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有什么功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8收藏

梧桐有什么功效?,第1张

梧桐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植物,一般我们在秋季的时候可以看到大街上面的梧桐落叶,但是我们可能不知道,梧桐其实是一种中药,但是梧桐入药有哪些作用可能大家就更不了解了。那么,一般梧桐入药是用哪一部分呢?梧桐入药有哪些功效作用呢?

古籍名:梧桐《本草纲目》。

植物名:梧桐。

生长环境:本品为落叶乔木。喜生于湿润的粘质土,多为栽培。

分布:我国和日本。我国各省均有栽植。

入药部分:叶。

采集期:全年,夏季为佳。

自采地点:家种。

性味:性凉、味苦、无毒。

功能:祛风、祛湿、散毒。

主治

用量和用法:1、劳伤咳血:干叶1至1两半,清水煎服,或加猪瘦肉同煎;2、湿火关节痛:干叶5钱至1两半,清水煎服;3、皮肤毒症:干叶适量、煎水外洗;4、丝红病:干叶1至2两,猪瘦肉适量,清水煎服。

验方1:(治湿火骨痛方)梧桐叶1两、贯众1两、清水五碗,煎成一碗半服。

(方解)梧桐叶祛湿清热,贯众燥湿泄热。合治湿火骨痛,有效。

(方歌)湿火骨痛势难当,梧桐贯众是奇方,两药组成同煎服,热清湿解毒难藏。

验方2:(治丝红病方):梧桐叶1两、丝红草5钱,清水五碗,煎成一碗服,或加猪瘦肉同煎服。

(方解)胃不纳食、体倦、更加上皮肤有如蚁行者,民间称之为丝红病。民间经验用梧桐叶、丝红草两味药,治疗本病,有去黄肿、止痒、开胃之功,无其他副作用。

(方歌)丝红为病体倦怠,面黄骨瘦蚁行皮,梧桐叶于丝红草,瘦肉同煲更奇。

附录:(根)功用与叶同,每次用量1至2两。

参老资料:《中国医学打辞典》梧桐子治小儿口疮,去白,捣汁涂。梧桐皮、苦寒无毒,乌鬓发(烧研,和乳汁涂),杀三虫,治肠痔,脱肛,小儿丹毒恶疮。梧桐花,治癞头,杖丹,火伤。梧桐叶,消肿毒,生毛发,疗痈疽发背,蚀阴恶疮。

《中国医学植物图鉴》鲜根能治风湿疼痛(关节炎),梧桐子能黑发,并治小儿口疮,花可治烫火伤、癞头,叶煎汁内服,有催生作用,色入瘦猪肉煨杂食肉,治小儿疳积,外用可治背痈,熏治白带,投入厕所可防蛆蝇。

《广东验方交流汇编》治风火牙痛方:梧桐叶树根干片1两、猪瘦肉2两煮食。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一辑》祁阳县中医介绍麻疹后两眼红肿不开:椿树叶、梧桐叶子、桃树叶各等分,嚼烂敷头顶,一次两点钟。

营养成分

1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的功效。提高免疫力,有利于生长发育。

2富含磷,具有构成骨骼和牙齿,促进成长及身体组织器官的修复,供给能量与活力,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

3富含碳水化合物,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调节脂肪代谢,提供膳食纤维,节约蛋白质,解毒,增强肠道功能。

4富含脂肪,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提供必需脂肪酸,促进这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增加饱腹感。适宜人群:适宜积滞,消瘦,免疫力低,贫血,须发早白,小儿口疮,胃脘疼痛,伤食腹泻等症状的人群。

有时候我们会在博物馆或者拍卖行中看到一些古董书画作品,但如果我们观察的细致一点的话,就会发现在这些书画作品上,除了作品本身,往往还有着大量的其他内容,包括在前面或者后面的小字或者大量的印章。

关于这些前面或者后面的小字,其实是大有来历的,段玉裁的《说文解字》就写到“题者,标其前,跋者,系其后也”。

简单来说,这书画作品前面的这些话,叫做“题”,也就是题款,在画上题写诗文为叫做题,而在画上记写年月、写下姓名或印章,则称为“款”,这两者要写于作品之前。

而写在作品之后的,则被称为“跋”,主要用来说明写作的经过或者评价内容。

上图_ 北宋 书画《睢阳五老图册页》附书法题跋 (局部)

上图_ 乾隆皇帝用来“落款”的印章

随着书画作品流转的时间越来越长,收藏和为之题跋的人越来越多,就导致了现在书画其上的印章和题跋越来越多的情况。

起初宋朝题跋者大多是“多不用款”,而等到元朝题跋之风盛行的时候,就成了题跋“每侵画位”。

“题跋之风”,究竟是怎么愈演愈烈的呢?

这还要中国书画和中国文人本身的特点说起,在中国,画者首先是一位文人,有着非常的文化素养,所以中国的书画有着诗、书、画、印一体的特点。就是因为这种特点,才渐渐发展出来题跋这一独有的艺术形式,甚至成为了书画作品本身必不可少的结构要素。

上图_ 米芾(1051-1107),初名黻

譬如说顾恺之的《女史箴》,我们就可以在画作的末端看到顾恺之的名款,不过与箴文的笔法有所不同,多认为是后人所添。

而我们现在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是,这些独立于画作的,后加入的文字,有签名之意的为“款”,有题目之意的为“题”。

具体的来说,题跋之风是怎么兴起的呢?

上图_ 文徵明题跋

一、苏东坡开的好头

钱杜在《松壶画忆》上说:

“画之款识,唐人只小字藏树根石罅,大约书不工者多落纸背。至宋始有年月纪之,然犹是细楷一线,无书两行者。惟东坡款皆大行楷,或有跋语三五行,已开元人一派矣。元惟赵承旨犹有古风,至云林不独跋兼以诗,往往有百余字者。元人工书,虽侵画位,弥觉其隽雅。明之文沈,皆宗元人意也。”

在这种情况下,出了一位与众不同的落款者,这就是苏轼,这位老先生落款时非常豪横,就喜欢“大行楷”,甚至单独写个名字都不满足,遇到特别喜欢的作品时就会写上三五行评语。

上图_ 苏轼(1037年—1101年),世称苏东坡

苏东坡那可是名扬千古的大文豪,他的所作所为,自然有一批人模仿。

这么一来,到了元代,大部分人都会行大楷,并写评语,人们觉得这些评语,虽然侵占画作,但是也别有一番风雅,于是蔚然成风。这就是所谓“虽侵画位,弥觉其隽雅”。

当然,关于为什么题跋之风在元代大为兴盛,我们不能把原因全都推到因为苏轼开了个好头上,这只是一个诱因而已。

上图_ 苏轼的书画作品 (苏东坡)

