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窌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臑会穴的别名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膈窌穴的定位 9 膈窌穴的取法 10 膈窌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膈窌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膈窌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膈窌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膈窌 1 拼音
gé pào
2 概述膈窌为经穴别名,即臑会[1]。见《针灸甲乙经》。
穴位 臑会 汉语拼音 Naohui 罗马拼音 Naohui 美国英译名 Shoulder Meet 各
国
代
号 中国 TE13 日本 13 法
国 莫兰特氏 TR13 富耶氏 德国 3E13 英国 T13 美国 TB13
臑会为经穴名(Nàohuì TE13)[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臑髎、臑交、膈窌。属手少阳三焦经[2]。臑会是手少阳三焦经、阳维脉的交会穴[2][3]。臑即上臂,会即交会,此穴在上臂经脉之交会之处,故名臑会[2]。臑会穴主要用于颈项、肩臂疾患等:如瘿气,瘰疬,肩胛肿痛,肩周炎,肘臂屈伸困难,上肢神经麻痹,癫疾,目疾,肩臂痛,上肢痹痛,肩胛疼痛,腋痛,肘难屈伸,瘰疬瘿气,腋下痛等。
3 臑会穴的别名
膈窌(《针灸甲乙经》),臑髎(《针灸甲乙经》),臑交(《针灸大成》)。
4 出处《针灸甲乙经》:臑会,一名臑髎,在臂前廉,去肩头三寸,手阳明之络。
5 穴名解臑即上臂,会即交会,此穴在上臂经脉之交会之处,故名臑会[2]。
臑,泛指肩下肘上。会,有会合、聚会之义。此穴在臑部,肩髎穴之下3寸,《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臑会……手阳明、少阳二络气之会。”按臑会之意,为三臑之会穴。如臂臑属手阳明,为手足太阳及阳维之会,臑俞属手太阳,为手太阳及阳维之会;臑会属手少阳,又为手足少阳及阳维之会,故治症广泛。[4]
6 特异性《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作手阳明、少阳二络气之会。
《针灸聚英》作手少阳、阳维之会,手阳明之络。
7 所属部位上臂[5]
8 膈窌穴的定位标准定位:臑会穴在臂外侧,当肘尖与肩髎的连线上,肩髎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6]。
臑会穴位于臂后区,肩峰角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2]。
臑会穴位于肩髎与肘尖(尺骨鹰咀)连线上,肩髎直下3寸,当三角肌后缘处[3]。
臑会穴在手少阳三焦经的位置
臑会穴在上臂的位置
臑会穴在上臂的位置
臑会穴在上臂的位置(肌肉)
臑会穴在上臂的位置(骨骼)
9 膈窌穴的取法臑会穴位于臂后区,肩峰角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2]。
前臂旋前,于肩头后侧肩髎穴直下3寸,与天井穴相直处取穴。
前臂旋前,于肩头后侧肩髎直下3寸,与天井相直处取穴[7]。
10 膈窌穴穴位解剖臑会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肱三头肌。有中侧副动、静脉。分布著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肌支,深层为桡神经。皮肤由桡神经的臂后皮神经分布。深层有桡神经,肱深动、静脉。
10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肱三头肌长头及外侧头→桡神经→肱三头肌内侧头[2]。
皮肤→皮下组织→肱三头肌[8]。
10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臂背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桡神经肌支和肱深动脉肌支分布[8]。
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肌支,深层为桡神经,并有中侧副动、静脉通过[3]。
11 膈窌穴的功效与作用臑会穴有舒筋活血、消肿散结的作用[2]。
臑会穴具有化痰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
臑会穴有疏经活络作用,主治气瘿,肩肘痛,颈项强痛[4]。
12 膈窌穴主治病证臑会穴主要用于颈项、肩臂疾患等:如瘿气,瘰疬,肩胛肿痛,肩周炎,肘臂屈伸困难,上肢神经麻痹,癫疾,目疾,肩臂痛,上肢痹痛,肩胛疼痛,腋痛,肘难屈伸,瘰疬瘿气,腋下痛等。
臑会穴主要用于颈项、肩臂疾患等:如瘿气、瘰疬、肩胛肿痛、肩周炎、肘臂屈伸困难、上肢神经麻痹及癫疾、目疾等[2]。
臑会穴主治肩臂痛、瘿气、瘰疬、上肢麻痹等[3]。
臑会穴主治瘿气、瘰疬、上肢痹痛[8]。
臑会穴主治瘰疬,瘿气;目疾;上肢痹痛,肩胛疼痛,腋痛,肘难屈伸[7]。
瘰疬瘿气,目疾,肩胛疼痛,腋下痛等。
13 刺灸法 131 刺法一般直刺05~10寸[2]。
直刺1~15寸[7][8][3],局部有酸胀感[7],可扩散至肩部[7],或有麻电感向指端方向放散[7]。
132 灸法可灸[2][7][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3]。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14 膈窌穴的配伍臑会穴配天窗、扶突治甲状腺肿大[2]。
臑会穴配天宗、肩髎治肩周炎[2]。
臑会配肘髎、曲池,治肘关节痛[7]。
臑会配肩髃、曲池、外关,治肩臂痛[7]。
臑会配肩髃、肩贞、肩髎,治肩凝症[7]。
臑会配肩髃、臂臑,有行气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肩臂痛。
臑会配天宗,有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肩胛痛。
臑会配天突、水突,有散结通络的作用,主治甲状腺肿。
15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腠理气,臑会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臑会、支沟、曲池、腕骨、肘髎,主肘节痹臂酸重,腋急痛,肘难屈伸。
《外台秘要》:主项瘿,气瘤,臂痛,气肿腠理气。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项瘿气痛瘤,臂痛不能举,气肿痛。
《针灸大成》:主臂痛酸无力,痛不能举,寒热,肩肿引胛中痛,项瘿气瘤。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巨骨 41 出处 42 特异性 43 穴名解 44 所属部位 45 巨骨穴的定位 46 巨骨穴的取法 47 巨骨穴穴位解剖 471 层次解剖 472 穴区神经、血管 48 巨骨穴的功效与作用 49 巨骨穴主治病证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4102 灸法 411 巨骨穴的配伍 412 特效 413 文献摘要 5 骨骼名·巨骨 6 中药名·巨骨 61 巨骨的别名 62 来源及产地 63 性味 64 功能主治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巨骨 1 拼音
jù gǔ
2 英文参考Jùgǔ LI16 [中国针灸学词典]
Huge Bon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Jugu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jùgǔ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I1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巨骨:1经穴名;2骨骼名;3中药名。
