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基的这段记载出自哪本古籍?
出自《明史》刘基传。
原文是这样的:
抵家,疾笃,以《天文书》授子琏曰:“亟上之,毋令後人习也。”又谓次子璟曰:“夫为政,宽猛如循环。当今之务在修德省刑,祈天永命。诸形胜要害之地,宜与京师声势连络。我欲为遗表,惟庸在,无益也。惟庸败後,上必思我,有所问,以是密奏之。”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
给你个链接
http://wwwliubowennet/Article/HTML/417html
另外想说,楼下的那位朋友说是《智囊》里的,应该是冯梦龙著的,我方才查找了下,并没有。
智囊的故事一般短小精干,不会出现这样的说理段落。
在电视剧《鬼吹灯之怒晴湘西》的剧情中陈玉楼、鹧鸪哨等人在元代墓中看到了身穿黑无常戏服的男性僵尸,根据腰牌“观山太保”确认其为大明观山太保。那么,剧中出现的明代观山太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还有他们是否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呢?
根据小说《鬼吹灯》的《怒晴湘西》及《巫峡棺山》中介绍,这个大明观山太保又名棺山太保,指的是世代都居住在巫山棺材峡的封家,封家的先人在“棺材峡”中**过许多“天书异器”,借此发迹,习得了许多失传已久的巫术,进而痴迷“炉火之术”。到了元末明初,传到封王礼这辈,自称“棺山太保”。
后来,刘伯温受命建造皇陵,但他早就萌生退意。于是,刘伯温想起世上还有这么一伙“棺山太保”,最是精通陵谱和遁甲之术,就把这件“皇差”推到了他们头上。刘伯温只称这些棺山太保精通陵谱和遁甲之术,并没有言明他们的盗墓之事。洪武皇帝朱元听了非常满意,就御赐封王礼和他的几个弟子纯金腰牌(即陈瞎子和鹧鸪哨发现的腰牌),从此以后被称为“观山太保”,留在御前听用,专职为皇家建造陵墓。
这个观山太保封家在各地秘密发掘古冢山陵,实际上封家有的是钱,其辈盗墓的动机,主要是为了那些藏在墓中的古卷古籍。《鬼吹灯之怒晴湘西》中陈瞎子、鹧鸪哨等人在元代墓中看到了身穿黑无常戏服的男性僵尸就是观山太保封家的成员,他很有可能也是为了盗掘元墓中的古卷古籍,不甚折了进去,成了一具不腐的古尸。
在小说《鬼吹灯》中更有封师古建立地仙村,也就是一个巨大的封家殉葬的地下阴宅,以求羽化成仙的故事。总之,在小说《鬼吹灯》中将这个观山太保封家写得非常神秘。然而,小说终归是小说,观山太保为小说《鬼吹灯》的《怒晴湘西》及《巫峡棺山》篇中创造的盗墓门派,历史上并不存在。
开天辟地的盘古
伏羲演卦
战神刑天,水神共工山海经有记载
夸父逐日的夸父
什么元始天尊,通天教主
后羿射日的主角后羿
协助武王伐肘的姜子牙
不畏强暴的孙悟空
在秦国推行变法的商鞅(又名卫鞅,公孙鞅
汉朝抗击匈奴的大将卫青,霍去病
唐朝名臣魏征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
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常遇春,刘伯温
明末名将袁崇焕
太多了,一时就想起这么多,手机打真累,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个 太多了 年代不一样 流派不一样 书籍更是五花八门 楼主请看
堪舆 八宅明镜 [唐]杨筠松撰 民国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地理辨证疏 [清]蒋大鸿注 民国八年锦章书局石印本 5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全辑要 [清]许明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10卷2册全