二、书画观念的逐渐转变

刚刚说了,我们的书画作品,讲究一个书、画、印,但这种观念并不是一下子就建立的,而是在书画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起初,书就是书,画就是画,两不相干。

但是在元朝的时候,书画艺术已经发展到了书画一体的程度,“书画异名而一体”的观念在元朝已经得到了认同。

所以明沈灏在《画尘》上说:“元以前多不用款,款或隐之石隙,恐书不精,有伤画局。后来书绘并工,附丽成观。”

题跋之风在这一时期大为流行,和这种“书绘并工,附丽成观”的思想有密切的联系。

上图_ 元代名家名画——赵孟頫画选

三、时代环境的改变

元朝文人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受到异族统治,文人士大夫本身不被重视,政治仕途不顺的文人们转而专情于诗画歌赋,以此抒写胸中的意欲。这就导致了元朝一代文艺的繁荣,元曲就是因此而兴盛的,同理,书画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繁荣,题跋也就随着书画的繁荣而繁荣起来了。

元人的统治打破了原有的文化秩序,使得整个社会呈现出强烈的动荡状态,这种变动自然会反映在文化之上。

注重武力的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并不在意“得士者昌,失士者亡”的观念,实施本民族保护政策和对汉人的歧视政策,许多官职都明文规定唯蒙古人和色目人才能出任。还废除了科举以及画院制度,即使后来重开科举,但名额却要被世袭、恩荫等等方式挤占。文人成为时代弃子,他们的满腔痛苦,只能通过书画歌曲等形式进行抒发。

上图_ 王肯堂题记

其实题跋的兴起,也反过来影响到了书画本身,元之后的文人作画时,往往就已经预留了他人题跋的空间,元之后的款字题跋,本身就成为了画面构图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有讲究的。

落款和题跋在画面的整个结构中,要怎么处理?需要根据构图的开合、疏密、虚实以及顾盼关系,统一安排。既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更不能过大或者过小,字体的选择,究竟要选用楷书、行书还是篆、隶,都是需要根据具体的画面,反复考虑的。

而对于优秀的画作来说,题字位置恰当,诗词内容富于灵性,书体的选用又合乎常理,那么会为画作增色不少;相对应的,如果选择的位置不当,内容不知所云,字体有与画面不配,就会反而弄巧成拙。

上图_ 董其昌题跋及乾隆画枯木文石

20世纪90年代移栽的明崇祯皇帝自缢树 摄/张顺祥

  

  崇祯到底在何处自缢?“罪槐”到底重栽过几次?

  

  关于崇祯皇帝自缢的确切地点,各种历史文献中的记载不同,但绝大多数认为明崇祯皇帝确实是在景山自缢,只是具体位置其说不一。有的说是在松树下,有的说是在寿皇亭,还有的说是在巾帽局、红阁、灵寿亭、寿宁宫、寿皇殿等。依照《明史李自成传》、《明史帝纪》、《明史王承恩传》中记载:午夜时分,内城被攻陷,天将破晓,崇祯皇帝在景山寿皇亭自缢。崇祯皇帝死于寿皇亭,这是在明朝正史中较为统一的记述。但也有不同的记载,在《三垣笔记》中说:“遂同承恩对缢煤山古树下”。

  

  这些古籍中的记述,基本上都是只言片语。因为确实说不清楚崇祯皇帝自缢的确切地点,所以在清代的《燕都杂咏》中有诗说:

  

  巍巍万岁山,密密接烟树;

  

  中有望帝魂,悲啼不知处。

  

  前前后后经历了360年,结果崇祯皇帝自缢的确切地点,却至今谁也说不清楚,所以才有了“悲啼不知处”的诗句。

  

  现在景山公园的崇祯皇帝自缢树,是清政府为了笼络人心,人为设置的一处历史景观。

  

  君王有罪无人问古槐无过受锁枷明朝崇祯皇帝自缢树重新栽过几次,虽然连许多明清史学专家也尚未能弄清崇祯皇帝自缢的确切地点,但景山东坡崇祯皇帝自缢处的这株槐树,却成了一棵名树,成了景山最著名的人文景观。自从清朝初年设定为“罪槐”至今,虽然经过几次重新栽植,人们仍然摩肩接踵地到这里参观,这里也成为游览景山的首选。

  

  从1930年《明思宗殉国处》的照片上可以明显地看出,当时的“罪槐”是指砖墙围住的一株裸露根茎的老树桩,树桩上长出的两根碗口粗的枝杈。人们不禁产生疑问,从1644年到1930年,将近286年的时间,崇祯皇帝自缢的古槐树早应该长得十分粗壮,而《明思宗殉国处》照片上的“罪槐”确是细得可怜,也就勉强能吊起一个人的重量。

  

  从外观上看,这棵槐树绝不像是明代崇祯皇帝吊死的古树,只能解释说:这是老树死了以后又从树根上长出的新枝杈。

  

  在20世纪60年代,笔者也曾经在景山东麓亲眼见到当时的崇祯皇帝自缢树,这株槐树又与民国期间《明思宗殉国处》的照片上“罪槐”截然不同。这株槐树的胸径不过一尺,树干西侧有很长的开裂,深至树心,槐树长势濒危。看上去很可能就是1930年《明思宗殉国处》照片上的那株树长粗壮了,不过也只是一株树龄不足花甲的槐树,这株槐树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死亡。本版刊登的上世纪部分“罪槐”为首次公布。当时北京市园林局将情况上报“北京市革委会”,“革委会”主任吴德将报告转给江青,1971年,经周恩来总理同意、“北京市革委会”批准,市园林局下令将“罪槐”伐除。

  

  在“文革”之中,景山闭园7年。在1978年景山重新开园后,为了便于游客参观明崇祯皇帝自缢处。1981年,公园管理处派人在景山南坡找到一株碗口粗的小槐树,移栽过去,以弥补失去的历史景观。

  

  为了搞好景山东坡的水土保护,1996年,公园管理处开始在崇祯皇帝自缢树上面的山坡上种植苔草。并从东城区建国门内北顺城街7号的门前移植来了现在的这株古槐,这棵槐树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树龄,虽然离三百多年树龄还相差甚远,但就外观上来看,总比过去那株碗口粗小树感觉更可信一些。

  

