说法,也因为九九阳数的这种说法,解释了为什麼传说中龙具有降妖伏怪的本领,因为九九乃至阳,至阳之物当然能够轻易的降服一些属阴的魑魅魍魉、妖邪之流。而在《梦溪笔谈》中也提到,黑水之西有一座夜来山,山上有一座射龙庙,庙里珍藏著一具龙舌,「其形如剑」。而古代的人在替这种神兽作画的时候,也有一些绘画上的忌讳:嘴忌合、眼忌闭、颈忌胖、身忌短、头忌低。在画龙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画龙点睛」,「画龙点睛」这句话到了后来则变成形容人用精辟的诗文或语句来点明一篇文章的主旨的成语,但这句话是怎麼来的呢?

南梁画家张僧繇是个专门以画龙闻名於世的画家,据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记载,张僧繇曾应邀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白龙四条,龙须龙爪龙头龙身龙尾龙鳞一应俱全,但他就是不肯点睛,且说一但点睛,这些白龙就会乘风飞去,百姓们不肯相信,以为他信口开河,再三要求他为龙点睛。张僧繇实在熬不过大家的要求,於是提笔蘸墨,但是他为了要让庙中留下两只白龙,只肯为另外两只白龙点睛;锋毫落下,两条白龙就有了炯炯有神的眸子,须臾间雷鸣电闪,白龙身在的画壁从中裂开,两条白龙乘云驾雾而去,只剩另外两条没有点睛的白龙还留在画壁上。张僧繇除了会「画龙点睛」外,据说他还能「画锁制龙」,他在昆山惠聚寺,「画神於两壁、画龙於四柱」,方圆百里之内的百姓若是患了疾病瘴疠,只要来到壁下虔诚祈祷一番,再停留个片刻就可以痊愈,但是每逢天色阴暗,风雨欲来的时候,墙上的飞龙就蠢蠢欲动「潗潗其润,鳞甲欲动」彷佛要乘风飞去一般,於是张僧繇就画了一把锁将龙制住,让他不能逃脱这个地方。

说起龙,一般大家最常想到的就是凤了,在古籍的记载中凤是一种美丽的鸟类,而以它的歌声与仪态为百鸟之王,它能给人间带来祥瑞,同时也拥有「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特殊灵性,而由於它是「羽虫」之长,所以和「鳞虫」之长的龙在传说中就渐渐成了一对,一个变化多端,一个德性美好,就成了民俗中相辅相成的一对,更由於龙象徵著至阳,而原来也有阴阳之分的凤(凤为雄,雌为凰)在跟龙相对之后就渐渐的成为纯阴的代表了。

而另外一个常常跟龙相提并论的就是----虎,百兽之长,它的威猛和传说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变成了属阳的神兽,常常跟著龙一起出动,「云从龙,风从虎」(所以在山风极大的地方,往往可以看到所谓的「虎」字碑来镇压这些怪风,台湾的早领古道就有一个十分有名的虎字碑)成为降服鬼物的一对最佳拍档,除了道教中的四灵包括了青龙白虎之外,连在风水师探勘墓地时,在地形前方左右两边突起的地形,可以当作墓穴的地方,都有独特的称号,称之左青龙、右白虎,取其护卫之意,而在公堂中也有相同的装饰,在左右堂柱上绘有青龙百虎,以其镇压邪灵。而在道教兴起之后,龙虎被借用为道家鍊丹的术语,就是指「铅汞、坎离、水火、阴阳」,等的同意词。而道家鍊丹分内外(内丹炼气,外丹炼丹药,笔者才疏学浅不敢十分确定),内丹是就阴阳五行而言,龙阳,生於离,离属火,故云「龙从火里出」,虎阴,生於坎,坎属水,故云「虎向水边生」,两者结合之后,一阴一阳,互相调和,称为道本,都是元神、元精的代表。而另外一种说法是,性属木,木代表东方,於卦为震,故比为青龙;情属金,金代表西方,於卦为兑,金白色,故喻为白虎。金能够克木,故情多损性,而用二八之真精气,使之交合为一,则金木无间,龙虎自伏而成丹,在人体中则以肝为龙、肾为虎,而外丹则仍取阴阳之意,以龙为铅,虎为汞。