4 经穴名·巨骨穴位 巨骨 汉语拼音 Jugu 罗马拼音 Chuku 美国英译名 Huge Bon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LI16 日本 16 法
国 莫兰特氏 GI16 富耶氏 德国 DI16 英国 Li16 美国 LI16
巨骨为经穴名(Jùgǔ LI16)[1]。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代号LI16[2]。属手阳明大肠经[1]。巨骨为手阳明大肠经、阳蹻脉之交会穴[1]。巨骨即锁骨,此穴位靠近锁骨肩峰端,故名巨骨[1]。主治肩背及上臂疼痛,肩臂挛痛,冈上肌腱炎、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伸展及抬举不便,半身不遂,瘰疬,瘿气,惊痫,瘾疹,吐血,胃出血,瘿气,颈淋巴结核,高热痉挛,下牙痛等。
41 出处《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巨骨穴各一。
42 特异性巨骨为手阳明大肠经、阳跷脉之交会穴。
43 穴名解巨骨即锁骨,此穴位靠近锁骨肩峰端,故名巨骨[1]。
巨,乃大也。巨骨指膺上横骨,即锁骨。此穴在巨骨(锁骨)与肩胛骨所构成的叉形凹陷处,故以“巨骨”而为穴名。该穴正当锁骨外端,尽管锁骨未必很大,但位居肩端,有荷重之功,能维护胸腔脏器,故不言锁骨而命名为巨骨。[3]
44 所属部位肩[4]
45 巨骨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巨骨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5][6]。
巨骨位于肩端上,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2]。
巨骨在肩胛区,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中。正坐垂肩取穴[1]。
巨骨在手阳明大肠经中的位置
巨骨穴的位置
巨骨穴的位置(手阳明大肠经)
巨骨穴的位置(肌肉)
巨骨穴的位置(骨骼)
46 巨骨穴的取法正坐垂肩,在肩端上,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取穴。
巨骨穴在肩胛区,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中。正坐垂肩取穴[1]。
正坐垂肩,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的凹陷中取穴[7]。
快速取穴:沿着锁骨向外摸至肩峰端,再找背部肩胛冈,两者之间凹陷处即是[8]。
47 巨骨穴穴位解剖巨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肩锁韧带、冈上肌。深层有肩胛上动、静脉。分布著锁骨上神经后支,副神经分支,深层有肩胛上神经。皮肤由颈丛的锁骨上神经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经斜方肌筋膜入斜方肌,直达冈上窝内的冈上肌。前肌由副神经支配,后肌由臂丛的锁骨上部分支肩胛上神经支配。
47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肩锁韧带→冈上肌[1]。
皮肤→皮下组织→肩锁韧带→冈上肌[6]。
47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锁骨上神经外侧支分布;深层有肩胛上神经和动脉分布[6]。
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副神经分支,深层有肩胛上神经和肩胛上动、静脉[2]。
48 巨骨穴的功效与作用巨骨有通经活络的作用。
巨骨有散瘀通络作用[1]。
巨骨穴系大肠经和阳跷脉之会穴,有理气消痰、镇惊宁神之功[3]。
49 巨骨穴主治病证巨骨穴主治肩背及上臂疼痛,肩臂挛痛,冈上肌腱炎、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伸展及抬举不便,半身不遂,瘰疬,瘿气,惊痫,瘾疹,吐血,胃出血,瘿气,颈淋巴结核,高热痉挛,下牙痛等。
巨骨穴主治肩背及上臂疼痛、伸展及抬举不便和瘰疬、瘿气[6]。
巨骨主要用于肩、臂疾患等:如肩臂疼痛、冈上肌腱炎、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半身不遂及惊痫、吐血、瘰疬、瘿气等。[1]
巨骨主治肩背疼痛,半身不遂,瘾疹,瘰疬,以及肩关节周围炎等[2]。
巨骨穴主治肩臂挛痛,半身不遂;惊痫;瘰疬,瘿气,瘾疹,吐血[7]。
运动系统疾病: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及肩部软组织损伤;
消化系统疾病;吐血,胃出血;
其它:颈淋巴结核,高热痉挛,下牙痛。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直刺04~06寸,不可深刺,以免刺入胸腔造成气胸[6]。
一般直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刺入胸腔造成气胸[1]。
直刺05~1寸[2]。
直刺或微斜向外下方刺05~1寸,肩关节周围有酸胀感[7]。
直刺04~06寸,局部酸胀;
向外下方斜刺,深约10~15寸,肩关节周围酸胀。
注意:不可深刺,以免刺入胸腔造成气胸。
4102 灸法可灸[1][6][7]。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2]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411 巨骨穴的配伍巨骨穴配肩髃、天宗治肩背痛[1]。
巨骨配肩贞、肩髃治肩周炎;配孔最、尺泽、鱼际治咯血[1]。
巨骨配手五里、臂臑治瘰疬[1]。
巨骨配前谷,有舒通经络作用,主治臂不举。
巨骨配前谷、合谷,治臂不举[7]。
巨骨配风池、悬钟,治头项强痛[7]。
巨骨配臂臑、肩井,治肩背疼痛[7]。
巨骨配孔最、尺泽、鱼际,有降气止咳,清热止血作用,主治咯血。
412 特效肩臂拘挛时可用对侧手的中指指腹按揉患侧巨骨穴,直至患侧感到热或局部有酸麻感,可缓解症状[8]。
常按揉巨骨穴,可助肩周炎患者上肢上举活动改善[8]。
413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手阳明、蹻脉之会。
《针灸甲乙经》:肩背髀不举,血瘀肩中,不能动摇,巨骨主之。
《针灸大成》:主惊痫,破心吐血,臂膊痛,胸中有瘀血,肩臂不得屈伸。
《备急千金要方》:主肩中痛,不能动摇。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肩膊痛,胸中有瘀血,肩背不得屈伸而痛。
5 骨骼名·巨骨巨骨为人体骨骼名[1]。为柱骨的别名[2]。指锁骨[1]。见《针灸甲乙经》。古时亦名锁子骨、缺盆骨和巨骨[9]。《医宗金鉴》:“柱骨者,膺上缺盆之外,俗名锁子骨也。内接横骨,外接肩解也。”或指颈椎。《释骨》:“骨三节,植颈项者,通曰柱骨。”
6 中药名·巨骨巨骨为中药名,出自《名医别录》,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溲疏之别名[2]。
61 巨骨的别名巨骨、空木[10]
62 来源及产地虎耳草科植物溲疏Deutzia scabra Thunb.的果实。分布陜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等省及华南、西南地区。[10]
63 性味辛、苦,微寒[10]。
64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10]。
1治胃中热,小便不利。煎服:3~10g。[10]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偏骨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肩髃穴的定位 10 取法 11 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2 穴区神经、血管 13 特异性 14 功效与作用 15 主治病症 16 刺灸法 161 刺法 162 灸法 17 配伍 18 文献摘要 19 研究进展 2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偏骨 1 拼音