堪舆 地理大全要诀 [清]许明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7卷2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地理六经注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6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理气四诀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罗经指南拨雾集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3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平阳全书 [清]叶九升撰 原版为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15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山法全书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19卷6册全
堪舆 地理四秘全书 [清]尹一勺撰 民国大成书局石印本 12种3册全
堪舆 地理四弹子 铁弹子地理元机/(南唐)何令通撰/(明)游嵩注 铅弹子地学正义 金弹子地理元珠经/(明)刘基注 玉弹子地理元枢/(清)张凤藻注 清聚锦堂刻本 十卷全
堪舆 地理金弹子玉弹子 [元]白髯老人、耶律楚材撰[明]刘伯温校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地理铅弹子 [明]孟又承传 [清]张九仪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1卷1册全
堪舆 地理铁弹子 [南唐]何令通撰 [明]刘青田释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地理青囊经 [唐]杨筠松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8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六法点穴大全 [唐]杨佐仙等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6卷1册全
堪舆 地理五决 [清]赵九峰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8卷2册全
堪舆 地理选择录要 [清]蒋大鸿撰 民国乙酉年上海会文堂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地理阳宅大全四集 [清]许明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地理正宗 [清]蒋国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12卷2册全
堪舆 地理直指原真 [清]释彻莹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3卷2册全
堪舆 地理葬埋黑通书 [清]释彻莹撰 清抄本 1册全
堪舆 地理琢玉斧 [清]张九仪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六圃沈新周先生地学 [清]沈镐撰 原版为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赣州风水秘传 无名氏 民国石印本 12卷2册全
堪舆 撼龙经、疑龙经批注校补合刻 [唐]杨筠松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撼龙经6卷疑龙经2卷2册全
堪舆 郭璞葬经 [晋]郭璞撰 民国十三年锦章书局石印本 1卷1册全
堪舆 罗经顶门针 [明]徐之镆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罗经解定 [清]胡国桢撰 民国元年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罗经透解 [清]王道亨撰 民国二年铸记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秘本搜地灵 [明]刘伯温订 光绪有益堂刻本 2卷1册全
堪舆 平砂玉尺经 [元]刘秉忠撰[明]刘基解 上海文明书局金属版 2卷1册全