而在古代的中国到底存在过哪些龙类呢?我们就从黄帝的时代开始讲起吧!当年黄帝和蚩尤在涿鹿掀起大战的时候,蚩尤带著手下的魑魅魍魉出战,而黄帝则带著他所训练的一些猛兽以及神兵出动,双方各出奇兵,黄帝派出了手下的「应龙」,他是一条掌管雨水,长著翅膀的龙类,本来想要以他的大水来淹没蚩尤的大军,没想到蚩尤那边的风伯、雨师率先出动,打得「应龙」根本无法发挥他的实力,最后狼狈而逃(据说后来又投奔到大禹的旗下帮他治水和规划水道的工作),迫不得已黄帝只好请出他的女儿「旱魃」将风伯、雨师的水全部给蒸发掉,让黄帝在这一回合中赢得了胜利,但是在后来战争结束后「旱魃」因为耗了太多的法力,没有办法回到天上,所以在民间造成了极大的灾害;就这样,我们掌管雨水的「应龙」在第一次出战的时候就很狼狈的吃了败仗,不过以后每当人们要求雨的时候,就会塑出一个「应龙」的形象,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回应,这样也不算败的太惨,至少和「旱魃」比起来,他是输了片刻,但是后来则是受到大家的欢迎,「旱魃」则还是四处游走,给人类带来不幸的旱灾和饥荒

在五行学说盛行的年代里,慢慢的也开始流传著有关青龙的故事;五行家们照著阴阳五行给东南西北中配上五种颜色,而每种颜色又配上一个神兽与一个神灵;东为青色,配龙,西为白色,配虎,南为朱色,配雀,北为黑色,配武,黄为中央正色。而四方的神灵中,根据山海经的说法,「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东方句芒,身鸟人面,乘两龙。」;「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两龙。」,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在山海经中的龙都是用骑乘的,而跟他同类的蛇则都是被或握或操或绕颈,显示出两者的不同来;不过在五方的五神却跟四方的四神不大一样,这里就不再详述了。朱雀、玄武(黑色的龟蛇,武是龟蛇之意)、青龙、白虎又分别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宿,龙是东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这七宿的形状又极似龙形,从他们的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角是龙的角,亢是颈项,氐是本,是颈根,房是膀,是胁,心是心脏,尾是尾,箕是尾末。还有在龙心的部分,有人称之为「大火」的,跟晴雨有关,又因为青龙属木,所以也是木星当年的年太岁。而在道教兴起之后,这些四灵也被冠上了人名,便於人类称呼,青龙叫「孟章」,白虎叫「监兵」,朱雀称「陵光」,玄武为「执明」,而在众多的朝代中也有一些君主取青龙来做自己的年号,如三国的魏明帝就是一例,而史记中也有关於夏朝是属於木德的朝代,所以他有「青龙生於郊」的祥瑞之兆的记载。

「鲤鱼跃龙门」,一只小小的鲤鱼在跃上龙门之后,就可以变成骄傲尊贵的的巨龙,这中间到底要经过什麼样的过程呢?让我们来看看吧!《太平广记》卷四六六「龙门」条引《三秦记》中记载了:「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渚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难怪许多人会把科举制度或是现今的考试比喻做「鲤鱼跃龙门」,看看这麼激烈的竞争,几乎可以说是比台湾的联考还要可怕,而且上不了龙门的鲤鱼,往往因为耗尽力气而不能继续游回原来的出发点,最后只有「曝鳃龙门」,变成虾蟹食物的一条路。这里所指的龙门是黄河的「禹河口」(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就向上文所讲的,两岸峭壁对峙,的确很像是一个雄峻的门,而这里也是禹当初传说中疏导洪水时所开凿的一个水道;当地的传说则是,有一群各式各样的鲤鱼自东海而来,逆流而上到黄河龙门附近向禹报名,大禹鼓励他们说:「鱼龙本是同种生,跃上龙门便成龙。」鲤鱼们鼓鳃摇尾,用尽力气向上跃,跃了七七四十九天,没有到达龙门,因为龙门高达百丈,后来他们又一条为一条垫高,再跃上七七四十九丈,这加起来总共有九十八丈了,大禹眼见这些鲤鱼们这麼努力,於是搧过一阵清风,让这些鲤鱼都藉著风力跃上龙门,只剩下最后为大家垫背的一只金背鲤鱼没有办法跃上龙门,他灵机一动,藉著水力跃上浪峰,再用尾巴拍击浪尖,一跃就姿态优雅的越过了龙门,大禹看了心里高兴,马上就给这金背鲤鱼头上点了红,於是鱼龙变化,从此这条由鲤鱼变成的龙就奉大禹之命镇守此处龙门。