  20世纪50年代,曾经有人留下这样一幅对联,为古槐鸣冤叫屈,上联是“君王有罪无人问”,下联为“古槐无过受锁枷”。

巢湖水下确有古城 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面积800平方公里,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关于巢湖的形成,多部史料有“秦汉时期由居巢或曰巢州下陷而成”的记载,从而间接表明巢湖水下应该有一座城池。

近一年多来,考古工作者不断在巢湖北岸唐咀一带发现大量珍贵文物。经过数次现场勘察和论证,终于在近日确认:巢湖水下的确有座古城遗址,而它可能真的是带着当时已相当高的文明和发达程度,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沉没的。

水位下降露出大量陶片

说起发现巢湖水下有古城的线索,还要追溯到一年多前。

2001年12月,有媒体报道了“巢湖市发现隋代窑址”的消息。之后,便有当地群众提供线索说,在巢湖北岸唐咀一带,每当冬季水位下降时,河床上就会露出大量的陶片,不知是否与窑址有关。

闻讯后,巢湖市文物管理所考古工作者立即赶到距市区不远的现场。在巢湖北岸湖滨大道的护坡下,考古人员果真发现,在露出水面、离护坡约三百米远的河床上到处散落着大大小小的陶片。

通过组合陶片,考古工作者发现,散落在河床上的器物以圈足器为主,无论口沿还是底座,弧度都很大,这表明这些器物完整时的体积都比较大。初步断定,散落的陶片有些是盆、罐、壶之类生活用品的碎片,还有些是筒瓦残片。这些陶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同时还有泥质红陶、褐陶、夹砂黑陶以及一些烧成温度略高的硬陶等。

与此同时,考古工作者还在河床上发现了几口有陶制井栏的废水井,其中一个水井旁边,有一根两人都合抱不过来的古树树根。

据当地渔民讲,陶片分布的范围可以向湖中延伸四五公里远,陶片多的地方有厚厚的一层。他们还说,水下有四个城门,并大致说出了位置。据说,很多当地人曾在这里捡到过青铜器、古钱币、印章和完整的陶器。

在一些村民的家中,考古人员确实见到了村民们在湖滩上捡到的十分完整的陶釜、陶壶等器物。

经过数次现场勘察和认真分析,考古工作者确认这些物品是陶器制作和使用鼎盛时期的产物。由此初步断定,发现这些东西的地方很可能是一处沉入湖底的秦汉时期城市遗址。

史书、传说都反映水下有城

考古工作者“巢湖水下可能有古城遗址”的判断,并非没有依据。因为长期以来,史书和传说一直隐约反映出巢湖水下可能有一座城池。

在合肥、巢湖一带,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一个“陷巢州、长庐州”的传说,说巢湖水域在古代是一座城市,城内居民因误食东海龙王之子“小白龙”,遭到了龙王的报复,一夜之间,这座城市沉入湖底,除了心存善念的“焦母”以外,全城的人都葬身在一片汹涌的湖水中。

关于巢湖的形成,有多部史料记载它是在秦汉时期,由居巢或曰巢州下陷而成。唐代诗人罗隐曾写下“借问邑人沉水事,已经秦汉几千年”的诗句。据康熙《巢湖志》载:“湖陷于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七月二十三日戌时”。这些对巢湖形成原因的描述,都直接间接指向了这样一个信息:在下陷时,有一座城池沉入了湖底。

由于这些历史记载都是只言片语,不能详细和完整地将这一事件描述清楚,同时在“陷巢州”的传说中始终都附会着一个关于“焦母”和“小白龙”的神话故事,所以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它的真实性一直都持怀疑态度。

据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原所长魏嵩山教授考证,历史上确有一个居巢国,它是殷周时期的重要方国,又称巢、南巢、巢伯国,是在周初延封的夏、商时就已存在的一个方国。青铜器《班簋》、《鄂君启节》的铭文都记载有“巢”国。《尚书·伯虺之诰》中有“成汤放桀于南巢”的记录,其中的“南巢”指的就是居巢。

但一些史学家从字面上对史料进行反复论证,无论从时间还是地点上都找出了一些漏洞,从而得出结论,认为史书记载的有关“陷巢州”的传说不过是神话故事而已,并没有事实依据。

还有学者从地质学的角度对巢湖的成因进行了考察研究,认为巢湖的形成确实是由于在地壳运动过程中,陆地下陷而形成,属于陷落湖,但是下陷的时间应该在秦汉以前,与“陷巢州”的传说没有什么关系。

断裂的历史表明“巢”消失了

据巢湖市文物管理所考古工作者钱玉春介绍,由于文献记载极少,后人在探寻古居巢国时,始终有一些难解之谜。所有这些谜,都和巢国的神秘消失有关。

首先,它的地理位置不确切。有人说在巢湖,也有人说在桐城,还有人说在寿县,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说明它的准确位置。

其次,在汉代以前多部史书里都提到过“巢伯”、“南巢”、“居巢”这一诸侯国,但在汉代以后,和“巢”这座城市相关的记载却很少,这一现象表明了它的社会地位已大大下降,或者是消失了。

通过分析巢湖市近几年来的考古发掘成果,考古工作者能够明显感觉到这一地区文明发展的中断———汉代以前的出土文物反映出这里是一个政治强大、经济繁荣的地区。如巢湖市北山头战国皇族墓,出土了很多非常珍贵的文物;放王岗汉代吕柯墓的发现曾在1996年获得全国考古十大发现提名奖,这些墓在规格和规模上都居于中国现今已出土的同时代墓的显著地位。但是,在该地区已经出土的汉代以后文物中,高规格的墓葬和遗址几乎没有发现,看不出这种文明发展的延续性。

对巢湖的形成以及居巢国的探索,过去一直都停留在以古籍史料为依据的历史学范畴内,此次偶然的机会,使现代考古学介入其中。巢湖湖底这一古遗址的发现,从考古学的角度证实了史料记载有关“陷巢州”传说的可能性。大量的陶片和古人生活的遗迹告诉我们,在八百平方公里浩瀚的湖面下,肯定有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周边搜索发现大量文物

在发现线索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巢湖市考古人员数次对巢湖唐咀水下遗址进行现场勘察和研究,并对唐咀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大范围的搜寻。通过走访调查,考古人员了解到这一地区地下文物异常丰富,目前,在水下遗址上发现并已收集到文物管理部门的遗物有玉斧、石斧、玉印章、银印章、铜印章、陶罐、陶拍、纺轮、网坠、钱币、铁锸、铜带钩、铜镞、铜镜、铜饰件等260多件。其中铜钱品种较多,从战国时楚国的蚁鼻钱,到秦半两和汉半两、汉五铢以及王莽时期的大布黄千、大泉五十都有发现,数量最多的是蚁鼻钱。陶器则以泥质灰陶为主,间有红陶、夹砂陶等。从收集到的数十只完整的陶罐来看,它们形态规整,表面比较光滑,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在底部拍印有细密的方格纹和条纹,其作用可能是增加底部密度,使其更加耐用,反映出陶器制作工艺的较高水平。