堪舆 乾坤法窍 [清]范宜宾集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3卷2册全
堪舆 阳宅都天滚盘珠要法 [清]瞿天赉撰 宣统二年扫叶山房石印本 1册全
堪舆 入地眼全书 [宋]静道和尚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10卷2册全
堪舆 三元总录 [明]柳珍纂辑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3卷1册全
堪舆 阳宅大全 [明]一壑居士集 光绪校经山房石印本 10卷2册全
堪舆 山洋指迷 [明]周景一撰 乾隆刻本 4卷4册全
堪舆 阳宅爱众篇 [清]张觉正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宝照秘诀 无名氏 清稿本 1册全
堪舆 山洋指迷 [明]周景一撰 民国上海广益书局 4卷2册全
堪舆 阳宅集成 [清]姚廷銮撰 宣统元年江左书林石印本 8卷4册全
堪舆 雪心赋辩讹正解 [清]卜应天撰[清]孟浩注 宣统元年扫叶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阳宅三要 [清]赵九峰撰 民国上海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阳宅十书 [明]王君荣纂辑 民国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阴宅集要 [清]姚廷銮撰 宣统元年江左书林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阴阳二宅必用[附鲁班经秘决仙机元空法鉴] 无名氏 民国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宅谱指要 [清]魏青江撰 民国扫叶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陈子性二十四山造葬秘诀 [清]陈应选撰 民国抄本 1册全
堪舆 倪公阐明阳盘住宅秘诀 无名氏 嘉庆抄本 一卷全
堪舆 地理辨正直解 [清]蒋大鸿撰 经元堂刻本 5卷全
堪舆 地理参赞玄机仙婆集 [明]张鸣凤编 明世德堂写刻本 十二卷全
堪舆 地理黑囊经 [明]范越风撰 清初抄本 1册全
堪舆 地理星体图格真龙名髓 无名氏 明抄本 1册全
堪舆 地理正宗臆解 [明]萧智深[清]金六吉撰 清乾隆四十二年嘉德堂刻本 三卷全
堪舆 地理指迷篇臆解 [明]萧智深[清]金六吉撰 清乾隆四十二年嘉德堂刻本 二卷全
堪舆 地理琢玉斧峦头歌括 [明]徐之镆唐际云辑[清]张九仪释 清康熙宏德堂刻本 四卷全
堪舆 地学 [清]沈镐撰 清康熙五十二年刻本 二卷全
堪舆 地学精华 [民国]夏更清撰 民国版铅印本 1册全
堪舆 分房变气论宅法 [清]蒋平阶撰 清稿本 一卷全
堪舆 新刊地理五经四书解义郭璞葬经 [明]吴征岀定郑谥注 明汇贤斋刻本 一卷全
堪舆 格水定针法 无名氏 地理手抄稿本 一卷全
堪舆 管氏地理指蒙 [魏]管辂著 清印本
堪舆 郭璞古本葬经 [晋]郭璞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红鸾经四十八局定例 祖传风水地理孤本 110 1
堪舆 胡矮仙至宝经 [唐]胡矮仙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黄帝宅经 无名氏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空石长者五星捉脉正变明图 [唐]空石长者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李思聪堪舆杂撰 [宋]李思聪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九天元女青囊海角经 无名氏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堪舆要诀 [明]狄奄氏手录 嘘龙村舍藏本 一卷全
堪舆 考验通书法窍秘决 无名氏 清印本 二册全
堪舆 金精廖公秘授地学心法正传画策扒砂经 [宋]廖禹撰 清嘉庆二十五年大文堂刻本 四卷全补遗一卷全
