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淋证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5收藏

古籍中的淋证简介,第1张

淋证(stranguria)为病名。又称淋沥。是指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

淋证的病因以膀胱湿热为主,病位在肾与膀胱,初起多邪实之证,久病则由实转虚,亦可呈现虚实夹杂的证候,其临床症状有二类,一类是膀胱气化失司引起的证候;一类是各种淋证的特殊症状,前者是诊断淋证的依据,后者是区别不同淋证的特征。应与淋证进行鉴别的病证有癃闭、尿血、尿浊等。

根据病因病机和症状不同,淋证分为热淋、石淋、气淋、血淋、膏淋与劳淋六种类型,在辨证时,除要辨明不同淋证的特征外,还要审察证候的虚实。初起湿热蕴结,以致膀胱气化失司者属实,治宜清热利湿通淋,佐以行气。病久脾肾两亏,膀胱气化无权者属虚,治宜培补脾肾。虚实夹杂者,宜标本兼治。并根据各个淋证的特征,或参以止血,或配以排石,或佐以泄浊等。针灸治疗本病急性期可迅速缓解疼痛。对尿路中、下段结石,针刺后排石效果较好,而尿路上段和肾盂、肾盏部位的结石则应采取综合疗法。若淋证并发严重感染,肾功能受损,或查知结石体积较大,针灸难以奏效,则采用其他疗法。患膏淋、劳淋而气血虚衰者,应适当配合中药以补气养血。

各种淋证之间,彼此又有一定的关系,表现在转归上,一是虚实的相互转化,在不同淋证之间和同一淋证的本身都存在这种情况。二是各种淋证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可二种淋证或虚实同时并见。认识这种转化,对临床有实际指导意义。

现代医学中的一些泌尿系感染、结石、结核、急慢性前列腺炎、乳糜尿等病,有类似六淋证候者,可参考淋证施治。

详见百科词条:淋证 [ 最后修订于2018/9/10 11:39:57 共14876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发挥关键部分的作用推动整体发展。传承与发展藏文古籍需要统筹全局,运用系统综合的方法,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开发利用的关系。

②事物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抓住机遇实现发展。传承与发展藏文古籍,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把握发展的实质,坚持对藏文古籍的创造性转化。

11月30日,国家图书馆发布公告,已通过“中华古籍资源库”累计发布各类古籍资源总量达10万部/件,包括馆藏善本古籍、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西夏文献、赵城金藏、地方志、家谱、年画、老照片等,以及馆外、海外征集古籍资源,读者无需登录即可访问阅览。

其中,“数字古籍”数据库通过全彩影像数字化和缩微胶卷转化影像方式建设,发布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古籍和普通古籍,从2016年9月28日起陆续上线,目前已发布馆藏古籍2万余部;“数字方志”数据库中的地方志文献为我国所特有,也是国家图书馆独具特色的馆藏之一,所存文献数量与品质很高,该数据库以国家图书馆藏地方志文献建设,目前发布馆藏方志资源6528种。

在“中华古籍资源库”主页面,读者可使用高级检索,各子库组合检索,还可选择书名、著者、索书号等精确和组合检索。通过点击检索结果中的题名,可进入全文阅览界面;点击需要阅读的册次,可阅览整册全文影像。同时,使用页面各种阅览工具,可实现页面切换、放大阅览等功能。

教务老师了解到,读者可通过多种形式进入“中华古籍资源库”,包括登录国家图书馆主页,点击“中华古籍资源库”进入主检索界面,或在“特色资源”栏目中点击“数字古籍”等各子库;或在国家图书馆主页面,选择“资源”选项,点击“古籍”, 进入古籍资源列表,点击“中华古籍资源库”,进入检索主页面。

文/北青-北京头条教务老师 张知依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苏轼把诗句的心境、感情的变化寓于描线的变化之中,转化为正锋、侧锋、变化,理所当然地断绝联系,浑然天成。 结的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轻或重,或宽或窄,参差不齐,奔放崛起,变化多端。 由于各家赞誉,世人将《寒食帖》、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 苏轼是著名一代文豪,艺林泰斗星。 他不仅是才华横溢的诗人、文学家、画家,也是以千年历史为荣的书法艺术大师。 著名的《黄州寒食帖》是苏书艺术中的灿灿精品。

朝廷中何正臣等人指出苏轼《伐塘集》(诗集)愚钝朝廷,自尊自大,辱骂,弹夺苏轼。 于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兴起。 由此,苏轼被贬为黄州田练副使,进入了他的政治失意期。《寒食帖》这是苏东坡遭遇人生低谷时痛苦生活的自述,全文行书二首,共17行207字,毛笔蘸墨,讲得生动活泼。 文章字体小,诗文写在后面时,情绪突然高涨,所有的大字都像起伏一样。 诗中的“年”、“中”、“苇”、“纸”四个字都是长线相连的,似乎表达了无比的悲伤,整个诗笼罩在潮湿腐朽的气氛中。 如果沉重的政治打击试图不拒绝他,他有时会精神萎靡,情绪低落,想关门道歉,喝酒担心。 此外,有时逃避现实,回到佛教徒,重拾梦想醒来。

苏轼不仅精神急剧衰退,而且生活条件一落千丈,“廪入不断,人口不少”,生活极为艰苦。 他嘲弄地自叹:“老师这几年来穷,向人讨米怎么曾经占便宜?” 苏轼一生多次受到贬损,但越来越顽强。 这书法墨很多,飞扬,飘忽不定。 如果让东坡再写一次,可能就写不下去了。 符合他自己提出的“不打算佳乃佳”(如果不刻意追求佳,自然会达到佳境)的艺术观点。 学识渊博的名流才子很难为世界走进这样的田地,为什么苏擦着悲伤从那里来,无济于事?《黄州寒食帖》的内容是两首五言古籍。 读来,苏轼孤独惨淡的生活和悲苦的心境。 苏轼强烈地感到仿佛处于满天肃穆的悲秋。 只有安静高尚的海棠才能稍微安慰他。 他自吹自擂海棠,自吹自擂孤芳,是个愤世嫉俗的人。 所以,一切都是空的,我非常向往我遗忘的佛老幻想的境界,祝愿所有的烦恼和悲伤在冥冥中偷偷掠过,像烟云一样是沙漠。 他用通晓解释的教义试图自我解脱,但根深蒂固的儒家忠君思想使他无法安宁。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