piān gǔ
2 英文参考Jiānyú LI15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偏骨为经穴别名[1]。出《循经考穴编》。即肩髃[1]。
穴位 肩髃 汉语拼音 Jianyu 罗马拼音 Chienyu 美国英译名 Shoulder Bon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LI15 日本 15 法
国 莫兰特氏 GI15 富耶氏 GI15 德国 DI15 英国 Li15 美国 LI15
肩髃为经穴名(Jiānyú LI15)[2]。出《针灸甲乙经》。属手阳明大肠经[2]。别名中肩井、扁骨、偏骨、尚骨、偏肩、髃骨。肩髃为手阳明大肠经、阳蹻脉的交会穴[2]。肩髃指肩头,肩髃穴在肩头处,故名[2]。主治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肩臂疼痛,半身不遂,手臂挛急,臂神经痛,瘾疹,瘰疬,风热瘾疹,项强,齿痛,风热等。
4 偏骨的别名髃骨(《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中肩井(《备急千金要方》),扁骨(《外台秘要》),尚骨(《循经考穴编》),肩尖[3],扁骨[3],偏骨[3]。
5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人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
6 特异性肩髃为手阳明大肠经、阳蹻脉的交会穴[2]。
7 穴名解肩髃指肩头,肩髃穴在肩头处,故名[2]。
8 所属部位《广韵》:“肩,项下。”《说文》:“髃,肩前也。”段注:“肩头也,髃之言隅也,如物之有隅也。”段注:“凡肩后统于背前为髃,髃之言隅也。”《类经·十二经脉》注:“肩端骨罅为髃骨。”此穴在肩之髃骨处,以其所在部位之名而为穴名。穴当肩角,故名肩髃。[3]
9 肩髃穴的定位标准定位:肩髃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4][5]。
肩髃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2]。
肩髃位于肩部,锁骨肩峰端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凹陷处;上臂外展至水平位时,在肩峰锁骨关节前缘下际出现二个凹陷,前方凹陷中是穴[6]。
肩髎在手阳明大肠经中的位置
肩髃穴的位置
肩髃穴的位置(手阳明大肠经)
肩髃穴的位置(肌肉)
肩髃穴的位置(骨骼)
10 取法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2]。
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或垂肩,当锁骨肩峰端前缘直下约2寸,当骨缝间取穴[7]。
1将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
2垂肩,当锁骨肩峰端前缘直下约2寸,当骨缝之间,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线上处取穴。
11 穴位解剖肩髃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三角肌下囊、冈上肌腱。有旋肱后动、静脉。分布著锁骨上神经后支及腋神经。皮肤由锁骨上神经的外侧支分布。皮下筋膜较致密。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经三角肌表面的深筋膜入该肌,穿经三角肌下囊,至冈上肌腱。前肌由腋神经支配,后肌由肩胛上神经支配。深刺透极泉可达臂丛附近。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三角肌下囊→冈上肌腱[2]。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三角肌下囊→冈上肌腱[5]。
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锁骨上神经外侧支和腋神经皮支分布,深层有腋神经肌支、肩胛上神经、胸肩峰动脉和旋肱后动脉分布[5]。
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及腋神经;并有旋肱后动、静脉通过[6]。
13 特异性手阳明、阳跷脉之交会穴。
14 功效与作用肩髃有通经活络,疏散风热的作用。
肩髃有活血散风、通利关节作用[2]。
肩髃穴是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之会,阳跷脉主司运动,阳明经筋结于肩部,本穴又位于肩部,故是治疗肩臂疼痛、手臂挛急不举、半身不遂的主穴[7]。
凡穴位与他经交会者,为会穴,在治疗上,则兼及与会之经之症。肩髃穴有理气化痰、舒筋利节之功。[3]
15 主治病症肩髃穴主治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肩臂疼痛,半身不遂,手臂挛急,臂神经痛,瘾疹,瘰疬,风热瘾疹,项强,齿痛,风热等。
肩髃穴主治肩臂疼痛,半身不遂、手臂挛急、瘾疹、瘰疬[5]。
肩髃主要用于肩臂疾患等:如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手臂挛急、臂神经痛及瘿气、瘰疬、风热瘾疹等[2]。
肩髃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项强,齿痛,瘰疬,瘾疹;以及肩关节周围炎等[6]。
肩髃穴是治疗上肢不遂和肩关节疾病的首选穴[7]。主治上肢不遂,肩痛不举;风热,瘾疹,瘰疬[7]。
运动系统疾病: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肩周炎;
其它:高血压,乳腺炎,荨麻疹。
16 刺灸法 161 刺法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5]。
一般直刺或针尖向肘部斜刺10~15寸[2][6]。
抬臂,向极泉方向进针,深15~2寸;或向三角肌等方向分别透针,进针2~3寸,有酸胀感扩散至肩关节周围,或有麻电感向臂部放散[7]。
1透极泉穴,抬臂,向极泉方向进针,深2~3寸。
2治岗上肌腱炎时,垂臂,针与穴位下外侧皮肤呈50度夹角,沿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水平方向针刺10~15寸,针刺2寸时,可刺入冈上肌。
3斜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时,向肩内陵、肩 、三角肌等方向分别透针,进针2~3寸,酸胀感扩散至肩关节周围,或有麻电感向臂部放散。
4横刺,上肢外展牵制时,可向三角肌方向透刺2~3寸,臂部酸胀。
注意:行针时禁忌活动肩部,否则易发生弯针,甚至折针的现象,故有“已针不可摇,恐伤针”之说[7]。
162 灸法可灸[2][5][7]。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6]。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5~15分钟。
17 配伍阳溪肩髃穴配天宗、肩髎治肩周炎[2]。
阳溪配肩髃、曲池治瘰疬[2]。
阳溪配阳溪治风疹[2]。
肩髃配曲池、外关、合谷、列缺,治半身不遂[7]。
肩髃配条口透承山,治肩凝症[7]。
肩髃配风门、中渚、大杼,治肩背红肿疼痛[7]。
肩髃配曲池、天池、天井、三间,治瘰疬[7]。
肩髃配悬钟、肩髎、肩贞,治肩周炎[7]。
肩髃配肩髎、肩贞、臑俞,有活络止痛作用,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肩髃配阳溪,有疏风清热,调和营卫作用,主治风疹。
肩髃配曲池、外关、合谷,有活血通络作用,主治上肢不遂。