堪舆 李思聪总索 [宋]李思聪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灵城精义笺 [清]沈竹礽撰 自得斋丛书 一卷全
堪舆 刘基堪舆漫兴 [明]刘基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缪希雍葬经翼 [明]缪希雍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灵驱解法洞明真言秘书(秘诀仙机) 无名氏 明汇贤斋刻本 一卷全
堪舆 刘见道乘生秘宝经 [唐]刘见道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八宅明镜 [唐]杨筠松撰 清乾隆五十五年姑苏乐真堂刊本 二卷全
堪舆 杨曾地理元文 [清]端木国瑚撰 清刻本 一册全
堪舆 水龙经 [晋]郭璞撰[明]刘基阅 清内府抄本 五卷全
堪舆 续水龙经 [晋]郭璞撰[明]刘基阅 清内府抄本 四卷全
堪舆 水龙经阴阳宅 [晋]郭璞撰[明]刘基阅
相学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代,儒学大师荀子就说过:“相人古者亦有也”。姑布子卿就是春秋时著名的相士,同时期《左传》、《周书》中也有张仲景、华佗的一代名医据相学五行生克来判断吉凶及五脏六腑病症之所地,不过角度不同而已。三国时代还有水镜先生、孔明、徐庶等无不精通兵书战略、天文、地理、九宫八卦相术等。汉代许负,唐代的袁天纲、李淳风,宋朝陈抟,明朝刘伯温都在相术上有所发展,孔子说:“生死有命,宝贵在天。”“五十知天命”。
《左传》中就有文公元年公孙敖请叔福为自己的两个儿子相面的记载。其后名相士史不绝书,《史记》更辟有《日者列传》专章纪录相士事迹;东汉王充《论衡》虽以反对虚妄邪说为主,但对相术却给予了充分肯定(《骨相》);魏朝刘邵(著有《人物志》)和清代曾国藩(著有《冰鉴》)则更是以相学为基础,发展出了古代的人才学理论。曾国藩更以识人和得人享誉一时,其不仅发掘出了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一代名臣,其幕府中人才之盛,也是历代未有;这不仅足以说明曾国藩的人才学理论有其科学性,也证明作为曾国藩人才学理论基础的相学确是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的。
历代相学名家中,有史可查者甚多。其中提出了完整的相学理论的,以汉代许负为最早。许负本为一妇人,以善于相人而被汉高祖封为雌亭候。据说,许负著有《德器歌》、《五官杂论》、《听声相行》等著作,直至现在,很多相书中还提到《许负相耳法》(可能是后世托名著作)。《三国志》记载了很多相学家,如管珞、朱建平、柳无景等。 到了隋唐,相学的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期,《隋书》记载有韦鼎、来和等名家;唐代袁天纲、龙复本、夏荣、丁重、刘思礼、袁客师等,在正史和野史中更是享有崇高的名声。宋代相学也相当发达,影响较大的相学家有陈抟、麻衣道者、僧妙应、妙方等,宋代文人苏东坡、黄庭坚等也好相学。明代的相学名家很多,并且出现大量的相书。相学家主要有刘伯温、僧如兰、张田、袁珙、袁忠彻父子。其中以袁家父子最为著名。相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永乐百问》,就是来自于明成祖与袁家父子的对问。袁珙有《柳庄相法》收入《永乐大典》,袁忠彻还有《人相大成》。后来流传很广的《柳庄相法》便与袁家父子有关。中国传统相学发展到明代的集大成之作《神相全篇》虽托名陈抟秘传,但注明为袁忠彻订正。清代在相法和相学著作的整理上有了很大发展。相学著作方面,《铁关刀》、《金较剪》最为简明扼要,《水镜集》、《相理衡真》则较为精到全面,是继《神相全篇》之后的集大成者。 民国时期则在相学的传布方面有了一定进展,这时期出现了很多比较通俗易懂的相书,其中以《平园相法》和《公笃相法》最为著名。
风水书籍推荐
一、峦头形势
1《玉髓真经》 张子微著
2《地学》 沈镐著
3《撼龙经疑龙经批注校补》 荣锡勋著
4《一贯堪舆-杨曾地理家传心法捷》 唐宗庚著
5《刘国师地理真传》 刘国师著
6《乐山篇地理书》 来木臣著
7《秘传水龙经》 蒋大鸿著
8《寻龙点穴全集》 珍藏本
9《寻龙点穴墓相风水》 不过五著