另外一种为人所熟知的龙类则是蛟龙,传说中他是能够引动大水的神异龙类,他的形象则在晋人郭璞为山海经,中次十一经所做的注中有提到「似蛇而四脚小,头细,颈有白廮,大者十数围,卵如一二石瓮,能吞人。」,据说他的尾部有个环,能够在身体穿过某些东西之后,在用头去穿过这个尾部的环,来把这个物品束绑住,不过传说中没有说明蛟龙做出这种奇怪行为的原因,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是为了神格更高的天神充当钥匙圈之类的物品?不过蛟龙的生性凶猛,在地方上常常危害很大,甚至连饮水的猛虎都会被拖进潭中,而过河的船家和渡客也都非常害怕这种为祸的龙类,在遇到蛟龙袭击的时候,受害者往往会「必笑而没」,被吓得痴呆了,反而笑起来,最后跌入水中,成了蛟龙的饵食,另外有一些龙格比较低下的蛟龙,他们攻击人的方有点类似水中的吸血鬼--八目鳗,会先用他们腥臭不已的口水将你全身舔一遍,最后再将受害者拖入水中,从胳肢窝下吸血,血不尽不罢休,常常有人遭到这种蛟龙攻击之后,数天以内,尸体浮上岸边的时候,两腋下会有大如酒杯的洞。而周处除三害中的斩蛟故事自然也是每一个小学生都有听过的故事,这里也不再多言。而在传说中有也所谓的蛟人的踪迹,往往在海边可以看到这些形体类似外国传说中的半人鱼的生物,有许多的渔夫不慎将他捕上岸后,会好好的照顾他,不过最后不是蛟人过度悲伤而死,就是渔村被大浪吞食,蛟人又重返家园,比较特殊的一点是,这些蛟人的泪珠都会化成极为闪耀动人的大珍珠,十分值钱,有许多蛟人都是以这些泪珠帮助他们的恩人,或是换取自己的自由,龙宫中自然也收集了许多这样的宝物。

要谈到种种的龙类,自然不能少掉耳熟能详的「龙王」,不过龙王一词却是从西域引进的,在翻译的《妙法莲华经》中第一次出现了龙王的名称,而这里的龙王有八位,一难陀龙王,二跋难陀龙王,三娑伽罗龙王,四和修吉龙王,五德义伽龙王,六阿那婆达多龙王,七摩那斯龙王,八伏钵罗龙王。而在《华严经》中,则出现了十位的龙王,而且跟《妙法莲华经》中的龙王名称不完全一样,一毗楼博叉龙王,二娑竭罗龙王,三云音妙幢龙王,四焰口海光龙王,五普高云幢龙王,六德义伽龙王,七无边步龙王,八清静色龙王,九普运大声龙王,十无热恼龙王,而这些龙王的职务是什麼呢?在《华严经》中的记载是这些龙王「莫不勤力兴云布雨,令诸众生热恼消灭」。很明显的可以看出这些龙王扮演的是跟兴云布雨有关的神职,而这些传说到了明清的小说时更有了许多的分支出现,在《封神演义》中,东海龙王是敖光,南海龙王敖顺,北海龙王敖明,西海龙王敖吉,而在《历代神仙通鉴》中他们的标签更长也更为详细,东海沧宁德王敖广,南海赤安洪圣济王,西海素清润王敖钦,北海浣旬泽王敖顺。而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中,花果山上的大王孙悟空为了找到一些称手的兵刃,一路杀到了东海龙王敖广的龙宫,拿到了一个「天河定底神珍铁」,就是金箍棒,而得到了这神兵之后,老孙仍不满意,再向南海龙王敖钦要了一顶凤翅紫金冠,向西海龙王敖闰要了一副锁子黄金甲,向北海龙王要了一套藕丝步云履,穿戴妥当之后,老孙感到十分满意,一路打了出去。而在道教的经典中,承继了佛教的概念,出现了许多的龙王,四海龙王、诸天龙王、五方龙王等等,而这些龙王都必需要听从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的旨意来进行他们的职务。印度传说,雷雨之神因陀罗,就是佛教中的帝释,住在须弥山顶,当帝释要出巡的时候,伊罗婆那龙王,就幻化为庄严的六牙白象,帝释就骑乘而去,这既是乘龙也是乘象,印度的「那伽」一语,可以是蛇,也可以是龙,也可以是象,所以当时佛经的翻译者将「那伽」译为龙象。