18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肩中热,指、臂痛,肩髃主之。
《针灸大成》:主中风手足不遂,偏风,风痪,风痿,风病,半身不遂,热风,肩中热,头不可回顾,肩臂疼痛,臂无力,手不可向头,挛急,风热,瘾疹,颜色枯焦,劳气泄精,伤寒热不已,四肢热,诸瘿气。
《百症赋》:肩髃、阳溪,消瘾风之热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若灸偏风不遂,七七壮止,不宜多灸,恐手臂细,若风病筋骨无力久不瘥,当灸不畏细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唐鲁州刺史库狄钦,风痹,不能挽弓,甄权针肩髃,针进即可射。
《外科大成》:乳痈,乳毒,乳巖。
19 研究进展改善肢体血液循环 按揉肩髃穴后,测肢体末端血流图比较,结果表明动脉弹性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增加,血管流通量增加,血管周围阻力减少[7]。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臂脑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臂臑穴的定位 10 取法 11 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臂臑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主治病症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配伍 16 文献摘要 17 研究进展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臂脑 1 拼音
bì nǎo
2 英文参考Bìnào LI14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臂脑即臂臑[1]。见《太平圣惠方》。
穴位 臂臑 汉语拼音 Binao 罗马拼音 Pinao 美国英译名 Elbow Bon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LI14 日本 14 法
国 莫兰特氏 GI14 富耶氏 德国 DI14 英国 Li14 美国 LI14
臂臑为经穴名(Bìnào LI14)[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头冲,颈冲、背臑、臂脑。属手阳明大肠经[1]。臂臑为手阳明络之会。臂,通指上肢,臑指上臂,臂臑穴于上臂臑外,故名臂臑[1]。主治瘰疬,肩臂疼痛,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急性结膜炎,上肢瘫痪,目疾,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颈项拘挛,颈淋巴结核,瘿气,瘰疬,头痛等,为针麻开胸常用穴之一。
4 臂脑的别名头冲(《备急千金要方》),颈冲(《千金翼方》),背臑[2],臂脑(《太平圣惠方》)。
5 出处《针灸甲乙经》:臂臑,在肘上七分(寸),腘肉端。
6 特异性臂臑为手阳明络之会。
7 穴名解臂,通指上肢,臑指上臂,臂臑穴于上臂臑外,故名臂臑[1]。
《说文》:“臂,手上也。”上肢统可称为臂。凡肉不著骨之处,可由肉上下通透者,即称“臑”。本穴正当上膊肉不著之处,故名之。[2]
8 所属部位上臂[3]
9 臂臑穴的定位标准定位:臂臑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4][5]。
臂臑位于上臂后外侧,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距曲池穴7寸,当三角肌抵止部后缘处[6]。
臂臑位于臂部,曲池( LI11)上七寸,三角肌前缘处[1]。
臂臑在手阳明大肠经中的位置
臂臑穴的位置
臂臑穴的位置(手阳明大肠经)
臂臑穴的位置(肌肉)
臂臑穴的位置(骨骼)
10 取法臂臑位于臂部,曲池( LI11)上七寸,三角肌前缘处[1]。
垂臂屈肘时,在肱骨外侧三角肌下端。
自然垂臂,在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横平臑会,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取穴[7]。
11 穴位解剖臂臑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有旋肱后动、静脉的分支,及肱深动、静脉。分布著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皮肤由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稍厚,富胃脂肪组织。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过三角肌中点。该肌由臂丛后束腋神经支配。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1]。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5]。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臂外侧皮神经和臂后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腋神经肌支和胸肩峰动脉分布[5]。
12 臂臑穴的功效与作用臂臑有通络明目作用[1]。
臂臑有清热明目,通经通络的作用。
13 主治病症臂臑穴主治瘰疬,肩臂疼痛,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急性结合膜炎,上肢瘫痪,目疾,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颈项拘挛,颈淋巴结核,瘿气,瘰疬,头痛等,为针麻开胸常用穴之一。
臂臑穴主治瘰疬、肩臂疼痛、目疾、颈项拘挛[5]。
臂臑主要用于颈项肩臂及眼睛疾患等:如颈项拘急、颈淋巴结核、瘿气、肩臂疼痛、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瘰疬、上肢瘫痪、目疾等[1]。
臂臑主治肩臂疼痛,颈项强急,瘿气,瘰疬;以及肩关节周围炎,急性结膜炎等[6]。
臂臑穴主治颈项拘急,颈背肩臂痛,瘰疬;目赤肿痛,迎风流泪[7]。
运动系统疾病:上肢瘫痪或疼痛,肩周炎,颅顶肌肉痉挛;
其它:眼病,颈淋巴结核,头痛。
臂臑为针麻开胸常用穴之一[1]。
14 刺灸法 141 刺法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5]。
一般直刺05~10寸,或针尖向肩部方向斜刺08~12寸[1]。
直刺05~1寸[6]。
直刺05~1寸,或向上斜刺1~15寸,透入三角肌中,局部有酸胀感,可向肩部传导[7]。
直刺05~1寸,局部酸胀;或向上斜刺1~2寸,透入三角肌中,局部酸胀,可向整个肩部放散。
注意:不可深刺,凡肉腠大郄之处,其灵感传导功能亦大,须防其影响其他部分也[2]。
142 灸法可灸[1][5]。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6]。
艾柱灸或温针灸3~7壮,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
15 配伍臂臑配肩髃治肩臂痛[1]。
臂臑配臑俞、肩髃、肩贞,治肩臂不可举[7]。
臂臑配曲池、天宗、肩髃,治上肢不遂[7]。
臂臑配手五里治瘰疬[1]。
臂臑配睛明、承泣治眼病[1]。
臂臑配太阳、耳尖放血治急性结膜炎[1]。
臂臑配合谷、光明、二间,治目疾[7]。
臂臑配强间,有行气缓筋,活络止痛作用,主治颈项强。
臂臑配手三里、大迎,有豁痰行瘀,温经散结作用,主治颈部淋巴结核。
16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寒热,颈疬,肩臂不可举,臂臑俞主之。
《类经图翼》:臂痛无力,寒热瘰疬,颈项拘急。
《针灸大成》:主寒热,臂痛不得举,瘰疬,颈项拘急。