10《简明地学堪舆泄秘》 汪志伊著
11《地理山洋指迷》 周景一著
12《辟径集》 李默斋著
13《现代风水学峦头总论》 姜国威著
14《寻龙秘诀》 高隐仙藏
15《图解雪心赋》 白鹤鸣著
16《地理啖庶录》 袁守定著
17《地理砂水穴法》
18《地理万山图》
19《仙家救贫术搜地灵》 白云山人著
20《黄囊穴髓》 程天昭演绎
21《地理汇宗》
22《平砂地理玉函经释义》 邱于展著
23《地理点穴大全》 许澹园订
24《地理全书》 刘伯温著
25《立宅安坟风水秘传》 黎浩贤著
26《相墓相宅术》 (四库本)
27《平砂玉尺经》 刘秉忠原著,李峰编
28《堪舆秘笈奇书》 刘伯温著
29《新注雪心赋》 何聪明著
30《峦头精义》 李默斋著
31《峦头风水大破译》 张健民著
32《地理峦头实务》(上中下) 钟义明著
33《增订台湾地理图记》 钟义明著
34《王派风水学-峦头精义》 王松寒著
35《地理琢玉斧峦头括歌》 张九仪增释
36《地理捷径秘断》 张哲鸣著
37《阴阳宅宝鉴》 苏立民著
38《一善地理真诀》 妙摩慧度著
39《假日寻龙记》 姜健贤著
40《地理心法-寻地五要捷诀道读》 许人文注 张建民编
41《地理囊金集注-记师口诀节文》 章贡、刘谦著
42《谭天纵留题-乌蒙吉真诀-刘若谷千金赋》
43《本地姜留题》
44《风水寻龙诀》
45《撼龙经》 杨筠松著
46《疑龙经》 杨筠松著
47《泄天机》 廖禹著
48《秘传廖公画夹拨砂经》 廖禹著
49《地理阴阳秘录》 苏立民著
50《地理天机会元》 徐试可著
51《地理大成-山法全书》 叶九升著
52《精校地理人子须知》 徐善继、徐善述著
二、郭杨蒋一脉玄空正法
1、《青囊经》 黄石公著
2、《青囊序》 曾求己著
3、《青囊奥语》 杨筠松著
4、《天玉经》 杨筠松著
5、《都天宝照经》 杨筠松著
6、《地理辨正》 蒋大鸿著
7、《水龙经》 蒋大鸿著
8、《天元五歌》 蒋大鸿著
9、《归厚禄》 蒋大鸿著
10、《天元余义》 蒋大鸿著
11、《平砂玉尺辨伪》 蒋大鸿著
12、《阳宅指南》 蒋大鸿著
13、《阳宅天元赋》 蒋大鸿著
14、《杨公滴滴金》 杨筠松著
三、范宜宾滇南派(即连城派)玄空法
1、《风水的研究》 唐正一著
2、《增释地理冰海》 高守中著
3、《地理辨正揭隐》
4、《金氏地学粹篇》
5、《家存玄空大卦地理秘传》
6、《玄空探原录》
7、《乾坤法窍》 范宜宾著
8、《玄空大五行真传口诀 》 托名蒋大鸿著
四、谈养吾玄空六法派
1、《中国绝学、玄空如意理气正宗入门深造》 陈梦国著
2、《玄空本义》 谈养吾著
3、《地理辨正翼》 荣锡勋著
4、《堪舆正经》 陈正儒著
5、《新玄空紫白诀》 赵景义原著、张成春编
6、《地理辨正白话注解》 谈养吾原著、陈世范编
7、《天元五歌阳宅篇注解》 赵景义著
8、《地理小补》 刘杰著
9、《辨正发秘初稿》 刘杰著
10、《玄空法鉴》 曾怀玉著
11、《元运发微》 卢作周著
五、邓恭江西大玄空五行派
1《地理知本金锁秘》 邓恭(梦觉)著
2《地理黄金屋》 邓恭(梦觉)著
3《蒋大鸿地理秘诀稿》
4《玄空河洛先后天心法秘诀》 藏本
5《九经会聚》 李浩洋藏
6《三元地理山水气运挨星图诀》 张庆辑
7《新增大五行图诀》(上下) 张庆辑
8《蒋大鸿三元奥秘手抄本》、《罗经解》、《秘授篇》 邓恭著
9《蒋公阳宅秘授篇》 邓恭(梦觉)著
六、蔡岷山广东玄空派
1《中州派玄空学》(上下) 王亭之著
2《地理心眼指要真解》 王亭之著
3《地学铁骨秘》 吴师青著
4《玄空真秘》 徐宇辰著
5《地理辨正求真》 蔡岷山著
七、章仲山无常派玄空飞星
1《玄空星相地理学》 钟义明著
2《玄空地理丛谈》之一 钟义明著
3《玄空地理丛谈》之二 钟义明著
4《玄空地理丛谈》之三 钟义明著
5《玄空地理丛谈》之四 钟义明著
6《玄空地理丛谈》之五 钟义明著
7《玄空地理丛谈》之六 钟义明著
8《玄空地理逸篇新解》 钟义明著
9《玄空地理断诀汇篇》 钟义明著
10《玄空地理考验注解》(上中下) 钟义明著
11《沈氏玄空学》(上下) 沈竹礽
12《地理辨证抉要》 沈竹礽
13《沈氏玄空学》(上中下) 白鹤鸣注本
14《玄空紫白诀精解》 白鹤鸣著
15《玄机赋飞星赋精解》 白鹤鸣著
16《风水秘传100诀》 白鹤鸣著
17《天理第一地理书》(上下) 冯严筑著
18《古易玄空学新探》 胡京国著
19《玄空精断》 胡京国著
20《大玄空挨星天心水法真传》 张哲鸣著
21《大三元玄空秘旨些子真传》 张哲鸣著