在遗址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遗物是新石器时代的玉斧,最晚的是王莽时期的钱币。遗址上发现的大量十分完整的陶器以及玉器、银器等经济价值比较高的遗物,是一些以废墟为特征的遗址上所没有的。这更表明,遗址有可能是在某次突然的灾难中沉入湖底的。由于灾难来得突然,人们来不及将经济价值较高的物品和生活必需品带走或转移。由此分析,遗址沉入湖底的时间以及沉入湖底的方式,同传说中的“陷巢州”都不矛盾。而大量的蚁鼻钱和箭镞,则印证了史书上关于居巢国是吴、楚两国争夺的目标,长时间是楚国附属国的记载。

巢湖唐咀水下遗址上瓦砾遍地,考古工作者讲,这些看似垃圾的瓦碴子,其实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这些陶器和陶片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岁月沧桑,如今露出水面,它的造型、纹饰、颜色和质地,可以给我们带来了更多远古的人文信息,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巢湖水下遗址出水的陶片,从用途上可分为建材、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三大类。目前收集到巢湖市文物管理所的完整陶器有纺轮、陶拍、渔钩坠、红陶和黑陶等。遗址上发现的建材主要是筒瓦、板瓦和瓦当,筒瓦的数量明显比板瓦要多,有灰陶、红陶和黑陶等大小十几个品种。筒瓦和板瓦表面一般饰有粗绳纹,背面有布纹,这是汉武帝时代以后出现的生产工艺。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为瓦当,遗址上的瓦当均为圆形,当面饰以云纹,为泥质灰陶、黑陶和红褐陶等材质。它们透露的一个重要信息是,这些筒瓦、板瓦和瓦当在当时都是用在大型宫殿式建筑上的,这带给考古工作者非常大的兴奋。遗址上砖以及其它建筑构件极少,因为在汉代以前大部分是土墙,砖主要是用在墓葬上。

三枚印章反映出曾有高度文明

在巢湖唐咀水下遗址发现的260多件文物中,有三枚分别用玉、银、铜制成的印章,十分引人注目。

玉印是一枚在漆黑乌亮的玉上刻制的双面印,无钮无孔,印面呈正方形,长23毫米,宽22毫米,高8毫米。该印制作精良、章法严谨、笔势圆转,粗看笔划平方正直,却全无板滞之意。印文一面刻“慎斋”,另一面是用于书简的印章“护封”,阳文有边框。

考古人员解释说,秦统一后,什么身份的人用什么样材质的印章是有规定的,至汉代,这种限制更加严格。玉是帝后印的专用材质,百官印是不能用玉制作的。两汉时期的玉印在古印中是十分珍贵稀少的一类,传世或出土的一些玉印绝大多数是殉葬印,而不是实用印,所以这枚印章十分珍贵。

银印是一枚中有穿孔的两面印,因为有穿孔可以佩带,所以又叫“穿带印”,盛行于汉代。该印用刀凿(刻)而成,正方形,边长12毫米,印台高8毫米,穿孔直径2毫米。两面都是阴文人名“辕差”,有边框,细字体,一面还有日字界格。笔划略取曲势,刚柔相济,印面丰满庄重,浑厚典雅。由于该印兼在封泥、纸帛上使用,所以两面字体相同但有粗细之分。

铜印为动物图案的肖形印,覆斗钮,上有穿孔可以佩带。正方形,边长12毫米,高8毫米,穿孔直径1毫米,系采用铸印工艺制作。这枚肖形印细部刻画清晰,层次丰富,但是钤盖在纸上,动物身上的纹饰却一点也看不出来。考古工作者解释,这并非由于纹饰锈蚀的结果,而是因为这些纹饰在制作时就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此印是用于封泥上的印章,印在纸上就会显出呆板的轮廓像,但如果印在泥上就会立刻呈现出层次丰富的立体浅浮雕像。

遥感图像初撩遗址面纱

去年5月,曾经参加北京老山汉墓遥感探测工作的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安徽省遥感考古工作站站长王心源博士到巢湖对唐咀水下遗址现场进行勘察,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分析,运用地质学的原理,对“陷巢州”之说进行了考证。

在王教授带来的由卫星拍摄的巢湖北山影像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沿巢湖东北岸一线的地层像刀切的一样整齐,很明显,这里存在一个断层。在影像图中,出水口在这个断层上的柘皋河流程很短,与流域面积极不相称,但如果把它和出水口在巢湖的裕溪河连起来,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河流,看上去就正常了。

专家分析,形成这一地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巢湖东部曾发生过一次地质沉降,使原来陆地降到了水平面以下,地面上的河流被湖水切割成两段,成为现在的两条河流。而这一沉入水下的地区,正是考古人员发现古代遗址的地方。王教授认为,在地质构造运动过程中,发生大面积的地质沉降是可能的,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巢湖水面正好位于郯庐大断裂带上,因此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就更大。

今年1月15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杨立新、李广宁等来到巢湖唐咀水下遗址。经过认真细致地勘查、考证,确认这是一处汉代遗址,且面积很大,不仅仅在水下,在湖滨大道北侧岸上也有大范围遗址存在。由于范围很大,他们建议用遥感考古的方法来确定遗址的范围。

1月17日,王心源教授和我国著名秦汉考古专家、安徽师范大学教授裘士京来到巢湖,再一次对唐咀水下遗址现场进行勘查。裘教授表示,从现场勘查的情况来看,这是一处汉代遗址。从历史上看,巢湖地区是联系南北的一个通道。近年来,该区域相继发现了一系列遗址和墓葬,随着巢湖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类似的发现还会不断出现。裘教授建议,最好先作探查,通过小规模的探查来确定遗址的范围和性质,然后再进行有计划的发掘。他强调,一切都还需要通过发掘才能确定,目前遗址还没有遭到大规模的破坏,如果发掘,肯定会有重大的发现。