17 研究进展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人体部位名·肩解 5 经穴别名·肩解 51 肩井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特异性 55 所属部位 56 肩井穴的定位 57 肩井穴的取法 58 肩井穴穴位解剖 581 层次解剖 582 穴区神经、血管 59 肩井穴的功效与作用 510 肩井穴主治病证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5112 灸法 512 肩井穴的配伍 513 文献摘要 514 肩井穴研究进展 5141 治疗颈椎病 5142 治疗中风后遗症 5143 治疗急性乳腺炎 5144 治疗乳腺增生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肩解 1 拼音
jiān jiě
2 英文参考shoulder join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肩解:1人体部位名;2经穴别名。[1]
4 人体部位名·肩解肩解为人体部位名。指肩关节。《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出肩解,绕肩胛。”[1]
5 经穴别名·肩解
肩解为经穴别名[1]。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王注。即肩井[1]。《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肩解二穴。”王冰注:“谓肩井也。在肩上陷解中,缺盆上,大骨前。”又《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肩解各一。”王冰注:“谓秉风二穴。在肩上小髃骨后,举臂有空。”
穴位 肩井 汉语拼音 Jianjing 罗马拼音 Chienching 美国英译名 Shoulder Well 各
国
代
号 中国 GB21 日本 21 法
国 莫兰特氏 VB21 富耶氏 VB21 德国 G21 英国 G21 美国 GB21
肩井为经穴名(Jiānjǐng GB21)[2]。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原称肩解,《针灸甲乙经》始名肩井[2]。别名膊井(《太平圣惠方》),髆井(《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肩解(《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王注)。属足少阳胆经。肩井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阳维脉的交会穴[2][3]。肩即肩部,井即水井,此穴在肩上,局部凹陷如井,故名肩井[2]。肩井穴主治项背、胎产、神志等疾病:如肩背疼痛,手臂不举,颈项强,腰髋痛,中风痰涌,咳嗽气逆,眩晕,瘰疬,难产,乳痈,胞衣不下,产后乳汁不下,乳汁少,乳癖,头项强痛,上肢不遂,头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肩井穴治疗乳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乳腺增生,滞产,产后血晕,颈淋巴结结核,中风偏瘫,项强,肩背痛,高血压,脑卒中,神经衰弱,副神经麻痹,落枕,颈项肌痉挛,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51 肩井穴的别名膊井(《太平圣惠方》),髆井(《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肩解(《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王注)。
52 出处《针灸甲乙经》:肩井,在肩上陷者中,缺盆上大骨前。
53 穴名解肩即肩部,井即水井,此穴在肩上,局部凹陷如井,故名肩井[2]。
肩,颈项之下。凹陷深处曰井。此穴在肩部,当缺盆直上之凹陷处,以其穴居肩上之凹陷,喻经气深聚之所,故名肩井。[4]
54 特异性肩井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阳维脉的交会穴[2][3][5]。
55 所属部位肩[6]
56 肩井穴的定位标准定位: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7]。
肩井穴位于肩胛区,第七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正坐取穴[2]。
肩井穴位于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间连线之中点处[3]。或以手并拢,食指靠颈,中指尖到达处是穴[3]。
肩井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肩井穴在肩部的位置
肩井穴在肩部的位置
肩井穴在肩部的位置(肌肉)
肩井穴在肩部的位置(骨骼)
57 肩井穴的取法正坐位,在肩上,当大椎穴(督脉)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取穴。
肩井穴位于肩胛区,第七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正坐取穴[2]。
正坐位、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当第7颈椎棘突下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取穴[8]。
肩井穴的取法[2]
58 肩井穴穴位解剖肩井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筋膜、斜方肌、肩胛提肌、上后锯肌。有颈横动、静脉。分布著锁骨上神经后支及副神经。皮肤由第4、5、6颈神经后支重叠分布。肩胛提肌,位于颈椎横突和肩胛骨内侧角与脊柱缘上部之间,由肩胛脊神经支配。上后锯肌在前肌的深面稍下方,由第6、7颈椎和第1、2胸椎棘突第2~5肋角的外面,该肌由第一至第四胸神经后支支配。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斜方肌筋膜及其下方斜方肌,在颈横动脉的内侧,深进肩胛提肌、上后锯肌。
58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肩胛提肌[2]。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肩胛提肌[9]。
58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锁骨上神经内侧支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和颈横动脉分布,再深层有胸膜顶[9]。
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副神经;并有颈横动、静脉通过[3]。
59 肩井穴的功效与作用肩井穴具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功效。
肩井穴有通经活络、豁痰开窍的作用[2]。
足少阳之筋“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故肩井穴可用于治疗乳痈、乳癖、乳汁少[5]。
肩井穴为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交会穴,通一身之阳,调理气机,疏利肝胆而主难产、胞衣不下、瘰疬诸证;局部用于颈项肩背痛等[5]。
肩井穴具有行气活血催胎之功,故可主治难产[5]。
系胆经、三焦经、胃经和阳维脉的会穴,有通经活络、豁痰开窍作用[4]。
古有井田之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即四通八达也。古者日中为市,交易者汇集于井,故后人称通衢为市井。本经通过肩部与诸阳经交会,其所治症,极为复杂,有如各病之市集,所治以风症居多,如中风、痰喘、头痛、臂痛、劳伤、气逆、产后等之涉及于风者,均可酌用。以风为阳邪,症从其性也。《针灸大成》谓:“若针深闷倒,急补足三里。”[4]