22《大三元玄空地灵秘笈断诀》 张哲鸣著
23《相地指迷》蒋大鸿著
24《沈氏地理疑义答问-地理问正》 李崇仰编
25《玄空指妙》柯建成著
26《玄空指微》柯建成著
27《实用风水学秘籍总断》姜国威著
28《山居手记》陈雪涛著
29《玄空风水之天机妙诀》陈雪涛著
30《风水选旺秘诀》罗量著
31《风水墓相学》姜健贤著
八、朱小鹤苏州玄空派
1《地理辨正补》 朱小鹤著
九、上虞派张心言六十四卦玄空法
1《地理辨正疏玄空秘旨摘秘》 黄春发著
2《三元六十四卦用爻法》 林文松、陈怡诚合著
3《三元地理六十四卦运用》林文松、陈怡诚合著
4《易经地理学》 吴明修著
5《三元法地理理气探原》吴明修著
6《易经三元地理阐微》 吴明修著
7《三元玄空地理堂奥》 珍藏本
8《三元玄空大卦秘传》无际山人著
9《三元地理山水则要》协会合编
10《三元地理抽爻换象》吴相益、谢明道合著
11《分金节气用爻当运秘解》张量矿著
12《玄空大卦及飞星详解》白鹤鸣著
13《玄空风水突破要诀》 黄春发著
14《三元地理讲义》 林国雄著
15《风水活穴建造真诀》张量矿著
16《三元易经地理交媾法诀秘笈》(上下) 张量矿著
17《奇门三元直指》(上下) 余胜唐
18《玄空秘旨-直透玄机》陈昭有著
19《玄空真解-入门要诀》 刘来平著
20《玄空真解-地理经典批论》 又元子著
21《玄空真解-玄空囫囵语》 又元子孙著
22《玄空真解-天元歌批论》又元子孙著
23《玄空真解-归厚录》又元子孙著
24《玄空真解-阳宅觉》又元子孙著
25《玄空大卦秘诀》孙长庚著
十、尹一勺湘楚派玄空法
1、《地理四秘全书》 尹一勺著
十一、钟九华《玉函通秘》玄空法
1、《玉函通秘》原著
2、《玉函通秘》崔汇滨校本
十二、龙门八局(先后天派)
1《正三元杨公祖师心法》 杨救贫著
2《三元地理四诀精论》 陈启铨著
3《风水风采录》 陈启铨著
4《地理乾坤国宝》 杨藏华著
5《三元地理观水点地法》 庄文寿著
6《地理特诀》 张渊理著
7《三元堪舆黄金断》 庄文寿著
8《地理乾坤国宝评注》 陈启铨著
9《乾坤国宝龙门八局图解》林志荣著
十三、干支生旺墓三合四大局
1《地理实用集》钟义明著
2《阴阳宅断诀》妙摩慧度著
3《风水指南》 妙摩慧度著
4《三元三合地理精论》黄春霖著
5《地理四弹子》
6《风水预测》 李渊著
7《地理汇宗-元女青囊海角经》
8《立宅安坟风水秘传》 黎浩贤著
9《地理正宗》 广西民族出版社辑
10《地理五诀》 赵九峰著
11《风水照夭镜》 劳大刚著
12《地理阴阳纂要》邓士松著
13《地理学新义》俞仁宇著
14《增补理气图书》 周淳庸著
15《堪舆指南真传》 陈盈芳著
16《二十四山头化作四拾捌局用法》 陈锡元著
17《堪舆辟谬真传》 刘公中著
18《地理诸家开门放水》 吴明修著
19《地理三字经》 程前川著
20《地理直指原真》 彻莹和尚著
21《地理综合水法》梁贵博著
22《风水的研究》 梁贵博著
23《鲁班寸白簿》 鲁班著
24《海底藏珠》 徐试可著
25《地理水法全成》 高隐仙著
26《王德薰地理真传》 陈繁夫著
27《术数精要》 白鹤鸣著
28《古代风水术注评》 王玉德著
19《三合法地理秘旨全书》(上下) 陈怡诚 林文松编著
30《赣州风水秘传》 怡然斋藏本
31《秘本通玄鬼灵经》李崇仰编
32《地理名墓断诀》姜健贤著
33《周易与风水》何宗阳著
34《三元地理连山归藏》陈怡诚 林文松编著
35《三元地理明师盘线秘旨》陈怡诚 林文松编著
36《看风水秘笈大全》御堂龙儿著
37《青囊心印》《青囊心印续编》《天玉经内传心印》王宗臣著
38《天玉经》四库本
39《地理大全辑要》许园甫著
十四、赖布衣天星纳甲派
1《催官篇》 赖布衣著
2《入地眼全书》 静道和尚著
3《地理铅弹子》 张九仪著
4《地理穿透真传》 张九仪著
5《杨公地理图说》藏本
6《入地眼全书》静道和尚著
7《地理正义评注》张九仪著
8《杜氏地理图说》杜奇英著
9《形家集要》刘云岩著
10《山水发微》王德薰著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和文化长河里,有许多神秘文化至今为今人所津津乐道,比如古老的《易经》及其衍生出来的相面、六爻、奇门遁甲等民间所谓的玄学(预测学)。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中国历史上四个神准预言。