龙的身份、种类复杂自不在话下,但是连他们的龙子龙孙都是复杂的紧,「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而且这民间传说中的九子还都不大争气,没有一个有龙的神威的;他们是:一曰霸下,形似龟,好负重。宫殿、祠堂、陵墓的石碑多竖在龟背上,而这些被重物压得不亦乐乎的家伙就是龙子中的老大,二曰螭吻,形似把尾巴去掉的四脚蛇,好东张西望,宫殿阶柱及殿顶,以及在民间房屋上雕的兽头是其遗像。三曰蒱牢,有点像龙,但是非常喜欢大吼大叫,虽然生活在海边,但是却没有办法像他的父祖辈一样呼风唤雨,相反的还十分害怕鲸鱼,所以古代人掌握了他这个弱点,在寺庙、祠堂上的铁铸钟钮就是照著他的形象来做的,而撞钟的木柱都是雕成鲸鱼状,这样据说撞击起来会特别大声,这个家伙可真是把他老爸的脸都丢光了!四曰狴犴,形似虎,有怪力,又好讼,古代监狱门上刻的虎头是他的样子,五曰饕餍,形似狼,好饮食,鼎盖上雕的兽头就是这位龙子。六曰狻猊,形似师,好烟火,又好坐,庙中菩萨坐骑和香炉上雕的兽头是其遗像。七曰囚牛,形似有鳞角的**小龙,平生好音乐,胡琴上刻的兽头就是这一位龙子。八曰睚疵,形似豺,性好杀,通常在一些武器的柄上,或是尾端的环上上面可以见其雕像,以加强杀气,九曰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闭,所以大多将其雕像雕在门上,取其好闭之意,当然是希望除了主人之外,不要有人能进入这个家中,免得宵小光顾。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这句话相信只要是看过「倚天屠龙记」的人都是十分熟悉的,有关屠龙刀的故事也不需要在这里再多提,只不过在历史上的确有种宝剑是跟龙有关的,而且这些神兵有些时候还会以龙的形象出现,他们就是所谓的「龙泉」剑,原产地是浙江。据说春秋战国时代的著名铸剑家欧冶子,四处云游要找寻可以供他一展身手的地点,当他来到秦溪山下时,发现了一池清冽甘寒的湖水,湖边有井七口,恰似天上的北斗七星,欧冶子就在山边架起了炉火,采附近山中铁矿之精融铸,并且用七星湖水焠鍊,铸成「龙渊」、「泰阿」一雌一雄两剑,剑一铸成,就化为飞龙双双飞去。於是此处就改名为「龙渊」,后来到了唐代时,为了避唐高祖的名讳(古代人对这种东西可是很认真的,父亲若是名号里面有什麼字,子孙辈的大都会避而不用,以示尊敬,不过也有些特立独行之士对此大表反对,认为拘泥於形式,十分可笑。),而将「龙渊」改为「龙泉」;而那座湖也被称为「剑池湖」,并且该地建有欧冶子庙,代代铸剑人无不奉祀;近代考古工作者曾在一座楚墓里发现两把越王剑,据说是由欧冶子所铸造的,埋藏於地下两千多年,出土后不但毫无绣蚀,光彩逼人,而且依然锋利无比,有时候不禁要想,到底是什麼样的技术能够让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人制造出现代人还没有把握能够与其比较的宝剑呢?龙泉宝剑之所以会受到历代英雄的另眼相待,多半是因为下面这几个原因,第一是坚韧锋利,第二是刚柔兼备,第三是寒光逼人:龙泉宝剑全凭手工磨光,用的磨石是龙泉境内的一种名叫「亮石」的石头,从粗磨、细磨、到精磨,往往要花数日甚至数月之久,一但磨出便青光悠悠,光彩耀人。第四是纹饰巧致:在剑身上雕刻花纹是龙泉剑的另外一项绝技,也是一个传统标志,所刻的花来自宝剑起源传说中的七星和飞龙图案。剑工们一不用彩笔,二不照图样,只凭著数把钢凿在宽不盈寸的剑身上刻凿一番,刻好后浇上铜水,再铲平加磨,七星和宝剑就永留剑上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