510 肩井穴主治病证肩井穴主治项背、胎产、神志等疾病:如肩背疼痛,手臂不举,颈项强,腰髋痛,中风痰涌,咳嗽气逆,眩晕,瘰疬,难产,乳痈,胞衣不下,产后乳汁不下,乳汁少,乳癖,头项强痛,上肢不遂,头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肩井穴治疗乳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乳腺增生,滞产,产后血晕,颈淋巴结结核,中风偏瘫,项强,肩背痛,高血压,脑卒中,神经衰弱,副神经麻痹,落枕,颈项肌痉挛,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肩井穴主治项背、胎产、神志等疾病:如肩背疼痛、手臂不举、颈项强、腰髋痛、中风痰涌、咳嗽气逆、眩晕、瘰疬、难产、乳痈、胎衣不下、产后乳汁不下等[2]。
肩井穴主治头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难产、乳痈、乳汁不下、瘰疬[9]。
肩井穴主治 头痛,眩晕;乳汁少,乳癖,乳痈;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难产,胞衣不下;瘰疬[8]。
现代又多用肩井穴治疗乳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乳腺增生、颈淋巴结结核、中风偏瘫等[2]。
肩井穴主治项强,肩背痛,手臂不举,中风偏瘫,滞产,产后血晕,乳痈,瘰疬;以及高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等[3]。
1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脑卒中;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副神经麻痹;
3妇产科系统疾病:乳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
4运动系统疾病:落枕,颈项肌痉挛,肩背痛,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
本穴针感较强,针刺不宜过深,以免发生晕针和气胸[4]。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一般直刺03~05寸[3][2],下为肺尖禁深刺[2]。
直刺05~08寸[8][9],局部酸胀感明显[8],向四周扩散[8]。
注意:肩井穴深部正当肺尖,不可深刺,孕妇禁针[9][8]。
5112 灸法可灸[2][8][9]。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图93)[3]。
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512 肩井穴的配伍肩井配肩髃、天宗,有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肩背痹痛。
肩井配乳根、少泽,有消炎通乳止痛的作用,主治乳汁不足,乳痈。
肩井配合谷,三阴交,有活血利气催胎的作用,主治难产。
肩井配肩髃、肩贞、天宗、大杼,治肩背痹痛[8]。
肩井配乳根、膻中、少泽、足三里,治乳汁不足、乳痈[8]。
肩井配合谷、三阴交,治难产[8]。
513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肩背痹痛,臂不举,寒热凄索,肩井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难产,针两肩井入一寸泻之,须臾即分娩。
《千金翼方》:凡难产,针两肩井一寸,泻之,须臾即生也。上气咳逆,短气,风劳百病,灸肩井二百壮。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手足少阳、阳维之会。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五劳七伤,颈项不得回顾,背膊闷,两手不得向头,或因仆伤腰髋痛,脚气上攻……若妇人堕胎后,手足厥逆,针肩井立愈。若灸更胜针,可针七壮。
《针灸大成》:主中风气塞,涎上不语,气逆,妇人难产,堕胎后手足厥逆,针肩井立愈。头项痛,五劳七伤,臂痛,两手不得向头。
《类经图翼》:孕妇禁针。
《医宗金鉴》:主治扑伤,肘臂疼痛不举。
《百症赋》:肩井乳痈而极效。
《玉龙歌》:急疼两臂气攻胸,肩井分明穴可攻。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脚气酸痛肩井先,次寻三里阳陵泉。
514 肩井穴研究进展 5141 治疗颈椎病针刺取穴风池、新设(第3、4颈椎间旁开15寸)、颈7夹脊、肩井、阿是穴;头晕者,加百会、大杼、悬钟;上肢疼痛者,加曲池、外关、合谷及阿是穴;心悸者,加内关、神门、巨阙。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同时采用当归注射液腧穴注射风池、曲池及阿是穴。常规消毒后,垂直刺入05~1寸,得气且回抽无血后注入药物,每穴05 mL,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45例,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痊愈20例,显效19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8%。[8]
5142 治疗中风后遗症取患侧肩井、曲池、外关、环跳、阳陵泉、足三里,用电针加强 ,每日针1次,每次30~40 min。足外翻,针刺内翻穴;足内翻,针刺外翻穴。中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每日1剂。共治35例,治愈9例,显效14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为100%。[8]
5143 治疗急性乳腺炎取乳根(患侧)、肩井、曲池、内庭、行间、至阳。仰卧位,腧穴常规消毒后,乳根穴沿皮横刺15~2寸,用泻法,使针感扩散至整个 ;肩井针尖对准同侧 ,沿皮向前刺1~5寸,施捻转泻法;曲池直刺1~15寸,施提插泻法,使针感传至整个上臂;内庭、行间针尖向踝关节方向斜刺1寸,施捻转加提插泻法,留针30 min,留针过程中每10 min行针一次;起针后,改俯卧位,至阳用三棱针点刺后拔火罐,出血5 mL。每日1次。共治58例,经过3次治疗后,临床治愈54例,显效2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8]
5144 治疗乳腺增生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疾病科属 4 疾病概述 5 诊断要点 6 辨证分析 7 辨证分型 71 小儿麻痹症·邪郁肺胃证 72 小儿麻痹症·邪注经络证 73 小儿麻痹症·气虚血瘀证 74 小儿麻痹症·肝肾两虚证 8 辨证论治 81 邪犯肺胃 811 证见 812 治法 813 方药 82 邪注经络 821 证见 822 治法 823 方药 83 气虚血滞 831 证见 832 治法 833 方药 84 肝肾亏损 841 证见 842 治法 843 方药 85 其他疗法 851 1、外治法 852 2、针灸疗法 853 3、推拿疗法 854 4、饮食疗法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小儿麻痹症的穴位 2 治疗小儿麻痹症的方剂 3 治疗小儿麻痹症的中成药 4 小儿麻痹症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小儿麻痹症 1 拼音
xiǎo ér má bì zhèng
2 英文参考infantile paralys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poliomyelit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疾病科属儿科
4 疾病概述小儿麻痹症(infantile paralysis[1]、poliomyelitis[1])是指感受风热暑湿疫毒之邪,以初期呈双峰热,肢体疼痛,伴咳嗽,咽痛,后期出现肢体瘫痪,骨骼畸形为主要表现的儿科时行病[1]。