据巢湖水文资料显示,巢湖退水期一般从每年9月开始,年内水位变化幅度在1959年以前较大,为6.48米到2.48米之间;1959年巢湖闸建成后,变幅减小,仅在4.92米到1.44米之间。巢湖多年平均水位为8.03米。目前正值巢湖枯水季节,随着水位的不断下降,唐咀水下遗址将逐步“浮出水面”。据巢湖市文物管理所考古人员最新测量,目前露出水面的遗址东西长600米,南北宽180米,遗址表面散落着大量的古代陶片,对发掘工作极为有利。

可能是最具考古价值的古城遗址

目前,世界上有记载或被发现的水下文明遗址有多处,但是绝大部分是在海底,如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吐鲁马城,城垣、宫墙至今还完整屹立在水底。由于水下遗址上的遗物和遗迹地处水下,相对来说能够减少或避免人类活动的破坏,比地面上的遗址保存状况更接近历史原貌。所以说,水下遗址在考古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据专家介绍,在我国,发现的水下遗址相对较少,除了2000年在云南省抚仙湖湖底发现的古滇聚落群遗址以外,几乎还没有在其它地方发现过水下遗址。而抚仙湖地处偏远地区,当时的文明程度较低,又是我国第二大深水湖,遗址距水面有70至90米深,虽然动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对其进行考古调查,但是取得的文物和考古资料十分有限。而巢湖唐咀水下遗址,在冬季时就有部分露出水面,调查勘探甚至发掘相对来说都较容易。从目前遗址上发现的文物来看,这一遗址陷落时处于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状态。该遗址上保存的遗物,比非突发自然灾害所形成遗址的遗物,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品种上都要丰富得多,具有很高的勘探发掘价值。

要是史书记载无误的话,那么这座“巢湖唐咀水下遗址”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资料保存最完整、最具考古价值的一座城市遗址。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灾难迫使人们放弃那些赖以生存的生活必需品和“豪华”的房舍?巢湖湖底沉没千年的古城里埋藏着怎样的宝藏和传奇?现今人们的目光已经被这处神秘的水下遗址所吸引,相信谜底不久就会揭开。

《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发行。

“本书所收集的论文,虽仅仅是黄老一生著述中的一小部分,但时间跨越半个世 纪,内容涉及先秦史、中古史、语言学、社会生活史、壮学以及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考察等领域,充分反映出黄老的渊博学识和民族理念。我个人认为:本书出版的现实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本身所具备的学术和史料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能促使后辈学人深入研究黄 老,进一步了解黄老这位历史人物的史学和民族思想,加深理解黄老之所以在逆境中仍 忍辱负重、一如既往地执着于壮学研究,这源于他始终从心底坚信中华各民族各自具有 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崇尚各民族团结、平等、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理念,从而不断地继承他那种在学术上勇于探索,为振兴民族文化事业而奋斗终身的无私奉献精神。”(注1)

“值黄教授诞辰百年之际,后辈学人将黄教授生前发表过的论文和遗稿整理成该 书出版,这无疑具有重大意义。本书所收论文,其中有不少至今仍属难得一见之作,可说是了解黄教授一生从事学术研究概貌的一本最佳学术论著。其中有些是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前的30年代发表的有关唐、宋、元社会史方面的论文,有些是在大战中发表的有关 中国古代社会史的论文,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关侬智高起义和壮族社会发展方 面的论文,这些论文对学界都产生过重大影响。”(注2)

“作为后学,我不过是黄老教授桃李满天下的那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弟子,对黄老教授博大精深的学术体系不敢冒昧妄加论评,仅就一知半解,谈一点初浅认识。我认为:黄老教授的学问就像一颗参天大树,民族思想是根,史学为干,社会 学、文化学、语言学、人类学、壮学为枝,生叶开花结果的是文章著作。由于树根深植 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中,以至能根深干粗枝茁叶茂,硕果累累,其中尤以壮学独 枝一秀,建树卓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所收论文,即从侧面向我 们展示出了黄老教授治学看似庞杂多变,实为一颗主脉干枝清晰可辩的体系树。”(注3)

1 怎么提高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试卷中的分值为20分。

对常见的实、虚词的理解是考查的重点,考生复习时在这一块投入的精力最多,但失分也不含糊。究其原因,在于没有找到文言文实、虚词的规律,把精力都投入到死记硬背,或大量的机械性的训练上,结果事倍功半! 大家知道,文言文实、虚词都具有一词多义,用法灵活多变的特点。

有没有必要将这些意义和用法都牢记于心呢?答案是没有必要。对于文言实词,笔者认为,只需要记住其基本义就行了,其他的引申义比喻义只需要作一般的了解。

例如“本”,其基本义是“树根”,除了特殊情况,古汉语中一般都采用基本义,这就是规律。实词的基本义与造字法有关,“本”在造字法上是一个指事字,“木”下加一点,指明是树木的根,这一点后来发展为一横。

因此,从造字法上去把握(或推测)文言实词的基本义,准确而又直观,是一条捷径! 例句: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史记《商君列传》) 此处的“徇”作何解释?根据造字法,\\\"徇\\\"是一个形声字,左形右声。

而形旁又与“行走”有关,因此可以推测,“徇”在这里是游街示众的意思。 文言实词的用法复杂多变,要把它们一一记住,是很要费一番脑筋的。

记住了也不等于就掌握了,考试时照样会出错。因此,把握文言实词的用法的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笔者认为,文言实词的用法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遵从语法规律。对考生而言,只需记住现代汉语的“主谓宾定状补”,然后套用在文言文的具体语句中,问题一般都能迎刃而解 。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事”作为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后面接了宾语“之”,因此它活用了,即“名词活用为动词”。

“兄”处在主谓之间,是状语,而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直接充当状语的,因此它也活用了,即所谓的“名词活用作状语”。 例句: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天下苦秦久矣。 “苦”是形容词。

1句中的“苦”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后面接了宾语“其心志”。我们知道,形容词是可以充当谓语的,如“江水绿了”、“枫叶红了”,但前提是后面不能接宾语。

因此可以肯定它活用了,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可以理解为“使其心志苦”。2句中的“苦”情况和1句相同,因此它也活用了,可以理解为“以秦为苦”,或“苦于秦”,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所谓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完全是根据翻译的情况来定义的。1、2句中的“苦”也可分别翻译为“折磨”和“仇恨”,则就是一般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了。

文言虚词是公认的难点。近年来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数量减了又减,但许多考生仍然摸不着头脑。

其实,文言虚词比实词更具有规律性。我们知道,文言虚词都是由实词演化而来的,所谓“实词虚化”,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之”,最初是一个动词,“走路”的意思,后来虚化了。在文言文阅读中,怎样鉴别它是实词还是虚词呢?关键还是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