1、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基次年,为了保证大秦帝国的长治久安,寄希望于自己长生不老,于是派方士卢生四处寻找仙药。卢生第二次入海求仙时带回一本书,书中有句谶语:亡秦者,胡也。秦始皇以为胡是北方的匈奴,于是拔军30万,派蒙恬大将军北征匈奴,同时不惜血本征用70万劳工,在边关修筑了万里长征。秦始皇驾崩后,二儿子胡亥设计害死长子扶苏夺得帝位,其横征暴敛,大秦最终灭亡在胡亥手中。
2、东汉时期,有本预测朝代兴废的纬书叫《易运期》,书中有云:鬼在山,禾女运,王天下。禾+女+鬼字组合,系魏字,后汉果被曹操(魏武帝)取代。
《推背图》节选
3、《推背图》系唐代相术大师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书中有言得天下者:止戈不离身,止戈系武字,后武则天登基成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此外还有“两目在长空”,即武则天后来所改的名字“武瞾”。
4、在民间广为人知的《烧饼歌》据传系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所著,歌中有一句:倒置三元总才说,须是川水页台阙,后半句“川水页台”暗示顺治皇帝消灭明朝。
古代术数派系众多,能人方士层出不穷,上述预言大都关乎江山社稷,其实民间关于吉凶祸福的预测神准的更多。在此,史学君提醒:上述预言权当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盲目信命、听天尤命,而要积极奋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是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中国古代著名医书有以下这些:
1《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
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2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
3《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8卷,70篇。东晋时期葛洪著。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
4《脉经》
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
《脉经》系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首次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对其性状作出具体描述,初步肯定了有关三部脉的定位诊断,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同时《脉经》还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
5《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又称《黄帝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经》《黄帝针灸甲乙经》。西晋·皇甫谧撰,12卷,128篇,成书于公元282年。前六卷论述基础理论,后六卷记录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包括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取穴、治法和预后等。
采用分部和按经分类法,厘定了腧穴,详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
参考资料1:_神农本草经
参考资料2:_金匮要略
参考资料3:_肘后备急方
参考资料4:_脉经
参考资料5:_针灸甲乙经
本文2023-08-03 17:50:4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