小儿麻痹症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多见于1~5岁小儿,常发生在夏秋季。临床以发热,伴有咳嗽、咽痛、多汗或有呕吐、泄泻、腹痛、全身肌肉疼痛,继而出现肢体痿软,肌肉弛缓和痿缩为其特征。早期属温病范畴,后期则属于轻脚瘟、痿症、痿躄、小儿中风等病证。西医称之为脊髓灰质炎。
5 诊断要点1、有流行病史及接触史。初起时有发热汗出,咳嗽流涕,烦躁,腹痛腹泻等呼吸道及轻度消化道症状。经过1~4天后,症状消退,但数天后,身热复起,全身不适,感觉过敏,肌肉疼痛,不愿人抱,或有嗜睡,继则逐渐出现肢体瘫痪。瘫痪呈弛缓性、不对称分布,下肢多于上肢,其他肌群亦可受累。如长期不见恢复,除病侧肌肉痿缩外,骨骼亦可出现畸形。
2、本病初起时与伤风感冒相类似,故不易相鉴别。应结合流行病史、预防接种史、发病季节,详细询问,如见双峰热、汗多、嗜睡、头痛、恶心、呕吐、咽痛等,应疑为本病。本病尚应与痹证作鉴别,痹证多发生在冬春季,虽有发热,关节肿痛,活动障碍,但无瘫痪。
3、实验室检查:脑脊液细胞数大多增加(亦可正常);进行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查,均具有诊断意义。
6 辨证分析1、风热暑湿疫毒之邪,由口鼻而入,犯肺胃,肺失清肃,故见发热、身痛、咽红、咳嗽等肺卫症状;胃失和降,则见呕吐、腹胀、便秘等胃肠症状。邪毒旋即流注经络,深及四肢百骸,发生肢体疼痛,渐而麻痹,后期筋、骨、脉均失所养,而出现痿软、瘫痪、肌肉痿缩及骨骼畸形等后遗症。如邪毒内窜心肝,可见昏迷、抽搐。若痹阻肺俞,则产生呼吸不整,喉间痰鸣,吞咽困难等症。
2、本病的辨证要首先分别病变的部位和虚实。本病与一般温邪袭肺、暑湿壅阻肠胃的病证不同,而是肺胃症状在先,然后又可出现肝、肾经的病症,同时又是肌肉、血脉、筋骨叁者受损的疾病。病的性质,初起属实,瘫痪期虚中有实,后期则多是气血亏损,肝肾两虚的病证。
3、本病的总治疗原则:在急性期以清热解毒、利湿、疏风活络为主,后期以疏通经络、益气活血、强筋壮骨等方法为主要治则。
7 辨证分型 71 小儿麻痹症·邪郁肺胃证小儿麻痹症·邪郁肺胃证(infantile paralysis with syndrome of pathogen stagnated in lung and stomach[1])是指感染疫毒,邪郁肺胃,以发热,肢体疼痛,咳嗽,咽痛,头痛,呕吐,腹泻,伴神倦,嗜睡,舌红,苔薄白或白腻为常见症的小儿麻痹症证候[2]。
72 小儿麻痹症·邪注经络证小儿麻痹症·邪注经络证(infantile paralysis with syndrome of pathogen diffusing into channelcollaterals[1])是指湿热毒邪流注经络,气血痹阻,以再次发热,嗜睡,一侧或两侧肢体疼痛,或伴颈项背部疼痛,转侧不利,烦躁哭闹,拒绝抚抱,甚则气喘痰鸣,神昏抽搐,面色青灰,舌红,苔黄腻为常见症的小儿麻痹症证候[2]。
73 小儿麻痹症·气虚血瘀证小儿麻痹症·气虚血瘀证(infantile paralysis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1])是指时邪耗伤正气,运血无力,肢体失养,以一侧或两侧肢体萎软,难以站立,或行走不正,握物不牢,神倦乏力,面色无华,舌紫暗,苔薄白或苔少为常见症的小儿麻痹症证候[2]。
74 小儿麻痹症·肝肾两虚证小儿麻痹症·肝肾两虚证(infantile paralysis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liver and kidney[1])是指邪毒已去,肝肾阴虚,以患肢肌肉明显萎缩,短小而细,患肢骨骼及脊柱呈歪斜凸出,苔薄白,脉沉细为常见症的小儿麻痹症证候[2]。
8 辨证论治 81 邪犯肺胃 811 证见发热汗出,咳嗽流涕,咽红咽痛,全身不适,或有头痛、呕吐、腹痛、腹泻、便秘,伴有精神不振、嗜睡或烦躁不安。舌红,苔薄白,脉濡数。
812 治法解表清热,疏风利湿。
813 方药1、主方:葛根黄芩黄连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处方:葛根15克,黄芩10克,黄连6克,藿香10克,薏苡仁15克,法半夏10克,竹茹10克,滑石15克(包煎)。水煎服,每日1剂。烦躁不安者,加朱灯芯草3札、地龙10克。嗜睡者,加石菖蒲、远志各10克。大便秘结者,加全瓜蒌、决明子各10克。
2、中成药葛根芩连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加味葛草芩连汤(李成业等《百病实用秘验方》)处方:威灵仙10克,葛根10克,黄连3克,黄芩6克,羌活6克,独活6克,金银花15克,绵茵陈10克,扁豆10克,九连环6克。水煎服,每日1剂。
82 邪注经络 821 证见肺胃症状消失后3~4天,发热又起,肢体疼痛,转侧不利,哭闹不安,拒绝抚抱,继而出现瘫痪。以下肢为多,可发生于一侧,亦可两侧并见;面部瘫痪见口眼歪斜;亦可兼见腹肌瘫痪,小便失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822 治法清热化湿,疏通经络。
823 方药1、主方:叁妙丸(虞抟《医学正传》)加减处方:黄柏10克,苍术10克,牛膝10克,生薏苡仁15克,金银花藤15克,防己10克,秦艽10克,木瓜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上肢瘫痪者,加羌活10克。下肢瘫痪者,加独活10克。面瘫者,加白附子6克、僵蚕10克。
2、中成药四妙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宣痹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处方:防己、薏苡仁、山栀、赤小豆各9克,连翘、杏仁、法半夏各6克,蚕砂8克,滑石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上肢麻痹者,加秦艽、桑枝各9克,姜黄3克。下肢麻痹者,加黄柏、苍术各6克。
83 气虚血滞 831 证见热退后肢体麻痹,痿软无力,出现瘫痪,面色萎黄,易出汗。
832 治法益气活血,祛邪通络。
833 方药1、主方:补阳还五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减处方:黄芪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地龙10克,桃仁6克,红花6克,党参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上肢瘫软者,加桑枝15克。下肢无力者,加桑寄生20克。易出汗者,加龙骨30克(先煎)、五味子6克。
2、中成药
(1)养血荣筋丸,口服,每次半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或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
3、单方验方:加味大造丹(夏焕德等《新编儿科秘方大全》)处方:叁七、血竭、麝香、生大黄、骨碎补、鳖甲、蜈蚣、地龙各等分,黄芪量加倍,共研成极细末,装入瓷瓶内密封备用,勿令漏气。1~3岁服03克,4~5岁服04克,每日2次,早晚分服。
84 肝肾亏损 841 证见肌肉痿缩,肢体畸形,皮肤欠温。舌淡,苔薄白,脉弱。
842 治法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843 方药1、主方:七宝美髯丹(汪昂《医方集解》)加减处方:何首乌10克,茯苓10克,当归10克,牛膝10克,菟丝子10克,补骨脂10克,枸杞子10克,杜仲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肢冷脉细者,加黄芪15克、桂枝6克。肢体畸形者,加没药10克、骨碎补6克。
2、中成药
(1)健步虎潜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
(2)六味地黄丸,口服,每次3克,每日3次,连服2个月。
(3)金刚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饭前服用。
(4)七宝美髯丹,口服,每次1/2丸,每日2次,淡盐水或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治痿汤(张梦侬验方)处方:制首乌6克,桑枝6克,菟丝子3克,威灵仙3克,鹿角片3克,制龟板3克,鸡血藤3砍,潼蒺藜3克,川牛膝3克,制狗脊3克,霜苍术2克,黄柏炭2克,贯众2克,五加皮6克。水煎,饭前温服,每日2剂。