例句:1、吾欲之南海。2、郑商人玄高将市于周,遇之。

1句中“之”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后面接宾语“南海”,因此它是动词。2句中“之”处在宾语的位置上,前面有谓语动词“遇”,因此它是代词(在文言文中,代词是属于虚词的)。

虚词和实词较容易鉴别,但虚词里的代词、助词,介词、连词,等等,又该怎样鉴别呢? 例句: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犹且从师而问焉。

两个“焉”都处在句末,怎样辨别它们是代词还是助词(还有兼词)呢?1句主谓宾齐全,“焉”在这里不可能充当宾语,因此不是代词。而2句明显缺宾语,因此“焉”充当宾语,用作代词。

1句中的“焉”可以理解为助词,也可以理解为兼词,完全是根据翻译来的,无所谓规律问题。 许多虚词既可以作介词也可以作连词,鉴别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只需看它后面所接的成分就可以了。

例如:1、为了祖国,我无怨无悔。2、为了祖国繁荣昌盛,我无怨无悔。

这两句意思差别不大,但1句中的“为了”后面接的是名词,因此它是介词,与“祖国”一起构成介宾结构,充当整个句子的状语;而2句中“祖国繁荣昌盛”是主谓短语,属动词性短语,因此“为了”就只能是连词。文言文虚词与此同理。

例句:1、不足为外人道也。2、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1句中“为”接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作“道”的状语,因此是介词;2句“为”后面接的是主谓短语,因此是连词,表原因。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搞清楚词性是第一位的。

词性不同,哪怕意义相同,用法也不会相同。而词性是复杂多变的,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环境才能准确判断。

因此,对句子的语法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2002年《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文学作品。

可见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是语文考查的重要方面。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提高阅读能力和应试中的答题准确率呢? 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首先要通读、读懂、读透、从读中悟其义、明其理。通过阅读,摸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

要多读几遍,只读一遍就急于做下面的题目,有些甚至是囫囵吞枣读完后凭。

2 怎样提高高中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一、精选篇章,抓好熟读、背诵一环这是历来的传统经验。

要进一步研究的,是学生必须读多少文言文,背熟多少文言文,怎样才能背熟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学生要真正能够独立阅读哪怕是较浅易的文言古籍,不读上100—150篇文言文是不行的,而熟读到背诵程度的,至少在50—60篇之间。

其所以要求熟读、背诵五六十篇,是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仅熟悉文言文句法的特点,而且能掌握阅读一般文言文古籍所必须掌握的文言词语。 中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熟读、背诵50—60篇文章可能吗?如果按十个学期计算,平均每学期不过五六篇,只要增加课堂的朗读因素,只要重视背诵、默写的反复检查,只要入选的文章便于朗诵,是完全可能的。

而这三者中,精选篇章又是重要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凡是生动活泼,能引起读者强烈兴趣的作品,都是容易熟而且经久难忘的;凡是枯燥乏味,不能引起读者强烈兴趣的作品,都是难以读熟而且容易忘记的。

抓好读熟、背诵一环,督促学生反复温习是重要的,但尤须在精选文章上用功夫,要选择短小精悍、文质兼美的让学生精读,而且要各类文章齐备。此外,在教法上要注意启发学生自学钻研,也是很重要的。

凡是采用注入式的教法,学生对所学的东西难以记住;凡是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认真钻研过的东西,学生则难以忘记。每个教师在教学中都有这个体会。

二、系统整理,掌握一定数量词语严格说来,要具有独立阅读哪怕是较浅易的文言古籍有能力,单是读了百多篇,背熟50—60篇短文还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采用科学化的教法,使学生掌握阅读一般古籍所必须撑的文言句式和常用词语。

文言句式并不复杂,教学中容易解决,本文只就词语方面来进行一些探讨。 这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到底要掌握多少文言常用词语。

文言常用词语为1350个左右。而在这些词语中,学生有500多个,实际上要着重讲析的只有800多个。

这就说明,即使是阅读《孟子》那样的古代哲学著作,在文言词语方面着重讲析800多个也就够了。 对这些要着重掌握的词语,要使学生熟悉它,读后能举一反三,单是逐课讲释是不行的,必须在一个单元结束以后,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

我的做法如下:(一)在文言虚词方面,采用点面结合,反复辨析的方法。比如代词,在学生积累了较多的感性知识后,我就指导他们按人称、批示、疑问三类,共归纳出33个(包括主要不用作代词的“尔、而、乃、若”)。

然后抽出其中最常见或用法较复杂的代词如“其”、“之” 、“彼”、“夫”、“或”、“莫”等等,指导学生结合句子结构的分析,反复辨析。文言虚词,在浅易文言文中,除去古今通用或过于生僻的,大致在80个左右,其中兼有多种词性,出现频率最高的,又不到30个。

采用上述方法,这30个重点虚词,学生有反复辨析的机会。(二)在文言实词方面,采用按照特点,分类归纳的方法。

其具体做法有三,即汇合总注、古今对照、综合分析三种办法,所谓汇合总注,就是将几课中的 同义词和近义词找出来,加上总的注释。所谓古今对照,就是将几课中现已消失或古今字面相同而意义迥别的词列出来,要求学生参看注释,写出与之意义相当的现代语词所谓结合分析,是将几课中字面相同而意义有别(也就是通常讲的“一字多义”的词)进行综合性的比较分析。

例如“亡”这个字,有“逃亡”、“灭亡”、“死亡”、“离去”、“丢失”、等义,又与“无”通假。先逐课讲清其一两种意义,然后把例句汇集起来,指导学生分辨它在不同句子中的意义。

(三)在涉及古代文化知识、名物制度的古名词方面可采用结合课文,适当补充的方法。现在,对文言虚词、文言实词的归纳整理,一般都比较重视,而对古代文化知识名物制度方面的名词,有的人还注意不够。

其实,这些古名词,在古籍中比比皆是。三、指导自学,扩大学生阅读面这种自学能力的培养,可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指导学生借助注释阅读课文;第二阶段,指导学生离开注释阅读课文。在这两个阶段,都注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我在教学中体会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均要求教师比逐句串释发挥更多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方面,要熟悉全部文言文教材,摸清学生的知识底子,确定在该课应着重讲清什么,并善于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来理解课文。

例如教《六国论》在词语方面,学生自学一遍以后,我根据课文中的难点和系统归纳的整理的需要,联系旧课,着重讲了“兵”、“赂”、“互”、“亡”、“暴”、“厌”、“弥”、“判”、“速”、“劫”、“以”、“盖”、“然”、“殆”、“为”、“苟”、等文言实词、虚词,有的从一字多义的角度讲,有的从古今字义异同的角度讲,有的结合句子结构分析。学生再读课文,就不感到困难了。

采用这样的教法,在开初,教学进度较慢,但过了一段时期,速度愈来愈快。大扩大阅读面方面,要配合课文,编选一些文章选段,由浅到深,由短到长,让学生标点、翻译。

此外,还应推荐一些文言普及读物让学生课外阅读。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都得力于课外阅读。

3 怎样提高高中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一、精选篇章,抓好熟读、背诵一环这是历来的传统经验。

要进一步研究的,是学生必须读多少文言文,背熟多少文言文,怎样才能背熟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学生要真正能够独立阅读哪怕是较浅易的文言古籍,不读上100—150篇文言文是不行的,而熟读到背诵程度的,至少在50—60篇之间。

其所以要求熟读、背诵五六十篇,是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仅熟悉文言文句法的特点,而且能掌握阅读一般文言文古籍所必须掌握的文言词语。 中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熟读、背诵50—60篇文章可能吗?如果按十个学期计算,平均每学期不过五六篇,只要增加课堂的朗读因素,只要重视背诵、默写的反复检查,只要入选的文章便于朗诵,是完全可能的。

而这三者中,精选篇章又是重要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凡是生动活泼,能引起读者强烈兴趣的作品,都是容易熟而且经久难忘的;凡是枯燥乏味,不能引起读者强烈兴趣的作品,都是难以读熟而且容易忘记的。

抓好读熟、背诵一环,督促学生反复温习是重要的,但尤须在精选文章上用功夫,要选择短小精悍、文质兼美的让学生精读,而且要各类文章齐备。此外,在教法上要注意启发学生自学钻研,也是很重要的。

凡是采用注入式的教法,学生对所学的东西难以记住;凡是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认真钻研过的东西,学生则难以忘记。每个教师在教学中都有这个体会。

二、系统整理,掌握一定数量词语严格说来,要具有独立阅读哪怕是较浅易的文言古籍有能力,单是读了百多篇,背熟50—60篇短文还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采用科学化的教法,使学生掌握阅读一般古籍所必须撑的文言句式和常用词语。

文言句式并不复杂,教学中容易解决,本文只就词语方面来进行一些探讨。 这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到底要掌握多少文言常用词语。

文言常用词语为1350个左右。而在这些词语中,学生有500多个,实际上要着重讲析的只有800多个。

这就说明,即使是阅读《孟子》那样的古代哲学著作,在文言词语方面着重讲析800多个也就够了。 对这些要着重掌握的词语,要使学生熟悉它,读后能举一反三,单是逐课讲释是不行的,必须在一个单元结束以后,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

我的做法如下:(一)在文言虚词方面,采用点面结合,反复辨析的方法。比如代词,在学生积累了较多的感性知识后,我就指导他们按人称、批示、疑问三类,共归纳出33个(包括主要不用作代词的“尔、而、乃、若”)。

然后抽出其中最常见或用法较复杂的代词如“其”、“之” 、“彼”、“夫”、“或”、“莫”等等,指导学生结合句子结构的分析,反复辨析。文言虚词,在浅易文言文中,除去古今通用或过于生僻的,大致在80个左右,其中兼有多种词性,出现频率最高的,又不到30个。

采用上述方法,这30个重点虚词,学生有反复辨析的机会。(二)在文言实词方面,采用按照特点,分类归纳的方法。

其具体做法有三,即汇合总注、古今对照、综合分析三种办法,所谓汇合总注,就是将几课中的 同义词和近义词找出来,加上总的注释。所谓古今对照,就是将几课中现已消失或古今字面相同而意义迥别的词列出来,要求学生参看注释,写出与之意义相当的现代语词所谓结合分析,是将几课中字面相同而意义有别(也就是通常讲的“一字多义”的词)进行综合性的比较分析。

例如“亡”这个字,有“逃亡”、“灭亡”、“死亡”、“离去”、“丢失”、等义,又与“无”通假。先逐课讲清其一两种意义,然后把例句汇集起来,指导学生分辨它在不同句子中的意义。

(三)在涉及古代文化知识、名物制度的古名词方面可采用结合课文,适当补充的方法。现在,对文言虚词、文言实词的归纳整理,一般都比较重视,而对古代文化知识名物制度方面的名词,有的人还注意不够。

其实,这些古名词,在古籍中比比皆是。三、指导自学,扩大学生阅读面这种自学能力的培养,可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指导学生借助注释阅读课文;第二阶段,指导学生离开注释阅读课文。在这两个阶段,都注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我在教学中体会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均要求教师比逐句串释发挥更多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方面,要熟悉全部文言文教材,摸清学生的知识底子,确定在该课应着重讲清什么,并善于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来理解课文。

例如教《六国论》在词语方面,学生自学一遍以后,我根据课文中的难点和系统归纳的整理的需要,联系旧课,着重讲了“兵”、“赂”、“互”、“亡”、“暴”、“厌”、“弥”、“判”、“速”、“劫”、“以”、“盖”、“然”、“殆”、“为”、“苟”、等文言实词、虚词,有的从一字多义的角度讲,有的从古今字义异同的角度讲,有的结合句子结构分析。学生再读课文,就不感到困难了。

采用这样的教法,在开初,教学进度较慢,但过了一段时期,速度愈来愈快。大扩大阅读面方面,要配合课文,编选一些文章选段,由浅到深,由短到长,让学生标点、翻译。

此外,还应推荐一些文言普及读物让学生课外阅读。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都得力于课外阅读。

4 高中生该怎样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教学,高中新课标有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二是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这就是说,文言文的教学,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因此,掌握文言文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始终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点。

而朗读、背诵和词义、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以及古文今译练习,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根据必修课教材的整体安排,本单元还要学习提要钩玄的读书方法。

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是阅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概括段意,概括中心,在小学、初中的阅读教学中就训练过。

高中阶段,课文的难度增大了,阅读理解的要求提高了,不仅仅是概括段意或概括中心了。对一句话或几句话、一段话或几段话以及对有关的某部分内容,都要能够根据需要,正确而熟练地进行概括。

概括要点必须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认真阅读,理清思路,是恰当概括的前提;把握住关键语句,对保证概括的准确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对内容要点的概括,离不开一定的分析。要分清事情的梗概和细节,善于把握住相关事物的联系、把握住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

文章内容的分析,则离不开对背景知识的掌握,也离不开对表达方式的理解。教学中应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更好地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