85 其他疗法 851 1、外治法(1)桑枝15克,川芎、当归、桑寄生、土牛膝各10克,煎汤,加黄酒一盅。每日用清洁纱布蘸药液在瘫痪部位搽擦2~3次,以利筋脉流通。
(2)醋蒸气疗法:将鹅卵石烧红,淬醋产生蒸气,熏蒸局部,能舒展肌腱,通经软坚,改善挛缩以达到纠正硬瘫的畸形,适用于小儿麻痹后遗症之肌腱挛缩、关节强直等症状。具体方法:备铁桶一只,将已烧红之鹅卵石放置桶中,再淬普通米醋于卵石上,即产生蒸气。患者挛缩部位放在铁桶上,外以棉被覆盖,反复卵石淬醋,经半至1小时后,乘热进行机械纠正或人工 及压砂袋进行纠正。每日一次,直至畸形基本纠正。
852 2、针灸疗法(1)上肢瘫痪者,取肩髃、肩贞、臑上、曲池、外关、合谷等穴。下肢瘫痪者,取环跳、风市、足叁里、阳陵泉、阴陵泉、绝骨、昆仑、太溪等穴。面神经瘫痪者,取颊车、地仓、合谷。隔肌瘫痪者,取膈俞、期门、鸠尾。腹肌瘫痪者,取中脘、梁门、气海。膀胱肌瘫痪者,取肾俞、膀胱俞、中极、关元、百会。
(2)电针治疗后遗症,每次通电半分钟,重复通电3~4组配对穴位:环跳秩边,后阳陵泉足叁里,外阴廉廉下,委中落地。
(3)用叁棱针取穴点刺和患肢点刺相结合:足内翻,由昆仑透太溪,悬钟透叁阴交;足外翻,由太溪透昆仑,叁阴交透悬钟。
853 3、推拿疗法(1)上肢瘫痪:扌衮法,自大椎、肩井、肩髃、曲池、阳边,往返5分钟;拿法,施于上肢内侧;擦脊柱(颈椎至第五胸椎)5~10分钟。
(2)下肢瘫痪:扌衮法,自腰部以下扌衮到下肢前后侧;拿法,自患肢向外侧,直拿到跟腱。
854 4、饮食疗法猪脊髓黄豆汤:取猪脊髓(牛脊髓亦可)50克,加黄豆适量煮食。适用于恢复期或后遗症期。
9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漏肩风的症状 5 针灸治疗 6 耳针疗法 7 穴位注射疗法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漏肩风的方剂 2 治疗漏肩风的穴位 3 治疗漏肩风的中成药 4 漏肩风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漏肩风 1 拼音
lòu jiān fēng
2 英文参考shoulder pai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漏肩风为病症名[1]。又称五十肩[1]。属肩痹范畴[1]。指多发于中老年者,以肩关节酸重疼痛、运动受限为主症的病症[1]。多由年老筋骨衰颓,局部感受风寒,劳损闪挫等导致局部气血阻滞而成[1]。现代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与本病类似[1]。
详尽中西医治疗方法见肩关节周围炎条。
4 漏肩风的症状
漏肩风初起以肩部疼痛为主,日轻夜重,活动后稍缓,伴不同程度的功能受限;后期则以功能障碍为主,疼痛减轻但关节僵直,臂不得举,故本病又有“肩凝症”之称[1]。
5 针灸治疗取肩髃、肩髎、肩贞、肩内陵、天宗、臂臑、曲池、外关、合谷、条口透承山、阿是穴等穴[1]。肩部穴针刺后可酌加温针、艾灸或电针[1]。针条口透承山时,边行针边嘱病人缓缓活动患臂[1]。
6 耳针疗法取肩、肩关节、锁骨、肾上腺、压痛点等穴[1]。强 ,行针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肢[1]。
7 穴位注射疗法选压痛点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5毫升或1%盐酸普鲁卡因5毫升(先行皮试)[1]。
8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病因病机 5 症状 6 诊断要点 7 扭伤的病因病机 8 扭伤的辨证分型 9 扭伤的治疗 91 方药 92 刺灸法 921 治则 922 处方 923 方义 924 随证配穴 925 操作 93 拨罐法 931 选穴 932 方法 94 耳针法 941 选穴 942 方法 10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扭伤的穴位 2 治疗扭伤的方剂 3 治疗扭伤的中成药 4 扭伤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扭伤 扭伤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niǔ shāng
2 英文参考sprai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trai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扭伤(sprain[1])为病名[2][3]。是指旋转、牵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协调的收缩等间接暴力,使关节突然发生超出生理范围的活动时,引起肌肉、肌腱、韧带、筋膜、关节囊等组织产生撕裂、断裂或移位等,以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皮色紫青为主要表现的损伤性疾病[1]。属祖国医学“伤筋”范畴[3]。
4 病因病机扭伤常见于人体诸大关节部位,如肩、腕、膝、踝,以及髋、肘等关节部位。多因剧烈运动或负重不当、跌扑以及过度扭曲等原因所致[3]。
5 症状
关节受外力作用超过正常活动范围,引起关节囊、韧带和肌腱过度伸张,甚至破裂,出现局部血肿、疼痛和功能障碍[3]。
6 诊断要点扭伤多发生于颈、肩、肘、腕、腰、髋、膝、踝等部位,临床上表现不尽相同,但它们共同的诊断要点是:
①多有外伤史[3]。
②局部软组织疼痛,活动时加重,少数患者局部肿胀,或有明显血肿[3]。
③检查时局部压痛,肌肉紧张[3]。
④X线摄片排除骨折[3]。
7 扭伤的病因病机扭伤多由剧烈运动或负重不当,或不慎跌仆、外伤、牵拉和过度扭转等原因,引起肌肉、肌腱、韧带、血管等软组织痉挛、撕裂、瘀血肿胀,以致气血壅滞局部而成。
8 扭伤的辨证分型扭伤部位因瘀阻而肿胀疼痛,伤处肌肤青紫,患肢关节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常伴局部热痛。
新伤:局部微肿,肌肉压痛,肌肤发红则伤势较轻;如肿胀高起,皮色紫红,关节屈伸不利,疼痛剧烈,示伤势较重,或有瘀血留滞。
陈伤:一般肿胀不明显,以疼痛、关节功能障碍为主,常因风寒侵袭或劳作而反复发作。
9 扭伤的治疗 91 方药治宜活血化瘀、舒筋通络[2]。内服壮筋养血汤或复元活血汤;外敷栀乳散及海桐皮汤熏洗,亦可配合针灸、 治疗[2]。
92 刺灸法颈部扭伤多取风池、天柱、大杼、后溪等穴;肩部扭伤多取肩髃、肩贞等穴;肘部扭伤取曲池、小海、天井等穴;腕部扭伤取阳池、阳溪、阳谷等穴;腰部扭伤多取肾俞、志室、委中、腰阳关、大肠俞等穴;髋部扭伤多取环跳、秩边、居髎、承扶等穴;膝部扭伤多取膝眼、梁丘、阳陵泉、委中等穴;踝部扭伤多取解溪、昆仑、丘墟等穴[3]。针用强 泻法,并可针后施灸,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等[3]。
921 治则活血止痛、祛瘀消肿
922 处方肩部——肩髃 肩髎 肩贞,肘部——曲池 小海 天井,腕部——阳池 阳溪 阳谷,腰部——肾俞 腰阳关 委中,髋部——环跳 秩边 居髎,膝部——膝阳关 梁丘 血海 膝眼,踝部——解溪 昆仑 丘墟
923 方义扭伤主要由气血壅滞而致局部肿胀疼痛,治疗当取近部腧穴以行气血、通经络。伤势较重者,可循经近刺和远刺相结合。
924 随证配穴疼痛较重—合谷、太冲,瘀血肿胀甚—血海、三阴交。
925 操作新伤毫针刺,泻法,或用粗针点刺放血;陈伤毫针刺,温通手法,或留针加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
93 拨罐法 931 选穴阿是穴
932 方法皮肤针重叩肿胀明显部位至微出血,或用粗针点刺出血,加拔火罐,每次留罐10~15min。适用于新伤局部血肿明显,陈伤瘀血久留等症。
94 耳针法 941 选穴相应扭伤部位 皮质下 神门 肾上腺
942 方法毫针刺,中强 ,每次留针10~30min,每日1次。
10本文2023-08-03 17:23:1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