5 怎样提高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题作为语文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中考中,它的高难度、低得分和极强的主观性已为历年语文高考的实践所证明我觉得要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在阅读中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巧用信息整体把握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 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如果是小说,则要主语其人物、情节等,如果是议论文,则要着重把握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 第二、确定区域圈点勾画 阅读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第三、注意摘取原文 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在阅读中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少同学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较强,但迁移能力比较弱,特别是对有关字、词、句的语境义以及作用之类的题目感到为难这里,提供十六字诀的解题方法供你参考 1、字不离词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如:道听途说,道,指道路;志同道合,道,指道理 2、词不离句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这类要求有以下几方面情况: 一词多义这在文言文中是常见的如:策之不以其道,策,驱使;执策而临之,策,马鞭在现代文中则多表现为语境义,这些,都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断它的意思,也就是词不离句如:“见教”一词的本意是客套话,指教(我)的意思它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则表现为不同的意义在《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前面对胡屠户的“教导”,称“岳父见教的是” 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 3、句不离段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话在全文中占着什么样的位置 4、段不离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否则,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

6 如何提升高中文言文阅读能力

一是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二是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就是说,文言文的教学,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因此,掌握文言文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始终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而朗读、背诵和词义、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以及古文今译练习,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根据必修课教材的整体安排,本单元还要学习提要钩玄的读书方法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是阅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概括段意,概括中心,在小学、初中的阅读教学中就训练过高中阶段,课文的难度增大了,阅读理解的要求提高了,不仅仅是概括段意或概括中心了对一句话或几句话、一段话或几段话以及对有关的某部分内容,都要能够根据需要,正确而熟练地进行概括概括要点必须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认真阅读,理清思路,是恰当概括的前提;把握住关键语句,对保证概括的准确性也具有重要意义对内容要点的概括,离不开一定的分析要分清事情的梗概和细节,善于把握住相关事物的联系、把握住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文章内容的分析,则离不开对背景知识的掌握,也离不开对表达方式的理解教学中应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更好地全面把握课文 实话要真是零起点的水平还真有点难,先做好心里准备先要多读,半读半蒙培养语感然后是记: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这些4要多看文言类的书 《史记》 可以加强自己的文学素养,了解历史,了解典故很多东西在语文书上也会学到,所以自己先把它给看了,还能学古文 《古文观止》 喜欢古文的强烈建议看这一本书,带翻译的那种 都是在前面读的基础上慢慢积累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只要这些能过关就能很流利的阅读文言文了说的比较粗,做起来很难。

化石的资料:

保留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生活时的活动痕迹及其遗物叫做遗迹化石。古生物的遗物又可以成为遗物化石。

化石(fossil) 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活动遗迹。化石一词源自拉丁文fossillis,意为挖掘。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它为研究地质时期的动、植物生命史提供了证据。中国古籍中早已有关于化石的记载,如春秋时代的计然和三国时代的吴晋,都曾提到山西省产“龙骨”,“龙骨”即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的化石;《山海经》也有“石鱼”(即鱼化石)的记述;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有对琥珀中古昆虫的记述;宋朝沈括对螺蚌化石和杜绾对鱼化石的起源,已有了正确认识。迄今,发现最早的细菌化石为距今35亿年前的澳大利亚瓦拉翁纳群中的丝状细菌化石。

形成条件 地史时期的生物,只有一小部分与地质环境相适宜,保存下来成为化石:①生物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硬体,如无脊椎动物的贝壳、甲壳,脊椎动物的骨骼、牙齿,植物的树干、叶子和孢子、花粉等;②生物死亡后必须迅速地被沉积物埋藏起来,免遭生物、机械或化学作用的破坏;③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各种石化作用。生物遗体如果是原地埋藏,就比较容易形成完整的化石,如中国山东临朐晚第三纪中新统山旺组中保存大量完好的动、植物化石。另一种情况是生物死后的遗体可能经受各种搬运作用,这些在异地埋藏的化石,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分选程度较好,有时还有定向排列现象。以生物的遗体、遗迹的埋藏和化石的形成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埋藏学。

保存类型 化石保存类型一般可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①实体化石是指古生物遗体本身全部或部分被保存下来的化石,如中国抚顺第三纪煤层中琥珀内的昆虫化石,是在严密封闭的情况下保存下来的。西伯利亚第四纪冰期冻土中的猛犸象,是在严寒冷冻的条件下整体保存的。但多数化石仅能保存生物的硬体部分,而且经受了明显的变化,即石化作用。具有几丁质、几丁—蛋白质或蛋白质骨骼中容易挥发的成分(氧、氢、氮)经升溜作用而消失,仅留下碳质薄膜,因而又称炭化作用,如笔石和植物的叶子经炭化作用保存下来。生物硬体的组成物质,部分被地下水溶解,由外来矿物质填充代替,就可以保存原来硬体的微细构造,称为交代作用,如硅化木,其年轮甚至植物细胞形状仍能清晰可见。②模铸化石是指生物遗体在底质、围岩、填充物中留下的印模和复铸物。根据化石与其围岩的关系可以分为若干类型,如印痕化石、印模化石、铸型化石和复型化石。③遗迹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生活活动时,在底质沉积物表面或内部留下的痕迹和遗物,如脊椎动物的足迹化石、蠕形动物的爬迹化石和动物的排泄物粪化石或卵化石。广义的遗迹化石还包括旧古器时代古人类的劳动工具、文化遗物等。④化学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的遗体虽然未能保存下来,但组成生物的有机成分经分解后形成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等,仍可保留在岩层中,足以证明古代生物的存在。这类化石叫化学化石。

研究意义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W.史密斯在地层层序律的基础上,根据化石的纵向分布建立了化石顺序律。这不仅利用化石确定地层时代,且为生物进化提供了证据。古生物学家发现地层层位越高,所含化石类别越多,化石的形态构造越复杂,反映了生物类别从少到多、形态构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规律。

生物化石的古生态研究是重建地史时期古地理、古气候的重要依据。每种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适应环境的结果。各种生物在其习性行为和身体形态构造上都具有反映环境条件的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就可以推断生物的生活环境,例如海生生物化石珊瑚、有孔虫等反映海洋环境;陆生植物叶片、树根、昆虫等则反映大陆环境。根据一个地质时期各种生物化石的生活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研究,就可以推断该时期的海陆分布、海岸线位置和湖泊、河流、沼泽的范围等。古环境和古气候的重建对地质历史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此外,生物的硬体部分还可以形成反映古环境、古气候的岩石标志,如贝壳岩反映海滨环境,生物岩礁反映低纬度暖海环境,泥炭或煤反映潮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